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复习内容
滨州学院建筑美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下学期建筑美学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 .试阐述建筑轮廊线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1分)答案:建筑与音乐都是抽象的,是一种“感”,音乐是时间的,是听觉的;建筑是空间的,是视觉的。
音乐的“上行音型”,音高由低向高发展变化。
建筑的“上行”,轮廓线构成向上抛,形象庄重、向上。
音乐的“下行音型”,音高由高向低发展,情感深沉、遁世。
建筑的“下行“,轮廓线自上而下形成反凹的抛物线。
2 .试运用建筑的虚实规律解释《老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分)答案:凿门窗筑成房屋,在它空无处,有房屋的用途。
无是“功能空间所以,"有''使万物产生效果,“无”使“有”发挥作用。
3 .试用数学比例法赏析巴黎圣母院。
(1分)答案:巴黎圣母院纵横三段式构图,钟塔,中间玫瑰窗,尖券形窗。
黄金分割比,最美的立面。
正立面采用黄金分割比,8个小矩形合成一个大矩形,矩形比例均为黄金比。
4 .请简述建筑的尺度有哪两层意思?(1分)答案:建筑的尺度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建筑形象在心目中应当具有的大小概念;二是指建筑供人应用,与人相比应有的合适的大小、样式的概念。
5 .请简述建筑外形的设色原则。
(1分)答案:一是受环境影响,要与环境相协调。
如江南粉墙黛瓦,与烟水江南相融合,且也有文化气质。
二是面积效果。
面积较大的,如大片墙面,色宜简、浅、灰。
三是色与质的配合。
要将颜色与材质联系起来。
四是肌理。
色与质有关,也与表面肌理有关。
二、单项选择题6 .岭南建筑的学理有四种界定,持有观点“岭南建筑就是指岭南地区的建筑,在岭南地区范围内的建筑统称为岭南建筑”是哪种界定方式?(1分)A.风格论B.地域论C.过程论D.文化地域性格论答案:B7 .审美超越的过程是以O为基础。
(1分)A.审美体验8 .审美态度C.审美理解D.审美主体答案:C8.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中国馆的设计表达了何镜堂院士建构的“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即现时代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整体观和()。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
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
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
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
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总结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美、美的表现和感受、建筑审美标准等问题的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涉及到建筑与美的关系、建筑的审美价值和美的表现方法等问题。
建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美的表现形式和美的内涵,建筑审美与心理、审美感受过程和原因、建筑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以及建筑美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等问题。
建筑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研究中既涉及到美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也涉及到具体的建筑实践问题,是美学和建筑学的一个结合部分。
二、建筑美学的历史演变建筑美学的历史演变可以分为古代建筑美学、中世纪建筑美学、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美学、巴洛克建筑美学、新古典主义建筑美学、现代建筑美学等阶段。
古代建筑美学主要浓缩在古代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美学中,他们是最早把建筑定义为一种美的行为的人们。
中世纪建筑美学的特点是以宗教建筑为主,体现出宗教信仰、教条与艺术的统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美学在欧洲上演,是建筑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该时期开始兴起对古代希腊罗马建筑的研究和重视。
巴洛克建筑美学强调建筑的装饰和美学效果,追求建筑中的动感和丰富的装饰,体现了建筑的豪华、壮丽和壮观。
新古典主义建筑美学回归到古典建筑的精神,强调建筑的几何形式、对称、比例和秩序。
现代建筑美学主张功能主义、国际风格和现代主义思维,追求简约、现代、实用和功能性。
三、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美的概念、建筑美的形式、建筑美的内涵、建筑审美的原则、建筑美的创造和表现、建筑审美的感受和判断等方面。
建筑美的概念是建筑美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它是对建筑物美态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建筑美的形式是建筑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它包括建筑物的外观、结构、雕刻、装饰等方面。
建筑美的内涵是建筑美的深层次含义,它包括建筑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和审美品质等方面。
建筑审美的原则是建筑美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它包括功能性原则、形式美学原则、结构美学原则、意义美学原则等方面。
建筑美学知识

