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校老师给的结构第1章第1节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第1章读书笔记

第1章读书笔记

第1章读书笔记学习要点记录:一.单层门式刚架结构的概述1)单层门式刚架结构的组成概念:单层门式刚架结构是指以轻型焊接H型钢(等截面或变截面)、热轧H型钢(等截面)或冷弯薄壁型钢等构成的实腹式门式刚架或格构式刚架作为主要承重骨架,用冷弯薄壁型钢(槽型、卷边槽型、Z形等)做檩条、墙梁;以压型金属板(压型钢板、压型铝板)做屋面、墙面;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岩棉、矿棉、玻璃棉等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并适当设置支撑的一种轻型房屋结构体系。

2)单层门式刚架结构的特点①质量轻;②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③综合经济效益高;④柱网布置比较灵活。

3)使门式刚架结构轻型化的措施除了采用变截面杆,还有:在多跨框架中把中柱做成只承受力荷载的两端铰接柱,对平板式铰接柱脚考虑其实际存在的转动约束,利用屋面板的蒙皮效应和适当放宽柱顶侧移的限制等。

二.门式刚架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1)门式刚架的结构形式门式刚架又称山形门式刚架。

其结构形式按跨度可分为单跨、双跨和多跨,按屋面坡脊数可分为单脊单坡、单脊双坡、多脊多坡。

2)门式刚架的结构布置①刚架的建筑尺寸和布置:门式刚架的跨度取刚架柱间距离,跨度宜取9~36m,宜以3m为模数,但也可不受模数限制。

当边柱宽度不等时,其外侧应对齐。

门式刚架的高度应取柱轴线与斜梁轴线交点至地坪的高度,宜取4.5~9m,必要时可适当放大。

门式刚架的高度应根据使用要求的室内净高确定,有吊车的厂房应根据轨顶标高和吊车净空的要求确定。

门式钢架的合理间距应综合考虑刚架跨度、荷载条件及使用要求等因素,一般取6m、7.5m或9m。

挑檐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宜为0.5~1.2m,其上翼缘坡度与刚架斜梁坡度相同。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构件和围护结构通常刚度不大,温度应力相对较小。

因此其温度分区与传统结构形式相比可适当放宽,但应满足下列规定:纵向温度区段<300m;横向温度区段<150m;②檩条和墙梁的布置屋面檩条一般应采用等间距布置。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 柱体:圆柱: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棱体: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2、锥体:圆锥: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都是三角形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几何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

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棱:在棱柱中,任意两个相邻面的交点称为棱。

6.侧边:相邻两条边的交点称为侧边,所有侧边的长度相等。

7.棱镜的上下底面形状相同,侧面形状均为矩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四棱柱。

10.圆柱体的曲面展开图由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矩形连接而成。

11.圆锥体的曲面展开图由一个圆和一个扇形组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可以把n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13.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是曲线。

14.扇形,由一个圆弧和通过该圆弧端点的两条半径组成的图形。

15.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

圆弧或不闭合的图形不是多边形。

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时,我们通常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

初一上册第1章总结知识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初一上册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 thinking”(逐步思考)为主题,对第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课文内容:第一章的课文主要包括以下几篇文章:《贝多芬的故事》、《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学习计划》等。

通过这些课文,我们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和音乐天赋,学习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2.重点词汇:第一章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例如:音乐、天才、友谊、计划等。

我们需要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并能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3.语法知识:第一章的语法知识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础语法知识点。

我们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

4.阅读技巧: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培养阅读技巧。

例如,通过理解上下文来推测词义,通过找出关键词来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等。

5.写作技巧:第一章的学习也涉及到了一些写作技巧。

我们学会了如何写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等。

这些写作技巧对我们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通过逐步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一章的知识点。

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总结:第一步:回顾课文内容,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第二步:整理重点词汇,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第三步:复习基础语法知识,例如名词、动词等,并能正确使用在句子中。

第四步:培养阅读技巧,通过理解上下文推测词义和主旨。

第五步:掌握写作技巧,例如如何写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和制定学习计划等。

逐步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初一上册第一章的知识点。

同时,这样的思考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和学习内容中,提高学习效果和思考能力。

通过初一上册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贝多芬的故事和友谊的重要性,还提高了阅读、写作和思考的能力。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逐步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素养。

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章知识点总结本章将总结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概念、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我们将通过详细分析和总结,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知识和理解。

下面将依次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概念1.1 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所要总结的知识点的定义和概念。

