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无限宇宙》教案(1)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无限宇宙》教案(1)第四单元无限宇宙一、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搜集整理资料,并对其解释和说明。
3.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4.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银河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提出问题。
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随着人类不停地探索,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前面我们对太阳系、银河系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学习。
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二)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构成1.小组活动:猜想: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在活动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对组里的意见进行整理,并用图或文字进行记录。
2.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适当进行板书。
特别对有不同的想法的学生要求进一步陈述理由,突出矛盾,引发后续学习的焦点。
焦点问题如:(1)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发热的恒星?还有哪些天体是恒星?(2)我们的太阳与银河系是什么关系?太阳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3)银河系是不是整个的宇宙?人们把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什么?3.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4.根据录像内容,解答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
5.小组活动:根据现在人们已知的情况,用卡片,按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顺序摆出宇宙的构成图。
要求在小组内先画、再摆,然后说明图的内容。
6.小组汇报:展示宇宙的构成图,并说明图的内容。
7.集体评价。
8.师生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认识到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人类从古到今是怎样探索宇宙秘密的。
(二)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科学五年级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搜集整理资料时,对那些过时、重复、错误或无关的资料,应筛选掉。
3、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4、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365天),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5、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6、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行星的卫星数量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卫星就越多。
水星、金星上没有卫星。
7、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8、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9、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周围自然卫星最多的是木星。
10、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1、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13、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更不在宇宙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有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科学五年级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365天),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行星的卫星数量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卫星就越多。
水星、金星上没有卫星。
6、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7、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周围自然卫星最多的是木星。
9、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0、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12、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更不在宇宙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有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及练习第一部分:这些我知道: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宇宙是我们所在的空间,又是我们所在的时间,宇宙是所有天体的共同家园。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
2、地球环绕着太阳转叫公转。
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6、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行星卫星的多少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吸引力就大,卫星就多。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火星的内部结构跟地球一样。
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10、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2、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3、我们共搜集了9种计时工具。
按时间先后可分4大类。
第一类是古代钟,有日晷,沙漏,水运仪象台,水钟。
第二类是机械钟,怀钟,机械摆钟,第三类是石英手表,第四类是原子钟。
4、.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时,铁针投下的影子计时。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
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太阳系从里向外一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秋夜的星座,最好辨认的是东北方的仙后座,仙后座主要有五颗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得变化等。
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更不在宇宙中心,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一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
多数人相信宇宙是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地球绕着太阳转,叫做公转。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我们人体内的生物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生物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
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人体内的生物钟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人的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发生周期性变化。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有:东方欲晓,公鸡打鸣,猪牛羊白天活动,而猫夜晚活跃,牵牛花大约凌晨四时打开喇叭,夜来香深夜飘香。
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原子钟它有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1969年第一块石英手表诞生。
摆钟是利用了摆能有规律地摆动的性质。
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
根据他们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记录漏水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受水型。
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发展过程论文

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发展过程论文认识宇宙宇宙阶梯:行星→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群→本超星系团→宇宙。
