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观后感
关于二十二的观后感

关于二十二的观后感关于电影《二十二》的观后感《二十二》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郭柯执导的纪录片,以二战期间被日本军队强征为慰安妇的二十二位老人为主线,展现了她们深深的伤痛及对历史的回忆。
观看这部纪录片,令我深感震撼和悲痛,也反思了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这部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呈现了被迫成为慰安妇的二十二位老人的真实生活。
通过镜头的展示和老人们的口述,观众得以亲身感受到她们经历的那段艰难岁月。
无论是身体上的痛苦、心灵上的折磨,还是对家庭的无限思念,老人们深深地被战争折磨着。
她们的身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但她们依然坚强地生活着,无论是面对过去还是面对现在的生活,她们都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坚守。
电影中的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老人们的眼神。
他们的眼神充满了苦涩和无尽的悲伤,他们生活中所受到的屈辱和痛苦,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脸上。
影片中有一位老人曾说过:“我只是想要健康自由地笑。
”这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出了她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这些老人们曾经被剥夺了最起码的尊严和自由,但她们依然保持着一颗温暖而坚强的心,面对着命运的残酷。
在观看《二十二》之后,我深刻地反思了二战期间的慰安妇问题。
这段历史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让我们对人性的扭曲和暴行深感震惊。
看到这些老人们逐渐向观众讲述自己的遭遇,我不禁想到:这些老人们能够坚强地站在银幕前,勇敢地分享自己的故事,是对历史的告白,也是为了给后人一点警示。
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不能忽视和容忍战争和人性的暴行。
电影中的二十二位老人代表了无数曾经被迫害的慰安妇。
她们的经历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部历史的见证。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感到深深的羞愧和痛心,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自由和尊严,而那些被剥夺了一切的老人们却仍然在默默地背负着战争给她们带来的创伤。
《二十二》也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在片中,一位位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尽可能地缓解着心灵的创伤。
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这些老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二十二》观后感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二十二》观后感2017年8月14日,中国第一部关于二战时"慰安妇"的纪录电影《二十二》上映。
你们看了吗?关于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内容详情如下。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二十二》观后感范文带着囡囡去看的,片尾空镜里的冬雪渐渐被盎然的春意覆盖,干净又带着点快活的女声在唱:日出山头红点点……泪水决堤。
克制又冷静的纪录片,你看一个又一个老人,有的满面慈祥,有的面目里带着苦楚,有的仍有年轻时森森的战意,有的逗着猫儿溜着弯儿……和我家里的那位老太太一样却也不一样。
囡囡看不懂但她尊重我的悲伤,并保持沉默地给我递纸,坐我后面的几个年轻女孩子在全场肃穆沉重的气氛里低声嬉笑:刚开始我就要睡着了,怎么大家都不走,在干嘛?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两位老人的遗言。
“谢谢你们。
”“一旦打战,会有很多人死去。
”走出电影院时,我问囡囡,你懂吗?她摇头。
她不知道那段历史,我同她讲,什么是二战,什么是抗日战争,什么是慰安妇。
囡囡已然处于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不那么多的年纪,但她依旧问我,慰安妇是什么?是一种军妓。
这个解释,粗暴又不全面。
我说:你要记住,这是战争的产物,这不只是在中国。
哪里有战争,哪里就会有这样的伤害。
她依旧懵懵懂懂。
