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无线产品的研发与测试解决方案
wifi整体解决方案

wifi整体解决方案
《WiFi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WiFi已经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信号覆盖不足、网络速度慢、安全性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套整体的WiFi解决方案。
首先,WiFi整体解决方案需要覆盖面广。
无论是在家里、办
公室还是公共场所,都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覆盖。
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布线、增加中继器或信号放大器、调整路由器位置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网络安全也是WiFi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无线网络中,信息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通过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手段来保障网络安全。
另外,网络速度和稳定性也是WiFi整体解决方案需要考虑的
问题。
通过选用高性能路由器、升级网络设备、优化网络配置等方式,可以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WiFi整体解决方案还需要考虑到用户行为和需求。
通
过网络监控和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网络使用体验。
总之,WiFi整体解决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信号覆盖、网络安全、
速度稳定性以及用户需求,通过合理的配置和优化,提升无线网络的使用体验,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安全网络的需求。
Wi-Fi产品自动测试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Wi-Fi产品自动测试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Wi-Fi产品的普及和需求的日益增长,Wi-Fi产品质量的保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产品测试是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自动化测试是近年来产品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主要优势是自动化执行、高效率、更好的测试覆盖率、更高的测试精度以及数据分析的便捷性。
本选题旨在研究和实现基于自动化测试的Wi-Fi产品测试技术,提高测试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测试成本。
二、研究内容1. Wi-Fi产品测试技术研究通过对常见的Wi-Fi产品测试技术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手动测试、半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等,研究其原理、特性、适用场景等。
确定自动化测试在Wi-Fi产品测试中的优势和不足。
2. 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与实现设计并实现Wi-Fi产品测试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包括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等内容。
具体来说,需要借助现有的开源测试框架,实现对Wi-Fi产品的自动化测试,同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进行定制和扩展。
3.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通过对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分析,对Wi-Fi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兼容性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对产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管理。
三、研究方法1. 调研分析法通过对Wi-Fi产品测试技术的调研分析,了解现有测试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提供参考。
2. 实验室测试法利用实验室环境搭建Wi-Fi产品的测试环境,结合自动化测试框架在不同测试场景下对Wi-Fi产品进行测试。
3. 数据分析法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对测试用例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兼容性等评估指标。
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管理。
四、预期成果1. 设计和实现基于自动化测试的Wi-Fi产品测试框架。
2. 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降低测试成本。
3. 对Wi-Fi产品性能、稳定性、兼容性等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Wi-Fi通信终端的研发与测试解决方案

Wi-Fi通信终端的研发与测试解决方案无线技术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PDA、游戏控制器、数码相机和手持GPS 设备。
大部分用户可能并不了解其使用的无线设备的复杂性和精密性。
但是,设计人员和制造商却非常清楚他们所设计和生产的各种无线产品必须满足严格的产品规范、越来越短的上市周期和低成本的要求。
在Wi-Fi 技术出现的早期,在设计和生产Wi-Fi 产品一般采用通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发和制造测试。
但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这种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这一行业需要一种系统级解决方案,不但能够像通用仪器一样测量参数,而且能够提供符合面向规范的测试方案。
换句话说,新的测试方案不但能够测量具体的参数,而且要提供图形化测量结果,并快速反映DUT 的信号细节特性。
无线连接规范涉及发送和接收两方面,总体目标是实现最大的传输效率及与其他无线设备之间的最小干扰。
因此,系统级的解决方案要能够捕捉DUT 的发射信号,根据每种标准的技术规范进行快速而全面的分析。
对接收测试而言,测试系统必须提供精确可控的信号源,根据技术规范测试DUT 的特征。
测试系统需要分析DUT 的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
因此,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案必须能够快速捕捉和分析信号,输出测试结果。
然而,每一个产品研发和测试预算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系统的采购成本及其测试速度必须满足无线产品的上市周期与成本要求,能够帮助研发人员在数周内而不是数月内将原始的设计变成量产的产品。
2003 年以来,这样的系统已被应用于Wi-Fi 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
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无线标准,包括WiMAX、蓝牙、WiMedia 和ZigBee。
下面来分析这些无线规范与测试测量系统的关系。
人机接口在设计新型无线设备的研发中,设计人员必须分析底层标准的各个方面。
所有的无线规范都涉及射频和调制技术,通常具有基带和射频调制两大子系统。
无线测试方案

