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样步骤

合集下载

简述极坐标法放样的过程

简述极坐标法放样的过程

简述极坐标法放样的过程
极坐标法放样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放样方法,它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实现高精度的放样效果。

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基准点
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点作为起点,通常会选择建筑物的中心点或者某个固定位置作为基准点。

2. 确定角度和半径
接下来需要确定所需放样图形的角度和半径。

这一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所需图形能够完整地展示出来。

3. 绘制圆弧
根据已经确定好的角度和半径,在基准点处绘制一个圆弧。

这个圆弧是后续操作的基础,因此需要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4. 划分等分点
将圆弧划分为若干等分点,通常会选择12、24或36等数字作为等分数量。

划分时需要使用专业工具进行精确测量,确保每个等分点之间距离相等。

5. 连接线段
连接相邻的等分点,将其转换成线段。

这些线段构成了最终所需图形的轮廓,在连接时需要注意保持线段的平滑性和连续性。

6. 校准精度
完成以上步骤后,需要对所得结果进行校准和精度测试。

这一步通常会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测量,确保放样结果符合要求。

总体来说,极坐标法放样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放样方法,能够在建筑施工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放样结果,并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放样步骤

放样步骤

放样步骤基本如下:
仪器对中整平,开机进入主菜单,进入放样程序,一:站点在已知点上:然后开始建站,先输入站点坐标,然后根据提示输入后视点坐标,把仪器对准后视点,然后按测距,测好后站就建好了,这时候要反测下后视点,看测量出的后视点坐标和你输入的坐标差多少,如在允许范围内,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放样,如不在,则需要找出原因,原因来自三方面:仪器问题,人问题,点坐标问题。

在解决好后可以进入下一步放样了。

根据仪器提示输入放样点坐标,输入后一般仪器会显示角度*** 距离*** 这表示根据你输入的数据仪器算出要放样的点和站点的关系,不用管他,然后按极差按钮或下一步之类的按键,会进入到一个水平角会不断变化的界面,把仪器转到水平角数据显示为0°0分0秒附近,然后用水平微动把仪器调到0度0分0秒,这表示要放样的点在这条线上。

在仪器前方另一人拿棱镜对准仪器,测量下,会显示比如-30米或+30 米,表面你所要放的点前进或后退30米,不同意正负号表示前进后退可能不同。

那持棱镜人就按照操作仪器人的提示前进或后退,在测量数据位正负10公分的时候就可以打桩了,然后在桩上打钉,继续精确定位。

等精确好了,这点也就放好了。

二:仪器架在未知点上:那就是在操作第一种情况前加上个后方交会程序就可以了。

仪器进入后方交会程序,先输入已知点A坐标然后照准A点测距,
后输入B 点坐标然后照准B点测距. 然后计算可以算出站点坐标,.
算出站点坐标后,就又回到上面第一种情况了,继续按照一的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全站仪放样步骤

全站仪放样步骤

全站仪放样步骤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从而可以确定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

在建筑工地上,全站仪通常用于放样,这是为了确保将建筑物建在正确的位置上。

下面是一些全站仪放样的步骤:1.准确测量基准点在进行放样之前,首先需要确保基准点是准确的。

这可以通过进行一次基准点测量来完成。

要进行测量,需要确定至少两个点,然后在这些点之间测量距离和角度。

这将帮助确定基准点是否准确,并调整全站仪的设置。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准确的基准点会直接影响放样的准确性。

2.设置全站仪全站仪必须在正确的位置和设置下进行。

首先,需要将全站仪放置在基准点上,然后使用三脚架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一旦全站仪被安装,需要进行校准,这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

首先,需要确定全站仪指向北方的基准方向,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调整。

在进行放样测量之前,应该根据所测量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必要的测量校准。

3.确定参考桩位参考桩位是放样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在确定参考桩位之前,需要测量并确定建筑物的基本要素,如地基深度和楼层的高度。

