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AT1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i-STAT1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i-STAT1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i-STAT? 1 System SOP

床旁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

●使用目的 (1)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2)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2)

●分析仪安装环境 (2)

●测试卡 (2)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2)

三、样本要求 (2)

●各种卡片适合的血液类型及采集方法 (3)

●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3)

●合适的测试时间 (3)

四、系统检测 (4)

五、样本检测 (4)

●准备卡片 (4)

●样品测试 (4)

六、质控检测(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操作流程) (5)

七、结果分析 (5)

●显示结果 (5)

●取消的结果 (5)

●打印多个结果 (6)

●传输结果到CDS数据管理系统 (6)

八、日常维护 (6)

九、附录 (7)

●参考范围 (7)

●危急值结果范围 (9)

●干扰物质 (10)

●临床意义 (12)

●测量原理 (15)

一、系统概述

i-STAT1 血液分析仪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分析仪、充电底座、打印机及模拟器

●使用目的

i-STAT1血液分析仪可以用于血气、生化、血凝、心脏标记物项目的监护。

●分析时间

?ACT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1000秒(16.7分钟)

?PT/INR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300秒(5分钟)

?cTnI和BNP测试卡:600秒(10分钟)

?CK-MB测试卡:300秒(5分钟)

?其他测试卡:通常为130至200秒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CDS系统为血液分析仪提供了信息管理功能,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编辑以及连接医院的LIS/HIS系统。

CDS结合CDS plus系统可以打印中文报告,绘制质控数据图,绘制动态曲线。

i-STAT1 血液分析仪通过充电底座,可以把数据传输到CDS以及CDS plus系统。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分析仪安装环境

●测试卡

测试卡封存在独立包装袋中。存储在温度介于2-8℃的环境中。

请勿冷冻测试卡。测试卡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

一旦在室温放置,不能再将测试卡放还至冷藏箱,而且不能置于超过30℃的温度下。

如果包装袋被刺破,就不能再使用该测试卡。请勿在标明的失效期之后使用。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血气、生化、ACT和PT/INR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2至8℃。质控品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5天。

●用于cTnI和BNP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18°C的无霜冷冻库中。解冻后,开封或未开封1.0ml小瓶在盖着盖子的情况

下于2至8℃可以稳定4小时。请勿冷冻。

●电子模拟器,室温储存并且在使用后通过将塑料盖和电子模拟器置于保护罩内来防止接

触垫被污染。

三、样本要求

●各种卡片适合的血液类型及采集方法

对于ACT,cTnI,CK-MB和BNP测试,不推荐使用毛细血管样品。

?从I.V.通路手臂上取血

?血行瘀滞(静脉穿刺前使用止血带超过一分钟)

?额外肌肉活动(握拳)

?溶血(穿刺点残留乙醇或在外伤处取血)

?测试卡填充前进行了冰冻

?填充测试卡前时间延迟,尤其是乳酸,ACT和PT/INR

?测试pH,PCO2,PO2和TCO2时样品与空气接触

●合适的测试时间

采集的无抗凝剂样品应立即测试。ACT和乳酸样品也应立即测试。pH、血气、TCO2和离子钙在采集抗凝样品后的10分钟内测试。如果没有立即测试,则应在测试前再次混匀样品并丢弃注射器的前两滴血液。采集的含抗凝剂的BNP,,应30分钟内测试。

四、系统检测

检测前应把外部模拟器和血液分析仪一起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

1. 按打开手持分析仪。

2. 按进入管理菜单。

3. 按进入质量测试。

4. 按进入模拟器。

5. 扫描或输入操作员ID和模拟器ID(序列号)。

6. 将模拟器插入测试卡端口。

7. 检查仪器上显示的结果,如果显示Pass,继续使用分析仪,否则换个模拟器使用,直

到显示Pass。

五、样本检测

●准备卡片

?单片测试卡:使用前必须在室温放置至少5分钟。

?整盒测试卡:使用前必须在室温放置至少1小时。

●样品测试

1. 按打开手持分析仪。

2. 按(i-STAT测试卡)。

3. 输入操作者ID以及患者ID。

4. 扫描有条码的测试卡批号。如果没条码,输入批号或按下跳过。

5. 用注射器直接抽取新鲜血液。丢弃前面3滴样品在纱布垫片上。

6. 注入样品,直至血液到达填充标记。且必须留一些血液在测试卡孔中。

7. 盖上样品孔锁盖,请勿直接按压样品孔上方。

8. 将测试卡插入手持分析仪的插口,直到卡入到位,在“CARTRIDGE

LOCKED”信息消失前请勿取出测试卡。测试时,手持分析仪应保持水

平,直至得到结果。

9. 分析仪的红外对准打印机的红外装置,并按下后,结果自动打出。

六、质控检测(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操作流程)

1. 按打开手持分析仪。

2. 按进入管理菜单。

3. 按进入质量品。

4. 按进入i-STAT测试卡。

5. 扫描或输入操作员ID和质控品批号。

6. 在测试卡上充满质控品并盖上盖。

7. 将测试卡插入分析仪。

8. 检查仪器上显示的结果,并与VAS表核对靶值。

七、结果分析

●显示结果

结果以带单位的数字显示。将电解质、化学物质和红细胞压积也制成了条形图,在图下方有参考范围标记。

●取消的结果

i-STAT在下列情况下不会显示结果:

1. 超出系统可报告范围的结果将标记为<或>,以说明该结果是低于可报告范围最低限度

还是高于可报告范围最高限度。<>标记说明本测试结果依赖于标记为>或<的测试结果。

措施:

?可能存在干扰物质。请参阅附录一节中的干扰物质列表

?结果不在可检测报告范围内,采集新鲜样本,并使用新的测试卡片。

2. *** 因传感器错误或样本存在干扰物质而无法报告结果

措施:

?使用陶瓷片对分析仪清洁3-6次,操作方法请参考系统检测

?使用质控液对使用的测试卡片进行检查。

?如果质控结果处于规定范围内,再次抽取患者新鲜样品,重新进行测试。

?如果再次出现星号而未出现结果,可能存在干扰物质。请参阅附录中的干扰物质列表。

●打印多个结果

1. 打开血液分析仪

2. 按Menu键。

3. 按2选择Data Review。

4. 按7选择List。

5. 按←和→键滚动测试记录。

6. 按数字键选择测试记录。(再按一次数字键取消选择记录。)