于是我就擅自主张地为她筹谋了接下来她需要看的东西,从走向共和开始,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安妮日记到金陵十三钗。
《二十二》的格局超越了民族和人种。
这些东西,我希望囡囡有一天会懂,希望有一天她能成长为一个懂得历史,懂得关怀,懂得爱和希望的人。
也希望她能变成一个敢于撕开自己的伤口,但依旧会背负伤痛勇敢前行的人。
纪录片从葬礼开始,又在葬礼结束。
从一片瑟瑟寒冬开始,但以春天结束。
人们,该是从黑暗里走出来,拥抱光明和春天,但有些东西不会随冬雪消融。
所以,有人在记录,《二十二》。
同学们,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为大家介绍完毕了,XX的作文频道编辑在这里祝小朋友们学习进步。
XX编辑老师作文评语:本篇作文以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为题目,共分为9段,第一段用写景的方式来渲染这部纪录片的苦难,文中记录了中国慰安妇的生活状况,有点凄凉有点伤感有点悲痛~XX编辑老师作文注释:◆“慰安妇”慰安妇,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征的随军性奴隶,中韩历史学者认为主要是通过诱骗和强迫。
二十二电影观后感

二十二电影观后感《二十二》是一部记录中国抗战时期“慰安妇”受害者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由中国导演郭柯执导,于2017年上映。
影片以非常真实的方式展现了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女性遭受的惨无人道的暴行,同时也呈现了她们坚强的生命力和对历史的坦诚和探索。
本片主要以中国电影大哥、著名导演郭柯为首,围绕着二十二位中国“慰安妇”受害者展开。
这二十二位受害者年龄在80-90岁之间,他们在战乱年代成为了日本军队的“慰安妇”,经历了无尽的苦难和痛苦。
正是因为这些受害者们的勇敢和坚强,使得影片更具震撼力和触动力。
整个纪录片由一系列真实的采访组成。
导演用非常真实的电影手法,将这些受害者的面貌、声音、故事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在镜头前坦诚地讲述着自己的遭遇和苦痛,真实的情感直击观众心灵。
影片通过这些受害者的口述,将我们带回到那个人间地狱般的年代,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残酷和无情。
在剧情的展开中,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受害者对过去的回忆和痛苦。
导演以个体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他们在求得正义和公正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和挣扎。
同时,通过不同受害者的讲述和观点,展现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心灵变化。
这些女性面对强烈的心理创伤,表现出了无尽的坚韧和勇气。
影片给人的最大震撼是,每个受害者都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折磨,但她们依然能够坚强地活在当下。
她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
这种坚韧和乐观的态度真正让人敬佩。
从整个纪录片的角度来看,导演郭柯不刻意引导或渲染情绪,而是坦诚地呈现了这些受害者的真实感受和经历。
他几乎没有添加其他额外的声音和讲解,让受害者自己的述说成为影片的主线。
这种简约的方式使得影片更具纪实性和真实感,让观众更能深入感受到这段历史的痛苦和残酷。
影片中娓娓道来的故事、逼真的表演、真实的影像等元素,让观众很难保持冷静。
观影过程中,多次引发观众的泪水,同时也激发了肺腑之言。
《二十二》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警示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珍惜和平的作品。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
观看电影《二十二》后,我被深深震撼了。
影片讲述了二十二位慰安妇在不同年龄和
背景下的遭遇与对未来的期许,细致刻画了她们的生活境遇、内心世界和感情经历,使观
众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影片展现了慰安妇们的悲惨遭遇和如履薄冰的生活状态。
她们被强制从家中分离,被羞辱、侮辱和非人待遇。
她们被强迫成为日军的性奴,每天度过一个个黑夜的苦痛。
这些令人心寒的事实揭示了日军侵略行为的残酷性和其对人类的摧残,令人深感痛惜和反思。
其次,影片中刻画了慰安妇们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经历。
丰富而细腻的人性描写,使观
