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汽车运用概述

合集下载

汽车运用基础各章 前言

汽车运用基础各章 前言

结束
其它参考书目
陈焕江编著.汽车运用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许洪国主编.汽车运用工程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凤英主编.汽车运行材料.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陈焕江主编.汽车检测与诊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鲍香台主编.运输组织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左付山主编.汽车维修工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目录
第一章 汽车运用条件 第二章 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第三章 汽车选购基础知识 第四章 汽车的户籍管理与保险 第五章 汽车运输组织和效益 第六章 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 第第九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第十章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其更新 第十一章 汽车检测与审验 第十二章 车辆的维护与修理
内容摘要
以汽车技术管理和合理运用为主线,系统介绍从汽车 选购到报废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有关汽车运用条件、车辆技 术管理规定、汽车选购基础知识、汽车户籍管理与保险、 汽车运输组织与效益、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汽车行 驶安全、汽车的公害及防治、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其更新、汽车检测与审验、车辆的维 护与修理等知识。

1汽车运用基础-第一章

1汽车运用基础-第一章
b. 半挂牵引车:装备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c. 货车: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挂
车均可。根据货车的技术和结构特点又分为:普通货车、多用途货 车、全挂牵引车、越野货车、专用作业车和专用货车。 ⑵ 挂车 挂车是指自身无动力,需要由汽车牵引的一种道路车辆,用于载运人 员或货物及特殊用途,包括牵引杆挂车、半挂车、中置轴挂车。 ⑶ 汽车列车 汽车列车是指一辆汽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的组合。汽车列车主要可分 为乘用车列车、客车列车、货物列车、牵引杆挂车列车、铰接列车 、双挂列车、双半挂列车和平板列车。
分为N1、N2、和N3三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⑶ G类车辆 可概括为越野汽车,包括在M类或N类之中,即满足要求的M
类、N类的越野车。 ⑷ 0类车辆 包括半挂车在内的挂车,根据最大设计总质量分为O1、02、
03和O4四类。 ⑸ L类车辆 是指两轮或三轮汽车辆。根据车辆使用的热力发动机排量、车
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 尔.苯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视为汽车诞生年。 苯茨和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工业的鼻祖。这是汽车发展史 上的第二件大事。
福特采用流水作业生产汽车,在汽车发展史上树起了第三 块里程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纽可门蒸汽
瓦特蒸汽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1.4 汽车的分类
英美国家大体分为卡车truck、轿车car和巴士bus三类, 所有派生出来的车型都归纳在此三类之内,诸如SUV(运 动型多功能厢式车)、MPV(混合功能旅行车)以及皮卡 等归于卡车类。 我国汽车的分类方法目前采用的有很多种,下面就介绍主 要的—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根据车辆的设计和技术特性分为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 。

汽车运用工程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运用工程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

第一节、 概述
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汽车比以往更安全、更 节能、更舒适和更环保,能够更加满足人们对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 性和环保性、智能化的要求。现代汽车的安全设备,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辅助约束系统(SRS)等已经成为汽车的基本配置;舒适的空调系统、音响系统、 导航系统、网络系统等给人们在驾乘过程中提供了更加舒适的 乘坐环境,有利于提高驾驶人的工作效率和驾驶安全性。
表1-10 各级公路设计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
四级
-
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
二、道路条件
4. 服务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都建设了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根 据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增长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一般 分为四个阶段。 (1)发展起步期: 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 长缓慢。 (2)快速发展期: 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3)接近饱和期: 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 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4)相对稳定期: 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主要依靠现代化 交通管理技术提高路网运行质量,如智能运输系统。
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 二、道路条件 4. 服务水平
公路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各级公路设计服务水平应不低于表1-10,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一级公路用作集散公路时,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长隧 道及特长隧道路段、非机动车及行人密集路段、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区 段以及交织区段,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
公路等级
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
二、道路条件
5.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
高速公路与高速运输密切相关。高速运输对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操 纵稳定性、加速性、舒适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运用工程
气候条件
缺乏恶劣天气预警;未对积雪、浓雾易发路段进行专题防治;异常天气救援措施不完善
管理原因
高速公路运送法规不健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率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低
高速公路使用条件与事故原因分析
运送条件是指由运送对象旳特征和运送任务旳要求所决定旳影响车辆使用旳多种原因旳总称。涉及货品种类和特征;客货流向、流量或运量;客货运送距离和送达期限等。
第一章 汽车利用条件
利用----根据事物旳特征加以利用。汽车利用----根据汽车旳特征加以利用。汽车利用条件:汽车完毕运送工作过程所处旳外界条件。 道路条件、气候条件和运送条件。
汽车----具有动力驱动装置、陆地、无轨道、轮式运送车辆。汽车优点----灵活机动、适应性强、货品周转快、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送。
WMI代码旳第一位及第二位字码旳含义
我国部分汽车制造厂旳VMI编号
WMI代码
制造厂
WMI代码
制造厂
WMI代码
制造厂
WMI代码
制造厂
LSV
上海大众
LFV
一汽大众
LDC
神龙富康
LEN
北京吉普
LHG
广州本田
LHB
北汽福田
LKD
哈飞汽车
LS5
长安汽车
LSG
上海通用
LNB
北京当代
LVG
二、汽车危险货品运送规则
1)汽车旳车厢、底板平坦良好,栏板牢固,衬垫不得使用松软易燃材料。2)运载危险货品旳车辆左前方悬挂黄底黑字“危险品”字样旳信号标志。
三、特种货品运送运营技术条件车辆装载散装、粉尘、污秽货品时,应使用密闭车厢或加盖篷布,以免洒漏、污染环境。
四、特殊条件下汽车运营技术条件汽车在危险渡口和桥梁上经过时,在遇有临时开沟、改线、水毁、塌方、冰坎、翻浆等情况时,必须采用确实有效技术措施,以保障行车安全。汽车驾驶操作水平明显地影响汽车零件磨损、燃料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率。 熟练旳驾驶员在平路、下缓坡等有利条件下,能够经常保持车速稳定或滑行状态,极少采用紧急制动。不但能确保汽车安全运营,而且能提升汽车行驶旳技术速度,延长汽车大修里程,在相同旳交通和道路条件下可节省燃料。