对于每个知识点,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解释清楚。

1.2 分类其次,我们将对知识点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理解。

通过分类总结,读者能够更快、更清晰地掌握相关知识。

1.3 特点最后,我们将总结每个知识点的特点和特性,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通过详细的特点总结,读者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二、原理2.1 原理分析在总结知识点的原理时,我们将深入剖析每个知识点的内在原理和运作机制。

通过原理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2 实例说明接着,我们将通过实例说明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原理。

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读者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知识点。

2.3 应用分析最后,我们将对知识点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应用分析,读者可以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实际应用3.1 行业应用我们将总结知识点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便读者深入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通过行业应用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识点的实际运用情况。

3.2 个人实践然后,我们将总结知识点在个人实践中的应用,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实际操作。

通过个人实践总结,读者可以更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

3.3 创新应用最后,我们将总结知识点在创新应用中的表现,以便读者更加开阔地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通过创新应用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拓展知识点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章总结了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对于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章的总结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帮助,使其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本章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本章归纳总结

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使∠ABD=90°,连接CD,则线段
CD的长为
。5或 13
例3 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6cm,BC=8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 折痕是DE(如图所示),求CD的长.
分析:设CD为 x,∵AD=BD,∴AD=8-x. ∴在△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 关于x的方程即可求解.
分析:∵点P的坐标为(- 2.3), O P (- 2)2 32 13. ∵点A ,P均在以点O 为圆心,O P为半径的圆上, O A O P 13. ∵9<13<16,3< 13小于4. 又∵点A 在x轴负半轴上, 点A 的横坐标介于- 4和- 3之间,故选A .
例2 在△ABC中,AB=2 ,BC=1,∠ABC=45°以AB为一边
3.曲面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在解决曲面中两点间的距离时,往往是要将曲面问题转 化为同一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会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3),以点 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 横坐标介于( )
A.-4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5和-4之间 D.4和5之,在底部A处有一只壁虎,C′处 有一只蚊子,壁虎急于捕捉到蚊子充饥. (1)试确定壁虎所走的最短路线; (2)若立方体礼盒的棱长为20cm,则壁虎如果想在半分钟内 捕捉到蚊子,每分钟至少要爬行多少厘米?(保留整数)
分析:求几何表面的最短距离时, 通常可以将几何体表面展开,把立 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本章归纳总结
知识结构
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多种,一般是采用剪拼的方法,它 把“数与形”巧妙地联起来,是几何体与代数沟通的桥梁,同 时也为后面的四边形、圆、图形交换,三角函数等的互化的学 习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建筑结构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建筑结构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建筑结构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下面是建筑结构大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力学基础:力学是建筑结构的基础,大一时需要学习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和力学性质。

2.杆件的力学性质:杆件是建筑结构中最基础的组成单元之一,大一时需要学习杆件的力学性质,如梁的受力分析、梁的截面性能、弯曲应力和变形等。

3.平面结构:平面结构是建筑物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如桁架、平面刚架等。

大一时需要了解平面结构的组成原理、受力特点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等。

4.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三维结构,常见的有穹顶、拱和壳结构等。

大一时需要了解空间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荷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

5.基础知识:建筑结构还涉及到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力的分解合成、力的平衡条件、受力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质等。

大一时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建筑结构的分析和设计中。

6.结构设计原则: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的核心,大一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结构设计原则,如强度和刚度要求、最佳构造原则、材料选取和连接方式等。

7.经典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建筑结构案例,可以加深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大一时可以学习一些经典建筑结构案例,如北京国家体育馆的鸟巢结构、巴黎圣母院的拱结构等。

8. 建筑结构软件应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离不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支持。

大一时可以学习一些常用的建筑结构软件,如AutoCAD、SAP2000等,并学习其基本操作和应用。

总之,建筑结构大一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力学基础、杆件的力学性质、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基础知识、结构设计原则、经典案例分析和建筑结构软件应用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后续的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一上册解剖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上册解剖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上册解剖第一章知识点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科学之一,它研究人体内外部的结构、形态和组织。

高一上册的生物课程中,我们首次接触到了解剖学的知识,这对于我们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一上册解剖学第一章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人体结构的层次组织人体结构的层次组织可以从最基础的细胞开始,逐级组织起来。

人体的最小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按照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细胞组织起来形成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不同的组织又组合成器官,如心脏、肺等。

而所有的器官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人体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整体。

二、人体的主要器官人体包含很多重要的器官,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其中,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具有分解代谢、解毒等重要功能。