7. 对齐血液分析仪和打印机红外窗口或充电底座与打印机相连,按下Print键。

●传输结果到CDS数据管理系统

1. 将手掌式血气分析仪放在充电底座上。

2. 显示“Communication in Progress”信息时,请勿移动血液分析仪。

八、日常维护

分析仪被放置在潮湿表面或被泼溅上液体,应立即予以干燥处理。

如果液体进入下列部位,将造成分析仪的损毁:

?电器元件仓

?电池仓

?测试卡片插入口

使用浸湿以下溶液的纱布清洁显示屏与机体:

?温和的非研磨性清洁剂

?洗涤剂

?肥皂水

?酒精

?10% 漂白剂

换用一张浸泡自来水的纱布擦拭机体表面,并将其擦干。勿在显示屏与机体之间接缝处进行过多擦拭

九、附录

●参考范围

参考范围是指预期假定健康的95 %空腹个人的测试值范围。可报告范围是指测试值范围,即在该范围内测量系统的结果已证明是有效的。下表包含的参考范围(成人)及可报告范围适用于i- STAT1系统。

钠mmol/L (mEq/L) 138 - 146 138 - 146 100 - 180 mmol/L x 1 = mEq/L

示例:

140 mmol/L = 140 mEq/L 钾mmol/L (mEq/L) 3.5 - 4.9 3.5 - 4.9 2.0 - 9.0 mmol/L x 1 = mEq/L

氯mmol/L 98 - 109 98 - 109 65 - 140 mmol/L x 1 = mEq/L

BUN 尿素mg/dL

mmol/L

8 – 26 8 - 26

2.9 - 9.4 2.9 - 9.4

3 - 140

1 - 50

mg/dL BUN x 0.357 = mmol 尿素/L

示例:

20mg/dL BUN = 7.1 mmol 尿素/L

葡萄糖mg/dL

g/L

mmol/L

70 - 105 70 - 105

0.70 - 1.05 0.70 - 1.05

3.9 - 5.8 3.9 - 5.8

20 - 700

0.20 - 7.00

1.1 - 38.9

mg/dL x 0.055 = mmol/L

示例:

100mg/dL = 5.55 mmol/L

g/L x 5.556 = mmol/L

肌酐mg/dL

μmol/L 0.6 - 1.3 0.6 - 1.3

53 - 115 53 - 115

0.2 - 20.0

18 - 1768

mg/dL x 88.4 = μmol/L

离子钙mmol/L

mg/dL 1.12 - 1.32 1.12 - 1.32

4.5 -

5.3 4.5 - 5.3

0.25 - 2.50

1.0 - 10.0

mmol/L x 4 = mg/dL

示例:

1.13 mmol/L x 4 = 4.52mg/dL

pH 7.35 - 7.45 7.31 - 7.41 6.50 - 8.20 N/A

PCO2mmHg

kPa

35 - 45 41 - 51

4.67 - 6.00

5.47 -

6.80

5 - 130

0.67 - 17.33

mmHg x 0.133 = kPa

示例:

35 mmHg x 0.133 = 4.66kPa

PO2mmHg

kPa

80 - 105

10.7 - 14.0

5 - 800

0.7 - 106.6

mmHg x 0.133 = kPa

示例:

83 mmHg x 0.133 = 11.04 kPa

TCO2

(仅CHEM8+

测试卡)

mmol/L (mEq/L) 23 - 27 24 - 29 5 - 50 mmol/L x 1 = mEq/L

#INRs 高于6.0的性能特点尚未确立。

**代表0-97.5%的结果范围。每个机构应采用i-STAT cTnI 分析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 cTnI 值高于35.0 ng/mL 的性能特点尚未确立。

***代表

0-99%结果范围。每个机构应采用i-STAT cTnI 分析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代表0-95%结果范围。每个机构应采用i-STAT 分析建立自的参考范围。

危急值结果范围

临界结果是超出临界极限值上限和下限的测试结果,临界极限值是表示测试有生命危险的值。临界结果代表一种紧急情况而且必须立即向患者的主治医生或护士报告。

钠(mmol/L)

低 高 120 158

低 高 121 156 低 高 121 156 钾 (mmol/L) 2.8 6.2 2.8 6.4 2.8 6.5 氯 (mmol/L) 75 126 77 121 77 121 TCO 2 (mmol/L) 11 40 11 39 - - 离子钙 (mmol/L)

0.78 1.58 0.74 1.57 - - pH 7.21 7.59 7.21 7.59 - - PCO 2 (mmHg) 19 67 21 66 - - PO 2 (mmHg) 43 - 45 124 37 92 BUN (mg/dL) - 104 - 55 - 55 葡萄糖 (mg/dL)

46 484 46 445 32 328 肌酐

- 7.4

- 3.8

- -

乳酸

红细胞压积(%PCV) 18 61 20 62 33 71 硅藻土ACT

高岭土ACT

PT/INR

肌钙蛋白I/cTnI

肌酸激酶

MB/ CK-MB

B型利钠肽/BNP

干扰物质

干扰是一种如果在待测血样中以显著水平存在,会引起被测分析物结果错误的物质。

钠溴化物37.5 mmol/L 升高(↑) Na

氯乙酰半胱氨酸

溴化物

溴化物(治疗剂的)

水杨酸盐

硫氰酸盐10.2 mmol/L

37.5 mmol/L

2.5 mmol/L

4.34 mmol/L

6.9 mmol/L

降低(↓) Cl

升高(↑) Cl

升高(↑) Cl

升高(↑) Cl

升高(↑) Cl

离子钙对乙酰氨基酚

乙酰半胱氨酸

溴化物

乳酸

水杨酸盐(治疗剂的)

