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测试题16

合集下载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 测试题 考试题(附答案)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 测试题  考试题(附答案)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课程围绕,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4 .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和的综合体现。

6. 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坚定信心。

7. 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

8. 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9. 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10. 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14. 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5. 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优美。

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第二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1、课程目标_______年一贯整体设计。

(九)2、_______与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人文性)3、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阅读研究,在写作中研究,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表达、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识字、写字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能力、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研究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选项为A、①②③④。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1、问题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默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预测、推理、归纳等。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给予(jǐ yǔ)B. 遨游(áo yóu)C. 倔强(juè jiàng)D. 瞭望(liào wà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陆游二、填空题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4. 请写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哗啦啦地唱起了歌。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1)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五、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家乡的特产。

答案:一、1. D2. D二、3. 春晓4. 疑是地上霜三、5.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雾气弥漫的天气,指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让士兵们在船上敲锣打鼓,诱使曹军射箭。

由于雾大,曹军不敢轻易出击,只能盲目射箭。

诸葛亮的船只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箭矢。

四、6. (1)短文中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河里的水解冻并唱歌,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并叽叽喳喳地叫。

(2)短文中提到的动物有小燕子。

五、7. 作文题答案略。

语文新课标(2022 年版)考试试题

语文新课标(2022 年版)考试试题

语文新课标(2022 年版)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题3 分,总计57 分)1 (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 )组织与呈现。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 ),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

5.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6.第二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会写( ) 个左右。

7.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

8.语文课程评价包括()和()。

9.()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10.()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

教师应树立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

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提升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2 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二、选择。

(每题3 分,共21 分)1.(多选)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

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C、社会形象D、人格形象2.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 )活动为主。

A、师生共读B、精读结合略读C、学生自主阅读3.“写作”目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第三学段分别被称为()A “说话”和“写话”B “写话”和“作文”C “写话”和“习作”D “说话”和“习作”4.()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 学生B 教师C 学生和教师5.()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

A 作业评价B 学业水平测试C 课堂教学评价D 阶段性评价6.第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

A 12B 13C 14D 167.实施评价时要()A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B 面向全体学生C 尊重个体差异D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三、简答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四、论述(6 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答案:一、1.语言文字2.语文课程3. 工具性与人文性4.学习任务群特定学习主题系列学习任务5.1600 8006.2500 16007.3000 25008.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9.核心素养 10.课堂教学评价1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二、1.ABCD2.C3.C4.A5.C6.D7.D三、简答题1.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举棋不定,让人着急。

B.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令人钦佩。

C.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针见血。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答案:B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B. 他总是不拘小节,给人一种随意的感觉。

C. 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D.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答案:D二、填空题3. 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词语。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______。

答案:生机勃勃4. 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

答案:迎难而上三、阅读理解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问题:文章中提到的“坚持”一词,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答案: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持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来体现“坚持”的精神。

四、作文题6.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撰写作文)五、古文翻译题7.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六、综合分析题8.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借景抒情的修辞手法,通过春风和明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七、语言运用题9. 请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句子改写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 他很聪明。

- 他学习很努力。

- 他总是乐于助人。

答案:他是一个聪明且勤奋的人,不仅在学习上表现出色,而且总是乐于帮助他人,深受大家的喜爱。

八、文化常识题10.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描绘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B.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完整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完整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1.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7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50篇(段)。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4.语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写。

5.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7.《新课标》第四学段中,对写作提出相应的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8.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0分)1.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B)的形成和发展。

A语文能力 B语文素养 C语文精神3.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A)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评价目的和方法 B评价的手段和方法C评价的要求和方法 D评价的意义和作用4.下列语文课程资源不属于课堂教学资源的是( D )A教学挂图 B教科书 C工具书 D展览馆5.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A)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A以人为本 B师生平等 C学生和谐发展 D阅读为主三、判断正误:(对打√错打×,每小题2分,计20分)1.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

( T)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特点。

(T )3.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既有教师,又有学生。

( F)4.语文课程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是相互完整而又独立的。

(F)5.语文课程目标中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人,教师是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观点是: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掌握。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研究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第二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三、多选题(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②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标精神中的“探究精神”,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然而,在学生提出质疑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找到答案,而不是仅仅依靠书本知识。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停下表演,与学生一起探究为什么不能射太阳,引导他们思考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XXX射日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

2、某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只注重作文的语言表达和格式,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创新性。

学生们的作文都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