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动物医学专业)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号:X X X X X X X 舒泰复合地托咪定和强痛灵麻醉猫的效果观察.CeratotriazineCompoundandCreateaFeelingof StrongEffectsofPainObservationofAnesthetizedCatsSpirit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所在院系:网络教育学院所学专业:动物医学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哈尔滨xxxx年xx月摘要结合国内外猫的麻醉现状及猫的独特的科研价值和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独特的地位,可见猫特效复合麻醉制剂的研究势在必行。
课题组在前期试验及临床实践中发现对猫单独使用舒泰,在麻醉过程中心率升高30%-50%,且苏醒较为缓慢一般需要3-5h才能完全苏醒,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为依据平衡麻醉理论和猫的生理特点将舒泰复合地托咪定和强痛灵制成复方制剂。
本实验旨在研究该制剂对猫镇静、镇痛及肌松效果的影响,从而初步评价该制剂的麻醉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以舒泰、地托咪定、强痛灵(18:5:2,按药物体积比)组成的复合麻醉麻醉制剂,对猫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为3.46±1.08min,麻醉时间为70.92±16.51min,苏醒期为23.89±5.75min,在麻醉期内镇痛完全、镇静、肌松良好且均衡。
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对猫使用舒泰、地托咪定和强痛灵组成的复方麻醉制剂。
麻醉各时期适合临床诊疗的要求。
意识短时间消失;可起到确实、全面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理想;肌肉松弛充分,为进一步开发出猫科动物专用复方麻醉制剂奠定基础。
关键词:猫;舒泰;地托咪定;强痛灵;复合麻醉AbstractCompoundanestheticisimperativebecauseofanestheticresearchstatusof catathomeandabroad,uniquescientificresearchvalueofcatanduniquepositio nin people’s poundanestheticofcatwasdevelopedinthisstudy,anda nestheticeffectswereevaluatedcomprehensively.Clinicaloperationswerepe rformedtovalidateanestheticeffects.Thisstudymaylaythefoundationfornextstepdevelopmentofspecial-purposecompoundanestheticforfelidspecies.Thisexperimentthroughpre-experimental,thescientificgroupsideexperiment,planstodevelopcombineda nestheticforcat.Theexperimentmonitortheanestheticeffectsofcompoundane stheticbyuseofinternationalreceivedDatex-OhmedaS/5TMPhilipsIntelliVueMP30.Liverfunctionandkidneyfunctionwerede terminedbyUniCelDxC800Synchronautomaticbiochemistryanalyzerandelectro lytebyBC-pletebloodcounts(CBC)wereal sodetermined.Effectsofcompoundanestheticonnormalphysiologyfunctiondis turbancewereevaluatedcomprehensivelybythesemonitoring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Compoundanestheticoftelazol,xylazineandQiangt ongning(32:9:1,)hasagoodanestheticeffectoncat.anesthesiainductiontime was2.19±0.88min,durationofanesthesiawas52.42±11.79minandrecoverytim ewas25.43±7.99min.Catkeptexcellentanalgesia,sedation,muscularrelaxat ioninanestheticstage.Synthesizingexperimentalresultsshowedthatcompoundanestheticoftela zol,xylazineandQiangtongningwasissuitableforcatanesthesiaandsatisfyfo rthecat’sclinicaldiagnosingandtreatingofcat,wildanimalresourcesconse rvationandscientificexperiment.Keyword:cat;telazol;xylazine;Qiangtongning;compoundanesthetic目录1.前言1.1猫在人们生活中作用猫天性善于捕鼠,由此每年为人类减少数以百万吨的粮食损失。
动物医学论文六篇

动物医学论文六篇动物医学论文范文1合理支配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为更好地解决就业、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上的冲突,保证同学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试验,完成论文(设计),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必需提早进行。
依据培育方案的支配,一般动物医学专业的同学在大三开头接触专业课,因此从第五学期开头就落实指导老师,使同学能够在课余时间跟随导师进行有方案的科研训练,较早地接触导师的科研工作,熟悉和熟识讨论课题,系统地培育同学的科研意识,提前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等预备工作。
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开展相关的试验讨论。
在第八学期同学只需整理数据,完成论文撰写工作即可。
这样的时间支配,可以确保同学有充分的时间搜集资料和开展试验,有方案有步骤地完成论文工作。
同时也较好地解决毕业生找工作与撰写毕业论文的冲突,有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指导老师的个人素养及其科研水平直接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对指导老师资格应严格把关、严格审核,建立有效的指导老师遴选机制。
