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合集下载

浅议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

浅议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

浅议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中职教育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问题,如: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低,招生困难;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利用社会资源少;“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等。

因此,笔者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020-02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各类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合格毕业生,他们均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才能,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好评。

但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形势严峻。

这主要表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连年“滑坡”,而普通高中的招生却连年“暴涨”。

许多学生家长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普通高中学习,以期盼孩子将来到正规大学继续深造。

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中职教育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问题,如: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低,招生困难;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利用社会资源少;“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等。

1 社会观念陈旧,认可度低,学校招生困难,学生流失率高“白领至上”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官本位”腐朽思想的现实冲击,扭曲了社会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

有的部门对职业学校的重视不够,过问少,投入少,甚至在统计毕业生升学人数中,只统计升入普通高中的人数,而对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则不计入学校或教师的考核成绩,这就严重阻碍了学校鼓励学生填报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由于社会认可度低,中职学校近年来招生非常困难。

每到招生季节各校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奇招迭出,各显神通。

如将招生指标分解下放、实行招生回扣、猎取情报滥发通知、随心所欲盲目承诺、地方保护圈定生源等。

学校每年虽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招生,但仍然完不成招生任务,在校生辍学或挂学籍现象多,流失率高。

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关问题的探讨

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关问题的探讨
二、 发 展现 代 职业 教 育体 系面 临 的主 要 问题
当前我 国职业教育体系在运行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
经济 社会 发展 需要 , 面临一 些 比较 突 出的问题 。 1 . 职业教育理念落后 , 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 随 着国际分工逐渐加深 , 实现 由“ 中国制造 ” 向“ 中国创造” 转

转变 , 但 目前我 国职业教育理念还相对落后 , 一是 以职业 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 , 依然按照传统教育理念办学 培训 , 还在走“ 即期 零 对接 ” 的老 路 , 缺 少前 瞻性 和 长 远 发 展考虑 , 适应经济与产业变革 的主动性不强 ; 二是 当前中 高职学校所教授的课程依然以传统劳动密集 型产业为主 , 对信息化 、 数字化 、 高难度制造等为特征 的高技术 、 高精 确、 高附加值的产业缺少相应 的课程设 置 , 造成 了教育脱 节和断层 。 三是重学历型职业教育, 轻应用型职业培训。 同 时现有职业教育学校多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 ,缺少本科 、 硕士级的高等职业教育。 2 . 发展 意识 不强 , 造 成生 源 匮乏 、 生 源 质量 下降 。 目前 职业教育面对的群体既有应 、 历届毕业生 , 也有待业 、 在职 员工。受文化、 个体差异和高等普通教育 门槛降低等多方 面因素影 响, 加之教育理念上 的落后 , 造成了职业教育学 校市场意识不强 、 生存 困难、 生源下降。有关研究和资料显 示, 我 国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 口总数由2 0 0 6 年的七千万下 降到四千万。这表明我国高中阶段生源数量呈现快速下降 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为解决生存问题 , 职业教育学校不 得不采取高录取率来扩充生源 , 人为降低录取分数线的弊 端就是生源质量的下降。 这是 目前困扰职业教育学校发展

职业教育浅议

职业教育浅议

设的基础 。三是必须坚持学校主体 、 政府主导 、 行业指导 、 企 业参与的办学体制 和用 人机 制, 面实施校 企合作 、 全 工学结
业 培养的高素质劳 动者予以肯定 。因此 , 发展职业教育对 于 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 文化 素质 ,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 具有 战略意义 。所以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提高劳动者 素质 , 已成为推进我 国工业化 、 现代 化的迫切需 要。改 革开
放 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 , 国家综合实力不断
才。根据统计近 十年我们累计培养了 10 30多万高素质 的技 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 20 00多万人 次。为我 国走 中国特色新 型工业化道 路、 快发展 先进制造业 、 加 现代 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供了重要 的人力资源支撑。 2 事业发展快速, . 为满足人 民群众接受高等教 育的强烈 需求 , 促进高 等学校 入学机 会公 平做 出贡 献。据 统计 2 0 09 年全国独立设置 高等职业 院校 已经 达到 11 , 2 5所 在 用人才 的态势越来 越突 出 , 应 当成为发展重点。
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教育界 、 用人 单位及 青 年人都 曾经 片 面追 求高学 历 教 育, 忽视或轻视 职业教育。然而学 历并不代 表能力 , 着近 随


