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逍遥游(节选)(大纲版第4册)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节选)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必修5苏教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逍遥游(节选)学业分层测评苏教必修5苏教逍遥游(节选)[根底稳固层]1.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而御六气之辩B.知效一官C.三餐而反 D.而后乃今培风【解析】A项,“辩〞同“变〞;B项,“知〞同“智〞;C项,“反〞同“返〞。
【答案】 D2.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怒.而飞怒:愤怒B.《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C.未有知其修.者修:长D.行比.一乡比:合【解析】A项,怒:奋起的样子。
【答案】 A3.与“水之积也不厚〞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天之苍苍 B.鹏之徙于南冥也C.之二虫又何知 D.汤之问棘也是已【解析】例句与A、B、D 三项的“之〞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的“之〞为指示代词,意思是“此,这〞。
【答案】 C4.以下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野马..也,尘埃也B.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D.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解析】A项,野马:古指游气;今指野生动物的一种。
B项,果然:古指吃饱的样子;今为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C项,虽然:古指虽然这样,是两个词;今为连词,表示成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答案】 D5.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竭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
(2)庄子的《逍遥游》说大舟好似不拘无束,但它受到水的限制,水积厚方能航行。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3)庄子《逍遥游》中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逍遥游(节选)练习必修5

逍遥游(节选)(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各句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小知不及大知③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④此小大之辩也⑤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⑥适莽苍者,三餐而反⑦而御六气之辩⑧彼且恶乎待哉A.②④⑤⑦⑧B.①③④⑥⑧C.②③⑤⑥⑦D.①②④⑥⑦解析:选D。
③⑤⑧不含有通假字。
①“垂”同“陲”,边际;②“知”同“智”;④“辩”同“辨”,分辨,分别;⑥“反”同“返”;⑦“辩”同“变”。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没有出乎人的意料B.众人匹.之匹:比C.未有知其修.者修:长D.抢.榆枋,时则不至抢:集,着落解析:选A。
果然:吃饱的样子。
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解析:选C。
例句与C项均属于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B项,形容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作动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④我腾跃而.上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解析:选B。
第一个“于”是介词,到;第二个“于”是介词,在。
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5.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南冥者,天池也②奚以知其然也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④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⑤之二虫又何知⑥《齐谐》者,志怪者也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⑧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B.①③⑥/②⑤⑦⑧/④C.①③⑤/④②⑦⑧/⑥D.①③⑤/②⑥⑦⑧/④解析:选B。
①③⑥均为判断句;②⑤⑦⑧均为宾语前置句;④为状语后置句。
语文:茶馆(节选)(大纲版第4册)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

语文:茶馆(节选)(大纲版第4册)45分钟课堂达标测试茶馆(节选)基础过关看一看,很简单1.下列加点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龛(kān)坤角(jué)沏茶(qī)戊戌(xū)....B.粮饷(xiǎn�溃�甭(bén�溃┕�倔强(jué)咂摸(zǎ)....C.翘首(qiào)复辟(bì)攒动(cuán)载重(zǎi)....D.果脯(fǔ)包庇(qì)混淆(xiáo)杳然(yǎo)....答案:A 解析:B zā;C翘qiáo;载zài;D庇bì。
2.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②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③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你二位这回事。
④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⑤我要会开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⑥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⑦就走吧,还等着再挨两个脆的吗?A.①⑤相同,②⑦相同,③⑥相同。
B.④⑦相同,①②不同,③⑤不同。
C.①③不同,②⑤不同,④⑥不同。
D.④⑦不同,①⑤不同,②③相同。
答案:C解析:①暗喻②借代、反问③夸张④借代⑤暗喻⑥夸张、比喻⑦借代,反问 3.对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A.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
..念佛:信佛的人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
B.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卖膀子力气吗?铁杆庄稼:喻指清朝的旗人都由官府按月供给的钱和粮。
C.有什么法子呢?隔行如隔山,你老得开茶馆,我老得干我这一行!.....隔行如隔山:比喻不同行业互不了解。
D.那也得死马当活马治呀!......死马当活马治:比喻虽然没有希望了,也得想办法尽力挽救。
答案:A解析:这里的“念佛”应是求神灵保佑的意思。
巩固提高想一想,设问题 4. )A.戏剧采取“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出场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个。
《第6课 逍遥游》课堂同步练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6课逍遥游》课堂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总分:27分)一、语言文字积累(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
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________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诣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
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 ),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________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________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
