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写写词里的故事”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真是有趣得不得了!早上,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不光是因为天气晴朗,更因为今天老师说要讲一篇超级好玩的故事,听说还是关于猴子和人类的哦!“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老师眼睛里闪闪发光,仿佛故事里的美猴王就在她身旁舞动。
“哇,师傅和猴子!我最喜欢孙悟空了!”小明一边拍手一边叫道。
“笨蛋,你最喜欢的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吧!”小红在旁边扬起小下巴,调皮地笑着。
老师笑着挥手:“大家安静一下,我们来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故事吧!”她开始轻声朗读,那声音就像春风拂面,让我们都安静下来,仿佛真的来到了西游的世界。
“这只猴子啊,特别特别聪明,谁都打不过他!”老师说得兴奋,仿佛她就是那只猴子。
“在天宫的时候,他甚至连玉帝都能欺负!”“哇,玉帝好可怜啊!”小刚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对呀,那个猴子真是太厉害了!”小华也插话说,“我觉得如果我有孙悟空那样的能力,肯定能飞上天去玩!”“你敢真的飞起来吗?”小丽嘲笑她,“飞起来就被摔得七荤八素了!”我们一阵哈哈大笑,整个教室像开了个花园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孙悟空能这么厉害呢?”老师换了个话题,认真地问道。
“因为他练了七十二变啊!”小明抢着回答。
“可是除了这个,他还得有聪明的脑袋!”小红又加了一句,“不然光靠变也没用啊!”“对!”老师点头赞同,“聪明的头脑和强大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孙悟空成为西游的英雄。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孙悟空一样厉害?”小刚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
“当然可以啊,只要你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变得很厉害!”老师鼓励道。
“而且,你们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我想当宇航员,飞到太空去!”小红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我想当科学家,把地球变得更美好!”小明也兴奋地说。
课堂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梦想,教室里仿佛充满了无尽的可能。
语文优质课评比实录一等奖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语文优质课评比实录一等奖桃花源记课堂实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桃花源记》课堂实录温州永嘉县瓯北五中谷雪雅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桃花源记》,昨天预习的时候知道同学们已经学好这篇文章了。
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不过呢,我相信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生齐说:发现美的眼睛。
今天我们来重读桃花源记,在熟悉的字里行间,发现新的风景。
孔子说了嘛,温故而知新。
我们就先来温一温故。
就先试着来背一背桃花源记,有没有信心生齐背课文。
师:很流畅,看来大家是记忆犹新啊,那么再来回顾一下:学过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些什么呢好,你来。
生:桃花源记是以时间为主要顺序写的,而且是以渔人行踪作为线索,而且它是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这篇文章,第一是发现桃花源,第二是进入桃花源,第三是复寻桃花源。
师:很好,很有条理。
生:这篇里面有个通假字,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
师:嗯,语言点,不错。
还有吗生:这篇文章还体现了作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人民的剥削。
生:这篇文章里面说的村人是热情好客,老实淳朴,人与人之间都和睦相处,。
师:在大家对桃源的印象当中啊,特别用了两个词——美而神奇。
可是呢,放完了楠溪风光之后,马上就有同学来对我说:老师呀,我觉得我们永嘉楠溪的风光啊比桃源美多了。
我仔细一想,桃源一个宁静的山村,一群热情的村民不过是农夫山泉有点甜罢了。
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稀奇呢你觉得呢生:他们那里都是和平的,然后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是和睦相处。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
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很和平,但是,当时那个社会是黑暗的充满剥削和压迫的,当时有那么一个世外桃源,就算是很好了。
