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参观厂史馆廉洁教育基地观后感

参观厂史馆廉洁教育基地观后感

参观“采油三厂厂史馆、廉洁教育基地”有感很有幸参观了三厂厂史馆和廉洁教育基地,在这里想谈一谈参观感受。

听过也看过很多关于油田建设时期的种种艰辛,但并没有太多感觉,可能是因为不是在油田生长起来的,通过对三厂厂史馆的参观,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亲眼看到的一张张瞬间感人的照片,我看到了三厂人在建设时期生活条件的艰苦。

坟冢间搭板房、荒地上进凉饭;领导们身先士卒,员工们齐心协力;为了上产、为了抢险舍小家顾大局,三厂人就是这么朴实的把“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

如今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动员大会是露天下席地而坐,现在是礼堂里坐着软座吹着空调,我们还有什么可牢骚满腹?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做好?最艰苦的时候过去了,再艰巨的任务、再大的困难也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凝聚“三场精神、三厂人”的力量,胜利的曙光永远在前方。

来到廉洁教育基地感受最深的是观看的教育片《蚁贪》。

以前总认为廉洁是讲给领导干部的,与我何干。

看了片中那些位低权轻的岗位人员逐步沦为贪污犯的故事,我明白了加强廉洁教育、增强廉洁意识的重要性。

由于岗位的不起眼,抱有侥幸心理,加之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他们一次次尝到甜头而一发不可收拾,贪污的金额让人触目惊心,最终把自己送入铁窗里。

蚁贪再一次警示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更要记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

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重要性,每个岗位都有相关的制度,我
们可以对制度的缺陷提出意见,对管理漏洞提出建议,但不要因为一时之需,漠视法律,犯下害人害己害家庭害企业的错事。

(高永珍)。

参观厂史馆观后感

参观厂史馆观后感

参观厂史馆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我们厂的厂史馆,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一场漫长又精彩的时空之旅。

刚走进厂史馆,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墙上那些老照片,有的都已经泛黄了,就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事儿。

看着那些早期的厂房照片,那房子真是简陋得很,跟现在咱们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厂房比起来,简直就是小破屋和大别墅的区别。

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咱厂的前辈们却像是一群超级英雄,从零开始,一点点把这个厂建立起来。

我看到一张照片里,几个工人师傅站在一台看起来特别古老、特别笨重的机器前面,脸上却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那时候的机器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这台机器运转起来,生产出第一批产品。

这就好比是拿着石头和树枝做出了一个超级厉害的工具一样,真的是太牛了。

我在想,他们当时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攻克一个大难题一样,兴奋得不得了呢?沿着参观的路线走,就像是在时间的长河里顺流而下。

从最早的小作坊式生产,到逐渐扩大规模,再到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那些展示的老物件,像一些已经淘汰的工具和产品样本,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土气,但在当时那可都是宝贝。

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里程碑,标记着我们厂一路走来的脚印。

厂史馆里还有一些荣誉墙,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奖杯和锦旗。

这可都是咱厂的“军功章”啊!看到这些,我心里特别骄傲。

这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路成长,拿了好多奖状一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厂子里的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关于工人生活的展示。

原来以前的工人师傅们不仅要在厂里努力工作,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呢。

有照片显示他们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拔河比赛、文艺演出啥的。

感觉那时候大家虽然条件没有现在好,但是都特别有精气神儿,充满了活力。

这也让我明白,一个厂的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和效益,还有这种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员工之间浓浓的情谊。

参观完厂史馆,我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心得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心得

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心得1. 哇塞,去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真的太震撼了!一进去,那些巨大的机器就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这难道不像一部活着的工业史书吗?就好比你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每一页都充满故事。

我看到那些锈迹斑斑的设备,仿佛能听到它们当年工作时的轰鸣声,太神奇了!2.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我真的被惊到了!那些展品可不是普通的物件,那是工业发展的见证啊!这不就像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个里程碑嘛!我和朋友一边走一边惊叹,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着迷。

3. 哎呀,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穿越了!那些古老的工业制品,难道不是时间留下的宝藏吗?就像考古发现一样让人兴奋。

我仔细端详着每一个展品,心里满是感慨。

4. 中国工业博物馆,真的值得一去!那里的氛围,就好像把你拉进了工业时代的漩涡,让你无法自拔。

你想想,这是不是比看电影还刺激呢?我在里面逛了好久都不想出来。

5. 哇哦,中国工业博物馆简直太棒了!那些庞大的工业设施,不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像巨人一样屹立在那里。

