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第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学(全套课件145P)

二、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总的来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没有明显的 方向和兴趣,所做的研究工作仍然是零散的,这一时期 参与旅游研究的地理学者人数仍然有限,如英国人文地 理学家科波克(Coppock J T) ,美国克莱门特(Clement H G)。
三、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
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
第四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1、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运用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式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旅游决策行为的过 程,熟悉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掌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类型和特点 熟悉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以 及旅游者的特征 了解国外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了解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强度的地 域差异 了解旅游流的概念,熟悉我国旅游流的现状
别,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 事的所有活动。
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
有其他的研究领域。
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
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 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 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
理论和实用研究各不偏废。
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 包括旅游地理学者在内的各学科旅游学者在继续实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五、21世纪之后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 展是相当快的。 六、21世纪之后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 的发展趋势
各国学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差
旅游者
到达、暂 旅游目的地 停、游览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旅游地理课件 (共96张ppt)

人文旅游资 可创造 源中的人文 性(可 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景观(个性)
变异性)
自然景观 季节性 随季节变换呈现不同特色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性:永续性、非凡性、地域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点:多样性、非凡性、地域性、 季节性、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 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 如临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人文景观——建筑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 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 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 客到夏威夷度假 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回答问题。
(1)将下列夏威夷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进行具体 分类。
旅游景观 火山国家 热带森林 草裙舞 公园
分类
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地理
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郑艳
旅游地理主要内容:
1.旅游的概念、意义 2.旅游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3.旅游的观赏方法 4.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5.旅游活动设计与旅游安全 6.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中 的问题与措施)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四川旅游区综述

