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高中生简短有寓意

成语故事高中生简短有寓意

成语故事高中生简短有寓意1. 《画龙点睛》张僧繇画龙不点睛,一点睛龙就飞走啦!就像一场精彩的比赛,最后那关键的一脚射门,哇塞,那可真是画龙点睛啊!比如咱们校队的小王,在决赛中最后时刻的那一脚劲射,直接让球队赢得了冠军,这不是画龙点睛是什么呀!2. 《叶公好龙》叶公表面上喜欢龙,真龙来了却吓得不行,这多像有些人嘴上说喜欢某个东西,等真见到了又害怕啦!咱班那个小李,天天说喜欢小狗,结果看到大狗就躲得远远的,这不就是叶公好龙嘛!3. 《亡羊补牢》羊丢了才去补牢,虽然有点晚但总比不做强呀!就好比你考试没考好,赶紧努力学习下次考好,这就是亡羊补牢呀!你看隔壁的小张,上次考试不理想,后来奋起直追,现在成绩多好,这就是亡羊补牢的力量!4. 《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人,这在生活中也常见啊!有些小混混仗着有厉害的大哥就嚣张跋扈,不就是狐假虎威嘛!就像街上那几个小青年,以为跟着个厉害角色就了不起了,其实啥也不是,哼!5. 《掩耳盗铃》捂着自己耳朵偷铃铛,以为别人听不到,多可笑啊!这不就像那些自欺欺人的人嘛!咱班那个调皮的小赵,没写作业还说忘家里了,这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呢!6. 《画蛇添足》好好的蛇非要画上脚,真是多此一举!就像写作文,明明已经很完美了,非要加些多余的话,那不就是画蛇添足嘛!上次我的作文就犯了这个错,哎呀!7. 《自相矛盾》自己说的话前后矛盾,这不是搞笑嘛!就像有的人一会儿说这个好,一会儿又说这个不好,简直就是自相矛盾!你瞧那个卖东西的大叔,刚刚还说自己的东西质量超好,后面又说有点瑕疵,真逗!8. 《揠苗助长》急于让禾苗长高就去拔它,最后全死了,这多蠢呀!就跟有些家长拼命给孩子报各种班,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不就是揠苗助长嘛!我邻居家就这样,孩子累得不行,何必呢!9. 《买椟还珠》只看重盒子不要里面的珍珠,这眼光也太差了吧!就像有的人只看外表不看内在,多傻呀!上次看到一个人选东西,只因为包装好看就买了,结果里面的东西很一般,这不就是买椟还珠嘛!10.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却混在里面充数,这也太糊弄人啦!就像有些学生在合唱团里不唱歌只张嘴,这不是滥竽充数是啥呀!咱学校合唱团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呀,嘿嘿!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成语故事真的很有意思,又简单又有道理,能让我们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真谛呀!。

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1:白头如新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

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

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

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

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接待。

高中成语故事2:病入膏肓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

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

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

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

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

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高中成语故事3:兵贵神速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

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_高中作文素材_

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_高中作文素材_

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素材总的来说,一是源于所见所闻,二是源于思想感悟。

那么有哪些故事素材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的“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一迎刃而解杜预是曹魏尚书仆射杜畿的孙子,幽州刺史杜恕的儿子。

杜预学问广博,通晓历代兴亡成败的道理。

最初,杜预的父亲杜恕与司马懿不和,结果被关在监牢中死去,杜预很长时间不能释怀。

司马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承父兄的位子,杜预娶了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被任为尚书郎,继承其祖父的爵位丰乐亭侯。

在职四年后,进入司马昭的相府中担任军事幕僚,参与了曹魏灭蜀的军事行动,因功增加封邑一千一百五十户。

曾经做过镇南大将军、荆州总督等高官。

他做镇南大将军的时候,曾带兵攻打吴国,不到十天就占领了吴国的许多重要城池。

他觉得吴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就率兵趁胜追击。

正在此时,有人认为吴国实力雄厚,就出来劝阻他:“吴国建国多年了,国力积蓄得很厚实,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打跨。

现在又是夏季,天气炎热,我们晋国的士兵从小就生活在北方,对南方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与他们作战对我们很不利。