我和同行的人都被深深吸引,不停地讨论着。

6. 去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那感觉真的绝了!里面的一切都好像在冲你呼喊,讲述着它们的故事,这跟听老人们讲故事有啥区别呀!我站在那里,仿佛能感受到工业的脉搏。

7. 嘿,中国工业博物馆可太有意思了!那些展品就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向你展示它们的过往,这像不像在和过去的时光对话?我边看边想,工业的力量真是强大。

8. 哇,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我真的开了眼界!那些工业遗产,难道不是历史留下的珍贵礼物吗?就像收到一份特别的惊喜。

我兴奋地在各个展馆穿梭。

9. 哎呀呀,中国工业博物馆真的让我印象深刻!那些陈旧的工业物件,不正像岁月的痕迹吗?仿佛在告诉你曾经的辉煌。

我和小伙伴们都被深深打动。

10. 中国工业博物馆,绝对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充满魅力,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你,你能忍住不去看看吗?我在那里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震撼。

观看工厂发展史心得体会5篇

观看工厂发展史心得体会5篇

观看工厂发展史心得体会5篇a;参观工厂学习有利于不同工厂之间的学习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下面就是带来的观看工厂发展史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观看工厂发展史心得体会1一个难忘的日子。

难忘的是,我完成了我的第一次企业参观;难忘的是,我完成了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企业文化;难忘的是,我完成了和企协大家庭第一次外出的奇妙之旅。

随着夜幕的降临,我的第一次企业参观之旅也在笑声之中结束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短暂,但是,收获却是颇为丰富的。

随队进入--电子有限公司,感觉很舒服。

工作人员很客气,很亲切。

这就是我的第一感受。

以往我一直以为,进入一个这么大的公司,自己肯定会有一种卑微的感觉,行为举止一定会唯唯诺诺的。

可是,进入--电子,这种感觉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或许是这里的人、事、物,这里的布局摆设使我改变吧。

参观展览厅,为看到这么多尖端技术产品而折服;参观生产线,为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些产品生产而叹服。

听着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原来懵懂的头脑顿悟了不少。

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激光视盘机”了。

终于了解到电源保护系统对我们手机的保护。

终于“开窍”了不少。

此外,作为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中国500强,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这家公司不仅注重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还很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

在参观生产线时,我们会时不时的看到一些温馨的标语,如“今天工作不安全,明天生活无保障”;“请保持车间整洁,还你我舒适环境”......在参观过程中,和一位工人阿姨闲聊了两句,从她亲切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在这里工作,挺舒服的。

从走廊往车间里看,很多工人都是笑着干活的,给人感觉工作很自在,没有压力。

记得在一块写字板上,这样写着:“10:30-12:00,生产:330;实际生产:456。

”这不就了,让员工舒服的工作,他们才会更加投入。

“科学管理,高效服务,不断创新,持续发展”,“勤,诚,学,勇,和”“追求卓越,挑战极限”这是--电子公司在用实际向我们展示他们自己的企业文化。

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

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

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第一篇: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参观厂史展览心得体会厂史展览有红色序曲、艰苦创业、风雨历程、自强不息、浴火重生、和谐家园、领导关怀和前景展望八个部分的展览,观看了长钢未来发展规划沙盘。

认真听取了解说员的真情讲解,感受到了长钢作为共和国红色钢铁“摇篮”的光荣历史和铸造过无数辉煌的奋斗业绩,令我非常感慨和震撼。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47年共产党建立的故县铁厂。

这个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孕育、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诞生的钢铁厂,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我党在根据地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第一个正式的钢铁企业”。

几十年来长钢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上党老区人民曾为此而自豪。

经过60多年的沧桑巨变,长钢又迎来了“新时代”——正式纳入首钢集团的整体生产经营架构中,技术的革新,资源的扩展,企业设备的升级换代,使它重新走出困境,提高了产量,再次跃升到中国钢铁事业的领军队伍里。

这是首钢长钢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我的直观感觉是,长钢人当年那“火红年代”的“雄风”再起,长钢重又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企业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通过积极争取,首钢两座3200立方米高炉和100万吨中板等重点项目在长钢“落地”,即将承接首钢部分精品长材、棒材、板材的技术、研发、生产、市场的优势,不远的将来,企业将能形成年产万吨钢、百亿产值的生产规模。

