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汇编(答案)

合集下载

(word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文档

(word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文档

成都市2021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A卷〔共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24 分〕一、根底知识〔每题 3 分,共12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收敛〔liǎn〕B..C.琐屑〔xuè〕D..E.簇新〔cù〕F..G.绮丽〔qǐ〕.重荷〔hè〕.媲美〔pì〕.倔强〔jiàng〕.卓越〔zhuó〕.豁然贯穿〔huò〕.锲而不舍〔qiè〕.长吁短叹〔xū〕.心会神凝〔níng〕.2.以下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3.以下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屡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4.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那么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筹划与制作。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 3 分,共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 题。

2015-2019成都中考真题之语言运用

2015-2019成都中考真题之语言运用

2015-2019成都中考真题语言运用专题2015年语言运用(共12分)12.成都美食,名扬四海。

成都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

其中“成都美食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2分)(1)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以红辣椒为元素设计的成都美食节标识,请分条说明其含义。

(4分)答:(2)请为“成都美食节”活动写一则宣传语,要求突出成都美食的特点,体现蓉城人民的热情,有一定文采,不超过20字(含标点)。

(4分)答:(3)在成都美食节上,《今日成都》记者正在采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请你根据采访情景和回答的内容,补出所提的问题。

(4分)问:2015年答案12、答: ①美食节的图案标志是由两根辣椒构成的嘴唇形状,而美食美味则是主要通过味觉表现。

所以这个嘴唇的图案标志也与美食节的主题非常吻合。

②构成美食节图案标志的是两根鲜红的辣椒,突显出四川成都美食以辣椒为主要构成元素,这是四川成都美食的特色。

【本题考查的图形标志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图文意义的转化。

首先要宏观把握图形标志的外形特点,再通过具体看见的图形的外形特点传达出标志主体所蕴含的隐含意义。

整个图案是嘴唇的形状,那嘴唇就是美食的直接的感觉器官,所以二者是有联系的。

其次要从微观角度去把握图形的构成元素,元素通常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就要考查考生的课外见识与积累的综合能力了。

所以这类题型要有明锐的观察了还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积累。

四川成都是美食之乡,以辣远近闻名,我们考生应该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积累。

】答: 千古蜀人情似火,万年美食辣如炙。

【这道题考查的是语言组合的综合能力,句子既要简单凝练,还要不脱离主题。

往往很多考生在考场上都不能自如应对,在平时应该多加练习。

考场上应该先做答案,再追求句子的精美程度。

答:成都美食能名扬四海,吸引食客,一方面在于它味美独特,麻辣鲜香,滋味无穷;另一方面在于美食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品尝到的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悠久的历史。

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挚爱(zhì)舵手(duò)栩栩如生(xǔ)B. 游弋(yì)藻饰(zǎo)姗姗来迟(shān)C. 翘首(qiáo)棱角(líng)前仆后继(pū)D. 豁亮(huò)映衬(chèn)耐人寻味(nài)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苏州园林的角落也有图画美:阶砌旁栽着几丛书带草,墙上漫延着爬山虎。

B.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胜利横渡长江。

C. 石拱桥不但形势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

D.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地分辩大概到了哪个地区。

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马识途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他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小说别具匠心,意蕴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韵味十足;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抑扬顿挫。

这份功力既来自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A. 名副其实B. 别具匠心C. 抑扬顿挫D. 孜孜不倦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 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 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 成都真题精选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 成都真题精选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 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 生动。(4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 中的“蒹葭” 示例一 《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 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 《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 滔滔江水的哀愁?
2.(2022成都)《新华字典》伴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 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4分)
内容
更新词义例证
促进文化交流
技术
(2)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 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①_如__何__得__知__这__一__点___?因 为它用“❶”“❷”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申出了“有 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 ”标示,这样不仅②让___人__一__目__了__然__,还分出 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③列__举___了__相__关__例__证__,比如“朋友”之后是“好~| 战~|网~”。这里,④_用___波__浪__号__(_或__缩__写__符___号__)_(_或__“__~__”__)__代__替__所__注__解__的__ _“__友__”__字___________,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 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

成都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化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留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O分钟。

2.五城区及高新区的考生运用答题卡作答,郊区(市)县的考生运用机读卡加答题卷作答。

3.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机读卡加答题卷)上。

考试完毕,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机读卡加答题卷)一并收回。

4.选择题局部必需运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局部必需运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5.请根据题号在答题卡(机读卡加答题卷)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6.保持答题卡面(机读卡加答题卷)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根底学问(9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刚刚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绚丽,一霎(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qī)盆。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xì),用各种譬(pì)喻竞赛机灵才能。

