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人教版试题试卷宜城二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必修2】

宜城二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必修2】考试时间:70 分钟卷面分值: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书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50 分)一、单选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分,错选不得分。
)5.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6. 下列哪一项不是DNA自我复制的条件()A.DNA模板和能量B.逆转录酶C.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脱氧核苷酸7.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8.基因型是Yy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A.3:1 B. 1:1:1:1C.1:2:1 D. 9:3:3:1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子,最好的办法是()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3. 高茎豌豆(Dd)能产生哪几种基因组成的配子()A.只有含D的配子B.只有含d的配子C.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4.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作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
人教版安徽海棠书院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安徽海棠书院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内容:必修3 命题:绿叶第Ⅰ卷选择题部分(35小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动物和人的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A、内环境B、细胞内C、消化道内D、循环系统2、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CO2和水D、氨基酸3、高等动物和人的脑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通过A、细胞液B、血液C、内环境D、组织液4、给毛细血管细胞提供营养的是A、血液B、组织液C、血液和组织液D、血浆和组织液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7、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增强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凋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10、下图中三条曲线中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A. ①②③B.①③③C. ③①②D.①①②11、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12、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有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13、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传递途径是①突触小体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④轴突A.④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③①1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A、轴突→树突→细胞体B、树突→轴突→细胞体C、轴突→细胞体→树突D、树突→细胞体→轴突15、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16、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人教版2011-2012学年甘肃徽县一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生物)

2011-2012学年甘肃徽县一中高二中期考试试题(生物)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
)1.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A. 组织液B. 血浆C. 淋巴D.血清2.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D. 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3.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A.杨树顶芽的生长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4.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移植的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
该实验不能说明A.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5.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维生素A.②③④⑥B.①③⑦C.①③⑤D.③⑤⑥⑧⑨6.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的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7.将某动物的甲状腺切除后,从第二周开始每天注射一定量的激素甲,该动物体内激素甲和激素乙在血液中的浓度曲线如图所示,你认为激素乙是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生长素D.促甲状腺激素8.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B.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9.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过敏反应、痉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自身免疫病、肌无力10.吞噬细胞不参与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11.⑴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⑵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
人教版试题试卷2011——2012学年临沂市五县联考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

2011——2012学年临沂市五县联考高二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2011.11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基因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2、遗传信息、密码子分别位于A.DNA;mRNA B.DNA,tRNA C.tRNA,DNA D.mRNA,DNA3、孟德尔规律在下列哪种生物中不起作用A.熊猫B.玉米C.蓝藻D.人类4、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 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A.0个B.1个C.2个D.4个5、基因的遗传规律是指A.受精作用时基因的传递规律B.产生配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C.细胞有丝分裂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染色体复制时基因的传递规律6、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 rA.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7、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A.基因D能控制显性性状,d能控制隐性性状B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C.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基因D、基因d所含的密码子不同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下列哪项不正确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需要的原料不同C.所需酶的种类不同D.主要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关于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核糖体、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原料和酶来自细菌C.原料、模板和酶都来自细菌D.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原料来自细菌·10、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一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A .1/3 B.1/5 C.1/2 D.1/411、在第一极体中,染色体形状、大小、DNA分子数目,与同种生物的下列哪种细胞基本相同A.初级卵母细胞B.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C.含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D.卵细胞12、关于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不同的染色体数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13、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图中所示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tRNA作中介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因此①不含遗传信息14、小麦的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A.DNA或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B.DNA分子,在细胞核中C.DNA和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D. DNA分子,在细胞质中15A.甲、丙B.甲、戊C.乙)丙、丁D.乙、丙、戊16、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受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⑦B.②④⑥C. ③⑤⑥D.①⑤⑥17、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选择的同位素标记方案是A.一组噬菌体用32P标记DNA另一组噬菌体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再分别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 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再去侵染细菌D.一组噬菌体用32P标记DNA另一组噬菌体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再一起去侵染细菌18、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Fl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C. 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19、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人教版2010年泉州七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生物

