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作者:张桥杨坤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13期摘要:文章将结合医院类房地产建设项目,针对该类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及建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论述其环评的评价过程及报告书的主要编写内容。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房地产;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的生产或生活行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模式计算、类比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制度[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房地产建设突飞猛进,房地产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热点之一,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
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房屋建设过程及建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1 评价程序与其他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相同,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也有两大部分: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管理程序和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工作程序[2],其中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工作具体一定程序。
2 主要评价内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要求,并针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特点,房地产类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含的内容有:总则、项目概况、项目工程分析、项目地区环境概况、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污染物防治对策措施论证、规划相容性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公众参与及环评结论等。
此外,针对医院类房地产建设项目,还应增加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及清洁生产分析等专项内容。
3 评价要点3.1 全面分析3.1.1 不同时段的影响分析。
房地产类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均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
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请注意,这是一个格式化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具体格式可能因实际要求而有所不同)评价对象:房地产开发项目评价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背景介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要求,我研究小组对某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
本报告旨在对项目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以确保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
二、项目概况1. 项目概述该房地产开发项目是由XX公司负责规划和实施的综合性开发项目。
项目涉及商业、住宅等多个功能区域,并包括地下车库、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
预计项目施工周期为两年,运营周期为长期。
2. 项目区域环境该项目区域属于XX自然生态区,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特点。
周边地区主要为农田和独立住宅区,交通便利度较高,居民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该区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保护。
三、环境影响评价1. 收集数据和信息我们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综合评估。
2. 环境影响评估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我们对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
主要涉及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大气环境、噪声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环境影响预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估的结果,我们对项目未来可能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声、粉尘、废水等对周边环境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为减少和控制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1. 施工期措施(1)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减少噪音、扬尘等污染物排放;(2)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3)定期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房地产类)深圳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

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技术指引国环评证××××号×字第××××号××××××××××××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年×月项目名称:××××××××××××××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法人代表:×××(加盖法人印章或签字)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编制单位:××××××××××××(证书编号:×××××××××)评价机构负责人:×××(签字)项目负责人:×××(签字)(证书编号:×××××登记类别:××××)报告书审核:××××(签字)报告书审定:××××(签字)主要编写人员姓名职称环评工程师/上岗证书号工作内容签名用文字说明编写工作内容,如工程分析(签字)(签字)(签字)(签字)(签字)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任务由来 (1)1.2 编制依据 (1)1.2.1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1)1.2.2 技术导则以及规范 (1)1.2.3 项目相关资料 (1)1.3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1)1.4 评价标准 (1)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1.5.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2)1.5.2 评价因子筛选 (2)1.6 评价等级 (5)1.7 评价范围 (5)1.8 评价时段 (5)1.9 评价重点 (5)1.10 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5)1.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6)第二章工程概况 (8)2.1 项目基本情况 (8)2.2 项目建设内容 (8)2.3 设计方案与总图布置 (9)2.4 公用工程 (10)2.4.1 给水工程 (10)2.4.2 排水工程 (10)2.4.3 供电系统 (10)2.4.4 供气工程 (10)2.4.5 道路交通 (10)2.4.6 生活垃圾处置工程 (10)2.5 工程进度 (10)第三章工程分析 (11)3.1 工艺流程分析 (11)3.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2)3.3 项目污染源强 (12)3.3.1 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强 (12)3.3.2 项目运行期污染源强 (13)3.4 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14)3.5 外环境污染源 (16)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7)4.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7)4.2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7)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7)4.3.1 历史监测资料和常规监测资料 (17)4.3.2 环境质量现状现场监测与评价 (17)4.4 评价区域环境问题 (18)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5.1.1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5.1.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19)5.1.3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5.1.