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赏析 课后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戏曲鉴赏学习心得

戏曲鉴赏学习心得
戏曲鉴赏学习心得
在学习戏曲鉴赏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和价值。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戏曲的历史、形式、表演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下面我将从个人角度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对戏曲历史的认识
通过学习戏曲鉴赏,我对中国戏曲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昆曲、京剧到黄梅戏、越剧,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色。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我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戏曲作品,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六、培养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戏曲鉴赏,我更加自豪和自信地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戏曲艺术。
七、总结
通过戏曲鉴赏的学习,我不仅对戏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戏曲艺术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戏曲鉴赏能力,为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了解戏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戏曲鉴赏,我渐渐明白了戏曲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它不仅是艺术表现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戏曲文化,让其在现实生活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五、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对戏曲的学习,我不仅对戏曲本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不论是在传统的戏曲作品还是现代戏曲创作中,我都能更深刻地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之美,这对于我个人的审美修养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提升。

戏曲鉴赏学习心得范文5篇

戏曲鉴赏学习心得范文5篇

戏曲鉴赏学习心得范文5篇戏曲鉴赏学习心得范文5篇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特点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定情节的故事。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戏曲鉴赏学习心得,欢迎你的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

戏剧鉴赏心得体会以前,我以为戏剧的就是戏曲,枯燥无味的过时艺术。

真正接触戏剧是在大学——《戏剧鉴赏》课里,仅仅十周的时间,却有着十分丰富知识含量,让我深深了解到了戏剧其实并非只有戏曲,还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以及相声等等,戏剧也并不是枯燥无味,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美,真正的灵魂。

真正的戏剧鉴赏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广博的知识,鉴赏美的心灵去欣赏,去体会,发现戏剧其中的美妙与艺术。

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

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1.娱乐功能.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或戏院的根本动因。

戏剧自身来说,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初的傩舞娱神,到之后的角抵戏参军戏滑稽戏等,逐渐地由娱神为主转变为以娱人为主,在此过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只是娱乐的对象由神变为人。

人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欣赏主体和接受主体。

因此,戏剧就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娱乐因素,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人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欢娱。

2.教化功能.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但决不能认为它是戏剧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只是把观众引入更高接受层面的必要途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优秀的戏剧,内容往往以情至圣,以真至诚,从而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

孟子云:“仁言不如仁声人人深也”。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看一台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戏,比听一场报告受的教育还要大。

戏剧的教化功能,就内容而言,体现在其张扬社会理性,描写人间至情,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题3传承功能.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承行为传承口耳传承以及视觉传承等等。

而戏剧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戏曲鉴赏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戏曲鉴赏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戏曲鉴赏学习心得体会中国戏曲是我国民族的瑰宝,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戏曲鉴赏不仅仅是欣赏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国戏曲鉴赏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中国戏曲鉴赏让我深入了解了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戏曲的历史演变,我了解到戏曲起源于古代的宫廷音乐和舞蹈,演变为一种以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

从最早的盛唐时期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我逐渐领悟到戏曲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次,学习中国戏曲鉴赏让我对剧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戏曲有京剧、豫剧、评剧等多种剧种,每种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

通过学习不同剧种的演出形式、唱腔和表演技巧,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并理解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

然后,学习中国戏曲鉴赏让我对于戏曲演员的表演技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戏曲演员需要具备声乐、表演、舞蹈等多种技能,通过学习他们的演出技巧,我能够更好地欣赏他们的表演艺术。

尤其是京剧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我深深被演员们那悠扬的嗓音和精湛的表演所打动。

学习中国戏曲鉴赏还让我对于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戏曲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往往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历史故事和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戏曲作品中的经典剧目,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内涵,更好地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通过学习中国戏曲鉴赏,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通过学习戏曲,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他国家的文化。

总结起来,学习中国戏曲鉴赏让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戏曲的历史、剧种和演员技巧,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

同时,戏曲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也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领悟。

2023最新戏曲鉴赏课学习心得(5篇)

2023最新戏曲鉴赏课学习心得(5篇)

2023最新戏曲鉴赏课学习心得(5篇)2023最新戏曲鉴赏课学习心得【篇1】戏剧是以演员艺术为中心同时又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

我国的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

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

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众青睐,甚至不胫而走,享誉____.可谓成绩斐然。

其中不乏有社会历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的功能方面。

戏剧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形象生动、避实就虚的艺术形式.而且体现在它社会关照、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

戏剧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在于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

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2023最新戏曲鉴赏课学习心得【篇2】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承、行为传承口耳传承以及视觉传承等等。

