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 kè)B. 揠苗助长(yà miáo zhù zhǎng)C. 蹒跚(pán shān)D.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学习非常刻苦。
C.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向老师请教。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B. 夜幕降临,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锦上添花C. 狗尾续貂D. 虎头蛇尾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刘备是蜀国的开国皇帝。
B. 曹操是蜀国的丞相。
C. 孙权是魏国的君主。
D. 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的《春晓》。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的名言。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形容人的()。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草船借箭》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巩固势力,决定向曹操借箭。
他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计谋。
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诸葛亮命令士兵们在船上扎满草人,然后驶向曹操的水寨。
曹操以为刘备的大军来袭,便命令弓箭手射箭。
结果,诸葛亮的船队满载而归,借到了十万支箭。
6. 文章中提到的“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2分)7. 诸葛亮是如何利用曹操的性格的?(4分)8. 文章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时期?(2分)9. 诸葛亮的计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4分)10. 文章中提到的“草船借箭”的结果是?(4分)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附答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附答案)小学毕业班语文测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每个字写端正、匀称。
(5+3=8分)XXX shēng jié rán fěi tú dòng jiāng chōu yē二、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
(17分)1.给成语分类,再分别补写一个。
(4分)发愤图强胆小如鼠迎难而上游手好闲专心致志口是心非——————————————————————————————————————————————————————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规律分别补写两个。
(3分)革()鼎()见()知()()歌()舞()灯()彩3.仿写句子。
(2分)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资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日子便从XXX的双眼前闪过。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XXX()工作条件再艰苦,()不放弃提炼镭。
她()成功,()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5.把病句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是全校开展“美丽班级建立评比”活动中最好的班级。
6.按照语境要求,用恰当的句式改写下面这句话。
(4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一次读完XXX的《五根手指》,你不禁感叹:与“对五根手指有爱憎之情的人”辩驳时:3、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8分)1.我以去人近,而远也。
句中带点字的意义分别是。
这句话出自《》。
2.曩昔的日子如,被微风了,如,被初阳了;…………我赤裸裸,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句子中的两个赤裸裸分别指。
3.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这句话作者采用了论证,分别用两个词形容这两种“死”。
4.作者XXX分别用了。
三个事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
5.使卵石,并非,而是。
6.《石灰吟》的后两句诗是。
7.摘录本册课文对本人深有开导的句子:。
从中,我感受到。
四、阅读分析,完成练。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适用课文:《桥》《穷人》《金色的鱼钩》)(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字词跷跷板。
(21分)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分)拧.成(níng nǐng)嗤.笑(chī chǐ) 蜷.缩(juǎn quán)魁.梧(kuíɡuǐ) 祭奠.(diàn zūn) 收敛.(liǎn jiǎn)2.读拼音,写汉字。
(6分)(1)洪水páo xiào( ),雨水lín( )湿了老支部书记全身,他的脸上tǎnɡ()着汗水,他没有畏惧,他用沙yǎ()声音,组织乡亲们撤离。
可是老支书却被xiōng( )涌péng pài( )的洪水吞没了。
(2)屋里的灯还没xī()灭,让桑娜jiū()心的不只是渔夫还有命运悲cǎn( )的女邻居。
她的日子真kùn()难呀。
3.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4分)虑虚(1)()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遇到事情一定要先()清楚,再做决定,千万不能莽撞。
勺匀(3)渔夫搔搔()说:“得把他们抱过来。
”(4)爬山虎的叶子铺满了强,而且铺得非常()。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分)()的波涛()的狂风()的小屋()的海风()的神情()的天气5.活学活用(在句中用上本单元所学词语)。
(5分)(1)小红,你__________在那小声嘟囔什么?(2)太险了!谁站在这儿都会感到__________的。
(3)我的心里__________,像大海在翻腾。
(4)__________!不干好事,被警察抓了,活该!(5)他这会儿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__________的!二、句子训练营。
(13分)1.补充句子。
(3分),乡音无改鬓毛衰。
,。
2.按要求,写句子。
(8分)(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成转述句)(2)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书写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题1.一锤定音(在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要挟(xié xiá)塞外(sāi sài)阻挠(ráo náo)隧道(suí suì)开凿(zuó záo)经纬(wěi wèi)干线(ɡān ɡàn)怒号(háo hào)平庸(yōnɡ rōnɡ)泥浆(jiānɡ jiànɡ)2.择优录取。
(选词填空)勘探勘测勘察1.经过(),这里发现了一个特大油田。
2.公路建设之前,要做好线路的()。
3.他对这儿的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实地的()。
哄笑嘲笑讥笑1.他的一个口误,引起了大家的一片()。
2.大家都()他经常说大话。
3.黄明想为班级做些事,董亮()他说:“就你那成绩,也想挣老师的表扬啊?想得美!”三、填空题1.同音聚会(填写同音字组成词语)。
jiān ()决()巨()灭()视yì()立()力洋()()制2.依样画瓢(照样子写词)。
丑(纽扣)(别扭)(按钮)(傻妞)尧()()()()夋()()()()3.完整词语。
()崖()壁狂风()()()山()涧翻山()()4.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争执而相持不下。
()2.轻视;看不起。
()3.受攻击后,反过来攻击对方。
()4.暗中破坏,使不顺利或不成功。
()5.利用对方的弱点,仗恃自己的势力,胁迫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
()四、现代文阅读1.佳句赏析。
