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综合运用

合集下载

湖南长沙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综合运用

湖南长沙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综合运用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

——(谜底)陆游
示例一:一梅一放翁,满腔爱国情。
示例二: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
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2分)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 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孟母断杼、曾子杀猪、颜回好学、颜回拾金、韦编三绝等。(任选两个)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2)【成语大搜集】(2分)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语言得体 (1)语境判断法。根据语言环境判断用口语还是书面语。 (2)对象分析法。从交际对象(说话人、听话人)的年龄、职业、身份、 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判断用语是否谦敬得当,语气是否委婉得体。
考点五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专题六 综合运用
返回目录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
“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示例一:我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好的环境有利 于成长成才。示例二:我不赞 成这种做法,因为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
专题六 综合运用
专题六 综合运用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1)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解析】【分析】(1)认真读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在1600的调查对象中,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再20分钟以上的只有464人,有1008个人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这是一个劝说题,劝说的时候要有礼貌性的称呼,劝说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偏离话题,另外语言要得体。

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如: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故答案为: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⑵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中考语文复习:第 专题 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一)

中考语文复习:第 专题 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一)

中考语文复习:第专题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一)中考语文复习:第专题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语文运用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突破语言运用的难题需要全面综合性的学习。

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包括词语的正确运用、句式的适当运用、篇章的合理搭配、修辞的运用,同时还需要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心态。

一、词语的正确运用词语是语言运用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正确掌握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语文练习的重点。

词语的误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词义的搭配错误,另一种是字形和读音的错误。

在学习词语的时候,我们要注重记忆和实际练习,通过积累、学以致用、反复温习,用对词语才能够变成一个自然的语言跃跃欲试者。

二、句式的适当运用句子是上层建筑。

打造句子语言的规范和优美是语言使用的关键。

课外阅读和对优秀文章的思考是提高句式的最有效途径,应该注意读后感想的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仿写、拓展、整合等方面来锻炼句式运用的能力。

三、篇章的合理搭配篇章运用是对整段文字的整体把握。

要理解和掌握一篇文章的意义和重点,需要看篇章结构、熟悉篇章主旨。

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层次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限于篇幅,本篇文章不在深入这个角度讨论,可阅读其他有关文章获取更多学习经验。

四、修辞的运用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的高级手段。

学习修辞需要有慧眼辨识优秀的文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排比、对比、变化等方法来丰富语言的形式和意义。

好的修辞用词能够很好地点明文中的重点,暗示文章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量化学习任务,定期自测,查缺补漏,矫正不足,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等方面来提高复习效率。

六、正确的心态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心态。

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避免心理担忧,建立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语文学习并不只是追求语言文字的精美华丽,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深度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我们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1)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某校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三则的材料,说说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材料二: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

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

“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诚自己,并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2010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3)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

准备以“只有自强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苏秦刺股【答案】(1)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3)①⑤【解析】【分析】(1)可分析材料一“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材料二“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都是写身残志坚的事例,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讲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语段综合+++课件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语段综合+++课件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 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英雄之所以 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 ),更在于他们身上所 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英雄精神一直是 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_②___(cuò)折。我们应目标坚定、( ),
不因一时一事而( ),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 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_③___(chèn)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
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我们要提高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思维能力,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 之义。 B.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解析】“视死如归”指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两肋 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2甚021至[文牺件:牲中教性联命标彩。.t]形容重情义、讲义气。此 处形容英雄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应选“视死如归”。“凝聚”指 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聚集;积聚。“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 这里形容“力量”,应选“凝聚”。“挺身而出”形容面对艰难或危 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铤而走险”形容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 的行动。根据“义无反顾”可知,英雄们在关键时刻应该是“挺身而 出”。故选A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 的关键因素 B.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专题复习【补写】一.方法指导横线前是逗号:一般需补写对前文做出解释的句子。

(1)看标点符号横线前是句号:考虑补写是承接上文or启示下文的总结句。

横线后是冒号:一般补写总起句,需抓住后文概括补写。

横线前后是分号并列式:内容、句式尽量一致。

对比式:内容、选词要相对。

(2)根据句间关系补写①分析横线前后句子的内容,找出与补写句子有关联的关键词。

②语段中关联词、中心词、标志性词语的提示作用。

③注意与上下句的句式保持一致或相照应。

④注意标点符号。

(3)检验检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二.针对训练1.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人在一天当中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是各有差异的。

就个人而言,在不同的年龄、境遇和心态的情况下,①对睡眠的需求量也不同。

人所共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睡眠的需要量逐渐减少;强烈的体力劳动、体育活动会使睡眠量增加。

②心态是改变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人在百事顺遂、心情舒坦时,睡眠量便会减少;反之,烦恼和精神紧张则会使人易于疲劳,睡眠量增加。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上午新体诗歌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它起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①盛行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

②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二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感情婉转。

3.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何为“中国式浪漫”?它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它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古韵与新声。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4场开闭幕式,②从浪漫开始,一浪漫结尾,用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底蕴深厚的中国。