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多涉及试验讨论,所以要求指导老师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学问,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指导论文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作用具有不行替代性。
因此,必需重视指导老师的师德修养,增加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
对那些缺乏科研实践工作阅历或敷衍懈怠毫无责任心的老师应准时更换。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指导老师监督和奖惩机制。
定期对指导老师的指导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觉问题准时处理,从制度上打消指导老师敷衍的侥幸心理,增加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
制定合理的嘉奖政策和措施,把指导毕业论文的力量和质量作为评价老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赐予肯定的精神和物质嘉奖,并以此作为其晋级、职称评定的一个参考条件。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指导老师的乐观性,逐步提高指导老师的整体水平。
构建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和评价体系动物医学论文范文21.1环境平安学问缺乏高校生对试验室平安的认知率较低,调查表明物理性平安认知率为28.9%、化学性平安认知率为47.6%,对生物性平安认知率仅为13.6%,而全部都知道仅为0.9%[5]。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
题目:幼犬如何优化生长发育
讨论:幼犬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宠物的未来。
随着越
来越多的宠物繁殖者及宠物主人的关注,优化幼犬生长发育成为宠物行业
的“热门话题”。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优化幼犬生长发育,为宠物繁殖者及
宠物主人提供建议。
幼犬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它影响到整个宠物的体格和行为特征。
优
化幼犬的生长发育,对于以后养犬的活动及行为也有很大影响。
老幼俱宜,适宜才是上策,宠物繁殖者和宠物主人都应该明白,宠物发育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正确的喂养,适时的活动及科学的管理。
首先,喂养是优化幼犬生长发育的关键,正确的喂养习惯对幼犬的身
体及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犬应当根据犬种,犬类的体重和体型,以及
每日的活动量等,定期进行调整。
幼犬的膳食中,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其次,经常及适当的活动。
幼犬需要经常及适当的活动,既能促进其
身体的发育,又能帮助幼犬发展健康的社交技能,能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在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动物咬伤创口暴露后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关键措施。
虽然人们都知道被犬(动物)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对于伤口的处理特别是创面较大的伤口处理、外用消毒剂的选用及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商榷之处。
2005年1月~12月,我们共接诊了4590人次动物咬伤病例,现结合动物咬伤门诊碰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下。
1、哪些动物咬伤需注射狂犬疫苗在狂犬病防治范畴中,动物通常是指对狂犬病毒敏感的动物。
如犬、狐狸、山狗、郊狼、豺狼、臭鼬、浣熊、猫、猫鼬、蝙蝠等动物,还包括牛、马、羊等家畜。
常见的动物咬伤有犬、猫、鼠、猫头鹰、黄鼠狼、蝙蝠等动物咬伤。
被鸡啄伤,被甲鱼、黄鳝等咬伤则不必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2、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犬(动物)咬伤后,由于受伤部位、伤情的程度不同,能否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直接影响到愈后。
许雷等分析5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现有88%的动物咬伤病人伤口未处理或自行处理而导致了狂犬病的发生。
2.1外用消毒剂选择在用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的同时,正确地选择好消毒剂也十分重要。
①过氧化氢在既往的伤口处理中比较常用,但由于对正常组织有腐蚀作用,而动物咬伤又是新鲜伤口,对伤口的愈合不利,故不宜常规使用。
②由于犬咬伤后一般都要用肥皂水清洗,而新洁尔灭是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与肥皂水有拮抗作用,两者是不宜混用。
③醋酸洗必泰:由于该消毒剂对芽胞和病毒无效,因此,从预防狂犬病的角度不主张用。
④10%聚维酮碘为强力杀灭微生物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及霉菌孢子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论文题目: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首先介绍了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定义和分类了宠物行为问题,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然后,阐述了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为的遗传与进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以及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接下来,详细讨论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测试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和结果解释。
