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彭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彭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置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故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一说向西北有门山,因两山相对如阙而名天彭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1377)降彭州为彭县;明清两朝彭县皆属成都府;民国时,属西川道,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属温江专区,1983年撤温江地区后改属成都市,1993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彭县设县级彭州市。
笔者找了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进行查证,结果得出:彭县在明朝有文科进士6+1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3名。
现将这9名文科进士的科年、甲第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彭县明朝文科进士名录李宗泗明成化17/3/134《索》1256《碑》395刘士元明正德6/3/154《索》2012《碑》561李凤毛明嘉靖29/3/13《索》1317《碑》789边维垣明嘉靖35/2/36《索》1173《碑》825杨云鹤明崇祯4/3/97《索》1658《碑》1273龚完敬明崇祯10/3/134《索》105《碑》1309吴延龄明崇祯15/特258《索》105《碑》1344上面“6+1”中的“1”,指《索》、《碑》中“明崇祯15年”的特科人员。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龚延明教授和邱进春博士研究生合写文章《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说:“崇祯13年春,已录取魏藻德等为进士;同年四月,…帝思破格用人,而考选止于进士,特命举人贡生就试教职者,悉用为部寺司属、推官、知县,凡263人,号为庚辰特用。
‟被《碑》《索》误作崇祯15年榜。
他们实际的身份是前163人为该科会试的副榜举人,后100人则为当年经过廷试的岁贡生员,显然和进士是两码事。
南充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南充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战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秦灭巴、蜀,建巴郡,(郡治在江州县(后改巴县,即今重庆市市中区),下设阆中县。
西汉高祖刘邦为纪念大将军纪信舍身救刘邦的殊功,于纪信故里,析阆中县置安汉县,隶益州、属巴郡;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北宋属成都府路果州,南宋属潼川路顺庆府;明属四川布政使司顺庆府;清属四川省顺庆府;民国属四川省嘉陵道,民国元年(1911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府县同城,去县留府,府直管县;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属川北行署区南充市,1950年复设南充县,1952年属南充专区,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地级南充市,原南充县改为高坪区。
南充县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承,据本人对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及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的查找得知,在明朝就有文科进士73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11名。
现将这明朝73名进士和清朝11明进士的科甲情况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南充县明朝文科进士名录庞壎明永乐2/3/241《索》5《碑》92范循明永乐13/3/67《索》1421《碑》131何琛明正统10/3/74《索》669《碑》221张永明景泰2/2/10《索》455《碑》231冯孜明天顺1/2/85《索》1058《碑》265任弘明成化14/3/57《索》711《碑》373王孝忠明弘治9/3/18《索》286《碑》471张惟明弘治9/3/51《索》534《碑》472程云鹏明弘治15/2/54《索》879《碑》500王楝明正德3/2/29《索》291《碑》530张以庄明正德3/3/30《索》452《碑》536王珮明正德3/3/91《索》213《碑》539柳稷明正德3/3/155《索》1754《碑》543王度明正德3/3/180《索》185《碑》544杜杲明正德6/2/67《索》1612《碑》550罗方明正德6/3/56《索》1895《碑》556罗玉明正德6/3/173《索》1896《碑》562韩世英明正德9/2/25《索》1498《碑》566史麟明正德9/3/234《索》1801《碑》584陈大道明正德12/3/72《索》2134《碑》596任佃明正德12/3/75《索》713《碑》597母德纯明正德12/3/168《索》2257《碑》601张芊明正德12/3/223《索》489《碑》604王朝用明正德16/3/155《索》294《碑》618杨琰明正德16/