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
氨基酸(amino acid, AA)含量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氨基酸(amino acid,AA)含量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分光光度法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1570规格:50T/48S产品内容:试剂一:液体×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瓶,4℃保存。
试剂三:粉剂×1瓶(棕色),4℃避光保存。
临用前加入2mL无水乙醇,盖紧后充分混匀,再加入28mL蒸馏水混匀,避光保存。
试剂四:粉剂×1管,4℃避光保存。
临用前加10mL蒸馏水,充分溶解。
标准品:液体×1支,1μmol/mL标准液,4℃避光保存。
产品说明:动物肝脏、肾脏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器官,故尿中氨基酸的变化最能反应肝、肾的生理状态。
另外,氨基酸还能反应灼伤、伤寒等方面情况。
植物体内氨基酸含量对研究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氮代谢变化、植物对氮素的吸收、运输、同化及营养状况等有重要意义。
氨基酸的α-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570nm吸光度,来计算氨基酸含量。
自备仪器及用品:台式离心机、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1ml玻璃比色皿、可调式移液枪、研钵、无水乙醇、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品中AA提取:1.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室温匀浆,然后转移到1.5mL EP管中,盖紧后(防止水分散失)置于沸水浴提取15min;自来水冷却后,8000g,,4℃离心10min,上清液置冰上待测。
2.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试剂一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试剂一),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标准曲线绘制准确吸取200ug/ml的氨基酸标准溶液0.0,0.6,0.8,1.0,1.2,1.5,2.0 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各加水补充至溶剂为4.0ml,然后加入茚三酮和磷酸缓冲溶液各1ml,混合均匀,于水浴上加热15min,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再摇匀,加水至标线25ml,摇匀。
静置15min后,在57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夨订其余各溶液的吸光度A。
以氨基酸的微克数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的测定:将虾研磨冷却过滤后稀释10倍,吸取澄清的样品溶液1.5ml,平行三次,按标准曲线制作步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 值,用测得的A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氨基酸的微克数。
公式:氨基酸总量(ug/100g)=(c/m*1000)*100*10式中c是指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氨基酸的ug数;M是指测定的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PH计酸度计测量ph的方法:(1)拿下笔帽(2)按on/off键,机器显示运作(3)将ph计放入待测液中(4)轻轻晃动ph计,保证内气泡逸出,使之于溶液充分接触,勿碰撞杯壁(5)ph计会立即显示数值,将笔置入待测液待数值稳定,30秒内将显示正确数值,(特:ph计数值上下浮动或不稳定是正常现象)(6)按hold键锁定数值,可在待测溶液外记录读取,继续按hold键解除锁定(7)按on/off键关闭ph计(8)轻甩PH计测试笔上多于的水,用蒸馏水或脱离子水冲洗,盖上笔帽测量温度方法在测试模式下,温度数值与ph数值同步显示在液晶面板上,但在校准模式下不显示,数值默认为摄氏温度。
(一)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半微量定氮法(1)原理:蛋白质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下分解后产生碱性含氮物质,有氨、伯胺、仲胺等,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可在碱性溶液中被蒸馏出来,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含量。
(2)试剂①氧化镁混悬液(10g/L) 称取1.0g氧化镁,加100ml水,振摇成混悬液。
蛋白质元素氮含量计算公式

蛋白质元素氮含量计算公式在生物化学和营养学领域,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个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一个或多个氮原子。
因此,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含量可以作为蛋白质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元素氮含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蛋白质元素氮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含量(g)= 氮元素含量(g)/ 6.25。
在这个公式中,蛋白质含量以克(g)为单位,氮元素含量也以克(g)为单位。
6.25是一个常数,它是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含量来确定的。
根据这个公式,只要知道了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元素氮含量的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食品科学和营养学领域,研究人员经常使用这个公式来测定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他们首先测定食品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然后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而且准确度较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在食品科学和营养学领域,蛋白质元素氮含量的计算公式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
研究人员经常需要测定细胞或生物体中蛋白质的含量,以了解其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他们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然后利用上述公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蛋白质元素氮含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易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这个公式是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含量来确定的,因此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样品的制备和测定方法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蛋白质元素氮含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工具,它在食品科学、营养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定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然后利用上述公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研究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的数据,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氨基酸评分计算公式