无线测试方案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给各个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确保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无线测试方案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无线测试方案的重要性、常用的测试方法以及新的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无线测试的重要性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拓宽,用户对无线网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无线测试能够帮助我们评估设备的性能,包括数据传输速率、信号覆盖范围、连接稳定性等。
通过无线测试,我们能够发现并解决设备中的问题,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无线测试还能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降低运维成本。
二、常用的无线测试方法1.场强测试:场强测试是评估信号强度和信号传输距离的关键方法。
可以使用专业的场强测试仪器,测量信号的强度和质量,并生成覆盖图。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覆盖范围,并找出信号弱化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2.数据传输速率测试:针对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我们可以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向设备发送特定数量和大小的数据包,并记录传输速率和丢包率等指标,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
这对于无线网络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
3.射频性能测试:无线通信设备的射频性能是其核心指标之一。
射频性能测试主要包括输出功率、频率稳定度、谐波等指标的测试。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设备的发射能力、频率稳定度以及对其他设备的干扰情况。
三、新的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1.自动化测试: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复杂性增加,传统的手动测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
自动化测试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同时,自动化测试还能够通过测试脚本和算法,实现更广泛的测试覆盖。
2.5G和6G测试技术:随着5G和6G技术的不断推进,相关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5G和6G测试技术涉及到更高的频段、更快的速率以及更复杂的业务场景。
针对这些挑战,测试仪器和方法需要不断升级和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无线网络测试方案v2

无线网络测试方案v2无线网络设备测试方案1,无线交换机支持的管理方式2.客户端多种认证方式3.智能动态调整无线网络的功率和频点4.用户策略限制,带宽限制以及QOS功能5.异常用户自动断线功能6.非法AP的检测/分类/抑制i. 如上图配置网络:使用一台三层交换机将无线交换机和ii. 开启第三方AP,配置为加密模式,但是不和三层交换机相连接iii. 无线网络可以检测到第三方AP,并将其认为是干扰7.有线,无线访客统一管理和控制8.远程抓包功能9.是否支持POE供电测试过程:.配置上图上相关设备,并配置无线系统采用“Open”认证方式,.检测AP是否自动上电.检测带有无线网卡的用户能否自动获得IP地址。
10.AP覆盖范围测试结果:11.是否支持DHCP及DHCP转发(trapeze没有路由功能,不支持DHCP转发)测试过程:.配置上图上相关设备,并配置无线系统采用“Open”方式,.客户端采用“Open”方式关联无线网络。
.检测PC客户端的IP地址分配信息。
12.AP是否支持802.11a/b/g测试过程:.配置上图上相关设备,并配置无线系统采用“Open”认证方式。
.分别启用802.11b/g和802.11a无线射频。
.检测网管上能否看到PC1和PC2的射频信息,看PC1是否启动802.11b/g连接,PC2是否启动13.Controller对AP的管理数量(1)测试结果:14.Controller是否带光口测试结果:15.不同AP间数据跨三层漫游测试过程:.设置AP1、AP2与无线交换机关联,将AP1和AP2设置在同一个Mobility Group内并且分别处于不同网段;注意使AP1与AP2射频覆盖区域相邻。
.先连接AP1,让客户端PC先接入到AP1上,启动Ping 网关–t 命令,确保能够ping通;再接16.跨交换机漫游17.测试网络负载均衡能力。
18.基于SSID的访问控制19.基于AP位置的访问控制测试过程:.上配置两个AP Group:APGroup1和APGroup2,分别对应不同VLAN:VLAN5、VLAN6。
WLAN无线测试方案

WLAN无线测试方案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局域网中使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WLAN无线设备的开发和设计,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来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WLAN无线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等内容。
一、测试目标1.信号覆盖范围:测试设备在不同距离、障碍物等条件下的信号覆盖范围,确定设备的传输性能。
2.数据传输速率:测试设备在不同信道、带宽等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速率,评估设备的网络速度和带宽利用率。
3.连接稳定性:测试设备在高负载、干扰等条件下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4.安全性:测试设备的数据加密和认证功能,验证设备是否能提供安全的无线网络。
二、测试环境1.设备配置:测试需要使用至少两台支持WLAN无线通信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2. 网络环境:测试设备需要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中,可以使用路由器或者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来提供无线网络。
3.信号环境:测试需要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以模拟真实使用场景。
4.测试工具:测试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试工具,如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
三、测试方法1.信号覆盖范围测试:在不同距离下,测试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信号衰减的情况。
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接收功率来评估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2.数据传输速率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软件或工具,在不同信道、带宽等条件下,测试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
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文件的时间来确定设备的网络速度。
3.连接稳定性测试:在高负载和干扰环境下,测试设备的连接稳定性。
可以通过连续发送数据并监测丢包率和延迟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
4.安全性测试:测试设备的数据加密和认证功能,验证设备是否能提供安全的无线网络。
可以使用专业的安全测试工具来模拟攻击并评估设备的安全性。
Litepoint_WIFI测试解决方案

RF
LAN
USB / PCMCIA / LAN
用户操作界面
DLL
- 仪表控制
测试项目
DLL
- 产品控制
软件开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芯片的驱动程序 2.仪器与产品的动态链接库DLL 3.产品具备EEPROM 4.产品的控制程序/命令 —— 让电脑识别产品/芯片 —— 编程时调用功能函数 —— 校准后储存功率增益参数 —— 控制产品收发信号
用于校准功能的函数
科 睦 亚 洲 有 限 公 司 Schmidt Equipment Asia LTD.