针对宠物行为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行为矫正策略,包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正确的驯养方式、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和环境调整。
通过实证研究,选择了符合标准的案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制定了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最后,展望了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科技进步和社会观念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宠物行为问题;诊断方法;处理策略;行为矫正;实证研究;未来展望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1)1.1.2 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1)第2章宠物行为问题的理论基础 (2)2.1 动物行为学基本理论 (2)2.1.1 行为的遗传与进化 (2)2.1.2 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 (2)2.1.3 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2)第3章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 (3)3.1 观察法 (3)3.1.1 主观观察 (3)3.1.2 客观记录与分析 (3)3.2 访谈法 (3)3.2.1 对主人的访谈 (3)3.2.2 对兽医师的访谈 (3)3.3 测试法 (3)3.3.1 行为测试的设计与实施 (3)3.3.2 测试结果的解释 (3)第4章宠物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4)4.1 预防措施 (4)4.1.1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4)4.1.2 正确的驯养方式 (4)4.2 行为矫正 (4)4.2.1 行为训练 (4)4.2.2 药物治疗 (4)4.2.3 环境调整 (4)第5章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5)5.1 案例选择标准 (5)5.2 案例描述与分析 (5)5.3 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5)第6章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展望 (6)6.1 科技进步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2 社会观念的变化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3 未来研究方向 (6)致谢 (7)第1章绪论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并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部分。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论文题目:宠物饮食与健康:营养需求和饲料选择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宠物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了宠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选择。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宠物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
然后,对宠物饲料的分类、原料选择和加工工艺进行了概述。
在讨论了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不同种类宠物的饲料选择后,提出了饲料质量评价的方法,并介绍了常见的宠物饲料品牌。
此外,还分析了营养过剩或不足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对宠物健康的影响,探讨了宠物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宠物饮食管理策略,包括饮食计划的制定、饮食调整和干预措施以及饮食行为的纠正和训练。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对宠物的营养需求、饲料选择及其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实用的饮食管理策略。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进一步细化宠物的营养需求,优化饲料配方,并探索更有效的饮食管理方法。
关键词:宠物饮食;营养需求;饲料选择;健康影响;饮食管理;策略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第二章宠物的营养需求 (2)2.1 能量需求 (2)2.2 蛋白质需求 (2)2.3 脂肪需求 (2)2.4 碳水化合物需求 (2)2.5 水分需求 (2)2.6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需求 (2)第三章宠物饲料概述 (3)3.1 饲料分类 (3)3.2 饲料原料的选择 (3)3.3 饲料加工工艺 (3)第四章宠物饲料的选择和评价 (4)4.1 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4)4.2 不同种类宠物的饲料选择 (4)4.3 饲料质量评价的方法 (4)4.4 常见宠物饲料品牌介绍 (4)第五章宠物饮食与健康的关联性分析 (5)5.1 营养过剩或不足对宠物健康的影响 (5)5.2 不良饮食习惯对宠物健康的影响 (5)5.3 宠物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5)第六章宠物饮食管理策略 (6)6.1 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制定 (6)6.2 饮食调整和干预措施 (6)6.3 饮食行为的纠正和训练 (6)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7.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7)7.2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7)致谢 (8)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饲养宠物,并逐渐关注宠物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摘要: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临床特征为组织器官水肿、神经症状、低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