水杨酸盐1.32 mmol/L

1.0 mmol/L

10.2 mmol/L

37.5 mmol/L

6.6 mmol/L

0.5 mmol/L

4.34 mol/L

降低(↓) iCa

升高(↑) iCa 0.04 mmol/L

降低(↓) iCa

升高(↑) iCa

降低(↓)iCa 0.07 mmol/L

约降低(↓)iCa 0.03 mmol/L

降低(↓)iCa

葡萄糖(测试卡) 对乙酰氨基酚

乙酰半胱氨酸

溴化物

溴化物(治疗剂的)

pH

1.32 mmol/L

10.2 mmol/L

37.5 mmol/L

2.5 mmol/L

pH: 7.4以下每0.1 pH单位

升高(↑)葡萄糖

降低(↓)葡萄糖

降低(↓)葡萄糖

约降低(↓)葡萄糖结果5mg/dL

降低(↓)葡萄糖0.9 mg/dL (0.05 mmol/L)

氧气

羟基脲硫氰化物@ 37°C

pH: 7.4以上每0.1 pH单位

@ 37°C

PO2小于20 mmHg @ 37°C

0.92 mmol/L

6.9 mmol/L

升高(↑) 葡萄糖0.8 mg/dL (0.04 mmol/L)

可能降低(↓) 葡萄糖

升高(↑) 葡萄糖

约降低(↓) 葡萄糖7 mg/dL

乳酸溴化物

羟基脲

羟基乙酸37.5 mmol/L

0.92 mmol/L

10.0 mmol/L

降低(↓) 乳酸

升高(↑) 乳酸

升高(↑) 乳酸

临床意义

测量原理

钠,钾,氯,离子钙,pH和PCO2

是采用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测定法测量的。浓度用能斯特方程根据测得的电势计算。

尿素

首先在一个反应中被尿素酶催化水解为铵离子。铵离子是用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测定法测量。浓度用能斯特方程根据测得的电势计算。

葡萄糖

使用电流测定的。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氢。自由的过氧化氢在电极氧化产生电流,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肌酐

在一个肌酐水解酶催化的反应中水解为肌酸。肌酸继而在一个肌氨酸酶催化的反应中被水解为肌氨酸。肌氨酸被肌氨酸氧化酶催化发生氧化,产生过氧化氢。自由的过氧化氢在铂电极氧化产生电流,且电流与肌酐浓度成正比。

乳酸

是用电流测定的。固定在乳酸生物感受器上的乳酸氧化酶选择性的使乳酸转变为丙酮酸盐和过氧化氢。自由的过氧化氢可在铂电极氧化产生电流,且电流与肌酐浓度成正比。

PO2

是用电流测定的。氧气传感器与传统的克拉克电极类似。氧气透过一个气体渗透膜从血样进入内部电解液,在阴极还原。氧气还原电流与溶解氧浓度成比例。

红细胞压积

是通过导电率测定的。校正电解液浓度后,测得的电导率与红细胞压积成反比。

ACT

是通过电流测定的。将全血样品(无抗凝剂)与微粒凝血激活剂混合激发凝血酶底物转化,微粒凝血激活剂是Celite?硅藻土或高岭土。电分析中使用的底物有一个酰胺键,该酰胺键与纤维蛋白原中的凝血酶-断裂酰胺键类似。凝血酶-底物反应的产物是具有电活性的物质,该物质可用电流监测。监测的时间以秒计算,结果以全血时间(WBT)报告。

PT/INR

是通过电流测定的。将全血样品(无抗凝剂)与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混合,激发凝血酶底物转化。电分析中使用的底物有一个酰胺键,该酰胺键与纤维蛋白原中的凝血酶-断裂酰胺键类似。凝血酶-底物反应的产物是具有电活性的物质,该物质可用电流监测。监测的时间以秒计算,结果以INR和/或秒报告。

肌钙蛋白I/cTnI

是用双表位ELISA方法通过电流测定的。人类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特异性抗体位于组装在硅片上的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硅片上另外一个位置有一个可特异性分离cTnI 分子的酶标抗体/碱性磷酸酶。样品中的cTnI被碱性磷酸酶标记并在大约七分钟的孵育时间中被捕获至电化学传感器的表面。将样品以及过量酶标记物从传感器上洗掉。洗液中有碱性磷酸酶的一个底物。酶与抗体/抗原/抗体夹心分离底物,释放一种电化学可检测产物。电化学(测量电流的)传感器可测量酶的产物,该产物与样品中cTnI的浓度成比例。

肌酸激酶MB/CK-MB

是用双表位ELISA方法通过电流测定的。一个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只针对CK-MB亚基,因此它不与CK-MM或CK-BB结合,该抗体位于组装在硅片上的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硅片上另外一个位置有一个可特异性结合肌酸激酶B亚基上一个表位的酶标抗体/碱性磷酸酶。结合抗体对B亚基的特异性使结合物能识别CK-MB和CK-BB,但不能识

别CK-MM。全血或血浆样品与传感器接触使酶标记物溶解到样品中。样品中的CK-MB 被碱性磷酸激酶标记并在大约三分钟的孵育时间中被捕获至电化学传感器的表面。将样品以及过量酶标记物从传感器上洗掉。洗液中有碱性磷酸酶的一个底物。酶与抗体/抗原/抗体夹心分离底物,释放一种电化学可检测的产物。电化学(测量电流的)传感器测量酶的产物,该产物与样品中CK-MB的浓度成比例。

B型利钠肽/BNP

是用双表位ELISA方法通过电流测定的。BNP特异性抗体位于组装在硅片上的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硅片上另外一个位置有一个可特异性分离BNP分子的酶标抗体/碱性磷酸酶。全血或血浆样品与传感器接触使酶标记物溶解到样品中。样品中的BNP被碱性磷酸酶标记并在大约七分钟的孵育时间中被捕获至电化学传感器的表面。将样品以及过量酶标记物从传感器上洗掉。洗液中有碱性磷酸酶的一个底物。酶与抗体/抗原/抗体夹心分离底物,释放一种电化学可检测的产物。电化学(测量电流的)传感器测量酶的产物,该产物与样品中BNP的浓度成比例。

TCO2

TCO2测试方法是按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TCO2含计算方法的参考方法和Henderson-Hasselbach方程校正的,该方程使用pH,PCO2和离子强度(Na)测量

