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详解现用图解添加日志标题

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详解现用图解添加日志标题

引用在这里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详解图解添加日志标题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详解图解步骤图解1、连接螺旋:旋紧连接螺旋,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

2、调节三脚架:将三脚架打开,调节高度适中,三条架腿分别处于测站周围。

如果地面松软,应将架腿踩实。

3、光学对中器:调节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物镜,使地面清晰成像。

4、脚螺旋:调节脚螺旋,将仪器精确整平。

5、水平制动螺旋:旋紧水平制动螺旋,照准部被固定。

望远镜无法在水平方向转动。

6、水平微动螺旋:水平制动螺旋旋紧后,旋转水平微动螺旋,照准部在水平方向微微转动。

7、竖直制动螺旋:旋紧竖直制动螺旋,望远镜被固定在支架上无法转动。

8、目镜调焦螺旋: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9、水平度盘反光镜:调整水平度盘反光镜,读书窗数字明亮。

10、竖直度盘反光镜:调整竖直度盘反光镜,使读数窗读数明亮。

11、读数显微镜:调节读数显微镜,使读书清晰。

12、配盘手轮:调整配盘手轮,改变水平度盘读数。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解发布: 2009-10-06 09:32 | 作者: admin | 查看: 4次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解步骤图解1、安放三角架:调节三脚架腿至适当高度,尽量保持三脚架顶面水平。

如果地面松软,应将架腿踩入土中。

2、连接螺旋:旋紧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和三脚架连接在一起。

3、脚螺旋: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制动螺旋:旋紧制动螺旋,望远镜被固定。

5、水平微动螺旋:在制动螺旋旋紧后,调节水平微动螺旋,望远镜在水平方向微小转动。

6、目镜调焦螺旋:调节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成像。

7、物镜调焦螺旋: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远处物体清晰成像。

第四章第一节钢尺量距发布: 2009-10-15 14:15 | 作者: admin | 查看: 18次第一节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1.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经纬仪操作规程