众更深刻地认识到她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她们有着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渴望。
她们面对极
端的遭遇,以坚强的意志和精神战胜噩梦,散发出人类的勇气、坚毅和温情。
最后,影片在表现慰安妇遭遇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对未来的期许。
尽管她们经历了
如此的苦难,但她们并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她们渴望获得公正的裁决,渴望阻止
新的灾难发生。
在她们的努力下,一点一滴的行动改变了众人心态,重启了历史公正的机器。
总之,观看电影《二十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慰安妇们遭遇的残酷和对生命的珍视。
人类的历史是悲壮史和奋斗史的交织,而我们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努力让未来更
加美好。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

2022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三篇观看电影《二十二》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这部电影讲述了22位被日军强征的“慰安妇”遭遇的悲惨经历,展现了她们在军队性暴力的摧残下所遭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
电影带给我的震撼不仅在于其中“慰安妇们”的经历,还在于她们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勇气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三点观后感:第一点:慰安妇们的经历让人震惊和痛心电影中的“慰安妇”都是受害者,她们是被日军强制卖淫的妇女。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由于年龄、体力和精神上的虐待而导致的严重生理和心理伤害。
她们中的许多人面临的条件十分恶劣,处境非常危险,并且经常受到虐待和惩罚。
她们的故事让我对人性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悲哀,让我深入思考战争所带来的人间惨剧。
这也让我想起了今天仍在不断发生的战争和人权侵犯,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错,更不能让它重蹈被迫害者的覆辙。
第二点:勇气和坚韧不屈的精神值得致敬面对这样的生活,我的内心充满了反抗和恐惧。
但是这些“慰安妇”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美好的品质。
他们选择站起来,与众人分享,并呼吁为自己和同伴正名。
他们的选择并不容易,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解放和掌握自己未来的方法,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要面对痛苦的回忆和历史的伤痕。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屈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他们所赢得的最大尊重和希望,同时也代表了正义和人性的胜利。
第三点:电影中人性的多面性通过电影,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
虽然日本的战争罪行是普遍被谴责和憎恶的,但是电影中的日本人却是和现代的世界一样复杂和多样的。
其中有一位日本老人深深感到自己是作为国家和个人的一份子而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
他在她们的事情上非常不舒服,试图借助她们活力和勇气的传递,以分享自己的恶行和屈辱并呼吁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这种复杂和现实的人性感动着我,也让我想到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去尊重历史和追求和平。
总之,《二十二》这部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较真,也让我们思考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相似的问题和困境。
《二十二》观后感二

《二十二》观后感《二十二》观后感《二十二》片尾,当所有合作方的斑斓logo的拼图消逝在黑色背景中,我打开微博,收到消息,票房破亿。
此刻,有一种踩在历史分野线上的庄严感,共情效应转换成我大脑中的多巴胺;此刻,我仿佛就是这庄严时刻的一部分,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为到达一亿添加了最后49块前的人。
好,意淫到此。
《二十二》作为一部记录片的意义远大于其作为一部纪录片的意义。