.~

最新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一、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应设置①功能区:透析治疗室(设立普通治疗区和/或隔离治疗区)和治疗准备室;②辅助功能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污物间、洁具间以及接诊室/区、患者更衣室等;③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有条件可在功能区设置专用手术室/操作室,使用集中供液系统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配液间,开展透析器复用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透析器复用间和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 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流程合理。其中,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为清洁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为污染区域,不同洁净度区域内的功能用房遵循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 二、人员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肾脏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配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不足10台透析机的,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应至少配备1名工程师/技师。 (四)医师、护士和工程师/技师都应具有3个月及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医疗和护理组负责人必须具备肾脏病学和透析专业知识,具备1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经历。 (五)应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应经规范化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三、房屋、设施 (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床(椅)间距不少于1.0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及其安全装置、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 (二)透析治疗区内,根据规模及布局应设置1个或多个能够观察覆盖全部患者的医护工作站。 (三)水处理间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规程 一次性透析器预冲程序 (一)物品准备: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开机冲洗自检 1 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 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三)血液透析滤过器和管路的安装 1 2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管路顺序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 5、置换液连接管安装按照置换液流向顺序安装。 (四)预冲操作步骤 1、开机; 2、按cleaning键冲洗16分钟; 3、将A、B吸管放于A、B液中,按Test键自检; 4、将透析器固定在支架上,V端向上; 5、预冲A端管路(重力冲泵前血路管,开泵冲泵后血路管); 6、将A、V血路管连接到透析器上(注意不要将空气引入空心纤维和

血路管); 7、开泵,用1000ml生理盐水以80—100ml/min速度冲洗空心纤维和血路管,排尽透析器中空气;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8、接旁路,透析液以500ml/min速度排净透析器膜外气体,冲洗约5分钟; 9、调节静脉壶液面,接静脉测压管,夹血线; 10、将A、V端相连,用肝素水密闭式循环15分钟; 11、选择透析模式,设置参数,(超滤量、透析时间、肝素量和时间、透析液流速、透析液温度) 等待上机。

瘘HD上机操作程序 1; 2、解释透析目的、注意事项,评估患者病情及瘘(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3、选择静脉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扎止血带; 4、穿刺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用2根胶布固定针柄,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 5、选择动脉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沿离心或者近心行穿刺,用2根胶布固定针柄,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 6 7、降低血流量、关泵、关泵前补液夹子,连接动脉端管路; 8、打开动脉端2个夹子,开泵引血; 9、血引至肝素小管时注入首剂肝素量;(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时,应根据医嘱在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10、遵医嘱用上维持肝素量,并设置好各参数; 11、血引至静脉血路管时关静脉端夹子、关泵,连接静脉穿刺针; 12、打开静脉端端2个夹子,开泵; 13、①打开静脉压监测夹子、肝素夹子;②调节血流量;③按Start 键、打开UF开关;④夹血线;⑤固定管道、将A端向上并用无菌巾覆盖穿刺部位;⑥开始肝素推注,按肝素模块中的Start/Stop键、 并核对各参数。

ACT.5 diff AL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ACT.5 diff AL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目的 此程序用于ACT 5DIFF A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操作与维护。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ACT 5DIFF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3 检测项目 ACT-5DIFF AL各检测参数的方法见表1。 表1. Coulter ACT-5DIFF AL各检测参数的方法

4 检测原理 ACT 5DIFF AL可以提供完整的WBC五项分类,这是由A C V(吸光率细胞化学和体积)技术和WBC/BASO方法同时决定的。 A C V技术使用吸光率、细胞化学和聚焦流阻抗原理。WBC/BASO方法则使用了差别溶解、阻抗技术及差别阈值的原理。 5 运行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15℃~+30℃ 2.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85% 3. 仪器工作场所:水平放置在清洁、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无阳光直射、无强磁场的工作台上。 6 开关机程序 (一)开启电源并登录/关闭电源并退出 开机之前请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试剂是否足够,废液桶是否需要倾倒,打印纸是否足够。 1、打开电源并登录 ①打开工作站电脑以及显示器,等待完全电脑启动; ②打开分析仪电源,将电源开关置于“ON”的位置(a),并检查红色的LED是否点亮(b)。

③登录系统:选择登录名称(Login Name),输入密码, 点击。 ④如果启用“自动启动”,那么“启动”会自动运行;如果禁用了“自动启动”,将会闪烁,点击它运行“启动”。 ⑤启动完成,出现如下主菜单(Main Menu)。根据相关设定,可能会打印启动的本底报告。 ⑥如果本底结果合格――“Pass”,表明“启动”成功;如果结果失败――“Failed”,点 击,再点击查看本底报告。重新点击,再次进行“start up启动”操作。如果本底仍然失败,请联系Beckman-Coulter代表。 说明:启动(Start Up)过程大约耗费3分钟时间。 本底限值: WBC≤0.3 ×109/L RBC≤0.03 ×1012/L Hgb≤0.3 ×g/dL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验

第三章血液分析仪检验 一、名词解释 1.DHSS 2.报警 3.报警有效性 4.稀释效应 5.携带污染率 6.可比性 7.准确度 8.Bessman贫血MCV/RDW分类法 [ 9.中间细胞群(MID)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现代血液自动分析仪的英文缩写是 A.AHA B.BCC C.HAA D.CBC E.BAC 】 2.手工法显微镜血液细胞计数不具备的特点是 A.检测速度慢 B.检测精度高 C.有系统误差 D.有固有误差 E.有随机误差 3.美国发明世界上第1台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时间是20世纪 A.30年代 ;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E. 80年代 4.射频是高频交流电磁波,每秒变化的频率大于 A.100 000次 B.10 000次 C.1 000次 D.100次 、 E.10次 5.血液分析仪用分光光度法主要检测的血液参数是 A.HGB B.HPC C.HCT D.HDW E. HFR 6.在血液分析仪WBC/BASO通道,未被试剂溶解或萎缩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7.未成熟粒细胞信息(IMI)通道,与幼稚细胞结合的试剂主要成分是

