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课程教学标准模版
民航医疗急救课程标-航空服务专业

民航医疗急救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民航医疗急救【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空中乘务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从事民航乘务员岗位工作所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具备较为专业的民航急救知识和技能,具备成为合格民航乘务员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客舱服务课程的后续课程。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的原则,根据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空中乘务工作领域中的医疗急救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客舱急救服务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并融入民航乘务员初级(五级)和中级(四级)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上海市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员》初级证书考试的相关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以民航乘务员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处理为主线,设计有生命体征测定、心肺复苏、创伤现场救护、机上常见病症及处理共计4个学习任务。
以任务为引领,通过典型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机上应急医疗与急救知识,并学会应急医疗处置的方法。
运用急救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以第一救护人的身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的发生,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五级)和中级(四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以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素养目标:逐渐养成诚实、守信、有责任感、善于沟通、富有爱心和合作的品质,并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
职业能力目标:⚫能准确对人体的脉搏、体温、呼吸和血压进行测定,并判断正常与异常⚫能对假人实施心肺复苏C-A-B的完整流程⚫根据旅客外伤的实际情况,能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能对气道异物阻塞的旅客,进行海姆立克法急救⚫能针对不同的机上常见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3.课程内容和要求4.教学活动设计参考5.实施建议5.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择教材。
航空保健与急救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航空保健与急救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航空保健与急救一.实践目的及要求目的:学习机上各种急救知识,并掌握各种病症的急救方式。
通过机舱实践,清楚认识病症特点、熟练掌握急救原理和方法。
要求:将理论融入实践,掌握相关知识后可以在模拟机舱实践出来。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环境:模拟机舱要求: 1. 制服穿戴整齐。
2. 保持机舱内环境整洁,地面保持清洁。
3. 熟悉机舱内各设备的位置,以及工具用完后归回原位。
三、实践内容与步骤1.Nose Bleeding 流鼻血坐在座位上身体向前倾,捏住鼻子,用嘴呼吸,告诉乘客把血吐出来,冰敷鼻梁处。
2.Ear Pain 耳鸣吃糖果或咀嚼口香糖;张大嘴巴再收起;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吹气。
3.Abdominal Pain 肚子疼身体微躺,找到最舒服的姿势,给乘客热水(通常不建议给予止痛片,如乘客坚持要求,则先声明由乘客自身承担责任后提供),询问是否关系到食物中毒等。
4.Choking 堵塞从患者口中取出堵塞物;鼓励其咳嗽;使用推腹法(如无法使用:平躺-按压)5.Burns and Scalds 烧伤和烫伤把伤处浸泡在冷水中;冰敷;烫伤药(冰敷后涂抹)。
6.Heart Attack 心脏病放在原地,身体半躺(最舒服的姿势),询问是否有药物,解开衣服,供氧,如果失去知觉但仍有呼吸,则使用心肺复苏术、电击。
7.Fainting 晕倒晕倒在地,则抬脚;晕倒在座位上,则将患者头部靠近膝盖。
安抚,深呼吸。
如果失去知觉,则让其坐下,抬脚。
8.Hyperventilation 过度呼吸症状:手发抖,脸色没有太大变化,手脚抽筋应对:安抚,使其调整呼吸慢下来,给其呕吐袋或氧气瓶(假装供氧,开关不打开)9.Hypoxia 缺氧症状:晕迷,疲累,肤色变蓝应对:安抚并供氧。
空中乘务员的急救与紧急医疗培训

空中乘务员的急救与紧急医疗培训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空中乘务员的作用日益重要。
他们不仅负责保障乘客的舒适与安全,还成为紧急情况下的“救命稻草”。
为了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医疗情况,空中乘务员需要接受专业的急救与紧急医疗培训。
一、培训内容1. 急救技能培训空中乘务员急救培训的核心是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在紧急情况下,他们需要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乘客的病情,并进行基本的急救措施。
例如,掌握CPR(心肺复苏)技术,能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掌握如何处理出血和骨折等常见伤病;熟悉身体不适的常见病症,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急救措施缓解症状。
2. 紧急医疗培训除了基本的急救技能,空中乘务员还需要接受紧急医疗培训。
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更深入的医疗知识和技能,例如,了解常见的疾病和症状,学习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掌握紧急情况下的用药技巧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与地面医疗团队保持联系,并在需要时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医疗建议。
二、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急救与紧急医疗的培训通常以理论课程作为基础。
空中乘务员需要学习相关医疗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各种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
这些理论课程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培训手册和专业培训师的讲解来开展。
2. 实践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培训的第一步,实践训练是空中乘务员急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乘务员会参与各种现实情况的模拟演习,例如模拟飞机紧急降落、乘客突发疾病等。
这样的实践训练可以提高他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并提供更真实的场景来检验他们的技能。
三、培训效果通过针对急救与紧急医疗的培训,空中乘务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保障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舒适。
一方面,这种培训能够提高乘客对航空安全的信心,增强旅客对航空公司的好感。
另一方面,它也为空中乘务员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他们不仅可以在飞行舱内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在地面医疗团队、急救中心等职位上发展职业。
