儿童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儿童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写作技巧以及欣赏分析几首经典的儿童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儿童诗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运用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诗歌。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分析儿童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和欣赏分析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儿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充满童趣的插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入儿童诗的世界。

2. 新课内容:a. 讲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 分析几首经典的儿童诗,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c. 传授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儿童诗。

b.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修改,提高创作质量。

4. 例题讲解:挑选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修改,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首儿童诗的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诗的基本概念2. 儿童诗的特点3. 儿童诗的写作技巧4.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儿童诗。

小鸟飞,蝴蝶舞,池塘里的青蛙唱起歌。

小朋友们笑哈哈,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浓厚,课堂参与度较高,但在写作技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儿童诗作品,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能力。

组织一次儿童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与交流;3.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儿童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

- 学生能够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欣赏、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通过模仿、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

- 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儿童诗的深层含义。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儿童诗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等基础知识。

- 分析优秀儿童诗作品的主题、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2. 欣赏法 -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诗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如语言、意境、情感等。

3. 讨论法 -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意境、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创作法 - 引导学生模仿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 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5. 评价法 - 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或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诗歌吗?为什么? 2. 讲授新课 - 讲解儿童诗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等基础知识。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

儿童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与计划在儿童诗教学设计中,我们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

• 目标设定:在教学开始前,我们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诗歌的欣赏、朗诵和创作等方面。

• 计划制定: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课时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 反思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目标和计划,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 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儿童诗教学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 诗歌欣赏:我们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诗歌作品,让他们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2. 诗歌朗诵:我们教授学生正确的朗诵技巧,让他们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诵诗歌。

3. 诗歌创作: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视听教学:我们利用音频和视频等视听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5. ... ◦ 我们还尝试了其他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

◦ 我们根据教学反馈和学生表现,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学生参与与评价在儿童诗教学设计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评价,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提高教学效果。

• 学生参与: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诗歌朗诵、创作和分享等,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表达能力。

• 学生评价: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品展示、互评和自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 反馈与指导:我们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效果与改进在儿童诗教学设计结束后,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实践。

• 教学效果评估:我们通过学生的诗歌作品、朗诵表现和评价结果等多方面来评估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 教学反思: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 专业发展:我们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海边的早晨》和《秋夜的风筝》两首儿童诗;2. 掌握儿童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幻灯片;2. 《海边的早晨》和《秋夜的风筝》两首儿童诗的课文;3. 黑板、粉笔;4. 音乐播放器和相应的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 通过一段小视频或图片展示海边的早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发表对海边的早晨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Step 2:学习课文(15分钟)1. 将《海边的早晨》课文呈现在课件或幻灯片上,逐句朗读,同时展示关键词和句子;基本的理解;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4. 分组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理解和体验课文;5. 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演出的效果,老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等表演细节。

Step 3:独立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自己参观过的海边或类似的自然场景;2. 让学生试着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海边的所见所闻;3. 鼓励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Step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和朗读自己的作文,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2.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其中的亮点和创新之处;3. 老师总结课文和学生作文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对儿童诗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思考。

Step 5:背诵《秋夜的风筝》(10分钟)1. 将《秋夜的风筝》课文呈现在课件或幻灯片上,逐句朗读,同时展示关键词和句子;基本的理解;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4. 使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营造出秋夜的氛围;5. 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秋夜的风筝》,增强感受和表达的力度。

儿童诗优秀教学设计

儿童诗优秀教学设计

儿童诗优秀教学设计儿童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儿童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学习《我想》1、导读引入,激发兴趣: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诵读诗歌,感悟想象:⑴ 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⑵ 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⑶ 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⑷ 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⑸ 学生自由品读诗句:① “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② “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⑹ 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⑺ 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3、回归全诗,感受意境:⑴ 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⑵ 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⑶ 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⑷ 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1、自读自悟,理解大意:⑴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⑵ 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诗歌能够培养儿童的情感、观察和想象力。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儿童诗组诗阅读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和欣赏多种类型的儿童诗歌;2.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包括押韵、节奏和意象等;3. 培养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 增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三、教学准备1. 确定适合儿童的诗歌数据库,收集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2. 准备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音响等;3. 提前印制相关教材和辅助阅读材料;4. 教师自身对儿童诗歌进行充分研究和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绘有动物图案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观察和联想,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进而引入儿童诗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儿童诗歌的魅力。

2. 主体教学(1)阅读与赏析使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并分层次进行阅读。

教师可通过声音、节奏等元素,使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感。

辅助材料可以提供相关诗歌的背景信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诗歌创作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后,通过引导教师提供特定的创作主题,让学生尝试自己动笔创作一首儿童诗歌。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创作任务。

(3)分享与交流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分享,并相互欣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个人对于不同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集体讨论,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儿童诗歌阅读和创作。

可以让学生通过简短的写作,表达他们对于儿童诗歌的理解和收获。

教师也可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为了深化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鉴赏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学馆、图书馆或儿童艺术展览。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举办的诗歌朗诵、创作比赛等活动。