B.伊红 C.新亚甲蓝 ' D.硫化氨基酸 E.氧合血红蛋白 8.在血液分析仪过氧化物酶(Perox)染色通道使用的光源来自 A.钨灯光源 B.氩气激光源 C.氦氖激光源 D.半导体激光源 E.二氧化碳激光源 ~ 9.在血液分析仪Perox染色通道,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强度最大的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0.在血液分析仪Baso/Lobularity通道:经试剂作用后,众多细胞成为裸核,但除外 A.幼稚细胞 B.淋巴细胞 "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1.血液分析仪MAPSS法进行分类时,在试剂作用后,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因红细胞折光系数与A.鞘液相当 B.血清相当 C.染色液相当 D.清洗液相当 E.稀释液相当 > 12.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大小和细胞数量的前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A.0° B.7° C.90° D.90°D E.110° 13.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结构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的侧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 B.7° C.90° D.90°D E.110° 14.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颗粒及分叶状况的垂直角度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B.7° C.90° D.90°D : E.110° 15.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可去偏振光、与中性粒细胞鉴别的垂直角度消偏振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 一、定义与概述 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或手段。与其它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3、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 5、银屑病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其它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二)禁忌证对灌流器及 相关材料过敏者。 三、血管通路的建立 药物中毒等短时性血液灌流者以临时性血管通路为宜,长期维持性血液灌流者宜采用永久性血通路。具体参照血管通路建立章节。 四、操作流程 (一)治疗前准备 1、灌流器的准备一次性应用的灌流器出厂前已经消毒,所以在使用前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 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详见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制备章节。 3、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 (1)非外源性动力模式依靠患者良好的心功能与血压,推动体外血路中血液的循环。仅限于医院无专用设备的急诊抢救时,而且患者无循环衰竭时的

治疗。 (2)外源性辅助动力模式利用专业血液灌流机或常规血透机或CRRT 设备,驱动并调控体外循环。 (二)操作程序及监测 1、灌流器与血路的冲洗 (1)开始治疗前将灌流器以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2)动脉端血路与生理盐水相连接并充满生理盐水,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 (3)启动血泵,速度以200~300ml/min,预冲盐水总量2000~5000ml 为宜。如果在预冲过程中可以看到游离的炭粒冲出,提示已经破膜,必须进行更换。 (4)预冲即将结束前,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充满灌流器与整个体外血路,最后将灌流器反转至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固定方式,准备开始治疗。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白蛋白,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2、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冲洗结束后,将动脉端血路与已经建立的灌流用血管通路正确牢固连接(如深静脉插管或动静脉内瘘),然后开动血泵(以50~100ml/min 为宜),逐渐增加血泵速度。当血液经过灌流器即将达到静脉端血路的末端出口时,与已经建立的灌流用血液通路正确牢固地连接。 3、抗凝 (1)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2)抗凝方案 1)普通肝素一般首剂量0.5~1.0mg/kg,追加剂量10~2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预期结束前30 分钟停止追加。实施前给予4mg/dl 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20 分钟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00ml 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2)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IU/kg,推荐在治疗前20~30 分钟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同样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方法同上)。 (3)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章节

迈瑞-5380血球仪操作规程

1 仪器设备检验项目 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等检验。 2 仪器设备试剂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专用试剂:M-53D稀释液;M-53LEO(I) 溶血剂;M-53LEO(II) 溶血剂;M-53LH 溶血剂;M-53 清洁液;M-53P 探头清洁液。所有试剂应参照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存。变质、超过效期的所有试剂不能使用。 3 仪器设备标本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检验科相关规范。 4 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一般资料见附件1;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见附件2。 5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5.1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5.1.1 空间安装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工作台上。在仪器两侧各保留至少1米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后部至少要有0.50米的空间,以防止阻碍热气的排放并保证主机后的液路管道不受挤压。将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保证操作台面以及主机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稀释液、废液桶。 5.1.2 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要求:10℃~40℃。 环境相对湿度要求:10%~90%。 电源电压要求:100~240VAC,50/60Hz。 仪器设备周围应尽可能无尘、无机械振动、无污染、无大噪音源和电源干扰;仪器附近无强电磁干扰源以及电刷型电机、闪烁荧光灯和经常开关的电接触性设备;不应放在通风条件差、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或热源及风源前。 5.2 仪器安全 在仪器设备上面和周围不要使用可燃性危险品,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电源打开状态下,禁止打开仪器前上面、侧面及背面面板,以免损害线路板;禁止触摸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外壳里面的电子元件,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 透析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体重等,合理设置脱水量和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如动静脉內瘘局部的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相关的并发症,并确保通路的通畅。 3、透析过程中,认真巡视,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血管通路的情况,体外循环的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三)操作要点 1、透析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2、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进行密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500ml 后再进行。 (4)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4、动静脉內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与动静脉內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i-STAT1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i-STAT? 1 System SOP 床旁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 ●使用目的 (1)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2)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2) ●分析仪安装环境 (2) ●测试卡 (2)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2) 三、样本要求 (2) ●各种卡片适合的血液类型及采集方法 (3) ●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3) ●合适的测试时间 (3) 四、系统检测 (4) 五、样本检测 (4) ●准备卡片 (4) ●样品测试 (4) 六、质控检测(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操作流程) (5) 七、结果分析 (5) ●显示结果 (5) ●取消的结果 (5) ●打印多个结果 (6) ●传输结果到CDS数据管理系统 (6) 八、日常维护 (6) 九、附录 (7) ●参考范围 (7) ●危急值结果范围 (9) ●干扰物质 (10) ●临床意义 (12) ●测量原理 (15)

一、系统概述 i-STAT1 血液分析仪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分析仪、充电底座、打印机及模拟器 ●使用目的 i-STAT1血液分析仪可以用于血气、生化、血凝、心脏标记物项目的监护。 ●分析时间 ?ACT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1000秒(16.7分钟) ?PT/INR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300秒(5分钟) ?cTnI和BNP测试卡:600秒(10分钟) ?CK-MB测试卡:300秒(5分钟)

