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配线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二次回路配线专题培训课件

二次回路配线专题培训课件
一致。 3.1.2 二次回路配线采用BV(硬线)和BVR(软
线)两种类型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以下 简称导线)。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3 导线色泽应鲜艳、不褪色,不得使用绝 缘层开裂、损伤或老化的导线。
3.1.4 导线连接好后不应承受拉伸、挤压等外 力作用。
3.1.5 设备内部敷设黑色导线,接地线使用黄 绿双色导线。计量单元按相别采用黄、绿、 红、兰(零线)等不同颜色的单股铜芯导线。 导线的排列顺序(端子及电器元件)则按正相 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 下)排列。
3.1.14 导线线束或单线应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下 方或侧面,只有当敷设困难时,方允许敷设 在发热元件的上方,导线与发热元件之间的 最小间距见表4。
表4: 导线与电阻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发热件功率(W)
5
15 25 50 100 150 200
应保持 的距离 (mm)
上方 下方 侧面
30 30 100 100 100 150 150 10 10 20 20 30 30 30 10 10 20 20 30 30 30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6 互 感 器 二 次 接 线 截 面 不 小 于 2.5mm2 ; 计量单元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4mm2, 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辅助单 元的控制、信号等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 1.5mm2。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 求选择。当(对于)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 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电流和电压及机械 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 的导线。
标称截面 (mm2)
0.5
0.7 5
1
1.5 2.5

电气二次回路基础知识ppt课件

电气二次回路基础知识ppt课件

Part5:电气二次回路识图
二次回路识图 常用的继电保护接线图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圈、二次回路原理展开图、 施工图(又称背面接线图)、盘面布置图。 (1)、看图: A、"先看一次,后看二次"。一次: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 变压器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功能及常用的保护方式,如变压器一般需要装过 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等,掌握各种保护的基本原理;再查 找一、二次设备的转换、传递元件,一次变化对二次变化的影响等。 B、"看完交流,看直流"。指先看二次接线图的交流回路,以及电气量变化的 特点,再由交流量的"因"查找出直流回路的"果"。一般交流回路较简单。 C、"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指交流回路一般从电源入手,包含交流电流、 交流电压回路两部分;先找出由哪个电流互感器或哪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 (电流源、电压源),变换的电流、电压量所起的作用,它们与直流回路的 关系、相应的电气量由哪些继电器反映出来。 D、"线圈对应查触头,触头连成一条线"。指找出继电器的线圈后,再找出 与其相应的触头所在的回路,一般由触头再连成另一回路;此回路中又可能 串接有其它的继电器线圈,由其它继电器的线圈又引起它的触头接通另一回 路,直至完成二次回路预先设置的逻辑功能。 E、"上下左右顺序看,屏外设备接着连"。主要针对展开图、端子排图及屏后 设备安装图。原则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看,同时结合屏外的设备一起看。
回路中不准装熔断器等开关电器。如果在运行中必须拆除测量仪表或继电器及其他工作时,
应首先将二次绕组短路。 4.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必须可靠接地,但接地点只允许有一个。这是为了防止一、 二次绕组之间绝缘损坏或击穿时,一次高电压窜入二次回路,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电气二次回路基础知识培训

电气二次回路基础知识培训

TV2
A621~A629B62Biblioteka ~B629C621~C629
N621~N4629
L621~L629
控制保护
A1~A399
B1~B399
C1~C399
N1~N399
信号回路绝缘监察电压表的公共回路
A700
B700
C700
N700
交流回路数字标号组
三、阅读原理图方法
直流控制回路 按安装单位进行的,一个安装单位给定编号范围。一个安装单位分配约1000个号,正电源侧编单号,负电源侧编双号。每一台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分配99个号。当一个安装单位有4台断路器时,他们的回路编号范围分别为101~109、201~209、301~309、401~409。对于某些重要回路还规定了专用回路编号。比如断路器1QF而言,正电源回路用101;负电源回路用102;合闸回路用103;合闸监视回路用105;跳闸回路用133;跳闸监视回路用135等。
将二次部分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回路和一次回路图绘制在一起;能使读图人对整个装置的构成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可清楚地了解二次回路各设备间的电气联系和动作原理。
缺点:对二次接线的某些细节表示不全面,没有元件的内部接线。端子排号码和回路编号、导线的表示仅一部分,并且只标出直流电源的极性等。
2.二次回路图分类
断路器
流互
电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信号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
DL跳闸线圈
2.二次回路图分类
现以某一10kV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为例加以说明,如图1-1所示
2.二次回路图分类
原理图解释
如图中可知,整套保护装置包括,时限速断保护,它由电流继电器1LJ、2LJ,时间继电器1SJ、信号继电器1XJ,连接片1LP所组成;过电流保护,它由电流继电器3LJ 、4LJ,时间继电器2SJ,信号继电器2XJ,连接片2LP所组成。当电路发生A、B两相短路时,动作过程如下:

二次回路识图基础培训课件

二次回路识图基础培训课件

SB1
SBF
KMR
FR STa KMF
主回路
ABC QS FU
KMF
FR
M 3~
KMR
KMF KTb
STa SBR
KMF
KTa STb KMR
KMR KTa
KTb
STb
STa 、STb 为A、B 两端的限位开关 KTa 、KTb 为 两二次个回路时识图间基础继培训电器
动作过程
SB1
FR
KMR
STa KMF
没有延时要求。
A BC
A BC
FR1
SB1
SB2
KM1
FU
FU
KM1 FR1
KM2
KM1
FR2
KM1
SB3
SB4
KM2
FR2
M
M
3~
3~
主电路
KM2
控制电路
二次回路识图基础培训
顺序控制电路(2):M1起动后,M2延时起动。
SB1
SB2
FR KM1
KM1
主电路同前
KM2
KT
KM2 KT
KM2 控制电路
加中间继电器(KA)实现
SB1
任意位置停车的要求
KA
FR
SB2
KMR
STa
SBF
KA
KMF KTb
KMF KTa
STa SBR
KMF
STb KMR
KMR KTa STb
KTb
二次回路识图基础培训
例二:工作台位置控制
B
A
M1
正转
3 42 1
ST3 ST4 ST2 ST1
起动后工作台控制要求:

《电气二次回路》课件

《电气二次回路》课件
详细描述
变电站二次回路主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测量回路,以及控制、信号、保护等回路 。通过二次回路,可以监测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控制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实现故障
定位和切除,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电机二次回路
总结词
发电机二次回路用于控制和监测发电机 的运行状态,保障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 行。
详细描述
高压电动机二次回路主要包括启动、调速、 保护等回路。通过二次回路,可以控制高压 电动机的启动和调速,实现高压电动机的无 功调节和有功控制;同时,还可以监测高压 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实现高压电动机的故障 定位和切除,保障高压电动机的安全稳定运 行。
低压配电屏二次回路
总结词
低压配电屏二次回路用于控制和监测低压配 电屏的运行状态,保障低压配电屏的安全稳 定运行。
与一次回路的关系
联系
电气二次回路与一次回路是相互关联的,二次回路通过控制 和调节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
区别
电气二次回路的工作电压较低,通常为直流或交流100V以下 ,而一次回路的工作电压较高,一般为高压或超高压。此外 ,电气二次回路主要用于控制和调节,而一次回路主要用于 输电和配电。
测量接线的分类
根据测量参数的不同,测量 接线可分为电流测量接线、 电压测量接线、温度测量接 线等。
测量接线的特点
测量接线具有测量精度高、 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 化控制系统中。
保护接线
保护接线的原理
通过保护装置和继电器等元件,实现对一 次设备的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
作用
电气二次回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对一次设备 的远程控制、调节、保护和监测,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电气二次回路ppt课件

电气二次回路ppt课件

电缆截面的计算(1)
电流回路所选电缆要满足互感器10%误差曲线要求。 导线面积计算公式S=K1L/γ (Z1-K2Z2-Z3) 其中: γ --电导系数,铜取57m/Ω mm2 Z1--按10%误差曲线查出的允许阻抗 Z2--继电器阻抗,Ω Z3--接触电阻,一般取0.05~0.1Ω L--电缆长度,m K1--连接导线的阻抗换算系数 K2--继电器的阻抗换算系数
零 L l
二次回路的编号原则(4)
数字编号的分配
回路类别 标号范围 备注
控制与保护
信号
1~399
700~799
电流 电压
遥信
400~599 母差300~399前加文字 600~799 前面加文字
800~899
二次回路的编号原则(5)
回路编号应用遵循一定的规则,主要为: 1)对不同用途的直流回路,使用不同的数字范 围,如控制与保护回路用1~399(400~ 599),励磁回路用600~699。 2)保护与控制回路使用的数字按熔断器(或小 开关)分组,每一百为一组,如101~199, 301~399等,其中正极性回路编为单数,由小 至大,负极性回路编为双数,由大至小。
二次回路的范围(5)
部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中连 接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继电保护专业管理): 1)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端子开始到有关继 电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对多油断路器或变压器等套 管互感器,自端子箱开始。 2)从继电保护直流分路熔丝开始到有关保护装置的二次 回路。 3)从保护装置到控制屏和中央信号屏间的直流回路。 4)继电保护装置出口端子排到断路器操作箱端子排的跳、 合闸回路。
二次回路及其作用(1)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可分为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经常还将远动或测控设备称为三 次设备,通讯设备称为四次设备) 一次设备:也称主设备,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 体。它是直接生产、输送与分配电能的设备, 包括如: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 开关、母线、电力电缆与输电线路等。

