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2篇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篇(一)《东方主战场纪录片》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精神的纪录片,让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纪录片通过讲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真实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片中呈现的历史图片和珍贵的影像资料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惨烈的战争时期,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在抗战中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他们不畏生死,舍己救人,努力保卫家园。
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也让我为他们的英勇行为而感到自豪。
纪录片中还特别提到了一些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如淞沪会战、辽沈战役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抗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规模。
这些事件的叙述让我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到钦佩。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通过真实、生动的影像以及感人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精神和无私奉献。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力量。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持续奋斗。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篇(二)《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一部非常深入的探讨东方战场的作品。
它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了东方战场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以及参与方的动机和策略。
首先,纪录片展示了东方战场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这个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政治的热点之一,冲突和战斗层出不穷。
纪录片通过揭示战场上的各种战术和战略,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参与战斗者的压力和生死关头的紧张氛围。
其次,纪录片展示了不同参与方的动机和利益。
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每个参与方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追求。
纪录片通过深入访谈和揭示内幕,展示了背后的政治斗争和利益交换,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战争的真正原因和影响。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800字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800字篇一: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东方主战场》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
中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我们祖国曾饱受腥风血雨的煎熬,付出千万伤亡的惨痛代价,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生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换来了民族的解放,捍卫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小米加步枪向世界人民证明了:中国是反法西斯国家中最坚强的一个,中国是决不向敌人屈服的一个。
《东方主战场》不仅让我们的熊熊爱国之心永不熄灭,更让我感到无比的振奋。
八路军靠着团结的力量,才不被别人所征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时,从始至终中国人民靠一种精神支撑着,这是一种爱国的精神,不畏牺牲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时决不投降,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坚持下来。
面对敌人,宁可让刺刀穿过胸膛,也绝不会退缩,不到150米不开枪,用血肉之躯冲向敌人的洋枪大炮,这就是中国人。
今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我们不但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更要懂得感谢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
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经过去,可是,我们不应忘却战争岁月和屈辱历史,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此刻,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东方主战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的回忆、回味,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未来的希冀。
篇二: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东方主战场观后感计算机142-18韩晓静20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观看东方主战场,心里有很多感想。
回顾历史,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也是亚洲大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唯一陆地战场。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主体的东北局部抗战,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策源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有力遏制了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的野心,中国战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当之无愧。
观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观东方主战场观后感篇一:东方主战场观后感(:观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一)《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该片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可是忘记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历史。
《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同文化一样深植于民族的血脉。
源远流长,从过去跨向未来。
勿忘历史亦是中华民族殚尽竭虑、不屈向前走向繁荣昌盛的源动力。
我们需要用影像铭记过去,传递精神,树立不朽。
今天,卢沟晓月,桥下流水尽显明媚皎洁,桥上石狮掩映月色微光。
昨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在此拉开帷幕,八年抗战,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岂能坐视。
国人用空间换取时间,用肉体赢着子弹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殊死搏斗。
八千里江山,长城内外,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将侵略者消灭在异国他乡,让侵略者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岁月无情悠悠去,历史有情记功勋。
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
但是祖国不会忘记昨日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儿孙后辈们仍然荫庇在他们浴血奋战后换来的和平与自由里,不再会有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唏嘘。
明天,你们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礼赞。
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看到这部记录片,瞬间心中的爱国情结被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东方主战场》气势恢宏,翻开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厚重的历史夹杂着民族尊荣感。
这些跳动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岭,潜移默化于华夏大地。
祖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后辈子孙,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住父辈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从《东方主战场》中学到的历史启示——观后心得体验

从《东方主战场》中学到的历史启示——观后心得体验。
一、国家独立和殖民地的残疾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通过长期的斗争和奋斗获得独立。
一些殖民地国家,如印度、非洲等,终于摆脱了殖民国之间的控制,获得了独立地位。
而在本片中,与人类一样,妖怪们也一直渴望着获得自己的国家和自治权利。
这体现了人类和妖怪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且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国家独立是多么的重要。