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9)5.1.5 水土流失 (19)5.1.6 生态影响评价 (19)5.2 运行期影响预测评价 (20)5.2.1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0)5.2.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20)5.2.3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0)5.2.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20)5.2.5 生态适宜性评价 (20)5.2.6 其他影响评价 (21)5.3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评价 (21)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22)6.1 环境保护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 (22)6.2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可行性分析 (22)第七章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3)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4)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理 (25)9.1 环境管理 (25)9.2 环境监理 (25)9.3 环境保护验收 (25)第十章公众参与 (26)10.1 公众参与阶段与方式 (26)10.2 公众参与结果统计与分析 (26)10.3 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 (26)10.4 公众意见调查结论 (26)第十一章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27)11.1 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7)11.2 项目与相关规划、环境管理要求相符性分析 (27)11.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27)11.4 总图布局合理性分析 (28)第十二章结论 (29)12.1 项目建设概况 (29)12.2 环境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 (29)12.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29)12.4 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9)12.4.1 产业政策以及规划符合性 (29)12.4.2 项目选址和总图布置合理性 (29)12.4.3 清洁生产水平 (29)12.4.4 污染物达标排放 (29)12.4.5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29)12.4.6 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投资 (30)12.4.7 总量控制 (30)12.4.8 公众参与 (30)12.5 综合结论与建议 (30)附件要求 (31)图件要求 (33)第一章总论1.1任务由来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意义),项目基本情况,前期工作,委托环评情况,环评工作过程等。
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作者:曹会鹏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8期摘要: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将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管理主要是从工业建设项目(污染类)开始的,然后逐步扩大到生态方面的建设项目,而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一直没有统一的环境管理模式。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从1973年第1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开始引入中国。
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在报刊和学术会议上宣传和倡导环境影响评价,并首先在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开展了工作。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质量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79年11月,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质量评价委员会编写了“环境质量评价参考提纲”,为各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
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至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1].直至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才在1999年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2]中,明确将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并根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或建设面积对其实行分类管理。
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全国对“试行名录”的执行情况和有关部门的反馈意见,重新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1批)[3].目前,我国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均是按照“第1名录”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的,即建筑面积5万平米(含)以上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筑面积5000(含)~50000平米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下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2、评价的方法自197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我国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199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该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主要适用于工业类建设项目(污染类)的评价,评价重点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 项目背景本报告涉及的房地产建设项目旨在介绍该项目对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该项目位于xxxx地区,总占地面积为xxxx 平方米,包括xxxx栋建筑物。
2.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1.现场调查:通过实地勘察和采样分析,对项目周边环境特征进行详细了解。
2.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水质、土壤及噪音等方面。
3.模型分析: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对项目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3. 环境影响评估结果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项目的建设将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的环境影响包括:- 建筑施工期间可能产生大量粉尘和排放物,对空气质量造成短期污染。
- 建筑物使用期间,个别排污设备可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轻微影响。
为减少大气污染,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 在建设期间,加强扬尘控制措施,减少粉尘排放。
- 建设完毕后,对排污设备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
3.2 水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现场勘察和水质分析,项目建设将对周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主要环境影响包括: - 建设期间可能产生废水,对周边水体造成短期污染。
- 建筑物使用期间,排放的生活污水可能对周边水质产生轻微影响。
为保护水环境,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 在建设期间,合理控制废水排放,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
- 建设完毕后,采用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3.3 土壤环境影响评估经过土壤采样和分析,预计该项目的建设对周围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建设期间可能导致土壤的暂时干扰,但不会长期影响土壤质量。
3.4 噪音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产生噪音,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为减少噪音污染,本项目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过多干扰。
- 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噪音的产生。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格式要求(房地产类)1