而戏剧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其传承也遵循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1、口头传承戏剧以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播民俗文化。

主要体现在梨园弟子的技艺传承这一方面。

当时的戏剧演员文化水__都很有限,甚至大字不识,但他们却能在台上搬演古今之事,把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员自身的素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师父的言传身教也功不可没,而且拜师学艺主要是通过师父的口头传授来完成的。

特别是对唱、念这两方面的严格要求,更体现了口头传承的无可替代。

我国的戏剧就是依靠这种口头传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2、行为传承戏剧表演中的动作、招式主要体现了行为的传承。

戏剧表演中的一招一式,都是程式化的动作。

相对而言是固化的。

戏剧的表演程式是根据生活中事物的特征和美的形式提炼出来的。

如鹞子翻身、兰花指、卧鱼等,是抓住这些动植物最具有造型美的闪光点而予以模仿、定格的。

上戏曲鉴赏后的感想

上戏曲鉴赏后的感想

上戏曲鉴赏后的感想在阅读上戏曲鉴赏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的是对这门古老艺术形式的敬畏和尊重。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有几百年历史,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上戏曲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戏曲表演所需要具备的各项技能和细节,比如歌唱、念白、动作、服装等方面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演员长年累月的实践和磨练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这让我更加敬佩和尊重这些戏曲演员。

其次,我也更加认识到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不同地区和流派的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例如,评弹是浙江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与京剧、豫剧等区别很大,它的表演以弹词为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背景下,戏曲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比如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京剧新文化运动时期,京剧就发生了较大的改革,加入了许多新的表演形式和素材,使其更加现代化和时尚化。

这些都使我深入了解到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和变化。

最后,我也意识到通过学习赏析戏曲和学习一般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受到了历史、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能够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读书、学习历史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戏曲中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和言外之意。

总之,通过上戏曲鉴赏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戏曲艺术的价值和魅力,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这让我认识到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篇1为了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我校领导指示下,本学期开展了戏曲兴趣小组活动,尝试着把戏曲这特色艺术引进第二课堂,作为一项探究性课题来开发。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着手于让学生欣赏、模仿唱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戏曲作品选段,初步了解各种戏曲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知识;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学会演唱部分戏曲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在我校举办的庆祝“五·四”运动周年庆文艺联欢晚会中首次戏曲节目登场的“戏曲联唱”——《十八相送》、《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夫妻双双把家还》让广大师生耳目一新,深受他们的喜爱和好评。

参加演出的学生表现出对戏曲深深的喜爱和充满自信的表现欲望。

充分体现了戏曲兴趣小组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综合能力。

在搞好教学工作和辅导学生的同时,学校还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积极参与有关戏曲课题理论研究,以科研引领和提升自己,力求在下一次的第二课堂教学搞出新花样,挖掘出新人才,为我校教学增添一点色彩。

在喜看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在工作的不足。

对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还缺少大胆的尝试,比如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需要用到各方面的道具、服装,准备起来实为不易,教学活动受到束缚。

又顾虑多方面因素,始终有这个心没这个胆。

除此之外,还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024年京剧的鉴赏心得体会样本(三篇)

2024年京剧的鉴赏心得体会样本(三篇)

2024年京剧的鉴赏心得体会样本当代的年轻人对京剧的热爱可能并不广泛,但我个人对这一艺术形式抱有深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的滋生,源于我深受热爱京剧的爷爷奶奶的影响。

他们对京剧的热爱无以言表,每当电视播出如《九州戏苑》等京剧节目时,他们总会驻足观看。

久而久之,我也被这种艺术魅力所吸引,并逐渐认识到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对于京剧的了解尚浅,只知道其核心在于“唱念做打”的技艺展现,以及“生旦净末丑”五大角色分类。

我常常混淆“正旦”与“花旦”的角色定位,甚至有时统称为“小旦”。

迄今为止,我完整观看过的京剧仅有三部:《秦香莲》、《九江口》和《九道本》。

在现代的文艺演出或综艺晚会中,经常能看到京剧的精选片段,我对此类片段的欣赏次数颇多。

其中,我特别欣赏《锁麟囊》中的“春秋亭外”、《徐策跑城》中的“湛湛青天”以及《玉堂春》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等段落。

有人认为京剧的节奏过于缓慢,使人难以保持耐心。

实则不然,京剧的节奏感强烈,速度随剧情变化而变化。

快速时,快得让人来不及捕捉每一个字眼,就已经在激昂的情绪中唱过。

如《秦香莲》中的“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一段,若无字幕辅助,几乎无法听清。

快速的运用旨在表达包公的愤怒情绪和对陈世美认亲的急切心情。

而慢速时,一个字可以被拖长至半分钟,如《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唱词,这种缓慢是为了展现其高贵的气场和内心的失落。