我劝你还是趁早收兵,等夏天过去天气凉爽后,再考虑攻打吴国吧。

”杜预听他说完后,考虑了一会儿,说现在我军连胜数仗,士气非常旺盛。

而吴国则连败数仗,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

我们这种士气旺盛的军队,去打败那些士气低落的军队,其形势就如同用锋利的刀子劈竹子一样,只要把竹子的前几节劈开了,后面的几节,将刀放在竹子中,就会一下子破开。

我们只要乘胜追击,一定会扩大战果,彻底打跨吴国。

于是,杜预就带领晋军大举进攻,结果真如他所说,很快就把吴国灭掉了,从而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杜预还朝,被封为当阳县侯,封邑增加到九千六百户。

武帝仍命杜预镇守江南,杜预在这里兴修水利,兴办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杜父”。

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二食言而肥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

高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

高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可以多背多记⼀些写作素材,灵活运⽤。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希望对⼤家写作有所帮助。

篇⼀:饱⾷终⽇,⽆所⽤⼼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经常教育他的学⽣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读书。

孔⼦说如果⼀个⼈⼀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不去⽤⼼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

下棋的⼈虽然悠闲但也要⽤⼼,⽐起饱⾷终⽇,⽆所⽤⼼的⼈来强多了。

【典故】⼦⽈:‘饱⾷终⽇,⽆所⽤⼼,难矣哉!’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 【释义】终⽇: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

【⽤法】作谓语、定语;指闲⼈ 【相近词】饱⾷终⽇,⽆所事事 【成语举例】饱⾷终⽇,⽆所⽤⼼,以与朋辈优游谑浪,炳麟亦不为也。

章炳麟《与袁世凯书》篇⼆:冒天下之⼤不韪 【成语故事】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因为⼀些⼩事发⽣了⽭盾,势⼒弱⼩的息国很不冷静,竟派兵攻打强⼤的郑国,结果⼤败被实⼒强⼤的楚国渔翁得利给灭掉。

⼈们分析息国是冒天下之⼤不韪,贸然出兵⽽导致灭亡。

【典故】犯五不韪⽽以伐⼈,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左传·隐公⼗⼀年》 【释义】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

去⼲普天下的⼈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指不顾舆论的遣责⽽去⼲坏事。

【⽤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错误的事情 【相近词】冒⼤不韪 【成语⽰列】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命令,冒天下之⼤不韪,必已具有全⾯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

⽑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成语例句】 ◎李敖⼏乎是冒天下之⼤不韪。

◎那是在公元1644年3⽉,明朝叛徒吴三桂,丧⼼病狂,敢冒天下之⼤不韪,引来清兵进关,围剿了闯王义军,在北京建⽴了⼤清王朝。

篇三:不见棺材不下泪 【成语故事】古代滑稽清才安鸿渐特别幽默与滑稽,他⼗分害怕⽼婆,他岳⽗病故,两⼈前去吊唁,在路上他们就开始⼤哭。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合集5篇)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合集5篇)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合集5篇)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才智,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洁的事,让我们感觉到好玩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合集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1窦融世代在河西担当要职。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时,他担当波水将军,统率重兵。

后来更始帝刘玄灭了王莽,他又归顺更始帝,当了巨鹿太守。

更始帝兵败后,他无主可依,就联合酒泉、敦煌等五个郡在河西形成割据势力,自任五郡大将军。

河西民风比较淳朴,窦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较宽和,所以境内官民相安,粮食充分,四周的流亡百姓纷纷归顺窦融。

一时间,河西五郡兵强马壮,天下著名。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他就是汉光武帝。

窦融总觉得自己割据一方终究不是长期之计,很想归顺光武帝,做个青史留名的汉室忠臣。

于是他派长史刘钧向光武帝上书并献上马匹。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想法,兴奋得不得了,当下就封他为凉州牧,赏赐黄金二百斤,并让刘钧带一道诏书给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指出河西五郡军民安定,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窦融的治理之功。

他还表示,自己知道窦融功劳很大,所以对他特别思慕。

刘秀特意指出,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斗中渔利。

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2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调皮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学问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仔细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仔细学习历史,从中吸取了丰富的学问,学问大有进步。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才智,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洁的事,让我们感觉到好玩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欢迎查阅。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1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

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

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忧,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非常苦恼。

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突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

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

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

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

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劳,所以心中悲伤,但不敢询问。

今晚又见大人行坐担心,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觉。

假如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肯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立刻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

貂蝉慌张扶起。

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

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特别,天下无有敌手。

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

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由于想得到你而相互仇恨,最终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

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

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假如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情愿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2齐泯王是个傲慢、喜爱享乐的人,因此人民生活得很苦,于是齐国的邻国——燕国便派大将联合另外几个国家一同进攻齐国。