汽车运用基础第1章 汽车运用概述

汽车运用基础第1章  汽车运用概述

• 4)发展运输用托板和叉车装卸机械 • 1.2 汽车运用的条件及使用性能的评价 • 1.2.1 汽车运用的条件 • (1)社会经济条件 • (2)运输条件 • 1)运输性质 • 汽车运输可以分为两大类:客运和货运。 • 货运可以分为市内运输、城乡间运输和城
市间长途运输。
• 2)货物的种类和特性
车辆安全行驶;
• 2)能满足该地区对此道路所要求的最大通 车量;
• 3)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有舒适性; • 4)车辆通过此公路的运行材料消耗量最低
及零件的损坏最小。
• 1.2.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
• 1.3 改善运行条件,实现交通 管理的现代化
• (1)汽车运输管理现代化 • (2)实现汽车维护和修理工作现代化
• 汽车运用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提 高汽车安全性,降低汽车排放及噪声的措 施。
• 汽车运用工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研究 制定汽车检测、维护及修理等标准,培养 应用这些标准的技术骨干
• 1.1.2 汽车运用工程的发展 • (1)提高现有车辆的利用率,增加运输车
辆的品种,改进车辆的使用性能
• (2)实现汽车运输装卸机械化 • 1)发展有利于货物装卸的专业化车身 • 2)发展随车装卸设备 • 3)发展集装箱和集装箱装卸机械
• 分为散装的、计件的、灌注的、长大的、 大重量的和易腐易损坏的。
• 3)货运量、运距和批量 • 4)装卸条件 • (3)组织-技术条件 • 1)运行制度
• 车辆的运行制度决定于运输任务及它所为 之服务的企业和机关的工作制度。
• 2)车辆保管、技术保养和修理的组织
• (4)气候条件 • (5)道路条件 • 汽车运输对公路的要求是: • 1)在充分发挥汽车速度特性的情况下保证

汽车运用工程课件第1章

汽车运用工程课件第1章

1.3 汽车性能概述
• 汽车使用性能一般包括容载量、使用方便性、安全性、动力性、 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舒适性、废气排放及可靠性等。
使使用方便性
燃料经济性 智能驾驶水平
使用性能 容载量
量标(评价参数) 整备质量 最大装载质量(t) 单位装载质量(t/m3) 长宽高
货厢单位有效容积(m3/t) 货厢单位面积(m2/t) 座位数和可站立人数
• 1.1.1按照汽车用途分类(通用分类) 1. 乘用车
• 2.商用车
• 1.1.2汽车型式认证所使用的分类方法
• 1.1.3按动力装置使用的能源分类
• 1. 传统能源汽车 • 绝大多数汽车发动机主要是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 • 2. 代用燃料和双燃料汽车 • 代用燃料包括生物柴油等合成石油、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醇类 (乙醇、甲醇、E10乙醇汽油、M10甲醇汽油)用于汽车发动机。 3. 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 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 类别产品。
• (2)车联网 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 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
• 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 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他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 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
台湾地区
代码 S T V W Y Z
国别或地区 英国 瑞士 法国 德国 瑞典 意大利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汽车厂 一汽轿车 一汽天津丰田 一汽大众 一汽货车 上海通用 上海大众 上海通用五菱 上海华普