该病主要侵害断奶后5-14天或刚转入肥育群的断奶仔猪。
从病源、流行医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猪水肿病;血清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流行特点;防治前言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
多发于1-2周后的仔猪。
发病率10%-25%。
致死率高达90%以上。
病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
一时发病,很难挽救,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凝难病症之一、目前,对仔猪水肿病的病理机制尚完全明了。
一般认为,本病与饲养管理及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
致病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仔猪肠道内。
但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
在适当诱因的作用下,如断奶或饲料突然改变,以及天气骤然变化,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正常微生物之间的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导致了水肿病的发生。
一、仔猪水肿病病原血清型二、发病机理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包括F18ab(F10)菌毛和类志贺氏样毒素n型变异体SLT-IIV、TL、Sta、STb和STx2e致水肿毒素。
致水肿大肠杆菌产生的水肿毒素(水肿因子,EDP)是一种血管毒素,EDP是一种热不稳定蛋白,能够引起典型的水肿病的神经症状和动脉管病变及脑水肿。
三、临床症状在疾病暴发初期,常见不至症状就突然死亡。
临床症状主要与神经和血管损坏有关,临床检查可以发现在出现神经症状之前就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
偶尔在临床上可见下领、胸腔、腹腔、会阴部位等皮下水肿,有时可见躯干腹部的皮肤不规则发红。
由喉头水肿导致声音嘶哑,濒死其表现出严重呼吸困难,个别猪在疾病早期会发热,被感染猪通常表现便秘,但若大肠杆菌病原株产生肠毒素,在水肿病症状出现之前1-2d会出现腹泻。
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

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动物医学类毕业论文篇1浅析断奶仔猪腹泻防治摘要断奶仔猪腹泻在养猪业中危害居首,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饲料报酬降低,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同时由于腹泻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生理、病原、饲料、应激、以及环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从免疫、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预防措施,对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仔猪早期断乳腹泻防治据统计,断奶后8-13d,仔猪腹泻率高达32%,14-17d增至41.4%,到22-28d降到8.4%,断奶后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
如何降低断奶仔猪腹泻成为当前养猪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引发仔猪腹泻的因数1.1 生理性因数通常将出生到20千克的猪称为仔猪。
仔猪阶段是猪的生长发育和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
仔猪具有不同其他阶段的猪在消化生理、免疫机能和体温调节的特点。
这些特点成为仔猪营养需要和饲养技术独特性的重要机制,也是引起仔猪早期断乳腹泻的基本原因。
1.1.1 消化生理仔猪的消化系统特点决定了仔猪在断奶期间容易发生腹泻。
1.1.1.1 胃肠酸性低出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离盐酸,一般从20天开始才有少量游离盐酸出现,以后随年龄增加。
仔猪至少在2-3月龄时盐酸分泌才接近成年水平。
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但胃内pH值低于4时才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能使大量病菌灭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可被胃中乳酸杆菌分解成乳酸,成为哺乳仔猪胃酸的主要来源。
所以尽管哺乳仔猪分泌胃酸能力很弱,仍消化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双黄连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系别动物医学系专业动物医学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目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文献综述 (2)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1)正文 (16)摘要 (16)前言 (17)材料和方法 (17)试验结果 (20)分析与讨论 (27)结论 (28)参考文献 (2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阅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双黄连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系别、专业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学生姓名黄杰学号222006602033012 指导教师姓名刘娟(教授)罗艺晨开题日期2009年11月10日文献综述黄芩苷的研究概况黄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402460摘要: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中医学的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降压、抗肿瘤、利尿、利胆、及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药学和医疗界的认可和应用,由此本文从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理化性质、测定方法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黄芩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综述黄芩苷(baicalin)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降压、抗肿瘤、利尿、利胆及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
