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院德恒证据学论坛第七十五讲——美国的刑事错

合集下载

美国对犯罪与违法的法理界定

美国对犯罪与违法的法理界定

不祗是 法律 人 属的詹造 ,就像信 托 受益人 或 连背 合 同的 富事人 。相反刑 法 在社 合眉 面上具 有 网键性 作 用 。 J f 成功 的起 拆并不 祗是 被告 封其连 法 行焉 承搪赔 债 责任 ,遗在 于 其 因犯罪 行属 而被 定罪 ,封于 其指控 而感 到
羞耻 ,遣 些就 是社 舍表 连性用 。刑法在 社 舍具 有 巨大 的谴 责作 用—— 它 表 明 了哪些行 属臆 受谴 责 ,因此
差别 。简 言之 ,耆属 于刑 事
辈 、受 理 的规划 ) 、封 于
睛 ,法 律上 的禁止 就 是刑 法上 的禁 止 。刑事 拆 别是某 些楗 横封 某些 事有
管辖榷 (比如官 方法 院 、裁判 法院 ) 序可 以起 的方式 兽 勤 ( 控 、情 鞭 ) ,程 指 ,利用 掾 的规则 ( 明棵
者建 理解刑事和民事责任的嗣系,将更连一步地 了解殷格 责任犯罪。人们封遇错犯罪的恝敲是其虑富受
【 者简介 】 作
冯晓丹 ,浙江 大学 宰波理工学 院2 0 级法 擎寺案本科 生 o7 翁襄 (15 一 ),福建福州人 ,浙江 大学光 革法学 院副教授 、硕 士生 尊钎;主要研 究领域 :园除移民法,刑 法. 96 .
什麽 是犯 罪 。 笔者将 寻找 一棰 嗣 于犯 罪 本 管的 哲擘理 解 , 即嗣 于解释 刑事 黄任 规 筢性 地 位基 本特 徵 的描述 。 犯 罪是一 锺特 殊 的不法 行属 ,哲 睾 分析 旨在解 释 什麽 使犯 罪 特殊— — 怎檬 使法 律正 碓地 封待犯 罪 ,什麽 额
型 的行焉值 得 特殊地 封待 。
网于何 “ 罪” 的同题 ,也 斡合存 在多 往答 案 。在 孰柴律 师看 柬 ,犯 罪就是 一切刑 法所 禁止 的行属 。 犯 然而 如 同斡多法 孥 毒家指 出 ,并非 所有 圆家 庭 詈 的行 焉都 是刑 蜀 的一部 分 ;譬 如 ,民事虞 韵和藐 祝 法庭行 ; j 禹 。… 封 于刑法 逋用 筢 圉 ,在 于它 的程序 方 面需要 更精 碓 的界定 ,即刑 事 拆 程序 舆 民事 程序 之 同的

谈美国刑事诉讼中的无害错误规则及其启示

谈美国刑事诉讼中的无害错误规则及其启示

内容摘要:摘要:在美国刑事诉讼中,原审法院的错误可以被分为两类:宪法性错误与制定法错误。

对所有的制定法错误以及部分宪法性错误,审查法院可以适用无害错误规则进行审查与处理,从而在认定错误无害时,维持原审判决。

在直接上诉程序中,对宪法性错误与制定法错误进行审查的标准,分别是chapman标准与kotteakos标准。

对人身保护令程序中的审查标准,美国联邦法院目前尚没有形成共识。

美国法院通过适用无害错误规则,更加强调探求刑事案件的事实真相,更为重视案件的实体正义。

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确立无害错误规则。

关键词:宪法性错误/制定法错误/直接上诉程序/人身保护令constitutional error/statutory error/direct appeal procedure/habeas corpus act 美国法律中的无害错误规则,可溯源于十九世纪晚期的英国。

