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漫步(màn)B. 漫天(màn)C. 漫画(màn)D. 漫步(m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非常开心。
B. 妈妈给我买了许多礼物,我很高兴。
C. 这本书非常好看,大家都喜欢看。
D. 因为下雨,我们不能去公园玩。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喜庆B. 美观C. 美满D. 喜乐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非常勤奋,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很晚。
B. 我们学校的操场很大,可以容纳几千人。
C. 她的声音非常动听,像夜莺一样。
D.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一分钟就解决了。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熊猫,它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B. 他来到了图书馆,拿起一本书,开始认真地阅读。
C. 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D. 她问我:“你今天去哪里玩?”我说:“我去公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请用“的”、“地”、“得”填空。
这本书 __________ 很有趣,吸引了我 __________ 一直看下去。
7. 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接两个句子。
我 __________ 去图书馆借书,因为 __________ 需要一本字典。
8. 请用反义词填空。
小明的成绩 __________ 不好,他的妈妈很 __________ 。
9. 请用同义词填空。
她的学习 __________ 很努力,每天 __________ 读书。
10. 请用近义词填空。
这个地方 __________ 很漂亮,有很多 __________ 的风景。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小猫钓鱼》小猫去钓鱼,一开始很认真,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后来,小猫看到其他小动物在玩耍,就忍不住去玩。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稻(shuǐdào)B.火车(huǒchē)C.河流(héliú)D.灯光(dēngguāng)答案:D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美丽(měilì)B.热情(rèqíng)C.饥饿(jīè)D.火暴(huǒbào)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非常帅气。
B.她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非常漂亮。
C.他拿着一把绿色的雨伞,非常鲜艳。
D.她戴着一副黑色的眼镜,非常明亮。
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答案:√2.“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答案:√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杜甫的名句。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静夜思》。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梗概。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请结合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谈谈你对友情的理解。
2.请举例说明《水浒传》中的一个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3.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4.请谈谈你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理解。
六、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乌鸦和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
狐狸看见了,想吃这块肉。
它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便对乌鸦说:“乌鸦,你的羽毛真漂亮,你的歌声一定更美。
唱一曲给我听听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夸奖,非常高兴,就唱了起来。
小学语文测试题带答案50道

小学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勉强 (qiáng)B. 亚洲 (yà)C. 模样 (mú)D. 徘徊 (huí)2.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非常喜欢看书,常常一看就是大半天。
B. 今天的天汽真好,我们去爬山吧。
C. 我有一个很漂凉的小房子。
D. 春天的花开了,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3. 《静夜思》的作者是()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春晓》D. 《望庐山瀑布》5.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A. 卧室里的床B. 窗前的栏杆C. 庭院中的石凳D. 井栏6. 成语“掩耳盗铃”比喻的是()A. 自作聪明B. 自欺欺人C. 掩耳不闻D. 偷盗行为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
B.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
C. 我和别人一起走路,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D. 我和别人一起走路,他们都不是我的老师。
8. 《草》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白居易C. 王维D. 李商隐9. “春眠不觉晓”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花落知多少C. 夜来风雨声D. 春去花还在10. “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A. 黄河入海流B. 欲投人处宿C. 白云无尽时D. 青山独归远11. “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的是()A. 瀑布B. 河流C. 湖泊D. 海洋12. 《赠汪伦》的作者和汪伦是什么关系?()A. 同学关系B. 师生关系C. 朋友关系D. 兄弟关系13. 《悯农》(李绅)中“锄禾日当午”下一句是()A. 汗滴禾下土B. 谁知盘中餐C. 粒粒皆辛苦D. 今晨雨加少1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的是什么植物?()A. 柳树B. 小草C. 花朵D. 竹子15.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一句是()A. 一行白鹭上青天B. 窗含西岭千秋雪C. 门泊东吴万里船D. 今春看又过一岁16. “碧玉妆成一树高”描写的是什么植物?()A. 杨树B. 松树C. 柳树D. 梧桐树1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勃18. “每逢佳节倍思亲”上一句是()A. 遍插茱萸少一人B. 独在异乡为异客C. 此夜曲中闻折柳D. 故园东望路漫漫19. 《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下一句是()A. 手可摘星辰B. 故人西辞黄鹤楼C. 今宵酒醒何处?D. 此物最相思20. “举头望明月”下一句是()A. 故人西辞黄鹤楼B. 今人不见古时月C. 低头思故乡D. 故园无此声二、填空题21.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人教版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灵巧漫步轻盈B. 勤奋沉着老实C. 炽热荷花花蕾D. 马虎奔跑悠闲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喜欢踢足球,他在比赛中总是能踢进好几个球。