经纬仪操作规程

经伟仪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到达工作地点后;要先打开经纬仪箱盖;使仪器与环境一致..2、打开三角架;调节好脚架高度使架头大致水平;稳固地架设在所测角点的上方..3、用中心连接螺钉将经纬仪固连在在角架上..二、操作规程:1、对中:1对中时;在连接中心螺旋的钩上悬挂垂球移动三角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将三角架的各脚稳固地踩入地中..2若垂球尖偏离测站点较大;需平移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再踩紧脚架;若偏离较小;可略旋移连接中心螺旋;将仪器在架头的圈孔范围内移动;使垂球尖对准测站点;再拧紧连接中心螺旋..3使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时;应首先目估对中和使仪器概略整平..用光学对中器是地;先要对光;然后将仪器在架头上平移;交替使用对中和整平的方法;直到测站点的像落在对中器圆圈的中央;达到既对中又整平..;最后拧紧中心连接螺旋..2、整平:1使照准部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个脚螺旋中心的连线方向..2两手同时向内或外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3旋转照准部90°;使水准管垂直于上述两个脚螺旋连线的方向;然后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3、反复多项上述步骤;直至照准部转到任意位置;气泡偏离中央均不超过半格时为止..瞄准:1调节目镜使十字丝最清晰;然后用望远镜上的准星和照门或粗瞄准器;先从镜外找到目标..2当在望远镜内看到目标后;拧紧水平制动螺旋;调节对光螺旋;消除视差;然后调节水平微动螺旋;用十字丝精确瞄准目标..4、水平角观测方法:1测回法;只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的单角..2盘左位置..3松开照准部和望远镜照部;由望远镜外的制动螺旋或板手转动通过照门和准星粗略瞄准左目标A;拧紧制动螺旋;仔细对光;用照准部与望远镜的微动螺旋;精确瞄准A目标;读取的水平度盘读数..4松开照准部和望远镜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用上述同样方法瞄准目标B;读记水平度盘读数..5以上两步称上半测回;测得该角角值..6盘右位置..7松开照准部和望远镜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读记水平度盘读数..8再松开照准部和望远镜制动螺旋;逆时针方向转动照部;瞄准A;读记水平度盘读数..9以上两步称下半测回;又测得该角值;上、下两半测回合称一测回;当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规定时;则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最后角值..5、方向观测法:适有于在一个测站上;有两个以上的观测方向时;须要测量多个角度的情况..1盘左位置观测2将水平度盘安置在0°00′或稍大的读数处;先选择明显作为起始方向;用前述方法精确瞄准;再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观测各方向目标;并将各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依次记入观测手薄..3若方向超过三个;最后还要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照准起始方向;并读数依次记入观测手薄..6、盘右位置观测:倒转望远镜;逆时针依次各方向;读记水平度盘读数..上下两侧回方向值的平均值即一测回平均方向值..7、竖直角的观测方法:1将经纬信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左瞄准目标;固定望远镜和照准部;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横丝;精确地切准目标的顶部..2旋转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气泡居中;再查看下十字丝横丝是否仍切准目标;确认后立即读数并记入手簿中..3盘右照准目标同一部位;以同样的方法读数并记录..4通过计算得竖直角..三、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严禁碰动经纬仪..2、仪器必须架稳、架牢..3、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读数时指标水准管气泡必须居中..4、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应尽量瞄准底部;当目标较近;成像较大时;用十字丝竖丝单丝平分目标..当目标较远时;可用十字丝竖丝与目标重合或将目标夹在双竖丝中央..5、经纬仪操作过程中;对每部位用力要轻..6、经纬仪从仪器箱中取出时;要用双手抉握住经纬仪基座部分;慢慢取出;作业完毕后;应将所有微动螺旋旋至中央位置;然后慢慢放入箱中;并固紧制动螺旋;不可强行或猛力关箱盖;仪器放入箱中后立即上锁..7、在外作业时;经纬仪旁要随时有人防护;以免造成重大损失..8、在井下使用经纬仪时;要注意必须架设在顶板完好;无滴水的地方..9、搬站时;应把经纬仪的所有制动螺旋略微拧紧;但不要拧得太紧;搬运过程中仪器脚架必须竖直拿稳;不得横扛在肩上..10、搬站时;若距离远或者环境情况不好等;经纬仪必须装箱搬运..11、清洁物镜和目镜时;应先用干净的软毛轻轻拂拭;然后用擦镜纸擦拭;严禁用其它物品擦拭镜面..12、经纬仪上的螺旋不润滑时不可强行旋转;必须检查其原因及时排队经纬仪任何部位发生故障;不应免强继续使用;要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损坏的程度..13、凡是经纬仪外露部分;上面不能留存油渍;以免积累灰沙..14、严禁随便拆开仪器..。

经纬仪的使用说明 (自动保存的)

经纬仪的使用说明 (自动保存的)

经纬仪使用说明书一、HR—右旋(顺时针)水平角,HL—左旋(逆时针)水平角。

二、经纬仪的操作步骤(光学对中法)1 、架设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 、对中: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 、整平: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

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1)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

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2)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4 、瞄准与读数:(1)目镜对光: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

(2)瞄准和物镜对光:粗瞄目标,物镜调焦使目标清晰。

注意消除视差。

精瞄目标。

(3)读数:调整照明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中,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刻划线清晰,然后读数。

三、经纬仪的注意事项:(1)运输仪器时,应采用原装的包装箱运输、搬动。

(2)近距离将仪器和脚架一起搬动时,应保持仪器竖直向上。

(3)换电池前必须关机。

(4)仪器只能存放在干燥的室内。

充电时,周围温度应在10~30℃之间。

(5)全站仪是精密贵重的测量仪器,要防日晒、防雨淋、防碰撞震动。

严禁仪器直接照准太阳。

经纬仪使用方法简单说明:经纬仪是测量的主要仪器,可用以测量水平角、竖直角、水平距离和高差:本章将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节水平角测量原理地面上两相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如图3—1,在地面上有A、O、B三点,其高程不同,倾斜线0A和OB所夹的角AOB是倾斜面上的角。