3/194《索》1664《碑》620杨丽明嘉靖2/2/105《索》1659《碑》628杨顺明明嘉靖5/2/77《索》1666《碑》649任瀚明嘉靖8/2/3《索》715《碑》661王养正明嘉靖8/2/60《索》325《碑》664王廷明嘉靖11/2/8《索》206《碑》679文衡明嘉靖11/2/80《索》75《碑》683王继宗明嘉靖11/3/28《索》226《碑》684谯孟龙明嘉靖14/2/22《索》88《碑》698王遵明嘉靖14/3/28《索》266《碑》703杨子臣明嘉靖14/3/127《索》1664《碑》708仁良明嘉靖17/3/13《索》714《碑》720王之臣明嘉靖17/3/43《索》249《碑》722赵之屏明嘉靖17/3/137《索》1775《碑》727杜汝桢明嘉靖17/3/181《索》1609《碑》729戈中和明嘉靖20/2/56《索》1828《碑》736王养浩明嘉靖20/3/2《索》325《碑》738冯荐明嘉靖20/3/58《索》1065《碑》740马守明嘉靖20/3/105《索》1493《碑》743陈以勤明嘉靖20/3/108《索》2114《碑》743张鉴明嘉靖23/3/61《索》533《碑》757谯思明嘉靖29/3/50《索》88《碑》790文阶明嘉靖29/3/198《索》78《碑》798杜时芳明嘉靖32/3/139《索》1613《碑》813杨脩明嘉靖35/2/83《索》1673《碑》827尚德恒明嘉靖35/3/60《索》2402《碑》830王用桢明嘉靖38/3/63《索》315《碑》847王续之明嘉靖41/2/57《索》234《碑》858何子明明嘉靖44/3/240《索》670《碑》887陈于陛明隆庆2/2/7《索》2088《碑》893杨沂明隆庆2/3/94《索》1680《碑》902王延明隆庆5/3/94《索》208《碑》924杨文举明万历5/3/29《索》1653《碑》957任悊明万历11/3/27《索》718《碑》990雍之可明万历11/3/254《索》89《碑》1001江钟廉明万历14/3/41《索》1035《碑》1009黄辉明万历17/2/24《索》1574《碑》1024周维新明万历17/3/147《索》2198《碑》1034黄 明万历20/2/24《索》1573《碑》1042杨松年明万历20/2/46《索》1696《碑》1043杜日章明万历20/3/77《索》1612《碑》1048黄炜明万历26/2/58《索》1573《碑》【注】杨方隆明万历26/3/205《索》1651《碑》1086明之胤明万历38/2/44《索》1922《碑》1139王世荫明万历38/3/37《索》289《碑》1142明时举明万历38/3/199《索》1922《碑》1150李若梓明万历47/3/98《索》1286《碑》1197杨文岳明万历47/3/122《索》1653《碑》1199江鼎镇明天启5/2/13《索》1021《碑》1230【注】黄炜,在《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中无名,但在《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第2580页的【注1】中有“本科二甲碑及《登科录》均为五十七名。
涪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涪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西汉武帝刘彻建之元年(公元前140年)置涪陵县,属巴郡;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涪陵县为巴亭,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东晋明帝司马绍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废县,南齐复置,属涪陵郡;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四年(公元564年)又废县;隋又置涪陵县,属巴郡;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涪州;宋置涪州;元、明、清亦置涪州,隶属重庆府;公元1913年,民国改涪州为涪陵县,先后隶属川东道和四川第八区;1983年撤县建涪陵市(县级),1995年撤地区设涪陵市(地级),1997年12月20日撤地级涪陵市,设重庆市涪陵区。
从对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年〕进士)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及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的查证得知:涪州在明朝有文科进士24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32名,居四川各州县之首,比有“才子之乡”的富顺县多13名。
现将涪州在明清两朝文科进士情况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涪州明朝文科进士名录蒋勉明永乐13/2/72《索》1456《碑》127夏铭明宣德5/2/31《索》363《碑》185刘纪明景泰2/3/40《索》1990《碑》237刘岌明景泰5/3/149《索》1982《碑》257郭澄明天顺1/2/23《索》143《碑》262张善吉明成化2/3/144《索》527《碑》313钱玉明成化8/3/57《索》2344《碑》342刘茞明弘治12/2/78《索》2022《碑》485张柱明弘治15/3/77《索》483《碑》506夏邦谟明正德3/2/58《索》360《碑》532夏国孝明嘉靖2/3/81《索》361《碑》634谭棨明嘉靖17/3/45《索》99《碑》722谭臬明嘉靖29/3/168《索》98《碑》796黎元明嘉靖35/3/93《索》893《碑》832王堂明嘉靖38/3/49《索》332《碑》846徐尚明嘉靖41/3/189《索》990《碑》869文作明隆庆2/3/157《索》76《碑》905刘养充明隆庆5/3/200《索》2045《碑》