据药理研究表明,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血、高血压性头痛等,近来研究还发现其还具有抗氧化、抗癌防癌、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和松弛平滑肌等作用[1-2]。
黄芩苷(baicalin)是由多年生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而黄芩苷是黄芩中含量最大,活性最强的成分,也是黄芩及其中药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
因此,掌握黄芩苷的性质及其作用更有利于黄芩药效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黄芩苷最新研究概况的综述如下。
1.黄芩苷的提取黄芩苷是黄芩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效成份,易于提取。
黄芩苷的水溶性和稳定性不佳,难溶于水和稀酸溶液,易溶于稀碱溶液,但溶液pH值愈高黄芩苷破坏愈多[3]。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最传统的有煎煮法、酸沉提法等,近年来人们针对此法总结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条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工艺应用于黄芩苷的提取,在粉碎,浸提方面的有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溶剂提取法,在分离纯化方面的有超滤提取法等。
1.1 煎煮提取法商萍等[4]采用煎煮提取法对黄芩苷提取的最优方案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煎煮次数对其提取的结果有显著性的影响。
随着煎煮次数的增多,黄芩苷量呈增加趋势,但提取3次后,黄芩苷量增加不明显,考虑到减少工时,降低成本,将煎煮次数定为3次。
加水倍数对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为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将加水量定为4-6倍,煎煮时间对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
其试验结果还提出了最佳工艺,黄芩药材中黄芩提取量(7.0218±3.16)%(g/g),结合出膏量计算其纯度为88.61%,成品符合要求。
该方法简便、实用性强,适用于大生产,提取率较高,可充分利用资源,缺点是水的后续浓缩回收工序没有醇的容易。
韩鲁佳等[5]除进行了传统的提取方法温浸法、煎煮法和加减温浸法的研究外,重点研究了碱性离子水温浸法和煎煮法.结果表明用碱性离子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得膏率明显提高,以pH值为10的碱性离子水效果最好,得率和含量都较高,得率为14.71% ,含量为89.04 %,缩短煎煮时间,特别是缩短第二次煎煮时间,可达95% ,对于黄芩水提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絮凝法较离心法和过滤法好,可以大幅度提高黄芩苷的含量,试验表明,采用直接絮凝法,加入1% 絮凝剂效果最好。
酸沉淀试验表明,pH值1.5、温度在40℃时进行酸沉,黄芩苷得率和含量可达到较高值,沉淀物洗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醇洗后再水洗可以提高黄芩苷含量,但会降低得率,且成本较高。
只用水洗所得黄芩苷的含量和得率都较高。
1.2 酸沉提取法该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分离提纯方法,其原理为黄芩苷溶于水,其化学结构中有葡萄糖醛酸,显弱酸性,溶于碱,遇到较强的无机酸易析出,本法即利用了其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在酸性溶液中析出的特性。
其过程为水煎煮黄芩粗粉,酸调、静置将沉淀物过滤,再碱调至溶解后,加入乙醇搅拌过滤,最后再次酸调得黄芩苷结晶。
莫金钢等[6]采用6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和酸沉的方法从黄芩中提取得到高产率粗黄芩苷。
将溶液加热至80℃后,调节其pH为1-2保温的方法。
进一步纯化是利用其钠盐在pH为6.5-7时可溶于乙醇,而与不溶物分离,再调节pH为1- 2,则黄芩苷从乙醇中沉淀析出。
该方法有快速、简便、低成本、易操作和高产率等特点。
1.3 超声提取法本法主要是起到粉碎和浸提两方面的作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药物粉碎度直接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起效速度,超声粉碎可以提高药物的粉碎中心粒径从而提高药物细胞的破壁率;另外,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
郭孝武等[7] 研究了不同频率超声对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影响,比较在同一提取时间,频率分别为20,800,1100 KHz时从中药黄芩根中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得率,以20 KHz下得率最高,认为原因是该频率下超声空化效应强,加之粉碎化学效应,有利于有效成分转移和黄芩苷与水的混合。
本法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因为不产生局部过热,粉碎速度快,因而药材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各种有效成分可得以充分保留。
1.4 微波提取其原理是微波是一种超高频电磁波,在微波场中,因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萃取物质从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萃取剂中。