1835年,英国财税法院在crease v. barrett案件中将错误排除证据的行为推定为有害错误,这种观点又被一些法院扩张解释成:不管在审判时发生什么样的错误,即便是最为技术性的错误,都得将案件交付重审。

1873年,英国国会制定《司法法》,要求上诉法院探查错误对程序结果的实际影响,从而终结了不分情形撤销原判的做法。

美国的变革步伐落后于英国,有无数的案件仍然因为琐碎的技术性错误被重新审判。

1919年,美国国会制定《司法法典》,首次要求联邦上诉法院适用无害错误规则,无需考虑那些无损当事人“重要权利”(substantial right)的审判错误。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则于1946年在kotteakos v. united states案件中首次认可无害错误规则,并且于1967年在chapman v. california案件中将无害错误规则适用于宪法性错误。

③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对这项规则也予以明确认可。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虽然没有无害错误这个概念,其实也存在类似的规则,比如《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美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犯罪争议、解决方案及其启示

美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犯罪争议、解决方案及其启示
上,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 美国刑法学界关于刑法中严格责任犯罪的争议
严格责任犯罪在刑法中的出现引发了美国刑法学界的持续争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各 执一词,针锋相对。他们的争议涉及到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最激烈的争议集中在以下三个 方面。
(一)严格责任犯罪的设立与刑罚基本理念是否契合
在美国刑法中,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一直被视为刑罚正当化的两大根据。报应主义 是回顾过去,其假定前提是任何人意志都是自由的,在面对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的选择 时,行为人自由地选择了非法行为以致犯罪时,他就因此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刑罚 的惩罚。“在报应主义下,某人选择实施违反法律的行为,那么他应当受到惩罚。报应主 义中刑罚只要求那些对行为有过错的人对其行为负责。”〔6〕因此,在美国普通法中,道德 过错的证据在刑事可罚性中通常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功利主义则是面向未来,着眼于犯 罪的预防,即对行为人进行刑罚惩罚是为了防止他将来再犯罪或为了防止其他人在将来 实施与其相同的罪行。正如美国学者约书亚·杜斯勒(JoshuaDressler)所言:“功利主义 者普遍强调一般预 防,即 对 一 个 人 处 以 刑 罚 是 为 了 说 服 一 般 社 会 成 员 将 来 远 离 犯 罪 行 为。”“特殊预防是另一个功利目标。在此,刑罚的用意在于防止该人将来再犯罪。”〔7〕那 么严格责任理论与刑罚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否契合呢?
〔1〕 美国刑法中严格责任犯罪并非只存在于公众福利犯罪中。例如,一般认为法定强奸(StatutoryRape)也是严格责 任犯罪。在美国大多数州,一个男性与一个未达法定年龄的女性自愿发生性行为,即使他无过错地相信与其发 生性关系的女性达到了足以做出性交决定的年龄,也成立强奸罪。参见 JoshuaDressler,UnderstandingCriminal Law(5thed),NY:MatthewBender& Company,Inc.,2009,at147。

美国刑事上诉程序中无害错误的适用标准

美国刑事上诉程序中无害错误的适用标准

( 一 )无 害错 误规 则违 背 陪审 团审理 原则 美 国《 宪 法》 第 六 和 第 七 修 正案 赋 予 了 陪 审 团 在 司法体 系 中不可 或缺 的地 位 。陪审 团审理 案件 的
权 力被 认 为是保 证 美 国司法公 正 的基 石 。陪审 团裁
上诉法院通常考虑适用无 害错误规则 , 使其认 同下
国国会通过《 刑事上诉法》 ( t h e C r i m i n a l A p p e a l A c t ) 将这 条 规定 扩充 到刑 事 司法领 域 。无 害错误 也 被定 义为“ 即使上诉人 的上诉 理 由是十分合理 的, 如果 法 院认 为公 正没 有受 到实 质性 损 害将会 撤销 上诉 人
我国习惯将初审法院的错误分为事实错误程序错误及法律错误但这些并不影响无害错误规则的适美国虽将错误分为宪法性和制定法上的错误但对将宪法性错误分为庭审性错误和结构性错误还是有争议的这似乎表明对具体错误的明确归类很难达成共识
2 0 1 4年 9月 第2 7卷 第 3 期
山西省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中图分类号 】D F 7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1 5 0 0( 2 0 1 4) 0 3— 0 0 5 5一O 3
尽管司法追求程序正义 , 但任何 国家的司法体
系都摆 脱不 了错 误 , 结 果 的绝 对 公 平 和程 序 的绝 对
公 正在 现实 中很 难 实现 。因此 , 即便 是 经过 法 院 审
的适用标准
刘士 宇
( 安徽大学 法学 院 , 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 )
[ 摘
要] 无害错误在 美国刑事诉讼领域 一直饱 受 实践 和理论 的争议 , 尽 管理论 上存在值 得反 思之 处 , 但 实