如果通过倾斜线OA,OB分别作竖直面,与水平面相交,其交线。

oa与ob所构成的角aob,就是水平角。

若在角顶O点(测站)的铅垂线上,水平地放置一带有顺时针刻划的圆盘,使圆盘中心在此铅垂线上,通过OA和OB的两竖直面在圆盘上截得的读数为m和n,则水平角β=n-m。

简述经纬仪操作过程

简述经纬仪操作过程

简述经纬仪操作过程使用经纬仪的操作过程:一、安装操作:1、检查经纬仪的外观,验证是否有外部损坏。

2、安装调试好了准备使用,注意两者之间安装位置紧密,不能有影响结果的隙缝。

3、按照经纬仪的技术规格,合理安装、接线,接触良好,没有损坏现象。

二、环境调试:1、环境:实验环境通风、湿度、温度等要求以及机械传动、负载、能源供应等要符合经纬仪的要求。

2、检查磁场等特殊的环境,以及对经纬仪的电气安全控制设备的调试,检查它们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并充分了解它们的使用需求和注意事项。

三、软件调试:1、网络调试:检查经纬仪设备和控制机之间的网络连接。

2、参数调试:设置或修改经纬仪的参数,确保参数的正确性、可靠性和便于使用。

3、测试调试: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测试调试,检查经纬仪的性能和使用的可靠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加热调试:1、确保工作环境温度符合经纬仪的设计要求,确保经纬仪正常工作;2、检查加热元件加热时间控制参数正确,确保加热元件按时加热,并且热量均匀;3、检查加热元件运行是否正常,确保恒温控制可以达到设计要求,以及调节准确度和精度;4、检查经纬仪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它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能。

五、正式运行:1、启动经纬仪,检查操作系统和硬件运行参数是否正常,并确保经纬仪正常运行;2、检查实际运行中的经纬仪的参数和功能的状态是否正常;3、比较实际运行和设计要求的性能是否一致;4、定期检查经纬仪的工作状态,时时保持经纬仪的正常运行;5、把工作情况反馈给设计师或者维护人员,以便及时修改不足或者优化设计,提高经纬仪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经纬仪测距操作方法

经纬仪测距操作方法

经纬仪测距操作方法
经纬仪测距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确保经纬仪正常工作,经纬仪盘面平稳。

2. 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的望远镜观测测站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角度。

首先对准目标点,调整水平仪使其水平。

然后通过调节经线仪器发垂丝与目标垂线一致,使其指示为零,读取仪器刻度。

3. 补充观测:可进行多次观测,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每次观测后应随机改变水平仪的位置,使测量误差互相抵消。

4. 距离计算:根据观测值和仪器常数,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测站点与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5. 纠正:考虑大气折射的影响,对测得的距离进行纠正。

一般采用查表或计算方法进行纠正。

6. 记录结果:将测得的距离和对应的观测角度、纠正值等数据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强光照射镜筒,以及保持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补充观测方式,如特殊目标点的观测等。

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图解

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图解

在这里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详解图解添加日志标题经纬仪操作方法步骤详解图解步骤图解1、连接螺旋:旋紧连接螺旋,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

2、调节三脚架:将三脚架打开,调节高度适中,三条架腿分别处于测站周围。

如果地面松软,应将架腿踩实。

3、光学对中器:调节光学对中器的目镜和物镜,使地面清晰成像。

4、脚螺旋:调节脚螺旋,将仪器精确整平。

5、水平制动螺旋:旋紧水平制动螺旋,照准部被固定。

望远镜无法在水平方向内转动。

6、水平微动螺旋:水平制动螺旋旋紧后,旋转水平微动螺旋,照准部在水平方向内微微转动。

7、竖直制动螺旋:旋紧竖直制动螺旋,望远镜被固定在支架上无法转动。

8、目镜调焦螺旋: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9、水平度盘反光镜:调整水平度盘反光镜,读书窗内数字明亮。