?其他测试卡:通常为130至200秒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CDS系统为血液分析仪提供了信息管理功能,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编辑以及连接医院的LIS/HIS系统。 CDS结合CDS plus系统可以打印中文报告,绘制质控数据图,绘制动态曲线。 i-STAT1 血液分析仪通过充电底座,可以把数据传输到CDS以及CDS plus系统。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分析仪安装环境 ●测试卡 测试卡封存在独立包装袋中。存储在温度介于2-8℃的环境中。 请勿冷冻测试卡。测试卡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 一旦在室温放置,不能再将测试卡放还至冷藏箱,而且不能置于超过30℃的温度下。 如果包装袋被刺破,就不能再使用该测试卡。请勿在标明的失效期之后使用。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血气、生化、ACT和PT/INR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2至8℃。质控品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5天。 ●用于cTnI和BNP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18°C的无霜冷冻库中。解冻后,开封或未开封1.0ml小瓶在盖着盖子的情况 下于2至8℃可以稳定4小时。请勿冷冻。 ●电子模拟器,室温储存并且在使用后通过将塑料盖和电子模拟器置于保护罩内来防止接 触垫被污染。 三、样本要求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DIRUI迪瑞 BF-6700 全自动无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1)试剂:检查稀释液、溶血剂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2)废液桶:废液桶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盛装废液,如废液桶满,应及时倒掉并清理。(3)打印机: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4)供电电源:检查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连接:检查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之间通讯电缆是否正确连接;外置条码扫描仪的电缆线是否与计算机连接就绪。 1.2开机 (1)打开分析仪右侧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2)打开电脑电源后启动分析仪软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软件。(初始用户名为Admin,初始密码为1。) (3)自检过程结束后,系统进入操作界面。 二、校准 分析仪提供三种校准方式:人工校准、校准物校准和新鲜血校准。 2.1人工校准 在“人工校准”界面直接更改校准系数,点击“保存”键。 2.2校准物校准与新鲜血校准 在校准物校准和新鲜血校准中,所有与校准相关的数学计算都由分析仪自动完成,同一次校准物校准测试需用同一批号的校准物,测试3—5次,建议5次。新鲜血校准测试需3—5各样本,每个样本测5次。校准后得到的校准系数自动保存在“人工校准”界面。 校准物校准步骤: 在校准物校准界面点击【开始计数】键后,封闭进样器仓门自动打开,将校准物放置在封闭进样器3号位上,关闭进样仓门,按分析仪前面板右侧的计数键进行测试,测试结构自动保存,测试5次后点击【保存】键,校准系数自动存入“人工校准”界面的“校准系数”中。

新鲜血校准的操作步骤与上述相同。 三、质控程序 每天开机后要先进行质控测试。 3.1质控设置 在“质控”的设置界面下,设置质控品信息。 3.2质控测试 在“质控计数”界面进行质控测试。点击【开始计数】键后,封闭进样器仓门自动打开,将质控品放置在1号位上,关闭进样仓门,按分析仪前面板右侧计数键进行质控测试。可在“质控图”及“质控列表”中查询质控结果。 四、常规操作程序 4.1试剂注册 4.1.1自动扫描 在分析仪软件上点击【服务】,在“维护”栏中点击【试剂注册】,用手持条码阅读器扫描试剂条形码,软件提示“注册成功”。 4.1.2手动输入 如果条形码由于脏污、脱落等原因不能被扫描时,可手工输入条形码信息:在输入框中录入正确的条码信息,点击【确定】键,试剂条码注册成功。 注:更换整瓶/整桶试剂时,注册成功后,在“服务”→“维护”→“更换/灌注”界面下点击【更换】键,软件提示“正在更换……”,当软件提示“操作完成”时,点击【确定】键,即完成试剂的更换。 4.2样本登记 (1)在分析仪软件上点击【样本登记】,然后点击【设置】,可以设置患者信息的输入项目。设置完成后可按此设置内容作为默认项目类型进行样本信息输入。 (2)点击【新增】,在界面左侧编辑区可直接输入样本编号、条码号、病历号、患者姓名、年龄、床号;采样/送检时间可在其右侧的下拉框中直接选择时间;参考值、性别、科室、送检医生均可在其右侧的下拉框中选择,或直接输入预先在“设置”中设置的代码。编辑后点击【保存】键或者按键盘回车键即可进行下一样本的编辑。 注:也可先进行样本测试,测试后在“数据浏览”界面编辑样本信息。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 透析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体重等,合理设置脱水量和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如动静脉内瘘局部的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相关的并发症,并确保通路的通畅。 3、透析过程中,认真巡视,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血管通路的情况,体外循环的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三)操作要点 1、透析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2、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进行密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500ml后再进行。 (4)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4、动静脉内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与动静脉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 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5、引血,穿刺针与透析管路连接,透析开始。 6、检查是否固定好患者的内瘘及管路,测患者血压、脉搏,再次核对各项参数,记录。 7、处理用物。 8、透析结束,回血。 (1)调整血流量至100ml/min。

费森尤斯S血液透析滤过机操作规程

费森尤斯4008S 血液透析滤过机操作规程 1、A.B 吸杆插入A.B 桶 2、开电源开关自检 3、自检完,接旁路,按Prime 键,排空气 4、select mode HDF? 按enter 5、connect sub tubing?按enter 6、显示please wait! 显示open sub port ! 7、提升置换液端口锁,顺时间转动90 度,显示open pump door! 8、插入置换液管路, 提升置换液端口锁,接好置换液泵管,关好泵门,将Y 型safeline 出口端(白色夹子)与静脉滴液壶相连,打开白色夹子 9、显示start filling sub tubing! 按住stop/start 键填充完sub tube 10、使用↑和↓键选择sub tubing full?按enter 键 11、显示enter sub.volume !按volume 键,输入想要的置换量,按enter 键 12、输入UF 参数,及肝素泵参数 13、引血,上机,进入dialysis 状态,按置换泵上stop/start 键进入HDF 14、打开UF 开关及肝素泵开关 下机 1、显示UF goal reached 按透析机上start/reset 键,显示Reinfusion?按comfirm 键 2、置换泵上显示Reinfusion with Nacl?按enter 3、降低速度,按start/reset 键回血

4、插入A.B 洗杆,按cleaning 键,再按confirm 键热消毒费森尤斯血透机BVM 操作 1.自检完后插入试管,接好透析机管路 2.Prime 管路,BVM 自动校准,当出现calibration finished 时,按enter 3.设定治疗模式 4.输入控制极限值和最大超率值 5.开始引血,进入透析时,按BVM 上enter 后开始自动取样 6.按BVM 上start/stop 键