论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与美国死刑误判

论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与美国死刑误判
就困难了些 。
大多数学者认 为其代表 的是错误数量 问的平衡 ; 因此研究者们 常
常 用诸 如 宁可 错 放 十 个 有 罪 之 人 也 不 可错 判 一 个 无 辜 之 人 之 类 的 理 论 来 证 明 排 除合 理 怀 疑 标 准 的 合 理 性 。也 就 是 说 , 我 们 可 以 认 为 刑 事 案 件 中恰 当 的 平 衡 在 这 些 错 误 形 成 的损 害之 间 ; 即应 该 通 过 权衡 错 误 定 罪 和错 误 释 放 形 成 的 损 害 来 制定 证 明标 准 。
在死刑案件 中 , 错误定罪产生 的损害是个 体被错误 地剥夺 了 生命 , 这 种损害 比普通 的刑 事案件 中错误 地使 人监禁多年要 大得
多, 并 且 是 不 可 逆 转 的损 害 。错 误 释 放 死 刑 犯 对 社 会 利 益 的 损 害 ,
怀疑 的证明标准。而近年来我 国向其借鉴 的呼声也越来 越高 , 寄
脱死罪 。对 于裁定被告人犯有被包含( 在较重罪行中) 的较轻罪 行 的案件 , 错误释放的代价更低 。 以上论 述都 过分 简单地假定死刑案件中错误 释放不会造 成更 大的危害。但这似乎是个错误 的假设 : 毕竟 目前在美 国, 以及 在全
世界 , 死 刑 通 常 适 用 于 性 质 最 恶 劣 的谋 杀 罪 。在 美 国 , 仅 有 路 易 斯 安 那 这 一个 州 在 过 去 的 二 十 五 年 间 不 对 谋 杀 罪 的 被 告 人 判 处 死
希望于合理怀疑的标 准能 帮助达到实务 中的可实践性 和刑 事裁判
准 确 性 的 双 重 目标 。 l _ 排 除 合 理 怀疑 与 死刑 在美国和英国 , 提 高 合 理 怀 疑 的 证 明标 准 似 乎 与 死 刑 制 裁 日 益 增 强 的 公 众 阻 力 有 关 。约 翰 ・ 王 尔 德 ・梅 法 官 在 1 8 7 6 年 说 道

美国刑事诉讼的主要证据规则

美国刑事诉讼的主要证据规则

美国刑事诉讼的主要证据规则法律的裁决离不开证据的⽀持,美国融合⾃由⼼证和法定形式这两⼤类别证据制度的诉讼习惯和证据规则,充分发挥了两种证据制度的优势,既从形式上限制了法官采集证据以及判断证据证明⼒的专横权⼒,同时⼜为法官依照理性思维和信念认定案件真实留下了⼀定的空间,为实现认定事实真相、公正处理案件的诉讼⽬标提供了更⼤的可能性。

美国⽬前施⾏的证据规则主要以⼗七、⼗⼋世纪的判例为基础,其中相当部分是长期审判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司法诉讼有着直接⽽天然的联系。