总的来说,京剧的艺术魅力深不可测,只有深入品味,才能领略其无尽的妙处。

我将继续探索京剧,研究京剧,并期待更多的青少年能够理解和热爱这一国粹艺术。

2024年京剧的鉴赏心得体会样本(二)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其独特魅力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回响。

每日放学时分,那熟悉而悠扬的唱腔——“哇呀呀呀……蓝脸的窦尔敦,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便如约而至,虽已聆听无数次,但其蕴含的京剧之美依旧每次都能触动我心。

在我的家中,亦珍藏着一份京剧的独特之美——京剧脸谱,不过它并未被绘制于传统的宣纸或木模板之上,而是巧妙地选择了葫芦作为载体。

戏曲鉴赏课心得体会

戏曲鉴赏课心得体会

篇一:戏曲鉴赏浅谈《四郎探母》摘要:京剧《四郎探母》是一出百演不衰的经典,是现代京剧发展的一个小符号。

梨园有称“探不完的母,过不完的关”指的是两出经典大戏,一出是伍子胥过昭关的《文昭关》,另一出便是《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中杨四郎身处异乡独活十五载,在战火重燃之际,发现来军将领是自己十五年未见的家人,突出关卡只为见母亲一面,孝子之情感动天地,与母亲相见之后,又不忘铁镜公主之情,毅然返还,实在重情重义。

但有关杨四郎的忠义却在现代社会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将在对《四郎探母》这出戏进行赏析的同时,对杨四郎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讨论,并以现代视角分析“忠义”在当下的时代意义。

关键字:四郎探母忠孝道义正文京剧《四郎探母》,这是说的杨家将的故事。

在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共同抗击敌军。

杨家共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又收了一个义子,分别排行为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八姐,九妹。

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在民间广为传颂。

在金沙滩一战中,杨家将也在这场恶战中损失惨重,杨四郎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大郎,二郎,三郎战死,五郎出家,四郎被俘。

作为俘虏的四郎改名换姓,被压到萧太后面前,萧太后见此人长的相貌堂堂,又让他试了武功,十分满意,便把铁镜公主嫁给了他。

弹指一挥间,十五年就这样过去,杨四郎和铁镜公主相敬如宾,还有了大阿哥,虽说萧太后和公主对她很好,但思乡之情却时刻煎熬着他。

直到有一天,杨四郎听说宋王朝皇帝御驾亲征,率领杨家将向北方开来,驻扎在雁门关内。

杨四郎决心要去见母亲一面,无奈关卡重重会面遥遥无期。

只得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铁镜公主并求助于她,在铁镜公主的帮助下,杨四郎拿到萧太后的令牌,悄悄潜到宋营,得以与母亲家人见面,十五年的相思衷肠一朝诉。

但是杨四郎感恩铁镜公主的贤德善良,与家人匆匆一聚之后,又返还回到铁镜公主身边。

《四郎探母》不管是从艺术手法上,还是人物刻画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尤其是舞台上唱腔优美,受到一代代戏迷追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的旅程,美的享受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不知不觉中一学期的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程接近了尾声,还清楚地记得,在教务处网站上查到自己可以选修到+++老师的课的时候开心的样子,当时我对于这么课程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现在我对这门课程更多的则是的回味与不舍。

在三个月前,“戏曲艺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

就像老师开玩笑时说过的,“每次看到电视上有戏曲表演就会毫不犹豫的换台”,但是经过老师十次课上对戏曲知识的细心讲解,和对几部经典序曲作品的介绍和评析,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渐渐的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短短十堂上,我不仅学到了生旦净丑、各大行当等戏曲常识;《三岔口》、《智取威虎山》等经典剧目;许仙、白娘子等等的戏剧人物,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还记得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做的精彩示范,让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了戏剧,老师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的美让我被戏曲艺术的古典美感所征服。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课上,老师将校艺术团的优秀学生演员带到课堂上为我们演出,近距离地欣赏到如此精彩的表演,使我被深深地震憾,尤其是那段《贵妃醉酒》,堪称经典,让我认识到戏曲艺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没有用心去体会,去欣赏。

欣赏戏曲艺术的过程是一个荡涤心灵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美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我为之自豪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我想对余老师表示我最真挚的谢意.
最后我想对戏曲艺术赏析课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老师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能不能抽出一些时间来教授我们一些基本的戏曲表演动作或简单的唱段,因为我相信大家都对戏曲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身体会戏曲艺术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