血球仪操作规程

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简易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保养。 本规程适用于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日常使用。 2.参考文件: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3.操作程序 3.1开机前的准备 检查试剂是否足量,有无浑浊变质,试剂管道有无扭结,与主机的连接是否可靠。 3.2开机和用户登录 将主机左侧的“O/I”电源开关置于“I”以开启主机电源。启动外置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后,双击桌面上终端软件的图标,运行已安装的终端软件。在弹出的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主界面,并执行开机初始化程序。开机初始化结束后,可进入“图形回顾”界面,以查看开机本底的检测结果。3.3本底检查 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图形回顾”按钮,检查显示在“图形回顾”界面的本底结果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WBC≤0.3?109/L RBC≤0.03?1012/L HGB≤1g/L HCT≤0.5% PLT≤10?109/L 3.4每日质控 在进行样本分析前,每日需对分析仪进行质控分析(详见使用说明书第8章质量控制)。 3.5选择工作模式 在样本分析前,操作者可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工作单”按钮,录入或修改第一条待分析样本的完整工作单信息,以选择工作模式。 3.6全血测量 A 混匀用K2EDTA(1.5~2.2mg/mL血)抗凝的样本,放到采样针下,确保采样针插入足够深度的血样内;

B按吸样键,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听到蜂鸣器响后,直接移开样本管,分析仪自动执行样本分析。 3.7预稀释测量 A 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加稀释液”按钮,按照界面提示,取一个干净的离心管,开盖后将采样针竖直顶到离心管底部; B 按吸样键,让分析仪自动排出稀释液。在稀释液排出的过程中,需小心避免产生气泡、挂液或溅出。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离心管。操作者也可使用移液器移取180μL稀释液到离心管中; C 加稀释液完毕,点击“取消”按钮,关闭并退出加稀释液的操作; D 人工采集20μL血样注入盛有稀释液的离心管中,盖好盖子后混匀; E 将该预稀释血样放置3分钟后,再次混匀,放于采样针下,按吸样键,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样本,分析仪自动执行样本分析。3.8休眠 液路相关操作停止的时间超出设定的时间间隔后,分析仪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仍可以执行与液路无关的任意操作。操作者也可在主界面点击“菜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仪器”→“仪器休眠”,使分析仪进入休眠状态。 分析仪处于休眠状态时,可按吸样键取消休眠,也可在主界面上点击“菜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仪器”→“取消休眠”,使分析仪退出休眠状态。 3.9关机 每日工作完毕,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关闭仪器”按钮执行关机,并按照界面的提示将主机左侧的“O/I”电源开关置于“O”以关掉主机电源。 4.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4.1根据仪器自身的定时、定量维护功能进行维护保养。 4.2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按需进行清洗。 桐妇保院检验科制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练习题★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血液透析室应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合理安排护士,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操作和观察的患者不应超过多少名血透患者() A.4名B.5名C.6名D.7名 2.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几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5小时 3.血透患者至少多长时间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多长时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 A.每年,每年B.每3个月,每年C.每3个月,每6个月D.每6个月,每年 4.血液透析中心(室)空气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分别为( ) A.≤4cfu/5rain·直径9cm平皿;≤10cfu/cm。B.≤4cfu/15min.直径9cm平皿;~10cfu/cm。C.~4cfu/5min。直径9cm平皿;≤5cfu/cm。D.≤4cfu/15min·直径9cm平皿;≤15cfu/cm。 5.关于手卫生时机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操作前或操作结束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B.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C.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护理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D.脱手套后无须进行手卫生 6.透析室内地面、周围环境物体表面常规采用有效浓度为多少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 ) A.500mg/LB.1000mg/LC.2000mg/L D .5000mg/L 7.血液透析用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的要求,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 A .200cfu/mL B 100 cfu/mL C.50 cfu/mL D 10 cfu/mL 8.下列哪项不是透析器或血滤器的复用次数的取决依据( ) A.透析器或血滤器的TCV B.透析器或血滤器的膜材质C.膜的完整性试验D.外观检查 9.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在专用的贮存柜中,保存温度为( ) A.4℃B.10℃C.20℃D.28℃ 10.复用透析器使用前应检测消毒剂残余浓度,下列指标错误的是( ) A.甲醛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宝灵曼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适用范围:该分析仪用于对WBC(白细胞)、RBC(红细胞)、PLT(血小板)和HGB (血红蛋白浓度)项目的测定,其中WBC(白细胞)具有三分群(淋巴细胞、粒细胞、中间细胞)功能。 1.1 产品型号/规格详见表1 表1产品型号/规格 1.2 划分说明 BM ——企业名称缩写 8XX ——产品系列号 1.3 产品结构组成 本仪器由主机[主机由微孔检测部分、光电比色部分、计算机控制部分、液晶显示器及内置打印机(其中BM810和BM811无内置打印机)组成]和电源线组成。

2.1 外观要求 a) 仪器表面应整洁,文字符号和标记清晰,无腐蚀、剥落及明显划痕等缺陷。 b) 紧固件安装无松动,控制器件安装牢固,操作灵活、调节可靠。 2.2 空白计数 分析仪空白计数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分析仪空白计数要求 2.3 准确性 分析仪准确性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分析仪准确性要求

2.4 重复性 分析仪重复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分析仪重复性要求 2.5 仪器可比性 分析仪可比性应符合表5要求。