因此这些证据规则相当精细、具体,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从实际运⽤的情况来看,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证据规则是以下⼏种:最佳证据规则。

⼜称“原始⽂书规则”,即认为原始⽂字材料(包括录⾳、录相、摄影材料等)作为证据其效⼒优于它的复制品,因⽽是最佳的。

排除规则。

它是英美证据法上关于证据可采性的⼀项主要法则。

依据这⼀规则,某些事实和材料不具有诉讼证据资格,不能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其中最典型的是以⾮法⼿段取得的证据。

例如,通过暴⼒、威胁、引诱、欺诈等违法⼿段获得的被告⼈⼝供,不能作为认定被告⼈有罪的证据;违宪搜查和没收所得的证据不得在法院中采⽤等等。

排除规则的⽬的,主要是排除某些虚伪的情况和事实,避免认定案情时发⽣错误。

传闻规则。

⼜称分析法则,是美国证据法上最重要的证据排除规则。

所谓“传闻”,是指证⼈在审判或听证中作出的陈述,不是来⾃亲⾝经历,⽽是道听途说。

预防规则。

它⼜称防⽌规则,是为了防⽌出现伪证,预先规定在提出特定形式的证据时必须以某种保证性⽅式作为预防措施,否则该种证据就不具有可采性,如证⼈在提供证⾔时必须宣誓,对证⼈的询问必须个别进⾏等,以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数量规则。

该规则主要规定某些事实和材料必须有另外的证据作为佐证才能被采纳为诉讼证据。

优先规则。

根据这⼀规则,某些事实和材料在证明案件事实⽅⾯较之其他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时,应优先于其他事实和材料⽽提出,例如证明⽂书的内容时,应优先提出其原本。

刑事合规评价制度的美国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刑事合规评价制度的美国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刑事合规评价制度的美国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薛莉萍李璐高鹏翔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2024年第05期摘要:“合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也被称作“企业适法计划”或者合规计划,最早是美国的金融服务机构用来监管金融领域风险的一项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今,刑事合规逐步形成了全球化发展趋势,因此,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作为域外考察對象,对刑事合规评价制度的形成、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存在的争议进行研究与比较分析,能够为我国检察视野下刑事合规评价制度的构建提供若干有益启示。

关键词:刑事合规域外考察评价机制路径选择现代意义上的“合规管理或合规计划”,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探索。

但企业合规意识以及企业预防和阻止犯罪行为的内部规定和要求可以说从企业制度诞生以来就存在了。

自美国司法机关以替代责任为法理依据追究企业刑事责任以来,企业也不断尝试以其具有合规意识以及制定相应的预防和阻止犯罪行为的规章制度作为抗辩,主张企业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实际上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企业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合规管理是否能作为抗辩理由排除替代责任、起诉和量刑的裁量因素为何等问题,可以通过比较、借鉴域外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内合规机制。

一、美国企业刑事合规的起源案例[案例一:重型电气设备公司违反《反托拉斯法》案]现代“合规管理制度”的含义来自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探索,最早可追溯的案例即为该案。

这一时期,三十多家美国电气设备行业的龙头公司之间达成了价格协商与市场范围分割协议。

1961年,29家公司及其公司董事会成员在内的45人遭到反垄断指控。

通用电气公司作为被指控的企业之一,其于1946年起就实施了关于《反托拉斯法》的合规管理制度。

该公司要求所有职员必须签署《反托拉斯法》的宣言书,签署即代表同意履行宣言书所定义务。

此外,通用电气公司还将公司的活动制度以书面形式呈现,并逐渐为其他从业者所知悉。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 Page 1----------------------- ----------------------- Page 2-----------------------外国刑事诉讼法典系列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 Page 3-----------------------序一切事物只有互相比较才能见差别长短,只有互相借鉴才能促发展进步。