4.“2023年足球世界杯”激动人心,球员们身上闪烁的体育精神让人振奋。

下面是有关“体育精神”的介绍。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四 语文综合运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四 语文综合运用

专题四语文综合运用题组一,开展“杜绝校园欺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3分)(1)阅读下列对校园欺凌的相关介绍,完成各小题。

(6分)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畜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

因校园欺凌事件身心受到伤害的学生逐年增多,这一问题引起了广大家长尤其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担忧。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畜意”,正确写法是“蓄意”。

(2分)②“屡禁不止”在选段中的意思是:指多次发布禁止做某件事情的命令却没有达到目的,这种事情仍继续发生,没有停止。

(2分)③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分)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担忧。

(2分)(2)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倡议,并拟写倡议书。

(4分)示例:(格式正确2分,倡议对象、倡议内容2分)(3)小亮在与同班同学发生矛盾后,感到委屈,准备找高年级的同学帮忙“理论”。

作为班长的你,如何劝阻?(3分)示例:小亮,别人欺负你是不对的,但是遇到问题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不应该用暴力去解决。

而且,我们现在正在创建和谐校园,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你说对吗?(3分)2.九年级(1)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了一次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3分)热爱生命我不去想能否获得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愉快地背负行囊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1)①请用“/”为下面的诗句标明停顿。