年来人事制度 的改革和人才观念的进步 , 学历在就业市 场的
想、 有道德 、 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 , 善了我 改 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 、 识结构 和技 能结构 , 知 为各行 各 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促进 了劳动就业 和社 会稳定 。许 多 行业在总结改革开放 以来取得的成就 时 , 都对职业教育为行
的 问题 , 了对 职 业 教 育 的 感 受 。 谈

浅议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教性和地方性

浅议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教性和地方性

2 .高职教 育有 别 于 中职教 育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和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无 论 在 培 养 对 象 、 生知识 技 能基础 、 学 人才培 养 目标 和培养 模 式还 是在 学 生综合 素 质上 均有 很大 区别 :① 高 职教 育 的 招 生对 象是参 加 普通 高 中招 生考试 的高 中毕业 生和 参加 专 业对 1升 学考 试 的中等 职 业 学校 的 毕业 生 , : / 他们 的文 化基础 达 到或基 本达 到 高 中毕 业 ;而 中等 - 行业接轨不良、 学生司职能力薄弱、 转岗 适应性差 ■ 等。 对此I题 , " 要从办学理念上找原 因, . - 1 究其根本解 职 业教 育 的对象 在入 学 时是初 中毕 业生 。② 学生 的 _ 决, 准确 地方 要 理解高 性 等职业 教育的 教性、 教性 知 识技 能基 础 不 同。 中职 生入 学 时基 本 不具备 专 业 高 职 和 我 国 的高等职 业教 育起 步晚 于发达 国家 ,却发 展蓬勃, 尤其 自19 年 9月正式实施 《 96 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教育法》 以来 , 其法律地位得到确立, 为人 才培 养 、 济发 展和 社会进 步作 出 了很 大贡 献 , 同 经 但 时也 出现 了一些 与社 会 需求 不相适 应 的 问题 ,如 重 逢 理论轻实践 、 专业缺乏特色、 办学模式单一 、 教学与
维普资讯
266 第3 0/ 总 2 期 00 3
文章 编 号 :0 1 74 20 )6—02 10 —89 (06 0 0 6一o 2
●●●●
C暑a暑JoU H■RNI ^
李哲柿 ( 台州科技 职 业学 院 , 江 台州 3 8 2 ) 浙 10 0
■ 性, 专业按学科设置, 学生学习系统精深的专业 理论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
生 的学 习 和 就 业 更 加 贴 近 。 通 过 开 设 “ 业 生 涯 规 职
划” 程 , 课 引导 学 生树 立 正 确 的 职业 观 念 和 职业 理 想 , 学 会 根据 社 会 需 要 和 向身 特 点进 行 职 业 生 涯 规划 , 及
时 规 范 和调 整 自 己的 行 为 , 为顺 利 就 业 、 业 创 造 条 创 件 。通 过 开设 “ 职业 生 涯 规 划 ” 程 , 课 帮助 学 生 掌握 职
( ) 一 职业 生 涯教 育的 内容要 注 重具体 性
收稿 日期 :0 1 0 — 7 2 1— 5 0
8} 8
当职教/1 7 代业育。 第 2年 期 1
预 定 的 目标 与 效果 。 因此 , 针对 中等职业 学 校职业 生 涯教 育 的现状 , 我 们 认 为 要依 据 学 生 的专 业 类 型 开展 职业 生 涯 教 育 , 努 力实 现职业 生 涯教 育 内容 的具体 性 、 目标 的 明晰性 、 实 践 的 可行性 、 象 的针对 性 、 对 过程 的前 瞻性 。 二、 中等职 业 学校职 业 生涯教 育 的 目标 体 系
( ) 业 生涯教 育的 实践 性较 弱 二 职
轮 中等职业 学校德育课 课程改革 中 , 正式将 “ 职业生
涯 规 划 ” 程 列 为德 育课 程 的必修 课 。 中等 职业 学 校 课
德 育 课 课 程 中设 置 “ 职业 生 涯 规 划 ” 程 , 为 了对 学 课 是
生进 行 职 业观 念 和职 业 理 想教 育 , 使德 育将针 对 中等职业 学校职 业生涯教 育在针对性和 实践性 方面存在 的 问题 , 以 会计 专业的 学生为例 , 从有形 有 目标 引领 和无形 力量驱 动两个 方面积极探 索如何 构建职业 生涯