氨基酸评分计算公式氨基酸评分是一种用来衡量蛋白质品质的方法,它通过分析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来评估其在人体内的营养功能。
根据氨基酸评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质量,从而指导我们的膳食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共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
其中,有9种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因为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入。
这9种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
氨基酸评分是通过比较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所需的理想比例来进行的。
理想的氨基酸比例是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生理机能来确定的。
如果某种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与理想比例相似,那么它的氨基酸评分就会很高。
所以,如何计算氨基酸评分呢?通常,我们会将食物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理想比例进行比较,并将它们进行百分比蛋白质完备度计算。
百分比蛋白质完备度指的是蛋白质中包含的必需氨基酸的百分比。
例如,如果某种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是理想比例的90%,那么它的百分比蛋白质完备度就是90%。
然而,单纯的氨基酸评分并不能完全反映蛋白质的品质,因为它只考虑了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而忽略了其他非必需氨基酸的贡献。
因此,我们在评估蛋白质质量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消化吸收率、生物活性等。
除了了解氨基酸评分的计算方法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和健康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蛋白质食物。
对于素食主义者来说,他们需要通过搭配不同的植物蛋白来源来获得全面的必需氨基酸。
对于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富含氨基酸的动物蛋白质,以支持肌肉生长和修复。
综上所述,氨基酸评分是评估蛋白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帮助我们了解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为我们的膳食选择提供指导。
然而,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消化吸收率和生物活性,以全面评估蛋白质的质量。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蛋白质食物,我们可以保证获得足够的必需氨基酸,维持身体健康和功能。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解读

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大表格格式表1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小表格格式表1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Ⅰ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WORD格式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鲜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鲜样)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干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干样)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 ∣A=B×(1-X/100)∣ ∣B=A÷(1-X/100)←——————样品水分含量(X%)∣ ↓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B%或Bg/100g)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Y%)↑ ∣ ↑ ∣∣ ∣ Y=Z×(1-X/100)∣ ∣Z=Y÷(1-X/100)∣ ∣ ∣ ↓B=C×(Z/100)∣ ∣C=B÷(Z/100)←———————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Z%)∣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C%或Cg/100g)↑ ∣D=C×62.5C=D÷62.5∣ ∣D=A÷Y×6.25×1000∣ ↓D=B÷Z×6.25×1000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Dmg/g N)必须知道样品水分含量;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二者必须知道其一;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四者必须知道其一。
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图片格式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鲜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鲜样)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干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干样)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A=B×(1-X/100)∣∣B=A÷(1-X/100)………样品水分含量(X%)∣↓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B%或Bg/100g)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Y%)↑∣↑∣∣∣Y=Z×(1-X/100)∣∣Z=Y÷(1-X/100)∣∣∣↓B=C×(Z/100)∣∣C=B÷(Z/100)……………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Z%)∣↓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C%或Cg/100g)↑∣D=C×62.5C=D÷62.5∣∣D=A÷Y×6.25×1000∣↓D=B÷Z×6.25×1000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Dmg/g N)必须知道样品水分含量;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二者必须知道其一;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四者必须知道其一。
有关氨基酸的计算公式

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1)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C原子数=R 基团中的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团中的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团中的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团中的N原子数+1 (2)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和肽链数目之间的关系: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NH2和-COOH各m个。
(3)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与蛋白质的分子量之间的关系: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a-(n-m)•18 (其中n-m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为水的分子量);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比组成其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减少了(n-m)•18。
(4)在R基上无N元素存在的情况下,N原子的数目与氨基酸的数目相等。
2.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1)互补的碱基相等,即A=T,G=C。
(2)不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50%。
(3)和之比在双链DNA分子中:●能够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的比同两条互补链中的该比值相等,即:(A+T)/(G+C)=(A1+T1)/(G1+C1)=(A2+T2)/(G2+C2);●不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与另两种碱基之和的比等于1,且在其两条互补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即:(A+G)/(T+C)=1;(A1+G1)/(T1+C1)=(T2+C2)/(A2+G2)(4)双链DNA分子中某种碱基的含量等于两条互补链中该碱基含量和的一半,即A=(A1+A2)/2(G、T、C同理)。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氨基酸态氮含量公式

氨基酸态氮含量公式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公式为标题的文章: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氨基酸的态氮含量是评价蛋白质质量的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出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含量。
本文将介绍氨基酸态氮含量的计算公式以及其意义。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态氮含量(g/kg)= 氨基酸含量(g/100g)× 100 ÷ 14.01其中,氨基酸含量是指100克食物中所含氨基酸的重量,14.01是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计算公式是通过测定氨基酸含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来估计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含量。
由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来自于氨基酸。
因此,通过测定氨基酸含量并转化为态氮含量,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蛋白质的质量。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人们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成单元。
通过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态氮含量,可以了解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从而评估蛋白质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不同食物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植物性食物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低。
这是因为动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而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质量较差。
因此,通过测定氨基酸态氮含量,可以评估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为人们合理搭配膳食提供参考依据。
氨基酸态氮含量还可以用于评估蛋白质消化利用率。
蛋白质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氨基酸会被利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或者被氨基酸氧化代谢产生能量。
通过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态氮含量,可以了解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损失情况,从而评估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氨基酸态氮含量是评价蛋白质质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氨基酸含量并转化为态氮含量,可以评估蛋白质的质量和消化利用率,为人们合理搭配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