因此,急救与紧急医疗培训对于提高整个空中服务行业的素质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卫生与急救讲义

航空卫生与急救讲义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对流层厚度:在赤道平均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高纬度仅8~9公里。
就季节而言,对流层上界的高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
温度:其原因是首先主要加热地面,再由地面把传给大气,因而愈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愈多,气温愈高,远离地面则气温逐渐降低。
对流:气温差异使空气有规律的垂直流动和无规律的乱流相当强烈,其可促进热量和水分传输,对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
天气影响:平流层温度:虽然受地表热辐射较少,但是因为臭氧主要集中在这一层,臭氧通过与太阳紫外线辐射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增加。
天气现象:由于水汽、尘埃含量少,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在这一层很少见。
飞机一般不在中间层、热层、散逸层中飞行,所以就不作具体介绍。
臭氧臭氧毒性试验:动物试验表明,臭氧毒性的起点浓度为;对人体研究显示臭氧对肺功能毒性的试验结果,提出~为臭氧允许浓度的上限。
对环境大气(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mg/m3?: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我们国家的标准规范也都是采用质量浓度单位(如:mg/m3)ppm?:一百万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体积数?大部分气体检测仪器测得的气体浓度都是体积浓度(ppm)。
臭氧安全浓度:目前已经停飞的协和超音速飞机,常巡航在臭氧浓度较高的高度,但研究发现因发动机较高压缩比,仓内臭氧浓度实际处于安全值范围内,就算在飞机下降过程中,发动机关闭舱内浓度可达到,但这一过程是很短时间,所以实际危害也非常有限。
飞行中的臭氧:但实际情况是在存在较高臭氧浓度高度巡航的飞机,因空气被发动机压缩及加热,臭氧已被分解成正常的氧气,且极少超过安全值,但飞越极地航线的飞机可能存在超标,故应加装臭氧过滤器。
大气成分的变化湿度降低:虽然机舱内温度适当,但机舱内的空气是通过外界空气加压、加热获得的,虽然机舱内的气温处于较高水平,但实际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仍然较低。
航空保健与急救

航空保健与急救航空保健与急救是指在航空器上或航空场地上为乘客和机组成员提供医疗保健和紧急救援的服务。
航空保健与急救的目标是确保乘客和机组成员在飞行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航空保健与急救的标准格式。
一、航空保健航空保健是指在飞行期间为乘客和机组成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以下是航空保健的标准格式:1. 航空医疗设备:- 乘客舱内应配备急救箱,包括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如急救药品、输液设备等。
- 机组成员应接受相关医疗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基本的医疗援助。
2. 医疗服务:- 航空公司应雇佣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如航空医生或护士,以提供医疗服务。
- 乘客舱内应设有航空医疗中心,以便提供医疗咨询和紧急救援。
3. 乘客健康状况:- 乘客在购票前应填写健康问卷,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适合乘坐飞机。
- 乘客在登机前应接受体温检测,以排除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二、航空急救航空急救是指在航空器上或航空场地上为乘客和机组成员提供紧急救援的服务。
以下是航空急救的标准格式:1. 紧急救援设备:- 航空器应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氧气设备、急救包等。
- 机组成员应熟悉紧急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接受相关培训。
2. 紧急救援流程:- 航空公司应建立紧急救援流程,包括紧急呼叫、急救措施和紧急降落等。
- 机组成员应熟悉紧急救援流程,并能够迅速响应紧急情况。
3. 紧急医疗援助:- 航空公司应与地面医疗机构建立联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医疗援助。
- 航空公司应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的联系方式,如航空医疗热线或紧急救援应用程序。
总结:航空保健与急救是航空公司为乘客和机组成员提供的重要服务。
航空保健包括提供医疗设备和服务,确保乘客健康状况符合飞行要求。
航空急救则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救援和医疗援助。
以上所述为航空保健与急救的标准格式,航空公司应按照这些标准来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保障乘客和机组成员的健康和安全。
航空卫生与急救概论[专业研究]
![航空卫生与急救概论[专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929c88580216fc700afdc3.png)
组织性缺氧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高空缺氧:主要指人体暴露于高空低气压环境,由于空气 中氧气减少,导致机体肺泡PaO2减少,单位时间内肺泡输 送到血液的氧气减少,这样由血液输送给组织的氧含量减 少,进而引起生理机能障碍。
特制内容
22
一、高空缺氧对人体的影响
在航空飞行中缺氧的分型:
18-19世纪 萌芽时期 :热气球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初期:飞机的制造和飞行
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快速发展期:战争需要飞行技术快速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持续发展期:随着航空技术的变革而逐步发展
特制内容
5
航空卫生概述
定义:是研究人在大气层飞行时
外界环境因素(低压、缺氧、低温及宇宙辐射等) 飞行因素(超重、失重及加速度等) 自身因素(疲劳、心理健康) 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的医学学科。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运动增加
肺泡通气量上升
失代偿性反应 血氧含量进一步续降低
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炎性因子释放, 肺泡通透性增加。
肺部水肿、支气管痉挛、
肺部血管收缩
加重缺氧、恶性循环
身体系列的病理反应
特制内容
25
一、高空缺氧对人体的影响
2.循环系统:
特制内容
6
航空卫生概述
意义:
安全—保证飞行安全是首要、头等的责任; 高效—提高飞行人员异常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与效率; 健康与舒适—维护乘客与空勤人员健康,创造良 好乘坐和工作环境,是航空医学追求的目标。
特制内容
7
第一章 航空生理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大气环境和航空飞行对人体的影响, 使相关空勤人员初步了解航空飞行与人体生理健 康的相互关系。
民航急救教学设计

民航急救教学设计引言:民航急救意味着在飞行途中出现紧急状况时,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以保证乘客和机组成员的安全。
在高空环境下,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每个民航从业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民航急救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教导民航从业人员识别和处理常见的医疗紧急情况。
一、背景介绍:民航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航空公司对员工的要求相当高。
在飞行途中,乘客可能会突然感到不适或发生意外事故,因此,飞行员和机上人员必须具备应对各种医疗紧急情况的能力。