汽车运用工程概述

汽车运用工程概述
绪 论
一、汽车运用工程概述
二、我国公路运输状况
1/6
绪 论
一、汽车运用工程概述 1.定义:汽车运用工程就是用科学的 定义: 定义 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 最有效管理的工程技术科学。 最有效管理的工程技术科学。 研究充分利用汽车运用性能, 研究充分利用汽车运用性能,合 理组织汽车运输,加强维修,减少 理组织汽车运输,加强维修, 交通事故、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交通事故、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这一完整的学科体系。 这一完整的学科体系。
5/6
3.大力发展公路运输的主要措施: 大力发展公路运输的主要措施: 大力发展公路运输的主要措施
(1)大力实施公路技术改造,扩大公路网, )大力实施公路技术改造,扩大公路网, 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 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 (2)加强车辆更新换代,提高汽车检测与维 )加强车辆更新换代, 护技术; 护技术; (3)合理分配燃料,开发新能源; )合理分配燃料,开发新能源; (4)提高社会车辆的运输效率。 )提高社会车辆的运输效率。
2/6
2.运用 根据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运用→根据事物特性 加以利用。 运用 根据事物特性, 3.汽车运用 根据汽车使用性能,合理使用汽车。 汽车运用→根据汽车使用性能 汽车运用 根据汽车使用性能,合理使用汽车。 4.工作 机务管理、运用管理。 工作→机务管理 工作 机务管理、运用管理。 (1)择优选配车辆; )择优选配车辆; (2)正确使用车辆; )正确使用车辆; (3)定期检测车辆; )定期检测车辆; (4)强制维护车辆; )强制维护车辆; (5)合理改造车辆; )合理改造车辆; (6)适时更新报废车辆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适时更新报废车辆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3/6
5. 研究内容 (1)汽车运用性能及合理使用; )汽车运用性能及合理使用; (2)汽车运行条件特性与汽车性能的 ) 适应性; 适应性; (3)汽车技术状况变化与运行时间行 ) 驶里程的关系; 驶里程的关系; (4)汽车性能与交通安全及环境污染 ) 关系; 关系; 的关系。 (5)汽车故障与维护修理的关系。 )汽车故障与维护修理的关系

《汽车使用知识》

《汽车使用知识》

第一节汽车绪论一.汽车的使用性能:汽车的排放污染性能和汽车的安全性已成为汽车的两个最主要使用性能。

汽车安全性主要可以分成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前者是指预防性措施,即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能力,而后者是减轻事故后果的能力。

汽车制动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行驶稳定性、汽车平顺性和汽车通过性能都属于汽车主动安全的范畴。

汽车应该有高运输生产率、低运输成本、安全可靠和舒适方便的工作条件。

汽车为了适应这种工作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益的能力叫做汽车的使用性能。

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通常有: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料经济性能、汽车制动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平顺性和汽车通过性能。

柔性转向器、商用汽车防钻措施,商用汽车后护栏,商用汽车侧护栏或者侧护板、乘员安全带、气囊(airbag)、汽车车身的安全设计均属于汽车被动安全的研究内容。

二.汽车发展史:1.世界汽车发展史:在1705年,纽科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做功而是靠机械做功的实用化蒸汽机。

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开始了水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历史。

1757年,詹姆斯.瓦特被聘为英国格拉斯戈大学实验室技师,接触到纽科门蒸汽机。

1763年发现其只利用了气压差,没有利用蒸汽的张力。

1769年,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蒸汽机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发展,并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卡布奥雷”,车长7.32m,车高。

2.2m。

运行速度为3.5-3.9Km/h。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的汽车获得了帝国专利证书(专利号:37435),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正式诞生。

