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使用与注意事项
对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对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在管理糖尿病的过程中,降糖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防止潜在的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如此,许多人对于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存在一定疑惑。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些关于降糖药物的正确用法和常见注意事项,以帮助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一、降糖药物的种类和用途降糖药物的种类众多,常见的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等。
根据个体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
1. 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可通过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来进行给药。
它的作用机制是替代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
2.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等。
这些药物作用于不同的机制,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途径来降低血糖。
二、正确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对于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1. 按医嘱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医生嘱托来使用降糖药物,遵守医生的剂量和用法要求。
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无效果。
2. 定时用药:按时服用降糖药物,维持良好的血药浓度。
如果错过服药时间,应及时咨询医生,不要随意调整用药时间。
3. 规范饮食:合理搭配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特别是口服降糖药物需要依赖饮食控制的情况下,饮食的合理规划尤为重要。
4. 注意副作用:降糖药物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腹泻等。
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怎样应对和处理。
5. 配合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降糖药物的效果。
6. 定期随访:及时回访医生,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从而更好地调整用药方案。
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三、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低血糖:部分降糖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格列齐特缓释片临床应用快速指导建议》要点

《格列齐特缓释片临床应用快速指导建议》要点
格列齐特缓释片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正确、安全地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下面是一些快速指导建议的要点:
1.适应症:格列齐特缓释片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那些无法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控制血糖的患者。
它可以作为单药治疗,也可以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
2. 剂量:初始剂量为50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耐受性,剂量可以逐渐增加到最大剂量为2000mg每日两次。
需要注意的是,剂量的调整应该基于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和临床反应。
3.注意禁忌症:格列齐特缓释片在下列情况下禁用:
-对该药物或其成分过敏的患者;
- 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分钟);
- 难以控制的糖尿病酸中毒(Kussmaul呼吸、尿酮体、意识障碍等症状);
-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准备怀孕的女性;
-饮酒或曾有酒精滥用史的患者。
4.不良反应:格列齐特缓释片通常是较好耐受的,但有时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
-胃肠道反应:胃痛、胃灼热感、饱胀感等;
-皮肤反应: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代谢性酸中毒(极为罕见)。
5.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因为其安全性尚未确定;
-患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该调整剂量或考虑使用其他药物;
-需要监测血糖和肝肾功能等关键指标,以便调整剂量或监测潜在的不良反应;
-格列齐特缓释片不能替代饮食控制和运动,患者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合理选用及注意事项

911-912.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增录2a—l-22. [3]王战建,苏杰英.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糖尿病筛查 和诊断标准:读IDF 2005全球2型糖尿病指南(一).临床荟 萃,2006,21:760-761. [4]Duncan Richards,Jeffrey Amnson.牛津临床药物治疗手册.翟 所迪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423. [5]李晓燕,刘斐,郑静,等.液质联用检查降糖中药制剂中掺入 的7种化学药品.中围药事,2008,22:98l-983. [6]何笑荣,邹定,吴学军,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一二极管阵 列检测器测定降糖中药制剂中的化学药品.中国药师,2005.