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5页/共45页
二次设备:
一、 二次回路的重要 性
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况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
为运行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要的电
气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控制及信号装置、安
全自动装置等。这些设备,通常由电流互感器和电压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出线以及直流回路,按着一定的要
求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电路,称之为二次接线或二次回
1-5的小母线编号表。 • (7)对于展开图中个别的继电器,或该继电器的触点在
另一张图中表示,或在其他安装单位中有表示,都在图 纸 上 说 明 去 向 , 对 任 何 引第3进2页触/共4点5页或 回 路 也 说 明 来 处 。
四、展开图
• (8)直流正极按奇数顺序标号,负极回路则按偶数 顺序编号。回路经过元件(如线圈、电阻,电容等) 后,其标号也随着改变(回路标号见表1-2)。
• (9)常用的回路都给以固定的编号,如断路器的跳 闸回路用33,133,233,333等,合闸回路用3、 103等。
• (10)交流回路的标号除用三位数外,前面加注文 字符号。交流回路使用的数字范围是:电压回路为 600~799;电流回路为400~599。它们的个位数字 表示不同的回路;十位数字表示互感器的组数(即 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组数)。回路使用的标号组, 要与互感器文字符号前的“数字序号”相对应。如: 1TA电流互感器的A相回路标号应是A411~A419; 电 压 互 感 器 2 T V 的 A 相第回33路页/共标45页号 应 是 A 6 2 1 ~ A 6 2 9 。
第42页/共45页
作业:
① P27(1-8)什么是二次设备和二次回路? ② P27(1-9)二次接线图常见的形式有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③ 请由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画出其

