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战场观后感_心得体会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2篇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篇(一)《东方主战场纪录片》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精神的纪录片,让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纪录片通过讲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真实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片中呈现的历史图片和珍贵的影像资料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惨烈的战争时期,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在抗战中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他们不畏生死,舍己救人,努力保卫家园。
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也让我为他们的英勇行为而感到自豪。
纪录片中还特别提到了一些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如淞沪会战、辽沈战役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抗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规模。
这些事件的叙述让我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到钦佩。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通过真实、生动的影像以及感人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精神和无私奉献。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力量。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持续奋斗。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篇(二)《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一部非常深入的探讨东方战场的作品。
它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了东方战场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以及参与方的动机和策略。
首先,纪录片展示了东方战场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这个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政治的热点之一,冲突和战斗层出不穷。
纪录片通过揭示战场上的各种战术和战略,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参与战斗者的压力和生死关头的紧张氛围。
其次,纪录片展示了不同参与方的动机和利益。
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每个参与方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追求。
纪录片通过深入访谈和揭示内幕,展示了背后的政治斗争和利益交换,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战争的真正原因和影响。
观看《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

观看《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
观看《东方主战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的战斗场景和历史背景,是对中国抗战精神的再次弘扬。
首先,片中描绘的战斗场面非常真实和震撼。
从陆地到空中,战斗场景展示了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者的激烈战斗。
我被战斗的火力和破坏力所震撼,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军队在保卫国家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牺牲。
同时,片中也展示了中国军民齐心协力的合作精神,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其次,片中呈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让我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描述,我了解到了一些细节和事件,比如中国军队在围剿日军上的优势等等。
片中的人物故事也使我更加了解中国军人的勇敢和无私奉献精神。
他们的英勇事迹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勇气。
最后,《东方主战场》给我留下了对和平的渴望和珍惜。
本片中的战争场景和血腥景象令人心痛,也让我更加明白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因此,我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平,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
综上所述,观看《东方主战场》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抗战历史,并对中国军队的英勇事迹和抗日战争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部纪录片唤起了我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警惕,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

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一)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有关抗战这类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银幕上热播。
此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心情难平、激情澎湃。
该作品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其真实性的力量是任何艺术门类难以替代和重演的。
残酷的战争真相以及特定人物活动的氛围与气质,是难以“演”出来、“导”出来和“编”出来的。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思考什么?警醒什么?历史与当今的紧密结合,是如此迫切又如此真切。
第一集《东方危急》序幕用今年大阅兵的盛况链接历史沧桑的血与火,站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视角来展现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
作品靠光影的细节感感动我们,靠历史的尖锐性感染我们,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献罗列,而是用艺术的构思和叙述方法走到历史深处,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部作品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是对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反拨,是对拜金至上、远离信仰的一种唤醒。
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贯通着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感受到创作者执著于使命的跋涉和艺术的探寻。
作为一名挚爱纪录片的老兵,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东方主战场》这部作品,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忆、回味、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走向未来的回响。
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二)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看了抗战胜利70周年的电影,《东方主战场》。
70年前,80多个国家和地区、2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全球约20亿人口被卷入无情的战火,经历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观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观东方主战场观后感篇一:东方主战场观后感(:观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一)《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该片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可是忘记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历史。
《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同文化一样深植于民族的血脉。
源远流长,从过去跨向未来。
勿忘历史亦是中华民族殚尽竭虑、不屈向前走向繁荣昌盛的源动力。
我们需要用影像铭记过去,传递精神,树立不朽。
今天,卢沟晓月,桥下流水尽显明媚皎洁,桥上石狮掩映月色微光。
昨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在此拉开帷幕,八年抗战,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岂能坐视。
国人用空间换取时间,用肉体赢着子弹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殊死搏斗。
八千里江山,长城内外,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将侵略者消灭在异国他乡,让侵略者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岁月无情悠悠去,历史有情记功勋。
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
但是祖国不会忘记昨日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儿孙后辈们仍然荫庇在他们浴血奋战后换来的和平与自由里,不再会有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唏嘘。
明天,你们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礼赞。
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看到这部记录片,瞬间心中的爱国情结被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东方主战场》气势恢宏,翻开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厚重的历史夹杂着民族尊荣感。
这些跳动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岭,潜移默化于华夏大地。
祖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后辈子孙,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住父辈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领悟历史的深刻智慧

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领悟历史的深刻智慧。
我认为《观东方》这档节目所展现的主战场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或许不是那么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置身事外。
因为战争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身份和国家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感知这样一个沉重而严肃的主题。
从受访者们的话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神、表情和语气都是那么坚定和自信。
正是因为他们认同了中国的司法制度、中国的国家权威、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站到了主战场上。
这些国家的缔造者明白这一点,而我们普通人也应该认清这一点。
我们是身居其中,不容有失。
为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了解和参与中国这个重要的主战场。
观看《观东方》节目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音乐、戏曲、宗教、哲学、文学等方面蕴含的精髓。
而出现在这次节目中的各种历史事件,包括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香港回归、台湾问题等,不仅让我深深地领略到了中国的历史沧桑和国运兴衰,还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毅和抗争精神。
这种精神是浓厚而深沉的。
相较于当下的纷扰和波折,究竟有什么是我们不得不豁出去去争取的呢?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为清晰和明确地了解我们所处的国度。
我们需要做出我们的决策,有时候或许需要付出自己的代价,但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观看《观东方》这档节目,最让我深感震撼的是中国的时代变革和全面崛起。
当今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了另一个经济和政治力量,这是举世皆知的事实。
在主战场上,我们中国人需要担当起我们的责任。
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成为这个时代的领头羊?我们需要相信我们的力量和智慧,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奋斗终身。
毕竟,我们的船已经启航,此生漫漫,更需勇毅前行。
在观看《观东方》这档节目之后,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历史的深刻智慧,同时也深感震撼。
从《东方主战场》中学到的历史启示——观后心得体验