表5 分析仪可比性要求 2.6 线性 分析仪线性范围和误差应符合表6要求。 表6 分析仪线性要求

2.7 携带污染率 分析仪携带污染率应符合表7要求。 表7 携带污染率要求 2.8 测量速度 不小于60个样品/小时。 2.9 仪器应具有的功能: 2.9.1 具有测定下列参数的功能: a)白细胞计数(WBC);

b)红细胞计数(RBC); c)血小板计数(PLT); d)血红蛋白测定(HGB); e)红细胞压积测定(HCT)。 2.9.2 具有计算下列参数的功能: a)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SD(RDW-SD); e)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RDW-CV);(仅适用于BM880、BM881) f)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g)血小板压积(PCT); h)大血小板比率(P-LCR);(仅适用于BM880、BM860 、BM881和BM861) i)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j)粒细胞百分比(GRA%); k)单核细胞百分比(MON%); 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m)粒细胞数(GRA#),即大细胞分群; n) 单核细胞数(MON#),即中细胞分群; o) 淋巴细胞数(LYM#),即小细胞分群。 2.9.3 具有随机打印WBC、RBC和PLT直方图的功能。(仅适用于BM880、BM860、BM830、 BM881、BM861和BM831)。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 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4.操作程序 开机启动 首先开启仪器主机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然后开电脑主机,仪器主机前面板状态指示灯变为橙绿闪烁,仪器主机初始化后开始自检,自检时仪器会自动灌注稀释液、清洗液及溶血剂,并清洗液路。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本底测试 4.2.1放置洁净的空试管于采样针下,应确保采样针轻挨试管底部。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排液”图标,仪器通过采样针排出稀释液到试管中。 4.2.2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编号”图标,进入下一个编号操作,输入“0”,再点击“确定”按钮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注意:仪器系统软件将本底测试的顺序号设定为0,试测试数据将不存储在仪器中,但禁止将血液样本的顺序号设定为0)。 4.2.3将盛有稀释液的试管放在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仪器开始自动计数、测量。 4.2.4计数过程中,在窗口的右下方有WBC、RBC的计数计时器,显示WBC、RBC的计数时间。当计数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仪器会发出故障报警,并给出报警提示。若出现报警提示,即参照说明第9章《故障处理》进行处理。 质量控制 首次装机或在每天进行血液样本测试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质控,具体参照说明第5章《质量控制》进行处理。 4.4标定 若本底测试,质控结果达不至要求,且某些参数漂移变化较大,则必须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具体参照说明第6章《标定》进行处理。 4.5血液样本的采集 4.5.1由于所有的临床样本、质控物、标定物均可能含有人血或人的血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因此在处理这些物品时必须遵守已建立的实验室或临床操作规程,穿好工作服,戴好医用手套及安全眼镜。

2020年血液透析标准化操作规程精品

2020年血液透析标准化操作 规程精品

血液透析标准化操作规程 (Hemodialys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贾强 一、定义及概述 血液透析采用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也可用于治疗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二、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准备 (一)加强专科随访 1、CKD4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患者均应转至肾脏专科随访。 2、建议每3个月评估一次eGFR。 3、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 (1)贫血:建议外周血Hb<100g/L 开始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2)骨病和矿物质代谢障碍:应用钙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建议维持血钙2.1-2.4mmol/L、血磷0.9-1.5mmol/L、血iPTH 70-110pg/ml。 (3)血压:应用降压药治疗,建议控制血压于130/80mmHg以下。 (4)其它:纠正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等。 (二)加强患者教育,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1、教育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包括戒烟、戒酒及饮食调控。 2、当eGFR<20ml/min/1.73 m2或预计6个月内需接受透析治疗时,对患者进行透析知识宣教,增强其对透析的了解,消除顾虑,为透析治疗做好思想准备。 (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及评估,决定透析模式及血管通路方式 1、系统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2、进行心脏、肢体血管、肺、肝、腹腔等器官组织检查,了解其结构及功能。 3、在全面评估基础上,制定患者病历档案。 (四)择期建立血管通路 1、对于eGFR<30ml/min/1.73m2患者进行上肢血管保护教育,以避免损伤血管,为以后建立血管通路创造好的血管条件。 2、血管通路应于透析前合适的时机建立(具体见血管通路章)。 3、对患者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保养、锻炼教育。 4、建立血管通路。 5、定期随访、评估及维护保养血管通路。 (五)患者eGFR<15ml/min/1.73m2时,应更密切随访。 1、建议每2-4周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2、评估指标:包括症状、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血钾、血钙、血磷等)及酸碱平衡(血HCO3-、或CO2CP、动脉血气等)、Hb等指标,以决定透析时机。 3、开始透析前应检测患者肝炎病毒指标、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 4、开始透析治疗前应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评估,为透析抗凝方案的决定作准备。 5、透析治疗前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患者是否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应由有资质的肾脏专科医师决定。肾脏专科医师负责患者的筛选、治疗方案的确定等。(二)适应证 1、终末期肾病 透析指征:非糖尿病肾病eGFR<10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eGFR<15ml/min/1.73m2。当有下列情况时,可酌情提前开始透析治疗:严重并发症,经药物治疗等不能有效控制者,如容量过多包括急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贫血;体重明显下降和营养状态恶化,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等。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范流程

4.操作程序 4.1开机启动 首先开启仪器主机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然后开电脑主机,仪器主机前面板状态指示灯变为橙绿闪烁,仪器主机初始化后开始自检,自检时仪器会自动灌注稀释液、清洗液及溶血剂,并清洗液路。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4.2本底测试 4.2.1放置洁净的空试管于采样针下,应确保采样针轻挨试管底部。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排液”图标,仪器通过采样针排出稀释液到试管中。 4.2.2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编号”图标,进入下一个编号操作,输入“0”,再点击“确定”按钮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注意:仪器系统软件将本底测试的顺序号设定为0,试测试数据将不存储在仪器中,但禁止将血液样本的顺序号设定为0)。 4.2.3将盛有稀释液的试管放在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仪器开始自动计数、测量。 4.2.4计数过程中,在窗口的右下方有WBC、RBC的计数计时器,显示WBC、RBC的计数时间。当计数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仪器会发出故障报警,并给出报警提示。若出现报警提示,即参照说明第9章《故障处理》进行处理。 4.3质量控制 首次装机或在每天进行血液样本测试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质控,具体参照说明第5章《质量控制》进行处理。 4.4标定 若本底测试,质控结果达不至要求,且某些参数漂移变化较大,则必须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具体参照说明第6章《标定》进行处理。 4.5血液样本的采集 4.5.1由于所有的临床样本、质控物、标定物均可能含有人血或人的血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因此在处理这些物品时必须遵守已建立的实验室或临床操作规程,穿好工作服,戴好医用手套及安全眼镜。 4.5.2采血过程避孕必须干净、无污染,必须使用合格的抗凝剂。严禁剧烈摇动采血管。在室温下,静脉血只能保存4个小时,若在短时间内不能将血样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