C.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bàn)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án)催我入眠。

D.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歼灭于黑暗中。

2.下面语句中书写精确无误的一项是A.开场,斑羚们发觉自己陷入了进退惟谷的绝境,一片慌乱,胡乱蹿跳。

B.当有情人向我倾诉他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嘘短叹,扶植他将衷情吐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愤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途。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某些食品消费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得高额利润,严峻危害了百姓安康。

2023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

2023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
2023 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
(真题部分)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朗.润(lǎng) 笑涡.(wō) 开卷.有益(juàn)
B. 孕.育(yùn) 恪.守(kè) 长途跋.涉(bá)
(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 [注]①窳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莳蓻:种植。③蚤:通“早”。④梓漆:梓树和漆树,均
为优质木材。⑤平泉:指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⑥逮:达到。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拓窗而面.之 面:面向 B. 谋.辟而莳蓻 谋:谋划 C. 蚤芳.者吾披之 芳:美好的 D. 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 悦:使……愉快 17.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 (2)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 18. 松、桂等是“嘉树”,梅、杏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 析。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19. 下面是以法布尔《昆虫记》中的四种昆虫为谜底拟写的四则谜语,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 解,选出谜底为“蟋蟀”和“黄蜂”的两则谜语。 A.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时头朝下,死时离开家。 B.性格好残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 C.耳朵有点聋,唱歌响如钟。地下当苦工,长年影无踪。 D.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 (1)蟋蟀__________________ (2)黄蜂__________________ 20. “大闹”的情节出现在不少作品中。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评价不够恰当?请结合阅读体验进行 判断并修改不恰当选项的评价。 A.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闹”中见义 B.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西游记》)——“闹”中显勇 C.刘四爷大闹生日宴(《骆驼祥子》)——“闹”中有爱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

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

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成都语文中招试题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部分。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示例: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翻译阅读下文,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担任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盛起来。

(二)文言文理解根据《岳阳楼记》的全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考虑国家的安危,后享受个人的快乐,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现代文阅读(一)文章主旨阅读下文,概括文章的主旨。

《我的母亲》节选:“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一生充满了勤劳和智慧。

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

”主旨:文章通过描述母亲的勤劳和智慧,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二)文章细节理解根据《我的母亲》全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答案:文章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勤劳、智慧、坚强的母亲形象,展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深沉的爱。

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2. 诗中的“明月”和“故乡”分别象征着什么?答案:“明月”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故乡”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眷恋。

四、语言文字运用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语言文字运用题。

1. 请用一段话描述“春天”。

答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回暖,草木萌发,百花争艳,空气中弥漫着生机与希望的气息。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备考试题精练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备考试题精练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第三部分语言运用备考试题精练一、传统文化1.(2023金牛区一诊)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2分)【明“礼”】(1)下面材料是对中国文化中“礼”的介绍。

请根据文段内容,概括“礼”的4个主要作用。

注意语言简明准确,每点不超过6个字。

(4分)由今溯古,均可见“礼”之要位。

《礼记》言:“男子二十,冠而字。

”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

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且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违制;不仅如此,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小小服饰之冠,却与等级次序相关。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所以,“礼”也是社会中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中国幅员辽阔,言语有别,风俗各异,但“礼”却能超越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使得中华民族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有共同认知。

人内心会有各种欲望,但学“礼”可以让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学会“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乎情,止乎礼”。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拾“礼”】(2)请将下面文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连贯。

(4分)中国人的规矩,就是方方面面的分寸,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入座不横肱,食时不叹气,这是礼;衣冠求整洁,言辞如春风,这也是礼;夫妻间相敬如宾,朋友间谦恭礼让,这是礼;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这也是礼……礼,②______________,是对自己的修养要求;外化于行,③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素养的修炼之中有“礼”,亲朋好友的交往之中有“礼”,国家民族的交流之间有“礼”,所以,“礼”④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华气节之首。

【说“礼”】(3)下面是关于“礼”的一首小诗,请根据前后内容,补写空缺的句子,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五、语言运用。

(共12分)例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个字,含24字)(4分)本报讯(记者凌弘)今(15)日8时30分,2004年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绵阳汉龙体育馆举行。