确定参考桩位之后,需要在地面上标记位置,并使用桩位确定所在位置。

4.调整全站仪在测量期间,可能需要调整全站仪的设置或移动全站仪来适应工作区域。

在进行这些调整之前,必须使用全站仪确定当前位置,并重新校准其测量设置。

在调整全站仪时,请始终注意安全性并遵循所有标准程序和操作规程。

5.进行放样测量测量参考桩位和工程现场中需要进行测量的区域之后,可以开始进行放样测量。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在全站仪和参考桩位之间的视线和按照特定角度进行操作来完成。

一旦测量完成,就可以将数据记录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在进行这些评估之前,需要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分析和调整在建筑工地上,全站仪放样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它可以帮助确保建筑物被建在正确的位置上,并确保所有建筑物的要素都被准确明确。

通过正确地设置全站仪并遵循所有标准程序和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放样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保最终建筑物的质量和可靠性。

放样步骤

放样步骤

放样步骤导线控制一般在道路勘测阶段已经完成, 对于高等级公路, 布设的导线应该与附近的高级控制点进行联测, 构成附合导线。

在测设道路中线过程中, 由于原勘测设计时所建立的导线点密度不够或已遭破坏, 往往需要在原有导线的基础上再加密一些施工导线点, 以便反中桩逐个定出。

现场放样如图4 所示, 将仪器置于导线上, 按中桩坐标进行测设, 把中桩逐个定出。

具体操作可参照全站仪的“施工放样”的有关内容。

值得指出的是, 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测设中桩, 由于没有误差的逐点累积, 故放样的点位精度较高。

全站仪放样中线,放样平面位置后, 需要进行经纬仪现场穿线, 场地条件允许时还需用钢尺丈量相邻控制桩距离, 以检验放样是否有误。

比例因子的设置当应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时, 若控制点坐标采用的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时, 应对全站仪中的比例因子进行设置。

不进行比例因子设置时的比例因子为1 :1.000000 , 也即不对距离进行改化。

设置的比例因子包括高程因子和格网因子两项, 分别对应地面水平距离到大地水准面的改化和到高斯平面的改化。

(1) 高程因子Δ1 =-Hm/R (9)式中Hm 为控制点和被放样点的高程的平均值, 实际计算时, 可只取控制点的高程计算即可。

R 为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R =6.371 ×11^6m(2) 格网因子Δ2 =Y²m/2R ² (10)式中Y m 为控制点与被放样点横坐标(高斯坐标扣除带号和500km 后的坐标真值)的平均值, 实际计算时, 可只取控制点的横坐标计算即可;R =6.4 ×106 m 。

注意:Δ 1 、Δ 2 计算取至小点后6 位;则比例因子为:1 :(1.000000 +Δ 1 +Δ2)聂让.全站仪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南方全站仪的放样具体操作步骤

南方全站仪的放样具体操作步骤

南方全站仪的放样的具体操作步骤:1、南方全站仪在测站点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2、按电源键开机。

