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内置式天线设计

合集下载

手机内置天线分类

手机内置天线分类

手机内置天线分类1. PIFA皮法天线a.天线结构辐射体面积550~600mm2,与PCB主板TOP面的距离(高度)6~7mm。

天线与主板有两个馈电点,一个是天线模块输出,另一个是RF地。

天线的位置在手机顶部。

PIFA皮法天线如按要求设计环境结构,电性能相当优越,包括SAR指标,是内置天线首选方案。

适用于有一定厚度手机产品,折叠、滑盖、旋盖、直板机。

b.主板天线投影区域内有完整的铺地,同时不要天线侧安排元器件,特别是马达、SPEAKER、RECEIVER、FPC排线、LDO等较大金属结构的元件和低频驱动器件。

它们对天线的电性性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c.天线的馈源位置和间距一般建议设计在左上方或右上方;间距在4~5mm 之间。

2. PIFA天线的几种结构方式a.支架式天线由塑胶支架和金属片(辐射体)组成。

金属片与塑胶支架采用热熔方式固定。

塑胶常用ABS或PC材料,金属常用铍铜、磷铜、不锈钢片。

也可用FPC,但主板上要加两个PIN,这两项的成本稍高。

b.贴附式直接将金属片(辐射体)贴附在手机背壳上。

固定方式一般用热熔结构。

也有用背胶方式的,由于结构不很稳定,很少采用。

FPC也如此。

3. MONOPOLE(MLK)单极天线a.天线结构辐射体面积300~350mm2,与PCB主板TOP面的距离(高度)3~4mm,天线辐射体与PCB的相对距离应大于2mm以上。

天线与主板只有一个馈电点,是模块输出。

天线的位置在手机顶部或底部。

MONOPOLE单极天线如按要求设计环境结构,电性能可达到较高的水平。

缺点是SAR稍高。

不适用折叠、滑盖机,在直板机和超薄直板机上有优势。

b.主板天线投影区域不能有铺地,或无PCB,同时也不要安排马达、SPEAKER、RECEIVER等较大金属结构的元件。

由于单极天线的电性能对金属特别敏感,甚至无法实现。

c.天线的馈源位置馈电点的位置与PIFA方式有区别。

一般建议设计在天线的四个角上。

4. MONOPOLE单极天线的几种结构方式a.与PIFA天线相同,有支架式、贴附式。

hfsss手机内置天线设计资料

hfsss手机内置天线设计资料

內置平面Monopole出現的現 實意義
• 多模手機對多頻段天 線的要求 • Monopole的大頻寬和 高增益,足以應付3G 時代跨越2GHz的幾百 兆頻寬需求。 • 內置平面Monopole結 構靈活,易於與當今 多變的手機結構相配 合
Feed Strip 天線低頻部分
塑膠支架 38X6X4
手機內置式天線設計
天線基本概念
• Return Loss(回波損耗S11)
天線原理
• Directionality(方向性係數)
天線輻射方向性參數。天線據此可分全向(omnidirectional)和定向(directional)。
• Gain(增益)
天線增益定義為規定方向的天線輻射強度和參考天線之比。
PIFA需要的空間和其它條件
• PIFA需要的空間大小視乎頻段和射頻性能的需求。
雙頻(GSM/DCS):600 mm ×7~8mm 三頻(GSM/DCS/PCS):700 mm 2×7~8mm 滿足以上需求則GSM頻段一般可能達-1~0dBi, DCS/PCS則0~1dBi。 • 天線正下方一般避免安放器件,尤其是Speaker和 Vibrator • 電池儘量遠離天線。一般至少5mm以上。 • 天線同側後蓋上不用導電漆噴塗,謹慎使用電鍍裝飾。
EIRP = transmitter power + antenna gain – cable loss
Power Setting 100 mW 50 mW 30 mW 20 mW 15 mW 5 mW 1 mW dBm 20 dBm 17 dBm 15 dBm 13 dBm 12 dBm 7 dBm 0 dBm Gain@ 6 dBi Patch 6 dBi 6 dBi 6 dBi 6 dBi 6 dBi 6 dBi 6 dBi EIRP 26 dBm 23 dBm 21 dBm 19 dBm 18 dBm 13 dBm 6 dBm