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1)给这句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这是对詹天佑的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根据词意写词语①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________②(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________③让人很难相信。
________2.写出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沙沙的脚步声,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________②月亮躲在云层里,偷看我练琴。
________3.按要求写词语。
写“心情”的词语:________写“神态”的词语:________4.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________聋子________妹妹惊叫起来________聋子________多么荒唐________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________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________你竟说她是聋子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位老人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位老人的追悼会。
老人是一位从没上过学堂、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可前来参加追悼会、向老人遗体告别的人却排起了一条长龙……老人18岁出嫁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土地太少,家里人口又多,她的丈夫只得常常漂洋过海出外打工。
在她30岁那年,丈夫积劳成疾,久治不愈,离开了人间。
一双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全都需要她来照顾。
她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她没日没夜地辛勤操劳,省吃俭用,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将儿女培养成才。
儿子和女儿相继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和女孩。
老人早年患了白内障,到了晚年已经双目失明。
她一直拒绝做手术,为的是省钱。
她想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把村子里破烂不堪的学校翻修一下,那样能够使村子里更多的孩子读上书。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交到了孙子手里学校快落成了,老人很想亲眼看看学校,经家人的多方劝说,这次老人终于同意去做白内障手术了,但条件是只做一只眼睛。
她说自己只想看看学校,一只眼睛就可以了。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标致B. 拜访C. 摆脱D. 摆放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豪B. 娇揉造作C. 和颜悦色D. 脉膊相承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喜欢:动词)B.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精彩:形容词)C.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演出:名词)D.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很:副词)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B.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C.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D.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D.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杜甫的《题西林壁》。
()3. “满招损,谦受益”是一句俗语。
()4. 《童年》是鲁迅的代表作。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左传》。
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
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礼记》。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简述《两小儿辩日》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
4. 请简述《景阳冈》中的武松形象。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篇一」一、积累与运用平台。
(50分)1、请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做到准确、规范、工整、美观。
(2分)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2、看拼音,写一写。
(6分)bì 幕完归赵竟铜墙铁lián 浮想翩垂听政舌绽花悯jù 理力争精会神之千里星星火3、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面著名作家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朱自清②林海音③丰子恺④季羡林⑤杏林子⑥沈石溪A.②③④⑥⑤①B.③④②⑥⑤①C.③④②⑤⑥①4、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A、不安全B、损害C、端正D、高①危峰兀立②危及生命③居安思危④正襟危坐5、下面三组词语中,是同一类的一组是(2分)A、夸奖谦虚机灵欣欣向荣B、虚伪夸耀勾结当机立断C、简朴刚强嘴脸斗志昂扬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语重心长专心致志养尊处优座无虚席B.数以千计功无不克行善积德哄堂大笑C.蜂拥而至肃然起敬和睦相处死的其所D. 轻于鸿毛五湖四海精兵简政千均一发7、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6分)(1)“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从这段话可知道小女孩擦然火柴依次看到了、、和慈祥的奶奶。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
①这句话把日子比作,说明了时间。
②在句子后的横线上补写一句,使这句话成为排比句。
8、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 。
(4分)(1)“谁会说詹天佑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和“谁都会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3)《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构成全文。
(4)“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错误的。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六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认字标音。
蹒跚()蜡烛()靴子()橱窗()2.开心词典(看拼音,写词语)。
3.小小调音师(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巧辨双胞胎(比一比,再组词)。
5.句子品读。
(1)“他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真正的意思不是指小女孩去了,而是说小女孩。
(2)“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对圣诞节的幸福中去。
”两个“幸福”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指(),后一个指的是()。
A、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是幸福的。
B、看到种种幻觉,是那样美好,感到了幸福。
6.课文概括。
这篇课文的作者著名作家。
它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被的故事。
文中小女孩一共次擦燃火柴。
看到大火炉,希望得到;看到烤鹅,希望得到;看到圣诞树,希望得到;看到奶奶,希望得到;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希望把留住。