浅议我国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浅议我国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展, 得 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 同。
二、 开 展 职 业 教 育 定 位 研 究 的重 要 性
育的现象 , 人们认为 职业 教育是 一种二 流 “ 收容 教育 ” , 不 愿
意参与其中 , 就连 职教人 自己都 觉得 “ 低 人一等 ” , 在人 才培 养 上放不开 手脚 , 不 敢脱 离普 通 教 育 的 办 学方 式 “ 另 立 门 户” 。另一方 面, 职业教育在教育 体系中的地位 虽多有提 及 ,
教育的开展具有补 充普通 教育功能的重 大价值 , 可 以补充普
通教育在技 能实践 方面的缺陷 , 与普 通教育 处于互 相补充互
致 使职业教育在面对普 通教育仍将屈居二 线。 ( 二) 职业教育的 自身发展 水平不足
我 国现 阶段 职业教育 的办学环境 、 培养 模式 、 教学理念 、 教学手段 、 教 学管 理机 制 等制 度与 现代 市场 , 与 全社 会需求 出现了较大差距 , 职业教 育 自身发展 水平不足 。以高职教 育
有 着迫切需求 的今 天 , 不能 对 职业教 育进 行准 确 的定位 , 就
为例 , 我 国高等职业 教育 目前 主要还是定 位在三 年学制的 大
I 收稿 日 期] 2 0 1 3一 o 3 一 l 4 [ 作者 简介] 赵 聪( 1 9 8 5一 ) , 女, 辽宁广播 电视大学教师 。
・ ・ : ●: , 》 : ・ : ●: ・ . . : ・ : :
议 我 职 业教 育 的定 位 与 发 展
赵 聪 耿 冰 冰
( 辽宁广播 电视大学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4)
[ 摘
要]
本文从职业教 育的基 本特征 与发展 现状入 手 , 阐述 了职业教育进行 定位研 究的重要性 , 并在 此基础上 对影响职

浅议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浅议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Ge Zh h n io g
( h n qn r s a ePoy e h i ,Ja g e Ditit C o g ig Ae o p c lt c nc in b i src ,Ch n qn 0 0 o g ig 4 0 2 ) 1
Ab t a t s r c :Ba i n s m m a ii g t e s a u nd t e dso hede e o sng o u rzn h t t s a r n ft v l pm e fhi nto ghe c ton le uc to a rvo a i a d a in t
ho nd a o d,t s pa r dic s e he de e o n t t f hi he c tona du a i n i on i me a br a hi pe s u s s t v l pi g s a us o g r vo a i le c to n Ch gqng
葛志 宏
( 庆航 天职 业 技 术 学院 , 庆 江 北 区 4 02 ) 重 重 0 0 1

要 : 文 在 概 述 国 内 高 职 教 育 发 展 现 状 与 趋 势 的 基 础 上 , 八 个 方 面探 讨 了重 庆 高 职 教 育 的 发 展 现 状 : 本 从
() 1 办学 理 念 ;2 培 养模 式 ;3规 模 与 结构 ;4 就 业 率 ; 5 专 业 结 构 ; 6 师 资 队 伍 ; 7 国 际 合 作 ; 8 实 训基 地 建 () () () () () () ()
1 6号 文 出台以来 , 中国高职 教育 被 提 升到 了一个 新
市 高职 教育 的发展 现 状 及存 在 问题 , 实 现我 市 高 是
职教育 科学发 展 的前提 。

