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13.1 编制依据及目的13.1.1目的为确保XX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地质超前预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案。

做好技术、物质、机械设备的储备,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使之达到施工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沿线部分隧道穿越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为粉质粘土、岩溶洞段、浅埋洞段及断层破碎带,隧道安全问题为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

为此成立专门的地质预报小组,工程施工中采用超前TSP-203型地质预报仪及BK2000型地质雷达进行探测预报不良地质,严格按新奥法原则进行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进行施工,并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确保施工安全。

13.1.2编制依据13.2.1XX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设计文件13.2.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13.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隧道Ⅱ、Ⅲ、Ⅳ、Ⅴ级围岩、岩溶地段及隧道断层破碎带洞身段开挖施工。

13.3 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中各种方法的特点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中各种方法的特点:TSP203作业快,测距长,干扰相对少,可以与多种预测法结合应用,但精度不高,解释难度大,适于做长距离预测;地质雷达可以准确测定短距离内隧道四周和低部的空洞、水体情况,可补充TSP203的不足;红外线探水仪适于判断地下水情况,作业快,干扰少,较准确,但水量水压无法测定;超前水平钻孔基本可以100%的揭示地下水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能,但干扰大,用时长,费用高。

在施工中,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确定地质超前预报的原则是:以常规地质综合分析法为基础,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做长距离宏观控制,地质雷达做近距离判断,红外线探水仪做连续地下水探测,水平钻孔为必做项目,形成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并组成专业预报小组,建立健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制度,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工作程序见“综合超前预报系统程序图”,“超前地质预报方式工作范围及作业方式表”。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目录1.合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技术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程序与实行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劳力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材料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设备机具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质量控制及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安全及环境保护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1.合用范围1.1编制目旳为了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可以顺利有序旳进行,保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质量符合设计及客货共线铁路施工技术原则旳规定,特编制此开挖作业指导书,以规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人员行为,指导工程施工旳顺利进行。

1.2合用范围合用于怀邵衡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

2.作业准备⑴施工前应充足掌握隧道设计图纸及有关文献内容,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原则。

并及时与现场进行查对,以确定合适旳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并配置对应机具设备。

⑵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正常旳施工工序管理,建立完善旳信息搜集和信息反馈系统。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隧道地质超前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隧道地质超前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隧道地质超前XXXX隧道工程编号:10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XXXX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1.适用范围12.作业准备1 3.技术要求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 5.施工要求 3 6.实施方案 7 7.数据处理 8 8.劳动组织 8 9.材料要求 810.设备机具配置 911.质量保证措施 912.安全保证措施10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 XX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组建地质超前预报专业小组,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掌握隧道工程地质情况,编制超前地质预报计划,采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隧道施工工序中,作为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制度,做好预测记录和分析总结。

2.2 外业技术准备根据隧道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现场收集隧道地质情况的各种技术数据,进行分析、解译、对比后得出结论,指导隧道施工。

3.技术要求隧道开挖前,采用 LTD-2100 型地质雷达每隔20-30m 探测一次,进一步查明前方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位置。

地质雷达在超前地质预报中可用于探测断层、溶洞和空洞等不良地质体,具有无损、低成本和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建筑结构调查、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地下管线探测等众多领域。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地质分析预测→判断地质情况→确定预报手段→收集数据→分析、解译、对比数据→反馈设计→变更调整设计参数→根据变更设计施工。

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地质分析预测 4.2 工艺流程 30 米红外线、雷达补充物探30 米内红外线补充探水反馈设计反馈设计根据设计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仪探测判断前方无不良地质隧道周壁雷达、红外线补探隧道周壁雷达、红外线补探判断前方有大断层破碎带判断前方有小型断层破碎带50~80 米超前钻孔 8~30 米超前钻孔有不良形态施工施工有不良形态无其他情况无其他情况结束 5.施工要求 5.1 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法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进行地表补充地质调査和隧道洞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水和地表水相关性分析,岩层层面、结构面、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内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分析等,利用常规地质理论、地质作图法和趋势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熟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超前地质预报中所涉及的各种外业技术指标,制作操作平台,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预报人员的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本标段所有隧道全部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指导施工。

3.2预报人员应认真研究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并与地质预报结果作对比分析,出入较大的应及时将地质预报结果报设计方,请设计方现场核实。

3.3本标段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⑴超前探测地层岩性、软弱层的位置、岩体完整程度、断裂带位置、宽度、破碎程度、富水性、不同岩层间接触界面位置。