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格式指引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任务由来 (1)1.2编制依据 (1)1.2.1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1)1.2.2技术导则以及规范 (1)1.2.3项目相关资料 (1)1.3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1)1.4评价标准 (1)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2)1.5.2评价因子筛选 (2)1.6评价等级 (4)1.7评价范围 (4)1.8评价时段 (4)1.9评价重点 (4)1.10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4)1.1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5)第二章工程概况 (7)2.1项目基本情况 (7)2.2项目建设内容 (7)2.3设计方案与总图布置 (8)2.4公用工程 (9)2.4.1给水工程 (9)2.4.2排水工程 (9)2.4.3供电系统 (9)2.4.4供气工程 (9)2.4.5道路交通 (9)2.4.6生活垃圾处置工程 (9)2.5工程进度 (9)第三章工程分析 (10)3.1工艺流程分析 (10)3.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1)3.3项目污染源强 (11)3.3.1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强 (11)3.3.2项目运行期污染源强 (12)3.4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13)3.5外环境污染源 (15)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4.2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7)4.3.1历史监测资料和常规监测资料 (17)4.3.2环境质量现状现场监测与评价 (17)4.4评价区域环境问题 (17)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8)5.1.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8)5.1.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18)5.1.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8)5.1.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8)5.1.5水土流失 (18)5.1.6生态影响评价 (18)5.2运行期影响预测评价 (19)5.2.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5.2.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19)5.2.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5.2.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9)5.2.5生态适宜性评价 (19)5.2.6其他影响评价 (20)5.3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评价 (20)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21)6.1环境保护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 (21)6.2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可行性分析 (21)第七章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2)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3)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理 (24)9.1环境管理 (24)9.2环境监理 (24)9.3环境保护验收 (24)第十章公众参与 (25)10.1公众参与阶段与方式 (25)10.2公众参与结果统计与分析 (25)10.3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 (25)10.4公众意见调查结论 (25)第十一章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26)11.1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6)11.2项目与相关规划、环境管理要求相符性分析 (26)1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26)11.4总图布局合理性分析 (26)第十二章结论 (27)12.1项目建设概况 (27)12.2环境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 (27)12.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27)12.4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7)12.4.1产业政策以及规划符合性 (27)12.4.2项目选址和总图布置合理性 (27)12.4.3清洁生产水平 (27)12.4.4污染物达标排放 (27)12.4.5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27)12.4.6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投资 (28)12.4.7总量控制 (28)12.4.8公众参与 (28)12.5综合结论与建议 (28)附件要求 (29)图件要求 (30)第一章总论1.1任务由来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意义),项目基本情况,前期工作,委托环评情况,环评工作过程等。
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项目由来 (1)1.2编制依据 (1)1.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1.2.2 评价技术规范 (2)1.2.3 项目批复文件及工程相关资料 (2)1.3评价目的与原则 (2)1.4评价标准 (3)1.4.1 环境质量标准 (3)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3)1.5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5)1.5.1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5)1.5.2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5)1.5.3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6)1.5.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7)1.6评价范围 (7)1.6.1 大气环境 (7)1.6.2 噪声环境 (7)1.7评价因子筛选和确定 (7)1.8评价重点及原则 (7)1.9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8)1.10评价工作程序 (8)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10)2.1公司简介 (10)2.2项目总体概况 (10)2.3功能区划分 (10)2.4建设规模及内容 (10)2.4.1建设规模 (10)2.4.2 建设项目组成 (11)2.4.3工程主要技术参数 (11)2.5场地环境 (12)2.6选址合理性分析 (12)2.7总平面布局 (12)2.8交通组织 (13)2.9绿化与景观布置 (13)2.10市政基础设施配套 (14)2.10.1 给水 (14)2.10.2 排水 (14)2.10.3供电 (15)2.10.4 防雷及接地 (16)2.10.5 消防 (16)2.10.6天然气 (17)2.10.7环卫 (17)2.11工程影响实物指针 (17)2.12工程能源消耗 (18)2.13工程主要原辅材料 (18)2.14施工机械设备 (18)第三章工程污染源分析 (20)3.2工艺流程简述 (21)3.3施工期的污染源分析 (21)3.3.1大气污染 (21)3.3.2水污染 (21)3.3.3噪声污染 (22)3.3.4固体废物 (23)3.3.5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汇总 (24)3.4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24)3.4.1 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24)3.4.2 废水污染物的排放 (27)3.4.3 噪声 (28)3.4.4 固体废物 (28)3.4.5 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 (28)3.5关于分体式空调的废热、噪声问题 (29)3.6本项目污染物预测排放情况汇总 (29)第四章区域环境概况 (31)4.1自然环境概况 (31)4.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31)4.1.2地形、地质、地貌 (31)4.1.3 水文、水系及河流分布 (31)4.1.4 气侯特征及气象条件 (31)4.1.5植被、生物多样性 (32)4.2社会环境概况 (32)4.2.1幅员面积、人口及经济状况 (32)4.2.2 交通、旅游 (33)4.2.3科教卫生 (34)4.2.4自然资源现状 (34)4.2.5生态环境现状 (34)4.2.6自然风景区、文物古迹及保护植物 (35)4.3项目建设前评价区域的人居状况及环境状况 (35)4.4周围污染源概况 (35)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6)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6)5.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36)5.1.