长材看长钢”的布局。

故县铁厂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的,战争年代,物质财富极度匮乏,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精打细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将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

如,高炉打地基没有钢筋水泥,就用石灰、坩土和红土配制的三合土层层夯实,用旧道轨代替钢筋;建设蓄热式热风炉没有钢板,利用矿井下的生铁水管,创造性地制作成功管式热风炉;巧妙利用自然地势,架设木栈桥推罐车上料,省去了现代高炉机械斜桥上料的复杂工艺;没有粉碎机,以农家石碾代替。

2023年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

2023年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

2023年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一天,我有幸参观了一家知名企业的厂史展览馆,这是一座生动、具有教育意义的展览馆。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对企业的成功充满敬佩之情。

首先,我被展览馆的布置所吸引。

整个展览馆分为多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从企业的起源到现在的发展,有条不紊地展示了企业的发展历程。

展览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文物、图片、模型等,每一件展品都饱含着企业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

展览馆采用了现代化的展览手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企业的故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我深深感受到了企业的艰辛和创新精神。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这家企业在创立初期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不放弃,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逐渐发展壮大。

企业的创始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他们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这让我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展览馆也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在参观中,我注意到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投资环保项目,关心员工的福利,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和社会环境。

企业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这让我深受感动。

企业的成功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通过参观厂史展览馆,我不仅对这家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深深感到,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团队的共同努力。

企业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员工的辛勤付出和领导者的智慧指引。

参观结束后,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这家企业以其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在商业竞争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我相信,在企业的引领下,他们将继续创造更多的辉煌,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这次参观厂史展览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参观,我对这家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4篇)

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4篇)

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作为一家有着丰富历史的企业,我们的公司为了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文化的传承,特意建立了一座厂史展览馆。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展览馆,对于公司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参观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厂史展览馆的设计和布置非常精致和用心。

一进入展览馆,我被门口的巨大家徽所吸引,家徽是由公司的标志性建筑元素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组成的,非常具有辨识度。

而展览馆内部则通过一系列的展示区域和展品,将公司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一一呈现。

展示区域根据时间顺序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公司的重大事件、里程碑和成就。

其中,一些珍贵的文物、照片和档案更是生动地展示了公司的起源和发展,让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公司的成长轨迹。

此外,展览馆还设置了触摸屏等互动设备,方便观众了解更多的信息并参与到展览活动中去。

整个展览馆的设计和布置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无论是从展品的选择、展示手法的运用还是展览流程的安排,都体现了组织者的用心和艺术的感染力。

其次,厂史展览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公司的文化和精神。

通过参观展览馆,我深刻感受到了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力量。

展览馆中展示的历史事件和公司的成就,无一不彰显着公司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奋斗的精神。

而公司一直以来倡导的“团队合作、创新进取、诚信共赢”的价值观在展览馆中也得以体现,让人更加明白公司的发展是建立在团队共同努力和信任基础上的。

此外,展览馆还通过展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让我们更加贴近公司的文化,更加了解和熟悉公司的氛围。

通过这样的参观,我对公司的使命和核心价值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和自豪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再次,厂史展览馆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展览馆中展示的公司成立初期的艰辛、发展过程的曲折以及取得的成就,让我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追求。

2024年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样本我最近去参观了一家厂史展览馆,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去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次参观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知识,并且深刻体会到了一个企业的成长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这家企业是一家以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公司,成立于30年前,当时只有几十个员工,生产规模非常有限。

通过对展览馆中的展品和历史文献的详细解读,我了解到,这家企业在成立初期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现在已经成为业内的领导者之一。

参观中我尤其被这家企业的创新精神深深吸引。

在展览馆的墙上,有一幅画面吸引了我的注意,画面中展示了这家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推出的重要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制造,还满足了市场需求,并且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通过这些产品的展示,我了解到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我还很欣赏这家企业在员工培养和管理上的用心。

在展览馆中,我看到了一些关于员工培训和奖励制度的介绍,这家企业注重员工的发展和个人成长,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和机会,让员工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

此外,这家企业还设立了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对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公正的奖励和认可。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并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结束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态度。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领悟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在职场中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同时,这次参观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靠技术和产品,还需要一支有能力和责任心的团队来支持。

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和努力,企业才能不断壮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将来能够为一个富有创新力和责任心的企业工作,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厂史展览心得体会
厂史展览有红色序曲、艰苦创业、风雨历程、自强不息、浴火重生、和谐家园、领导关怀和前景展望八个部分的展览,观看了长钢未来发展规划沙盘。