此外,还有脑、胃、肾等器官,它们各自担负着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三、人体的系统组织人体的功能由多个系统组织共同完成,其中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并吸收养分;呼吸系统负责供给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刺激和传递信号。

这些系统通过紧密的联系和协调,使我们的身体能够运作起来。

四、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支撑结构,它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骼提供了人体姿势的基础,保护内脏器官,同时也是肌肉的支持和连接点。

骨骼系统还参与血液的生成和矿物质的储存。

骨骼组织的不断更新和修复是通过骨细胞的活动来实现的。

五、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生殖系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系统,它包括男性的生殖器官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男性通过睾丸产生精子,女性通过卵巢产生卵子。

精子和卵子在受精后形成胚胎,发育成为婴儿。

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这也是性别特征形成的基础。

六、人体的平衡与调节人体内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协调的,这需要平衡与调节机制的存在。

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1.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篇一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4、受力分析的判断依据: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总之,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际受的各个力,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地球周围受重力绕物一周找弹力考虑有无摩擦力其他外力细分析合力分力不重复只画受力抛施力2.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篇二坐标系1、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分类:(1)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例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位置可用离车站(坐标原点)的距离(坐标)来确定。

(2)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

例如,运动员推铅球以铅球离手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沿铅球初速方向建立-轴,竖直向下建立y轴,铅球的坐标为铅球离开手后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3)三维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