师:当时那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生:是充满压迫和剥削的黑暗社会。
师:哪一个时代文中有提到吗生:是秦朝(停顿,思考),东晋。
师:东晋,课文提到哪个词。
生:晋太元中。
浙江省202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枣儿》课堂实录

浙江省202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枣儿》课堂实录杨烨楠:《枣儿》课堂实录名师课例浙江省202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一等奖范例执教者:杨烨楠杭州江南实验学校老师在课前自我介绍,说他五行中缺少木头,所以他的名字里有一个“南”字,然后问那些名字里也有“木头”字的学生;然后做一个单词游戏,让学生在单词“wood”上加一个笔划。
同时,在单词“wood”周围写下学生的答案“Ben Weishu”。
老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看到这个话题会怎么想?学生:一个关于枣树的故事师:枣儿除了指吃的还可以指什么?生:也可以指人的名字老师:读一本书,找出关于枣儿的故事。
盛:早儿把日本鬼子吓跑了。
盛:早儿救了爷爷和他的儿子生:老人的儿子也叫枣儿,五行缺木,于是就取名枣儿……生:老人的儿子摘枣儿的时候……老师:也许还有很多人不懂这出戏。
今天我们将为这部戏剧画一张海报(老师在舞台上准备了一张大彩色海报,上面有空白栏,如“剧本主要人物的精彩亮点、表演时间、演员和导演”)老师:编剧是谁?学生:孙红(教师用两面胶粘上预先准备的孙鸿两字,颜色区别海报上的其他字)师:谁介绍一下剧情……生:老人与孩子在说……师:有没有更简单的介绍生:老人和男孩在树下吃枣生:在树下等待亲人――老师(贴完便条后)继续问:主要人物是什么?生:老人和小孩老师:这就是出现的那个角色。
还有其他角色没有出现吗?盛:早儿,男孩的父亲师(张贴好),问:在问精彩看点之前先介绍一下有关戏剧的知识。
师屏幕上打出有关“矛盾冲突”的理论知识介绍。
老师:那么,这里的矛盾和冲突是什么?冲突的双方是谁?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小组讨论生:老人盼望儿子回来,但是没有回来生:盼望儿子回来,但是枣儿叔叔没有回来生:巧克力与枣儿的冲突老师:你已经注意到了事物之间的特点和矛盾生:还有枣儿和他父亲之间的,焦点是不知道男孩的父亲和男孩之间的矛盾,期盼他回来,却很久没有回来学生:老人想让男孩留下来,但他想回家看看他父亲是否回来了师:我们概括为“走与留”“等待与不归”,(张贴上)下面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老师找一个片段大家分角色朗读一下男孩:爷爷,你为什么把枣子放在那儿,然后再把它们晾干请一组男生来读,他们特别投入学生分角色读教师鼓励师: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生:从欢喜到无奈老师:第一句话充满了期待。
江城子浙江省优质课获奖教学实录

诵读,品味
【教学特色】
1.注重诵读品味、情感体验2.注重文本的适度解读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3.注重局部语言细节和整体逻辑关系4.注重教材内容理解和学生的思想感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理解“狂”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1.学会欣赏词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
生:狂
师:那么就以狂人苏轼,你的形式来写一句话这个内容我们课下来进行
<, B>《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及说明
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鲍红瑛
简要说明:
【教学理念】
实行民主、开放、以生为本的教学,让学生“走出灌注”
【教学设想】
坚持诵读为主、整体感知为主、积累为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经老师点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了解“乌台诗案”前坚守儒道精神的苏轼
师:苏轼,你此次见我,究竟要做什么呀?
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师:苏轼,你好像都没准备好,再说一遍我听听,可是你已经老了,不再年轻
生:鬓微霜,又何妨?
师:忠心可佳,但要从长计议,你失望吗?你难过吗?你暂且回去吧?
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师:此句与上一句话相呼应,哪句话?
生:老夫聊发少年狂,
生:密州
师:谁在密州出猎?重要集中在词的哪个部分?上阕还是下阕?我们先一起把上阕读一读?
就在同学们朗读时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苏轼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旁
苏轼在哪里呀?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用现代汉语向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生:(学生翻译上阕)
师:你射杀了猛虎?你拿出杀猛虎的气略了吗?谁愿意来挑战一下?