初始化仪器 初始化DUT 仪器 动态链接库DLL
Connect_Tester( )
导入EEPROM文件 校准 更新校准信息
Signal_Analysis( ) VSG_TX( )
A.分析功能系统全面,测试项目覆盖面广 B.图表和数据同步显示,便于分析产品指标 C.分析速度快,快速测得产品所有指标
D.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多图表同时显示
E.测试方案得到普及,受行业广泛认可
科 睦 亚 洲 有 限 公 司 Schmidt Equipment Asia LTD.
WLAN中国标准测试要求:—物理层
工作信道 RF Channel 发射功率(传导方式) O/P power 发射频谱掩模 Freq. Mask 发射中心频率容限 Freq Error 码片时钟频率容限 Chip Clk error 符号时钟频率容限 Symbol Clock Error 发射加电与掉电坡度 Rise and fall time RF载波抑制 RF Suppression 发射调制精度 EVM 发射机中心频率泄露 LO Leakage 发射机频谱平坦度 Spectral Flatness 发射机星座图差错 EVM 杂散发射(传导方式) 接收机最小输入电平 Rx Sensitivity 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Max I/P Power 接收机临信道抑制Adjacent Channel Suppression
无线网络测试方案及建议

随着WLAN产品和网络的开发与部署,你需要工具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概念证明测试,评估设备的性能和互操作性。
合理的测试方案通过在试验室中模拟真实网络的WLAN测试环境,使你可在部署前检验产品的功能性和容量并可以确定设备在WLAN环境中运行的能力。
测试内容:确定移动用户从一个接入点蜂窝移动到另随着WLAN产品和网络的开发与部署,你需要工具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概念证明测试,评估设备的性能和互操作性。
合理的测试方案通过在试验室中模拟真实网络的WLAN测试环境,使你可在部署前检验产品的功能性和容量并可以确定设备在WLAN环境中运行的能力。
测试内容:1、确定移动用户从一个接入点蜂窝移动到另一个蜂窝时的漫游切换时延2、确定不同MAC和上层安全机制部署将对产品和网络性能产生何种影响3、测试端到端性能、时延和丢包率4、评估WLAN芯片组和设备设计在真实RF 条件下的特性5、模拟真实网络传输流,提供关于帧与帧关系与帧定时的信息6、确定受测设备的转发性能以及设备的帧丢失、帧速率和吞吐量;支持全网状、部分网状和非网状传输流模式7、确定使用IPSec时的IP-VPN 隧道创建能力,测试WEP、802.11i、802.1x安全协议的性能8、测试网络嵌入式应用的控制层性能:如路由、负载平衡和移动IP对该测试方案的点评:1、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功能,可满足全覆盖测试需要。
2、在试验室环境中对网络特性的准确和可重复的控制。
3、易于使用的GUI 和脚本功能,提供方便的和用户友好的测试设置。
4、功能强大的、可伸缩的测试在满足您当前需要的同时,提供未来的发展潜力。
5、多种全速度以太网接口卡,可满足独立的、基于硬件的测试的需要。
典型的应用范围和用户需求:WLAN 芯片制造商:投产前验证芯片设备WLAN 网络设备制造商:概念证明测试:①将网络损伤输入与实时的测试结果建立联系;②执行设计、生产和质量保证所需的超高端口密度测试评估试验室:测试和验证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不同WLAN 设备,比较这些设备的性能热点服务提供商/WISP/企业用户:1、对接入点比较分析,在部署前确定接入点对某一应用的适用性一个蜂窝时的漫游切换时延2、确定不同MAC和上层安全机制部署将对产品和网络性能产生何种影响3、测试端到端性能、时延和丢包率4、评估WLAN芯片组和设备设计在真实RF 条件下的特性5、模拟真实网络传输流,提供关于帧与帧关系与帧定时的信息6、确定受测设备的转发性能以及设备的帧丢失、帧速率和吞吐量;支持全网状、部分网状和非网状传输流模式7、确定使用IPSec时的IP-VPN 隧道创建能力,测试WEP、802.11i、802.1x安全协议的性能8、测试网络嵌入式应用的控制层性能:如路由、负载平衡和移动IP对该测试方案的点评:1、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功能,可满足全覆盖测试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Fi无线产品的研发与测试解决方案
来源:今日电子作者:mmxajh 发布时间:2008-7-29 10:18:28
无线技术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PDA、游戏控制器、数码相机和手持GPS设备。