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了赏心悦目、________的审美效应。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淹没揣测五光十色荡气回肠B.湮没揣测五颜六色荡气回肠C.湮没揣摩五颜六色勾魂摄魄D.淹没揣摩五光十色勾魂摄魄答案 D解析第一空,“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或浸没,也比喻声音等的“盖过”。
“湮没”则主要用来表示人的名声或事迹的埋没或者事物的埋没。
从常见用例看,用来指文化领域的人或事多些。
根据语境“喧嚣”,这里应该用“淹没”。
第二空,“揣测”和“揣摩”是近义词,都有猜想的意思。
“揣测”根据不足的证据推测。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仔细推想探求。
根据语境,应选用“揣摩”。
第三空,“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前者强调颜色多,而后者指颜色鲜艳,式样繁多。
第4单元 第18课 逍遥游(节选) 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丰子恺.( ) ②刑笞.( ) ③拥衾.( ) ④潜.移( ) ⑤纨绔..( ) ⑥痴.态( ) ⑦芥.子( ) (2)多音字①渐⎩⎪⎨⎪⎧ 逐渐.( )渐.染( ) ②佣⎩⎪⎨⎪⎧佣.工( )佣.金( ) ③轧⎩⎪⎨⎪⎧ 倾轧.( )轧.朋友( )轧.钢(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笞( )苔( ) (2)⎩⎪⎨⎪⎧ 恺( )皑( ) (3)⎩⎪⎨⎪⎧ 犊( )牍( ) (4)⎩⎪⎨⎪⎧蜗( )涡( ) 二、词语积累理解运用(1)纨绔子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真烂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秋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随着完蛋了。
()(2)整天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他的心也年轻了许多。
()(3)以前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辨词填空流连·留恋流连:也作“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多用于对某地某景)。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多用于人与人之间)。
(1)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非常________。
(2)这次爬山,我十分________山间的野花、小溪。
2020高中语文课时达标训练十四第四单元第十四课《逍遥游(节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课时达标训练(十四) 逍遥游(节选)(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B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 .小知不及大知D .御六气之辩解析:选B A 项,“反”同“返”,返回;C 项,“知”同“智”,智慧;D 项,“辩”同“变”,变化。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抢.榆枋,时则不至 抢:抢夺 B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反:同“返” C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征:信 D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励 解析:选A 抢:集,着落。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C.⎩⎪⎨⎪⎧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解析:选D 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A 项,连词,抑,或许/代词,他。
B 项,动词,到,往/代词,此,这。
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莫之夭阏B .之二虫又何知C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D .彼且奚适也解析:选C 状语后置句。
A 、B 、D 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5.名句名篇默写。
(6分)(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3)《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
”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二、阅读鉴赏(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逍遥游练习试题与包括答案

s逍遥游(节选)一、基础部分(每题3分,共21分)1.以下加粗字的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āo)B.夭阏(è)蜩鸠(tiáo)决起(jué)榆枋(fānɡ)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D.斥安(yàn)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ó)2.以下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与“《齐谐》者,志怪者也。
”句式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灰尘也。
4.以下“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为哪一项()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奚以不知其然也。
5.选出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同样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遨游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贤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选出以下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A.野马也,灰尘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犹如奔跑的野马同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灰尘,都是被生物的气味吹拂在空中飘扬着。
B.之二虫又何知?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差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7.选出对“而祖乃今以久特闻,大家匹之,不亦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A.祖虽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对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
B.是说世人只与祖对比,殊不知道有比祖更高寿的冥灵、大椿,显得可悲。
C.世人与活了八百岁的祖对比,感觉可悲。
D.是说祖与大椿比,感觉可悲,世人与祖比,又感觉可悲。
二、阅读部分(27分)(一)阅读下文,达成8~10题。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逍遥游》节选

训练二十一逍遥游(节选)课前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坳.堂()北冥.()舂.粮()晦朔.()蓬蒿.()泠.然()答案:āo míng chōng shuòhāo líng2。
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奋发)B。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环旋着往上飞)D.而后乃今培.风(培育、培植)答案:D解析:D项“培”解释为“凭”。
3。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古)一般人;(今)多数人,大家.(2)(古)一年的时光;(今)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4。
