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标代码表001
国内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国内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一)国家标准的代号和编号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布年代号(四位数组成,示例如下: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国家实物标准(样品),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编号方法为国家实物标准代号(为汉字拼音大写字母"GSB")加《标准文献分类法》的一级类目、二级类目的代号及二级类目范围内的顺序、四位数年代号相结合的办法,如:(二)行业标准的代号和编号1、行业标准编号行业标准代号由汉字拼音大写字母组成。
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及标准发布年代号(四位数)组成,示例如下:(1)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2)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2、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正式公布该行业标准代号。
已正式公布的行业代号见表。
(三)地方标准的代号和编号1、地方标准的代号由汉字"地方标准"大字拼音"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见表1-2)的前两位数子,再加上斜线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不加斜线T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如:强制性地方标准:DB××推荐性地方标准:DB××/T2、地方标准的编号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地方标准发布顺序号、标准发布年代号(四位数)三部分组成。
示列如下:3(四)企业标准的代号和编号1、企业标准的代号企业标准的代号由汉字"企"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再加企业代号组成,企业代号可用大写拼音字母或阿拉数字或两者兼用所组成。
企业代号按中央所属企业和地方企业分别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加以规定。
企业文件编码规则及部门代码

文件编码建议按如下规则:1. 文件编码结构:1.1 抬头码:通常是公司简写1.2 文件阶层码:表明文件是哪一层的,比如,属于质量手册的用QM来表示1.3 文件类别码:代表过程,比如:用5来代表与管理职责相关的1.4 文件序列码:比如,在第5部分,用01来表示质量目标,用02来表示管理评审等等1.5 文件版本码:表明文件的版本2. 各部分详细规则:2.1 抬头码:公司简写,用大写英文表示2.2 文件阶层码:用大写英文表示,其中,一级文件质量手册用QM表示,二级文件程序文件用QP表示,三级作业文件等三级文件用QW表示,四级表单用QR表示,外来文件用ED表示。
2.3 文件类别码:代表文件所属过程,为管理规范,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特规定为文件类别码与ISO9001各个大点相对应:代码......表示过程......标准4 ...... 与体系策划、文件、记录管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5 ...... 与管理职责、质量目标、管理评审相关......管理职责6 ...... 与资源管理相关......资源管理7 ...... 与产品实现过程相关......产品实现8 ...... 与产品、过程测量和监视、持续改进有关......测量、分析与改进2.4 文件序列码:为两位阿拉伯数字,本部分,从01开始,直到99,在实际编写中,尽量与标准条文小点对应,比如:比如,在第5部分,用01来表示质量目标,用02来表示管理评审等等2.5 文件版本码:表明文件的版本,用一位大写英文字母和一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A/0。
比如:ABC/QP/501—A/0阅读者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文件是一个关于管理职责部分的A/0版程序文件ABC/QW/501—A/1关于管理职责部分的A/1版本的三级文件ABC/QR/501—A/1关于管理职责部分的A/1版本的记录表单ABC/ED/501—A/1关于管理职责部分的A/1版本的外来文件采用上述编码规则的好处在于:阅读者清楚文件分类和属性编写者清楚,在新编一个文件的时候,如何进行明确准确编码。
13文件受控分发代号表

代码
部门
职务代码部门职务代码部门职务00
ISO 办01
董事长02
总经理03营销中心总监30
营销中心31
市场部经理09技术中心副总监90
技术中心91
开发管理部经理92
工模部经理921工模车间主管93
PIE 经理94
项目工程部主管95
设计工程1部经理951样板房96
设计工程2部经理97
研发工程3部经理98
研发工程4部经理99
品管部经理05管理中心总监50
管理中心51
人力资源部经理52
行政后勤部主管53
电脑咨询部经理06/07制造中心总监60
制造中心校长61
制造中心副总监梁生62
制造办经理63
ISO 办主管64
PE 部经理65PMC 部经理651采购主管652计划主管653不粘采购计划66
电器制造部经理661装配车间主管662钎焊车间67
物流部主管663电器制造品管主管70
不粘制造部664PPM 主管71
制造中心副总监师公72
不粘制造部经理721不粘品管主管73
五金部经理731五金车间主管732磨光车间主管08财务中心总监80
财务中心81
仓库主管41
伟裕公司经理42
伟利宝经理43铭牌公司经理
文件发放受控代码表。
单位类别代码表

单位类别代码表
基层表须准确填写单位类别代码。
各类填报单位的单位类别代码分别是:
001 国家档案局
002 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
003 地(市、州、盟)档案局(处)
004 县(区、旗、市)档案局(科)
011 中央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012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013 地(市、州、盟)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014 县(区、旗、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021 中央级国家专门档案馆