屏幕显示垂直角过零。

3、转动望远镜,屏幕显示V,HR,进入角度测量界面。

4、按南方全站仪S.O键,进入放样程序,屏幕提示:选择一个文件。

5、按F3选择跳过,屏幕进入坐标放样1/2菜单。

6、按F1选择输入测站点,屏幕显示测站点。

7、按F3选择坐标,屏幕进入测站点的N,E,Z坐标输入界面。

8、按F1输入,进入集体坐标输入状态,在输入位置显示----,再按数字键输入具体坐标。

每输完一个坐标后按F4回车确认输入。

重复此项操作依次输入N,E,Z的坐标值。

当输入完Z数据并回车后,屏幕显示输入仪器高。

9、按F1输入,进入具体数据输入状态,在输入位置显示----,再按数字键输入具体仪高值。

完成后按F4回车,仪器确认对点器所对坐标值,屏幕返回坐标放样1/2菜单。

10、按F2输入后视点,屏幕显示后视点界面。

11、按F3坐标,屏幕进入后视点的N,E坐标输入界面。

12、按F1输入,分别输入后视点的N,E坐标(方法同第8步),然后按F4回车,屏幕显示照准后视点。

此时,松开水平和垂直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瞄准后视点。

(当南方全站仪测站点仪器望远镜与后视点棱镜杆尖满足互相通视,尽可能照准后视点棱镜杆尖位置,使测量结果更。

)13、按F4是,仪器确认现场方位角,屏幕返回坐标放样1/2菜单。

14、按F3输入放样点,屏幕显示放样点。

15、按F3坐标,屏幕进入放样点的N,E,Z坐标输入界面。

分别输入放样点的N,E,Z坐标(方法同第8步)。

输入完毕后按F4回车,屏幕显示输入棱镜高度。

16、按F1输入棱镜高,完成后按F4回车,屏幕显示放样参数计算。

17、按F4继续,屏幕显示角度差调为零。

18、松开仪器水平制动螺旋调整水平读数直到dHR值为0。

指挥跑棱镜杆者,把棱镜杆放置到望远镜十字丝竖线的方向上。

19、上下转动望远镜,知道瞄准棱镜中心,按F3距离,屏幕显示HD,dH,dZ,(HD为测站点到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dH为棱镜到放样点间的水平距离(即为测站点到棱镜的距离与测站点到放样点的距离之差),dZ为棱镜杆尖到放样点的高差,详见图B)20、指挥跑棱镜者在望远镜十字丝竖线的方向上前后移动,直到dH为0,此时棱镜杆尖所在位置即为放样点。

全站仪放样详细步骤

全站仪放样详细步骤

全站仪放样详细步骤(带示意图)作为建筑施工测量员,想必大家常用测量工具除了经纬仪、水准仪、当然还有全站仪。

全站仪坐标放样步骤、全站仪如何坐标放样?对于一些刚刚学习测量员来说,确实有点一头雾水,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1、仪器调水平同经纬仪(忽略),开机后目镜转360度使垂直过“0”。

2、按MENU菜单进入模式。

3、按F2:测量程序。

4、按S•O。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5、按F3坐标放样,选择一个文件(按F4跳过)。

6、按F1输入测站点,按F4(坐标提示)依次输入:N(X)、E(Y)、Z(忽略),全部输完按ENT(回车)。

7、按F2后依次输入后视点:按F4(坐标)后桌面显示:输入N(X)、E(Y)坐标值后照准棱镜后(仪器中发出声响)然后按F3(是)确定后进入坐标放样模式。

8、按F3放样点:显示放样点名按F3(坐标)桌面显示:N(X)、E(Y)、Z(忽略)依次输入N、E的坐标值,按ENT(回车)。

9、照准棱镜,按F4继续,当d HR(显示数值归零后)表明放样方向正确。

10、按F2(距离)键HD:实测的水平距离dHD:对准放样点尚差的水平距离。

11、按F1进行精测。

d HR、dHD、dZ均为0时,则放样点的测设已经完成。

12、按F4继续下一个点的放样。

注:上述测量由建设方提供二点坐标后使用的测量方法,如出现二点间有障碍物后无法施测,操作方法可采用后方交会法施测。

后方交会法1、同基本操作1、2、3、4、5。

2、按F2新点,显示F1:极坐标F2:后方交会法。

3、按F2(后方交会法)键。

选择一个文件,按ENT回车健确认,继续回车确认4、按F1键,再回车确认。

5、输入已知点A,按F4(是)进入棱镜高输入(忽略),按ENT回车确认,照准已知点A,按F1(测量)键,进入已知点B的输入。

6、对已知点B的输入,同上5,则显示后方交会残差。

7、按F4(计算)键,显示新点坐标。

8、按F4。

9、同基本操作6、7、8、9、10、11。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一、施工放样的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确定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要求。

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激光指向仪等。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放样的基点和基线,建立施工控制网。

对于大型工程,需要建立多个控制网,并进行相互校核。

3、测量放样: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测量放样。

对于建筑物的轴线、标高、位置等参数,需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

对于桥梁、隧道等工程,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

4、现场校核:在施工放样后,需要对放样结果进行现场校核,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5、质量检测: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成果进行质量检测。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位,需要进行返工或修补。

6、资料整理: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编制测量报告和成果资料。

二、施工放样的方法1、直角坐标法:利用直角坐标系进行施工放样。

将已知点作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转换为实际坐标,并进行测量放样。

2、极坐标法:利用极坐标系进行施工放样。

将已知点作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将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转换为极坐标,并进行测量放样。