10、竖直度盘反光镜:调整竖直度盘反光镜,使读数窗内读数明亮。

11、读数显微镜:调节读数显微镜,使读书清晰。

12、配盘手轮:调整配盘手轮,改变水平度盘读数。

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解发布: 2009-10-06 09:32 | 作者: admin | 查看: 4次水准仪操作步骤方法详解图解步骤图解1、安放三角架:调节三脚架腿至适当高度,尽量保持三脚架顶面水平。

如果地面松软,应将架腿踩入土中。

2、连接螺旋:旋紧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和三脚架连接在一起。

3、脚螺旋: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制动螺旋:旋紧制动螺旋,望远镜被固定。

5、水平微动螺旋:在制动螺旋旋紧后,调节水平微动螺旋,望远镜在水平方向内微小转动。

6、目镜调焦螺旋:调节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成像。

7、物镜调焦螺旋: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远处物体清晰成像。

第四章第一节钢尺量距发布: 2009-10-15 14:15 | 作者: admin | 查看: 18次第一节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1.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经纬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地球表面上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它的使用方法是通过观测天空中的特定天体,如太阳、星星或者人造卫星,来确定地理位置的坐标。

经纬仪的设计原理基于天体的运动规律和仪器的测量能力,经过准确的操作和计算,可以得出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经纬仪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装置仪器:首先,将经纬仪放置在一个平稳的表面上,确保它保持水平。

经纬仪通常有一个平台底座,可以用螺钉或其他方式固定在观测点上。

2. 调整方位:然后,调整仪器的望远镜,使其指向远处的一个参考点,可以选择一个明显的地标或者恒星。

用水平气泡仪调整仪器的水平,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确定观测时间:测量经纬度需要确定观测的精确时刻。

使用精确的时间源,如原子钟、GPS时间或其他可靠的时间标准。

4. 观测天体:在观测时间到来时,使用经纬仪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中选定的天体。

对于太阳的观测,可以通过测量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计算位置。

对于星星或卫星的观测,则需要记录其准确的位置信息。

5. 进行计算:观测完成后,需要将所得到的测量数据输入到相关的地理计算软件或公式中,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这些计算涉及天体运动的模型、地球自转的影响等多个因素。

6. 得出结果:经过计算,会得出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数值。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不同的坐标系或地图投影方式来表示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需要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和技巧。

例如,需要了解天体运动规律及其对地球表面观测的影响,熟悉地理坐标系统和相关计算方法等。

此外,仪器的精确度也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操作中需要保证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校准。

总之,经纬仪作为一种测量地理位置的工具,在地理、天文和测量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准确的数据处理,可以获得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信息,为地理研究、导航和其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对于有需求的领域和个人来说,掌握并正确使用经纬仪是一项有价值的技能。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经纬仪是测量工作中的主要测角仪器。

由望远镜、水平度盘、竖直度盘、水准器、基座等组成。

怎样才能正确的使用经纬仪呢?小编和您来看看!经纬仪使用方法1 、架设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 、对中: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 、整平: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

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

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4 、瞄准与读数:① 目镜对光: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

② 瞄准和物镜对光:粗瞄目标,物镜调焦使目标清晰。

注意消除视差。

精瞄目标。

③ 读数:调整照明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中,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刻划线清晰,然后读数。

现在很多都是使用全站仪,全站仪的使用(以拓普康全站仪为例进行介绍)介绍:(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

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

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

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

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

(一)对中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度盘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操作步骤为:张开脚架,调节脚架腿,使其高度适宜,并通过目估使架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

从箱中取出经纬仪安置于架头上,旋紧连接螺旋,并挂上锤球。

如锤球尖偏离测站点较远,则需移动三脚架,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然后将脚架尖踩实。

略微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仪器,直至锤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再旋紧连接螺旋。