填空。
(1)《庄子》是_____________所著,现存__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
(2)出自《庄子》的成语很多,写出我们学过的有关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少于3条)答案:(1)庄子及其门人、后学33 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八篇(2)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庖丁解牛、越俎代庖、目无全牛课堂巩固1。
下列含有通假字的有_______________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此小大之辩也。
[来源: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③而征一国者. 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⑤朝菌不知晦朔. ⑥旬有五日而后反。
⑦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⑧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答案:①②③④⑥⑦解析:①“知”通“智”;②“辩”通“辨”;③“而"通“耐”;④“辩"通“变";⑥“有”通“又”,“反”通“返";⑦“反”通“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游(节选)
基础过关
看一看,很简单
1.下列加点字音、义均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愤怒)徒.于南冥(xǐ,迁移)
其正色邪(yé,疑问语气词)
B.行比.一乡(合)海运
..(海动)
抟.扶摇(tuán,环旋着往上飞)
C.去以六月息.(气息)蜩.与学鸠(tiáo,蝉)
不知晦朔.(shuò,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D.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泠.然(línɡ,轻快之状)
旬有.五日(表存在)
答案:B
解析:A怒,奋发;C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D有,通“又”,连词,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覆:倒置。
C.而后乃今培.风培:乘驾。
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
答案:A
解析:怒:振奋。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②之.二虫又何知③且.举而誉之而不加劝④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
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
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
答案:B
解析:①②代词,相当于“这”。
③相当于“而且”。
④将要。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B.而后乃今图南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答案:B
解析:A果然:古,饱的样子;今指与事实相符。
C无功:古,忘记立功;今,没有功劳。
D 春秋:古,一年;今,春天和秋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且夫
..水之积也不厚且夫:表示进一步说下去。
B.虽然
..,犹有未树也虽然:虽然如此。
C.若夫
..乘天地之正若夫:像这样。
D.而宋荣子犹然
..笑之犹然:微笑自得的样子。
答案:C
解析:若夫:至于。
6.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奚以知其然
答案:D
解析:A用;B把;C在;D与例句一样为“凭”。
7.指出加点“其”不作代词用的一项()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天之苍一,其.正色邪?其远而所至极邪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未有知其.修者
答案:B
解析: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推测语气。
巩固提高
想一想,设问题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完成8—11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
..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扰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故.夫知效一官”中的“故”字意义相同的是()
A.广故.数言欲亡。
B.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C.亲故.多离其灾。
D.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9.( )
A.定乎内外
..之正
..之分 B.若夫乘天地
C.犹有所待
..者
...者也 D.以游无穷
10.比较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夫列子御风而.行②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③奚以.知其然也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11.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奚以知其然也
B.彼且奚适也
C.彼且恶乎待哉
D.辩乎荣辱之境
8.答案:D
解析:项中的“故”是连词,可以解释为所以,因此;A故意;B原因,缘故;C老朋友。
9.答案:D
解析:A内外,自身,身外;B天地,万物,整个自然界;C有所待,有所凭借;D无穷,“无穷无尽”之义。
解析:①表修饰,连词;②连词,表转折;③介词,凭借;④目的连词,用来。
11.答案:D
解析:ABC皆为宾语前置,D
拓展应用
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文,完成12—17题。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二丸而不坠,而失者锱株;累三而不坠,而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于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庄子》)
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道.耶道:诀窍。
B.累.三而不坠累:累叠、堆垒。
C.吾执.臂也执:拿着。
D.孔子顾.谓弟子曰顾:回头。
13.与“仲尼适.楚”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始适.还家门
C.适.去不归
D.先主斜趋汉律,适.与羽船相会
14.下列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唯蜩翼之知
B.何为而不得
C.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D.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15.下列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B.若槁木之.枝
C.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
D.不以万物易蜩之.翼
16.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到楚国经过树林,向一位驼背老人请教粘捕蝉的方法。
B.驼背老人讲,学粘捕蝉,要长时间地举着竿子,竿头上堆叠着圆丸,练习到圆丸不掉的程度。
C.驼背老人讲就是练得身僵臂痛,也不拿万物换取自己粘捕蝉的工作。
D.孔子听了驼背老人的话,教导弟子做事要像驼背老人那样用心专一。
17.翻译下列句子。
(1)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2)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12.答案:C
解析:执:举着。
13.答案:A
解析:B出嫁;C刚才;D被流放,通“谪”;题干和A项是“去、到、往”的意思。
14.答案:C
解析:C为状语后置,其他项为宾语前置。
解析:助词,的。
16.答案:C
解析:指练得一动不动。
17.答案:(1)(孔子)见到一个驼背的人用竿子粘捕蝉,动作熟练得如同拾取蝉一样。
(2)我头不回顾,目不侧视,不因万事万物而代替暗翼(的重要),为什么捕捉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