贝聿铭 科罗拉多州大气研究中心
及个体块具有共同的形状特征,加强了总体的视觉特征
东京中银舱体楼 采用相同的单元体插接
杜勒斯国际机场
两排巨型钢筋混泥土柱墩和屋顶洞口以及屋面拉索的规则排列, 与凹曲线形屋顶共同形成具有韵律感的形体
韵律、对位与错位、比例、
渐变韵律
悉尼歌剧院 外形由大平台上的10对逐渐变化的壳片 组成,构成奇异的造型,给人以美的联想
为了与特定地形相适应,采用了两个三角形组合的形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京军人俱乐部 两端三、四层和六层以及东端的二、 三层扭转45度,形成具有动感的统一
比例
希腊神庙立面与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立面比例分析
1.2.2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整体感 2.真实感 3.新颖感 4.丰富感
美国丹佛市大会堂 立面真实的反映其功能、结构、 构造和材料
赖特 流水别墅
贝聿铭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起伏的韵律
柏林爱乐音乐厅 外形呈现变化丰富、曲折自由的独特 景象
武汉港客运站
航站楼与候船大厅采用了具有波浪动感的轮廓 线
交错韵律
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群 机场的各种设施与房间 全收容在四片钢筋混泥土壳片之下,形成富有想象力 的形象
对位与错位
罗马万神庙平面 以圆形为母体,通过从圆形发出的 放射线组织空间和结构形式,形成具有古典秩序的统 一感
理查医学研究楼
构建的垂直与水平、表面肌理的光滑与粗糙,实体与阴影的虚实,形成强 烈的对比。
不来梅高层公寓平面 房间的不同形状、方向的微差,形成了一种连续的视觉变化
3.统一的原理
对称、均衡、相同与相似、节奏
泰姬 玛哈尔陵
古典建筑多采用对称的手法
建筑美学原理

二、均衡
1、最简单的均衡就是通常所说的对称。 2、不规则均衡的首要原则是在均衡中心 加上一个有力的“强音”。 3、不规则均衡的第二个原则是杠杆平衡 原理,指一个远离均衡中心,意义上较为次 要的小物体,可以用靠近均衡中心意义上较 为重大的大物体来加以平衡。
三、比例
四、尺度
1、自然的尺度 2、超人的尺度 3、亲切的尺度
五、韵律
韵律关系单纯而自然地从结构 和功能的需要中产生,就象交响乐 的谱曲由创作灵感控制一样,它们 成为建筑美的一个首要因素。
帕提农神庙复原图
万神庙室内----一个内结的圆球
罗马大角斗场
几何型
台湾台中东海大学 鲁斯教堂内部空间
香山饭店外景1
香山饭店室内庭院1
香山饭店室内庭院2
香港中国银行
香港中国银行 第七十层的七重厅
美国国家艺廊东厢
三比例四尺度1自然的尺度2超人的尺度3亲切的尺度五韵律韵律关系单纯而自然地从结构和功能的需要中产生就象交响乐的谱曲由创作灵感控制一样它们成为建筑美的一个首要因素一 二、均衡 三、比例 四、尺度 五、韵律
返回目录
一、统一
1、简单几何形状的统一。 2、将所有次要部分去陪衬某一个 主要部分。 3、一个建筑物的所有部分在形状 和细部上取得相互协调。
建筑美学第一第二部分1资料

第二部分 建筑美的艺术规律 §1 造型 §1.2 立体形象
一、几何形体统一
印度泰姬·玛哈尔陵墓
大穹窿顶与小穹窿顶 变化又统一
27
第二部分 建筑美的艺术规律 §1 造型 §1.2 立体形象
一、几何形体统一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由9个方柱筒组成: 2个高110层,3个高90 层,2个高66层,2个 高50层。高低错落, 形态生动。
巴黎圣母院 纵横三段式构图,钟塔,中间玫瑰 窗,尖券形窗。 黄金分割比,最美的立面。正立面 采用黄金分割比,8个小矩形合成 一个大矩形,矩形比例均为黄金比。
巴黎圣母院
25
第二部分 建筑美的艺术规律 §1 造型 §1.1 立面形象
二、数学比例 巴黎卢佛尔宫东廊 纵横三段式构图,纵向由上往下三段高度比例为1:3:2。
2012年
1
参考资料
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建工版 同济大学 沈福煦 《建筑筑历史与理论
2
建筑美学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 概论 1. 建筑美学的概念 2. 建筑美学与其它美学的比较
第二部分 建筑美的艺术规律(一) 1. 造型 2. 比例与尺度 3. 轴线 4. 虚实与层次 5. 建筑形象的起止和交接 6. 空间布局 7. 建筑与色彩
➢ 建筑与音乐的联系,主要在表现方式上。 ➢ 音乐有旋律、节奏、上行音、下行音等,建筑有比例、节
奏、韵律等。 ➢ 音乐是听觉语言,建筑是视觉语言。
➢ 梁思成,曾用北京的天宁寺塔的形式来比拟建筑的音乐性, 而且还为它谱成曲子。
15
第一部分 概论 §2 建筑美学与其它美学的比较 §2.3 建筑美学与文学美学
二、类型学分析法 ➢ 立体造型,贵在统一。变化易,统一难。 ➢ 要使建筑方案在造型上达到完美,最根本的方法是努力使
建筑设计建筑美学知识点

建筑设计建筑美学知识点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涉及到建筑师对于建筑物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和整体风格的把握,以及人们对于建筑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美学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1. 比例与尺度在建筑设计中,比例与尺度是基础且至关重要的美学要素。
建筑师需要合理运用尺度,确保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协调,以创造出美观和谐的外观。
同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尺度关系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建筑物融入周边景观。
2.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和不对称是建筑美学中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
对称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采用,通过平衡和重复创造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
