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教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少年音乐和美术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和美术家的发展历程,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贝多芬的故事1. 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和音乐创作2. 分析贝多芬音乐的特点和影响3. 聆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如《第九交响曲》第二章:莫扎特的故事1. 介绍莫扎特的生平背景和音乐创作2. 分析莫扎特音乐的特点和影响3. 聆听莫扎特的代表作品,如《安魂曲》第三章:达芬奇的故事1. 介绍达芬奇的生平背景和美术创作2. 分析达芬奇绘画的特点和影响3. 欣赏达芬奇的代表作品,如《蒙娜丽莎》第四章:梵高的故事1. 介绍梵高的生平背景和美术创作2. 分析梵高绘画的特点和影响3. 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如《向日葵》第五章:安徒生的故事1. 介绍安徒生的生平背景和童话创作2. 分析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和影响3. 阅读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如《丑小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和美术家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和美术知识。

2. 欣赏法: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和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和美术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态度、专注度和合作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专门的音乐和美术教材,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支持材料。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展示音乐和美术作品,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相关的音乐和美术家的资料和作品,丰富教学内容。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

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少年音乐和美术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艺术家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灵感。

3.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贝多芬音乐的力量介绍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和创作,重点讲解《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过程。

2. 第二章:莫扎特音乐神童的传奇讲述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生平事迹,分析他的音乐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3. 第三章:毕加索色彩的革命介绍毕加索的美术成就和创作风格,重点讲解《格尔尼卡》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4. 第四章:梵高向日葵的画家讲述梵高的美术才华和生平事迹,分析他的作品《向日葵》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5. 第五章:肖邦钢琴诗人的旋律介绍肖邦的音乐才华和创作风格,重点讲解《夜曲》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每个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艺术家和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3. 欣赏法:教师播放音乐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了解他们对艺术家和作品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少年音乐和美术家故事》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3. 艺术作品展示:贝多芬、莫扎特、毕加索、梵高、肖邦的音乐和美术作品。

4. 艺术创作材料:画纸、画笔、音乐乐器等。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乔托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介绍乔托的美术成就和创作风格,重点讲解《哀悼基督》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7. 第七章:达芬奇文艺复兴的全才讲述达芬奇在绘画、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贡献,分析他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8. 第八章:米开朗基罗雕塑巨匠的杰作介绍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才华和创作,重点讲解《大卫》雕塑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优秀音乐教案初中美术

优秀音乐教案初中美术

教案名称:《音乐中的美术——初中音乐与美术融合教学》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的关系,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之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2. 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3. 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教学难点:1. 音乐与美术的融合2. 音乐作品的创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2. 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的美。

3. 提问:音乐与美术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美有什么不同?二、音乐与美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音乐与美术的关系,如:音乐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来表达情感,美术可以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来表现形象。

2. 学生举例说明音乐与美术在不同作品中的关系,如:音乐剧、交响乐等。

三、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简要分析其美感。

3. 教师总结音乐作品的审美特点,如:优美、激昂、深情等。

四、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音乐作品,如:用线条表示旋律、用色彩表示节奏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模仿或创新。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美术的关系以及音乐作品的审美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欣赏更多音乐与美术融合的作品,尝试自己创作等。

小学美术《与音乐整合》教案

小学美术《与音乐整合》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认识音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现音乐主题,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音乐氛围的美术作品。
举例解释:
-通过分析名画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线条的流畅性可以表现音乐的旋律,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音乐的节奏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色彩、形状在表现音乐主题时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与美术整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线条表现不同的音乐节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验。学生尝试用线条、色彩表现一段音乐,观察不同元素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与美术整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音乐整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比如,当我们听到一首愉快的歌曲时,是否会想象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与美术整合的奥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如用曲线表现悠扬的音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欢快的节奏,用抽象的形状表现音乐的氛围。

初中音乐《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展示对应的美术作品,如德加的《月光舞会》。

1.2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作品中的共同主题,如月光、优雅、宁静等。

1.3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2.1 教师播放另一首与美术作品相关的音乐作品,如莫奈的《睡莲》对应的德彪西的《月光》。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以及与美术作品的关联。

2.3 学生尝试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第三章: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3.1 教师展示一幅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美术作品,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对应的丁托列托的《圣马太的召唤》。

3.2 学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以及与音乐作品的关联。

3.3 学生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第四章:学生创作与展示4.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4.2 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

4.3 学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章:音乐与美术作品的比较6.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首音乐作品,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与亨德尔的《弥赛亚》。

6.2 学生分析两首音乐作品在主题、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第七章: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音乐伴奏7.1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创作一幅与之相匹配的美术作品。

7.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

7.3 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音乐伴奏的选择理由。

第八章: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综合表演8.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和一幅美术作品。

8.2 学生在班级中进行综合表演,展示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结合。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有很多的好处,它们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社会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思维惯和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和经历。