929文德明万历8/3/48《索》75《碑》974曹愈参明万历14/3/158《索》1853《碑》1014张与可明万历17/3/61《索》524《碑》1030况上进明万历17/3/98《索》1161《碑》1031杨景淳明万历17/3/105《索》1702《碑》1032向鼎明天启5/3/208《索》903《碑》1242涪州清朝文科进士名录文景藩清康熙12/3/38《索》78《题》182何有基清雍正1/3/110《索》678《题》349周煌清乾隆2/2/46《索》2236《题》427张煦清乾隆2/3/224《索》515《题》437刘为鸿清乾隆4/3/88《索》2003《题》446徐玉书清乾隆16/3/140《索》950《题》503邹锡畴清乾隆17/3/118《索》933《题》515陈于午清乾隆22/3/92《索》2088《题》538陈鹏飞清乾隆28/3/113《索》2165《题》568张二载清乾隆31/3/114《索》408《题》577周兴岱清乾隆36/2/6《索》2231《题》588文楠清乾隆37/3/72《索》77《题》600熊德芝清乾隆37/3/98《索》697《题》601周宗岐清乾隆40/2/44《索》2208《题》605陈煦清嘉庆6/3/7《索》2161《题》692陈廷达清嘉庆6/3/17《索》2092《题》692陈永图清嘉庆7/3/16《索》1702《题》707陈伊言清嘉庆10/3/142《索》2111《题》723刘邦炳清嘉庆13/3/15《索》2032《题》731张进清嘉庆14/3/68《索》456《题》746邹柟清嘉庆22/3/12《索》931《题》782陈錕清嘉庆25/3/127《索》2172《题》811陈爔清道光12/2/61《索》2180《题》866陈镕清道光13/3/51《索》2172《题》880周淦清同治4/3/19《索》2212《题》1056毛凤五清同治4/3/98《索》649《题》1059傅炳墀清同治4/3/131《索》744《题》1060施纪云清光绪9/2/28《索》157《题》1174周垣清光绪9/3/56《索》2218《题》1179施愚清光绪24/2/15《索》159《题》1294方正清光绪24/3/157《索》16《题》1305潇湘清光绪29/3/64《索》1445《题》1319上面“//”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索》、《碑》、《题》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索》、《碑》、《题》中的页码数。
南溪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南溪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为古僰道县地,汉属犍为郡;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设南广县,隋文帝杨坚仁寿初避太子杨广讳改为南溪县至今。
唐为戎州治。
南溪县在南北朝梁时属戎州六同郡,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废六同郡,直属戎州,隋炀帝杨广大业初属犍为郡,南宋孝宗赵眘乾道六年(1170)属叙州,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属叙州路,明清时属叙州府,1913年废叙州府而隶属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9年撤永宁道,直属四川省,1935——1949年属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7日解放,先后隶属宜宾专署、宜宾地区、宜宾市。
2011年7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宜宾市南溪区。
笔者找了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进行查证,结果得出:南溪县在明朝有文科进14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5名。
现将这19名文科进士的科年、甲第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南溪县明朝文科进士名录王忱明永乐13/3/99《索》1054《碑》133王穀明景泰5/2/41《索》295《碑》245刘忠明成化11/2/9《索》2029《碑》349刘信明成化11/3/66《索》1978《碑》357张璠明成化17/3/92《索》420《碑》392税新明成化20/3/138《索》992《碑》411杨朴明弘治3/2/58《索》1690《碑》436刘景寅明弘治6/2/26《索》2035《碑》450刘景宇明正德6/2/114《索》2035《碑》453阚继禹明嘉靖41/2/22《索》2184《碑》856罗文宝明万历26/3/128《索》1895《碑1082》张间明万历29/3/19《索》523《碑》1093牟志夔明万历32/3/221《索》746《碑》1119彭参明万历47/3/153《索》1364《碑》1200南溪县清朝文科进士名录程峄清乾隆13/3/172《索》882《题》493包欣芳清咸丰3/2/80《索》939《题》991吴茂先清同治4/3/155《索》855《题》1061罗肃清同治13/3/175《索》1905《题》1107曾继光清光绪16/3/91《索》2315《题》1231上面“//”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索》、《碑》、《题》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索》、《碑》、《题》中的页码数。
明清期间傅氏进士一览表