而不对称则可以创造出一种更富有活力和创意的效果,打破传统对称的形式。
3. 色彩运用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传达建筑物的特点和氛围。
建筑师需要考虑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确保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 空间布局与流线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对于用户的体验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考虑到功能性和美观性,建筑师需要合理安排房间的布局,创造出便利的流线和合适的空间分隔。
5. 立面设计建筑的立面设计是建筑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立面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表,还承载着建筑的功能和特点。
合理处理建筑的立面材料、窗户位置、纹理等,可以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动态美的建筑立面。
6. 自然光的运用自然光在建筑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美学要素。
合理利用自然光可以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增加建筑的亲和力。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的方位和功能,设计出合适的采光方式,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7. 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美学中的材料选择也十分关键。
建筑师需要考虑材料的质感、颜色和可持续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材料来表达建筑的特点和理念。
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和效果。
总结起来,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知识点有很多,其中包括比例与尺度、对称与不对称、色彩运用、空间布局与流线、立面设计、自然光的运用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建筑美学知识

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平、立面设计容易取得端 庄、严肃的效果——某地方政府办公楼
朝鲜千里马纪念碑
三、 对比与微差
巴黎圣母院
人民英雄纪念碑
帕提农神庙
不同色彩或质感之间
四、 韵律与节奏 韵律美按照形式特点可分为集中不同类型: (1)连续的韵律 (2)渐变韵律 (3)起伏韵律 (4)交错韵律
连续的韵律
渐变的韵律
五、 比例 比例表现为整体或局部间的长短、高 低、宽窄等相对关系。和谐的比例可以给 人带来美感,如黄金分割,1:1.618。
2. 符合建筑功能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
3. 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 4. 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 可能性 5. 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
3.1 建筑体型的设计
结合教材学习
不对称的布局
设计实例
相似体型的重复——日本代代木体育馆
在重复中求变化——日本名古屋大学 外国语学部
建筑美学知识
一
变化统一
变化统一称为形式美的规律。 变化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变化中求统一。如果一件艺术品, 缺乏多样性与变化,则必然过于单调; 如果缺乏和谐与秩序,则势必显得杂 乱,而单调和杂乱是绝对不能构成美 的形式的。
1. 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
法国卢浮宫
2. 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达到统一,要处 理好主与从、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广州中山纪念堂
不对称的形式
对称的形式
某市府大楼
趣味中心
平面布局中的点 作为形体空间
活跃因素
某酒店建筑
二、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力学原理 (a)绝对对称均衡;(b)基本对称均衡;(c)不对 称均衡
பைடு நூலகம்称的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美学复习内容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一篇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
1.概念解释
建筑美学: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美的本质及其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以研究建筑审美经验为中心内容,并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一门学科
建筑理论:以科学的方法,对建筑设计创作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结论的科学,是建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进行建筑评价与创作的基本依据,它科学地总结过去,指导现在并预测未来。
建筑国际性:是建筑所表现出反映全球意识的文化和艺术特性,如建筑的通用与全球共享,风格趋同与特色消失,设计思潮与世界同步等。
建筑地域性:指建筑表现出的有别于他处的地区特点与建筑地点有关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变化地理方面的关联,是某一建筑有别于其他地区建筑的特点。
2.