从《东方主战场》中学到的历史启示——观后心得体验。
一、国家独立和殖民地的残疾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通过长期的斗争和奋斗获得独立。
一些殖民地国家,如印度、非洲等,终于摆脱了殖民国之间的控制,获得了独立地位。
而在本片中,与人类一样,妖怪们也一直渴望着获得自己的国家和自治权利。
这体现了人类和妖怪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且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国家独立是多么的重要。
二、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日本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起耻辱事件。
在本片中,这一事件也被探讨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日本军人暴力杀害了许多妖怪和无辜的人类。
影片展示了人类残忍的一面,也说明了战争的可怕。
许多人因此不得不面对死亡、背叛或生死存亡的抉择。
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性的扭曲和残酷的历史。
三、合作与和平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和平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如在影片中,妖怪们和人类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共同面对敌人。
这表明,合作和团结意味着力量,并能使我们摆脱困境。
当然,在建立和平与合作时,需要相互尊重,保持互相理解。
合作不仅需要忠诚和信任,而且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领导力。
四、爱与信仰的力量电影中,主人公博丽灵梦以她的智慧和勇气,帮助妖怪和人类找到了走出困境的方法。
这体现了爱和信仰的力量。
她相信只有和平与合作才是维护人们安宁的最好方法,也正是这个信念,为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她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来保护她所爱的人和自由。
在观看本片后,我们应该对人类历史和我们的当今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也醒悟到了和平、和谐以及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全球化的行动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
东方战场电视剧观后感

三一文库()〔东方战场电视剧观后感〕【文章导读】在世界各国中,日本虽然说世界的列强之一,东亚第一强国,以下关于东方主战场观后感,希望你会喜欢。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
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8年。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共同抗击着日本法西斯。
"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日本侵略者牢牢拖在中国战场,使其顾此失彼,深陷战争泥潭。
()七七事变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中国军民独自承担着日本侵略的全部压力。
最多时,日军将其陆军兵力的90%都投入中国。
日军在海外战场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损失于中国战场。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DD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可见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之重要。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东方主战场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在这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盟国协同作战,互相支援,以国际主义精神,共同抗击着世界法西斯势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战争优势明显。而同时期在中国战场,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失败,死伤5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盟军士气。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曾两次派出远征军出征缅甸。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迫使日军将计划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北进攻打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样,日军也无法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南下计划不能顺利实施。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8年。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东方主战场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一)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该片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可是忘记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历史。
《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同文化一样深植于民族的血脉。
源远流长,从过去跨向未来。
勿忘历史亦是中华民族殚尽竭虑、不屈向前走向繁荣昌盛的源动力。
我们需要用影像铭记过去,传递精神,树立不朽。
今天,卢沟晓月,桥下流水尽显明媚皎洁,桥上石狮掩映月色微光。
昨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在此拉开帷幕,八年抗战,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岂能坐视。
国人用空间换取时间,用肉体赢着子弹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殊死搏斗。
八千里江山,长城内外,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将侵略者消灭在异国他乡,让侵略者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岁月无情悠悠去,历史有情记功勋。
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
但是祖国不会忘记昨日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儿孙后辈们仍然荫庇在他们浴血奋战后换来的和平与自由里,不再会有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唏嘘。
明天,你们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礼赞。
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看到这部记录片,瞬间心中的爱国情结被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东方主战场》气势恢宏,翻开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厚重的历史夹杂着民族尊荣感。
这些跳动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岭,潜移默化于华夏大地。
祖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后辈子孙,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住父辈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有关抗战这类
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银幕上热播。
此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心情难平、激情澎湃。
该作品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其真实性的力量是任何艺术门类难以替代和重演的。
残酷的战争真相以及特定人物活动的氛围与气质,是难以"演"出来、"导"出来和"编"出来的。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思考什么?警醒什么?历史与当今的紧密结合,是如此迫切又如此真切。
第一集《东方危急》序幕用今年大阅兵的盛况链接历史沧桑的血与火,站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视角来展现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
作品靠光影的细节感感动我们,靠历史的尖锐性感染我们,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献罗列,而是用艺术的构思和叙述方法走到历史深处,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部作品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是对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反拨,是对拜金至上、远离信仰的一种唤醒。
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贯通着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感受到创作者执著于使命的跋涉和艺术的探寻。
作为一名挚爱纪录片的老兵,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东方主战场》这部作品,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忆、回味、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走向未来的回响。
我期待着追看下去!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
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
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8年。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共同抗击着日本法西斯。
"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日本侵略者牢牢拖在中国战场,使其顾此失彼,深陷战争泥潭。
七七事变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中国军民独自承担着日本侵略的全部压力。
最多时,日军将其陆军兵力的90%都投入中国。
日军在海外战场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损失于中国战场。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DD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可见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之重要。
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在这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盟国协同作战,互相支援,以国际主义精神,共同抗击着世界法西斯势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战争优势明显。
而同时期在中国战场,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失败,死伤5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盟军士气。
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曾两次派出远征军出征缅甸。
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迫使日军将计划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北进攻打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样,日军也无法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南下计划不能顺利实施。
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
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超过3500万人,按1937年比价,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但是,数字可以统计,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却无法计算。
战争中,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民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坚持不懈
地与法西斯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国军民一直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
中国战场的成败关系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成败,影响着整个战局的发展。
中国人民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肯定,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
历史不能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经历过这场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更加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