雾天气,云飘雾拂,景色奇丽。洞的四周翠竹周合,犹如天然屏障 遮挡视线,人行其中,虽险不惊,途中有罕见的巨大蘑菇石,高有 10多米,上面的石块如伞盖,危而不坠。传说此石原是仙寓洞道长 使用的伞,放在此地后化作黄色的石头,故取名“黄伞石”。 民国初年,匪盗为患,地方豪绅为了防匪防盗,曾搬到此地居 住,古寨依悬崖天然洞穴地势而构成,从西入寨要途经十三道寨门, 真可谓天险固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都江堰,鱼嘴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 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 的宜宾市境内,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 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 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景区内共有 竹子58种,7万余亩,是我国最大的集 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 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原始 “绿竹公园”;植被覆盖率达87%, 为我国空气负离子含量极高的天然氧 吧。
峨眉山志》等资料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故 事: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 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 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 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 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 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 成普贤菩萨的道场。另有资料说,是晋代 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 去。以后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据信 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 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 山之一。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 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 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 “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 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 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 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 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 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 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 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 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都江堰,鱼嘴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 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 的宜宾市境内,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 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 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景区内共有 竹子58种,7万余亩,是我国最大的集 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 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原始 “绿竹公园”;植被覆盖率达87%, 为我国空气负离子含量极高的天然氧 吧。
峨眉山志》等资料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故 事: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 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 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 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 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 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 成普贤菩萨的道场。另有资料说,是晋代 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 去。以后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据信 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 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 山之一。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 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 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 “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 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 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 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 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 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 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 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 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貌、水 文、气候、植物、动物等要 素组成的。
(四)环境质量背景
暂时摆脱严重污染的环境,到少 污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 康、增强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 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旅游者产生的地 理背景
(二)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的, 也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一个重要 的客观因素。
按1992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 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 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和购物六类。每一类又包括 众多基类。
(三)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千 差万别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必然存在于—定的地 理环境之中,也可以说,丰富多彩、分市广泛且各具特色的 旅游资源源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种类
1.按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成因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2.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现状进行分类 (1)潜在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 (3)人工旅游资源
3.按旅游资源的级别及管理分类 (1)国家级旅游资源 (2)省级旅游资源 (3)市(县)级旅游资源 4.按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
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所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及规 划实施具体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系统性
B
协调性 A
旅游资源开 发规划的特点
C 客观性
技术性 E
D 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1.现状分析 2.规划范围 3.规划依据和原则 4.旅游资源状况和评价 5.旅游规划开发方向及旅游项目创意 6.景区和功能区划分 7.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8.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9.交通规划 10.绿化规划 11.管理规划 12.效益分析 13.图件
高中旅游地理--旅游与旅游资源PPT(48张)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如风景名胜、文 物古迹和娱乐中心等,也包括抽象的资源, 如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 游资源的相对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湘教版) 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 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自然景观 美包括现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 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河、湖、溪、瀑、泉 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 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业常被称为是旅游业的中介体,是旅游活 动中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旅游饭店、旅 行社和旅游交通,是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地方性旅游
按 游
国内旅游
区域性旅游
览
全国性旅游
区
域
跨国旅游
划 分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外,不同性质的旅 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自然景 观还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 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等。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如风景名胜、文 物古迹和娱乐中心等,也包括抽象的资源, 如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 游资源的相对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湘教版) 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 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自然景观 美包括现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 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河、湖、溪、瀑、泉 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 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业常被称为是旅游业的中介体,是旅游活 动中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旅游饭店、旅 行社和旅游交通,是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地方性旅游
按 游
国内旅游
区域性旅游
览
全国性旅游
区
域
跨国旅游
划 分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外,不同性质的旅 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自然景 观还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 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等。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第 一章 绪论《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旅游者、旅游交通管
理者、从业者、旅游 组织者等
旅游线路 旅游交通设施等
潜在旅游者 旅游组织者 旅游营销人员
客源地及其社 会经济条件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旅
旅
游
游
影
影
响
响
旅 游 影 响
象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物的要素
人的要素
图1-1 旅游地域综合体及其要素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1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考虑到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时,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H.Robinson)把旅游地理学当做一门应用地理 学; 法国有学者把它看做是建设地理学的一部分; 美国地理学家马特勒(I.M.Matley)指出,欧洲的一些地理学家甚至已把旅游地理学推崇到博学的地 步(韩杰,2005,1~2页)。 陈传康(1988)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这三者之 间的一门综合学科性部门地理学; 保继刚指出“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两 者都是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1)旅游地理学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学 的重要分支学科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3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
人文地理学
旅游学
行
经 济 地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一、旅游资源
❖㈠概念: ❖旅㈡旅游旅游资游资源资源:源的一分特般类点认及为:,评凡价是能激发旅游 ❖❖者旅和㈢㈣的环游综地垄世世旅境业域合断界界游效所性性性旅主动 益利游要机 的用资旅, 现,源游对 象并旅 和由地--世游 事此国界者 物产家有 ,生遗吸 均经产引可济P力称、166,为社为旅会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步法罗建造了 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 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 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 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13
第2节 旅游的空间分布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者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 ❖四、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
3
二、旅游业的Biblioteka 起与发展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众多云游 四方者向往的去处
-
4
二、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狮 身 人 面 像
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
b大a石c块k 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
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
游资易源损。性 可创新性
-
15
二、旅游者
❖(一)国际上的定义 1.国际旅游者 2.国内旅游者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1.游客 2.海外旅游者 3.海外一日游游客 4.国内旅游者 5.国内一日游游客
-
16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
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 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1 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 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 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 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3 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
2
第1节 旅游与旅游业
❖一、概念:
❖二旅、游旅业:游是业指的以旅兴游起资与源为发凭展借,以旅游设施 ❖三为由、条 旅大件 行, 社众为 、旅旅旅游游游者饭的提店发供、展服旅务游的交综通合 、性 旅产 游业 景, 点是 、
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组成的产业群体。 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 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 系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文化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
21
三、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地域性 (二)大众性 (三)综合性 (四)直观性 (五)季节性
-
22
第4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四、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
5
二、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 起,对个城邦国之间的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 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 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 的宗教旅游胜地。
-
6
提洛岛
位于希腊米科诺斯西南的小岛提洛岛(Delos)是考古学家的天堂。 该地面积仅为4平方公里,希腊和罗马风格的遗址遍及大部分地区,
-
17
四、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
相应发达的国家。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
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 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 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
1
第1节 旅游与旅游业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 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看书、看电视、上餐馆、观看比赛、野餐、到外 地旅游等)。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 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 象的总和。
❖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
18
第3节 旅游地文化
❖一、旅游地文化的概念 ❖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三、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
19
一、旅游地文化的概念
❖ 旅游地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地理 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
-
20
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精神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层面 物质文化层面 自然环境
面积十分广阔,这使提洛岛足以与特尔斐和奥林匹亚媲美。
-
7
沙特圣城 麦加位于 沙特西部, 靠近红海 沿岸。是 伊斯兰教 的第一圣 地。伊斯 兰教创始 人穆罕默 德就诞生 在这里 。
-
8
大清真寺的“天房”
麦加城中心 的这座大清 真寺(又称 禁寺)是穆 斯林最神圣 的地方,总 面积16万 平方米,可 容30万穆 斯林同时做 礼拜。
内容摘要
旅游业是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旅游行为主体产 生空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 关系。本章深入探讨了旅游的区域特征,同时对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并从 心理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角度分析了旅游动机 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 概括了世界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域分布、世界主 要旅游国家的旅游资源特色,最后对旅游开发的 区域影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倡导旅游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
11
二、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中国旅游的兴 起与发展
1、旅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帝王将相、文 人骚客、和尚道士等的出游都是古老的旅游形式
2、游记文学反映了大量的旅游内容,比较典型 的有《徐霞客游记》等。
-
12
三、大众旅游的发展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7月5日组织了一 个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 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队包价旅 游。
-
9
二、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 — 麦加的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 繁起来。
-
10
二、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 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 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 “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 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