你看得没错,我说的也没错。
作为一部记录片,导演郭柯并没有让它变得那么得优秀,至少,在很多人的指摘中已经点到了他的硬伤。
这是一部缺乏叙事的纪录片。
无论他在接受采访中怎么表达自己“就是要描绘她们的日常生活”的意旨,他都没有通过镜头,通过镜头的叙事把他的意旨流畅地表达出来。
我看到的不是世事的风俗画,不是一个整体,不是《清明上河图》中的酒旗与篙橹——它们是汴梁风俗中的一部分,它们又构筑了汴梁风俗图景的亲切面貌,从橹到酒旗的视角转换,你依然身在张择端笔下的汴京。
我看到的是一幅拼接画,她们共处过一个大时代,她们有共同的命运遭际,她们终究也要背负苦难坚强的生活下去。
但是,她们是她们,她们命运石子在导演的小心呵护下,在水面泛起涟漪,一个,两个,三个,等到第四个的时候,导演拍拍你的肩膀,看,另一颗石子掉落泛起涟漪,一个,两个,三个……如此循环,直到落幕。
以至于在今天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没有遭遇躁动,也没有遭遇啜泣,却遭遇了邻座熟睡的呼吸。
我可以理解导演的善意,这是这个商业时代下拉开面纱才能透漏出来的善良与人性关怀。
但是,我只能感到可惜。
我不愤怒,也不想诘难,我就觉得可惜——可惜导演还没有达到二者皆能兼顾的纯熟境地,或者可惜,时间在催促,一直在催促,这种催促反映在老人们走向生命终点断崖式逝去的仓促上,时间没有给郭柯时间去再磨练纯属,老人们等不到他纯属了然后留下故事然后再走向生命的终结。
很可惜。
也是在这个层面上,他身体力行地为后代面对残酷历史留下了一个温柔的视窗。
手法不够纯熟也不新颖,但足够把你的冲动压制到最低,控制好流淌在沟回中的信息,然后,再向前迈一步,看到贯穿“慰安妇”受难女性一生的生命流转——犹如片尾那个用笔画勾勒,没有脸孔却友善的少女轮廓。
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1500字左右

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1500字左右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范文1500字左右一、电影内容《二十二》是一部关于日军侵华战争中国幸存“慰安妇”长篇纪录电影,由郭柯执导。
影片通过对这些老人适度地靠近,将历史的碎片点点打捞起来,把那些行将逝去的事实镌刻成永久记忆的“墓碑”。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在中国生活的现存“慰安妇”的人生以及她们的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中国被强迫为“慰安妇”的20万人当中,现在仅剩22人。
影片中包括被骗到中国,至今未回到自己家乡的朝鲜奶奶;一部份少数民族奶奶;也有被日本人俘虏的抗日女战士;她们每个人的故事相互关联,她们的经历不止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影响着韩国、中国、日本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国家乃至全世界。
二、我的观后感1.“慰安妇”名称的由来电影一开始第一个画面是一个偏远的乡村,天空灰蒙蒙的,破败的房屋和坎坷的乡间小路映入我的眼帘。
随着镜头的推进,一个老人劳作的身影出来,老人快九十岁了,丈夫也去世了,无儿无女,生活行动都不方便,她迈着蹒跚的步伐,捡柴生火做饭,一个人生活。
这是湖北省一个偏远小村庄的场景,而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全国的各个地方。
影片拍摄人员辗转湖北、广西、黑龙江、山西、海南五个省,记录下了二十万受害者中仅剩的二十二位幸存者的生活。
她们都是经历过侵华战争的幸存者,是遭受过迫害的受害者,被日本人称为慰安妇。
这部电影的导演郭柯介绍说慰安妇这个名称并不是我们为他们取的,而是当初日本人在报道中对她们的称呼,我们更多的称呼她们为,在抗日战争中被称为“慰安妇”的受害者,只是为了研究这一历史事实,才给她们定了这个称呼。
2.“慰安妇”的关怀者片中出现了一位韩国的摄影师,在他认识了第一个韩国慰安妇时,就下定决心要对抗战期间这件令人发指的事件进行调查研究,他最初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朝鲜人和中国的朝鲜族人身上,记录她们自那时开始身上的故事,关注她们的生活和心情。
他说他的专长是摄影,他想用镜头记录下她们的生活,拍成照片并将这些公布出去,引导人们关注这些历史,关注这些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到巨大苦难的人们。
《二十二》观后感

导语《二十二》是一部沉重的纪录片,里面记录的都是令人心痛的场景,整部影片就像是一股溪流平静的叙说着当年发生的一切,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二十二》。
《二十二》观后感1“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已经很开心了。
”暑假去看了《二十二》,看完之后感触很深。
二十二指的是二十二名当年被日军侮辱的慰安妇奶奶。
电影开拍时中国内地有二十二位奶奶,到上映时却只剩下九位奶奶了。