(二)整平整平的目的是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使经纬仪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其操作步骤如下:1.旋转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一对脚螺旋[如图3-7A ]。

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2.将照准部旋转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如图3-7B]图3-7 整平3.按以上步骤重复操作,直至水准管在这两个位置上气泡都居中为止。

使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整平时,首先通过目估初步对中(也可利用锤球),旋转对中器目镜看清分划板上的刻划圆圈,再拉伸对中器的目镜筒,使地面标志点成像清晰。

转动脚螺旋使标志点的影像移至刻划圆圈中心。

然后,通过伸缩三脚架腿,调节三脚架的长度,使经纬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再调节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

接着通过对中器观察地面标志点,如偏刻划圆圈中心,可稍微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移动仪器,使其精确对中,此时,如水准管气泡偏移,则再整平仪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对中、整平同时完成。

瞄准瞄准目标的步骤如下:1.目镜对光:将望远镜对向明亮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2.粗略瞄准: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与望远镜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与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的瞄准器对准目标,然后旋紧制动螺旋。

3.物镜对光:转动位于镜筒上的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并检查有无视差存在,如果发现有视差存在,应重新进行对光,直至消除视差。

4.精确瞄准:旋转微动螺旋,使十字丝准确对准目标。

观测水平角时,应尽量瞄准目标的基部,当目标宽于十字丝双丝距时,宜用单丝平分;目标窄于双丝距时,宜用双丝夹住;观测竖直角时,用十字丝横丝的中心部分对准目标位,读数读数前应调整反光镜的位置与开合角度,使读数显微镜视场内亮度适当,然后转动读数显微镜目镜进行对光,使读数窗成像清晰,再按上节所述方法进行读数。

经纬仪的应用很多1、测量角度,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2、在已知一点和一条直线的情况下,放出已知角度的另一条直线3、方便的时候也可以代替水准仪使用4、实际使用最所的是极坐标法和交汇法下面是几种基本方法,不过遗憾,贴不上图表,努力理解下吧放出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用。

4-1-4-1 直角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

如图4-5所示,G1、G2、G3、G4为方格网点,现在要在地面上测出一点A。

为此,沿G2-G3边量取G2A',使G2A'等于A与G2横坐标之差Δx,然后在A'设置经纬仪测设G2-G3边的垂线,在垂线上量取A'A,使A'A等于A与G2纵坐标之差Δy,则A点即为所求。

图4-5 直角坐标放线图从上述可见,用直角坐标法测定一已知点的位置时,只须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

4-1-4-2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

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夹角(极角β)与距离(极距S),按β与S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定出。

如图4-6中,M、N为控制点,即已知M、N之坐标和MN边的坐标方位角αMN。

现在要求根据控制点M测定尸点。

首先进行内业计算,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M到P的坐标方位角αMP和距离S。

计算公式如下:β=αMN-αMP (4-20)图4-6 极坐标放线图在实地测定P点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于M点上,以MN为起始边,测设极角β,定出MP之方向,然后在MP上量取S,即得所求点P。

当不计控制点M的误差,用极坐标法测定P之点位中误差mP,可按下式进行计算:(4-21)式中mβ——测设β角度的中误差;S——控制点至测定点的距离;ms——测定距离S的中误差。

【例4】在图4-6中,已知控制点M、N的坐标值和MN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xM=107566.60,yM=96395.09:xN=107734.26,yN=96396.90;αMN=0°37'07"。

待测点P的坐标为:xP=107620.12,yP=96242.57。

计算αMP及β、S之值。

为了使计算过程条理清楚,采用表4-9、表4-10进行计算。

表4-9是使用计算机和三角函数表进行计算的表格形式;表4-10是用对数计算的表格。

表中(1)、(2)、(3)……表示计算次序。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计算方法其结果完全相同:S =161.638m,αMP=289°20'10"。