为此,民航急救教学的设计和培训非常关键。
二、目标和教学方法:1.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了解常见的医疗紧急情况,并能迅速识别和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和止血等;- 熟悉紧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培养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和应急反应能力。
2.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课程将以课堂讲解为主,介绍常见的医疗紧急情况、应对原则和技巧。
- 模拟演习:通过模拟紧急情况来训练学员的应对能力和反应速度。
- 实践操作:学员将有机会亲自操作急救设备和进行基本急救技能的演练。
三、教学内容:1. 医疗紧急情况的识别:- 呼吸系统紧急情况:如窒息、哮喘、呼吸衰竭等;- 心脏骤停和心脏病发作;- 头部创伤和颅内压增高;- 高原反应;- 骨折和脱臼等。
2. 应对原则和技巧:- 建立紧急情况的意识和冷静应对能力;-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各类止血方法;- 呼吸道管理和人工通气技术;- 创伤处理和包扎技巧。
民航医疗急救课程标-航空服务专业

民航医疗急救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民航医疗急救【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空中乘务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从事民航乘务员岗位工作所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具备较为专业的民航急救知识和技能,具备成为合格民航乘务员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客舱服务课程的后续课程。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的原则,根据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空中乘务工作领域中的医疗急救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客舱急救服务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并融入民航乘务员初级(五级)和中级(四级)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上海市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员》初级证书考试的相关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以民航乘务员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处理为主线,设计有生命体征测定、心肺复苏、创伤现场救护、机上常见病症及处理共计4个学习任务。
以任务为引领,通过典型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机上应急医疗与急救知识,并学会应急医疗处置的方法。
运用急救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以第一救护人的身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的发生,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五级)和中级(四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以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素养目标:逐渐养成诚实、守信、有责任感、善于沟通、富有爱心和合作的品质,并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
职业能力目标:⚫能准确对人体的脉搏、体温、呼吸和血压进行测定,并判断正常与异常⚫能对假人实施心肺复苏C-A-B的完整流程⚫根据旅客外伤的实际情况,能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能对气道异物阻塞的旅客,进行海姆立克法急救⚫能针对不同的机上常见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3.课程内容和要求4.教学活动设计参考5.实施建议5.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择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航空飞行与心理保健
8
讲授/4实训/4
4
第四章空勤人员的营差要求
8
讲授/4实训/4
5
第五章空勤人员应预防的常见疾病
8
讲授/4实训/4
6
第六章中国航空卫生法规
8
讲授/4实训4
7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
8
讲授/4实训/4
8
第八章机上旅客突发疾病的急救服务
8
讲授/4实训/4
9
第九章航空飞行中的乘客常见病症处理案例
课程标准
三年制(高职高专)
《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课程
院(部)名称:
教研室(组):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主编:
教研室主任签字:学院院长签字:
学部主任签字:教学负责人签字:
教学事业部制
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课程标准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2]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最新对高职教育的定位,以及各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要求而制定的。
(3)课程实践过程要求理论和训练一体化,做到教、学、做相结合。
(4)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建议表。
2.教学应将环境基本要求
(1)多媒体教室。.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立体化教材。
(2)实训指导书和技术手册。
(3)多媒体课件。
(4)项目案例。
(5)课程网站。
八、课程考核与评价
建立了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级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中介性评价相结合,操作、制作作品相结合额的考核评价模式。
(5)具有认识自身发展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建议学时
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建议学时见表1
表2.7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
学习情境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第一章航空生理基础知识
4
讲授/2实训/2
2
第二章航空飞行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预防
4
讲授/2实训/2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第四章空勤人员的营差要求
航空飞行对生理代谢的影响
空勤人员的膳食要求
航空飞行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航空飞行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空勤人员的合理膳食结构
民航空勤人员每日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标准
空勤人员的膳食制度
空勤人员的营差要求
8
教学方法:
宏观:任务驱动教学法
微观:(1)案例式教学法
(1)任务式教学法
(3)引导文教学法
(2)讲授教学法
(3)讨论教学法
教学资源:
(1)任务案例
(2)课程网站
1.多媒体教室
基于过程考核,采取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1.态度、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2.交流与合作能力
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训报告
5.完成任务的程度
第五章空勤人员应预防的常见疾病
乙型肝炎