浅议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

浅议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
少,双师型” 师严重不足等。 “ 教 向人 人 的 富 民 教 育 , 取 的 是 不 许 职 业 学 采 校“ 提价 ” 惠 民政 策 。 以 , 业 教 育 走 进 的 所 职
一பைடு நூலகம்
看 , 业 教 育 对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的 职 养了大批有一 技之长的高素 质的劳动者 ,
奠 定 教 育 基 础 和 造 就 “ 出 人 才 ”, 资 金 杰 将 节 , 须 摆 在 更 加 突 出 的 位 置 。 实 际 来 必 从
中等 职 业 教 育 , 中 职 教 育 仍 然 面 临 着 各 但
种 困难和问题 , : 们思想观念落后 , 如 人 社 主 要 流 向义 务 教 育 学 校 和 重 点高 中 、 点 重 经 费 不 足 , 学 条 件 落 后 , 用 社 会 资 源 办 利
摘 要: 当前, 虽然国家 出台了相关政 策大力发展 中等职 业教 育, 中职教育仍然 面临 羞各种 困难和 问题 , : 但 如 人们思想观念落后, 社会对 中 职教 育的认 可度低 , 生困难t 招 办学经费不足 。 办学条件 落后 , 用社会 资源少; 双 师型’ 师严重不足 等。 利 “ ’ 教 因此 , 笔者对以上 问题提 出一些
是 社 会 人 力资 源 中 非 常 重 要 的 一 部 分 。 如
会 对 中职 教 育 的 认 可 度低 , 生 困 难 ; 招 办学 大 学 ; 另一 方 面 围 绕 把 职 业 教 育 打 造 成 面 贡 献 已 经 得 到 了 印 证 。 业 教 育 为 社 会 培 职
个 “ 学 条 件 差 一 质量 低 下 一 得 不 到 认 在 制 造 业 , 全 球 制 造 业 白皮 书 》 供 的 数 办 《 提 据 显 示 , 国 8 0 万名 制 造 业 工 人 中 , 半 我 60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 韩 银 祥
当前 ,中国经 济走 到 了转型 升级 的关键 时期 ,国家 对高 减少 无技 能就 业或低 技 能就业 ,提 升 丁作能 力 和生活 品质 。 素 质技 能型人 才 的需求 尤 为迫切 ,加 快发 展职业 教 育 的愿望 职业 教育 可 以由学 校实施 ,也 可 由社会 上 的职业 培训 机构 实 更加 强 烈 。近 年 来 ,我 国职 业教 育改 革和 制度创 新 正在 如火 施 。它是 学校 教育 和社会 教育 的 一部分 ,是 终 身教育 的重 要 如荼 地进 行 。新 形势 下 ,职业教 育要 更新 观念 ,准 确定 位 , 科 学发 展 ,适 应 可持续 发 展的需 要 。职业 教育 要树 立终 身教 组成 部分 。 第三 ,职 业教育应该是 面向人人 的全 民教 育。职业 教育在
育 的教 育理 念 ,树立 能力 为本 的办学 理念 ,建 立促进 学 生全 实现全 民教育 目标 的过程 中承担着不 可或缺的重要职 责 ,在促 面 发 展 的多层 次开 放 式 的办学 模式 , 培 养满 足经 济 与社 会发 进社会凝 聚力和社会整 合方面发挥 着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 用。职 展 需要 的高 素质 技能 型人 才 。在 传统 分类 中,职业 教育 是与 业教育是 面向人人 的教 育 ,更是面 向平民 、面 向各类边 缘群体 普 通 教 育 、成 人 教 育 地 位平 行 的教 育 类 型 。但 从 世 界 范 围 和弱 势群 体的教育 。职业教育更关 注弱势群体 ,为处 境不利群 看 ,大职业 教育 理念 已经 形成 ,职业 教育 已成 为 一种 主流教 体提供必 需的技能培训 机会 。职业教 育还 不仅仅是单 纯的职业 育渠 道 。教 育 的社会 功能 通过 职业 教育 得 以实现 ,教 育的核 技能培 训 ,而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 的教育 。