022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家专门档案馆
023 地(市、州、盟)级国家专门档案馆
031 中央、国家机关部门档案馆
032 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机关部门档案馆
033 地(市、州、盟)直机关部门档案馆
041 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档案馆
051 省、部属事业单位档案馆
071 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
072 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 073 地(市、州、盟)直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
074 县(区、旗、市)直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
081 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档案室(处、科)
082 中型企业档案室
091 省、部属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
092 地师级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
093 县级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
111 开办档案专业教育的高等学校
112 开办档案专业教育的中等学校。
公司及部门代码一览表

员工工号编制规则及管理制度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人员管理,便于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快速、灵活的开展,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则。
凡公司目前在册的所有员工,均按照本规则进行工号调整,以后入司的新进员工,均按照本规则进行工号编制。
第一部分:工号编制规则说明
一、
总说明
员工工号由工作单位识别码(公司代码、部门代码),个人信息识别码(人员代码、入司年码)共10位数字构成,其排列顺序为:
二、
工作单位识别码
“工作单位识别码”是,由四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是“公司代码”,后两位是“部门代码”(详见附一《公司及部门代码一览表》)
三、
个人信息识别码
“个人信息识别码”由9位数字组成,分别为“职位”2位“组别”1位,“入职年份”2位,“员工代码”4位
“人员代码”是每个员工的编号码,由四位数字组成(0001-9999)。
1.公司目前在册人员“人员代码”排序优先级按照如下规则从0001依次排序。
注:H-高
M-中
L-低
2.新入司员工按照劳动合同生效日期的先后依次在尚未编用的“人员代码”依次排列,合同生效日期相同的,按照如下规则排列。
注:H-高
M-中
L-低
(二)
入司年码
“入司年码”是公司员工入司时间的标识符,由两位数字组成。
如1994年入司的员工其“入司年码”为94。
公司及部门代码一览表
组别代码:一组:A 二组:B 三组:C 四组:D 五组:E
六组:F
七组:G。
国家工作人员报备管理系统

国家工作人员报备管理系统前端采集使用手册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2003年7月目录第1章国家工作人员报备前端采集介绍3 1.1系统描述3 1.2主要功能描述3 1.3软硬件环境要求3 1.4操作要求4第2章系统的安装与升级5 2.1系统安装5 2.2系统升级8第3章系统使用环境配置9 3.1配置内容9 3.2系统登录9 3.3系统主界面说明10 3.4报备单位信息设置12 3.5用户设置14 3.6代码装载15 3.7数据库备份16 3.8数据库恢复17第4章国家工作人员信息采集上报18 4.1功能介绍18 4.2首次报备人员的采集184.2.1 新增184.2.2 修改204.2.3 删除21 4.3已上报人员修改21 4.4已上报人员信息的撤销23 4.5已撤销数据清理24 4.6查询24 4.7数据卸载(数据上报)26 4.8数据卸载打印29 4.9数据卸载恢复30 4.10数据装载30 4.11外来数据装载31第5章常见问题解决36第1章国家工作人员报备前端采集介绍1.1 系统描述国家工作人员报备管理是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实现按需申领护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按需申领护照后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核查、审批提供依据。
国家工作人员报备前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前端采集系统”)提供在报备单位范围内采集按照规定需要在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数据及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上报这些数据的功能。
本手册旨在指导操作人员如何按要求使用前端采集系统。
1.2 主要功能描述前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国家工作人员采集:实现对首次报备人员的信息采集。
2.上报:将首次采集的信息、已上报人员的修改信息、已上报人员的撤销上报信息卸载成文件(加密存储),同时打印国家工作人员报备登记表,并通过软盘或其它方式上报到相关的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
3.已上报人员修改:对已上报到出入境部门的数据进行修改。
4.已上报人员撤销:对已上报到出入境部门的人员撤销上报。
部标代码表001

部标代码表001附件5:部标代码含义表1.ZZMMDM(政治面貌代码):01中共党员 02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04民革会员 05民盟盟员 06民建会员07民进会员 08农工党党员 09致公党党员10九三学社社员 11台盟盟员 12无党派民主人士13群众2.MZDM(民族代码):01汉族 02蒙古族 03回族 04藏族 05维吾尔族06苗族 07彝族 08壮族 09布依族 10朝鲜族11满族 12侗族 13瑶族 14白族 15土家族16哈尼族 17哈萨克族 18傣族 19黎族 20傈傈族21佤族 22畲族 23高山族 24拉祜族 25水族26东乡族 27纳西族 28景颇族 29柯尔克孜 30土族31达斡尔族32仫佬族 33羌族 34布朗族 35撒拉族36毛难族 37仡佬族 38锡伯族 39阿昌族 40普米族41塔吉克族42怒族 43乌孜别克44俄罗斯族45鄂温克族46崩龙族 47保安族 48裕固族 49京族 50塔塔尔族51独龙族 52鄂伦春族 53赫哲族 54门巴族 55珞巴族56基诺族 97其他 98外国血统中国籍人士注:以上民族中未包含的少数民族归并到其他类(97)。