高血压病
冠心病
(3)熟悉当今流行计算机系统的常规软/硬件配置,能够熟练地在常用的操作系统下进行操作和维护。
(4)具有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
(5)具备开发课程的能力和从事工作过程分析的能力,有职业实践经历。
(6)具有很强的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7)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
航空性鼻窦炎
航空性牙痛
航空飞行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预防
4
教学方法:
宏观:任务驱动教学法
微观:
(1)案例式教学法
(2)任务式教学法
(3)引导文教学法
(4)讲授教学法
(6)讨论教学法
教学资源:
(1)任务案例
(2)课程网站
1.多媒体教室
基于过程考核,采取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1.态度、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4.实训报告
5.完成任务的程度
学习情景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教学载体
学时建议
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第七章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航空飞行中外伤的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现场急救的主要措施
止血术
人工呼吸
骨折固定法
航空飞行突发情况的现场急救
8
教学方法:
宏观宏观:任务驱动教学法
(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校企合作方式
(1)聘请企业专家或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人员授课。
(2)学生直接参加企业培训。
(3)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
3.实施要求
(1)为课程安排一周的“航空医疗急救”实训周。
(2)课程每一个学习情境以一个(或以上)典型、实际的综合性人物为载体完成对相应知识的具体化。
(2)运用急救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初步学会对常见急症的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3)初步学会使用常用急救药物。
(4)学会急救常用技术
3.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责任心。
(2)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精神。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课堂教学部分: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课外作业、期中测验、课外辅导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考核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实训考核占30%。
九、其他说明
1.学生学习基础要求
(1)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具有基本的英语读写能力。
(2)具备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能力。
(3)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1.态度、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2.交流与合作能力
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训报告
5.完成任务的程度
第二章航空飞行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预防
高空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晕机病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航空性疾病的预防
高空缺氧症
高空减压病
高空胃肠胀气
晕机病的主要症状
晕机病的发病机理
晕机病的体育疗法与药物治疗
航空性中耳炎
基于过程考核,采取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1.态度、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2.交流与合作能力
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训报告
5.完成任务的程度
第六章中国航空卫生法规
《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简介
其他与航空飞行有关的法规
总则
体检鉴定
体检合格证
法律责任
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Ⅰ级体检
合格证的医学标准
中国航空卫生法规
8
教学方法:
宏观宏观:任务驱动教学法
微观:(1)案例式教学法
(2)任务式教学法
(3)引导文教学法
(4)讲授教学法
(5)讨论教学法
教学资源:
(1)任务案例
(2)课程网站
1.多媒体教室
基于过程考核,采取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1.态度、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2.交流与合作能力
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谨防航空性中耳炎
案例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何乘机
案例一支气管哮喘患者如何乘机
案例二谨防航空性中耳炎
案例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何乘机
航空飞行中的乘客常见病症处理案例
8
教学方法:
宏观宏观:任务驱动教学法
微观:(1)案例式教学法
(4)任务式教学法
(3)引导文教学法
(4)讲授教学法
(5)讨论教学法
教学资源:
(1)任务案例
(2)课程网站
1.多媒体教室
基于过程考核,采取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1.态度、自觉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2.交流与合作能力
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训报告
5.完成任务的程度
七、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的基本要求
(1)良好的职业和个人素养,具有团队精神,责任感强。
(2)具备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的教育目标
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使学生能树立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飞机上发生意外伤害或急症时,能进行现场判断、处理和抢救,必要时学会联系和转送伤病员,以便在未得到正规医疗救助之前挽救危急病员的生命、改善病情、减轻痛苦,并尽可能防止并发症和后遣症的发生。计算机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按照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以及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航空医疗与急救知识课程是航空服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该课程凸显基础性、工具性和实用性。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民航概论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为航空服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能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本专业,为学好本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讲授教学法
(5)讨论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