中 阶段 是 职业 探索 阶段 ,通过 初步 的 职业训 练 和社会 实践 , 业 教育 保障 政策 ,坚持 职 业教 育的公 益性 、普 惠性 ,健 全职
鼓 励学 生选 择最 适合 自己兴趣 、智 力 、能力 及人 生 目标的 职 业 教育 的 国家法制 、国家 制度 和国 家标准 。政 府要 充分调 动 业 。高 中阶段是 职业 选择 阶段 ,集 中学 习 自己所 选择 的- -I ' 1 行 业 、企业参 与 职业教 育 发展 的积极 性 ,完善 职业 教育 制度 职业课 程 。根据 不 同学生 的 目标 ,如准 备就 业 、短期 进修 , 政 策 ,坚持德 育 为先 、能 力为重 、全 面 发展 ,着 力培养学 生
陛 、尊 严 和价值 ,强 化 民主意识 差 别越来 越小 ,两 种教 育 的融合 已经 是大 势所 趋 。从 上世 纪 贡献 。职 业教 育尊 重人 的爪.
8 0年代 至 今 ,我 国 职业 教 育 与普 通 教 育 双轨 进 行 的 弊端 越 和公 民意 识 ,培养 团队合 作精 神 ,突 出职业 能力 本位 ,为 人
或者上 大 学等 ,学校 为不 同的学生 安排 相应 的课 程 。在基 础 的职业道 德 、职业技 能和 就业创 业能 力。 教 育 阶段 就为 学生 进入 职业 生活做 准 备 ,进 入社 区学 院或 者 由此可 以得 出职业 教育 的 定位 : 所有 的教育 都 含有 职业
须重 新定 位 ,我 认为 ,要从 以下 五点考 虑 : 的总 目标 。职业 教育 不把 教育 的职 能禁 锢于 培训 有技 能的 劳 第 一 ,职 业教 育 与普 通教 育的融 合势 在必行 。从 世界 范 动力 ,强调 教育 开 发人 的创造 性 ,提高 人们 对经 济 的 、社 会
围 内教育 的发 展态 势看 ,职业 教 育与 传统 的普通 教 育之 的发展 作
生开始 职 业准 备 ,通 过各 种活 动 了解不 同 的职业 特点 ,了解 企 业 、社会 的积极 性 ,不 是学校 的一 己之 力可 以完 成 的。 因 自己的兴趣 倾 向 、职业倾 向、技能 擅长 ,培 养职 业意识 。初 此 ,发挥 政府 的主 导作 用非 常必 要 。政府 要建 立健全 周家职
透于 各个 阶段 的教 育 中。美 国的教 育是 融合 式 的 ,将 普教 、
保 职业 教育 为全 民服 务 。职业 教育 的发展 ,需 要有 政府 、学
职教 、学术 性教 育相 结合 。小 学阶 段属 于职业 了解阶段 ,学 校 、行 业 、企 业 、社会 多方 的积极 性作 支撑 。调 动行业 、
来 越显 现 。职 业学 校在 发展 过程 中 ,都不 同程 度地 遭遇 到诸 的 全面发展 服务 。 如 社会不 认 可 、招 生难 、师资 队伍薄 弱 、实践 实 习设 备 缺乏 第 五 ,职 业 教 育 必 须是 以政 府 为主 导 的 教 育。 政 府 应
和 资金 投入 不足 等各 种现 实问题 ,学 校发 展举 步维 艰 的现象 当 对职业 教育 负有 最主 要 的责任 ,政 府提供 法律 框架 ,还 要 普 遍存 在 。我 国可 以借鉴 美 国职业 教育经 验 ,将 职业教 育渗 发挥 领 导、监 督作 用 ,促进 、协 调和 建立 质量保 障机 制 ,确
心价 值通 过职业 教 育得 以体现 ,职业教 育 的最高 境界 是受 教
第四 ,职 业教 育应该 是 以人 为 本 的教 育。职业 教 育要树
育者 通过 所学 知识 、技 能和 品德 的集 成 ,并 在工 作和 生活 中 立 以人 为 中心 的发展 理念 ,避 免传 统 的职业 教育 中过 分的 狭 得 以很好 的运 用 。新 的历 史 时期 ,职业 教育 要科 学 发展 ,必 隘主 义和工 具 主义泛 滥 .而要 服务 于人 的发展 和社 会 的进 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