3.KSLBDM(考生类别代码):1城市应届 2农村应届 3城市往届 4农村往届注:凡已获得中等学历教育证书一年(含)以上者均为往届,其他归并为应届。
4.KSLXDM(考试类型代码):0春季统考 1秋季统考 2保送 3小语种 4二学位5实践青年 6职教师资 7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8高职班 9自定义项(单考)注:“KSLXDM”为9的各省自定义项须有明确含义,并报教育部备案,建议作为高职班(单考)的补充码,以便考务工作中编排单考应试科类。
5.BYLBDM(毕业类别代码):0普通高中毕业 1中等师范毕业 2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3职业高中毕业 4技工学校毕业 5其他中等学历教育毕业6高职(专科)学历教育毕业 7本科(含)以上学历教育毕业注: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的“五年一贯制”等中等学历教育毕业直升者,均属其他中等学历教育毕业,并在转入高等学历教育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生类别归为应届毕业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行业标准——表格格式和代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行业标准——表格格式和代码标准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01.12.31•【文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令第20号•【施行日期】2002.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标准化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令(第20号)根据中国知识产权行业标准在制定中要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为行业管理部门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为规范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各种相关表格格式及代码,制定《表格格式和代码标准》第1部分:表格代码规则,现予公布,自二00二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局长二00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行业标准——表格格式和代码标准根据中国知识产权行业标准在制定中要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为行业管理部门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为规范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各种相关表格格式及代码,制定《表格格式和代码标准》第1部分:表格代码规则,现予公布,自二00二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前言《表格格式和代码标准》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表格代码规则;——第2部分:表格格式规则。
本部分为ZC 0004-2001的第1部分。
ZC 0004-200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行业标准之一。
本部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标准化委员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力普、林炳辉、黄庆、卜方、宁珑、翟薇、方克。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规范各种相关表格格式及代码(参见本标准第1部分1章确定的适用范围),配合全国专利信息化建设,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特制定本标准。
表格格式和代码标准第1部分:表格代码规则1 范围ZC 0004-2001的本部分规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各种相关表格的代码规则,并提供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表格代码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部标代码含义表
1.ZZMMDM(政治面貌代码):
01中共党员 02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民革会员 05民盟盟员 06民建会员
07民进会员 08农工党党员 09致公党党员
10九三学社社员 11台盟盟员 12无党派民主人士
13群众
2.MZDM(民族代码):
01汉族 02蒙古族 03回族 04藏族 05维吾尔族
06苗族 07彝族 08壮族 09布依族 10朝鲜族
11满族 12侗族 13瑶族 14白族 15土家族
16哈尼族 17哈萨克族 18傣族 19黎族 20傈傈族
21佤族 22畲族 23高山族 24拉祜族 25水族
26东乡族 27纳西族 28景颇族 29柯尔克孜 30土族
31达斡尔族32仫佬族 33羌族 34布朗族 35撒拉族
36毛难族 37仡佬族 38锡伯族 39阿昌族 40普米族
41塔吉克族42怒族 43乌孜别克44俄罗斯族45鄂温克族
46崩龙族 47保安族 48裕固族 49京族 50塔塔尔族
51独龙族 52鄂伦春族 53赫哲族 54门巴族 55珞巴族
56基诺族 97其他 98外国血统中国籍人士
注:以上民族中未包含的少数民族归并到其他类(97)。
3.KSLBDM(考生类别代码):
1城市应届 2农村应届 3城市往届 4农村往届
注:凡已获得中等学历教育证书一年(含)以上者均为往届,其他归并为应届。
4.KSLXDM(考试类型代码):
0春季统考 1秋季统考 2保送 3小语种 4二学位