高中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

高中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

高中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中学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一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 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 得十九人, 余无可取者。

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 譬假设锥之处囊中, 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 左右未有所称颂, 胜未有所闻, 是先生无全部也。

先生不能, 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 乃脱颖而出, 非特其末见而已。

春秋时, 秦军在长平一线, 大胜赵军。

秦军主将白起, 领兵乘胜追击, 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 赵国形势万分紧急。

平原君赵胜, 奉赵王之命, 去楚国求兵解围。

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 想选择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

他挑了又挑, 选了又选, 最终还缺一个人。

这时, 门客毛遂自我引荐, 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一再要求, 才强求同意了。

到了楚国, 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

两人坐在殿上, 从早晨谈到中午, 还没有结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阶, 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 非利即害, 非害即利, 简洁而又明白, 为何议而不决?楚王特别恼火, 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 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退下!我和你主子说话, 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 不但不退下, 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

他手按宝剑, 说:如今十步之内, 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英勇, 没有再呵斥他, 就听毛遂讲话。

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 作了特别精辟的分析。

毛遂的一番话, 说得楚王心悦诚服, 容许立刻出兵。

不几天, 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

秦军撤退了。

平原君回赵后, 待毛遂为上宾。

他很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 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释读】毛遂自我引荐。

譬如自告奋勇, 自己引荐自己担当某项工作。

中学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二有备无患春秋时候, 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叫晋悼公。

他有一个部下叫司马魏绛, 也是一个执法严明的好官。

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
1. 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吴起请教名匠张良制作一副画,张良按照吴起的要求完成了画,但是吴起觉得画中还缺少点什么,不够生动。

于是,张良在画的眼睛上点了一点颜色,画面顿时栩栩如生,形象立体逼真。

这就是“画龙点睛”的典故。

2. 纸上谈兵
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

晋国一位名士欲与墨家辩论,先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观点,发给墨家,希望能够通过文字互相辩驳。

然而,墨家智者看到这些观点后,当即批判了这位名士。

墨家认为,论战要原则明确,实践经验丰富,只有直接参与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守株待兔
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列御寇》。

据说一个农夫在田野里干活,发现一只野兔撞到一棵树上撞死了。

农夫想着这只野兔可能是被自己埋伏的陷阱所吓到,于是他决定把这个陷阱放在同样的位置,等待更多的野兔前来送命。

这就是“守株待兔”的典故。

4. 马马虎虎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相传有一个人要渡河,他问船夫:“这条河水深浅如何?”船夫回答说:“马马虎虎。

”结果,乘客并没有明确地了解河水的深浅,最终落水身亡。

从此,“马马虎虎”就成
了形容不负责任、草率随便的词语。

5. 井底之蛙
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列御寇》。

据说有只青蛙生活在一个井里,由于从来没有离开过井口,因此认为井里面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另一只青蛙从外面跳进井里,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比井里大得多,井底之蛙却根本不相信。

这就是“井底之蛙”的典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

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

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

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

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

王猛施展
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

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
路了。

东郭先生骑着驴,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迷了路。

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又不知道
自己在什么地方,心里感到很害怕。

突然,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着脖子哀求道:“先生不是很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吗?
现在赵简子正在追捕我,您能让我早点躲进您的书袋里,使我垂危的生命暂且延续下去吗?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先生就是我的
救命恩人了。

”东郭先生听了狼的这番话,心一软,就把狼藏进了书袋。

等追捕狼的赵简子走远了,东郭先生才把狼放出来。

这时,狼突然目露凶光,狡猾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不过我现在饿极了,你心肠这么好,就让我把你吃了吧。

”说完就
朝东郭先生扑了过去。

正在这危急时刻,正好来了一个猎人,一箭就把狼射死了。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

有天,齐襄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
过赵威后。

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愉悦地接受了这一差事。

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

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
重的小礼品。

因此,他觉得此行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

使者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漂亮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描述过很多次,可就是没有见过。

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游览游览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

当齐王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
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

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齐王使者以礼拜见之后,便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

但不知怎的,那
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对齐王使者说:“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老百姓们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

”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感觉很异样。

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
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

照说,您若回问的话,
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

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
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
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
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更是一脸迷茫,问:“您有什么道理?可否详述?”
赵威后慢条斯理地解释说:“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老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老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

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
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

他觉得,赵威后那“舍本逐末”的话语,比什么礼品都贵重,都沉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