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从我做起
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国旗下讲话5篇

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国旗下讲话5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国旗下讲话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尊老爱幼弘扬美德》。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一定要尊老敬老,从身边做起,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在家里,我们要善于关心体贴老年人。
对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首先应该照顾好。
人老了,活动起来有许多困难,心里也经常会感到孤独、无聊,因而我们就要帮助他们打扫房间收拾床铺,陪着他们聊天说话,或者带着他们郊游散步,以消除他们内心的寂寞与伤感,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在欢乐祥和中尽享天伦、安度晚年。
一方面尽我们做子女的一份孝心,另一方面也弘扬了尊老敬老之风。
在社会上,我们要善于照顾关爱老年人。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九九老人节,老师都要带我们到敬老院去。
帮助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打扫院子,整理屋子,洗衣服,擦桌子,然后将我们精心准备的表演节目献给他们。
让爷爷奶奶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整个社会都在关心他们,整个社会都在牵挂着他们,从而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体验到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优越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关爱老年人。
出门坐车,要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排队买票,要主动让老年人优先;发现老年人有困难,[课~件]要一马当先及时地帮助他们。
只要照顾好了老年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也就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总之,老年人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林州的今天,尊老敬老更是任重而道远。
我们林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在我们林州的热土上更是一脉相承。
古代郭巨埋儿的故事曾激励了多少人矢志不移地孝敬老人。
郭巨既是我们尊老敬老的楷模,也是我们林州人引以为豪的好典型。
去年曾受到林州市人民政府隆重表彰的“十佳孝星”付爱荣,二十年如一日侍奉瘫痪在床的婆婆比亲生的女儿都贴心。
她的感人事迹再一次成为我们林州尊老敬老活动中升起的又一刻耀眼的新星!在我们南通如东,经济腾飞奔小康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一切从我们身边做起!最后,祝愿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老年人健康长寿、幸福安康!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国旗下讲话篇2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对待老幼的态度是关心,还是漠视,是衡量一个民族礼貌程度的重要方面。
小学生尊老爱幼演讲稿范文(三篇)

小学生尊老爱幼演讲稿范文尊敬的校长、老师、各位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尊老爱幼的话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标志。
在我们中国,从古至今,尊老敬老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而爱幼护幼则是我们一代代人的共同心愿。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尊老的重要性。
老人是社会的智慧和宝藏,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尊敬老人,不仅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自身的尊重。
尊老之道,就是要学会尊敬长辈、之前的先辈和老师,学会尊重他们的成就、贡献和付出。
我们要尊老爱幼,就要帮助老人解决他们的困难,陪伴他们度过晚年的时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主动为老人让座,帮助他们办理一些琐事,和他们交流琐事,这些都是表达尊老之道的行动。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开展与老人交流的机会,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与尊重。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爱幼的重要性。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和保护。
爱幼护幼,就是要关心孩子的成长,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科学的饮食和运动,确保他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提供他们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还可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关怀。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参与一些关于儿童福利的公益活动,为弱势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成长机会。