3、方向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方向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已知方向,计算出待测点的方向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4、距离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距离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已知距离,计算出待测点的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5、高程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高程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高程。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高程,计算出待测点的高程差和方向角,并进行交会测量。

6、偏角法:利用偏角和距离进行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偏角大小,计算出待测点的方向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7、全站仪放样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

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

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

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全站仪放样主要步骤:一、安装全站仪1.在放样点上搭设点杆,安装全站仪时,要将全站仪火钳与落脚杆最佳结合,保证全站仪多接收点实时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形位坐标线,以保证准确性。

2.检查全站仪杆竿的安装质量,应无太大的振动及松动变形的现象,否则将使丈量结果有误差甚至不可利用,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3.检查全站仪安装处的水平误差,应小于2mm,校准好垂直误差,翘曲度应小于1mm。

如果水平误差较大,则必须采用三角平差校正或者用水准检定仪调整现场杆竿来消除误差,保证测量精度。

二、设定参考点1.查出参考点坐标位置,provide a 3D coordinate values in the right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

2.选取设定参考点,一般为比较易测量的天馈线、水电管道等场地边界点或电缆及绝缘罩等设施起点。

3.校准全站仪,以及设定参考点。

用全站仪测量参考点,将测得的参考点坐标,和设定定位参考点坐标进行比较,然后对测量的全站仪的坐标数据进行校正.三、测量点坐标1.以参考点暴像。

以参考点为中心点,观察其周边环视和中心点的位置并使用全站仪测量环视上每个点坐标。

校准完毕后即可在环视旋转至所测量点,将其记录下来。

2.拉线测量。

在设定定位参考点上张拉钢丝线,将钢丝线张拉到所需要测量的点上,使用全站仪测量钢丝线上的点,以获取它的坐标,并记录下来。

3.测量桥路坐标。

如果需要测量桥路的位置,则需要安装支架进行测量,将支架安装桥路边沿,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将每个主要截面位置定下来,记录下来。

四、数据测量及记录1.按参考系要求记录所坐标点。

每个测量点应记录X,Y,Z三轴坐标,将其记录在坐标表中,并且将表中最小二乘算出X,Y,Z坐标整合转换到参考系坐标系统下。

2.检查测量数据,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抽查,确保测量的结果的准确性。

3.填写测量记录簿。

对测量的结果填写在测量记录簿上,作为最终成果和数据的分析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全站仪一般方法进行角度放样
(1).在一个已知点上安置仪器,用盘左在另一个已知点上安置照准目标.
(2).照准目标,后视定向,使仪器的度数为M.
(3).顺时针(逆时针)转动仪器,使仪器的度数为M+β(M-β).
(4).沿视线方向标定待放点P1.
(5).盘右用相同的方法在地面上标定p2.
(6).取p1和p2的中点,标定出p 点
(7).检核.
6.放样数据;29°55′41″
——经纬仪极坐标放样
(一)、放样点坐标:X P =3992.798 Y P =5695.600
(二)、测站坐标:X A =3923.008 Y A =5607.606
后视点坐标:X M =3972.102 Y M =5458.367
方位角:αAM =288°12′33″ αAP =51°34′52″
水平夹角:β=αAM -αAP =236°37′41″
距离:D= Y △- X △22=112.310
极坐标法一般点位放样
1、将仪器安置于点A,在M点立照准目标定向,读为取水32°22′18″
2、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268°59′59″
3、沿视线方向用钢尺量取距离D:112.310米,标定P点
二、归化放样
1、用一般放样方法标定点P1
2、方向归化,用测回法测出β测=268°59′48″
△β=β-β测=268°59′59″-268°59′48″=+11″
归化△β,顺时针微调(外测)+11″,标定P2
3、距离归化,量取A P2为D测,△D=D-D测=112.310-112.285=0.015米,沿视线方向量△D,标定P3
4、检核△β、△D,若误差不符合要求则继续归化
——全站仪坐标放样
二、放样点坐标数据
(一)、放样点坐标:X P=3625.411 Y P=6093.032
(二)、测站坐标:X A=3732.008 Y A=6024.556
后视点坐标:X M=3852.339 Y M=6314.360
方位角:αAM=67°37′12″αAP=147°31′42″
水平夹角:β=αAM-αAP=79°54′30″
距离:D= Y △- X △22=127.538
一、全站仪一般点位放样
1、将仪器安置于点A ,进入放样模式、回车,调去文件、回车;
2、测站设置(X 、Y 、H )、仪器高i 回车,后视定向(后视方位角或后视坐标)、回车,输入后视坐标(X 、Y 、H ),照准后视目标、回车,复测(反算方位角);
3、放样,输入待定点坐标(X P 、Y P )回车,则可在显示屏上得△HR=79°54′30″、△D=127.538;
4、转动照准部使△HR=0°00′00″,沿视线方向立棱镜使△D=0.00m ,标定P 点;
二、全站仪归化放样
1、用一般放样方法标定点P 1
2、方向归化,用测回法测出β测=79°54′24″
△β=β-β测=79°54′30″-79°54′24″=+6″
归化△β,顺时针微调(外测)+11″,标定P 2
3、距离归化,量取A P 2为D 测,△D=D-D 测=127.538-127.526=0.012米,沿视线方向用钢尺量取△D ,标定P 3
4、检核△β、△D ,若误差不符合要求则继续归化
全站仪归化法角度放样
(1).在一个已知点上安置仪器,用盘左在另一个已知点上安置照准目标.
(2).照准目标,后视定向,使仪器的度数为M.
(3).顺时针(逆时针)转动仪器,使仪器的度数为M+β(M-β).
(4).沿视线方向标定待放点P1.
(5).盘右用相同的方法在地面上标定p2.
(6).取p1和p2的中点,标定出p点
(7).用测回法盘左盘右得到一个X测值,△X=X-X测
(8).判断△X是正还是负,是正的向外,是负的则向内。