同样,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美术故事,例如画画、剪纸、雕刻等,更好地理解艺术,研究艺术的历史、技巧和规则,以及艺术的意义。

其次,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想象力。

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们联想到不同的场景和情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美术故事则可以帮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形象化的作品,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思想。

此外,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提升创造力。

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新的声音和音乐。

美术故事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创作出新的艺术形式,比如油画、雕塑等。

最后,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聆听音乐,孩子们可以研究到不同的文化和道德准则,培养良好的思维惯和价值观。

同样,从美术故事中,孩子们也
可以研究到有关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人文关怀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可以为孩子们带来很多好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拓展想象力,提升创造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阅读课教案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阅读课教案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阅读课第一课时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这本书的作者。

2、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精彩片段引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4、相关书籍推荐。

教学重点:欣赏精彩,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封面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和美术吗?你对音乐知道多少?知道do re mi fa sol la sima 吗?会唱多少歌曲?美术你知道三原色是什么吗?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大家看,你从封面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汇:这是一本故事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这是丰子恺的作品,我们以前学过丰子恺的《手指》、《白鹅》等。

封面上画有作者丰子恺和她的女儿。

这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3.你会有哪些疑问?学生汇报:《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主要些什么呢?为什么叫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呢?这少年是谁呢?二、亲近作者。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又名丰仁,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因而积郁成疾,于1975年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七岁。

三、内容简介。

《少年美术音乐故事》是父亲丰子恺创作的艺术启蒙连环故事。

它用第一人称,分别讲述姐弟俩接受美术和音乐启蒙教育的经历。

在父亲所撰的多种艺术读物中,该书别具一格,从中可看出他作为一位艺术教育家的良苦用心。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作者:丰子恺来源:《小读者·阅世界》2018年第10期本书文章选自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青少年杂志《新少年》,旨在引导少年认识社会、欣赏文艺和了解自然。

按照故事内容分为“少年音乐故事”和“少年美术故事”两部分,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化在平易的小故事中,讲述风趣,情味悠然。

半个月以前,爸爸同我去访问新从外国回来的研究音乐的姨丈。

姨丈说我很有音乐的天才,于是爸爸出了二十五块钱,托他给我买一只小提琴,并且在他的书架中选了一册枯燥的乐谱,教我天天练习。

为了我要进学,爸爸特地请姨丈到我家小住了一个星期,指导我初步。

我每天四点钟从学校回家,休息半小时,就开始拉小提琴,一直拉到五点半或六点。

姨丈去后,由爸爸指导练习。

练到现在,已经半个月了,弄得我身体非常疲劳,精神非常苦痛:我天天站着拉提琴,腿很酸痛;我天天用下巴夹住提琴,头颈好像受了伤;我的左手指天天在石硬的弦线上用力地按,指尖已经红肿,皮肤将破裂了。