明清期间傅氏进士一览表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科殿试金榜:傅晧、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殿试金榜:傅汉、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殿试金榜:傅行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傅璇、永乐四年(1406年)丙戌科殿试金榜:傅诚永乐九年(1411年)辛卯科殿试金榜:傅良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殿试金榜:傅启让- 傅玉润、傅玉良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殿试金榜:傅沇永乐十六年(1418年)戊戌科殿试金榜:傅敬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殿试金榜:傅端宣德二年(1427年)丁未科殿试金榜:傅皓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纲正统元年(1436年)丙辰科殿试金榜:傅宽正统四年(1439年)己未科殿试金榜:傅文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殿试金榜:傅韶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实;第三甲:傅瀚、傅允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殿试金榜:傅希说、傅鼐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殿试金榜:傅金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凯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殿试金榜:傅潮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锦、傅谧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圭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殿试金榜:傅习、傅乾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浚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殿试金榜:傅元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殿试金榜:傅钥、傅楫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殿试金榜:傅尚文、傅良弼、傅桂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殿试金榜:傅南乔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殿试金榜:傅仲霖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炯第三甲:傅凤翱、傅梦弼、傅鹗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殿试金榜:傅汉臣、傅应祥、傅学礼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殿试金榜:傅颐、傅镇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殿试金榜:傅佩-、傅应诏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殿试金榜:傅卿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傅夏器。
四川各州县明清文科进士分布

四川各州县明清文科进士分布四川在科举时代的文科考试中,总的形势是不够理想的,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从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进行查找,得出四川各州县在明朝共中文科进士1377+17人,占明朝文科进士总人数24595人的5.6%,即约1/17.9;在清朝共中文科进士748人,占清朝文科进士总数28849的2.8%,即1/35.9。
四川各州县明朝文科进士分布情况如下表:四川各州县明朝文科进士分布情况表在明一朝共进行过89次文科考试,产生了89个第一名(状元)、89个第二名(榜眼)、89个第三名(探花)。
四川省在明朝的文科进士1377人中,只出了一个状元,(在只有10名进士的新都县,即正德六年〔1511〕的杨慎)三个榜眼(有2个在只有6名进士的长宁县,即正统10年〔1445〕的周洪谟和天顺4年〔1460〕的李永通,另一个是在有91名进士的巴县,即成化23年〔1487〕的刘春),2个探花(一个在有27名进士的遂宁,是嘉靖8年〔1529〕的杨名,另一个在只有2名进士的罗江县,是嘉靖11年〔1532〕的高节)。
四川各州县在清朝文科进士分布情况如下表:四川各州县清朝文科进士分布表在清一朝共进行过112次文科考试,由于顺治九年(1652年)和顺治十二年(1655年)分“满”“汉”两榜,共产生了114个第一名(状元)、114个第二名(榜眼)、114个第三名(探花)。
四川在清朝的文科进士748人中只出有一个状元——光绪二年(1876年)资州(资中县)的骆成骧,一个榜眼——顺治18年(1661年)遂宁的李仙根,一个探花——道光18年(1838年)大竹县的江国霖。
前面所说“1377+17”中的“17”是指《碑》《索》中的崇祯15年“赐特用出身”榜263名人中四川有17个。
中国历代文武进士名录1

中国历代文武进士名录1中国历代文武进士名录1中国历代文武进士名录作者:杰love杰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