美学之父是
建筑理论可分为属于“美的哲学”层面;属于“社会艺术学”层面;属于“审美心理学”层面;属于“艺术实践”层面;四个层次
建筑中的优美有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特性,它可以看成是建筑各个元素所组成的和谐。
创建一定的条件,使建筑丑转化为建筑美,通常条件下有三种常见的转化方式:
时空转化——由时间、空间发生变化而使美丑相互转化
求极转化——由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预制有对比或相反的形式,追求事物之极或向事物的反面发展,促使美丑相互转化
艺术转化
3.简答题
简析建筑美学与其他美学的关系
首先,建筑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其次,由于建筑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解决,因此,无论审美观念、价值体系、艺术方法,还是评判标准,建筑美学与技术美学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筑美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哪几方面
根据建筑美学的基本定义,建筑美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层次:属于“美的哲学”层面,它主要回答建筑美的本体是什么。
第二层次:属于“艺术社会学”层面,它主要研究内容:建筑艺术与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建筑艺术与审美主体的关系;建筑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关系;建筑的形式与构成要素的关系;建筑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系等。
第三层次:属于“审美心理学”层面,即从心理层面研究建筑与人的审美关系,它可以从审美和审美主体两个角度去研究和探索美学内涵。
第四层面:属于“艺术实践”层面,即研究如今额将建筑美学理论付诸于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等实践中。
建筑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逻辑推理法——从某种既定的哲学体系触发,对建筑美的本体、认识的方法以及审美现象作哲学的分析,抽象出建筑美的基本定义,进行逻辑推理,建立相应的美学卢纶体系,并验证其正确性与合理性。
2)经验归纳法——从大量的建筑作品、建筑创作、建筑艺术活动和相关的审美现象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总结和归类,揭示美的本质,发现美学规律,建构建筑美学体系。
3)历史学和社会学方法——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建筑艺术的风格演变,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变化历史加以总结、归纳和分析,并找出某些美学规律。
4)心理学方法——借助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建筑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愉悦等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也强调运用心里实验的手段,去发现人类的审美规律。
当代建筑美学的研究实现了三个转向是什么
1)语言中心主义的转向
2)视觉中心主义的转向
3)主题中心主义的转向
辩析建筑的实体与虚空
建筑是由各种形式的实体,如墙、屋顶、地面、房屋、地面、窗户、门等围合而成的。
当这些实体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就会使建筑产生的虚、实感觉。
在建筑艺术中,对实体和虚空处理不同,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也表现出不同的建筑性格。
辨析建筑空间的静止与流动,并以实例进行分析
建筑空间从静止到流动,反映了历史的进程。
古代西方建筑多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美,如西方古典柱式,详细地分析比例、尺度以求得各部分的协调,从而体现出一种静态的平衡。
在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也存在着“流动空间”,如藏与露、虚与实、蜿蜒曲折变化等,利用空间的渗透,借丰富的层次变化而极大地加强景深,从而使空间显得格外的深远。
建筑美的变现形态有哪些
建筑美有各种表现形态,例如优美、崇高、典雅、高贵、素朴、浪漫等属于肯定性美学范畴的表现形态;同时,也有丑陋、卑鄙、粗粗、破败、滑稽、怪诞、平庸等属于否定性美学范畴的表现形态,后者在一定条件下仍具有审美价值,且在当代大有与前者并驾齐驱的趋势。
4.论述题
西方美学的方法论特色
西方美学,源于三个基础:一是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二是对心理上知、情、意的明晰划分;三是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
在古希腊,一方面,人们认为,在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后面有一个本质,把握住了这个本质就能够说明一切具体的东西,对事物的本质追求,是西方文化形成美学的最早和最重要的基础。
另一方面,从表述的手段来看,他们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可以用明细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就是“定义”。
西方美学的第二个基础是古希腊对人的心理所做的几何学式的知情意的划分。
可以说,美学是研究情感或感性认知的完善的学科。
西方美学的第三个基础是各门艺术的统一性。
在古希腊,艺术和技术是不分的,绘画、建筑是艺术,裁缝和剃头的技术也是艺术。
它们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法则和技巧。
在中古,艺术与高雅的科学相关联。
中国美学的方法论特色
中国美学且基于这样一种哲学基础,这就是强调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华夏先民不仅认为天人合一、万物的普遍联系,而且也反对知情意的明确划分。
在他们的哲学思维模式中,表现整体的时空统一观,反对精确的逻辑分析,善用具象表达,疏于严谨的抽象梳理。
在表达上,则推崇文字精练而含义丰富。
在方法论上,中国美学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强调心物一体——心物一体论强调心理和物理的统一,一体两用。
强调心与物不能完全截然分开,并不认为意识就是完全非物质的、完全彻底的空。
中国人觉得心和物是一个整体,只不过它存在的状态有差别;心与物本来就是阴阳互转,互为主次的。
(2)注重直觉顿悟——所谓直觉顿悟,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把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强调整体性,即“大全”,这种“大全”既难用概念来分析,也不能用语言表达,无论是老庄的“道”,玄学家的“自然“,还是路学家的”太极“,以至理、气、心、性等都如此。
因此对整体的把我,智能靠直觉顿悟。
(3)坚持辩证系统观——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肯定存在并强调自然之道的作用,把世界视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表现出重整体、着眼于运动的辩证思维特点,从而建立起一系列关照自然的哲学范畴,并产生影响的审美思维。
(4)关注伦理和谐——不论是儒、道说,还是风水观,都以和谐为美,可以说,和谐美,深深地蕴含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哲学中,也体现在建筑的每一方面。
建筑美的本体辨析
1.美是和谐统一
1)形式和谐论2)数理和谐论3)对立和谐论4)社会和谐论5)生态和谐论
2.美是真的表达
3.美是善的充分体现
1)美与善统一论2)善是美之基础3)美是善的充分体现
4美是主客关系的交融
1)美是主客体间的适度关系
2)美是主客体互融的结晶
5.美是信息的优化
建筑美的认知特征
1)强迫型的艺术体验
2)多维信息的审美欣赏
3)关注理性的审美认知
4)多重艺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