这样因微波具有特殊的促进化学反应的特性,所以很大程度地促进了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且药材细粉在浸出过程中不会凝聚、焦化。
郭振库等[8] 采用具有压力控制附件的MSP-100D专用微波制样系统,进行了黄芩苷微波提取研究,结果在70%微波功率下,微波最佳提取条件为35%乙醇作溶剂,溶剂倍量30,提取压力0.15 MPa,恒压时间30 s即可获得好的黄芩苷提取率,而且比超声法提取率提高近10% 。
微波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平行性好的提取中药活性成分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5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浸提方法。
本法是利用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并分离的方法。
一般常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其原理是通过调控压力和温度,改变超临界CO2的密度,从而改变其对物质的溶解能力,选择性地萃取中药中的某些成分,是萃取到分离可一步完成,该法可以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萃取,适用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但是缺乏足够的溶解性而提取率不高。
徐志宏等[9]用亚临界水提取法(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 , SBW)法对黄芩中的脂溶性成分(黄芩苷为主)进行提取并与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organ insolvent extraction,OSE)比较,结果显示,当两者具有同等提取效果时,亚临界水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及提取溶剂的消耗量大大减少,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造成的污染,此法有望成为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有效方法。
2.黄芩苷的理化性质黄芩苷又名贝加灵,淡黄色细针晶其分子式为C12H18O11,其结构式如左所示。
熔点223℃,为一连有葡萄糖醛酸结构的黄酮衍生物,具有一定的脂溶性。
[ɑ]D21+144.9(吡啶+水)UVλMeOH max:244nm,278nm,315nm。
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吡啶,可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但是在碱液中不稳定,渐变为暗棕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和氯仿等,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乙酸。
遇氧化铁显绿色,遇乙酸铅生成橙红色沉淀。
溶于碱及氨水中初显黄色,不久则变成黑棕色。
经水解后生成的黄芩素分子中具有邻三酚羟基,易被氧化转为醌类化合物而显绿色,有效成分收到破坏,质量也随之降低。
在液体制剂中,黄芩苷性质活泼,容易氧化水解,pH值下降快,一直是黄芩苷液体药剂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适当控制pH值可以增强黄芩苷的稳定性。
在黄芩苷溶液中,因为pH会逐渐下降,使有效成份沉淀析出;若调节pH过高,碱性较强,则会使黄芩苷发生水解并析出沉淀。
所以溶液的pH值变化都会使黄芩苷的含量下降而影响药品质量。
万春艳等[10]通过对pH稳定性的研究,使药品在存放过程中pH值保持稳定,从而达到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
其结果表明磷酸盐缓冲液对黄芩苷的稳定性较好。
3.黄芩苷的测定方法黄芩苷的测定方法很多,其中传统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不局限于某一种技术的单独使用,而是两种或者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
3.1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其原理利用了不同中药所含成分的不饱和度有差异,而致其紫外吸收曲线的形态、峰位、峰强度存在的差异。
本法主要又分为常规分光光度法、导数光谱法(一阶、二阶,四阶)、多波长光谱法(双波长,三波长、多波长)、差示分光法、正交函数光谱法。
常规分光光度法主要是将待测物通过在紫外灯下定位,然后经一定溶剂洗脱,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收度来计算含量。
刘明乐等[11]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愈风Ⅱ号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分别在λ258. 0nm、λ278. 3nm、λ303. 0nm处测定吸收度,从三种组分的紫外吸收图谱看出,混合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与黄芩苷标准品的最大吸收波长相同,均在278. 3nm处。
黄诺嘉等[12]用此法测定栀芩清热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得出结论:利用本法,样品只需经简单处理,且可较好地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方法简单实用,回收率好,结果准确。
3.2 薄层色谱扫描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 ,TLCS)用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经照射能激发产生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药品分析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本法具有很多优点,如简单易学,适用广泛(可用于复杂成分分离,,未知成分的分离、检测),多路控效应(可同时多个样品分离,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样品预处理简单,精度要求不高,且同一色板上可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显色剂或检测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并可重复测定;但本法的缺点在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半点的原位定量,受铺板质量、点样技术、展开条件、显色等因素影响,而显色又有显色的均匀、灵敏、稳定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