科技活动周的开幕式将通过通讯卫星信号传输手段向全国转播,使北京、上海和四川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况适时互传、实时互动。

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分外夺目。

全国人民将一睹绵阳人民的风采。

中国政府自二○○一年开始设立并组织实施全国科技活动周,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被定为活动开展时间。

活动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面的问题。

(4分)王昶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

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

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

面对这种情况,王昶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

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2分)同学说:。

(2分)例3.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4分)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第四届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今天(或“15日”)在绵阳开幕2.妈妈说参考: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基础好,不应灰心,关键是要找准原因,集中精力学习,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同学说略)3.(共4分)参考:喜欢。

该广告没有直接说出广告的商品,但已用暗喻(或比喻)的手法间接地告诉了消费者,显示了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关心,因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这样的诱导。

练习题(一)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字,含16字)。

(4分)本报讯(记者李丹)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水环境形势严峻。

成都不少河段水质仍受到严重污染。

数据显示成都市污染物减少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锦江水质还是没有根本好转,并呈恶化趋势。

②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还存在环境污染数据不清,排污费征收使用底数不清等问题。

③环保执法存在“死角”。

个别地方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处理率虽达到82%,但工业污染整治仍处于低水平、补欠帐阶段,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差距很大。

检查组最后建议,成都市应认真研究解决锦江污染问题,把整治锦江作为一2、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⑴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

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

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

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回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⑴小明向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爸爸向同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6】四、语言运用 (12 分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要求答题。

(4 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

当记者采访她时 ,她居然说:“来拍嘛 , 拍近点 ,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 , 一学生在做值日时 , 积极劳动 , 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 ,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 , 什么是耻? 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由此看来 , 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 , 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 注意说话对象 ,语言要得体 , 易于对方接受。

)⑴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 , 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⑵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 , 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例2. 成都是文化之都 , 历史悠久。

所辖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

请从下面所列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 , 选择一个向国内外游客推荐 ,并为此写一条宣传语。

要求: 扣住所选景观的特点 , 语言生动形象 , 有感染力。

(4 分 )杜甫草堂金沙遗址都江堰青城山答: 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传语: 例3. 下面两则材料 , 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 ? 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 ,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相应的建议。

(4 分 )①据某报调查 ,15-45 岁这个年龄阶段 , 有近 60% 的人不知道 2006 年 5 月14 日是什么节日。

当知道这天是“母亲节”时 , 在访问中 , 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 , 也不是特别在乎 , 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

还有部分人认为 , 这天是外国节日 , 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 ,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查统计 , 约有57% 的中小学生 , 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 , 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

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

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 , 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 , 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答: 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例1.(4 分 )开放性试题 , 所答符合语境且与题干要求相吻合 , 即可分别计 2 分 , 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例 2.(4 分 ) 开放性试题 , 所写符合题干要求 , 即可计 4 分。

内容符合景观特点计 2 分 , 语言表达符合题干要求计 2 分。

不够准确或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例3.(4 分 ) 开放性试题 , 反映的共同问题只要能从两则材料中得出即可计 2 分 , 所提的建议是针对探究出的结论而提且恰当即可计 2 分。

不完全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共同问题”参考示例 : 不少人忽略对母亲的关心 , 而关注自己的更多。

( 或 : 不少人对自己考虑更多 , 对母亲关心不够。

) 建议略。

练习题(二)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你看过2006年世界杯吗?在2006年世界杯上1/8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中央电视台解说员黄健翔在解说到最后阶段时出现了“疯吼”现象。

在比赛进行到暂停补时阶段时,意大利队获得一个制胜点球而挺进八强。

解说员黄健翔因多年解说意大利足球而对意大利足球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由于兴奋过度,黄健翔在解说时用嘶哑的喉咙“疯吼”着对意大利的赞扬的话而深刻地抨击了澳大利亚足球。

对于这一现象,各界人士看法不一。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八)班同学展开的一场辩论赛的节选部分。

假如你是反方成员,请写出你的辩论词。

正方:我方认为,黄健翔是一个优秀的解说员。

解说员不是机器,难免倾注个人的情感,可以理解。

在演说比赛的过程中有如此的激情,能够带动全场的气氛,将比赛带入高潮。

这正是对足球这一充满激情的体育运动最好的诠释。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上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荣辱观。

(1)请选择其中的“一荣”,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荣于服务人民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其中的“一耻”,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