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6)5.2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7)5.2.1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37)5.2.2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38)5.3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8)5.3.1 水环境现状监测 (38)5.3.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8)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1)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1)6.1.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41)6.1.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43)6.1.3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45)6.1.4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46)6.1.5水土流失 (47)6.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47)6.2.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50)6.2.4 噪声影响分析 (51)6.3工程区域外环境的影响分析 (52)6.3.1 交通噪声 (52)6.3.2平面布局与景观的影响 (52)6.3.3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53)6.4光遮盖光污染分析 (53)6.4.1光遮挡分析 (53)6.4.2光污染分析 (54)6.5地下车库、商业用房安全分析 (54)6.6高层建筑的影响分析 (54)6.6.1 高层建筑的局地风 (54)6.6.2 高层建筑对噪声的影响分析 (55)6.6.3 高层建筑的风险分析 (55)6.7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55)6.7.1 对区域社会环境的影响 (55)6.7.2 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分析 (55)6.8景观环境分析 (58)6.8.1 项目景观设计 (58)6.8.2 建筑设计 (59)6.8.3 绿化设施 (59)6.9拆迁及移民安置情况 (60)6.10土地使用功能的变化 (60)6.11生态影响 (60)6.12商业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60)6.13项目建成对###的影响 (61)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62)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62)7.1.1 废水 (62)7.1.2 扬尘 (62)7.1.3 废气 (62)7.1.4 噪声 (62)7.1.5 固体废物 (63)7.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63)7.2.1废水治理措施论证 (63)7.2.2柴油发电机废气治理措施论证 (63)7.2.3餐饮油烟和天然气燃烧烟气治理措施论证 (64)7.2.4地下停车场废气治理措施论证 (64)7.2.5噪声治理措施论证 (64)7.2.6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论证 (65)7.3预期治理效果 (65)7.4环保设施组成及投资估算及环保验收一览表 (66)7.5应增加的环境保护措施 (67)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68)8.1分析方法 (68)8.2项目开发投资概况 (69)8.3环境经济的主要影响 (69)8.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70)第九章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管理及监测的建议 (71)第十章公众参与 (72)10.1调查目的 (72)10.2调查形式 (72)10.3调查内容及结果 (72)10.3.1 公示 (72)10.3.2 问卷调查 (73)10.3.3 调查结果 (75)10.3.4公众要求和建议 (77)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78)11.1环境质量现状 (78)11.2环境影响 (78)11.2.1有利因素 (78)11.2.2 对环境的影响 (78)11.3达标排放 (79)11.4总量控制 (79)11.5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79)11.6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分析 (79)11.7评价结论 (80)11.8建议 (80)第一章总则1.1 项目由来##县是##市的一个农业县,县境内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条件优越,素有“川东小平原”之誉。
项目管理-金泽众望城项目环评报告书

1前言1.1项目由来及特点近年来,广西城镇化发展迅速,以南宁、柳州、桂林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发展十分迅猛。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景观环境,这给桂林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乡镇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居住环境的改善,桂林金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建设“金泽·众望城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桂林金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经营。
本项目位于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开发区(八里街工业集中区),总用地面积19497.27m2,已依法获得该用地的土地使用证,土地用途为商业、住宅,详见附件2。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住宅楼和商业用房,总建筑面积159623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26716m2(包括住宅建筑面积112516m2,商业建筑面积13730m2,社区办公服务面积150m2,物业管理建筑面积320m2),不计容建筑面积32907m2(包括地下室面积32056m2,架空层面积851m2)。
本项目总投资41070.1万元,施工期为3年。
本项目已于2013年11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450323201310069号),详见附件3。
根据现场调查,目前本项目已开工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3年11月,受桂林金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详见附件1)。
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搜集与调研,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编制了《金泽·众望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由来随着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湛江已具备了发展钢铁、石化等大型重工业基地的良好条件,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大港口的吸引下纷纷落户湛江。
目前,湛江市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强劲,市场已步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在湛江市龙平中路西侧兴建“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84117.43m2,建筑基底面积15686.48m2,总建筑面积268518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97308.56m2,90m2以下户型住宅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70%;商业建筑面积5927.66m2,幼儿园建筑面积2400m2,架空层建筑面积4000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58881.50m2。
本项目拟新建3幢30层住宅楼、2幢29层住宅楼、1幢28层住宅楼、4幢25层住宅楼、6幢23层住宅楼、1幢21层住宅楼、1幢3层幼儿园,临龙平北路和龙安路的1~3层为商业裙楼,其它住宅楼首层架空,还有公建用房如物管用房、垃圾屋、消防控制中心等。
本项目容积率为2.556,建筑密度为19.5%,绿地率为35.6%,居住总户数1698户,停车位1580个。
另外,配套建设消防设施、三级隔油池、三级化粪池、专门烟道、给排水管线、绿化、小区道路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委托湛江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所及时组织评价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对项目的工程活动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征询了建设单位及环保主管部门的意见,识别和筛选了环境影响因子和评价因子,同时确定了评价专题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所进行了资料调研、公众意见调查、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室内分析计算、模拟预测等工作,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术规范,编制了《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供建设单位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2 编制依据与主要参考资料1.2.1 任务依据(1)《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4月;(2)湛江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与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同》;(3) 《规划设计条件书》[湛江市城市规划局,湛城规(规划)[2007]369号](4)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规划设计条件》[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湛开规建[2005]15号],(5)《湛江·人和春天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广州市景森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0年。