生:(又一学生更富有情感地翻译上阕)
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

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讲讲我印象超级深刻的那节初中作文优质课。
那堂课呀,一开始老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一样,把我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啦。
老师说要写作文就像讲故事,咱得把故事讲得精彩才行。
然后呢,他就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趣事。
老师说有一次啊,他去菜市场买菜。
哇,那菜市场可热闹了,人来人往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他就慢悠悠地在里面逛着,东看看西瞅瞅,琢磨着买点啥好吃的。
走着走着,他看到一个摊位上的西红柿特别红,就想去问问价格。
嘿,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那卖菜的阿姨特别热情,一口一个“大兄弟”地叫着,把老师都叫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阿姨说这西红柿可新鲜啦,今天早上刚进的货。
老师就问多少钱一斤呀,阿姨伸出三个手指头,说三块钱一斤。
老师心想,还行,不算贵。
然后就挑了几个西红柿,阿姨一称,说五块钱的。
老师正准备掏钱呢,这时候旁边来了个大妈,也看上这西红柿了,就开始跟阿姨砍价,说两块五一斤行不。
阿姨那表情,可纠结了,说哎呀,大妹子,两块五真不行啊,进价都不止这个价呀。
那大妈可厉害啦,说她经常在这儿买,就得给便宜点。
就这样,她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起来了,把老师晾在一边都给忘了。
老师就在那儿傻站着,手里还拿着那几个西红柿,想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特别逗。
听老师讲这段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的,感觉就像在看一场喜剧表演一样。
然后老师就说,看,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小细节,把这些写进作文里,那作文不就生动起来了嘛。
那节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呀,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作文不是干巴巴地凑字数,而是要把生活中的那些好玩儿的、感人的、有意思的事情都写进去。
就像老师在菜市场的这段经历一样,平凡但却那么鲜活,让人印象深刻。
哎呀,我现在想起来那节优质课,还是觉得特别好玩,特别有意思呢。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啦!希望大家也能像老师一样,在生活中发现那些精彩的瞬间,写出棒棒的作文哟!嘿嘿!。
《美丽的颜色》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执教:贾龙弟平湖市黄姑中学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师:同学们好!今天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出示相片: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知道这是谁吗?生1:居里夫人。
师:你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美女是居里夫人呢?生1:因为她手里拿着镭。
师: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师:课文都读过了吧?我问问大家,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
生5: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我们一起先把这个部分朗读一下(“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
生齐读。
投影出示:l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地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
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l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l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师:第一次对话,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
(生笑)(两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师: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朗读的女生: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
师(转身问男同学):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朗读的男同学:感受到了(腼腆的笑)。