供配电工程PPT第7章二次回路

供配电工程PPT第7章二次回路
一、对操作电源的基本要求
(1)应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最好装设独立的直流操作电源, 以免交流系统故障时,影响操作电源的正常供电。
(2)应具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正常运行时,操作电源母线 (以下简称母线)电压波动范围小于±5%额定值;事故时的母线 电压不低于90%额定值。
(3)波纹系数小于5%。
(4)使用寿命、维护工作量、设备投资、布置面积等应合理。
操作电源系统是由电源设备和供电网络组成的,它 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系统。其作用是供给上述各回 路工作电源。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操作电源多采用直流电 源系统,简称为直流系统,部分小型变电站也可采用交 流电源或整流电源(如硅整流电容储能或电源变换式直流 系统)。
8
二次回路图的分类
原理图
归总式原理图 展开式原理图
继电保护及操作型自动装置回路
继电保护和操作型自动装置回路是由测量机构、传 送机构、执行机构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组成的。其作 用是自动判别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系统发生故障或 异常运行时,自动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或发出异常运 行信号,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消失后,快速投入断路器, 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操作电源系统
池组、浮充电设备和相关的开关及测量 仪表组成。
29
蓄 电 池 组 GB 是 由 不参加调节的基本(固定) 蓄电池(n。)和参加调节 的 端 电 池 (n’) 两 部 分 组 成。采用端电池的目的 是为了调节蓄电池的接 入数目,以保证母线电 压稳定。端电池通过端 电池调整器进行调节, 端电池调整器的工作原 理如图所示。
30
2.充电—放电运行方式 充电—放电运行方式就是将已充好电的蓄电池接
带全部直流负荷,即正常运行是处于放电工作状态。 因为交流系统可能在蓄电池任何放电程度下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绝缘电压Ui (V)
Ui≤60
电气间隙(mm)
额定工作电流
爬电距离(mm)
额定工作电流
≤63A >63A
3.0
5.0
60<Ui≤300
5.0
6.0
6.0
8.0
300<Ui≤500
8.0
10.0
10.0
12.0
3.1 辅助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a ) 屏 蔽 线 按 配 线 尺 寸 截 断 后 , 在 屏 蔽 线 两 端 20 ~ 30mm处,用剪刀沿环形方向剪切,剥去外绝缘 层,将屏蔽层剥开并绞紧,再与接地线线芯绞接, 然后套入预绝缘端头,线芯插入长度为预绝缘端头 的二分之一,最后用专用压线钳在预绝缘端头的长 度方向压接两处,要求压接均匀、接触牢固。屏蔽 层根部与被屏蔽的线芯根部绝缘距离大于10mm。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7当二次回路中使用截面大于4mm2的导线时, 导线截面按串联回路中电器元件中的最小额定电 流(熔断器中的熔丝和热元件除外)选择,此截面 导线长期连续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串联回路中电 器元件的最小额定电流,导线长期连续的允许载 流量见表1。
表1:导线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电器制造技术手册 (孟庆龙主编)
3 工艺要求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1 同一合同或同种型号产品走线方式应
标称截面 (mm2)
0.5
0.7 5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长期连续允许 载流量(A)
9
12
15
18
25
33
43
59
83
10 13 94
注:表中列出的是环境温度为40℃时的长期连续的允许载流量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8当选用屏蔽线作为二次连接线时(屏蔽线的主要 作用是防止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纯真),屏蔽层的 一端(或两端)必须接地,为了使屏蔽线起到屏蔽作 用,还须遵循如下三点工艺要求:
二次回路配线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3.工艺要求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2 二次回路配线的敷设要求(共14条) 3.3 二次回路配线的连接要求(共22条) 4. 工艺准备 5. 工艺过程 6.工艺检查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 各种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美式箱变及 组合式变压器辅助回路的配线。
3.1.10 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多股软线并套 好适宜的波纹管。过门线长度要适当,一般能 使门完全打开,且在门的开、关过程中不擦门 框、不过度挤压即可 (参照5.5)
3.1 辅助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
3.1.11导线线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板面或导电部 件上,也不得从母线或其它带电体间穿越。如果在 敷设过程中,遇到金属障碍,应弯曲越过,并与金 属间留有3~5mm的间隙。 3.1.12 线束与带电母线、电器出线端或带电裸线之 间须有一定距离,具体应符合表2规定。
3.1.14 导线线束或单线应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下 方或侧面,只有当敷设困难时,方允许敷设 在发热元件的上方,导线与发热元件之间的 最小间距见表4。
表4: 导线与电阻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发热件功率(W)
5
15 25 50 100 150 200
应保持 的距离 (mm)
上方 下方 侧面
30 30 100 100 100 150 150 10 10 20 20 30 30 30 10 10 20 20 30 30 30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6 互 感 器 二 次 接 线 截 面 不 小 于 2.5mm2 ; 计量单元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4mm2, 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辅助单 元的控制、信号等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 1.5mm2。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 求选择。当(对于)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 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电流和电压及机械 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 的导线。
表2:线束与带电母线、电器出线端或带电裸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额定电压(kV) 0.5 距 离(mm) 15
3.6 7.2 12 40.5 75 100 125 300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13 导线线束应远离飞弧元件,防止飞弧损伤导 线。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与 金属骨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如表3。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 工及验收规程
GB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11920-19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JB/T2436.1-199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第一部分:0.5~6.0mm2
一致。 3.1.2 二次回路配线采用BV(硬线)和BVR(软
线)两种类型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以下 简称导线)。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3 导线色泽应鲜艳、不褪色,不得使用绝 缘层开裂、损伤或老化的导线。
3.1.4 导线连接好后不应承受拉伸、挤压等外 力作用。
3.1.5 设备内部敷设黑色导线,接地线使用黄 绿双色导线。计量单元按相别采用黄、绿、 红、兰(零线)等不同颜色的单股铜芯导线。 导线的排列顺序(端子及电器元件)则按正相 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 下)排列。
b)用黑色胶带将屏蔽层与线芯进行包扎,包 扎长度应到预绝缘端头的端面处。
c)将屏蔽层两端的接地线接到相应的接地桩 上,如屏蔽层上的线芯接到仪表室或仪表门 中的元器件上时,相对应的屏蔽层接地线也 应接在仪表室内或仪表门上的接地桩上。
3.1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共21条)
3.1.9 当测量仪表及继电器保护装置盘面以铰 链固定于高压开关柜上时,仪表、保护盘与盘 外的二次导线连接应采用BVR型多股软线,与 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或搪 锡,不得松散、断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