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逃课的成本
大学生逃课行为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

2 . 1 基于成本收益的分析 逃课取决于理性的潜在逃课者对逃课所带来的收益与 成本的比较。根据一般本 科的学费,每位学生的学费为
间 ,没有 了父母 和老 师 的严 格管 教 。大学生恰 好又处 于这
上课 。也 许部 分大学 生 已经 把 交 的学 费 当做 了沉没 成 本 , 而 只考 虑机会 成本 ,这就 降低 了逃课 的成本 ,所 以逃课 现 象大大 增加 。在这 里我们 可 以得 出 ,如果没 有那 么多 的外
项权 威调 查显 示 ,高校 专业课 逃课 率在 2 0 %左 右 ,基 础课 的逃课 率在 2 5 % 以上 ,至 于哲 学等公 共课 则 高达 5 0 % 。逃
课成 了 “ 必修课” ,必修课成 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着 实让学校领导和老师头疼 ,作为大
学生群体 的一 员,笔 者想 用 目前 所学 习到的 经济 学知 识 来浅析一 下 大学校 园里这一 日益 严重的 现 象。
已经迈入 2 1 世 纪 的中 国社 会 ,经 济 、教育 各 方 面都
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当下大学生厌学 、逃课现象正 日 益
成为 高校 、家庭 乃 至 社 会 的 一 种 焦 虑 ,也 给 高 校 管 理人 员 、教 师及辅 导员带 来 了很大 的压力 。无论 重点大 学还是
一
代课教 师发 现 ,扣 除平 时 成绩 分 ,还 担 心会 被 学 院 发现 , 写检查 受处 分 。从 这 几个 发 面来 看 ,老 师 和学 院越 严格 ,
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展学风建设 ,而重点之 一就是针对学生逃课 、迟 到、早退 等 现象 。出勤率不高也一 直是 困扰高校课堂教学 的主要 问题 之
一
逃课 原 因数据 分析
大学生逃课原 因是多方面 的,从表 中我们可 以看 出:
大 学生进 谡 的原 因
学 习无动 力 确实 有事
。
为 了掌握学生 出勤情况 及其逃课的原 因,以便找 到解 决
问题 的路径 ,我们对嘉 兴学 院学生进行 了一次调查 。本次 共 发放调查 问卷 1 5 ,收 回有效调查 问卷 13 份 ,回收率 0 4份 01 为 9 . % 。其 中,“ 二” 32份 ,“ j”4 1 , “ 四” 78 2 大 7 大 1份 大
21 。 7份
老师 讲课 报无 聊 老师 不经 常点 名
睡觉 、上网
3 4 25 %
休 闲 4 4 98%
逛 街购 物
和男 ( )朋 友在一 起 女
l 3 2% 2
50 % 7
手机 、讲话等等 ;久而久之逃课也就成 了必然 的事情 了。 4 建议和举措 . ( )浓厚学校学风 ,完善制度建设 1 ( 下转第 2 3页 ) 1
科 ,也只有 32 %的学 生会逃 ;但 马哲等公共课有 3 . %的 .1 00 9
学生选择逃课 ;对 于逃课 ,有 5 . %的学生表示他们会视情 98 8 况而定 ;另外想逃就逃而不在乎什么课 的学生 占 1 . %。 56 8
种 司空 见惯却又屡禁 不止的现象 。许多高校每学期都要 开
【 关键词】 学 生 逃课 原 因 大
课堂不仅是传 授知识 、传播文化的神圣殿堂 ,也 是师生 进行接触交 流的重 要场所。一个优 良、浓厚 的学 风最 基本的 前提条件就是课堂 教学 的高质高效 。高校逃课现象 日趋 成为
大学生活中的经济学

浅谈生活中的经济学摘要:经济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学科,是研究人与决策的科学,是运用专业方法对经济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对未来市场趋势进行科学性的预测的通道,但是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思想却是源于生活实践中的,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的世界,了解人类社会。
我将从校园中的各种学习生活现象出发,用经济学知识解读经济现象。
关键词:经济学;学习;边际效应;机会成本经济学可以是专业很强的研究学科,也可以是人们日常行为和交流的集中思考和反映,经济学可以很高深,也可以很普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经济学的影子,经济学成为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基本构成。
一、学习中的边际效应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期间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
边际效应也叫“边际效益率递减规律”。
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这个经济规律,对于我们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的学习来说,意义在于,每个时间点的分配都关乎到最终的结果。
我们把每一个学科的学习,看作是一次对时间的消费,当该学科的学习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边际效率会特别低。
这时,作为一个理性的时间消费者来说,自然会选择放弃对该学科的时间分配,转而投入到另外一个学科,如此一来,才能取得最终总时间效益的最大化。
可能我们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总愿意把较多的时间分配偏向这些学科,但是边际效应告诉我们,过多的时间分配并不能取得总效益的最大化。
合理分配,放弃对某一学科的过多投入时间,权衡各个学科、甚至娱乐时间的分配,都有利于最终成绩和最终效率的提高。
二、上课与逃课的机会成本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商的机会成本。
逃课在大学中是一件比较常见的现象。