例如,篮球在空中的运动。

3.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篇三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层--(电子层)--(楼层)
能级--(电子亚层)--(台阶)
构造原理------排布顺序·
高考试题---核外电子排布
2015· 全国-1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 形象化描述。 2017全国-1 (1)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 标号)。 nm(填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道尔顿:原子学说
汤姆生:“葡萄干布丁” 模型 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型模:电子分层排布 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薛定谔简介
奥地利物理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薛定谔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 人之一。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是在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把物质波表示成数学形式, 建立了称为薛定谔方程的量子力学波动方程。 薛定谔方程在量子力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与经典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价值相似。在经典 极限下,薛定谔方程可以过渡到哈密顿方程。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如电子等) 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在粒子运动速率远小于光速的 条件下适用。
M
4
5
6
P
7
K
N
O
Q
由低 到 高 ―――→ 由 近到 远 ―――→
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联想· 质疑]波尔只引入 一个量子数n,能比较好 地解释了氢原子线状光 谱产生的原因;但复杂 的光谱解释不了。
(2)能级
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能量可以不同,还可以把它 们若干个能级。不同能级的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的能 量不同。
A.404.4
B.553.5
C.589.2
D.670.8
E.766.5
(2)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N ,占据该能层电子的 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 。 KLMN 4S1
2018全国-2
(1)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纺锤)形。 1s22s22p63s23p4
2019/3/10
n 值所对应的能级和原子轨道的情况
电子层n 1 2
符号 K L
能级 1s 2s 2p
原子轨道 1s 2s 2px 2py 2pz
3
M
3s 3p 3d
4s 4p 4d 4f
3s 3px 3py 3pz 3d(包含5个原子轨道)
4s 4px 4py 4pz 4d(包含5个原子轨道) 4f(包含7个原子轨道)
34
(4)自旋运动状态 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只有 两 种, 分别用 符号“ ↑ ”和“ ↓ ”表示。 2.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和电子云
(1)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 ①对象:原子中单个电子的 空间运动状态 即原子轨道。 ②方法:用 直角坐标系 标注。 ③意义:表示原子轨道的 空间分布 。 ④形状:s 轨道呈 球形;p 轨道在空间的分布特点是分别相对
2019/3/10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19
连续光谱(continuous spectrum):
若由光谱仪获得的光谱是由各种波长的光 所组成,且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分辨, 则所得光谱为连续光谱。如阳光等。
线状光谱
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氢原光谱是由具有特定波长、 彼此分立的谱线组成的,也就是线状光谱。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一节 原子结构模型
• 【学习目标】 • 1.了解氢原子光谱的特点和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 基本观点及其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贡献。 • 2.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含义。 • 3.知道科学假说模型在原子结构建立中重要作用。 • 4.通过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建立的历史,感受 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的丰功伟绩。 【学习重点】 原子结构发展史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的描述 【学习难点】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能用波尔氢原 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光谱
1.008
-27
1 1 836
知识·回顾区
3.粒子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
化合价 质量数 所带正、负电荷数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质子数(核电荷数)
所含X原子数
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原子轨道 (1)电子层(n)量子数(能层)
分层标准 n 的取值 符号 能量 离核 1 2
L
电子离核的远近 3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一、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一: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要点:
1、(1)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圆周轨道上运动,不辐射能量; (2)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3)电子发生跃迁时,才会不连续的辐射或 吸收能量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32
能层与能级
总结:
①能级数等于电子层数(n),轨道数=电子层数 的平方(n2)。电子数目= (2n2) ②任一电子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③在每一电子层中,能级符号与能量大小的顺序 是: ns<np<nd<nf… 2019/3/10 33
2019/3/10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3.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
原子轨道的图像描述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以图象
方式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原子轨道示意图:
原子轨道的形状
p轨道有三个方向
px
py
pz
d轨道有五个方向
d 轨道 空间五种取向, 五条等价(简并) d 轨道.
2.原子轨道 (1)同一电子层,不同能级其原子轨道形状不同,数目不同,能 量不同。能量:2S<2P, 3S<3P<3d
成功之处: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局限性:不能解释复杂的原子光谱现象
2、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
电子能量处于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高 考
根据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模型和 经典的电磁学观点,围绕原子核高速运 动的电子一定会自动且连续地辐射能量, 那么氢原子的光谱应该是由各种波长的 光组成,且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 分辨,也就是形成连续光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归纳总结
1.电子云图
(1) 电子云图中的小点不代表电子。小点疏密程度表示电子 在原子核外出现 概率 的大小。 (2)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 概率越大 ,电子云越密集。如 1s 电子 云比2s电子云更密集,2s电子云比1s电子云疏散。 (3)s 能级的电子云为球形,只有一种空间伸展方向。 p 能级 的电子云为哑铃形,有三种空间伸展方向。
(2)不同电子层,同种能级其原子轨道形状相似,半径不同,能
量不同。1S<2S<3S<4S (3)s能级只有1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互相垂 直,分别以px、py、pz表示。 d能级有5个原子轨道
能层--(电子层)--(楼层)
能级--(电子亚层)--(台阶)
构造原理------排布顺序·
绚丽壮观的焰火增加了节日欢乐的气氛, 都市夜空色彩夺目的美景会给你留下不可磨 灭的记忆。渐渐长大的你是否想过,这给你 带来惊异和欢乐的美景是如何产生的?是什 么产生了这不同颜色的光?这一节内容的学 习,将会帮助我们揭开其中的秘密。
原子模型的发展历史
葡萄干布丁
原子模型的发展 :
模 型 年 代 依 据 主 要 内 容 模 型 道尔顿 1803 元素化合时的 质量比例关系 原子是不可再 分的实心小球 汤姆生 1904 发现电子 葡萄干布 丁式 卢瑟福 1911 α 粒子散 射 有核原子 模型 玻尔 1913 氢原子光谱 轨 道 式原 子 模 型(行星模型) 量子力学 1926 近代科学 实验 电子云模 型
理论和实验事实 产生矛盾
完善理论
知识·回顾区
2.构成原子的微粒及性质 构成原子 的粒子 电性和 电量 质量/kg 相对质量 电子
1个电子带1个
单位负电荷
原子核 质子
1个质子带1个
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中子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9.109×10
-31
1.673×10
1.007
-27
1.675×10
30
【问题】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 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不同电子层的s能级,所容纳的电子数 是相同的,但是能量是不同的。
2019/3/10 31
【问题】4.每层原子轨道数是?其中1S 能级有几个轨道?其中2P能级有几个轨 道? 3P能级?3d? 电子层n与原子轨道数的关系是?
2019/3/10
外围各区域出现的概率的。为了直观,把电子的这种概率分 布状况用图像表示时,以不同的浓淡代表概率的大小,其结 果如同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了云雾,所以叫电子云。也就 是说,原子中的、受束缚的电子不是像行星绕太阳运转那样
在确定的时刻处于确定的位置的。
电子云:描述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
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为(哑铃形)的
x、y、z 轴 对称,呈哑铃形(∞)。 于__________
2.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1926年 奥地利学者薛定谔在 德布罗意关系式的基 础上,对电子的运动 做了适当的数学处理, 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 的著名的薛定谔方程 式。这个方程式的解, 如果用三维坐标以图 形表示的话,就是电 子云。
电子云这个名词是用来描述原子或分子中电子在原子核
29
【问题】2.不同的电子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量子 数(n)存在什么关系?
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个能 级(2s和2p),第3能层有3个能级(3s、3p和 3d),依次类推。以s、p、d、f· · · · · · 排序的各 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1、3、5、7 的二倍!
能级数=电子层数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