二、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日本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起耻辱事件。
在本片中,这一事件也被探讨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日本军人暴力杀害了许多妖怪和无辜的人类。
影片展示了人类残忍的一面,也说明了战争的可怕。
许多人因此不得不面对死亡、背叛或生死存亡的抉择。
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性的扭曲和残酷的历史。
三、合作与和平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和平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如在影片中,妖怪们和人类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共同面对敌人。
这表明,合作和团结意味着力量,并能使我们摆脱困境。
当然,在建立和平与合作时,需要相互尊重,保持互相理解。
合作不仅需要忠诚和信任,而且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领导力。
四、爱与信仰的力量电影中,主人公博丽灵梦以她的智慧和勇气,帮助妖怪和人类找到了走出困境的方法。
这体现了爱和信仰的力量。
她相信只有和平与合作才是维护人们安宁的最好方法,也正是这个信念,为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她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来保护她所爱的人和自由。
在观看本片后,我们应该对人类历史和我们的当今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也醒悟到了和平、和谐以及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全球化的行动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1500字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1500字我观看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和亲历者的回忆,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艰苦奋斗。
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壮和伟大。
首先,纪录片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坚定决心和勇敢斗争的精神。
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平民生活中,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对日本侵略者的坚决抵抗。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抗日战争的华丽乐章。
纪录片中不少老兵的讲述和红军队伍的照片让我感到无比敬佩和钦佩。
其次,纪录片生动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伤痛。
战斗中的炮火和爆炸,士兵们的生离死别,都让我心生悲痛。
不仅如此,纪录片还展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痛苦。
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硝烟和兵火,更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人民的流离失所。
面对这样的描绘,我不禁被战争的恐怖所震撼。
最重要的是,纪录片通过讲述正义和邪恶的对抗,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由和和平的追求。
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不仅是为了保卫家园,更是为了捍卫人类的尊严。
他们在战争中展现了民族的团结和坚强,表达了对于和平的渴望。
这种对人类进步和和平的追求是纪录片最令我感动的部分。
总的来说,《东方主战场》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纪录片。
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它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壮丽和伟大。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抗日战争的意义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和平的珍贵。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东方主战场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在这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盟国协同作战,互相支援,以国际主义精神,共同抗击着世界法西斯势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战争优势明显。而同时期在中国战场,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失败,死伤5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盟军士气。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曾两次派出远征军出征缅甸。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迫使日军将计划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北进攻打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样,日军也无法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南下计划不能顺利实施。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8年。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2016年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篇1:《东方主战场》共8集,分别是《东方危急》《共赴国难》《浴血坚持》《艰苦卓绝》《同盟抗敌》《民族血脉》《大地坚韧》《正义必胜》,由中央电视台、军事科学院政治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
拍摄期间,共有6个摄制组、一个航拍组、一个应急采访组共8路人马,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22个省、区市进行紧锣密鼓的采访拍摄,先后采访抗战老兵、当事人、见证者100余人,抗战遗址、遗迹187处,总行程近2.5万公里,累计拍摄素材5000多分钟磁带及近30T的数据素材。
不仅如此,央视还充分发挥驻外分台(站)优势,分别在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组织拍摄,采访权威专家学者数十人。
这些弥足珍贵的采访在片中形成80多个故事点,使曾经的历史更鲜活、丰满、生动,战场之上的悲壮激烈令人感动,胜利背后的家国情仇令人感喟,战火点燃的人性光芒令人缅怀,战争凝聚的民族精神令人振奋。
70年前,80多个国家和地区、2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全球约20亿人口被卷入无情的战火,经历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本片还搜集了180余部相关的专题片以及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关于二战的影像和图片资料,通过对这些珍贵资料科学合理的运用,为艺术的表达和呈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这一该片的核心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该片力求深刻表达主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为了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央视还组成了近百人的三维动画制作团队,总时长近3000秒的精彩动画为该片增色添彩。
2016年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篇2:为自己的家园也为人类的和平与正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到处都有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1942年1月,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
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战争是人类的悲剧

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战争是人类的悲剧关于观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战争是人类的悲剧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痛点,它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已经足够深刻。
而观东方主战场给我们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感悟,战争真的是人类的悲剧。
在观看这个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时,我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血腥和痛苦,更多的还有人们在这个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和力量。
作为观众,我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不幸。
整个电视剧围绕着两个阵营的冲突展开,尽管背景设定在异位面,人性的那一面却被凸显得十分真实。
在这个战役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惨重。
这场战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以看到悲壮的气息。
面对战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在战火纷飞的时刻,人们体现出来的并不是狂热和嗜血,而是更多的是勇气和奉献。