大学生逃课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逃课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摘要: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司空见惯,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围绕逃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对逃课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学习成绩;考试制度一、关于大学生逃课的研究综述逃课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逃避听课的行为。
可以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
显性逃课是指学生在正常教学时间内,非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的行为。
这是学校规章所禁止的,逃课达到一定学时就要被开除。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去上课但不听讲,而是在做其他的事情,实质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行为,例如玩手机、看小说、睡觉等。
对于逃课的研究始于1994年。
文章多为个人观点阐述,缺乏数据支持。
2003年后,人们对逃课现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如刘阳等的研究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开展调查,对逃课现象的原因(从学生、教师和教育体制三方面)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马雅菊从学校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因素,教师素质因素和学生自我管理、专业兴趣、学习目标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原因剖析。
张守莉等在吉林农业大学的调查基础上,从主观与客观角度对学生逃课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
另外部分学者专门从心理学、社会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视角对逃课行为进行研究,比如胡春国等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经常逃课学生的自身原因及应对策略,认为学生逃课主要是不能满足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层次,创造性的提出以辅导员为主,同学为辅的“志愿服务”模式帮助逃课学生。
赵淑红基于博弈论分析学生逃课不逃课与老师点名不点名的利益冲突及成本收益比,认为加强教师对课堂的管理是减少逃课率的有效方法。
孔令富等以农科类大学生调查为基础,对逃课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代学生对学习兴趣的缺乏、叛逆心理以及浮躁情绪是造成逃课的主要原因。
总之,目前关于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研究主要基于样本数据,从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面主体进行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也有以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为支持,对逃课行为与动机进行的分析与论述。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范本模板】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作者:宗宁看到一个故事,一个数学老师带着三个学生去吃饭,有个活动,消费三百返三十,当时已经吃了270了,但是非常难吃.这个时候,有个学生提议再点三个冰淇淋,凑够300好了,反正都是花270。
后来老师想了想说,还是算了,然后出去以后,买了几个DQ(一种品牌冰淇淋,单价20—30).老师这样做的理由是,已经吃了这么难吃的饭了,就不要多吃几个难吃的冰淇淋了,虽然不花钱。
上边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更直白的故事解释一下,比如啊你花了五元钱,买了一个苹果,后来发现有点坏了,为了不浪费,你还是吃掉了。
这样你不但损失了五元钱,还吃了一个烂苹果.其实这五元钱就是沉没成本,就是你怎么做都无法收回的成本,在沉没成本前,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就好像,一些姑娘爱上一些烂人,因为觉得之前付出太多了,甚至怀孕了,就勉强嫁了吧,结果婚后可能更悲惨,然后……上大学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你的学费大概是多少,然后你要上多少节课,每节课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好像一二百吧),如果你不去,你就亏了这一二百。
然后我往往会跟他们说,你交学费已经损失了钱,是不是要把时间也搭上呢?然后毅然的就逃课了。
我承认这不是什么好事情,但起码还算一个好道理,很多人听完之后都是哑口无言的,当然,实际上看来,多上课的和不上课的在之后的人生中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机会成本则是另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机会成本是选择成本,就是你做出一个选择,就可能损失另一个选项的成本。
举例说,你选择了这顿饭吃麦当劳,就丧失了吃必胜客的机会,而有可能必胜客正好有一个很大的促销,你就错过了.更严苛一点的是,你选择了在宿舍看美剧或打lol,就丧失了去图书馆看书的机会,而你有可能会在哪里遇到一个妹子,而这个妹子说不定会成你老婆。
然后,你看了美剧,就没老婆了。
