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云南省明清时期进士名录

云南省明清时期进士名录明清两代,云南文化、经济长足发展,知识分子士绅阶层迅速崛起、壮大,对边远、封闭、落后的云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知识分子士绅阶层的崛起、壮大又与明初汉族大规模移民云南以及科举取士密切相关。
较保守地估计,明代大约有300万汉族移民云南。
云南明代的科举考试,乡试始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癸酉科,这年到应天府(南京)参加乡试的云南人,有李忠、杨嵩两人中举;会试始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科,这年参加会试的云南举子,有昆明人李忠中进士。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诏停科举,云南也和全国一样废除了科举考试。
明清两代,全国共举行进士考试201科,云南仅有数次未参加考试。
明清两代的会试和殿试,全国共取文进士51624人,云南籍(包括在云南的外省籍人士的后代)举子共有950人(明代257人,清代693人)中文进士。
笔者收集资料多年,经过较细致的整理、划分,大体上可以把这950个进士的籍贯按云南如今的行政区划归属于下(具体人名略):昆明市的盘龙、五华、西山、官渡4区,明清两代都属于昆明县。
明代有51人中进士,清代有163人中进士,居全省州县之首。
大理市是由明清时期的太和县、赵州(今大理凤仪镇)合并而成的。
太和、赵州二州县明代有42人(太和县40人,赵州2人)中进士,清代有70人(太和县49人,赵州21人)中进士。
石屏县,明清时期称为石屏州。
明代有10人中进士,清代有53人(55人次)中进士。
石屏的袁嘉谷,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中第二甲62名进士;同年举行的经济特科,袁嘉谷又中第一等第1名,因而有中“特科状元”之说。
建水县,明代称为建水州,清代改为建水县。
明代有27人中进士,清代有32人中进士。
保山市的隆阳区,明代称为金齿司、保山县,清代称为保山县。
明代有25人中进士,清代有16人中进士。
晋宁县由明清时期的晋宁州和昆阳州合并而成。
明代有4人(全为晋宁州人)中进士,清代有30人(晋宁28人,昆阳2人)中进士。
资中进士举人名录

资中进士举人名录科举时代,资中文星璀灿,出了状元2名,进士216名,举人224名,贡生102名,秀才1000多人,这些人都是文化名城的文化精英,光耀了资中人的“门庭‘。
对于状元,谁都知道是宋朝的赵逵和清朝的骆成骧,而哪些人是进士、举人、贡生?知之者便微乎其微了。
为此,笔者从《四川通志》、《资州直隶州志、资佼中县续修资州志》等史籍中多所查寻,列名于后,若有读者家中尚有族谱,可与之对照,或许你家早就是文风舒卷的书香门第了,这种家世连“先前阔”过的阿Q先生都是会肃然起敬的!资州进士名录(不含资阳、仁寿、井研、内江四个属县)宋朝186名谢颐素邓永世谢尧辅陈尧钱规范亦颜谢汝弼刘澄钱恬黎璺几姚腾尧何嗣老何彦立罗敏功王南中范弁姚宗尧何如石扬三锡陈伯牛谢启范怀侯锋张乐何懿目骥钱骧杨植何师中何如霆勾声范安节何俱张行谢天奎贾天英唐之问谢敦何灿濯行王宠光贾敦夫何慈冯褒何迪张周钦萧卞谢时举杨仁毕豫张汝弼何元亮赵仁揆谢三俊张康成黄清问钱俦刘丙杨辉张刚陈颐何三才郑昂张忠黄邦直牟丙冯获谢二连赵逵雍有容魏宪张忠民刘令孙赵伯聪李占张元龙赵迪王洗黄常杨充史尧仁张安问李石赵雄张穆支自中黄依仁魏誉仲赵希济钱仁勾龙复勾龙京王庠王翔钱大寿李浩何辉黄太赵洵黄寅震李忻范晓裴仲虎张释王化鹏何蕃王天麟王铎赵希斋王用中赵希混黄震龙张方赵思栅谢涛蹇许刘成道贡元僎董纯黄震赵介胄赵思敬杨墀王昌辰黄宸何应隆郑伏一张瑾张受传何观光赵炎震王如意魏林裴远扬张莘之李仲熊邓震发钱张俊王国华赵子信谢弼张开发张光远赵希懿赵炎谢用之王之支铿勾良传张良能张应赵谢景福赵已果赵兴种陈元端何士龙邓菱李荣五贾仲坤谢南子勾龙西张应有濯能牟午南张子成王大海何福祖王震荣赵田义刘鸿谢起南何大雷谢东之赵兴隽勾龙赵孟燧王心亭李寅杰赵与王时用袁森郭孝祥黄午黄骥子明朝18人陈铿田琼李芳向敬吴王祥宋有文邓本端饶裕张万钟邓明张元电邓继曾何宗哲孙宏轼周冕睦明才蔡如蕙清朝12人王孙晋顾汝修李淳玉郭维建汪致炳廖炳坤郭灿骆成骧宁世瑛余懋森合计:216名,状元:2名。
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考_兼与吴宣德教授商榷_刘小龙

年) 进士[6]659 ,故其应计入该科四川进士数。第二, 嘉庆《四 川 通 志》多 出 孙 顺 ( 贵 州 安 化 县 籍 绵 州 人) [5]3776 ,据 其 籍 贯 可 知 孙 顺 现 籍 地 为 贵 州 安 化 县、原籍地为四川绵州,进士归属区域的判定以其 现籍地为 标 准 已 成 为 学 界 共 识,故 其 不 能 算 作 四 川进士,应剔除。故该科四川进士应为 15 人。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365( 2014) 07- 0090- 04
明代四川① 进士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比 如政治领域的蹇义、杨廷和等,文学领域的周洪谟、 杨慎等。考察该群体,不仅有助于四川科举史、地 方史的 研 究,而 且 也 有 利 于 整 个 明 史 的 研 究。 然 而,明代四 川 进 士 群 体 研 究 的 基 本 问 题 之 一 该 群 体总数是多少? 学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② 随着研 究的深入,就 已 有 研 究 成 果 而 言,吴 宣 德《明 代 进 士的地理分布》( 以下简称《吴书》) 关于明代四川 进士的统 计 不 仅 最 为 详 实,而 且 其 所 依 据 的 资 料 更权威、以著籍( 即进士的现籍地) 为统计标准也 更客观; 但是其结论依然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因 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明代四川进 士③ 数量再做探讨。
遵义:宋、清进士54人.

遵义:宋、清进士54 人.贵州七百进士录“开科取士”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金榜题名,入仕入宦,光宗耀祖,是众多学子秉烛苦读,梦寐以求的目标。
宋嘉熙二年(1238 ),遵义人冉从周中进士,开黔中进士之先。
之后在宋代,遵义又有7 人中进士。
明正统四年(1439 ),赤水卫人张谏中进士,为明代贵州进士科名第一人。
明清之际,贵州中进士者730 余名。