二、现代文阅读1.课内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平安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在文中加点字写上拼音。
(2分)(2)“赤”字的部首是(),文中这个字的意思是()。
(2分)A.红色;B.真诚,忠诚;C.空无所有;D.裸露。
(3)“不过她没注意这些”中“这些”指的是,她注意的是。
(3分)(4)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2.课外阅读。
小珊迪故事发生在英国的爱丁堡。
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和一同事站在一所旅馆门前说话。
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了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脸冻得发青,赤裸着的脚也冻得发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字。
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ruì( )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而逝。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ǎo( )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án( )恼之泉。
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悲惨的结局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南辕北zhé( ) 。
2、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
B、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国一项大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序
幕。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可以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
4、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是()
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
C.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
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
5、从场合、对象、礼貌三个角度分析,下列语句得体的一项是()
A、欢迎常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想这对你们是很有益的。
B、病人出院了,医生边送边说:“请走好,欢迎再来。
”
C、你的成绩虽然差,这次考得还可以,希望少犯老毛病。
D、前面的道路正在施工,给您添麻烦了,请绕道行驶。
6、韩愈在《早春》中描绘早春景色的诗句是:,。
7.、李贺在《马》一诗中抒发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情怀的诗句是,。
8、《题西林壁》中能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9、杜甫《春夜喜雨》中,经常被引用来比喻进行思想教育要用恰当的方法的两句是:
,。
10、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
”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列歌词文字,回答问题。
(14分)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1、给下列汉字注音。
(4分)
萦()烙()澎()湃()
12、标题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3、句中“烙”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歌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祖国,形式上排列整齐,音律和谐。
(4分)(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yÙ卖)金(金子)者之所(地方),因攫(抢)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
不见人,徒见金。
”
15、解释文中的加点字(5分)
①衣冠②之③因④去⑤之
16、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3分)
17、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2分)
(三)阅读短文《生命中的伞》,完成18—22题(16分)
生命中的伞
在长长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是可以淡忘的,但有些东西却无法忘却,譬如这生命中
的伞。
许多年了,我依旧常常伫立雨中回味着这萦绕在心头的伞的故事,思绪明晰而鲜艳,仿佛又看见了朦胧的细雨中,一个苍老的身影向我走来。
于是明白:一把伞是一份沉沉的情,一份浓浓的爱。
每每走在飘雨的路上,望着迷蒙的远山近树便在心里说:父亲又送伞来了吗?在风中?在雨中?
那是读中学时候的一天,就在临近下课时,骤然间乌云压城。
我不安而惶惶地收拾好书本准备回家,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望着密密匝匝的细雨,我犹豫起来,到家定会浑身湿漉漉了。
暮色愈来愈深,我硬着头皮冲进了雨里。
一路小跑。
隐隐约约,我看见前面有个人,打着伞向我走来。
走近了,才知道竟是父亲。
父亲苍瘦的脸庞露出了微笑,站在那里等着我。
我无言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伞,父亲的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说。
一路上,父亲和我一前一后的各自走着一段沉默的路。
我只望着飞舞的雨花或想着自己的心事,仿佛忘了父亲走在我前面,就这样回到家中。
再后来,每逢下雨父亲总是默默地出现在我眼前。
一次,两次,三次……我始终把这看成是父亲的义务。
不要说亲昵,甚至连一句谢意的话都不曾说。
每次父亲迈着沉重的步履将伞递给我时,我只是平淡地接过便无语地跟在父亲身后,似乎这一切都是父亲应该做的。
有一天下雨,父亲却没有来。
走在雨中迟迟未见父亲,我不禁生起了父亲的气。
跑回家中,却见父亲病恹恹躺在床榻上,青筋虬露的手握着一把伞,紧紧地。
我呆呆地看着父亲,心底油然生出无限的歉意。
母亲走过来,告诉我:“你爸爸刚才还嚷着送伞给你,谁知没走几步却倒在地上,到底是人老了,身体也每况愈下。
”我猛地扑在床沿上,泪水小溪般地流了下来,看着脸上满是皱纹的父亲,为自己的懵懂无知,为错怪父亲的真情而无地自容了。
父亲永远都在无言地呵护着我,可我却没有领悟这刻骨铭心的爱的方式。
淡淡的,淡淡的雨丝中可是父亲打伞来了?站在异地他乡的蒙蒙细雨中,我又想起了远方的父亲,想起了定格在我生命中的那把伞,永远地嵌在心灵深处。
18、短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19、围绕伞,作者具体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分)
①
②
20、每从父亲的手中接到伞后,只是平淡的感觉,便无语地跟在父亲身后,作者为什么认
为“都是父亲应该做的”?(3分)
21、短文以“生命中的伞”为题,有何特殊含义?(3分)
22、“每个父亲的性格各不相同,对儿女的爱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不少于30字)(4分)
三、作文:(40分)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不少于5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锐扰烦辙
2、D
3、BDAC
4、D
5、D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阅读:(40分)
11、yíng lào péng pài
12、海外游子
13、“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
14、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15、①穿衣戴帽②到,去③于是④跑开⑤的
16、金子的主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要抢别人的金子?
17、讽刺了社会上见钱眼开,为了利益盲目做事的人。
18、开篇点题,引人深思。
19、一是雨中父亲送伞,我想着自己的心事却忘了父亲的存在;二是雨中没接到父
亲的伞,很生气,回家才发现父亲病了。
20、我始终把这看成是父亲的义务。
不要说亲昵,甚至连一句谢意的话都不曾说。
21、“生命中的伞”就是父亲温暖的胸膛,有力的手臂,为“我”遮风蔽雨,给“我”
雨天的呵护,包含了父亲深沉的爱
22、略
三、作文:(4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