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引言:儿童诗群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儿童阅读、欣赏和理解各种形式的诗歌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设计一种儿童诗群文阅读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诗歌阅读经验,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1. 教师精选诗歌: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精心挑选适合的诗歌作品。

2. 制作教具:根据选定的诗歌,设计相应的图片、卡片或道具,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创设课堂氛围:以温馨、愉悦的方式布置教室,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部分:课堂实施1. 导入活动:选取一首生动、活泼的儿童诗歌进行朗读或演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 诗歌导读:通过简单的口头介绍,引起学生对诗歌主题、内容的好奇心,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3. 集体朗读:以集体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跟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音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4. 图片解读:出示选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与诗歌相关的内容,拓展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5. 音乐伴奏:将适合的背景音乐与诗歌配合,让学生借助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6.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阅读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儿童诗歌作品,并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7. 表演展示: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分组表演,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演绎诗歌,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1. 亲子互动:鼓励学生将诗歌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促进亲子共读和文学交流。

2.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主题或韵律创作自己的小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诗歌展览:组织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制成展板或小册子,在学校或社区开展诗歌展览,展示学生的成果并激发更多人对诗歌的关注。

4. 诗歌比赛:组织校内外的儿童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诗歌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诗两首》教案设计(《金色花》《纸船》篇七1、知识目标:⑴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⑵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2、能力目标:⑴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⑵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3、情感目标:⑴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⑵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品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1、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2、教学方法:读、说、悟、品法。

比较鉴赏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时数:2课时。

一、新课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二、新课指导《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诗教学设计
孙双金2011年10月
【教学目的】:
1、学习《阳光》、《太阳》两首童诗,体会诗歌语言特点,仿写《太阳》一诗。

2、学习《夕阳》、《为天量身高》和《标点符号》三首童诗,体会诗人的奇思妙想,指导学生写一首想象诗。

3、让学生体会到:想成为小诗人要拥有一颗爱心,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拥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脑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阳光》和《太阳》两首诗,仿写《太阳》一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孙老师想成为魔术师,在课堂上把你们每个人变成小诗人,你们愿意吗?怎么成为小诗人呢?我们先来看看人家诗人写的儿童诗。

二、学习林武宪的《阳光》
1、读熟《阳光》
2、品味《阳光》
(1)、为什么说“爬着”、“笑着”、“流着”、“亮着”?
(2)、“流着”能否改为更恰当的词呢?
3、仿说《阳光》
(1)阳光在树上,
(2)阳光在路上,
三、学习梁上泉《太阳》
1、齐读《太阳》
2、品味《太阳》:你认为什么地方写得好?
3、仿写《太阳》
(1)、在山顶,
太阳是被;
(2)、在学校,
太阳是被;
四、总结两首诗的特点,练写小诗。

1、这两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1)、句子整齐(2)、语句简洁(3)、想象合理
2、以《太阳》为题,仿照《阳光》或《太阳》写一首小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夕阳》、《为天量身高》和《标点符号》三首诗,练习写想象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儿童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像《阳光》和《太阳》一样句式特别整齐的诗,也有句子并不整齐,但想象特别奇特,充满童心童趣的诗,请看——
二、学习管用和的《夕阳》
1、自读全诗
2、欣赏全诗:你觉得这首诗哪里想象特别奇妙?
3、齐诵全诗
三、学习子鱼的《为天量身高》
1、读诗
2、赏诗:你觉得这首诗哪里想象奇妙呢?
3、诵诗
四、学习丁云的《标点符号》
1、读诗
2、品诗
3、诵诗
五、总结练写
1、怎么就能变成小诗人呢?
要有“三个一”:(1)、拥有一颗爱心
(2)、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3)、拥有一个奇思妙想的大脑
2、练习写一首想象诗:
1、以“月亮”为题指导学生拓展想象。

(像宝宝、妈妈、银盘、宫殿、食品、水果等等)
2、提示:自然界风月雷电,花草树木,雨点云朵,小动物以及我们身边的课桌文具等一切皆可入诗。

【附录课文】:
阳光(林武宪台湾)太阳(梁上泉)
阳光在窗上爬着,在大海,
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阳光在花上笑着,在平原,
太阳是从土里冒出来的;
阳光在溪上流着,在山村,
太阳是被雄鸡叫出来的;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在森林,
太阳是被鸟声闹出来;
在山顶,
太阳是被;
在学校,
太阳是被;
哦!整个世界,
是被太阳照出来的!
夕阳(管用和)为天量身高(子鱼台湾)
太阳太阳公公走了一天,什么,
累得面红耳赤。

没有人知道,
他跳到清净的河中,天,到底有多高?
把一天的疲劳浴洗。

这让大地感到不可思议,
决定请小孩帮忙丈量。

哎呀!他不见了,丈量,
是不是沉进了湖底?天到底有多高。

不!他扎了一个猛子,小孩又放起风筝,
第二天又从湖东岸冒起。



线





“站好,别乱动哦!”
天,
没动。

标点符号(丁云)
妈妈是逗号,
整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爸爸是冒号,
发号施令威风得不得了。

我是省略号,
说话有点结巴总是惹人笑。

那爷爷呢?
唉!还躺在医院里,
那他只好当病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