这是黔中灿烂的文化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既是黔人的骄傲,更是黔人的榜样。
在历史的长河中,贵州人才辈出,如群星灿烂,在科举场上拼捕,独领风骚,展现了贵州学子的品性操守、家风学风和才华风采。
父子进士,兄弟进士(贵州学子兄弟金榜题名有数十例),祖孙三代进士,一榜三进士(贵阳何氏),一门四进士、一门五进士、三代五进士、父子同榜进士;父子翰林(平坝陈氏),兄弟翰林,五代七翰林(贵阳何氏),更是感人至深,可钦可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偏远县,连续三五年,年年有学子荣登金榜。
有的年份是三四人同登一榜。
到了清末,贵州出现了“三甲一探花”的辉煌。
进士名录,名垂千古,励志黔人,励志来者。
遵义:宋、清进士54 人.宋冉从周:嘉熙二年(1238 年)进士。
后又有7 人中进士,名无从考。
清李先立:字卓庵,号笔峰。
康熙三十二年(1694 年)甲戌科进士,三甲八十八名。
官吏部主事。
著有《北山诗文集》。
罗其贞:字复仙,号裕庵。
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丙戌科进士,三甲一百九十三名。
历御史、光禄寺正卿、甲辰河南乡试正考官、顺天府丞。
著有《北游咄咄草》、《冀北小草》等书。
周毓元:字大乾,号柏林。
雍正元年(1723 年)清世宗登极癸卯恩科进士,三甲一百六十九名。
官河南嵩山知县。
著有《柏林诗草》。
罗弥高:字谦六,号仰山。
雍正五年(1727 年)丁未科进士,三甲一百三十六名。
授文清吏选司主事,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协理陕西、山西、浙江诸道监察。
陈钧:雍正十一年(1733 年)癸丑科进士,三甲七名。
明清进士录

[清] 明代周氏进士名录(附籍贯)洪武四年辛亥科(1371)周子谅二甲14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儒籍,授工部主事周潼三甲87名,浙江严州府淳安县儒籍洪武十八年乙丑科(1385)周弼二甲79名,福建莆田县,官刑科给事中、迁御史。
周同生二甲97名,福建晋江县人, 京卫知事-周文通二甲102名,福建邵武县周原二甲107名,直隶太平府繁昌县人。
字彦广,辰州府推官、磁州同知'周丹三甲75名,浙江永嘉县周尚文三甲130名,广东香山县人,字质善,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周从善三甲147名,江西吉水县人。
仙游知县周成三甲157名,陕西韩城县周宗起三甲177名,福建漳浦县人。
官大理寺丞周月华浙江松阳县! M)周宗义浙江东阳县补阙周同安福建晋江县?周同仁福建晋江县?.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1388)周思政三甲52名,浙江青田县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1394)周钧二甲25名,陕西乾州周铨三甲7名,江西清江县周绶三甲8名,浙江于潜县周恩三甲19名,浙江临海县周祖政三甲23名,广西柳城县周伯康三甲27名,江西玉山县洪武三十年丁丑科(1397)春榜周铎三甲7名,江西清江县建文二年庚辰科周铨二甲31名,直隶怀远县周述(榜眼)江西吉水县人,字崇述,号东墅,官至左庶子周孟简(探花)江西吉水县人,周述从弟,名伟,以字行。
授编修,在翰林二十年,始迁詹事府丞,出为襄王府长史。
孟简性情谦退不伐,生平无睚眦于人。
宣德五年(1430年)卒,年53。
有《竹磵集》、《翰林集》、《西垣诗集》。
周忱二甲10名,江西吉水县人,(1381~1453),字恂如.正统五年(1440),进工部左侍郎。
六年命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
十四年迁户部尚书,后改工部。
景泰二年(1451)致仕。
周文二甲13名,浙江仁和县周佑二甲72名,直隶当涂县周文源三甲19名,浙江青田县周远三甲55名,浙江缙云县周益三甲71名,广东茂名县,官司常太寺博士周冕三甲120名,直隶繁昌县周楫三甲121名,河南杞县县周贵三甲190名,湖广大冶县周英三甲203名,江西建昌县周玉三甲253名,浙江山阴县周霖三甲267名,直隶上海县周尚义三甲299名,湖广石首县周英三甲312名,广东合浦县周文郁三甲362名,直隶长洲县永乐四年丙戌科(1406)周炜二甲4名,江西进贤县;周仲举二甲27名,江西吉水县周岐后三甲22名,广东博罗县周珏三甲37名,江西新喻县永乐九年辛卯科(1411)周宗保二甲10名,浙江处州府青田县周文襃二甲15名,浙江温州府永嘉县周健三甲26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永乐十年壬辰科(1412)周常三甲27名,直隶凤阳府定远县永乐十三年乙未科(1415)周崇厚二甲62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军籍周敏学二甲86名,江西吉安府吉水人,礼科给事中周叔逵三甲8名,浙江宁波府慈溪县周泰亨三甲60名,江西九江府彭泽县周英三甲62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周彝三甲79名,湖广永州府道州永明人,官雷州、琼州知府周贵三甲112名,浙江处州府丽水县周安三甲246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庶吉士,工部侍郎.周济可三甲251名,浙江宁波府奉化县西坞镇庙后周永乐十六年戊戌科(1418)周叙二甲1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翰林院编修,仕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懋昭二甲12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周礼二甲18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周得琳二甲34名,浙江处州府遂昌县周礼三甲71名,应天府句容县周铨三甲90名,江西广信府玉山县周鐩三甲115名,直隶苏州府长洲县周贤三甲128名,江西广信府上饶县永乐十九年辛丑科周升二甲21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周凤三甲33名,广西平乐府平乐县周弘三甲110名,福建上杭县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1424)周南巽二甲19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周宁三甲82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周益友二甲7名,直隶安庆府望江县正统元年丙辰科(1436)周旋(状元)浙江温州府永嘉县鹿城横渎周岙人,(1395-1454),字中规,号畏庵。