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试毕合格者赐进士及第。
其后有“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等名义。
明、清均以举人经礼部会试中式者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
据历代府、县志书《选举》中进士名录辑录,绍兴(山阴、会稽)自唐证圣元年(695)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兴学校教育,废科举制度止,共出进士1390名(文科1216名,武科174名),其中状元19名(文科11名,武科8名),榜眼10名(文科7名,武科3名),探花8名(文科5名,武科3名)。
此外,尚有散见于其他史志典籍、辞典、谱谍中之进士82名(文科55名,武科27名),各注明所据,增补于相应之处,以供考订。
光绪三十三年(1907)、宣统二年(1910)两次礼部会考中式者(8名)名录,附载于末存照。
状元文科王佐山阴人,宋绍兴十八年(1148)王佐榜。
授平江军节度使、判官、户部尚书、侍讲、集英殿修撰、宝文阁直学士詹骙会稽人,宋淳熙二年(1175)詹骙榜。
授龙图阁学士,知宣国府诸大绶山阴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诸大绶榜。
授吏部右侍郎,赠吏部尚书罗万化会稽人,明隆庆二年(1568)罗万化榜。
历官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张元忭山阴人,明隆庆五年(1571)张元忭榜。
授左谕德兼侍读余煌会稽人,明天启五年(1625)余煌榜。
官侍读学士梁国治会稽人,清乾隆十三年(1748)梁国治榜。
寄籍通州郭县。
授修撰、东阁大学士茹棻会稽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茹棻榜。
授兵部尚书史致光山阴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史致光榜。
授都察院左都御史、云贵总督章鋆山阴人,清咸丰二年(1852)恩科章鋆榜。
寄籍鄞县。
授国子监祭酒陈冕山阴人,清光绪九年(1883)陈冕榜。
寄籍宛平。
授修撰武科谢弘仪会稽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庚戌科姚万宪会稽人,明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刘穆山阴人,明崇祯十年(1637)丁丑科。
四川各州县明清文科进士分布

四川各州县明清文科进士分布四川在科举时代的文科考试中,总的形势是不够理想的,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从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进行查找,得出四川各州县在明朝共中文科进士1377+17人,占明朝文科进士总人数24595人的5.6%,即约1/17.9;在清朝共中文科进士748人,占清朝文科进士总数28849的2.8%,即1/35.9。
四川各州县明朝文科进士分布情况如下表:四川各州县明朝文科进士分布情况表在明一朝共进行过89次文科考试,产生了89个第一名(状元)、89个第二名(榜眼)、89个第三名(探花)。
四川省在明朝的文科进士1377人中,只出了一个状元,(在只有10名进士的新都县,即正德六年〔1511〕的杨慎)三个榜眼(有2个在只有6名进士的长宁县,即正统10年〔1445〕的周洪谟和天顺4年〔1460〕的李永通,另一个是在有91名进士的巴县,即成化23年〔1487〕的刘春),2个探花(一个在有27名进士的遂宁,是嘉靖8年〔1529〕的杨名,另一个在只有2名进士的罗江县,是嘉靖11年〔1532〕的高节)。
四川各州县在清朝文科进士分布情况如下表:四川各州县清朝文科进士分布表在清一朝共进行过112次文科考试,由于顺治九年(1652年)和顺治十二年(1655年)分“满”“汉”两榜,共产生了114个第一名(状元)、114个第二名(榜眼)、114个第三名(探花)。
四川在清朝的文科进士748人中只出有一个状元——光绪二年(1876年)资州(资中县)的骆成骧,一个榜眼——顺治18年(1661年)遂宁的李仙根,一个探花——道光18年(1838年)大竹县的江国霖。
前面所说“1377+17”中的“17”是指《碑》《索》中的崇祯15年“赐特用出身”榜263名人中四川有17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充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战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秦灭巴、蜀,建巴郡,(郡治在江州县(后改巴县,即今重庆市市中区),下设阆中县。
西汉高祖刘邦为纪念大将军纪信舍身救刘邦的殊功,于纪信故里,析阆中县置安汉县,隶益州、属巴郡;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北宋属成都府路果州,南宋属潼川路顺庆府;明属四川布政使司顺庆府;清属四川省顺庆府;民国属四川省嘉陵道,民国元年(1911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府县同城,去县留府,府直管县;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属川北行署区南充市,1950年复设南充县,1952年属南充专区,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地级南充市,原南充县改为高坪区。
南充县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承,据本人对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及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的查找得知,在明朝就有文科进士73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11名。