_手机内置天线设计

_手机内置天线设计

• 以上二图分别为直板(左)、翻盖(右)@1GHz时的增 益方向图。 • 由于翻盖打开,增益比直板状态增大了。直板状态全向性 好,翻盖状态则背向增益变小。
PIFA的局限
• PIFA脱胎于带短路微带天线,有带宽窄的先天缺 点。 • PIFA增益偏低。 • 结构单调,不易与当今灵活多变的手机结构相适 应。 • 面对3G和多模手机的要求,一个手机的天线(组) 必须同时面对900(800)MHz、1700MHz~ 2200MHz如此宽广电磁波谱的要求。PIFA显得力 不从心。
内置平面Monopole出现的现 实意义
• 多模手机对多频段天 线的要求 • Monopole的大带宽和 高增益,足以应付3G 时代跨越2GHz的几百 兆带宽需求。 • 内置平面Monopole结 构灵活,易于与当今 多变的手机结构相配 合
Feed Strip 天线低频部分
塑胶支架 38X6X4
侧视 (垂直方向图)
垂直波束
dipole (with Gain)
• 增益越高,垂直方向 波束越窄,水平方向 覆盖面向和定向
• 右上图为一高增益全 向天线。垂直方向波 束窄,阴影为天线不 能覆盖范围。水平方 向则覆盖面积很大。 • 右下图显示方向图被 “挤压”向一个方向, 辐射能量在一定角度 分布较大。而背面能 量分布少。
Beamwidth
Area of poor coverage directly under the antenna
Side View (Vertical Pattern)
Top View (Horizontal Pattern)
• EIRP( 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
Stamping热熔到Support上,连接用spring

手机天线设计汇总(飞图科技)

手机天线设计汇总(飞图科技)

效率与增益
效率与增益
手机天线的效率与增益决定了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穿透能力。高效率与增益能够 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穿透能力,使手机在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性 能。
优化技术
为了提高手机天线的效率与增益,需要采用先进的优化技术,如仿真技术、电 磁场优化算法等,对天线的设计进行精细调整和优化。
抗干扰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抗干扰技术
手机天线需要具备抗干扰能力,以应对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各种干扰源,如其他无 线通信设备、电磁噪声等。
兼容性
手机天线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共存时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手机天线的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
01
02
03
需求调研
深入了解客户对手机天线 性能的需求,包括天线增 益、效率、带宽等关键指 标。
方案优化
根据评审意见,对初步方 案进行优化,完善手机天 线的设计方案。
天线仿真与优化
建立模型
根据设计方案,使用电磁仿真软件建立手机天线的模 型。
仿真分析
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评估天线性能是否满足 设计目标。
优化调整
根据仿真结果,对天线模型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天线 性能。
样品制作与测试
样品制作
根据优化后的天线模型, 制作手机天线的样品。
测试准备
搭建测试环境,准备测 试设备,确保测试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性能测试
对手机天线样品进行性 能测试,包括天线增益、 效率、带宽等关键指标
的测试。
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对手机 天线的性能进行分析和 评估,确认是否满足设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方案原理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方案原理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原理在手机制造商中,为什么大家公认NOKIA的手机信号好呢?为什么大家都认为MOTO的手机信号好且性能稳定呢?主要原因是NOKIA和MOTO等大公司在天线与RF方面的设计流程的理念与国内厂商不一样。

像MOTO公司所要主张的那样,手机设计首先要保证信号好,即RF性能好;其次要保证音频性能好,话都听不清打什么电话呢?所以,在他们的初期方案中就包含了与天线相关的基于外观、主板、结构等的总体环境设计。