涪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涪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西汉武帝刘彻建之元年(公元前140年)置涪陵县,属巴郡;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涪陵县为巴亭,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东晋明帝司马绍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废县,南齐复置,属涪陵郡;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四年(公元564年)又废县;隋又置涪陵县,属巴郡;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涪州;宋置涪州;元、明、清亦置涪州,隶属重庆府;公元1913年,民国改涪州为涪陵县,先后隶属川东道和四川第八区;1983年撤县建涪陵市(县级),1995年撤地区设涪陵市(地级),1997年12月20日撤地级涪陵市,设重庆市涪陵区。
从对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年〕进士)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及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的查证得知:涪州在明朝有文科进士24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32名,居四川各州县之首,比有“才子之乡”的富顺县多13名。
现将涪州在明清两朝文科进士情况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涪州明朝文科进士名录蒋勉明永乐13/2/72《索》1456《碑》127夏铭明宣德5/2/31《索》363《碑》185刘纪明景泰2/3/40《索》1990《碑》237刘岌明景泰5/3/149《索》1982《碑》257郭澄明天顺1/2/23《索》143《碑》262张善吉明成化2/3/144《索》527《碑》313钱玉明成化8/3/57《索》2344《碑》342刘茞明弘治12/2/78《索》2022《碑》485张柱明弘治15/3/77《索》483《碑》506夏邦谟明正德3/2/58《索》360《碑》532夏国孝明嘉靖2/3/81《索》361《碑》634谭棨明嘉靖17/3/45《索》99《碑》722谭臬明嘉靖29/3/168《索》98《碑》796黎元明嘉靖35/3/93《索》893《碑》832王堂明嘉靖38/3/49《索》332《碑》846徐尚明嘉靖41/3/189《索》990《碑》869文作明隆庆2/3/157《索》76《碑》905刘养充明隆庆5/3/200《索》2045《碑》929文德明万历8/3/48《索》75《碑》974曹愈参明万历14/3/158《索》1853《碑》1014张与可明万历17/3/61《索》524《碑》1030况上进明万历17/3/98《索》1161《碑》1031杨景淳明万历17/3/105《索》1702《碑》1032向鼎明天启5/3/208《索》903《碑》1242涪州清朝文科进士名录文景藩清康熙12/3/38《索》78《题》182何有基清雍正1/3/110《索》678《题》349周煌清乾隆2/2/46《索》2236《题》427张煦清乾隆2/3/224《索》515《题》437刘为鸿清乾隆4/3/88《索》2003《题》446徐玉书清乾隆16/3/140《索》950《题》503邹锡畴清乾隆17/3/118《索》933《题》515陈于午清乾隆22/3/92《索》2088《题》538陈鹏飞清乾隆28/3/113《索》2165《题》568张二载清乾隆31/3/114《索》408《题》577周兴岱清乾隆36/2/6《索》2231《题》588文楠清乾隆37/3/72《索》77《题》600熊德芝清乾隆37/3/98《索》697《题》601周宗岐清乾隆40/2/44《索》2208《题》605陈煦清嘉庆6/3/7《索》2161《题》692陈廷达清嘉庆6/3/17《索》2092《题》692陈永图清嘉庆7/3/16《索》1702《题》707陈伊言清嘉庆10/3/142《索》2111《题》723刘邦炳清嘉庆13/3/15《索》2032《题》731张进清嘉庆14/3/68《索》456《题》746邹柟清嘉庆22/3/12《索》931《题》782陈錕清嘉庆25/3/127《索》2172《题》811陈爔清道光12/2/61《索》2180《题》866陈镕清道光13/3/51《索》2172《题》880周淦清同治4/3/19《索》2212《题》1056毛凤五清同治4/3/98《索》649《题》1059傅炳墀清同治4/3/131《索》744《题》1060施纪云清光绪9/2/28《索》157《题》1174周垣清光绪9/3/56《索》2218《题》1179施愚清光绪24/2/15《索》159《题》1294方正清光绪24/3/157《索》16《题》1305潇湘清光绪29/3/64《索》1445《题》1319上面“//”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索》、《碑》、《题》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索》、《碑》、《题》中的页码数。
雅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雅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汉朝置青衣县,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严道县,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置蒙山郡,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604)置雅州,治所在严道县,炀帝杨广大业三年(607)改为临邛郡,唐高宗李渊武德元年(618)复名为雅州,唐玄宗李隆基天宝时又曾改为芦山郡,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758)又复名雅州,宋属成都府,元为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严道县入雅州,清世宗胤禛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雅州府,州治严道县改为雅安县,1951年城区曾析出设市,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10月撤西康省后,为雅安专署所在地,1958年雅安县、雅安市合并成雅安县,1983年9月撤雅安县建县级雅安市,2000梁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雅安地区和县级雅安市,设地级雅安市,原县级雅安市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雅安市雨城区。