现将这明朝73名进士和清朝11明进士的科甲情况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南充县明朝文科进士名录
庞壎明永乐2/3/241《索》5《碑》92范循明永乐13/3/67《索》1421《碑》131
何琛明正统10/3/74《索》669《碑》221张永明景泰2/2/10《索》455《碑》231
冯孜明天顺1/2/85《索》1058《碑》265任弘明成化14/3/57《索》711《碑》373
王孝忠明弘治9/3/18《索》286《碑》471张惟明弘治9/3/51《索》534《碑》472
程云鹏明弘治15/2/54《索》879《碑》500王楝明正德3/2/29《索》291《碑》530
张以庄明正德3/3/30《索》452《碑》536王珮明正德3/3/91《索》213《碑》539
柳稷明正德3/3/155《索》1754《碑》543王度明正德3/3/180《索》185《碑》544
杜杲明正德6/2/67《索》1612《碑》550罗方明正德6/3/56《索》1895《碑》556
罗玉明正德6/3/173《索》1896《碑》562韩世英明正德9/2/25《索》1498《碑》566
史麟明正德9/3/234《索》1801《碑》584陈大道明正德12/3/72《索》2134《碑》596
任佃明正德12/3/75《索》713《碑》597母德纯明正德12/3/168《索》2257《碑》601张芊明正德12/3/223《索》489《碑》604王朝用明正德16/3/155《索》294《碑》618
杨琰明正德16/3/194《索》1664《碑》620杨丽明嘉靖2/2/105《索》1659《碑》628
杨顺明明嘉靖5/2/77《索》1666《碑》649任瀚明嘉靖8/2/3《索》715《碑》661
王养正明嘉靖8/2/60《索》325《碑》664王廷明嘉靖11/2/8《索》206《碑》679
文衡明嘉靖11/2/80《索》75《碑》683王继宗明嘉靖11/3/28《索》226《碑》684
谯孟龙明嘉靖14/2/22《索》88《碑》698王遵明嘉靖14/3/28《索》266《碑》703
杨子臣明嘉靖14/3/127《索》1664《碑》708仁良明嘉靖17/3/13《索》714《碑》720
王之臣明嘉靖17/3/43《索》249《碑》722赵之屏明嘉靖17/3/137《索》1775《碑》727杜汝桢明嘉靖17/3/181《索》1609《碑》729戈中和明嘉靖20/2/56《索》1828《碑》736
王养浩明嘉靖20/3/2《索》325《碑》738冯荐明嘉靖20/3/58《索》1065《碑》740
马守明嘉靖20/3/105《索》1493《碑》743陈以勤明嘉靖20/3/108《索》2114《碑》743张鉴明嘉靖23/3/61《索》533《碑》757谯思明嘉靖29/3/50《索》88《碑》790
文阶明嘉靖29/3/198《索》78《碑》798杜时芳明嘉靖32/3/139《索》1613《碑》813
杨脩明嘉靖35/2/83《索》1673《碑》827尚德恒明嘉靖35/3/60《索》2402《碑》830
王用桢明嘉靖38/3/63《索》315《碑》847王续之明嘉靖41/2/57《索》234《碑》858
何子明明嘉靖44/3/240《索》670《碑》887陈于陛明隆庆2/2/7《索》2088《碑》893
杨沂明隆庆2/3/94《索》1680《碑》902王延明隆庆5/3/94《索》208《碑》924
杨文举明万历5/3/29《索》1653《碑》957任悊明万历11/3/27《索》718《碑》990
雍之可明万历11/3/254《索》89《碑》1001江钟廉明万历14/3/41《索》1035《碑》1009黄辉明万历17/2/24《索》1574《碑》1024周维新明万历17/3/147《索》2198《碑》1034黄 明万历20/2/24《索》1573《碑》1042杨松年明万历20/2/46《索》1696《碑》1043杜日章明万历20/3/77《索》1612《碑》1048黄炜明万历26/2/58《索》1573《碑》【注】杨方隆明万历26/3/205《索》1651《碑》1086明之胤明万历38/2/44《索》1922《碑》1139王世荫明万历38/3/37《索》289《碑》1142明时举明万历38/3/199《索》1922《碑》1150李若梓明万历47/3/98《索》1286《碑》1197杨文岳明万历47/3/122《索》1653《碑》1199江鼎镇明天启5/2/13《索》1021《碑》1230
【注】黄炜,在《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中无名,但在《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第2580页的【注1】中有“本科二甲碑及《登科录》均为五十七名。
但《碑录》末尾注有:‘查登科录则三十一名潘阳春下,尚有黄炜、李作舟、穆深山、杨逢时四人,共六十一名。
’现并存之。
南充县清朝文科进士名录
王升清康熙27/3/50《索》232《题》228张有光清康熙33/3/68《索》480《题》243
任尔琼清康熙36/3/63《索》711《题》251王灏清雍正2/3/152《索》255《题》364
杨正传清雍正5/3/60《索》1656《题》374冉宗洙清乾隆4/3/180《索》1815《题》449
胡大成清嘉庆4/2/58《索》1738《题》680蒲亨晋清嘉庆4/3/132《索》1428《题》685
岳秉烜清咸丰3/3/18《索》2057《题》992何兆熊清同治13/3/53《索》675《题》1102
蒲明发清光绪20/3/91《索》1429《题》1267
上面“//”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索》《碑》、《题》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索》、《碑》、《题》中的页码数。
去伪存真
201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