法制建设也是如此。

中国法制建设,包括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改革和健全,既要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应当研究外国的法制建设情况,借鉴他们的经验,以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正因为如此,由我主持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在原来《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若干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组织翻译出版,《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感谢卞建林博士对这部法典的翻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由于美国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规定得比较原则,比较简明,不象大陆法系国家成文的刑事诉讼法典那样系统全面,为了使读者概括了解这两部规则,我们请他对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作一简介。

卞建林博士曾于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进修一年,对美国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有比较系统的研究,相信他的介绍定会有助于读者对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了解。

最后,我们感谢美国福特基金会对《美国联邦刑事诉讼----------------------- Page 4-----------------------规则和证据规则》的出版予以资助。

陈光中1996年1月----------------------- Page 5-----------------------目录1目录美国刑事诉讼简介................................................ (1)联邦刑事诉讼规则 ............................................. (35)第一章范围、目的和结构 ................................. (35)第1条范围 ............................................. (35)第2条目的和结构 .................................... (35)第二章预备诉讼 ............................................. (36)第3条控告 ............................................. (36)第4条根据控告签发逮捕令或传票 ............... (36)第5条在治安法官前初次聆讯 ..................... (37)第5.1条预备审查.................................... (39)第三章大陪审团起诉书和检察官起诉书 ......... (41)第6条大陪审团 ....................................... (41)第7条大陪审团起诉书和检察官起诉书 ......... (45)第8条共同犯罪和共同被告 ........................ (47)第9条根据大陪审团起诉书或检察官起诉书签发逮捕令或传票 .................. (47)第四章传讯和准备审判 .................................... (50)----------------------- Page 6-----------------------2目录第10条传讯............................................. (50)第11条答辩............................................. (50)第12条审判前的书状和申请;辩护和异议...... (54)第12.1条通知不在犯罪现场 ..................... (56)第12.2条通知作精神病辩护或者专家关于被告人精神状况的证词 ........................ (58)第12.3条通知以公共权利为由辩护 ............ (59)第13条将大陪审团起诉书或检察官起诉书合并审理....................................... (60)第14条将可能有不公正影响的共同诉讼分开....................................... (61)第15条证据保全....................................... (61)第16条透露和审查.................................... (63)第17条传票............................................. (67)第17.1条庭审前会议 .............................. (69)第五章审判地点 ............................................. (70)第18条起诉和审判地点.............................. (70)第19条(已废除).................................... (70)第20条为答辩和判刑而移送........................ (70)第21条为审判而移送................................. (71)第22条申请移送的时间.............................. (72)第六章审判 ................................................... (73)第23条陪审团审判或法庭审判..................... (73)----------------------- Page 7-----------------------目录3第24条审判陪审员.................................... (74)第25条法官;无资格................................. (75)第26条作证............................................. (75)第26.1条确定外国法律 ........................... (75)第26.2条提供证人陈述 ........................... (76)第27条官方记录的证明.............................. (77)第28条译员............................................. (77)第29条申请宣判无罪................................. (77)第29.1条终结辩论 ................................. (79)第30条指示............................................. (79)第31条裁决............................................. (79)第七章判决 ................................................... (81)第32条课刑和判决.................................... (81)第32.1条撤消或变更缓刑或监视释放 ......... (85)第33条重新审判....................................... (86)第34条阻止审判....................................... (86)第35条纠正课刑....................................... (86)第36条文字错误....................................... (87)第八章上诉(已废除) .................................... (88)第37条提起上诉;申请调卷令(已废除)...... (88)第38条延期执行....................................... (88)第39条上诉监督(已废除)........................ (89)第九章补充诉讼和特别诉讼 .............................. (90)----------------------- Page 8-----------------------4目录第40条提交另一地区................................. (90)第41条搜查和扣押.................................... (91)第42条刑事藐视法庭(罪)........................ (96)第十章一般规定 ............................................. (97)第43条被告人到庭.................................... (97)第44条获得律师和被指定律师的权利............ (98)第45条期间............................................. (98)第46条从监狱释放 ................................. (100)第47条申请 .......................................... (102)第48条撤消 .......................................... (102)第49条文件的送达和存档 ........................ (102)第50条案件日程表;及时处理的计划 ......... (104)第51条不必要的例外 .............................. (104)第52条无害错误和明显错误 ..................... (104)第53条法庭内行为规则 ........................... (104)第54条适用范围和例外 ........................... (105)第55条记录 .......................................... (107)第56条法院和书记官 .............................. (108)第57条地区法院制定规则 ........................ (108)第58条轻罪和其他轻微犯罪的程序 ............ (108)第59条生效日期 .................................... (113)第60条标题 .......................................... (113)联邦证规则...................................................... (114)----------------------- Page 9-----------------------目录5第一章一般规定............................................. (115)第101条适用范围....................................... (115)第102条目的和结构.................................... (115)第103条关于证据的裁定.............................. (115)()错误裁定的后果.................................... (115)a(1)异议................................................... (115)(2)提供证明............................................. (116)()关于提供证据和裁定的记录 .................. (116)b()陪审团审理.......................................... (116)c()显见错误 .......................................... (116)d第104条初步询问....................................... (116)()关于可采性的一般询问........................... (116)a()以事实为条件的相关性 ........................ (116)b()陪审团审理.......................................... (116)c()被告人作证 ....................................... (117)d()重要性和可信性.................................... (117)e第105条有限的可采性................................. (117)第106条书面或录音证词的剩余部分或相关部分....................................... (117)第二章司法认知............................................. (118)第201条关于裁判事实的司法认知.................. (118)()适用范围............................................. (118)a()事实种类 .......................................... (118)b----------------------- Page 10-----------------------6目录)任意采用............................................. (118)(c()强制采用 .......................................... (118)d()被听证的机会....................................... (118)e()采用司法认知的时间.............................. (118)f()指示陪审团 ....................................... (118)g第三章民事诉讼中的推定................................. (120)第301条民事诉讼中推定的一般规定............... (120)第302条民事诉讼中州法的适用性.................. (120)第四章相关性及其限制.................................... (121)第401条 "相关证据"的定义........................ (121)第402条相关证据一般可以采纳;无相关性的证据不能采纳................................. (121)第403条因偏见、混淆或浪费时间而排除相关证据... (121)第404条品格证据不能采纳来证明行为;例外;其他犯罪.............................. (121)()品格证据的一般规定.............................. (121)a(1)被告人的品格....................................... (122)(2)被害人的品格....................................... (122)(3)证人的品格.......................................... (122)()其他犯罪、错误或行为 ........................ (122)b第405条证明品格的方法.............................. (122)()名声或评价.......................................... (122)a----------------------- Page 11-----------------------目录7()特定行为实例 .................................... (122)b第406条习惯;日常工作.............................. (123)第407条随后的补救措施.............................. (123)第408条和解和要求和解.............................. (123)第409条支付医疗或类似费用........................ (123)第410条答辩、答辩讨论和有关陈述不可采纳....................................... (124)第411条责任保险....................................... (124)第412条性犯罪案件;与被害人过去行为相关....................................... (125)第五章特权................................................... (127)第501条一般规则....................................... (127)第六章证人................................................... (128)第601条关于证人能力的一般规则.................. (128)第602条缺乏亲身体验................................. (128)第603条宣誓或郑重声明.............................. (128)第604条译员............................................. (128)第605条法官作为证人的能力........................ (129)第606条陪审员作为证人的能力..................... (129)()参加审理 .......................................... (129)a()对陪审团裁决或起诉书合法性的调查 ...... (129)b第607条谁可以提出质疑.............................. (129)第608条关于证人品格和行为的证据............... (129)----------------------- Page 12-----------------------8目录)关于品格的评价证据和名声证据 ............ (129)(a()行为的具体实例 ................................. (130)b第609条以曾被定罪的证据提出质疑............... (130)()一般规则 .......................................... (130)a()时间限制 .......................................... (131)b()赦免、撤消或证明恢复名誉的效果 ......... (131)c()未成年人的裁判 ................................. (132)d()上诉未决 .......................................... (132)e第610条宗教信仰或主张.............................. (132)第611条询问和举证的方式和次序.................. (132)()法庭控制 .......................................... (132)a()交叉询问的范围 ................................. (132)b()诱导性问题 ....................................... (133)c第612条使用书面材料来唤醒记忆.................. (133)第613条证人先前的陈述.............................. (134)()就证人先前的陈述进行询问 .................. (134)a()有关证人先前陈述不一致的外部证据 ...... (134)b第614条法庭传唤和询问证人........................ (134)()法庭传唤证人 .................................... (134)a()法庭询问 .......................................... (134)b()异议 ................................................ (134)c第615条排除证人....................................... (134)第七章意见证据和专家证词.............................. (136)----------------------- Page 13-----------------------目录9第701条一般证人的意见证词........................ (136)第702条专家证词....................................... (136)第703条专家意见证词的基础........................ (136)第704条关于最终争议的意见........................ (136)第705条公开专家意见所依据的事实和数据...... (137)第706条法庭指定专家................................. (137)()指定 ................................................ (137)a()补偿 ................................................ (137)b()将指定公开 ....................................... (138)c()当事人自己选择专家 ........................... (138)d第八章传闻证据............................................. (139)第801条定义............................................. (139)()陈述 ................................................ (139)a()陈述者 ............................................. (139)b()传闻................................................... (139)c()不是传闻的陈述 ................................. (139)d(1)证人的先前陈述.................................... (139)(2)为对立当事人承认................................. (139)第802条传闻证据规则.............................. (140)第803条传闻证据的例外;陈述者可否作证无关紧要.................................... (140)(1)表达感觉印象....................................... (140)(2)刺激的发泄.......................................... (140)----------------------- Page 14-----------------------10目录(3)当事存在的精神、感情或身体状态............ (140)(4)出于医疗诊断或治疗目的的陈述............... (141)(5)被记录的回忆....................................... (141)(6)关于日常行为、活动的记录..................... (141)(7)在第(6)项规定的记录中缺乏记载 ......... (141)(8)公共记录或报告.................................... (141)(9)重要统计资料....................................... (142)(10)缺乏公共记录或没有记载 ..................... (142)(11)宗教组织的记录 ................................. (142)(12)婚姻、洗礼或类似证明 ........................ (143)(13)家庭记录 .......................................... (143)(14)反映财产利益的文件记录 ..................... (143)(15)文件中反映财产利益的陈述 .................. (143)(16)在陈年文件中的陈述 ........................... (143)(17)市场报告,商业出版物 ........................ (144)(18)学术论文 .......................................... (144)(19)关于个人或家庭历史的名声 .................. (144)(20)关于边界和一般历史的名声 .................. (144)(21)性格方面的名声 ................................. (144)(22)先前定罪的判决 ................................. (145)(23)关于个人、家庭、或一般历史、或边界的判决 .................................... (145)(24)其他例外 .......................................... (145)----------------------- Page 15-----------------------目录11第804条传闻证据的例外;陈述者不能到庭作证....................................... (145)()不能出庭的定义.................................... (145)a()传闻证据的例外 .................................(146)b(1)先前证词............................................. (146)(2)临终陈述............................................. (146)(3)对己不利的陈述.................................... (147)(4)关于个人或家史的陈述........................... (147)(5)其他例外............................................. (147)第805条传闻中的传闻................................. (148)第806条攻击和支持陈述者的可信性............... (148)第九章鉴定和辨认.......................................... (149)第901条要求鉴定或辨认.............................. (149)()一般规定............................................. (149)a()说明 ................................................ (149)b(1)具有知识的人的证明.............................. (149)(2)对笔迹的非专家意见.............................. (149)(3)由审判者或专家证人进行比较.................. (149)(4)与众不同的特征或类似品质..................... (149)(5)声音辨认............................................. (149)(6)声音通话............................................. (149)(7)公共记录或报告.................................... (150)(8)陈年文件或数据汇编.............................. (150)----------------------- Page 16-----------------------12目录(9)过程或系统.......................................... (150)(10)法律或规则规定的方法 ........................ (150)第902条自我鉴定....................................... (150)(1)国内盖有印章的公文.............................. (151)(2)国内未盖印章的公文.............................. (151)(3)外国公文............................................. (151)(4)经证实的公共记录的副本........................ (151)(5)官方出版物.......................................... (151)(6)报纸和期刊.......................................... (152)(7)商品注册或类似标记.............................. (152)(8)被承认的文件....................................... (152)(9)商业票据和相关文件.............................. (152)(10)根据国会立法推定 .............................. (152)第903条不必要有补强证人证词..................... (152)第十章文字、录音和照相的内容........................ (153)第1001条定义 .................................... (153)(1)文字和录音.......................................... (153)(2)照相................................................... (153)(3)原件................................................... (153)(4)复制品................................................ (153)第1002条要求原件 .................................... (153)第1003条复制品的可采性 ........................... (154)第1004条其他关于内容的证据的可采性 ... (154)----------------------- Page 17-----------------------目录13(1)原件遗失或毁坏.................................... (154)(2)原件无法获得....................................... (154)(3)原件在对方掌握中................................. (154)(4)附属事项............................................. (154)第1005条公共记录 .................................... (154)第1006条摘要 .......................................... (155)第1007条当事人的证词或书面承认 ............... (155)第1008条法庭和陪审团的职能 ..................... (155)第十一章综合规则.......................................... (156)第1101条规则的适用性 .............................. (156)()法院和治安法院.................................... (156)a()诉讼范围 .......................................... (156)b()关于特权的规则.................................... (156)c()不适用规则的情况 .............................. (156)d()部分适用的规则.................................... (157)e第1102条修改 .......................................... (158)第1103条标题 .......................................... (158)----------------------- Page 18-----------------------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1美国刑事诉讼简介在法律传统上,美国源自英国普通法系,实行判例制度,没有系统成文的刑事诉讼法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德恒证据学论坛第七十五讲
——美国的刑事错案
9月26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德恒证据学论坛第七十五讲在明德法学楼602模拟法庭举行。