想要废止,又想,辜负爸爸的一片好意,如何使得?如何对得起爸爸?怪来怪去,要怪这册练习书太没道理。

天天教我弹那枯燥无味的东西:不是“独揽梅,揽梅花,梅花扫……”便是“独揽梅独,揽梅花揽,梅花扫梅……”从来没有一个好听些的乐曲给我奏。

凡事总要伴着有兴味,才好干下去。

现在这些提琴曲“味同嚼蜡”。

要我每天放学后站着嚼一个钟头蜡,如何使得!……今天的嚼蜡已经过去,且到外面散步一下。

我从藤椅子里起身,对镜整理我的童子军装,帶着沉重的心情走下楼去。

走到门边,听见门房间里发出一种声音,咿哑咿哑,同我的小提琴声完全相似。

听他所奏的曲子,委婉流丽,上耳甜津津的。

这是王老伯伯的房间。

难道王老伯伯也出二十五块钱买了一只提琴,而且已经学得这样进步了?我闯进门房间,看见他坐在椅子里,仰起头,架起脚,正在奏乐。

他的乐器是在一个竹筒上装一根竹管和两弦线而成的,形如木匠的锯子,用左手扶着,放在膝上拉奏。

看他毫不费力,而且很写意,外加奏得很好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晚餐的转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音阶里有七个音,每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不等。从mi到fa,从si到 do,这两处的距离特别短,叫做“半音”,其余的叫做“全音”。故一个音阶是由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造成的。所谓“度”,就是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所经过的字数。例如从do到re,经过两个字,叫做二度;从do到mi,经过三个字,叫做三度。”请从音乐书中找一段谱子,找一找,哪些是二度,哪些是三度。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教学设计
———————————————————————————————— 作者:
———————————————————————————————— 日期: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教学设计
作品解读
丰子恺编著的《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中的文章选自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青少年杂志《新少年》,旨在引导少年认识社会、欣赏文艺和了解自然。《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按照故事内容分为“少年音乐故事”和“少年美术故事”两部分,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化在平易的小故事中,讲述风趣,情味悠然。虽然书中的一些乐理、美术知识的表达与当今有些差异,但读者绝不会因此而减少对这本书的喜爱,因为其中蕴含的对艺术真知的追求和感悟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差异而褪色的。
4.大凡吹运管中空气而发音的乐器,管愈长发音愈高,管愈短发音愈低。(答案:管愈长发音愈低,管愈短发音愈高。)
5.先有曲而后作歌词,方法不及先有歌词再作曲,因而难得那样融和而圆满的结合。(正确)
6.磨练声音的方法,根本的有三种,即呼吸练习、声区练习与发韵练习。(正确)
二、实践运用
在故事中我们了解了那多么的乐理知识,现在要看看大家实际运用的能力了。
4.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阅读的就是一个叫“逢春”的小姑娘和一个叫“如金”的小男孩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他们是姐弟俩。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都和“音乐”或“美术”有关。
三、共读第一篇
1.先来听一听《独揽梅花扫腊雪》的故事吧。
2.出示句子:“满天大雪,从去年除夜落起,一直落到今年元旦的朝晨。天井里完全变成白色,只见两株老梅的黑色树干从雪中挺出,好像一双乌木筷插在一碗白米饭里了。”这个比喻怎么样?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版块的听故事、了解作者、交流知识点等环节,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2.通过推进版块的“知识竞答”环节,将重点知识从故事中提炼出来,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巩固性掌握。
3.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在对精妙的、哲思性语言的品读过程中,提升艺术修养。
4.通过延伸活动,进一步拓展对本书的兴味,进一步了解作者在漫画、散文等领域的伟大成就。
2.在钢琴上,黑键是划分半音的。七个白键之中,只有EF之间相隔一个“半音”,其余每两白键间相隔都是两个“半音”,即一个全音。这样,一个音阶中一共含有十二个“半音”。 (答案:EF之间和BC之间都相隔一个“半音”)
3.在钢琴中,十二个键中只有c可以当作第一音do。(答案:在钢琴中,十二个键都可以当作第一音“do”,所以音乐上共有十二个调子。)
设计意图
这本书是丰子恺先生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每一个故事中都蕴含着一些音乐、美术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故事本身涉及的生活场景又都是那么自然,虽然有的场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不那么熟悉,但就像看老电影一样,都能马上进入其中的情境。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先“走进故事”,再“走出故事”,通过形式各异的教学环节,充分地提炼、感悟到丰子恺先生寄寓在故事中的艺术知识和艺术品味,体会到这本书的“良苦用心”,并在生活中拥有发现艺术之美的眼光和心性。
7.小结:丰子恺讲的这些和音乐知识有关的故事是多么有趣,多么容易理解啊,它比纯粹地讲乐理知识要有意思得多,那就让我们继续读故事吧。
【推进板块之“少年音乐故事”】
一、乐理知识
让我们先来考考自己从故事中积累的乐理知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do,re,mi,fa,sol,la,si叫作长音阶,也叫大音阶,用长音阶作曲的乐曲,叫做长调乐曲。la,si ,do,re,mi,fa,sol,叫作短音阶,也叫小音阶,用短音阶作曲的乐曲,叫做短调乐曲。(正确)
2.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2.《理法与情趣》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好几个音一同奏出,叫做“和弦”。最常用的和弦,是由三个音同奏的,叫做“三和弦”。三和弦有七种,音阶上的每一个音上都可造一个三和弦来。”请写出几个音“佳”的三和弦。
3.《巷中的美音》一文中写道:古乐里的阶名,就是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因为其中有两个仅加一变字,故又叫做“五音”。请分别写出这五音相对应的阶名。
教学过程
【导读板块】
一、听《维多利亚女皇害怕》的故事
1.从原书中《维多利亚女皇的害怕》一文中截取相关的故事讲一讲。
2.学生谈感受,老师总结:可见,艺术有超越世间一切荣华的尊贵性。
3.大家知道这个故事老师是从哪本书中读到的吗?(出示《少年本书的作者是就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丰子恺先生。
3.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认为孩子“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是世间“彻底真实而纯洁”的人。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长大,让生命一直浸润在童心世界的快乐和本真中。为此他还曾满怀惆怅地写了一篇《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的散文,既为自己的儿女长大而欢欣,又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伤心。
3.“除了两株梅树以外,还有一个浑身黑色的王老公公……”(教师读书中的内容至“爸爸伸手抚我的头,笑着说:‘雪腊扫花梅揽独,王公公做不到,只好你去做了!’说着便离开我,自去同王老公公闲谈了。)
4.你听懂爸爸的话了吗?(交流)
5.师继续往下读文章。
6.交流:你觉得在你们家,谁是“主音”do?谁是“属音”sol?“中音”或 “次中音”又是谁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