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夯实施工记录18
技术交底记录-土方回填

2
轻型夯实工具
200~250
蛙式打夯机、冲击夯
/
3
压路机
机重3t
200~300
双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6、基础外侧填土,必须对基础墙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12、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13、当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14、每层夯实后及时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试验,干土质量密度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填土。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14、开动压路机前,必须注意机械前后,左右有无障碍和人员;
15、作业时应注意各仪表读数,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严禁带病作业。
16、在压路机运行过程中,严禁进行修理和加油。需要在机底进行修理工作时,应先将发动机熄火,并用三角垫木,垫住滚轮;
17、严禁用牵引法拖动压路机,也不允许用压路机牵引其它机具;
2、装载作业范围不得有人平土;
3、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
4、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5、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6、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7、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夯实施工检查记录-(2)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24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强夯)夯实施工检查记录
精品文档。
41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回填土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016 工程名称二七新区合村并城大田垌安置区工程施工第二标段部位名称基础工序名称土方回填技术交底施工单位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交底日期2018年5月1日交底内容:一、回填部位及做法1、地下车库外墙周边:地下车库外墙周边回填土采用灰土+素土夯实做法,外墙周边800mm范围内采用2:8灰土回填,其他范围采用素土回填。
2、主楼周边:主楼外墙周边800mm范围内采用2:8灰土夯填。
3、车库顶板:采用素土夯实回填,平均厚度约1.5m。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编制土方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2、对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试验检测人员熟悉土方回填土质的技术指标要求,熟悉土方回填工艺及回填检测规范及标准。
4、做好回填通告,在任何回填施工之前48小时,施工员或测量员将要进行的工作,如回填区范围、回填标高等写成书面通知告知相关单位,以便进行跟踪及进行检测。
5、核对平面尺寸和标高;根据工程特点、回填要求等合理确定回填参数(土料含水率、虚铺厚度、压实遍数),采用新型压实机具的回填应进行压实试验来确定相关参数;6、保护好场地的控制轴线和水准点,准备施工用的各种报表、规范。
(二)、材料准备1、根据土方回填时间提前寻找供土来源。
2、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选用规定的普通回填料进行回填,或根据回填料的来源及实际情况报业主工程师代表进行审批。
3、回填土选用不得含有腐质物、淤泥等,对颗粒的限制不大30mm*30mm*30mm。
4、应优先选用基槽开挖出的土,但有机质含量应小于8%,回填前应过筛,粒径不大于50mm。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
5、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
含水量过小,夯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各种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参考数值见下表。
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可控制-4%~+2%范围内。
回填土夯实施工记录填写范例

回填土夯实施工记录填写范例1. 工程背景在我们这个建筑工地上,回填土的工作可不是小事,搞不好就会成了“埋雷”。
咱们要确保地基稳稳的,不然再美的房子也经不起摇晃嘛。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回填土夯实施工的过程,顺便给大家介绍下记录填写的技巧,让大家在工地上也能游刃有余,像个老手一样。
1.1 工程准备首先,咱们得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和工具,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像夯实机、回填土、震动器这些,统统要到位。
工人们也得提前到场,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才能把这活儿干得漂亮。
看着工地上人头攒动,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我的心里也不禁暗自得意,这阵势,简直像要开个大派对。
1.2 回填土的选择回填土可得选得精细,太松的土不行,太硬的土也不靠谱。
我们可不能让土壤给我们“耍滑”,得选用那些颗粒均匀、无杂质的土。
像那些黄土、粘土啥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这时候,大家得记得,不管是大块头还是小块儿,回填的土必须是“老老实实”的,不能让它们在地底下开小差。
2. 夯实过程接下来就是重点了——夯实。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大地来个按摩,咱们得把那些回填土夯得结实,让它们好好地拥抱地基。
先用夯实机进行粗夯,之后再用震动器细致入微地处理。
这一来一往,土就被打得坚实如铁,真是个“土中之王”。
2.1 记录填写这个夯实的过程,咱们可不能马虎,得把每一步都记录下来。
工人们的名字、干活的时间、使用的工具、回填的土层厚度,都要一一写明。
就像做日记一样,虽然没啥浪漫,但这可是为以后的检查和评估打下了基础。
等到最后,所有的记录加在一起,简直像一部精彩的大片,谁说工地上没故事呢?2.2 注意事项在夯实的时候,得注意安全哦,毕竟工地上可是“虎狼之地”。
工人们要穿好安全帽、工装,咱们可不想在这风风火火的工程里添点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夯实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误操作,万一夯到不该夯的地方,那可就笑不出来了。
3. 完工后的检查工程完工之后,咱们得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
这可是“验收之战”,绝不能马虎。
土方填筑工程施工日志