1.2.2 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8日修订,2008年6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04年12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4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订)》(1998年8月29日);(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
(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005年12月2日。
1.2.3 技术与标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9)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10)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2)《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年10月);(1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1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2.4 主要参考资料(1)《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2)《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3)《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4)《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3 评价目的与内容1.3.1 评价目的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评工作目的如下:(1)通过评价,查清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项目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分析、预测项目的建设期和营运期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2)根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提出针对环境不利影响的预防、缓解和减轻措施以及采取补偿措施的途径,减轻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保障周围公众及本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使该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实施而恶化,并使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
(3)从环境保护和宏观经济的角度,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信息,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就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
1.3.2 评价内容与重点本项目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和筛选结果,对建筑施工噪声、绿色建筑、生态环境等进行重点评价,对高大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景观影响、日照影响也进行针对性评述,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等作一般性分析评价。
环境影响方面:对项目的建筑节能进行分析;通过对高大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景观影响、日照影响和风险也进行针对性评述,分析项目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噪声等的影响预测,分析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污染防治方面:针对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污染,以及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总量控制方面:根据湛江市政府部门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功能区划分,说明该项目能否满足区域环境功能的要求。
环境管理方面:从污染物产生到防治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监测计划。
1.4 评价等级与范围1.4.1 评价等级1.4.1.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的废气主要有厨房燃气灶废气、厨房油烟和停车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有NO X、SO2、烟尘和THC(总碳氢化合物)。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本评价选用SCREEN 3模型进行相应的筛选计算后,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4.1.2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水质要求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该项目废水主要有居民、写字楼、学校、商铺等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停车场和道路冲洗水等,最大排放量约为890.2m3/d,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氨氮、SS、动植物油等,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较为简单,污水将经平乐河排入湛江港麻斜海区。
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可知,本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4.1.3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根据《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可知,项目所在地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2类区域内。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再结合该项目的建设性质和周围环境分布特点,确定本次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4.2 评价范围1.4.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本次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以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边长为5km的方形区域,详见图1—1。
1.4.2.2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的排污口设于龙平北路,小区生活废水经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一部分回用,其余经平乐河引入湛江港麻斜海海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的有关规定和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评价项目的地面水环境评价范围为海湾大桥西部的麻斜海海域。
详见图1—1。
1.4.2.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的对三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的规定,再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场界往外延伸150m内的范围。
1.5 评价因子与标准1.5.1 评价因子1.5.1.1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常规污染因子SO2、NO2和PM10,项目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因子为NO x和SO2。
1.5.1.2 水环境麻斜海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水温、DO、pH、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BOD5、无机氮、悬浮物、石油类、硫化物等共10项;环境影响分析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
1.5.1.3 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等效A声级(L);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项目场界噪声A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