大部分用户可能并不了解其使用的无线设备的复杂性和精密性。
但是,设计人员和制造商却非常清楚他们所设计和生产的各种无线产品必须满足严格的产品规范、越来越短的上市周期和低成本的要求。
在Wi-Fi技术出现的早期,在设计和生产Wi-Fi产品一般采用通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发和制造测试。
但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这种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这一行业需要一种系统级解决方案,不但能够像通用仪器一样测量参数,而且能够提供符合面向规范的测试方案。
换句话说,新的测试方案不但能够测量具体的参数,而且要提供图形化测量结果,并快速反映DUT的信号细节特性。
无线连接规范涉及发送和接收两方面,总体目标是实现最大的传输效率及与其他无线设备之间的最小干扰。
因此,系统级的解决方案要能够捕捉DUT的发射信号,根据每种标准的技术规范进行快速而全面的分析。
对接收测试而言,测试系统必须提供精确可控的信号源,根据技术规范测试DUT的特征。
测试系统需要分析DUT的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
因此,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案必须能够快速捕捉和分析信号,输出测试结果。
然而,每一个产品研发和测试预算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系统的采购成本及其测试速度必须满足无线产品的上市周期与成本要求,能够帮助研发人员在数周内而不是数月内将原始的设计变成量产的产品。
2003年以来,这样的系统已被应用于Wi-Fi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
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无线标准,包括WiMAX、蓝牙、WiMedia和ZigBee。
下面来分析这些无线规范与测试测量系统的关系。
人机接口
在设计新型无线设备的研发中,设计人员必须分析底层标准的各个方面。
所有的无线规范都涉及射频和调制技术,通常具有基带和射频调制两大子系统。
在研发过程中,这些子系统能分别进行独立的和综合的测试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一个测试仪器能够分别发射和接收射频及基带信号。
图1 硬件接口尽可能保持简单——射频输入/输出、基带输入/输出、外部触发输入/输出
这种面向系统的测试解决方案不需要像通用实验仪器那样提供许多控制按钮和开关,在面板上只有射频与基带输入输出端口(如图1所示)。
应用基于PC的用户图形界面(GUI)软件系统,通过以太网卡接口,能够容易控制和操作测试系统。
运行于PC上的分析软件大大降低了测试系统的成本,同时又保持了快速而全面的对信号捕捉和分析能力。
针对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GUI界面的软件(例如,其中一种用于Wi-Fi,另一种用于WiMAX),可以将各种标准相对应的测试需求集成到软件之中。
例如,针对于用户开发出某种符合802.11a/b/g标准的功率谱密度模板的Wi-Fi产品,这样的测试软件可以加快测试速度且减少测试错误。
一旦某个产品设计定型,即便其中的元件处于最坏设计容差的情况下仍能通过测试,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生产产品设计。
但是,元件失效或者制造工艺偏差等问题仍可能造成产品失效,这个必须在装箱运送之前能够检测出来。
这样的测试中,射频和基带系统已经不需要进行单独的测试,这时所需要的是一套全面而快速的测试方案,用来挑出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和研发相同的测试架构,但取消了基带输入和输出端口,简化了接口设计(如图2所示)。
仪器只需要射频输入和输出两个端口,测试软件只需要在数秒内快速得出“pass”或“fail”的测试结果。
这种经过简化的系统具有较低的采购成本,快速的测试速度也有利于降低总体测试成本。
这对于产量大、价格便宜的无线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这样面向制造测试的仪器已经能够涵盖所有的需求。
取消基带和简化触发接口使同样硬件构架平台
最终变成一个面向制造的低成本测试系统解决方案
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测试仪器需要产生和分析基于正交调制(如IQ调制)的信号。