5实践青年 6职教师资 7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
8高职班 9自定义项(单考)
注:“KSLXDM”为9的各省自定义项须有明确含义,并报教育部备案,建议作为高职班(单考)的补充码,以便考务工作中编排单考应试科类。
5.BYLBDM(毕业类别代码):
0普通高中毕业 1中等师范毕业 2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
3职业高中毕业 4技工学校毕业 5其他中等学历教育毕业
6高职(专科)学历教育毕业 7本科(含)以上学历教育毕业
注: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的“五年一贯制”等中等学历教育毕业直升者,均属其他中等学历教育毕业,并在转入高等学历教育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生类别归为应届毕业生。
6.WYYZDM(外语语种代码)
0不应试外语 1英语 2俄语 3日语 4德语 5法语
6西班牙语 7其他外语
7.KSTZ(考生特征)
A省级优秀学生 B思想政治品德突出
C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奥赛一等奖以上
D重大体育比赛前六名
E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
F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 G三等功退役军人
J省级(含)以上优秀学生干部
H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K省级(含)以上三好学生L省级劳模、先进工作者
M聚居少数民族N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O台湾省籍青年P烈士子女
Q退役军人R散居少数民族
S港澳青年 T残障人员
W有违规记录Y一级运动员
Z运动健将U国际健将
注:考生若有多项特征,应将对应标志代码同时填报在考生特征标志(KSTZ)字段
内,左对齐且其间不留空。
8.KLDM(科类代码)
0文理综合 1文史 2外语(文) 3艺术(文) 4体育(文)
5理工 6外语(理) 7艺术(理) 8体育(理) 9单独考试
注:对于高职班等单独考试的科类代码,各省在组织考试及录取的过程中,可结合
考试类型码8、9自定义为2位码,上报教育部时单考考生的应试科类代码一律归并为9。
9.LQLXDM(录取类型代码)
02保送生 03小语种 04二学位05实践青年
06职教师资 07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 08高职班
09其他单考单招 10一般统考生 11少年班(统考)
12艺术类专业(统考) 13体育类专业(统考)
14艺术特长生(统考) 15高水平运动员(统考)
16自主选拔(统考) 17西藏班(统考)
18新疆班(统考) 19少数民族预科班(统考)
10.BXLXDM(办学类型代码)
ll大学 12专门学院13高等专科学校
14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1高等学校分校22独立学院
31短期职业大学41成人高等学校51中等专业学校
11.XZLBDM(性质类别代码)
01综合院校 02工科院校03农业院校04林业院校
05医药院校06师范院校07语言院校08财经院校
09政法院校 10体育院校 11艺术院校 12民族院校
13军事院校
12.JHSXDM(计划属性代码)
1中央部门所属院校计划(不含军事院校) 2地方所属院校计划
3外埠地方所属院校在本地招生计划4军事院校计划
5电大函大普通班计划
13.WGSSDM(违规事实代码)
①违纪:
5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
5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
5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
5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
5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
5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
5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
5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上标记信息
5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②作弊:
6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 62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
63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
64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
65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
66故意销毁试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或者考试材料
67在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68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纸
69其他作弊行为
71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
72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答案雷同
73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
74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
75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③其他违规:
81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82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83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
84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