尊老爱幼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敬长辈,关心他们的困难与需要;同时,我们也应该关爱同龄人,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古语来结束我的演讲:“尊老有德、爱幼有泽。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

敬老爱老从我做起
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我相信你也是一名尊敬老人的好学生,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小时候非常不懂事,一生气了就常常用手指在奶奶的脸上“画”出一条条“红线”。
爷爷奶奶总把好吃的让给我吃,如今我长大了变懂事了,有好吃的东西我总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也可以帮爷爷奶奶做些事了。
放假了我回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每天冒着烈日去田间劳作,我看到爷爷奶奶回家时身上的衣服都汗湿了,脸上大汗淋漓,我不忍心,就经常帮爷爷奶奶做一些我自己能做的事。
比如,到花生地里拔花生秧、从花生秧上摘花生……我先帮爷爷奶奶到花生地里拔花生秧,可是由于好几天没下雨,地干的像铁一样硬了,爷爷和我只好拿着锄头去挖,先在花生秧周围挖一个圈,然后用吃奶的劲拔。
天真热啊,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这让我不禁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棵棵花生秧终于被我们“打败”了。
爷爷挑着捆好的花生秧满载而归。
花生秧拔出来后还得摘花生,吃过午饭后,爷爷把捆好的花生秧解开横着放在堂屋的地上,爷爷奶奶和我一人一堆。
刚拔完花生秧还得摘花生,我还真有点累,可是我想爷爷奶奶年龄这么大了他们还不停地干活,我要多帮帮他们。
于是我又精神百倍地干了起来。
“哎,终于摘完了,真累啊!”我弯着腰摘了一下午的花生,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爷爷奶奶看到我累得睡着了,不约而同地笑了。
如果你问我还有没有尊老爱老的故事,我当然回答有啊,不过,听我讲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一起来尊老爱老吧。
四(3)班吴丛庆。
孝敬老人从我做起优秀演讲稿

孝敬老人从我做起优秀演讲稿孝敬老人从我做起优秀演讲稿范文(精选6篇)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在现在社会,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敬老人从我做起优秀演讲稿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敬老人从我做起优秀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孝亲敬老美德,构建和谐社会风尚》。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
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敬爱的父母把他们人生最旺盛的精力、最美好的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子女和社会。
当我们展翅高飞、感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时,不应忘记恩重如山的父母与长辈。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健康快乐生活,拥有一个幸福舒适的晚年,是我们做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绝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那么身为儿女的我们,是否曾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是否曾在他们生日时送上一些祝福的话语,是否曾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我们要永怀感恩之心,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活动中,马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孝亲敬老的模范。
今年重阳节前夕,我镇隆重表彰了47户好婆媳家庭,57户孝亲敬老模范家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有人或许会这样认为,婆婆毕竟不是亲母亲,媳妇毕竟不是亲女儿,又怎能做到相处没有隔阂呢?但事实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展现了一对对和谐而又亲密的婆媳。
“婆媳之间相互包容一点,将心比心,相互理解一点,就什么都解决了”、“花个十块八块给父母买点喜欢吃的,过年过节了给父母买件不算名牌的衣服”,听,这就是马寨村的好媳妇王玉俊的肺腑之言,25年来,婆媳之间互敬互爱、从没吵过架红过脸,这不仅让周围人感动,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孩子,她们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告诉孩子:传统美德不能丢。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报告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报告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报告篇1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中华孝道和敬老之风,倡导和气致祥、睦邻友好的社会风气,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联合开展“孝老爱亲”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活动宗旨以常态化开展“孝老爱亲”活动为载体,以“展示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为主题,立足城乡社区、充分发动群众、运用多种形式,荟萃和展现家庭文化建设成果和蕴藏在广大家庭中的好家风好家训,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从家风家训等传统美德中汲取培育道德的养分,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自立自强、科学教子,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