⑵超前探测岩溶洞穴、管道、含水体的位置、大小、规模、充填情况,预报突水突泥具体位置及可能带来的灾害程度。

⑶查明设计物探资料显示的异常体的具体位置、规模,确定其危害程度。

⑷为修改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参数:地下水压力、水量、水的侵蚀性等。

⑸隧道底部及周边岩溶洞穴及含水体的位置、规模。

⑹隧道突水、涌水、突泥等地段的规模、流量。

⑺地表环境的监测,地下涌水与降雨和补给关系的监测。

⑻综合分析各种资料,预报地质条件情况及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⑼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⑽隧道围岩级别变化及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判定等。

3.4预报重点⑴隧道岩溶、岩溶水发育情况及富水含泥状况;⑵隧道断层及破碎带含水状况;⑶隧道煤层瓦斯探测。

3.5本标段主要采用TSP203 地震波探测仪、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仪、地质素描、超前水平钻孔等综合勘探的方法进行地质超前预报。

3.6施工地质分级为了实施隧道超前地质综合预报工作,根据岩溶发育程度,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断层带及其软弱围岩的稳定程度、有害气体的影响程度等以及对施工安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对隧道施工地质危害度分级。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超前地质预报的使用范围 (2)二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2)三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2)四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3)4.1 物理勘探法 (3)4。

2 地质调查法 (3)4。

3 超前钻探法 (4)4.4超前导坑预报法 (5)五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的处理 (5)六制定不同工程地质问题相应的预报方案 (12)6.1 岩溶及岩溶突水预报方案 (12)6。

2 断层破碎带预报方案 (13)6.3高地应力预报方案 (13)6。

4 放射性监测方案 (13)七超前地质预报时安全注意事项 (1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一超前地质预报的使用范围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深埋于地下,工程岩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限于目前地质勘探技术水平、地质勘探密度等因素,期望在勘测阶段完全查明工程岩体的状态、特征,准确地预报可能引发隧道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形态是十分困难的。

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还得靠施工过程中开展深入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本指导书适用福平Ⅱ标范围内隧道工程的超前地质预报。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1)进一步查明前期没有探明的隐伏的重要地质问题。

(2)进一步探明可能引发隧道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态。

(3)为隧道动态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三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1)地层岩性的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4)不良地质的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溶岩、人为坑洞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四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超前地质预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勘探法、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坑预报法等,施工中应将这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标段隧道工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标段×××段范围内隧道及×××隧道洞口地段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预报内容、预报分级、预报流程及要点。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掌握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所有仪器已经到位,经过校验并在使用有效期限内。

3、技术要求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重要性,指导、规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保障隧道安全掘进。

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做到先探测、后施工,不探测不施工。

所使用的仪器具有合格的出厂证明及使用期限,并按相关要求进行质量验收,有验收记录,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预报内容(1)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山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等的预测预报。

4.2 预报方法(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预报原理可分为地质分析法、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

①地质分析法,包括地层分界线、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全分析、地质作图等。

②钻探法,包括深水水平钻探、5~8m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加深炮孔法、超前钻探)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加深炮孔法、超前钻探)施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加深炮孔法、超前钻探)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加深炮孔法、超前钻探)施工。

2.作业准备2.1施工前熟悉施工图及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完成相关图纸的会审工作。

2.2熟悉各相关的设计文件。

并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

2.3按照要求完成三级技术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技术主管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

2.4检查传感器杆,连接线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根据围岩情况准备钻孔及注水机具。

3.技术要求3.1 技术指标3.1.1海尾隧道海尾隧道超前预报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洞与主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报,具体工作工作方法见下表。

表1 海尾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量表山头寺隧道超前预报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洞与主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报,具体工作工作方法见下表。

表2 山头寺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量表西坝隧道超前预报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洞与主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报,具体工作工作方法见下表。

表3 西坝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量表3.1.4埔姜山隧道埔姜山隧道超前预报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洞与主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报,具体工作工作方法见下表。

表4 埔姜山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量表下江村隧道超前预报在地质调查法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洞与主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报,具体工作工作方法见下表。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适⽤范围适⽤于中铁⼗四局集团贵⼴铁路第三项⽬部范围内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

⼆、作业准备1、内业准备(1)、施⼯前组织技术⼈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熟悉技术标准。

(2)、统计设计图中超前地质预报⽅式和预报⾥程,建⽴超前地质预报台帐。

2、外业⽅⾯(1)、由测量⼈员提供检测⾯的施⼯⾥程。

(2)、根据采⽤的超前地质预报⽅式做好现场打孔或机械、⼈员的配合⼯作。

三、技术要求1、隧道爆破开挖后及时查看掌⼦⾯地质状况,描绘地质图,通过与设计的对⽐,提供地质情况预报。

2、隧道施⼯期的地质预测,应包含以下:(1)、断层及断⾯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3)、岩溶的位置、规模及性质。