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B'.为降低 胃肠道不适等不良作用,该类药宜餐中服药. 2.噻唑烷二酮类:该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 岛素的反应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临床试验显示,噻唑烷二 酮类药物可使HbAlc下降l%一1.5%,马来酸罗格列酮可 防止或延缓糖耐量减低进展为糖尿病.该类药物是许多国 家和国际组织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高 血糖的主要用药之一【2J,其服用与进食无关,饭前,饭后均 可,但那格列奈宜餐前服用. 3.q一糖苷酶抑制剂: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碳水化 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并通过对餐后糖负 荷的改善而改善空腹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 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一般不作为一线用药,当其他 药物不能耐受时可以选用…,可与双胍或磺脲类联合用药, 也可单独使用.如阿卡波糖,宜与第一口饭同服. 三,降糖中成药和中西药复方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品种较多,如文献报道从市 场抽样的中成药有:降糖甲片,金芪降糖片,糖尿乐片,糖尿 灵片,消渴灵片,消渴平片,消糖灵片,甘露消渴胶囊,降糖胶 囊,降糖宁胶囊,降糖舒胶囊,人知降糖胶囊,十味玉泉胶囊, 糖尿乐胶囊,消糖灵胶囊,参芪降糖颗粒,金鳝消渴颗粒,糖 脉颗粒,益气消渴颗粒,消渴丸,益气降糖丸,玉液降糖丸等 20余个品种,并检测出降糖胶囊中含吡格列酮,十味玉泉胶 囊中含格列本脲¨J.还有文献报道,在中药降糖粉末及中药 降糖胶囊中检测出阿卡波糖,苯乙双胍和格列本脲,在珍哈 降糖胶囊中检测出苯乙双胍和格列本脲【6J.2008年2月国 家药监局又新批准了降糖中成药金糖宁胶囊,该药用于治疗 2型糖尿病属于湿浊中阻兼血瘀证患者,能降低患者空腹, 餐后2 h血糖及HbAlC水平,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 症状'71. 由于市场上的降糖中成药种类繁多,并多起辅助治疗作 用,加上某些厂家或个体游医为了使其降糖中成药的降糖效 果明显,可能非法添加价廉,易购的西药降糖成分,所以,医 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了解患者是否服用降糖非西药制剂, 以避免同一或同类西药组分的叠加而造成低血糖的危险. 四,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1.孕妇一般禁用口服降糖药,必须时应在专科医生的密 切监护下使用胰岛素Ho. 2.磺脲类药物含有磺胺基团,对磺胺类药物超敏反应严 重的患者禁用.胰岛素与磺脲类药物不能合用,与其他降糖 药合用可能改善治疗效果.皮质激素和噻嗪类利尿药与胰 岛素或磺脲类合用能降低胰岛素或磺脲类的药效.抗真菌 药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能够抑制磺脲类药物的代谢,应避免合 用以防导致低血糖H J. 3.二甲双胍应避免与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及其 他能够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合用,以免造成乳酸中毒.进行外 科手术及使用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应停用二甲双胍"]. 使用双胍类药物患者在遇到急性危重疾病时,应暂停本药, 改用胰岛素治疗旧-.
降糖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54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降糖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牢记这三要三不要,否则等于白吃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牢记这三要两不要,否则等于白吃
提到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作为一种经典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临床的应用已经有60年的历史,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位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和全程使用药物。
也因此,被冠以降糖“神药”的称号。
虽然降糖作用明显,价格低廉,使用过程中仍需牢记这三要三不要,否则等于白吃。
一、要用对剂量
使用二甲双胍降糖,应当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然后逐渐加量。
二甲双胍起效的最小推荐剂量为0.5g/d,最佳有效剂量为2g/d,成人可用的最大剂量为2.55g/d。
二、要用对时机
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用药时机各不相同。
二甲双胍普通片剂,胃肠道副作用较多,最好在餐时或餐后服用。
而肠溶片外层包裹一层肠衣,耐酸不耐碱,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缓释剂型最好餐时服用。
三、要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2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体内维生素B12的缺乏,进而诱发贫血、神经损伤等。
因此,服用二甲双胍超过4年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监测维生素B12的水平。
四、不要擅自服用
二甲双胍虽然具有众多优势,但也并非人人可用。
对于年龄小于10的儿童,由于缺乏充分证据支持,因此,不建议使用。
二甲双胍属于妊娠B级降糖药物,但我国CFDA并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五、不要饮酒
这主要是由于酒精一方面会干扰血糖的控制,另一方面,酒精的存在增加了肝脏的负担,抑制了糖异生反应和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导致低血糖,此外,还会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降糖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各类口服降糖药物的用法
三、胰岛素分类及常用药
超短效: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短效:一般常规胰岛素,目前最常用,替代餐 时胰岛素,作用持续大约8h,血糖波动大
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替代基础胰岛素, 睡前给药,控制空腹血糖,缺点是产生夜间 低血糖,需要睡前加餐
三、胰岛素分类及常用药
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替代基础胰岛素,单 独使用药效不稳定,临床使用少 超长效:甘精胰岛素,长效、平稳、无峰值, 是替代基础胰岛素最好的一种
谢 谢!