其实,在本茨之前还有一些人在研制汽车。

法国报刊早在1863年就报道过雷诺发明的汽车,车速8Km/h。

1885年,德国人哥特里布.戴姆勒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2.中国汽车发展史:清光绪27年(1901年)冬,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z)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社 理工分社
3
汽车运用基础
1.1.1 汽车运用工程的概述
汽车运用工程是一门综合技术,是研究 如何协调汽车在运输中各方面联系的科 学。
汽车运用性能是设计和制造工艺所确定 的,这些性能有装载质量、容量、动力 性、燃料经济性、行驶安全性、通过性、 平顺性、汽车的公害、汽车的可靠性以 及维修方便性等。
油站投资都大的加气站,并形成一定的网络,一次性投 资较大。 • 需要一定的改车投资
汽车运用基础
出版社 理工分社
感谢
汽车运用基础
出版社 理工分社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汽车运用基础
第1章
1.1 1.1.1 汽车运用工程的概述 汽车运用工程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 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最有效管理的工程技术 科学。在技术可能和使用可靠的条件下, 保证汽车运输正常和安全地生产,以达到 最佳的材料用量和最低的劳动消耗,减少 汽车对环境和人类的污染和危害。
1.2.1 汽车运用的条件 汽车运用条件可以分为五 类: 社会经济条件 运输条件 组织-技术条件 气候条件和道路条件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0
汽车运用基础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社会经济条件 运输业是物质生产的一个部门,是保证社会上人们和货物
的转移所必需的。汽车运输就是汽车运输业的生产过程,或者 是其他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1
汽车运用基础
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无污染,噪声低 (2)能源效率高,多样化 (3)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 (4)动力电源使用成本高,续驶里程短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2
汽车运用基础
1.4.2 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作为燃料具有辛烷值高、混合 均匀、燃烧积灰少,不冲刷缸 壁油膜等特点。
汽车运用工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研究制定汽车检测、 维护及修理等标准,培养应用这些标准的技术骨干,这些 标准将对汽车运用工程的技术人员在技术、工艺、管理和 组织生产工作中有很大帮助。
5
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运用工程的发展
汽车运用工程是在汽车运输业 发展中形成的,到目前为止,它已发 展为研究充分利用汽车运用性能,合 理组织汽车运输,加强维修,减少交 通事故、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完整 学科体系。
出版社 理工分社
6
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运输发展的早期,汽车数量较 少,性能较差,在交通运输中作用 不大,
出版社 理工分社
我国自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运输发生了 深刻的变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7
汽车运用基础
出版社 理工分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具体做法是: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7
汽车运用基础
1.3 改善运行条件,实现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首先改善现有道路和新建
公路的质量 改善原有道路条件,控制
车流。 交通流实行控制 扩大公路的通 过能力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8
汽车运用基础
改善运行条件,实现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1)汽车运输管理现代化 应用微机进行车辆的调度,能合理 地分配运输任务,选择车辆调度的最优 方案,编制车辆运行计划,监控车辆运 行情况 (2)实现汽车维护和修理工作现代 化 在维修组织中逐步实现集中化、专 业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汽车的维 修制度。
(1)提高现有车辆的利用率,增 加运输车辆的品种,改进车辆的使 用性能
8
汽车运用基础
(2)实现汽车运输装卸机械化
1)发展有利于货物装卸的专 业化车身
2)发展随车装卸设备 3)发展集装箱和集装箱装卸 机械 4)发展运输用托板和叉车装 卸机械
出版社 理工分社
9
汽车运用基础
1.2 汽车运用的条件及使用性能的评价
11
汽车运用基础
(2)运输条件 1)运输性质 2)货物的种类和特性 3)货运量、运距和批量 4)装卸条件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2
汽车运用基础
(3)组织-技术条件
1)运行制度 车辆的运行制度决定于运 输任务及它所为之服务的企业 和机关的工作制度。 2)车辆保管、技术保养和 修理的组织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3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3
汽车运用基础
(1)天然气汽车的特点 以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有以下优点: 1)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3)有较好的安全性。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4
汽车运用基础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仍有一些缺点
• 汽油汽车在改用天然气后功率往往会下降10%~20%左右 • 本身的自重也增加 • 需要加压或液化以便装瓶,还需要建造比汽油、柴油加
汽车是一个复杂机械系统,它由许多总
出版社 理工分社
4
汽车运用基础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1.1 汽车运用工程的概述
预测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是现代汽车运用工程中的重要任 务。
随着汽车工业水平的提高,车速不断增加,提高汽车行驶 安全性已成为汽车运用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汽车维护和修理质量直接影响汽车技术状况、运用性能、 汽车运输生产率及运输成本。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9
汽车运用基础
1.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概述
1.4.1 电动汽车 电能是二次能源,它几乎 可用任何一次能源 (如核能、 太阳能、水力能、风能及矿物 燃料和各种可再生能源)生产。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0
汽车运用基础
电动汽车分为3种
纯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汽车运用基础
(4)气候条件 我国南北地区的气温相差
很大。东北地区北部的最低温 度可达到零下40 ℃,南方炎 热地区的最高温度可达40 ℃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4
汽车运用基础
(5)道路条件
汽车运输对公路的要求是: 1)在充分发挥汽车速度特性的情 况下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2)能满足该地区对此道路所要求 的最大通车量; 3)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有舒适性; 4)车辆通过此公路的运行材料消 耗量最低及零件的损坏最小。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5
汽车运用基础
1.2.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 汽车运输的车辆应该符合
使用条件及使用要求,以保证 运输生产率高和运输成本低。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6
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的使用性能及量标
外型尺寸和重量的利用程度 容量: 使用方便性 燃料经济性 使用期限 坚固性和可靠性 对保养和修理的适应性 越野性 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