这个老婆,就是你看美剧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的存在就是为了说明,你做选择时是有成本的,千万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因为你是冒着损失其他机会的成本来尝试的,一定要努力得到一个值得的结果才好。
描述校园里发生的五种经济学现象。

描述校园里发生的五种经济学现象。
校园里,有五种现象很常见,却很少被人关注。
下面我想把它们写出来,供大家评判。
一、新课改的作业负担。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经济成本”,指为了应付某一项作业,你所花的时间与金钱总和。
例如:英语听力、英语单词、数学单元练习、语文背诵、历史背诵等等。
大家都很忙,但有些同学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不得不去做。
事实上,我们应该尝试“提高效率”这个观点,尽量让自己省时省力地去做,那才是正确的方法。
所以,对于不合理的作业,我们可以适当“拒绝”,做到最好的应付,这样既锻炼了我们,也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达到减轻学习压力的目的。
不过,请记住一点:我们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学习任务完成得更好!“钱是万恶之源”,也许你会对这句话表示异议。
在过去,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百姓生活水平较低,从而衍生出“重钱不重德”这个特点,然而到了如今,我们发展起来了,一切又回归正轨。
其中经济领域最显著的特征,即“重德不重钱”。
因为只有拥有良好的品行,我们才能通过努力工作去赚钱;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使我们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得到大家的支持,从而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大家,创造财富。
而如果没有这些,就算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过是一个暴发户,挥霍完毕,仍然走向穷途末路。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拥有良好的品行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宝贵的青春,去学习各种有益的东西,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相信这才是明智之举。
不管如何,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享受。
而不是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称号,放弃努力;不是为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光环,放弃进取。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富,只有真正地付出汗水和努力,你才能有所收获。
不管如何,我们始终坚信: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拼搏!没有人能永远坐享其成,但永远有人正在创造奇迹!每个人都有他/她的长处和短处,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并利用他/她的长处,而不是只盯着他/她的短处,以此贬低或打击他/她,我觉得这样做很愚蠢!而且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找到各类经典教材,电子图书。
大学生逃课状况数据分析

大学生逃课状况数据分析院系:河南科技学院班级:教育学121班组长:李盼盼组员:李盼盼、王甜甜、杨梦迪、任琳芳、李培、梁晓彤、赵盼盼、曾凡、李润瑞、大学生逃课状况数据分析为了了解河南科技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便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
1、授课类型与逃课分析图1.如图1所示,专业课逃课百分比为21.9%,选修课逃课比例为31.2%,公共基础课逃课比例为40.6%。
,实践课逃课比例为3.1%。
根据调查可看出,教师教授公共基础课学生的逃课率最高,所以教授公共基础课的教师要通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技能,职业道德,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方法等具体方法来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从而来降低逃课率。
2、PPT 制作与逃课分析图2.据图2可知,以文字为主的PPT 教学逃课率最高是56.2%,图文并茂的逃课率最少,只有15.6%。
教师教授课程使用的PPT 文字太多,学生逃课率偏高,所以教师教授课程时PPT 课件可以多使用图文并茂等等具体方法来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从而来降低逃课率。
3、学生对教师点名态度分析图3.根据图3可看出,教师点名对学生逃课有所影响,43.8%的学生对点名无所谓,但仍有31.2%的学生持有反对看法,所以教师应考虑改善课堂管理方法,来降低逃课率。
课程类型 频数 有效百分比 专业课 7 22.60% 选修课 10 32.30% 公共基础课 13 41.90% 实践课 1 3.20% 总值 31 100 缺失值1频数有效百分比文字为主 18 56.2 重点字段 8 25 图文并茂 5 15.6 其他 1 3.1 总量32100频数有效百分比支持 618.8 反对10 31.2 无所谓 14 43.8 总量30 93.8 缺失2 6.2 总数 321004、教授方法与逃课分析图4.如图4所示,讲授法不逃课占3.1%,案例教学法不逃课占40.6,情景教学法不逃课占37.5%,讨论法不逃课占12.5%。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数理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创业 的知识 、能力 、精神传授是必要 的。苦学 者成才 、苦劳 者成 富。这就要求 高校能从教书育人 的本质 出发 ,对有意 向 苦学创业知识 的大学生社团予 以专人指导 ,为创业 之才提供 必要 的知识储备 和素养训练 。在系统持续地创业 培训中 ,教 育引导大学生创业 社团将 “ 苦学者成才 ”的信念 和 “ 苦劳者 成 富”的宗 旨相结合 ,在创业 实践 中丰 富 自我 、提升群体 , 增强社会责任感 和使命 感 ,投身于社会经 营创 造 ,服务社会