电视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在战争中大放异彩,他们或是勇往直前的热血青年,或是充满智慧和经验的老将,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后勤人员和医护人员。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这个电视剧的良好氛围,使得整部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民族危亡的时刻,兵戈必起,然而这些士兵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以为每个士兵都是勇猛无畏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士兵都有自我怀疑和迷茫的时刻,这些情感刻画让电视剧更加真实和打动人心。
战争让人们更加珍惜平静与和平,这是由内而外的感悟,也是值得每个人去品味的。
如果没有战争,人们可能都不会如此珍惜和平,而是很容易忽略掉平静和宁静。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战争带来的是无休止的痛苦和苦难,是难以忍受和承受的。
因此,电视剧真正地呈现了现实世界中的残酷与无奈。
在这个电视剧中,人性是最值得品味的部分。
在战争中,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发生很多变化,既有善良、同情的一面,也有残忍、阴险的一面。
这种复杂的人性显得更加真实,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们的真实面情感和动机得到了更加完整和深层次的展现。
总结起来,观东方主战场让我们从电视剧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战争应该是人类的悲剧,更应该避免任何形式的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一)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该片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可是忘记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历史。
《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同文化一样深植于民族的血脉。
源远流长,从过去跨向未来。
勿忘历史亦是中华民族殚尽竭虑、不屈向前走向繁荣昌盛的源动力。
我们需要用影像铭记过去,传递精神,树立不朽。
今天,卢沟晓月,桥下流水尽显明媚皎洁,桥上石狮掩映月色微光。
昨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在此拉开帷幕,八年抗战,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岂能坐视。
国人用空间换取时间,用肉体赢着子弹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殊死搏斗。
八千里江山,长城内外,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将侵略者消灭在异国他乡,让侵略者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岁月无情悠悠去,历史有情记功勋。
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
但是祖国不会忘记昨日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儿孙后辈们仍然荫庇在他们浴血奋战后换来的和平与自由里,不再会有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唏嘘。
明天,你们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礼赞。
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看到这部记录片,瞬间心中的爱国情结被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东方主战场》气势恢宏,翻开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厚重的历史夹杂着民族尊荣感。
这些跳动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岭,潜移默化于华夏大地。
祖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后辈子孙,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住父辈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有关抗战这类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银幕上热播。
此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心情难平、激情澎湃。
该作品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其真实性的力量是任何艺术门类难以替代和重演的。
残酷的战争真相以及特定人物活动的氛围与气质,是难以'演'出来、'导'出来和'编'出来的。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思考什么?警醒什么?历史与当今的紧密结合,是如此迫切又如此真切。
第一集《东方危急》序幕用今年大阅兵的盛况链接历史沧桑的血与火,站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视角来展现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
作品靠光影的细节感感动我们,靠历史的尖锐性感染我们,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献罗列,而是用艺术的构思和叙述方法走到历史深处,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部作品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是对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反拨,是对拜金至上、远离信仰的一种唤醒。
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贯通着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感受到创作者执著于使命的跋涉和艺术的探寻。
作为一名挚爱纪录片的老兵,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东方主战场》这部作品,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忆、回味、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走向未来的回响。
我期待着追看下去!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
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8年。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共同抗击着日本法西斯。
'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日本侵略者牢牢拖在中国战场,使其顾此失彼,深陷战争泥潭。
七七事变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中国军民独自承担着日本侵略的全部压力。
最多时,日军将其陆军兵力的90%都投入中国。
日军在海外战场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损失于中国战场。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DD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可见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之重要。
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在这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盟国协同作战,互相支援,以国际主义精神,共同抗击着世界法西斯势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战争优势明显。
而同时期在中国战场,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失败,死伤5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盟军士气。
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曾两次派出远征军出征缅甸。
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迫使日军将计划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北进攻打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样,日军也无法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南下计划不能顺利实施。
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
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超过3500万人,按1937年比价,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但是,数字可以统计,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却无法计算。
战争中,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民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坚持不懈地与法西斯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国军民一直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
中国战场的成败关系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成败,影响着整个战局的发展。
中国人民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肯定,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
历史不能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经历过这场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更加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
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