土方填筑工程施工日志序本土方填筑工程施工日志由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编写,记录了土方填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情况、技术数据和安全管理情况等,旨在总结经验,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完成。
施工单位全体工程人员应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讨论,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管理体系,共同推动工程建设质量提升。
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土方填筑工程1.2 项目地点:XX市XX区1.3 项目范围:填筑区域面积XX平方米1.4 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为了满足XX市城市建设规划需要,在XX区进行土方填筑工程,确保填筑后地基平整、坚实,并符合设计要求。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场地平整、填筑土方、材料选用和压实等。
本项目定位为重点工程,施工要求严格。
二、施工日志2.1 时间:XXXX年X月X日2.2 天气情况及温度:今日天气晴,气温XX摄氏度。
2.3 人员组成: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施工队长、各岗位工人。
2.4 施工工作内容:1)场地准备:根据设计要求,确保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检查场地排水情况。
2)土方填筑: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分层填筑原则,进行土方填筑工作,确保填筑均匀、排水畅通。
3)土壤材料选择: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土壤材料进行填筑。
4)压实工作: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进行压实作业,确保填筑地基坚实、密实。
2.5 技术数据记录:1)填筑土方数据记录:通过测量、计算,填筑土方数据准确记录,确保填筑土方数量、高程满足设计要求。
2)压实工作记录:详细记录压实工作参数、设备使用情况和效果。
3)质量检验记录:对填筑土方、压实地基进行质量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意见。
2.6 安全管理情况:1)安全教育: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2)现场巡查:定期对现场进行安全巡查,消除安全隐患。
3)安全事故记录:记录并分析安全事故情况,及时整改,确保工程安全。
2.7 问题记录及处理情况:1)碰到的问题: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办法。
回填土旁站记录doc

5、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4遍,边角处用木夯夯实,压实质量经试验合格。
6、按照规范要求留置土壤试件。
发现问题:
1、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控制虚铺厚度及夯打遍数。
2、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控制回填土标高。
处理意见:
无
备注:
建设单位: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4、2:8灰土最佳含水率13.4%,最小干密度1.64G/CM,压实系数0.95.
5、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4遍,边角处用木夯夯实,压实质量经试验合格。
6、按照规范要求留置土壤试件。
发现问题:
1、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控制虚铺厚度及夯打遍数。
2、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控制回填土标高。
处理意见:
无
备注:
建设单位: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2、首先检查外墙防水及防水保护层完整性,以及肥槽清理情况;
3、回填土按要求进行分层回填。
旁站情况:
1、施工企业现场质检员为康峰到场,人员、机械准备到位,施工机械良好。
2、人员安全帽及这安全防护设施配戴到位,机构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到位。
3、2:8灰土在土料场配制均匀后送到现场,熟化石灰粒径小于5mm,土颗粒粒径小于15mm,含水率经现场测定为14%,灰土接槎处,高度250mm,宽度500mm。
4、2:8灰土最佳含水率13.4%,最小干密度1.64G/CM,压实系数0.95.
5、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4遍,边角处用木夯夯实,压实质量经试验合格。
6、按照规范要求留置土壤试件。
发现问题:
1、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控制虚铺厚度及夯打遍数。
2、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控制回填土标高。
处理意见:
建筑工程重锤夯实施工记录

建筑工程重锤夯实施工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xx工地工程概况:本次施工为xxxx建筑工程,地点位于xxxx,总建筑面积为xxxx平方米。
本次施工采用了重锤夯实技术,旨在提高地面的密实度,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前准备:1.所有施工人员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检查所有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使用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3.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施工过程:1.准备工作完成后,将施工区域进行标定和划分,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2.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夯击频率和夯击力度。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第一遍夯击,夯实土壤。
对夯击过程中出现的松散土壤进行处理。
4.进行第二遍夯击,加深夯击范围,确保土壤的密实度。
在夯击过程中,及时进行夯击断层的处理,避免出现断层问题。
5.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第三遍夯击,夯实整个施工区域。
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夯击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2.对夯击区域的深度和密实度进行测量和记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在夯击过程中,严禁在夯击区域内行走或停留,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安全:1.在夯击前,向施工人员宣传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并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2.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安全管控,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施工完成后:1.清理和整理施工区域,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2.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并记录夯击区域的结果和质量。
3.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次重锤夯实施工记录以及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措施的实施,旨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严格的施工操作和控制,夯实地基,提高地面的密实度,为后续工程的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将持续改进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回填土夯实施工记录

回填土夯实施工记录施工地点:*******************施工单位:*******************日期:**********工程总体情况:本工程位于*******************,主要目的是*******************。
回填土夯实施工程是本工程的一项关键工作,旨在*******************。
本次施工实施工序为************************。
施工人员:本次施工共派出***********人参与施工,其中包括现场负责人员、操作人员、监理人员等。
施工设备:本次施工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设备具体型号为*******************。
施工材料:本次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均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1.准备工作:在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员对施工地点进行了检查和清理,确保施工地点平整、无障碍物。
同时对所需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了检查,确保其数量和质量满足要求。
2.操作人员培训: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工作安全和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具备正规的操作证书。
3.施工步骤:a)取样检测:在施工前,对回填土进行了取样检测,确保其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并将取样结果记录在施工记录中。
b)设备调试:施工前,对所使用的夯实设备进行了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c)回填土夯实: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和设计要求,按照一定间距和布点的方式,对回填土进行夯实。
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夯实频率和夯实次数,确保回填土夯实达到要求。
d)夯实记录:在夯实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实测和观察,对夯实情况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夯实频率、夯实次数、夯实效果等。
4.施工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夯实效果进行了检查,确保夯实质量达到施工设计要求。
5.完工验收:施工结束后,现场负责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