(其余学生也笑了)师:那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回应你的爱人的呢?朗读的男同学: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觉很温暖。
优秀作文课堂实录-一等奖作文课堂实录

优秀作文课堂实录:一等奖作文课堂实录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定要提高写作水平,对此,教师应该给孩子授课呢?下面是由WTT整理的优秀作文课堂实录,教师们不妨参考一下。
优秀作文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同学们,昨天的口语交际引我们走近家乡,引发我们关注与热爱家乡的感情。
今节课就让我们动动手,写一写我们家乡的环境。
好吗?生(齐):好!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读一下写作要求。
(师幻灯片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生(齐):1、可以写调查了解的情况、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发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趣事。
2、根据所写的内容自拟题目。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4、写完后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师:大家记住了写作要求了吗?生(齐):记住了!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把文章写好。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岐江公园吗?生(大部分):去过。
师:岐江公园美吗:生:美!生:很美!师:谁来告诉大家,岐江公园美在哪里?生1:岐江公园有很多树木。
生2:哪里的草坪绿油油的、软绵绵的,坐上去很舒服。
生3问生2:草坪不是给你坐的,你坐上去小草会疼的,那里的休闲椅可多了,你可以在那休息。
师:表扬生3,真棒!真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
还有谁来说说岐江公园的美在哪里?生4:岐江公园里的水很清,我还看到许多鱼儿在那游来游去。
师:对,岐江公园里的水很清,你们知道吗?岐江公园就在岐江河上,她的水就是岐江河里的水。
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七、八十年代以前的岐江河的水比现在的还请,后来到了九十年代,她受到了污染,变成了面目全非;再都来市政府对她进行了整治,现在河水又变得清澈了。
(出示岐江河的过去受污染和现在整治后的图片)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中山一名市民写的文章《岐江情》。
请看大屏幕。
(幻灯片出示范文:岐江情)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范文,想一想范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自由朗读范文)优秀作文课堂实录第二课时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1: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蒹葭》课堂实录浙江省2010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执教者永嘉县实验中学范圣龙师(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绵长,全场默然,迅速被感染)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全诗——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师: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这三节诗之间有什么特点?生:三句话好像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只是改变了一些字词师:还有要说的吗生:都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师:也就是说句式相同,你们很敏感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来感受这艺术魅力学生齐读师: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生;:我依稀看见了芦苇飘荡,尽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对男子微笑师:这是怎样的芦苇?师:哪个词告诉你这些?生:是蒹葭苍苍的苍苍师:你读一下同时教师出示幻灯,屏幕上两句蒹葭苍苍,第二句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师:大家感受一下,这两句的不同之处,读一读生:第二句有停顿,有延长,可以体现出惆怅的感觉生:第二种拉长后有一种风吹过来芦苇在飘荡的感觉,芦苇的叶子上似乎有霜花师:读急了,感觉就消失了……拉长了读可以将惆怅凄美表达出来……我们再读生齐读“蒹葭苍——苍——”师:假如老师再改成蒹葭苍盛行不行?对,不行,味道没有了。
这就是诗经的叠词之美。