认真听取了解说员的真情讲解,感受到了长钢作为共和国红色钢铁“摇篮”的光荣历史和铸造过无数辉煌的奋斗业绩,令我非常感慨和震撼。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47年共产党建立的故县铁厂。

这个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孕育、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诞生的钢铁厂,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我党在根据地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第一个正式的钢铁企业”。

几十年来长钢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上党老区人民曾为此而自豪。

经过60多年的沧桑巨变,长钢又迎来了“新时代”——正式纳入首钢集团的整体生产经营架构中,技术的革新,资源的扩展,企业设备的升级换代,使它重新走出困境,提高了产量,再次跃升到中国钢铁事业的领军队伍里。

这是首钢长钢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我的直观感觉是,长钢人当年那“火红年代”的“雄风”再起,长钢重又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企业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通过积极争取,首钢两座3200立方米高炉和100万吨中板等重点项目在长钢“落地”,即将承接首钢部分精品长材、棒材、板材的技术、研发、生产、市场的优势,不远的将来,企业将能形成年产万吨钢、百亿产值的生产规模。

长材看长钢”的布局。

故县铁厂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的,战争年代,物质财富极度匮乏,每一分钱都
来之不易。

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精打细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将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

如,高炉打地基没有钢筋水泥,就用石灰、坩土和红土配制的三合土层层夯实,用旧道轨代替钢筋;建设蓄热式热风炉没有钢板,利用矿井下的生铁水管,创造性地制作成功管式热风炉;巧妙利用自然地势,架设木栈桥推罐车上料,省去了现代高炉机械斜桥上料的复杂工艺;没有粉碎机,以农家石碾代替。

没有牵引机车,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无一不是尊重科学的结晶。

艰苦的条件,坚强的信念,激发了他们的无限创造力,于是,在简陋的工棚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在摆着窝头咸菜的饭桌上,一个个奇思妙想产生了,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案完稿了。

新落成的长钢厂史展览馆里珍藏着陆达厂长当初的建厂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中文、英文和德文,写满了发黄的纸页,举凡试验数据、资源勘探、工艺流程、工程计算、材料消耗等等事无巨细,应有尽有,是新中国钢铁发展史上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

它向世人证明了,铁厂虽然座落在贫瘠的沟壑里,但根子却深深扎在科学的沃土中。

创业者在铁厂建设中,还练就了一种精神,一种和延安精神、太行精神齐名,且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精神,周总理1956年视察太原时说:“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正式建设的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

长钢,这个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过汗马功劳,在中国冶金军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老企业,进入21世纪,处在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钢厂和机制灵活的民营钢厂的双重挤压下,步履艰难。

2006年,长钢改制遭遇挫折,人心
涣散,前途迷茫,生产经营雪上加霜,被抛入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2008年9月,以郭士强为首的长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重聚离散的人心,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和实力雄厚的首钢集团成功实现联合重组。

长钢加盟首钢后,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五个长钢”的发展理念,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陆续建成十几项技改工程,并在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获取上取得重大突破。

这个历经坎坷的老牌国有企业,终于柳暗花明,重获新生。

在“五个长钢”的发展理念中,“红色长钢”居于首位。

首钢长钢公司的决策层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作支撑。

长钢在战争年代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依靠群众的良好风尚,正是今天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是教育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先辈创业艰难的活教材。

长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士强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红色长钢”,他说:“我们只有敬畏历史,尊重先辈,以史为鉴,发扬光大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

”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兴建了厂史展览馆,编撰出版了《红色长钢》系列丛书和画册。

长钢的红色文化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绽放出璀璨光彩,激发了长钢人的历史自豪感和使命意识,成为凝聚人心、支撑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钢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依托首钢总公司的管理、技术、品牌、人才优势,以长钢红色文化为助推剂,加快淘汰落后、升级改造步伐,构建“煤—电—钢—化工—装备制造”五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研制并生产高兆帕的超高强度钢筋和其它优质钢材,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潮流,真正成为对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对山西经济有重要贡献的国际一流长材生产研发基地.唐山、迁安、包头等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城市发展的最好“范本”。

首钢长钢的产能如达到预想规模,我们职工肯定会受益良多。

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会令我们欣喜不已。

一是有望拉动我市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二是将为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树立新标杆。

三是为故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在今后的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为首钢长钢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