由于外观、主板、结构、天线是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天线的预留空间及内部的RF环境十分合理,所以天线性能优越也在情理之中。

反观国内的手机设计,负责工程管理和主持工程设计的人员对天线的认识不足,同时受结构方案和外形至上的制约,到最后来“配”天线,对天线的调试匹配占了整个天线设计流程的大部份时间,这与包含天线的整体方案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就导致留给天线的面积和体积不足,或在天线下面安置喇叭、摄像头、马达、FPC排线等元件,造成天线性能下降。

实际上,如果在方案预研和总体设计阶段,让RF与天线方面的技术人员有效参与进来,进行有效的RF和天线设计沟通和评估,ID、结构、RF设计兼顾天线和整体性能,那么设计出优质的手机产品有什么难的呢?一、内置天线对于手机整体设计的通用要求主板a. 布线在关联RF的布线时要注意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或圆弧处理,做好铺地隔离和走线的特性阻抗仿真。

同时RF地要合理设计,RF信号走线的参考地平面要找对(六层板目前的大部份以第三层做完整的地参考面),并保证RF信号走线时信号回流路径最短,并且RF 信号线与地之间的相应层没有其它走线影响它(主要是方便PCB布线的微带线阻抗的计算和仿真)。

PCB板和地的边缘要打“地墙”。

从RF模块引出的天线馈源微带线,为防止走线阻抗难以控制,减少损耗,不要布在PCB的中间层,设计在TOP面为宜,其参考层应该是完整地参考面。

并且在与屏蔽盒交叉处屏蔽盒要做开槽避让设计,以防短路和旁路耦合。

手机内置天线原理

手机内置天线原理

在手机制造商中,为什么大家公认NOKIA的手机信号好呢?为什么大家都认为MOTO的手机信号好且性能稳定呢?主要原因是NOKIA和MOTO等大公司在天线与RF方面的设计流程的理念与国内厂商不一样。

像MOTO公司所要主张的那样,手机设计首先要保证信号好,即RF性能好;其次要保证音频性能好,话都听不清打什么电话呢?所以,在他们的初期方案中就包含了与天线相关的基于外观、主板、结构等的总体环境设计。

由于外观、主板、结构、天线是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天线的预留空间及内部的RF 环境十分合理,所以天线性能优越也在情理之中。

反观国内的手机设计,负责项目管理和主持项目设计的人员对天线的认识不足,同时受结构方案和外形至上的制约,到最后来“配”天线,对天线的调试匹配占了整个天线设计流程的大部份时间,这与包含天线的整体方案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就导致留给天线的面积和体积不足,或在天线下面安置喇叭、摄像头、马达、FPC排线等元件,造成天线性能下降。

实际上,如果在方案预研和总体设计阶段,让RF与天线方面的技术人员有效参与进来,进行有效的RF和天线设计沟通和评估,ID、结构、RF设计兼顾天线和整体性能,那么设计出优质的手机产品有什么难的呢?一、内置天线对于手机整体设计的通用要求主板a. 布线在关联RF的布线时要注意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或圆弧处理,做好铺地隔离和走线的特性阻抗仿真。

同时RF地要合理设计,RF信号走线的参考地平面要找对(六层板目前的大部份以第三层做完整的地参考面),并保证RF信号走线时信号回流路径最短,并且RF信号线与地之间的相应层没有其它走线影响它(主要是方便PCB布线的微带线阻抗的计算和仿真)。