其实蒹葭两字本身就很有韵味,教师在屏幕上打出叠词二字,已经蒹葭两字的拼音,说:这叫做双声……大家齐读包含蒹葭二字的句子师:是啊,这么美的画面,刚才有位同学说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哪里?生:在芦苇的尽头师:还可能在哪里?生:在诗人的心中师:是啊,距离产生美,他们之间有距离,产生了朦胧之美……还有,他们的位置是固定的吗?师:从此你心中就走进了这样的一位女子——你们还看见了什么?生:看到了主人公追逐的步伐,也依稀浮现在我面前师:是啊,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幅画,它们都是朦胧的美丽的,其实这里还有一种声音,走近诗歌,你仿佛也听见了什么?生生交流,屏幕上一行字——我们听见了——生:我仿佛听见了水流的声音,带着主人公的心情师:你走近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们将写水的几句拿出来欣赏一下,……这两句诗中,主人公有怎样的心情?我们选读……在水一方……生齐读——师:此时……心情怎么样?生:悲伤,因为对面的伊人是可望不可即的师:我追问你一句,虽然在河对岸,但伊人在不在?生:在师:主人公就坚信他在对岸,虽然有一段距离,但他还悲伤吗?生:是激动,是兴奋师:是高兴的,满怀憧憬的……这种憧憬集中在哪个字上面?生:在师请同学读这句,读出这种憧憬,并板书憧憬二字生读一遍师:我们要关注这个在字,连读三遍,加强感觉师:如果要加一个感叹词,你加什么?生:加“啊”师:应该是一声轻轻地不太响亮的啊,为什么生:虽然看到了,隐隐约约的感觉,除了激动憧憬可能还有——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如果太响了就会破坏这种感觉师:你很懂得这种默默的欣喜——再读,读出这种幸福欣喜憧憬生齐读,加了啊的这句师:我们回到原文,再读回没有啊的原文,这个啊字的味道已经藏在哪了?对,“在”字中男生齐读在水一方这句全班和一遍在水一方四字师:是啊,自己心中的伊人就在水对岸……回到第二句,主人公还是那么幸福吗?生:焦急的,看到了却不能到达师:哪一个字就能体会这种情感生:宛师:焦急的,怎么办啊,想追寻却又找不到,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再请一个同学读这第二句,读出这种淡淡的惆怅生读……一遍,宛字拉长师:再放松一点,这宛字再读一遍生读,大家读再读一遍该句师:如果加一个感叹词,加什么呢,对“唉”字齐读加了字的原文再请一个女同学读唉字意味全包含在原文中了同样请一同学读,全班和一遍最后一句师:除了有流水的声音,有没有划水的声音?生:溯游从之等句子中有师:这种逆流而上的划船声是轻松的还是艰辛的,还有其他词表现吗?生:阻长等字师:请一同学试着读这种追寻的艰辛生读一遍师:有感觉,我们重点关注溯游从之道阻且长的阻和长就像主人公船桨一样每一下都那么艰辛,跟老师一起读,眉头皱起来,可能更能传达……生齐读一遍师:出示这三句,大家一起读这三句师:是啊,如此艰辛的追寻,我们似乎听到了主人公划船的喘气声,这是一副有声有色的画面,更是有温度的画面,我们再读,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了主人公炽热的情感……师:从什么地方?生:溯游从之等句,感受到了主人公奋力向前……师:同学们,他奋力向前,追求不止,一共几次啊?生:三次,也许六次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生:两次生:无数次,地点的转化体现了无数次师:应该是无数次,我们的主人公不达目的不罢休,生命不止,追求不止生:表现了他执着的精神生:坚韧的精神师板书执着师:追寻的结果可能是百年好合也可能是永远追求不到,但是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他追寻了两千多年,让我们起立,拿起课本,在朗读声中感受这种执着的精神,老师读第一节,大家读二三两节——配乐——请坐,大家齐读理学家朱熹的一段话……师:伊人仅仅就是爱人吗?生:追求的梦想,目标吧生:作者也是一个痴人,在寻梦,寻找心中的海市蜃楼……师:追寻这种看到就摸不到的……感觉生:追寻一种幸福……生:一种心灵的寄托……实际上虽然得不到,但是要拼搏——师:我们都在追求美好哦,我们读这段话,一起共勉吧“在追寻的路上,我们热烈地期盼和追寻这美好,也许这种追修前路不能实现,但路上的风景我们的希望足以温暖我们无悔的青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写词里的故事”课堂实录一、课前交流(激发学生“写”的热情。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了解一下:咱们班喜欢作文的举手,怕作文的举手……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很怕作文,我曾经哀叹,“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后来,我却爱上了作文,而且觉得写作文其实真的很简单。
(出示百度搜索截图。
喏,这是“百度”搜索有关我的条目,大部分是我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想知道老师扭转乾坤的秘笈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写写词里的画面来慢慢学得其中的一点奥妙。
二、写法指导(以“梳洗罢”为例。
师:两天前,我们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已经进行了梳理。
今天我们将试着读出词里的画面,请大家先将课文读3遍。
(生读。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词里的画面就一幅一幅地出来了。
