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达标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课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别出心裁B. 别出新裁C. 别出新裁D. 别出心裁答案:A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答案:B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B. 他跑得像小鸟一样快。
C. 他跑得很快。
D. 他像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答案:A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小路,比喻人有德行,自然能吸引他人。
C.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小路,比喻人有才华,自然能吸引他人。
D.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小路,比喻人有美貌,自然能吸引他人。
答案:B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的意思是()A. 说话B. 喜悦C. 说服D. 说理答案:B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A. 曹操的《观沧海》B. 曹操的《龟虽寿》C. 李白的《将进酒》D. 杜甫的《登高》答案:B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B. 陆游的《游山西村》C.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答案:B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落乌啼霜满天。
C. 江枫渔火对愁眠。
D. 孤帆远影碧空尽。
答案:A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A. 陶渊明的《饮酒》B.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C. 王维的《山居秋暝》D.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
高中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高中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共三套)高中语文课标测试题(一)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1、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2、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
(√)3、选修课程不应该体现基础性,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的研究,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4、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注重个性化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高中学生要能阅读较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
(√)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中指出: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中指出:研究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中指出: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1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1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全体学生而非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1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相同。
郑州市达标课语文试题及答案

郑州市达标课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旁证博引B. 变本加厉C. 一愁莫展D. 穿流不息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古人的笔下?()A. 孔子B. 孟子C. 陶渊明D. 王安石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不轻易下决定。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C. 他总是自吹自擂,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喋喋不休,让人无法忍受。
4. 以下诗句中,属于杜甫的作品是()。
A. “床前明月光”B. “白日依山尽”C. “国破山河在”D. “黄河远上白云间”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至今还没有想明白。
D. 他的演讲很精彩,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
7. “_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
8. “_________”是《左传》中的一篇,记载了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
9. “_________”是《史记》中的一篇,记述了项羽的生平事迹。
10. “_________”是《水浒传》中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描述。
12. 文章中“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13.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4. 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请列举至少两个。
四、古文翻译(每题5分,共10分)15. 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16. 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作文(30分)17. 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语文课堂达标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课堂达标测试题带答案二七区汝河路小学语文课堂达标理论测试一、《语文课标》填空题。
(每空1.5分,共45分。
)1、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300 )2、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情意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语文素养)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
”(组织者引导者师生平等对话)4、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自主、合作、探究)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积累感悟运用)6、《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性和()性,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和()性。
(主动创造实践综合)7、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在()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练。
(10分钟教师天天)8、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和()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9、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善()。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10、语文课程评价具有()、()、()、()、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检查诊断反馈激励)二、文学常识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3、“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4、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5、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C )。
语文课堂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课堂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蹊跷(qī qiào)缄默(jiān mò)踌躇(chóu chú)B. 黝黑(yǒu hēi)徜徉(cháng yáng)孱弱(chán ruò)C. 踟躕(chí chú)峥嵘(zhēng róng)恣意(zì yì)D. 旖旎(yǐ nǐ)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没有参加昨天的会议。
B. 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 下列成语中,表示“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的是:A. 覆水难收B. 一诺千金C. 画蛇添足D.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7.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是:A. 聪明B. 狡猾C. 勇敢D. 善良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皂、蚤、造B. 没、谜、蜜C. 脏、藏、长D. 棒、膀、榜。
答案,A。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A. 火炕、炕窝B. 火炉、炉灶C. 炉子、火炉D. 炉火、火炉。
答案,A。
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组是()。
A. 棍棒、木棍B. 棒球、球拍C. 球棒、棒球D. 棒棒糖、糖果。
答案,C。
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 走廊、长廊B. 窗户、窗棂C. 廊下、长廊D. 廊桥、长廊。
答案,A。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 玉米、玉器B. 玉石、玉米C. 玉器、玉石D. 玉兰、玉米。
答案,B。
二、填空题。
1.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
答案,罗贯中。
2.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
答案,施耐庵。
3.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
答案,曹雪芹。
4.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
答案,吴承恩。
5.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
答案,吴敬梓。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修辞?请举例说明修辞的方法。
答案,修辞是指在语言表达中,通过运用各种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一种修饰方法。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什么是议论文?请简要说明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答案,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性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其结构特点包括,提出论点、论据、论证、结论。
四、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的语文老师。
答案略。
以上就是本次的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认真完成,提高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与答案(一)一、填空题。
(6分)l、语文课程应致力千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依据(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念)和(良好习惯),驾驭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洁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依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l、关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o、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驾驭C、驾驭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其次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老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老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熬炼学生口语交际实力,应激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与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依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l、关千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CD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确把握语文教化的特点。
A、印@@@B、印®@@c、@@@(D D、印@@@2、关千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CD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2022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三)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三)一、填空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1.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工具性与人文性)2.语文课程的理念之一在于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3. 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4. 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思维能力)5.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在于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6.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字。
(500)7.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
教师树立_ 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8.语文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丰富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提升自身。
(文化修养)9.语文教学课程的主题与载体形式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_ _组织与呈现。
(学习任务群)11.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整体应紧扣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
(实用性)12.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 _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13.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应__ _要求(核心素养)14.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_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晰、明确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七区汝河路小学语文课堂达标理论测试
一、《语文课标》填空题。
(每空1.5分,共45分。
)
1、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300 )
2、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情意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语文素养)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
”(组织者引导者师生平等对话)
4、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自主、合作、探究)
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积累感悟运用)
6、《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性和()性,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和()性。
(主动创造实践综合)
7、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在()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练。
(10分钟教师天天)
8、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和()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9、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改善()。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
10、语文课程评价具有()、()、()、()、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检查诊断反馈激励)
二、文学常识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3、“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4、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5、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
6、“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B )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7、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C )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太平经》
8、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D )
A《满江红》 B《浣溪沙》 C《蝶恋花》 D《临江仙》
9、战国思想家荀子是( A )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10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
A 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 背水一战
D 破釜沉舟
12、《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
A乌 B巫 C肖 D萧
13、《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
A 浑水摸鱼
B 反戈一击
C 笑里藏刀
D 反客为主
14、《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B )
A《金陵记》 B《石头记》 C《西厢记》 D《琵琶记》
15、“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我国哪位古人提出来的思想?( B )
A孔子 B韩愈 C老子 D欧阳修
三、案例分析。
(25分)
学完《小壁虎借尾巴》,两位老师设计了不同的拓展训练题目:第一位: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怎样的作用。
第二位:课文中说:小鱼的尾巴——摇,老牛的尾巴——甩,燕子的尾巴——摆。
那么,请你来填空:松鼠的尾巴——()猴子的尾巴——();狐狸的尾巴——()兔子的尾巴——()
问题:两位老师的设计,你更欣赏哪位教师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