降糖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 1.糖尿病的分类 ► 2.常用的降糖药物种类 ► 3.降糖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 4.漏服或漏打降糖药的补救方法
一、分类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 ► 继发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
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 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 素补充以素的混合物, 同时具有短效/超短效和中效的作用,诺和灵 30R(短效30%,中效70%)诺和灵50R,优 泌乐25
各类胰岛素用法
四、漏服或漏打降糖药补救方法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补救呢? 首先,要明确两个因素: 1.漏服或漏打的是哪类降糖药? 2.漏服或漏打的时间及当时的血糖水平?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补救措施
双胍类
磺脲类药物
短效类
磺脲类药物
长效类
格列奈类
α- 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漏服处理方法:按照原来的药量,随时补服, 睡前也可补服。
胰岛素类
漏服或漏打药物后,一定要监测血糖,包括当 天的、以及后面两天的血糖。 若空腹血糖持续高于7mmol/L,随机血糖持续 高于10mmol/L,甚至更高,或者漏用两次及 以上的药物,应该及时就医。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与用药注意事项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大家对如何正确服用降糖药物也越来越关注。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因作用机制不同和作用特点也不同,在药物的选择上应因人因病因药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接下来逸仙药师介绍十大类降糖药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其中口服降糖药八类,注射用降糖药两类。
一、双胍类药物代表药物: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
优点:降糖效果好,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好,且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可降低体重,有心血管的获益;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一线)用药。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
注意事项: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二、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作用机制:抑制糖苷键水解,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优点:不引起低血糖,有降体重作用,尤其适用于我国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的人群。
是当前MD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的一线药,也是我国唯一获得葡萄糖耐量受损适应证的药物。
缺点: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禁用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患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严重肾损的患者,18岁以下患者及孕妇不应使用。
三、磺酰脲类药物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因此,用此类药的前提是患者有一定的胰岛功能。
优点:降糖效果好。
主要用于有一定β细胞功能、无磺脲类药物使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方案首选。
缺点:易发生低血糖风险及体重增加。
肝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
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但格列喹酮例外。
注意事项: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
18
● 4大副作用 ⑴乳酸性酸中毒。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的最严重
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当降糖灵的剂量大于每日150毫克 时,就会使体内乳酸的生成量有所增加。老年人,或者年龄虽 然不太大,但心血管、肺、肝、肾有问题的糖尿病病患者,由 于体内缺氧,乳酸的生成增多,而其代谢、清除发生障碍,容 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这类患者如服用较大量的降糖灵,发生 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就明显增大。
.
21
●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 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
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能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而且, 该药作用时间短,当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后,该药的作用已基本消 失,此时胰岛素分泌的量也相应减少,这就避免了下餐前低血糖。
服药剂量:从小剂量(每天1片)开始试用,根据血糖监测情况 逐渐加量至血糖正常。
.
3
一、磺脲类
1.D860(甲糖宁,甲苯磺丁脲) 2. 格列本(苯)脲 (优降糖) 3.消渴丸 4. 格列吡嗪 (美吡哒、优哒灵美 、迪沙、依必达、瑞易宁等) 5. 格列齐特 (达美康) 6. 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 7.格列喹酮 (糖适平 ) 8. 格列美脲(迪北、万苏平、圣平、伊瑞、亚莫利)
⑵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干、口 苦、腹胀、腹泻等,降糖灵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可能性比二甲双 胍大,其程度也比二甲双胍严重。
.