VSA(vector signal analyzer,矢量信号分析器)分析捕捉DUT发射信号,VSG(vector signal generator,矢量信号发生器)用于对DUT的灵敏度和对非理想信号的解调能力进行测试(如图3所示)。
测试硬件包含VSA、VSG和内部控制模块(例如PC的功能)
通过以太网与PC主机进行通信
VSA和VSG都可以通过PC软件进行控制,利用GUI界面可以控制信号的带宽、功率、衰减等特性。
对于VSA而言,GUI界面允许用户选择显示内容以及进行显示设置。
例如,用户可以在一个窗口查看频谱、功率谱密度图和子载波星座图。
部分或所有视图都可由用户自由选择,同步显示信号的多个信息。
将其应用于研发
毫无疑问,单芯片方案和参考设计已经大大简化了产品的研发过程。
但在实际研发中,很难仅仅通过对参考设计的简单改动实现产品设计,还需要处理频率稳定性、频谱密度、群延迟、相位不平衡和本地振荡器泄漏等问题。
然而,想要解决某个问题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问题本身。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该系统测试方案起效的时候了,与其漫无目的地寻找各种参数——微伏、毫安、毫瓦与频率的关系,不如利用EVM测量和含有丰富信息的图形来快速定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GUI软件提供了信息量丰富的图形显示以及菜单可选的视图例如,当功率放大器上电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功率放大器产生的电流将对晶振或者本地振荡器产生频率牵引。
典型情况下,如果频率恢复得快,那么很有可能是本地振荡器受到牵引,但是当其恢复较慢的时候,则可能是基准晶振受到牵引。
这里以实例说明图形化界面是如何帮助我们判断受到牵引的是晶振还是LO的(如图5所示)。
图5 左图中快速的频率稳定过程表明是VCO频推;右图中较慢的频率稳定过程表明是晶振
频推
对于802.11a/g信号,我们使用STS(short training sequence,短训练序列)估算频率误差(图5左图中红线表示STS的平均频率误差),如果在一个包的结尾发现频率误差与STS 的计算不同,则代表在封包的内部频率误差有波动。
图6 左图和中图表示VCO或晶振牵引的影响,右图表示功放开启的影响这里来看几个不同的OFDM信号频率误差计算方法(如图6所示)。
频率误差预估参数的调整会对EVM结果产生影响。
这些选项参数是根据短训练序列、长训练序列以整个数据包来计算频率误差,如果EVM结果对频率误差预估方式的选择非常敏感,那就表明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有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数据包的开头。
图7 OFDM星座图提供的信息非常详尽
星座图(如图7所示)能够提供很多相关信息用作设计参考,通过相位、增益和功率压缩等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和DVT(device verification testing)阶段所需的时间。
如图7所示,上左图是一个理想的OFDM信号星座图。
上右图给出了I/Q不平衡的情形(两路基带调制信号在上变频之前幅度不一致,EVM变差)。
下左图给出了I/Q非理想正交的情形(两路基带信号在上变频之前没有实现完全正交,星座图出现扭转,EVM变差)。
下右图给出了幅值和相位同时失配的情形。
应用于制造
如前所述,当产品转入制造测试阶段,通常会假设产品的设计等都没有问题。
很多失效问题都来源于制造而非设计缺陷。
因此,软件不需要提供设计过程中的测试细节。
面向制造测试阶段的软件设计目标是简洁的GUI界面和快速的产品测试功能。
适用于制造测试的软件,GUI界面简洁,测试快速。
单击GUI界面中“测试按钮”启动测试,输入DUT的MAC地址,软件开始对DUT进行测试,最终窗口显示测试细节和Pass 或者Fail。
研发和制造测试平台采用相同的架构,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某些可能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容易被追溯到研发阶段,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处理。
研发和测试阶段采用同样的VSA和VSG 硬件构架和设置,这有利于简化问题和加快问题的解决。
总结
本文介绍的系统测试平台都是基于LitePoint公司的IQview和IQflex测试平台,这款面向Wi-Fi的测试产品早已于2003年被推出。
目前,面向Wi-Fi和WiMAX的一个全新的测试平台IQmax也已问世,它将帮助ODM厂商和大型制造商进一步节省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时间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