笔者找了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进行查找,得出:雅州在明朝有文科进士3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2名。
现将这5名文科进士科年、甲第摘录出来,供有兴趣者参考。
雅州明朝文科进士名录李向阳明嘉靖38/3/194《索》1245《碑》853甘来学明隆庆2/2/49《索》1524《碑》895傅良选明万历47/3/269《索》738《碑》1206雅安县清朝文科进士名录杨祖纯清乾隆54/2/20《索》1684《题》649陆嗣龄清同治7/2/98《索》1684《题》1069上面“//”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题》、《索》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题》、《索》中的页码数。
去伪存真摘录整理2013年4月22日。
山东省清朝进士分布,诸城拔得头筹

山东省清朝进士分布,诸城拔得头筹山东作为自古以来的科考大省,在清朝共出了2000余位进士,分布于10府、2州、96县内,其中又有12县合计进士超50名1、邢润明洪武廿一年(1388年)第三甲第16名;2、王云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第二甲第88名;3、翟銮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第二甲第10名;4、李文辉明正德三年(1508年)第三甲第169名;5、曹骢明正德九年(1514年)第二甲等51名;6、张让明嘉靖二年(1523年)第三甲第193名;7、丘橓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第三甲第86名;8、周滋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第三甲第194名;9、侯廷柱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第三甲第58名;10、杨津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第三甲第162名;11、陈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第二甲第52名;12、丘云章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第二甲第38名;13、丁惟宁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第三甲第77名;14、臧惟一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第三甲第163名;15、孙珮明隆庆二年(1568年)第三甲第268名;16、张世则明万历二年(1574年)第三甲第96名;17、臧尔劝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第二甲第39名;18、丘云肇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第三甲第75名;19、丁自劝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第三甲第156名;20、隋所居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第三甲第131名;21、王化贞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第二甲第4名;22、丘志充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第二甲第60名;23、张廷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第三甲第69名;24、吕一奏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第三甲第132名;25、臧尔令明天启二年(1622年)第三甲第104名;26、王珵明崇祯七年(1634年)第三甲第49z名;27、李廉仲明崇祯十年(1637年)第三甲第148名;28、郑瑜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第三甲第163名;29、冯世巩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第二甲第23名;30、王劝清顺治四年(1647年)第三甲第197名;31、王锳清顺治六年(1649年)第二甲第33名;32、王斗枢清顺治六年(1649年)第三甲第297名;33、刘必显清顺治九年(1652年)第三甲第8名;34、丘元武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第二甲第21名;35、刘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第二甲第45名;36、孙必振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第二甲第87名;37、王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第三甲第2名;38、杨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第三甲第97名;39、杨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第三甲第103名;40、臧振荣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第三甲第191名;41、李让中