B.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我们大家都看不懂。
D. 这个公园里的风景非常美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与“书声琅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朗朗上口B. 响彻云霄C. 鸦雀无声D. 鸡飞狗跳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太阳升起来了,天空变得明亮起来。
B. 那个小男孩像一只小鸟,在草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
C. 这个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D. 她的歌声像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这朵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C. 那只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
D. 那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本书,认真地读着。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将相和》中,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答案: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7. 《月光启蒙》中,作者用“月光”比喻()。
答案:母亲的关爱8. 《长城》一文中,长城被称为()。
答案:万里长城9.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包括()。
答案: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森林、五彩斑斓的野花10. 《我爱这土地》一文中,诗人表达了对()的热爱。
答案:祖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荷花》一文中,作者描写荷花的顺序。
答案:作者先描写了荷花池的整体景象,然后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花的香气,最后描写了荷花的美丽。
12. 简述《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感情变化。
答案:小弗朗士最初对韩麦尔先生感到厌恶,后来在韩麦尔先生的教诲下,逐渐产生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河南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绚丽多彩B. 姹紫嫣红C. 金壁辉煌D. 绿树成阴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非常谦虚。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们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6. 下列词语中,含有贬义色彩的一项是()A. 勤奋B. 谦虚C. 狡猾D. 诚实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A. 李白的《赠汪伦》B.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杜甫的《春望》D. 王维的《相思》8.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强调了()A. 金钱的重要性B. 时间的宝贵C. 知识的丰富D. 友情的珍贵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A. 李白的《将进酒》B. 杜甫的《春望》C.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D. 苏轼的《赤壁赋》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4.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______。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沸腾(féi)沸腾的开水B. 潺潺(chán)溪水潺潺C. 矗立(chù)高楼矗立D. 鸟瞰(kàn)鸟瞰城市全景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描写的是()。
A. 春天的景色B. 夏天的景色C. 秋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A. 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
B. 小猫懒洋洋地躺在窗台上。
C. 风轻轻地吹过树梢。
D. 河水静静地流淌。
4.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告诉我们()。
A. 每天的计划应该在早上制定B. 早上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C. 早上是制定计划的最佳时机D.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清晨5.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昨天一本书读了。
B. 一本书他昨天读了。
C. 读了一本书他昨天。
D. 昨天他读了一本书。
二、填空题1. 在“______”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请填入适当的诗句或成语)2. 成语“______”用来形容人非常高兴的样子,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特定时刻的喜悦心情。
3. 在句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
”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鼓励”。
4. “______”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吉祥和平安。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花园里的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这个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问题:1. 这段短文主要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短文中提到的“五彩斑斓”一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3. 小鸟的歌声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要求:1. 文章要围绕主题展开,内容要具体、生动。
小学必刷题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相同的是:A. 漫步、漫步B. 欢乐、欢快C. 明朗、晴朗D. 美丽、美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从不骄傲。
B. 这个苹果非常好吃,我们都要吃。
C. 妈妈告诉我,要节约用水。
D. 小明每天都要看电视,所以他的眼睛近视了。
3. 下列词语中,与“秋天”季节相关的是:A. 春暖花开B. 雪上加霜C. 烈日炎炎D. 金秋送爽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小明像一只小猴子,非常灵活。
B. 这本书很厚,有半尺厚。
C. 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D. 那朵花红得像火一样。
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行”的正确读音是:A. 行动(xíng dòng)B. 行李(xíng lǐ)C. 行善(xíng shàn)D. 行进(xíng jìn)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
B. 花儿在微笑。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
D. 小河在唱歌。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升起来了,星星出来了,小船儿在河上飘荡。
B. 春天来了,柳树绿了,花儿开了,小草绿了。
C. 蜜蜂采蜜,蝴蝶飞舞,小鸟歌唱。