论坛由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所长、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何教授主持,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法学院教授Mark Godsey 主讲,法学院邓矜婷博士应邀出席。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美国刑事错案”。

首先,Mark Godsey 教授以一段关于其法律诊所解救一名被错判者的真实短片引出了本次论坛的主题。

随后,他又以许多现实生动的案例、具体的数据,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美国刑事制度、美国刑事错案及其救济制度,主要强调了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DNA 测试技术在刑事错案救济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具体测试方法是通过将被错判者的DNA 与犯罪现场遗留的犯罪嫌疑人的DNA 进行比对,判断其是否来源于同一人。

Mark Godsey 教授还介绍了其法律诊所是如何受理当事人的求助申请、如何进行DNA 测试以及如何向检方证明当事人的清白。

此方法在美国迄今已解救500多名被错判之人,平均每人服刑期13年,Mark Godsey 教授本人的法律诊所也曾据此帮助过14人,美国诸多法学院纷纷效仿采纳此制度。

DNA 测试技术在美国的刑事错案救济制度中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

当然,Mark Godsey 教授同时说明了此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的诸多障碍并分析了其发展状况。

会议议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为Mark Godsey 教授对美国错案及其救济制度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与观众的讨论互动环节,现场同学积极向Mark Godsey 教授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Mark Godsey 教授一一做了详尽回应。

最后,会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