那么,联系课文,“梳洗罢”这个词,让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1:一个女子为等待即将回来的丈夫梳妆打扮的样子。
师:很好,我想,五十多个同学会有五十多种不同版本的想象,那么,大家将各自运用想象形成的画面用文字把它写下来,然后读给同学听,好吗?(生在事先拿到的方格纸上写。
生2:我写的是“清晨,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坐在窗前精心打扮”。
师:大家觉得她写得怎样?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生3:觉得“清晨”这个地方写得没有意境。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梳头洗脸,而是一名女子准备迎接她久别的夫君归来时的梳妆打扮,所以这时她的内心应该是欣喜的、激动的、期盼的,所以她应该起得比以往任何一天都早。
她没有写出这一点。
师:很好,那么,具体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清晨呢?具体描绘一下看。
生4:晓雾将歇,启明星在天空闪烁。
生5:月色还蒙眬着,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江水悠悠地反射着月光。
生6:天边露着惨淡的白色,周围静悄悄的。
师:真好,有了这些,不仅使画面有了层次感,还能衬托这位女子焦急的心情。
所以,老师赞成你们的看法,“清晨”是需要再稍稍修改的地方。
除了这处,其他还有需要修改的吗?生7:没有写出梳妆打扮迎接丈夫归来的激动心情。
师:很好,你能说说激动的她当时会怎么想吗?生7:夫君今天一定会回来的,我要精心打扮一番,让他高兴。
生8:我已经等了这么多天了,丈夫今天回来,我一定要将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他。
生9:我不希望夫君回来时看到我憔悴的模样,不然他会伤心的。
师:有人说,心发出的声音是最感染人的,我发现我们班上的同学有一颗聆听他人心声的敏感的心。
你们知道吗?这是写作最好的素质啊。
老师也同意此处作修改。
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生10:我觉得“精心打扮”这个地方也要修改一下。
这样写太笼统了。
师:你觉得怎样写不笼统呢?生10:我觉得可以这样写:“女子坐在梳妆台前,铜镜照着她如愁绪般丝丝缕缕的青丝三千,女子扑上粉,抹上胭脂,可是没有人来为她点上那一抹绛唇,描出乌黑浓密的眉。
她手执一支金步瑶,细细地插在浓密的黑发上。
”(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哇,我发现你不仅作文水平高,口头表达能力也一级棒,没有打草稿,便可以一气呵成这么美的一段文字,老师很佩服你。
她还会怎么打扮?生10:她会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件华服,穿在身上,然后轻轻地抚平那件衣服上的褶皱,然后再从锦盒中取出自己最喜欢的那枚玉镯,戴在莲藕一般的胳膊上,望着它,想着当年夫君送她这枚手镯时那种深情的眼神。
走到窗边,静静地看着江水向东流去,默默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师:这简直就是在听即兴创作的小说嘛,厉害。
这样画中的人物就不再是静止的,而是活动的,有了情感。
刚才我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画面的背景、女子梳洗时的动作,以及她的心声做了具体的补充,使得“梳洗”的画面一下子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接下来,我们在以上背景、心声、梳洗动作这三处细节中,任意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用具体的文字,细细把它写下来。
(学生开始落笔为文,有了以上铺垫,每个学生都觉得有话可写了。
师:选择写早晨景色的请举手。
我们请这位女同学将自己的作文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仔细听,她哪些地方写得好。
生1:杨柳飘舞,杨絮亦在随风飘舞。
天上,缀着惨淡的白,草上,布着蒙眬的霜。
不知天上挂着的那轮圆月,是否知道那女子的心。
风带了几缕凉意,也许还吹落了枝头的花。
师:他没有写“天还很早”,而是巧妙地通过哪些细小的地方来表现的呢?生2:通过天色是“惨淡的白”,草上,布着的蒙眬的霜”,还有风。
师:这位同学不仅能在文字中体现早晨的早,而且她的文字有着一种节奏美。
比如说“惨淡的白”,“蒙眬的霜”,句式工整。
接下来写风的句子,打破了前面整句的形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
写女子梳洗动作的同学请举手,好,我们请这位同学交流一下。
生3:女子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她丝丝缕缕的三千青丝。
她扑上粉,抹上胭脂,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许血色,她依旧如离去时那般美丽。
她手持一支金步瑶,等人来拈。
那青丝,等人来挽。
眼中,有五彩缤纷的颜色。
忽然,她像意识到什么似的,望了望天边,匆匆戴上夫君送的那枚虽廉价却珍贵的玉镯,冲出了阁楼。
师:大家评评看,她是从哪些细小的地方来体现女子梳洗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的?生4:我认为她是从扑上粉,抹上胭脂,执一支金步瑶,戴上玉镯等动作来再现女子精心打扮以及当时的心态的。
师:怎样的心态?生4:丈夫归来时,希望自己能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丈夫面前的急切心态。