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大表格格式表1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小表格格式表1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Ⅰ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WORD格式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鲜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鲜样)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干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干样)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 ∣A=B×(1-X/100)∣ ∣B=A÷(1-X/100)←——————样品水分含量(X%)∣ ↓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B%或Bg/100g)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Y%)↑ ∣ ↑ ∣∣ ∣ Y=Z×(1-X/100)∣ ∣Z=Y÷(1-X/100)∣ ∣ ∣ ↓B=C×(Z/100)∣ ∣C=B÷(Z/100)←———————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Z%)∣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C%或Cg/100g)↑ ∣D=C×62.5C=D÷62.5∣ ∣D=A÷Y×6.25×1000∣ ↓D=B÷Z×6.25×1000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Dmg/g N)必须知道样品水分含量;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二者必须知道其一;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四者必须知道其一。
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图片格式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鲜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鲜样)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干样)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样品粗蛋白含量(干样)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A=B×(1-X/100)∣∣B=A÷(1-X/100)………样品水分含量(X%)∣↓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B%或Bg/100g)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Y%)↑∣↑∣∣∣Y=Z×(1-X/100)∣∣Z=Y÷(1-X/100)∣∣∣↓B=C×(Z/100)∣∣C=B÷(Z/100)……………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Z%)∣↓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C%或Cg/100g)↑∣D=C×62.5C=D÷62.5∣∣D=A÷Y×6.25×1000∣↓D=B÷Z×6.25×1000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Dmg/g N)必须知道样品水分含量;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二者必须知道其一;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四者必须知道其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3×(1-80/100)
3=0.6/(1-80/100)
3
6=3/(50/100)
6=3/(50/100)
375=6×62.5
375=6×62.5
0.4 0.4=1.6×(1-75/100)
1.6=0.4/(1-75/100) 1.6
8/3=1.6/(60/100) 8/3=1.6/(60/100)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
——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 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
说明
• 必须知道样品水分含量; •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 二者必须知道其一; • 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干样 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某种氨基 酸占蛋白氮的比例,四者必须知道其一。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小表格Ⅰ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图片格式
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鲜样) 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 样品粗蛋白含量(鲜样) 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干样) 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 样品粗蛋白含量(干样)
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 ↑ ∣ A=B×(1-X/100)∣ ∣B=A÷(1-X/100)………样品水分含量(X%) ∣ ↓ 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B%或Bg/100g)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Y%) ↑ ∣ ↑ ∣ ∣ ∣ Y=Z×(1-X/100)∣ ∣Z=Y÷(1-X/100) ∣ ∣ ∣ ↓ B=C×(Z/100)∣ ∣C=B÷(Z/100)……………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Z%) ∣ ↓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C%或Cg/100g) ↑ ∣D=C×62.5 C=D÷62.5∣ ∣D=A÷Y×6.25×1000 ∣ ↓D=B÷Z×6.25×1000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Dmg/g N)
色氨酸(Trp)
蛋氨酸+胱氨酸(Met+Cys) 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小表格Ⅱ(续接上表)
项目 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 (A%或Ag/100g) 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 (B%或Bg/100g)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 比例(C%或C g/100g)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 例(Dmg/g N) D=C×62.5 D=A÷Y×6.25×1000 D=B÷Z×6.25×1000
项目 计算公式 氨基酸Amino acids AA 异亮氨酸(Ile) 亮氨酸(Leu) 赖氨酸(Lys) 苏氨酸(Thr) 缬氨酸(Val) 75 75 15 60=15/(1-75/100) 15=60×(1-75/100) 60 80 80 10 50=10/(1-80/100) 10=50×(1-80/100) 50 样品水分含量 (X%) X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 (Y%) 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 (Z%) Y=Z×(1-X/100) Z=Y÷(1-X/100)
计算பைடு நூலகம்式 氨基酸Amino
acids AA
A=B×(1-X/100)
B=A÷(1-X/100)
C=B÷(Z/100)
异亮氨酸(Ile)
亮氨酸(Leu) 赖氨酸(Lys) 苏氨酸(Thr) 缬氨酸(Val) 色氨酸(Trp) 蛋氨酸+胱氨酸 (Met+Cys) 苯丙氨酸+酪氨酸 (Phe+Tyr)
0.6
166.7=8/3×62.5 166.7=8/3×62.5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WORD格式
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鲜样) 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 样品粗蛋白含量(鲜样) 样品某种氨基酸含量(干样) 氨基酸含量/(mg/g N)=—————————————×6.25×1000 样品粗蛋白含量(干样) 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 ↑ ∣ A=B×(1-X/100)∣ ∣B=A÷(1-X/100)………样品水分含量(X%) ∣ ↓ 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B%或Bg/100g)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Y%) ↑ ∣ ↑ ∣ ∣ ∣ Y=Z×(1-X/100)∣ ∣Z=Y÷(1-X/100) ∣ ∣ ∣ ↓ B=C×(Z/100)∣ ∣C=B÷(Z/100)……………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Z%) ∣ ↓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C%或Cg/100g) ↑ ∣D=C×62.5 C=D÷62.5∣ ∣D=A÷Y×6.25×1000 ∣ ↓D=B÷Z×6.25×1000 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Dmg/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