(4)、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的位置。

(5)、⼯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的位置和规模。

、含⽔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6(.四、施⼯程序和⼯艺流程1、超前地质预报施作⼯艺流程见下图所⽰:①采⽤TSP-203、超前钻探、地质雷达、地质素描法等进⾏综合探测;②超前地质预报要对多种⼿段所得的资料进⾏综合分析与评判,相互印证,结合掌⼦⾯揭⽰的地质条件、发展规律、趋势及前兆进⾏预测、判断。

2、施⼯⼯艺隧道施⼯过程的地质超前预报,主要是根据地表和已经开挖的隧道的地质调查和各种探测⽅法取得的资料,以及地质推断法预测开挖⼯作⾯前⽅⼀定长度范围内围岩的⼯程地质条件。

如:地⾯地质调查法、洞⾝地质素描法、钻速测试法、钻探孔法、涌⽔量观测、岩体结构⾯量测和围岩变形观测。

物探测试主要有TSP法、地质雷达法。

预测时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采⽤⼀种或⼏种⽅法组合综合预报,以⼯程地质法(包括图析法及地质素描法)进⾏超前宏观预报为前提,结合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经验法等综合⼿段,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三个阶段对隧道岩体特征、断层、涌⽔等不良⼯程地质进⾏超前预测预报:采⽤TSP系统与地质分析法相结合进⾏长期(长距离)(>80m范围)地质预报;采⽤仪器钻孔进⾏30~80m距离的中期地质预报;利⽤台车钻孔和地质雷达相结合,进⾏距离⼩于30m的短期地质预报;采⽤在钻爆循环中加深(4m)3~5个炮孔进⾏掌⼦⾯前⽅4m范围的下⼀循环的探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超前地质预报的使用范围 (2)二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2)三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2)四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3)4.1 物理勘探法 (3)4.2 地质调查法 (3)4.3 超前钻探法 (4)4.4超前导坑预报法 (5)五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的处理 (5)六制定不同工程地质问题相应的预报方案 (12)6.1 岩溶及岩溶突水预报方案 (12)6.2 断层破碎带预报方案 (13)6.3高地应力预报方案 (13)6.4 放射性监测方案 (13)七超前地质预报时安全注意事项 (1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一超前地质预报的使用范围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深埋于地下,工程岩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限于目前地质勘探技术水平、地质勘探密度等因素,期望在勘测阶段完全查明工程岩体的状态、特征,准确地预报可能引发隧道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形态是十分困难的。

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还得靠施工过程中开展深入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本指导书适用福平Ⅱ标范围内隧道工程的超前地质预报。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1)进一步查明前期没有探明的隐伏的重要地质问题。

(2)进一步探明可能引发隧道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态。

(3)为隧道动态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三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1)地层岩性的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4)不良地质的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溶岩、人为坑洞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四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超前地质预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勘探法、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坑预报法等,施工中应将这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

4.1 物理勘探法包括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法、水平声波剖面法、负视速度法和陆地声纳法等)、电滋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测、高分辨直流电法等(见下表一)。

用爆破、激振装置等手段产生弹性波或用仪器发射电磁波,对不同界面反射回的波形进行分析,预测、预报隧道前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其占用隧道循环时间较少,主要适用于以下范围:⑴适用于对掌子面前方和周围较大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洞穴、隐伏含水体等的探测。

⑵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

⑶被探测对象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地球物理异常有足够的强度。

⑷能抑制干扰,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

4.2 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开挖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等。

通过对掌子面岩性(产状、结构、构造),岩石特征(岩石名称、节理发育情况、节理充填物性质、软弱夹层等),出水量大小等内容做出开挖面前方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判断前方围岩情况,填写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并附开挖掌子面彩色打印影像图片。

常用的物理勘探方法及适用范围(表一)4.3 超前钻探法包括超前地质钻探、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在施工开挖掌子面打水平(或倾斜)钻孔,与超前导坑预报法类似,可查明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是最直观、真实可靠的超前预报手段。

同时,应编制探测报告,内容包括工作概况、钻孔探测结果、钻孔柱状图,必要时应附以钻孔布置图、代表性岩芯照片等。

瓦斯钻探应遵循《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的有关规定。

对富水隧道应及时探明地下水的储量及分布,探水的方法主要采用钻探法外另辅以电法、红外线法等。

4.4超前导坑预报法在隧道旁打平行超前导坑、正洞超前导坑,查明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这种方法能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直观、真实可靠。

五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的处理(1)施工单位在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前应全面了解隧址区地质情况,分析和掌握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等,核实地质复杂程度分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内容。