二、活动内容(一)广泛建立“善心立德榜”,大力推进孝老爱亲风尚进社区、进家庭各辖市区、村、社区,5月份启动,6-8月全面建立“善心立德榜”。
要突出孝、勤、和,建立“孝德榜”、“勤德榜”、“和德榜”,大力培育与宣传发布敬老孝亲、勤劳和善等立德行善的典型,要通过发布“善心立德榜”,推进家庭文化、孝亲文化与社区文化相融合,引导居民弘扬孝敬老人、抚育孩子、夫妻恩爱、邻里互助的风气。
让存善心、讲善言、行善举、做善事的人美名远扬、得到礼遇、受人尊敬,在全社会叫响善有善报。
(二)积极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各单位要结合“我们的节日——端午、中秋、国庆、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全市性的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献爱心活动。
1.在全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重阳民俗文化表演、社区文艺联欢、灯谜竞猜、民俗文化展、书法、剪纸、绘画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继承优秀传统美德。
2.组织敬老院老人“一起看镇江”活动,带他们前往新体育会展中心、南山步道等参观,让老人们感受镇江近年来城市建设新面貌。
3.组织敬老爱心年夜饭认捐活动。
尊老爱老敬老演讲稿(通用5篇)

尊老爱老敬老演讲稿(通用5篇)尊老爱老敬老演讲稿1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敬老爱老,从我做起》。
“老人”,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就更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而要真正的落实这一切,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翻开历史的书卷,走进时代的海洋,或许,我们能寻到想要的答案。
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做儿女的,能活下来,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
战国时期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东汉时期,董永在父亲亡故后,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安葬父亲的费用。
敬老爱老的事迹,数之不尽,敬老爱老的人,不分等级。
其实,我们要尊敬爱护老年人。
第一,是因为阴阳调和,万物源起。
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哺育我们成人。
他们用青春滋养我们成长,而岁月,却在他们的脸上留下无情的皱纹。
在岁月的沉淀下,他们便如一本老书,明理和涵养已浸入内里,多陪老人说说话,别让他们被孤独的封存在岁月的长河里,多陪老人聊聊天,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将会帮我们拭去俗世的虚假与浮华。
第二,老一辈人用他们的辛勤奋斗,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没有他们曾经的艰辛,就没有我们今日的享乐。
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他们,再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面对重新归于平凡的他们,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他们享受颐养天年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着他们奉献的同时,无愧于心。
第三,春秋交替,岁月流转,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才会恍然明白父母亲人的不易。
不要让自己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才后悔莫及。
今天多付出一点,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21世纪,一个物欲横流,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而在这样一个新时期,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敬老爱老。
让我们在新世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敬老爱老的伟大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和孝心,从我做起,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愿天下所有爷爷奶奶幸福安康!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作文优秀8篇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作文优秀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尊老爱幼从我做起作文优秀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尊老爱幼优秀作文篇一今天,小明家举行了鸡腿接力赛,有小明、小明的爸爸、还有小明的爷爷他们三个人。
爸爸先说:“今天家里就剩下一个鸡腿了。
”爸爸先把鸡腿夹给爷爷,爸爸脸上的表情暖暖的,小明心里想爸爸把鸡腿夹给了爷爷,万一爷爷一口就把鸡腿吃完了,那就是一场悲剧了。
爷爷看着小明那可怜的表情,还有就是小明都流口水了。
于是,爷爷又把鸡腿让给了小明,小明目瞪口呆的看着爷爷说:“爷爷,你怎么不吃鸡腿啊?”爷爷说:“我看见你都流口水,所以就把鸡腿让给你吃好了。
”小明心里美滋滋的。
心想:“哇,太棒了,这么美味的鸡腿一定很好吃的。
”于是就拿起鸡腿往嘴里塞,刚要吃到美味的鸡腿时,他看见爸爸脸上的表情很糟糕。
于是又把鸡腿放在爷爷的碗里说:“爷爷,这个美味的鸡腿还是留给您吃。