而β=αMN-αMP =0°37'07"+3600-289°20'10"=71°16'57"。

应用三角函数计算表4-9应用对数计算表4-10注:(n)表示其真数为负值。

4-1-4-3 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

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

如图4-7所示,用前方交会法测定点P时,先要根据P点的坐标与控制点M、N的坐标,按式(4-18)求出控制点至测定点的坐标方位角αMP、αNP,然后再按式(4-20)求出夹角β及γ。

实地测设P点的步骤:在控制点M、N设站,分别测设β及γ两角,方向线MP和NP的交点即为所求的P 点。

当不计控制点本身的误差,测设点P的精度可按下式计算:(4-22)式中 MP——P点位置的测定中误差;β、γ——交会角;m——测设β、γ的测角中误差;SMP、SNP——交会边的长度。

图4-7 角度前方交会法[例5] 设图4-7中,控制点M、N及待测定点P之坐标值仍同前例,计算交会角β、γ和点P的中误差MP。

αMP、SMP和β之值在前例中已经求出,现按表4-9的形式计算αNP、SNP得:αNP=233°30'50",SNP =191.952m。

而γ=αNP-αNM=αNP-(αMN+180°)=233°30'50"-(0°37'07"+180°)=52°53'43"。

设测定β、γ的测角中误差m=10",将m、β、γ及SMP、SNP之值代入(4-22)式,则得表4-94-1-4-4 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

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

如图4-8所示,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上相对应的柱中心线端点,以经纬仪定向,用方向线交会法测设柱基中心或柱基定位桩。

在施工过程中,各柱基中心线则可以随时将相应的定位桩拉上线绳,恢复其位置。

此外,在施工放线时,定向点往往投设在龙门板上(图4-9),在龙门板上标出墙、柱的中心线,可以将龙门板上相对应的方向点拉上白线绳,用以表示墙、柱的中心线。

图4-8 方向线交会图1-柱中心线端点;2-柱基定位桩;3-厂房控制网图4-9 龙门板定点法1-龙门板;2-龙门桩;3-细线绳4-1-4-5 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至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

如图4-10所示,A、B为控制点,P为待测点。

为了在实地测定P,先应按式(4-19)计算出a、b的长度。

a、b之值也可以直接从图上量取。

测设时分别以A、B为中心,a、b为半径,在场地上作弧线,两弧的交点即为P。

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图4-10 距离交会法4-1-4-6 正倒镜投点法1.适用条件及优点在进行直线投点时,一般是把仪器安置在直线的一端,照准相应的另一端点,进行放线投点。

若直线两端点之间不能直接通视时,则可将仪器置于两端点之间的高处位置,运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

此外,在远距离投点时,亦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的中间,进行投点。

正倒镜投点法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能解决通视的困难;同时由于使视线缩短,减少了照准误差和可以不考虑对中误差的影响,因而使投点精度得到提高。

2.测设方法在图4-11中,设A、C两点不通视,在A、C两点之间任意选定一点B',使能与A、C通视。

B'应尽量靠近AC线。

然后在B'安置经纬仪,分别以正倒镜照准A,倒转望远镜前视C。

由于仪器误差的影响,十字丝之交点不落于O点,而分别落于O'、O"。

为了将仪器移置于AC线上,取合½O'O"定出O点,若O在C之左,则将仪器自B'向右移动B'B距离,反之亦然。

B'B按下式计算。

(4-23)如此重复操作,直到O'和O"点落于C点的两侧,且CO'=CO"的时候,仪器就恰好位于AC直线上了。

图4-11 正倒镜投点法3.注意事项(1)按式(4-23)计算B'B时,式中各距离值可用目估,经逐次移动,多次观测,使仪器逐渐趋近AC线而最后正好位于AC线上;(2)在B'点初次安置仪器时应先试看,使A、C点均落在望远镜十字丝的左右,这样在逐次趋近移动时,只需在脚架上移动仪器即可;(3)所使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检验校正,以尽量减小或消除正倒镜的误差。

但仪器一般很难校正完善,因此投点时一定要用正倒镜取中定点,以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