哥白尼时期后: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以前是九大行星,冥王星轨道不同)冥王星是一颗小于月亮的白矮星,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固态行星,后四个均为气态。
太阳系中的成员都是同时期形成的。
太阳上的活动:黑子、耀斑、日珥。
(其中日珥的活动尤为剧烈)太阳结构中太阳核心的活动为核聚变。
水星表面:大面积火山平原、表面硫含量极高(大规模火山爆发形成)水星、金星才有凌日的现象。
土星、天王星和木星都有光环,其中光环主要有一些卫星和陨石带形成。
(土星最大,海王星呈蓝色,而且周围的大气成分为液态氢,其中土卫六的大气成分为甲烷)中子星是密度最大星体。
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
行星的特点:有足够的质量,不发光的球体,环绕恒星运转,有自己的公转轨道,不受其他星体影响。
人类对宇宙认识进程,先从地球开始,再从地球伸展到太阳系,进而延展到银河系,然后扩展到河外星系、总星系。
怎样认识宇宙地球大气窗口:可见光、无线电波?? 望远镜观察:折射式、反射式。
计算机运用于大型望远镜的拼装。
分辨率:θ=1.22λ/D 射电望远镜:1963年-类星体1963年-星际分子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67年-脉冲星(中子星)现代通过干涉将多分望远镜联网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探测引力波?? 第三讲如何测量宇宙天体1850年普森提出定量表示:E1/E2=100(m2-m1)/5 m2-m1=-lgE2/E1 星等数越少,星越亮。
黑体辐射的维恩位移功率:λ化学成分:光谱线哈佛光谱分类:0-B-A-F-G-K-M 0到M,O的温度最高。
恒星距离的测定:三角视差法r=1/π(pc)秒差距max∝1/T 1秒差距=3.26光年变量测距法:绝对星等-绝对光度Ⅰ型白矮星,双星Ⅱ型单星最亮的星系:椭圆状星系星系红移可以测量遥远星系。
恒星的一生收缩说:星云-红巨星-蓝白主序星-沿主星序演化-红矮星恒星不是单一诞生的,而是成批诞生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教学内容
制作“宇宙”模型
总课时数 2
备课完程时间
主备课人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教学目标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点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 第 8 页,共 44 页
(签字)
课题
第二单元 时间的脚步
教学内容
第 1 页,共 44 页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 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 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 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 己的建议。
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 点
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复备栏
( 一)课前预习:预习本课,搜 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 工作原理。 (二) 整理汇报: 1.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 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 思考工作原理。教师检查各组搜 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 集 资料补充。 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 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 听、 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 学生。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 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 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 (三) 计划与组织:
理解太阳系和宇宙

理解太阳系和宇宙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围绕其运行的一系列天体的集合体,是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
而宇宙则是指无限广阔的空间,包括所有的物质、能量和时间。
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起源、组成和演化过程,对于人类认识宇宙和地球的位置与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太阳系的形成、行星的特征以及宇宙的膨胀等方面来探讨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相关知识。
一、太阳系的形成和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始于约46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的星云坍缩事件。
最初,一个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坍缩并旋转,形成了一个扁平的盘状结构,即原始星盘。
在星盘中央,由于物质聚集,形成了太阳,而在周围的物质团块则逐渐凝聚形成了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99.8%的物质。
它通过核聚变反应不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维持了太阳系中天体的稳定和支配。
除了太阳外,太阳系还包括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太阳系外天体等。
其中,行星是太阳系中最重要的天体之一,它们以不同的大小、质量和轨道特征围绕太阳运行。
二、行星的特征与分类行星是太阳系中的天体,通常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来分类。
根据这个标准,行星可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内行星是指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包括水金火地和金星。
它们的特点是质量较小、体积较小、密度较大,并且表面温度极高。
例如,水金火地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行星,由于其接受到的辐射能量较大,表面温度可达450℃以上。
外行星是指距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包括木土天海王星和冥王星。
相比之下,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较大,密度相对较小。
而且,外行星的轨道也比较偏离太阳,并且它们大部分都拥有行星环和卫星。
三、宇宙的膨胀与宇宙学原理宇宙是在大爆炸之后产生的无限广阔空间。
宇宙的膨胀是由于大爆炸时的能量释放,使得太空中的物质不断远离彼此而产生的现象。
这一理论被称为宇宙学原理,是现代宇宙学研究的基础。
根据宇宙学原理,宇宙的膨胀是与时间相关的,可以用来解释宇宙中的很多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星 0颗 金星 0颗 地球 1颗 火星 2颗
木星 62颗 土星 34颗 天王星27颗 海王星13颗
八大行星的卫星数量
宇
宙 一.无限与有限之争
无
限
1.如果宇宙有限,它总是有个边界;那 么,边界在哪里,边界之外又是什么?
论
的
2.如果宇宙有限,它就会有个中心,那
证
么宇宙的中心又在那里?很难回答。
据
弯曲的时空
• 爱因斯坦认为,一个物 体受另一个物体的引力 作用,其实是因为另一 个物体由于其质量而改 变了周围的空间,使空 间弯曲,而物体处在弯 曲空间中,所以会运动。
宇宙膨胀的说法、只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多普勒效应的“红移”!当一 个高速行驶的汽车(任何肉眼可 见的物体)从你身边疾驰而过、你 会发现汽车前端会泛着微蓝色的光、 这是蓝移、说明物体在接近你、相反 当汽车经过你之后、你会看到汽车尾 部会泛着微红色的光、这就是红移、
宇宙的奥秘有这么 多,你了解多少?
海
金 星
火 星
土 星
王 星
水地 木 星球 星
天 王
星Hale Waihona Puke 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 从近到远的顺序排列
仙后座是秋天里最好 辨认的在东北方有5颗 明亮的星组成的,像 字母w
地心说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 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 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认为,地 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 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 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 运转。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 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
一光年:是指光在真 空中一年时间里面走 过的距离,注意,光 年是长度单位。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
西向东,无论地球公转到什 公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 保持不变,公转的周期为1 年,轨道形状为椭圆,它让 地球上有了昼夜长短的变
化和四季的变化.
太阳领着整个太阳系绕银
河系转动,可见,太阳系不 在银河系的中心,也不在 宇宙的中心,太阳是50亿年 前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
这个物理规律依然可以用到宇宙上、 如果你有天文望远镜或者你可以直接 跳出大气层外、你看到所有的星系、 都是泛着微红色的光、说明它们都 在远离、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这就说明了宇宙在不断的膨胀、像一 个不断吹大的气球、一直下去、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