”爸爸这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尊老爱幼优秀作文篇二在平坦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人们不得不走在人行道上。
这时,我坐的30路公交车缓缓的向前驶来,我上了车,看见车上只有一个空位,我赶紧跑过去,一下子坐了下来。
真舒服呀!正巧,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只见她银白的头发微微的飘动着,苍白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眯着的眼睛,脸上布满了皱纹,她身穿一件白衣衬,一条长裤。
衣着十分朴素。
这时,她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忽然,车子紧急刹车,这时那位老奶奶被跺的东倒西歪了。
在拥挤的人群中,她根本动不了。
因为她被人挤的连身子都不能移动了。
我想:这么大年纪的老奶奶,站在那里多难受呀!于是,我站了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吧!老奶奶害羞的说:我坐了,那你坐哪?我说:不要紧。
说完扶着老奶奶坐到我的座位上,路旁的小树在微风中吹拂着,好像在向我点头,天上的大雁呼着翅膀,好像在向我拍手。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作文优秀4篇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作文优秀4篇尊老爱幼优秀作文篇一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
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古往今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什么时代,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这一优良传统在好少年张斯振身上又一次得以体现。
张斯振的妈妈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自打生下他后就卧床不起,后来他父亲又患脑血栓去世,整个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他稚嫩的肩上。
每天早上不到5点他就得起床,烧火做饭,一口一口地喂完母亲后,他才能匆匆地扒上几口饭赶去上学;放学回家后,他先去看看妈妈,然后再去做家务,接着再温习功课,每天晚上都要11时过后才能上床睡觉。
考上高中后,为了求学,不得不用平板车拉着无人照顾的母亲一起上学。
比起张斯振来,有的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上要在大人三番四次的催促声中才能起床,放学回到家后,书包一扔,到食品柜里抓一把可口的零食吃,叫做作业还一肚子不情愿。
常常不满于母亲的絮絮叨叨、不满于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但要对比张斯振,他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倍。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贯彻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
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
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的言谈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
”“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这些都为我们大力弘扬尊老爱幼优良传统指明了方向。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老爱幼从身边做起
尊老,顾名思义,就是尊敬孝敬老人。
尊敬孝敬老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当代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色。
作为祖国的新生代,我们必须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和行为规范来履行,才能使祖国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伟大的祖国,敬老孝亲的故事层出不穷。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几乎耳熟能详: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
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尊老敬老的故事又何止这个“子路负米孝双亲”呢!
下面我们再一起听听“岳飞敬师孝母”的故事:岳飞从小孝顺父母,7岁就帮父亲下地干农活。
劳动回来,岳飞在岳和的指点下刻苦读书,除了《左传》,他最喜读《孙子兵法》,并爱好武艺。
当金兵在北方入侵辽国,窥视中原时,岳飞发誓要练成本领,杀敌保国。
一天,岳飞听得汤阴县里有一位叫周侗的老人,武艺高强,尤其擅长弓箭,岳飞就去周侗处,要拜他为师。
周侗见岳飞来求师,便问他:“年轻人,你要学箭法干什么?”
“学了箭法就能奔驰疆场,保卫国家。
”岳飞抬起头来精神抖
擞地回答。
周侗见站在面前的这个孩子志向远大,心中十分喜爱,当即便收了这个徒弟。
岳飞在周侗的传授下,很快学会了一手好箭法。
不久,周侗去世。
岳飞心中十分难过,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置备一些酒肉,到蒙师坟前祭奠。
他没有钱,就把身边的衣服当了买供品。
这件事被他母亲发觉了,要丈夫去询问他。
岳飞生性沉默寡言,没有回答父亲的话,只是跪在父亲面前。
父亲觉得很奇怪,就留心观察岳飞的行动。
到了初一那天,岳和见儿子出门去了,便悄悄地跟在他后面。
只见岳飞来到周侗坟前,先在坟旁射了三支箭,再把供品放在墓前跪下叩头,十分悲伤。
父亲见岳飞祭扫完毕,就上前问他:“你拜过不少老师学艺,为什么独要祭周老师父呢?”
岳飞回答说:“老师在生前一个月里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都传授给我,还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他的恩情是我一生最难忘怀的。
”
岳和听了,觉得儿子已长大成人,正是报效国家的时候,便对岳飞说:“金国侵辽以后,即将入侵中原,当今国势日衰,东京正在招募新兵,你可愿意去从军?”