但让我很意外的是,这部纪录片的排场也是少得可怜,我看的是小厅,人却出其的少。
整个纪录片很平静,没有撕心裂肺,也没有暴跳如雷。
有的只有那些奶奶的安静和善良,以及她们静静的阐述。
她们平和的活着,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
明明是沉重如石的过往,她们却慈祥着跟我们诉说;明明是不可磨灭的仇恨,她们却希望我们和平。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里有位奶奶说,她回去以后,丈夫没有嫌弃她,而是对她说你是被强迫的,又不是自愿的,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奶奶的亲人也没有疏远她,更去逼迫她去讲述痛苦的往事,如今奶奶儿孙绕膝,日子过得也舒服。
这才是对受害人应有的态度啊。
然而在我的身边或是在网络上,有很多人对于慰安妇奶奶却是鄙视嫌弃的态度,认为这部纪录片也是耻辱的东西。
甚至认为《二十二》这部纪录片电影就是靠奶奶们赚钱,毫无意义。
“有些人说说《二十二》的拍摄是去再次揭露老人们的伤疤,但是这是一段历史,是事实,每一个人都要正面面对的历史。
老人们也都是自愿拍摄,摄影组对老人们也进行了很多帮助。
不得不说,因为《三十二》和《二十二》才让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到这段历史,去关注到这些幸存的奶奶们。
”这是在知乎看到的一段话,我觉得十分有理。
《二十二》这不纪录片不是怂恿你抡起袖子去揍日本一顿,它并不是让你去恨,而是让你看见这些奶奶的坚强,告诉你们她们都心里还有爱与向往,她们依然善良。
从而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让奶奶们得到一个交代。
影片的最后,是一位奶奶的葬礼。
奶奶的坟墓由寸草不生,转变成杂草乱生,尽是荒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二》观后感
《二十二》观后感
电影《二十二》是一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被迫成为“慰安妇”而如今仅存的22个老人的纪录片。
这部影片没有卖悲惨,以平淡
叙述的方式展现了老人们现在的生活。
每个老人都是那样乐观晴朗,积极向上的生活着,她们平凡得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奶奶。
镜头静静地记录着她们平淡如水的生活,她们对来看望的人们说,阿婆很高兴你们来看我,就连是对日韩的年轻志愿者们也非常友善。
当她们回忆起那段痛苦的往事时,尽管数十年过去亦是痛苦
非常,隔着荧幕的我们也不敢想象,更可想亲身经历过之人的感受!也许有一天,随着老人们的离开,会有更多人淡忘这段历史。
“慰安妇”是个沉重的话题,让很多人不忍不敢去触碰,但是希
望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们能多一点去了解,毕竟它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一段屈辱史,只有直面它正视它我们才能更加感受到现在我
们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老人们的存在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的铁证,民间组织曾替她们奔走多年远赴日本状告维权,要求日
本官方的道歉和赔偿,但是她们很多人至死都没有等到日本的道
歉和一分钱的赔偿,却反而备受周围人的指点。
电影中有两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个是一位老婆婆在看
到镜头时,十分着急地叫身边人去她的床底下找当年组织为表彰
她而授予的奖章,那着急的神情像极了个幼童。
或许还有人对她
指指点点,或许她也会感到自卑,但当她拿着奖章对着镜头微笑时,她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她也曾经在绝望中寻找光明。
而另一
个是一位老婆婆和他的家人坐在家门口乘凉,门就像一道不可分
割的界限,门的这头是儿孙们在互相嬉戏打闹,门的那头是阿婆
拿这个小孙子玩具沉默地坐着,但我分明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温情。
还有老婆婆笑着说“你们看那些日本人也都老的没有胡子了”,
一切苦难都该过去,但那些不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的人绝不能
轻易饶恕。
慰安妇像是一个贬义词,人人都觉得它是污浊的。
而影片的
最后,那些为这些老婆婆们四处奔走,试图找回公道的人们也说
其实他们也很后悔,为老人们带来了第二次伤害。
当初只是一腔
热血,想要帮助这些老人们。
但我觉得他们也没有错,若是不能
为老人们讨回公道,那她们只能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蒙羞下去。
我
们得感谢那30299个爱心人士为这部影片众筹,是他们让我们了
解到了这些可爱老婆婆们心中的苦痛。
愿温柔的人都被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