19
⑶肝、肾损害。对于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升高的糖尿病 患者,或是肾功能不好,尿蛋白持续阳性,甚至血中肌酐和尿 素氮等堆积、升高的患者,双胍类降糖药有使肝、肾功能进一 步变坏的危险,最好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是第一个餐时血糖调节药。 非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但作用机制同磺酰脲类。 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低血糖发生率较磺酰脲类低;不易致过敏反应。
双胍类
作用特点: ➢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对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无影响,但可降餐后血糖。 ➢ 对胰岛功能丧失者仍有效
双胍类
作用特点: ➢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对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无影响,但可降餐后血糖。 ➢ 对胰岛功能丧失者仍有效 适应症:轻症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肥胖及单用 饮食控制无效者。
双胍类
胰岛素治疗
2020/11/14
18
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 GLP-1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
双胍类 磺酰脲类 格列奈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DPP-VI抑制剂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609-619.
不良反应: 严重的是乳酸性酸血症
苯乙双胍(70年后弃用) 胃肠道反应 肝、肾损害
双胍类
禁用于: 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
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 肝功能不全 严重感染 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3.
磺酰脲类
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 1、经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好的患者。 2、有一定胰岛素分泌的2型糖尿病患者。 3、体重正常或者偏轻的患者。
磺酰脲类
不良反应:
1.低血糖症。 药物过量→持久的低血糖(氯磺丙脲) 新型磺酰脲类降糖药较少引起低血糖 2.体重增加。
3.其它,如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头晕、 视力模糊、身体平衡功能发生障碍等神经系统反应。
抗利尿作用
尿崩症 对肾性尿崩症无效
促进ADH分泌和增强ADH作用
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
不适合于以下情况:
1、1型糖尿病。 2、妊娠及哺乳期。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不全只能使用格列喹酮、
瑞格列奈,不能使用其他磺脲类降糖药。 4、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及手术
期间。 5、糖尿病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期间。 6、已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
各类口服降糖药物作用机理
格列奈类
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类
增加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 减少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
磺脲类
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二甲双胍
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 增加葡萄糖摄取
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
21
双胍类
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作用机制: ➢促进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降低葡萄糖在肠的吸收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及糖的异生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降糖药物使用与注意事项
糖尿病定义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2020/11/14
2
疾病分类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 • 继发性糖尿病
2020/11/14
3
2020/11/14
4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 疫疾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 年,因胰岛素分泌缺 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补充以维持生命。
•继发性糖尿病
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2020/11/14
10
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
2020/11/14
11
2020/11/14
12
2020/11/14
13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020/11/14
14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眼的病变 糖尿病足
• 成年人多见,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 • 起病缓慢,症状常不明显多为遗传
因素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 • 初期口服药治疗有效
2020/11/14
8
遗传易感 环境 机制
胰腺病理 年龄 症状 体型 酮症 治疗
1型糖尿病
有关联 病毒感染 胰岛素绝对不足 残存10发生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强 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分泌缺陷 残存30%β细胞以上
成年人 不明显 肥胖/脂分布异常 不易发生 口服药,胰岛素
2020/11/14
9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 后糖尿病自动消失。
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 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磺酰脲类
甲磺丁脲( tolbutamide) 第 一代 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 )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第二代 格列吡嗪(glipizide)
格列美脲(glimepride)
第三代
格列齐特(gliclazipe) 格列喹酮 (gliquidone)
宋滇平, 胡睿婷. 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J]. 药品评价. 2012, 9(4):28-32. 杨文英. 磺脲类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杂志, 2004, 20(4): 4a1-4.
2020/11/14
5
1型糖尿病特点
青少年多见 发病较急,症状明显 容易发生急性酮症酸中毒 多为免疫介导发生 口服药治疗无效 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020/11/14
6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 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 患者90%以上。
2020/11/14
7
2型糖尿病的特点
磺酰脲类
作用机制: 1、降血糖作用 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 通过激活糖原合成酶和3-磷酸甘油脂肪酰转移酶,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及糖原和脂肪的合成。 特点: 对胰岛功能丧失者(1型糖尿病和胰腺切除)无效 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作用
磺酰脲类
2.对水排泄的影响(格列本脲、氯磺丙脲)
2020/11/14
15
糖尿病的治疗
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治疗目标: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
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方案:“五辆马车” 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血测
2020/11/14
16
2020/11/14
17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