(2)施工单位应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其内容应包括: 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地质概况;4)地质复杂程度分级;5)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6)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分段预报内容及具体预报方法、技术要求、预报工作量,必要时应编制气象、重要泉点和洞内主要出水点、暗河流量等观测计划和观测技术要求;7)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8)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设置及投入的人力、设备资源;9)质量要求;10)安全措施;11)成果资料编制的内容与要求;12)工作制度,包括与监理、勘察设计、建设单位的联系制度,地质预报成果报告提交的时限,信息传递方式等;13)地质预报成果的验证及技术总结的要求;1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超前地质预报竣工总报告应包括:1)工程概况;2)地质概况:包括原有地质资料的概略情况及其结论,施工开挖过程中揭示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设计预报方案和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后的预报实施方案; 4)统计各预报方法实际工作量,并与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5)预报与施工验证对比情况,包括预报准确率统计结果,对预报绩效进行评价;6)设计与施工地质资料对比情况,对勘察资料进行评价;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的经过、措施、效果,运营中应注意的事项;7)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情况及推广应用的建议;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9)附图和附件。

(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程序框图(5)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图(6)施工单位设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见下图),由专业地质工程师负责,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资料,对隧道开挖过程中探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和编制信息预报成果,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会同建设、设计、监理人员调整和优化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见下表: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项目综合表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机构图(7)通过信息化管理对已施工地段各预报手段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编制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报告,进行相互验证,再反馈给地质预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隧道工程施工地质信息图六制定不同工程地质问题相应的预报方案6.1 岩溶及岩溶突水预报方案首先利用地质调查与地质素描手段,确定隧道可溶岩发育的大致里程,再通过TSP203和高分辨电法探测对岩溶及地下水发育的位置、规模及性质作较为详细的预报,然后采用掌子面素描、红外探测等方法更加准确地预报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岩溶的发育情况,对可能有岩溶、突泥涌水的地段特别是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带应进行双孔水平钻验证,钻孔时需安设孔口管及高压闸阀,当遇有高压水时,要立即拔出钻具,关闭孔口管的高压阀门,等待制定处理措施。

对岩溶强烈发育地段可增加钻孔的数量及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并对开挖后的隧道底板用地质雷达进行隧底岩溶检测。

6.2 断层破碎带预报方案首先利用地质调查与地质素描手段,确定在勘察阶段发现的宽大断层的大致里程,此外,由于地壳中许多断层并未延伸至地表或被覆盖层所覆盖,所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所揭露的断层往往多于地表所发现的数量,故全隧均应进行TSP203探测,预报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强度、完整性、富水性,对可能存在断层地段采用高分辨电法作进一步探测,然后根据掌子面素描观察隧道围岩的变化,统计节理组数及其形态的变化,推测前方可能出现断层的位置,对可能出现断层的地段进行单孔水平钻验证,钻孔时需安设孔口管及高压闸阀,当遇有高压水时,要立即拔出钻具,关闭孔口管的高压阀门,等待制定处理措施。

6.3高地应力预报方案根据隧道的埋深及区域构造作用力的大小,确定隧道高地应力地段,采用TSP203探测预报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强度情况,再通过掌子面地质素描判定围岩的级别、硬度及变化趋势,确定可能发生岩爆的硬岩地段及发生大变形的软岩地段。

6.4 放射性监测方案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Υ射线和有放射性特点的隋性气体氡气及其子体是隧道辐射的主要来源,在有辐射存在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需采用ASM-Ⅰ氡及其子体监测仪进行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监测,采用γ辐射测量仪进行γ辐射监测。

七超前地质预报时安全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应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具有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认真学习、执行隧道施工安全规程和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识别各种安全危险源,保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2)进入隧道作业时必须穿戴合体的工作服、防护靴、安全帽和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3)严禁上班前和工作中饮酒。

(4)必须在现场找顶作业结束后进行地质预报工作,开始工作前应观察操作空间上方、周围有无安全隐患,特别是钻探开挖工作面附近是否有危石存在,确保预报人员的安全。

(5)高处作业时作业台架必须安设牢固,台架周围应设置防护栏,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应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架作业。

(6)当隧道岩体中含有煤压瓦斯、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物时,应采用防爆型的仪器、设备。

当采用非防爆型时,在仪器设备及操作空间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7)超前钻探必须采用水循环钻或湿式钻孔,严禁携带火源进洞。

(8)弹性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现场采集数据使用的炸药和雷管必须由持有爆破证的专人领用,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业爆破工操作。

(9)钻机使用的高压风、高压水的各连接部件均应采用符合要求的高压配件,管路应连接安设牢固,并应经常检查,防止管接头脱落、管路爆裂高压风、水伤人;高压电路接线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10)钻孔时钻机前方应安设挡板,严禁在钻孔的轴向后方站人,以防钻具和高压冲出的岩屑、泥沙等伤人。

(11)为便于控制超前钻孔揭露大量地下水时的水流及采取措施,孔口应安设孔口管和闸阀,且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防止水压将孔口管冲出伤人。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