清康熙九年(1670年)第三甲第54名;42、李华之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第三甲第153名;43、王沛思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第二甲第40名;44、李澄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第二等第16名;45、刘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第二甲第20名;46、王度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第三甲第45名;47、王延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第三甲第27名;48、王培宗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第三甲第55名;49、王延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第三甲第33名;50、李璿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第三甲第181名;51、臧琮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第三甲第229名;52、王敛福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第二甲第14名;53、王辂清雍正元年(1723年)第三甲第57名;54、李玠清雍正元年(1723年)第三甲第69名;55、刘统勋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二甲第17名;56、王植清雍正五年(1727年)第三甲第151名;57、高璿清雍正八年(1730年)第三甲第18名;58、刘维焯清雍正八年(1730年)第三甲第75名;59、李宜芳清雍正八年(1730年)第三甲第81名;60、丁廷植清雍正八年(1730年)第三甲第257名;61、范廷楷清乾隆元年(1736年)第二甲第22名;62、路斯道清乾隆二年(1737年)第二甲第49名;63、刘纯炜清乾隆四年(1739年)第二甲第35名;64、丁源淇清乾隆四年(1739年)第三甲第43名;65、窦光鼐清乾隆七年(1742年)第二甲第22名;66、王靖清乾隆七年(1742年)第三甲第104名;67、刘墉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二甲第2名;68、李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甲第24名;69、李宜蕃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甲第46名;70、王萦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三甲第125名;71、李鹄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三甲第135年;72、刘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第二甲第22名;73、王中孚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第二甲第48名;74、赵振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第三甲第83名;75、丁荣祚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第三甲第12名;76、李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第三甲第57名;77、王元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第三甲第63名;78、臧梦元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第三甲第69名;79、杨绅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第三甲第29名;80、詹坪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第三甲第79名;81、窦汝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二甲第50名;82、刘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三甲第45名;83、王衍福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三甲第25名;84、王应芬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三甲第42名;85、王应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第三甲第11名;86、刘泌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第三甲第18名;87、刘镮之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第三甲第23名;88、王应垣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第三甲第41名;89、李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第三甲第39名;90、王赓琰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第三甲第7名;91、苑鸿绪清嘉庆四年(1799年)第三甲第131名;92、王钟吉清嘉庆六年(1801年)第二甲第40名;93、王汝瑶清嘉庆六年(1801年)第三甲第122名;94、王森文清嘉庆十年(1805年)第三甲第10名;95、王绮庆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第二甲第27名;96、王伟庆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第二甲第48名;97、王金策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第二甲第64名;98、王文骧