(9).判断△X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在则归化结束,否则继续。

全站仪高程放样
用水准仪进行的高程放样
1、安置水准仪于适当位置(尽量选能多放样出几个点的位置。

2、瞄准后视尺,读的a=2.615,假定后视尺的高程为h=400m。

3、然后瞄准后视尺,假定放样高程为405m,则由于H视=a+h,后
视尺读数b=H视-h=402.615-405=-2.385,观测者指挥立尺员移动尺子,知道尺子上的读数为-2.385为止。

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放样
1、将全站仪安置于水准点上,对中、整平。

2、在坐标业中设置测站,例如(0,0,400.01)以及仪器高和站
表高。

3、假定放样点高程为405,用全站仪瞄准好棱镜后按观测,即
刻显示出棱镜是向上升还是降,正的上升,负的则下降。

直线距离放样
(一)一般放样
(1)进行直线定线,保证待测设距离的直线性,确定起始点和方向;
(2)两个人均拿一花杆,分别立于起始点和定向线上,第三个人拿一花杆在第四个人的指挥下逐渐接近于定
向线,使三个花杆处于一条直线上;
(3)若是对较长直线的测设,需要进行分段距离测量放样,把设计的距离测设到实地中;
(二)、归化放样
(1)首先用一般方法进行测设(放样),由起始点A量取设计放样距离C’(AC’与设计直线长度AC有误差);
(2)测量AC’,则可得△D=AC-AC’
(3)量出△D,进行归化改正
这次实习主要用一般放样的方法放样,先用最简单的方法(目测)放样,放样27.52米,在已知的点A、B之间用一个花竿,在已知的点A、B上也各放一个花竿,在A点用眼睛观看使三个花竿在一条直线上,再用尺子拉上个27.52米,再使三个花竿保持在一条线上,把27.52米的点定下来,这样就把要放的距离就放出来了。

先使用一般放样的方法在方向线上放样出27.52米,再使
用经纬仪进行距离的放样,把经纬仪架设到A点,对中整平后,给B点放一个花竿,再给点A、B之间放一个测钎,使测钎和点A、B在一条直线上,再用尺子拉距,得到AC’=27.58,则△D=AC-AC’=0.06m然后在方向线上C’点的基础上量取0.06 m,进行归化改正,再用皮尺量取27.52米,若有误差则重复归化改正,这样就可将放样的距离放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