(标1处)(2分)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②在朗读结尾句“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时,应采用的语调是(A)(2分)A.坚定B.迟疑C.深沉D.轻快(2)根据语境,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句话。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运用 专题八 修辞、仿写、应用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运用 专题八 修辞、仿写、应用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2.(2019·某某)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答案]①拟人②比喻③引用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①题“努力”一词,把汨罗江赋予人的行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题把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比作是“一剂良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题引用X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名言,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3.[2019·某某]寻找“最美”对联。根据内容,给下面三个地方选出相应的对联。
(1)永嘉上塘殿戏台( ) (2)文臣X基庙( ) (3)江心屿文天祥阁( )
A.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
B.占事考详,明有徵验,开国文臣第一;运筹画计,动中计宜,渡江策士无双。
C.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功名利禄真亦假;天长地久,却看儿女柔情,离合悲欢实还虚。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对联要抓住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的特点,分析上联的内容与结构,根据要求对出下联。上联节奏:忆往昔/连江石拱/如长虹饮涧,下联结构应是“3/4/5”形式,然后根据给出的材料内容,提炼重要词句,如“跨海大桥”“跨越”“藏于海底”“露出水面”,根据上联内容进行筛选和改编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解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叙写的对象是“老师”,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采用的句式是“老师是XX,……自己,……”。答案是多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8
4.表现手法。仿句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喻、抑扬等。 5.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如“阳光使人感到温 暖”,“光明使人看到希望”,“暖风使人觉得舒适”,“绿荫使人得到休憩” 等。 6.情感。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相吻合。 7.色彩。仿句还应注意在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上与例句保持一致。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6
2.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 (1)提取要素法。消息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物)、 何事、何故。这五要素包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采用提取要素的方法, 将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当然,有些消息本身要素不完整,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 有些要素压缩时应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取舍。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5
考点四 信息提取概括 (2015、2014 云南,2017 曲靖) 1.材料的提炼与探究 (1)提取中心句法。提取材料中的中心句进行总结浓缩。 (2)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3)分层归并法。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4)自写法。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注意:①遵守字数要求;②尽量用原文的词语;③组合材料时,尽量不用修饰 语;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9
后来他把这种止血的草加进其他中草药中,创制出云南白药的前身——百宝丹。在 刀光剑影的江湖里,它是侠士们除暴安良的随身必备品;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它 是战士们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这就是被称作疗伤圣药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来 人们又把它叫作云南白药。
材料二 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 效。问世百年来,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 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1979 年、1984 年、1989 年云南白药三度获国家优质产 品金质奖章。近几年,又在云南白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酊、膏等系列产品,它是家 庭必备良药。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3
③ 比 喻 。 使 所 要 宣 传 的 对 象 形 象 生 动 。 如 : 普 通 话 ——13 亿 颗 心 与 心 之 间 的 桥 梁。
④设问。便于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 中。(义务献血)
⑤反复。强调、突出对象的特征。如:丽彤,丽彤,与众不同。(某洗发用品) ⑥双关。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如:特步——非一 般的感觉。(运动鞋)
示例:①微风从水上掠过,留下粼粼的波纹。②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深深的 脚印。③流星从天空划过,留下闪闪的轨迹。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0
3.(2017 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1)_惠__风__和__畅__,_莺__飞__草__长__,_是__生__命__的__萌__发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 张扬;秋天(2) _明__月__朗__照__,_五__谷__飘__香__,__是__生__命__的__纯__熟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9
2.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在你 担任主持人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代表水晶玉同学深情致辞:“岁月从树林穿过,留 下圈圈的年轮;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的欢韵……”但由于太激动,她只说了 两句就停住了,这时你及时仿照水晶玉同学的句式续说了两句,表达心中同样的感 慨: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语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实践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4月25日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
答题技巧 ·指导
考点一 拟写广告语、宣传语、标语 (2015 昆明) 1.拟写广告语 ①紧扣活动主题,有针对性,让人一眼就看到为何事、何物而写;②语言要求 质朴亲切、简洁明了,思想要健康向上;③句式整齐,能达到广而告之、众人传递 的目的;④要讲究技巧,有创意,可运用修辞,增强感染力,尽可能押韵,使其朗 朗上口,便于识记。
(3)综合概括法:有些消息的基本内容分散在消息之中,这就需要对分散的要点 进行集中概括。使用综合概括法,首先要通读消息全文,理清思路,找准要点,然 后再根据试题的字数要求,用恰当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信息点。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8
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字) 材料一 云南白药是云南著名的中成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 1902 年研制 成功,对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有很好的疗效。传说有一天,曲焕章进山采药,看见 两条巨蟒正在缠斗,霎时斗得血雨腥风,其中一条遍体鳞伤,败退下来。这条气息 奄奄的蟒蛇游到一块草地上蠕动起来,不一会儿,奇迹发生了,蟒蛇身上的血止住 了,伤口也变好了。曲焕章惊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心想:一定是这草有神奇的 止血功效!
示例:云南白药的来历和功效。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20
考点五 图表解读 (2013 昆明) 1.图片类 (1)审读题图,把握要素。①看漫画的标题。②看漫画的画面。结合画面的构成、 场景、细节解读图画内容,结合标题解读图画内容,抓住图画中的主要矛盾。③看 漫画的语言文字,审关键提示。漫画中的文字提示漫画的内涵,是我们解读漫画寓 意的金钥匙。④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往往是一幅漫画的寓意所在。它往往和生 活、社会实际有紧密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漫画的要义。 (2)观察整体,合理想象。整体了解画面,把握主题和方向。揣摩各要素含义, 展开想象,延伸画意。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21
(3)抓住特征,描述画面。抓住画面特征描述,只要求对图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 不要超越图画所给信息而添枝加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 描述。
(4)筛选整合,组织答案。整合画面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运用规范的语言组织 答案。①揭示寓意。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然后挖 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概括漫画所揭示的主题。②拟写标题。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 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主体或主题拟写标题。拟题应起到揭示漫画寓意或讽刺对象 的作用。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3
4.(2017吉林)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过我们的心灵,令我们 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
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乡愁》《最后一课》 篇目:《__背__影____》 上联:老__父__亲__步__履__蹒__跚__买__朱__橘__,__父__爱__似__海_____ 下联:_小__儿__子__泪__眼__朦__胧__望__背__影__,__亲__情__如__山____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2
4.平仄相反。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字如 果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但一般情况下,对考生平仄方面的要求没 有这么严格。
5.语意相关。这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义必须互相关联。对 联的内容关联可分为三类:正对(上下联内容相类相关)、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对相 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连贯相承)。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4
5.(2017天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关于我国时令节气的上 联,请写出它的下联。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__五__月__五__,__九__月__九__,__端__阳__重__阳_____。 【精析】对联要注意字数、句式、词性、结构和内容相呼应等。“上旬上,中 旬中,朔日望日”,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朔日;中间十日为中 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日。可以这样来对“五月五,九月九 ,端阳重阳”,五月 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 文,末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阳”又为重言,这样就对出 下联。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4
(2)仿拟熟语(成语俗语、诗词歌词、名言警句) 使其产生蚊。(某蚊香广告) (3)巧用谐音 可以起到一见如故,见之生情的效果。如:骑乐无穷。(自行车)生活可以更美 的。(美的空调)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示例一:①城市书房,家一般舒适的阅读天堂! 示例二:城市书房,24小时不打烊! 示例三:城市书房,书籍的海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6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7
考点二 仿写(含修辞)(2017、2015 曲靖) 1.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一致,做到材料紧扣观点,事例典型合 理。 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单句、复句等。 3.语境语意与用词搭配。仿句在语境语意、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 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
口语交际和语言综合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5
1.(2017 威海)请根据下面材料,为推广“城市书房”拟写一则不超过 20 字的 广告语。
2017 年 4 月 23 日上午,位于威海市某地中心商圈的“城市书房”正式启用。作 为威海首家 24 小时“不打烊”的公共阅读场所,这里布局设计合理大气,可同时容 纳 200 人,为读者营造了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书房”共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亲 子阅读区,配备儿童阅读角和涂鸦区;二楼是成人阅读区,设有休闲区。书房拥有 各类书籍 1.7 万册,并将根据读者需求随时更换图书,市民只要凭借身份证、市民卡、 市图书馆借阅证任一有效证件,即可刷卡进入,查书、借书、还书均可在机器上自 助解决。预计到 2019 年全市“城市书房”将达到 25 个,届时,市民可就近在图书 馆或任意启用的“城市书房”还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