岳飞回答说:“孩儿早有此意,并约好张宪、牛皋几位兄弟准备不日去东京。
”
岳和听了大喜,便要妻子给儿子准备行装。
岳飞离家前见母亲神情有些感伤,便对母亲说;“孩儿这次去东京,以后不能侍奉母亲了,请母亲给我背上刺几个字吧!”说完,岳飞脱下上衣跪下。
岳母含泪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4个大字。
从此,岳飞走上了报国之途,经过10多年的沙场鏖战,屡建奇功,成为一代抗金名将。
更为感人的是“黄香九岁为父亲温席”的故事。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的母亲在他九岁时候就因病去世,他是父亲含辛茹苦地带大的,自小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成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每天为自己的生活操劳,黄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黄香总是会为父亲分担很多的家务,能够自己做的事情绝对不让父亲给插手。
父亲的身体也一直不太好,夏天睡在床上总是出汗而冬天根本就睡不暖和,这可急坏了黄香。
为了能让父亲睡个好觉,黄香在炎热的酷暑,就会拿个蒲扇帮父亲把凉席扇凉了之后再让父亲睡上去,有时候半夜爬起来还会给父亲打扇;黄香明白,冬天的寒冷是最难熬的,尤其是父亲睡不暖就更加难熬,于是他每次都会帮父亲睡暖了被窝之后再让父亲睡进去。
黄香的所作所为让父亲看得热泪盈眶,多有心的孩子啊!黄香明白想要让父亲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要好好学习,他熟读经书,写出来的文章文采非凡,得到了人们的称颂。
黄香为父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了,让我们每看一次都要扪心自问,我们对父母的孝顺又做到了哪些呢?当我们抱怨时间不够,精力不够的时候,我们再来看看黄香的故事,就会觉得自愧不如,真正的孝顺其实就在于这些平淡生活中的细微关怀。
在祖国的近代史上“邓小平赡养继母,几十年如一日”的故事更为感人。
对邓小平来说,夏伯根老人既不是生母,也不是养母。
邓小平的生母在1926年病故。
夏伯根是在丈夫病故后嫁给邓小平的父亲的。
1950年春的一天(这时邓小平的父亲早已病逝),当夏伯根得知邓小平已率领第二野战军驻扎在重庆的消息后,立刻来到重庆。
邓小平第一次见到这位只比自己大5岁的继母后,说:“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夏妈妈!今后我给你养老!”从此,邓小平就承担起了赡养继母的义务。
1952年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后,又将继母接到北京。
夏伯根老人在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日子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很好,从来不分你我,在言语、饮食、卫生、穿戴等方面,都十分周全地想到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十分愉快。
更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在“文革”中被打倒,在下放到江西的日子里,夏伯根老人和邓小平夫妇一起相依为命,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邓小平既要照顾卓琳的生活,又不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
家里的重活脏活,如劈柴、生火、做饭、擦地板等都由邓小平来干。
邓小平夫妇与继母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
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2001年病逝,101岁),与邓小平夫妇对她的关心和照顾是分不开的。
父母长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成人,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们一点点长大的同时,他们却一点点变老,越老越需要照料和呵护,那么作为在座的同学们,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让我们多去帮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难的老人,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还比如:乘公车的时候主动让个座位,搀扶年迈的老人过马路,帮助年迈老人搬东西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信我们六四班的每位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尊老敬老。
其实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也绝不是一时的事,而是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的事。
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幼,顾名思义,就是关爱幼小。
爱幼自古以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也一直把爱幼作为一种责任和行为规范。
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伙伴。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年幼的弟弟妹妹,也许他们比我们弱小,但他们同样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这些做哥哥姐姐的关心,就像我们需要长辈的关心一样。
关
心他们,与他们一起成长,也会让我们在成长道路上充满快乐。
因为,助人是快乐之本。
那些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们,他们的年龄比我们小,个头比我们矮,身体比我们弱,懂得的知识和经历也比我们少,那么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大哥哥大姐姐们用爱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于他们,我们就更应该懂得谦让和照顾。
我们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尊老爱幼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的,让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模范;积极、勇敢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辈辈这一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