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第二甲第7名;99、李璋煜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第二甲第27名;100、王志超清道光三年(1823年)第三甲第108名;101、尹辉宗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第三甲第65名;102、李晓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三甲第67名;103、王祺海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三甲第35名;104、李灿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第三甲第34名;105、李勖清咸丰二年(1852年)第三甲第87名;106、尹耀宗清咸丰三年(1853年)第二甲第105名;107、王莲塘清咸丰三年(1853年)第三甲第63名;108、李肇锡清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甲第24名;109、苑棻池清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甲第37名;110、徐会沣清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甲第107名;111、杨成爻清同治十年(1871年)第二甲第77名;112、臧济臣清同治十年(1871年)第二甲第90名;113、杨晋笙清同治十年(1871年)第三甲第50名;114、王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第二甲第79名;115、杨德春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第三甲第192名;116、徐堉清光绪三年(1877年)第二甲第121名;117、李沄清光绪三年(1877年)第三甲第16名;118、王桂琛清光绪九年(1883年)第三甲第16名;119、王为相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第二甲第90名;120、赵秉璋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第二甲第107名;121、李梦斗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第三甲第5名;122、丁昌燕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第二甲第51名;123、王世桢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第三甲第42名;124、孙卿裕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第三甲第21名;125、朱燮元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第二甲第94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研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南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十六年(550)置蒲亭县,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一年(591)改置井研县,(井指盐井,研,为精美之意;一说因县有盐井,而盐井之利出于心计,取盐井研净之义。
)唐宋年间,井研就是蜀中盐丝产地,井研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笔者找了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进行查证,结果得出:井研县在明朝有文科进士13+1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5名。
现将这18+1名文科进士的科年、甲第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上面“13+1”中的“1”,指《碑》、《索》中“崇祯15年榜”人员。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龚延明教授和邱进春博士研究生合写文章《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说:“崇祯13年春,已录取魏藻德等为进士;同年四月,‘帝思破格用人,而考选止于进士,特命举人贡生就试教职者,悉用为部寺司属、推官、知县,凡263人,号为庚辰特用。
’被《碑》《索》误作崇祯15年榜。
他们实际的身份是前163人为该科会试的副榜举人,后100人则为当年经过廷试的岁贡生员,显然和进士是两码事。
‘特赐用’的本意只是破例升用,并非赐进士出身。
总之,崇祯13年赐特用出身榜不能视作进士。
”
井研县明朝文科进士名录
胡荣明成化20/2/93《索》1753《碑》404周南明成化23/3/126《索》2217《碑》427李时达明隆庆5/2/65《索》1312《碑》918雷嘉祥明隆庆5/3/39《索》382《碑》921
胡其高明隆庆5/3/191《索》1742《碑》929陈效明万历8/3/222《索》2083《碑》983
胡汝政明万历23/3/140《索》1736《碑》1067曾孔遇明万历38/3/190《索》2314《碑》1149雷起龙明天启5/3/56《索》383《碑》1235曾倜明天启5/3/74《索》2315《碑》1236
胡世安明崇祯1/3/272《索》1742《碑》1262雷起剑明崇祯7/3/12《索》383《碑》1287
胡显明崇祯16/3/6《索》1742《碑》1349朱民仰明崇祯15/特207《索》1742《碑》1341
井研县清朝文科进士名录
雷翀霄清乾隆31/2/19《索》380《题》571雷轮清乾隆34/2/34《索》383《题》582
吴克昌清同治13/3/122《索》852《题》1105廖平清光绪16/2/70《索》7《题》1225
吴嘉谟清光绪29/3/65《索》853《题》1319
上面“//”两斜线左、中、右的数字代表进士参考的科年、取得的甲第、名次,《索》、《碑》、《题》后的数字是进士名字在《索》、《碑》、《题》中的页码数。
去伪存真摘录整理
2013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