PCB板和地的边缘要打“地墙”。

从RF 模块引出的天线馈源微带线,为防止走线阻抗难以控制,减少损耗,不要布在PCB的中间层,设计在TOP 面为宜,其参考层应该是完整地参考面。

并且在与屏蔽盒交叉处屏蔽盒要做开槽避让设计,以防短路和旁路耦合。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规则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规则
装饰件等。 5,内置天线正上、下方不能有与FPC 重合部分,且相互
边缘距离3mm 以上。 6,内置天线与手机电池的间距应在5mm 以上。
MONOPOLE天线设计
7,MONOPOLE 必须悬空,平面结构下不能有PCB的Ground, 一般内置天线必须离主板3mm(水平方向),在天线正下方到 地的高度必须保持在5mm(垂直方向)以上(如下示意图), 可以把主板天线区域的地挖空,目前在超薄的直板机上基本上是 要满足这个要求。
则GSM 频段一般可能达到-1~0dBi,DCS/PCS 可达 0~1dBi。当然高度越高越好,带宽性能得到保证。
PIFA天线设计
2,内置天线尽量远离周围马达、SPEARKER、 RECEIVER 等较大金属物体。有时候有摄像头出现,这时 候应该把天线这块挖空,尽量作好摄像头FPC 的屏蔽(镀 银襁),否则会影响接收灵敏度。尽量避免PCB 上微带、 引线等与天线弹片平行。
手机天线设计规则
7,手机PCB 的长度对PIFA 天线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直板机PCB
的长度在75-105mm之间这个水平。 手机的长度对于天线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Vertically polarised gain [dBi]
chassis' length [mm]
0 -1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2 -3 -4
gain -5 -6 -7 -8 -9
PIFA天线设计
8,馈电点的焊盘应该不小于2x3mm;馈 电点应该靠PCB边缘。
9,天线区域可适当开些定位孔。 10,在目前的有些超薄滑盖机中,由于天
线高度不够,可以通过挖空PIFA 天线下方 的地,然后在其背面再加一个金属片,起 到一个参考地的作用,达到满足设计带宽 的要求。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原理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原理

手机内置天线设计原理手机内置天线设计原理在手机制造商中,为什么大家公认NOKIA的手机信号好呢?为什么大家都认为MOTO的手机信号好且性能稳定呢?主要原因是NOKIA 和MOTO等大公司在天线与RF方面的设计流程的理念与国内厂商不一样。

像MOTO公司所要主张的那样,手机设计首先要保证信号好,即RF性能好;其次要保证音频性能好,话都听不清打什么电话呢?所以,在他们的初期方案中就包含了与天线相关的基于外观、主板、结构等的总体环境设计。

由于外观、主板、结构、天线是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天线的预留空间及内部的RF环境十分合理,所以天线性能优越也在情理之中。

反观国内的手机设计,负责项目管理和主持项目设计的人员对天线的认识不足,同时受结构方案和外形至上的制约,到最后来“配”天线,对天线的调试匹配占了整个天线设计流程的大部份时间,这与包含天线的整体方案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就导致留给天线的面积和体积不足,或在天线下面安置喇叭、摄像头、马达、FPC排线等元件,造成天线性能下降。

实际上,如果在方案预研和总体设计阶段,让RF与天线方面的技术人员有效参与进来,进行有效的RF和天线设计沟通和评估,ID、结构、RF设计兼顾天线和整体性能,那么设计出优质的手机产品有什么难的呢?一、内置天线对于手机整体设计的通用要求主板a. 布线在关联RF的布线时要注意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或圆弧处理,做好铺地隔离和走线的特性阻抗仿真。

同时RF地要合理设计,RF信号走线的参考地平面要找对(六层板目前的大部份以第三层做完整的地参考面),并保证RF信号走线时信号回流路径最短,并且RF信号线与地之间的相应层没有其它走线影响它(主要是方便PCB布线的微带线阻抗的计算和仿真)。

PCB板和地的边缘要打“地墙”。

从RF模块引出的天线馈源微带线,为防止走线阻抗难以控制,减少损耗,不要布在PCB的中间层,设计在TOP面为宜,其参考层应该是完整地参考面。

并且在与屏蔽盒交叉处屏蔽盒要做开槽避让设计,以防短路和旁路耦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