D. 天气变冷了,树叶黄了,鸟儿飞走了。
8. 下列词语中,与“高兴”意思相近的是:A. 愉快B. 悲伤C. 愤怒D. 悲观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应该会。
C. 他怎么能这样做呢?D. 你不是说他是个好学生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
B. 他跑得快得像风一样。
C. 这个苹果甜得像蜜一样。
D. 那个山高得像天一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诗中描绘了春天早晨美丽的景象。
小学语文考试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轻松愉快轻松愉快B. 交流思想交流思想C. 雪白如银雪白如银D. 轻松愉快雪白如银答案:C解析:选项A、B、D中,“轻松愉快”应为“轻快愉快”,“交流思想”应为“交流思想”,“雪白如银”应为“雪白如银”。
故选C。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这朵花真漂亮。
C. 那个男孩很聪明。
D. 小明喜欢看书。
答案:A解析:选项A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她的眼睛”比作“星星”。
选项B、C、D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语序错误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籍。
B. 这本书很有趣,大家都喜欢看。
C. 她长得很漂亮,皮肤白皙,眼睛明亮。
D.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答案:C解析:选项C中,语序错误,应改为“她长得很漂亮,皮肤白皙,眼睛明亮。
”故选C。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愉快B. 伟大、高尚C. 美丽、漂亮D. 强大、弱小答案:C解析:选项C中,“美丽”和“漂亮”属于近义词。
选项A、B、D中的词语不是近义词。
故选C。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B. 这朵花真漂亮。
C.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D. 那座山高大雄伟。
答案:A解析:选项A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那只小鸟”拟人化,使其具有“欢快地唱歌”的能力。
选项B、C、D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
故选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分别是()A. 喜悦B. 高兴C. 美丽D. 漂亮答案:A、B、D、C解析:A选项“喜悦”的反义词是“悲伤”;B选项“高兴”的反义词是“难过”;C选项“美丽”的反义词是“丑陋”;D选项“漂亮”的反义词是“难看”。
7.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A. 我非常()去动物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四、分析题(50分)(一)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
(10分)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这为尽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
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二)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1、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
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10分)、答: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
他的本意我想应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
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
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能射?”比较合理。
2、一位教师在教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
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断:(10分)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老师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的资料。
你们收集了吗?生(齐答):收集了。
问题一: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问题二: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呢?答:明显是不合理的。
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课程中作为拓宽学习课程的一种方式,为老师和学生所欢迎,它是一种辅助的手段。
但是,上述案例中,课一开始就交流,学生在没有很好地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像是一个个被架空了的高楼,立足不稳,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是很正常的。
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给大家,这个分享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学生重中体会成就感,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表述出现困难的时候应该向他提供及时地帮助和鼓励,而不能越俎代庖。
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答:我想,我会将这些资料的交流放在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行。
如:除了课文上的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吗?说说你收集到的情况吧!我坚持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自己展示。
学生展示过程中有困难的,老师提供协助,并适时地鼓励,以激发孩子们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信心,图片以及资料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还会在班级上作展示。
让学生的成功体验在课后得以延续。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20分)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
”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10分)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
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
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
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
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
(10分)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
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
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
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
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五论述题(24分)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 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