一
边际效用递减 即指 MU i < O , i = l , 2 。 ( 二 )无差异曲线分析 。假设两种商 品有多个组合方 式 , 这些组合 给消费者带来 的满足水平 ,得 到完全相 同的总效用 水平 ,就称 这些组合对消费者来说是无差 异的。将不同 的组 合点 以一 条平 滑线连接起来 ,就得 到了无 差异曲线 。而在消 费者 的效 用水 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 ,两种 商品的消费数量之 间存在着 一定 的替代关系 ,消费者在增加 一种商品的消费数 量 的同时 ,必 然会放弃一定数量 的另一种 商品 ,这就是商品 的边 际替代率 。 设大 学 生 的上课 与逃 课 的总 效用 水平 u ( ) ( , X ) ,MR S , 表示选择上课对逃课 的边 际替代率 :
线、预算线等 ),从数理 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 大学生的逃课 行为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解决该 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
【 关键词 】 大学生;逃课;消费者理论;数理经济学
一
、
导论
2 0 1 0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共 有 2 3 8 5 . 6 3 万人 ,然 而大学生 逃课 现象十分严重 。 据调查 , 有2 5 . 5 3 % 的学生表示经常缺课 , 有7 0 . 8 5 % 的学 生表示 有时缺 课 ,仅有 3 . 6 2 % 的学 生表示 自 己从未缺课 。这是我 国高校 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很 多 ,但 教学 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 因。在本文 中,作者 以大学 生为消费 者 ,将 上课与逃课分别 视为商品 ,基于微观经济学 中的消费 者 理论的分析 ,从数理 经济 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对 于上课 与 逃课 的选择 , 探究 大学生的逃课行为现象并提 出建议与措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逃课成本
在什么都飞速发达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意成本与收益,很多关于切身利益的问题都从对于大学生,常常接触的即是上课,老师,学习。
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思想驱动下,逃课成了现在大学中常见的现象。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
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那么现在就从经济学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大学生逃课的成本。
(1)逃课成本的分析。
①所谓逃课成本指学生没有履行请假手续,有课不上时所付出的代价,通常包括以下:
②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新闻学专业一年的学费是14000元,那么一个学期的学费即是7000元。
经过统计,本学期的课程安排是475节,那么由学费7000/475=14.7(四舍五入)。
逃课实际成本的积淀即为14.7元,即逃一节课付出的成本没有回报。
④在逃课后,仍希望自己能通过考试,课后通过自学加以弥补,则其在逃课时比不逃课时课后
⑤所额外付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⑥因逃课过多,没能通过考试,重修时所另外付出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损失;
⑦因逃课过多,导致不能正常毕业,从而对未来就业乃至前途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造成的损失(2)另一角度的逃课成本。
①如果这个老师的课我喜欢听,听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时间,不打瞌睡不开小差,那么这节课就值得上面说的14.7.如果我听这个老师的课感到无聊之极,万分痛苦,那么这个老师的课还值14.7吗?
②逃课如果是做喜欢的事情,那么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心情愉悦,利益双收。
如果逃课去兼职,那么既获得了金钱和社会经验,又得到了人脉的积累,这样的高收益,远远低过实际成本14.7.
(3)逃课的原因分析。
(截取图示)
逃课与点名呈负相关。
结论:当逃课收益——逃课成本<上课收益——上课成本的时候,学生会选择上课。
反之亦然。
当一个人面对的可打发时间的活动只是休息、运动和读书时,他选择逃课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时的逃课可能性。
取额外收入机会的增加、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化,都极大地提高了逃课的诱惑力,使学生越来越难以安心于课堂,埋首于功课,专注于学业。
外部机会的增加会引发学生增加逃课的几率同时逃课所带来的收益的不同,也会引发学生的不同选择。
外部机会提供的收益给理性的潜在逃课者带来的收益很大时,无疑会使大多数理性的潜在逃课者选择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