师:这个片段,写得好,你评得也好。
选择写女子心声的同学请来读一下你的作品。
生5:用桃木梳细细梳理及腰的长发,几缕发丝从指尖划过,她紧紧抓住,直到指尖泛白,才缓缓放开,喃喃道:“莫郎,你说过你最爱我的一头青丝,乌黑的发丝衬着我白色的皮肤,煞是好看,可我终究留不住你满载豪情的雄心。
双手熟稔地将长发盘成你最喜爱的花样,抬起头来,看着镜中的人儿,柳眉、细眼、樱唇、粉腮,双眸依旧清澈,却是流动着淡淡的哀愁,你说,我是世上最好看的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你可知芳华易逝,朱颜易老。
待你功成名就,我定不能及你身边那些可爱的阿娇。
”(听课师生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你不但心思细腻,而且文字功底非常了得,太棒了。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人一个细节的描写,如果老师将它们拼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完整的梳洗场面的描写了。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配以背景音乐,师有感情地朗读以上三位学生的细节描写。
生发出惊叹并鼓掌。
师:老师听到了大家的惊叹声和掌声,你们听了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吗?生1:这样美的描写真的是我们写的吗?生2:这样一个片段,不但让我读出了女子等待夫君回来时焦急和不安的情绪,而且还勾起了我对亲人的思念。
生3:在写文章时,要将心理活动、环境、动作的细节具体化。
师:是呀,同学们,我们在写文章时,习惯于写一些“大而空”的概念,比方用“清晨”一个词来写环境,用“精心”这个抽象的词来写梳妆,用“很思念”来写心情。
从今往后,我们要毫不留恋地将它们舍弃掉,取而代之以“小而具体的细节”,比方说给画面配个有层次感的背景,写人物的一笑一颦,描摹人物的一举一动,听听他们的心声,老师称之为“舍大取小绘细节”,这让我们具备了哪怕给你一个词语也能写好文章的能力。
三、独立练习(生在剩余词句中任选一句“绘细节”。
师:这首词其实剩下的画面还有很多,我们不妨将它再轻轻地有感情地读几遍,在剩下的四句话中勾出对你来说画面最丰富最清晰的那一句,你们挑剩下的最难的留给老师写,咱们比比看,怎么样?(生读,并画出自己选中的诗句。
师:选好了吗?哪句最难写?生(众:“肠断白频洲”。
师:那好,这句就留给老师写。
接下来,大家在方格纸上将各自挑好的句子用文字细细地表达出来,边写边想字里行间的画面。
(师生同写。
8分钟后。
师:选择“独倚望江楼”的同学举手。
谁愿意将你的成果让我们一起分享?生1:鸟儿啁啾,微风拂动树梢,也吹动着女子的愁思,女子无力地靠在望江路的窗口,凝望着那一江碧波,愁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风啊,你为什么总不停地漂泊,却带不回我夫君的音讯。
女子一双水眸流露出无限的哀愁,万般心绪,都化作一腔落寞,一江春水东去,愿带走女子的所有愁绪。
师:听你的文章,心中涌起无限哀愁,那一个无语独倚的背影,非常美丽,但是有谁来欣赏呢?唯有一江春水。
好,选择写“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同学有哪些?生2:女子拂袖,泛白的纤指抚摸窗棂,凝望远方。
长长的睫毛被晨雾濡湿,乌黑的眸子被暮色染灰,她望着远处驶过的一艘艘帆船,怎奈没有一艘载着她整夜魂牵梦绕以泪洗面的身影,心中的期望和激情一点点破碎,正如江面上的泡沫,纯澈的眼眸流落着止不住的忧愁,只怕他这次又要扫兴而归,她默念:“郎君,你为何还不回来,每日每月我都对着这清烛冷屏,天凉如水,我这般梳洗,又为了谁?”师:好个“清烛冷屏,天凉如水”!因为江上的点点白帆,他们都只是别人的过客,而不是自己的归人。
你的文字有一种音乐美,长句与短句的穿插处理得很好。
还有要展示的同学吗?生3:她站在望江楼上眺望远方,碧波荡漾,这悠悠江水却不曾带来一只船,她盼啊盼,终于视线中有了白点,接着,船只一只接一只地映入她的眼帘,她激动而又紧张地张望着,一只,没有,两只,没有,三只,四只,没有,没有,没有……一声声的没有将她心中的期待与思念一点点地销蚀。
师: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船尽江空,人何以堪!然而比江面更空的是女子日日等待的空落落的心。
那么,写“斜晖脉脉水悠悠”的请举手。
生4:船尽江空,希望落空,映入眼帘的是脉脉斜晖。
斜晖本无意,落日本无情,但此刻却顿生情意。
斜阳欲落未落,思妇含情脉脉,不忍离去,稍稍收着它的余晖,夕阳也似乎懂得她的心情。
江水也悄然无语,悠悠逝去。
师:何处话凄凉,唯有斜晖与流水。
在你的笔下,斜晖与流水都有了情感。
听了大家的大作,老师有个感慨,我们班真的是卧虎藏龙之地。
我都羞于展示自己的文字了,大家觉得还有必要听吗?(生纷纷要求老师读下水文。
师:那我就献丑了。
江水茫茫,一块小洲孤零零地漂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无依无靠,恰似一株无根的浮萍,在晚霞中无处归宿。
洲上不知名的荒草失却了青绿的色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沙沙的轻叹。
一只离群的归雁孤单地赶着路,不时引颈悲鸣,是呼唤,还是哀叹?如血的残阳照着孤零零的白频洲,风夹带着晚露荡漾着,也一定漾进了她的眼,要不然,她的眼该不会湿漉漉的吧。
四、结束语师:课马上就结束了,用下面的话与大家共勉——面对作文这座高山,我们可以仰望,但绝不跪拜。
试着换一种简单的方法面对它,风景这边会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