泉州七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期中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80分 命卷人:黄云光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2.下列平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 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 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 、b 、c 、d 四种不同长度的DNA 片段。
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 分子,若在每个DNA 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 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 片段种类数是A .3B .4C .9D .124.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 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
已知细菌B 细胞内不含质粒A ,也不含质粒A 上的基因。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 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或基因枪法B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 的细菌D .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5.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6.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A .氨基酸结构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肽链结构D .基因结构7.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①设计蛋白质分子结构②DNA 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 .①②③④B .④②①③C .③①④②D .③④①②8.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A .老年动物体内也有细胞的分化B .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D .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mRNA 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9.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不需要A .消毒灭菌B .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光照D .适宜的养料和激素10.下列不属于克隆的是A .植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B .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大量培养繁殖线性DNA 分子的酶切示意图C.扦插和嫁接 D.将鸡的某个DNA片段导入小鼠的细胞中,并得以表达11.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决定于A.细胞膜的流动性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质的流动性 D.细胞质中酶的活性12.下列属于精子、卵子发生上的区别的是A.细胞的分裂方式B.卵子在卵巢内的储备C.成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 D.细胞遗传物质的变化13.受精过程的顺序为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14.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且含叶绿体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15.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C.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1.(11分)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1)“分子手术刀”是指:,其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末端和末端(2)“分子缝合针”是指:,催化形成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键。
人教版陆丰市市直高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009-2010学年度高二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2.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4.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5.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实验组ⅠⅡⅢⅣ处理种皮完整,25℃蒸馏水浸泡24h 机械破损种皮,25℃蒸馏水浸泡24h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25℃浸泡24h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6.右图的反射弧中,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A.兴奋只向A方向传递B.可使B产生兴奋C.可使A发生反应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 B.不能直接进入血液C.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D.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8.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准确、快速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三、非选择题(本题共四题;每小题16分共64分)9.(每空2分,共16分)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重点校联考高二生物学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几种发酵食品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发酵菌种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30℃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发酵利用的菌种都是原核生物C.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一次的发酵物可提高发酵速度D.制作果醋和泡菜过程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分别为异养需氧型和异养厌氧型2.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
下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挑选蓝莓冲洗蓝莓汁蓝莓醋产品鉴定产品鉴定蓝莓酒A .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过程③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C.过程④中的主要发酵菌种在过程⑤中已经失去了发酵能力D.过程④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过程⑤3.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倒平板操作应等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B.这两种方法均需同时将接种的平板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进行培养C.这两种方法都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得到单菌落D.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划线五个区域,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5次4.纤维素分解性细菌能利用分泌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等并吸收利用。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能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能与其水解产物发生类似反应。
将不能直接吸收纤维素的甲、乙两种菌分别等量接种在含纤维素和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甲菌菌落周围无变化,乙菌菌落周围呈现透明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制培养基时需先灭菌再倒平板B.乙菌属于纤维素分解性细菌C.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D.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5.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且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等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种群数量特征对我们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并制定相应措施助力于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一项是A.在某块棉田中,棉铃虫以棉花植株为食B.某劳工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约占该省人口的1/8C.经常刮海风的小岛上,长翅的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D.采用样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某树林中双子叶草本植物有42种2.对某种群的生物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为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下列叙述2卜正确的是A.2016年该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B.2008~2016年该种群数量在持续增加C.2016~2018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相比于2006年,2009年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所改善3.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故《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
”滨鹬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
下列关于滨种群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滨鹬的增长速率下降时,其种群数量也在减少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一定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C.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密度时,迁入和迁出不会影响调查结果D.由鹂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可知,外界环境可能向滨鹬传递了相关信息4.下列生活谚语或歇后语能体现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B.一山不容二虎C.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D.老藤缠树——绕来绕去5.斗转星移间,沧海变桑田,地球的外貌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分,第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2.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 和m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 1 <5m2 ,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生物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多3.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4. 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A. 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 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 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 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5.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 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6.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7.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
关于该果蝇的精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8.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7(a-m)B.8(a-m)C.7(a/2-m)D.8(2a-m)9.某同学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悬液B 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C 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脱毒苗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培养基区D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别A. AB. BC. CD. D10.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需使用限制酶和Taq聚合酶B. 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C. 过程③可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NaCl处理过的大肠杆菌D. 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1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它分布在()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D.细胞核、内质网、叶绿体12.核糖体RNA( 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
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13.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D.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内完成1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涉及的核苷酸总共有5种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相同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15. 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已知蚕豆细胞的一个有丝分裂周期是20小时。
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
不正确的是(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16.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供体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分子运输车受体提供目的基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大肠杆菌等A因的生物提供目的基大肠杆菌等B 质粒限制酶DNA连接酶因的生物提供目的基C 大肠杆菌等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质粒因的生物提供目的基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质粒大肠杆菌等D因的生物A. AB. BC. CD. D17.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C.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D.为育成抗除草剂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18.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A.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而是对蛋白质进行操作B. 蛋白质工程完全不同于基因工程C. 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D.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1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B.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了基因突变C. T aq酶是PCR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解旋酶D. DNA连接酶能将DNA片段上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20.1987年,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中,获得高水平的表达。
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
结合此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研究的原理包括基因重组、细胞的全能性②萤火虫与烟草共用一套遗传密码③烟草体内合成了荧光素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④荧火虫和烟草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1.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下列叙述不必担心的是( )A. 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B. 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C.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D. 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22.下列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依据的原理不相符的是( )A.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胶原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 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23.下图是培育抗冻番茄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相同B. 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定向变异的结果C. 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筛选目的基因D. 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植株中表达24.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用来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C.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D. 筛选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后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2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26.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都需要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②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指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原理是膜的流动性③经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④植物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始终保持不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27.下图表示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利用了单克隆抗体的杀伤作用B.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选择后获得的细胞均能增殖C.上图中可以用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D.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过程中存在T-A的配对方式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RNA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29.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苗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B. 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C. 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D. 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27mm30.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二倍体,2n=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四倍体,4n=48)叶肉细胞,制备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杂种植株。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利用电激、离心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 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62条C. 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筛选出杂种原生质体D. 获得该杂种植株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二、非选择题(共60分)31.(10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