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我身体里的洞》讲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们身体里的洞洞》活动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们身体里的洞洞》活动教学反思活动名称:《我们身体里的洞洞》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身体里有眼、耳、口、鼻等洞洞,并了解到这些洞洞的作用。
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目的:1.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身体里的各个洞洞,并了解这些洞洞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体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个小圆圈,拿出一张描绘人体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人体里的各个洞洞,并教给幼儿洞洞的名称。
2. 发现身体里的洞洞:(15分钟)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眼、耳、鼻、口、臭脚、手指头等洞洞,并形象地描述它们的作用,如:眼睛可以看到美丽的世界,耳朵可以听到妈妈的呼唤,鼻子可以闻到花香等等。
3. 制作洞洞板书:(5分钟)老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洞洞,并在洞洞的旁边写上它的名称和作用。
4. 游戏体验:(10分钟)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使用眼睛、耳朵、鼻子等洞洞来找到藏匿的小伙伴,以此加深幼儿对洞洞作用的认识。
5.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课程内容,重点强调了解自己身体里的各个洞洞的作用,让幼儿发现身体有很多神奇之处。
五、反思与感悟:本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让幼儿发现自己身体里的各个洞洞,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究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体观念。
但是,本次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活动内容过于简单。
虽然幼儿能够发现自己身体里的各个洞洞,并了解它们的作用,但课程内容较为简单,没有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活动设计不够具体。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定的互动和体验环节,但是并没有足够的操作步骤和活动形式。
因此,本次活动在活动设计方面仍有局限。
最后,活动时间过短。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次活动结束的时间较早,而活动的过程有些紧凑。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教学设计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教学设计 1设计意图:1、教材价值分析:“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
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等。
4-5 岁学习活动中主题《身体的秘密》目标一为:“认识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外部特征,体验他们的作用。
”在《身体的秘密》主题下开展这个活动,非常合适。
2、幼儿经验分析:中班的幼儿处于身体的敏感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
同时幼儿对探索身体一些隐藏的秘密也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我们身体里的洞”这本绘本里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内容,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选择了一些中班幼儿感兴趣的洞洞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
3、环节设计分析: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第一环节为“猜猜生活中的洞”,我运用绘本中的图片引发幼儿大胆猜测,激发幼儿对生活中洞洞的关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为“了解身体里的洞”,先请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并记录我们的身体上哪里长着洞洞,让每个幼儿都有探究与表达的机会;接着,我与幼儿一起交流身体上洞洞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在体验中感知我们身体上的一些“洞”的重要性。
第三环节设计为“保护身体里的洞”,在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保护身体上的“洞” 的基础上,我采用一段保健老师的讲话视频帮助幼儿梳理提炼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萌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身体里的“洞”,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2、愿意大胆表达对自己身体的发现,体验探索身体奥秘的乐趣。
重点难点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关于身体里“洞”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我们身体里的洞》、身体里的“洞”图片、保健教师的录像视频活动过程一、猜猜生活中的洞1、这张图片里有什么洞?你还知道哪些洞?2 、这会是什么洞?它是用来干嘛的?3、这些是什么洞?你用莲蓬头洗澡是什么感觉呀?小结:管子洞、下水道的洞、莲蓬头的洞,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洞,每个洞洞都有它的`本领,真了不起!二、了解身体里的“洞”(一)找“洞”游戏1、除了下水道的洞,莲蓬头的洞,你还发现了哪里有洞洞?2、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洞?游戏规则:4 个人一组,一张纸,一支笔。
我们身体里的洞洞幼儿园绘本教案

我们身体里的洞洞幼儿园绘本教案第一章:认识身体洞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体上的洞洞,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 培养幼儿对身体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体上的洞洞有哪些?2. 这些洞洞的作用是什么?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找出洞洞并说出名称。
2. 讲述法:教师向幼儿讲解洞洞的作用。
3. 游戏法:开展洞洞捉迷藏游戏,让幼儿更加关注身体洞洞。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身体,找出洞洞并说出名称。
2. 教师讲解洞洞的作用,如眼睛看世界、鼻子呼吸、嘴巴吃东西等。
3. 开展洞洞捉迷藏游戏,巩固幼儿对洞洞的认识。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身体上的洞洞,并了解其作用。
2. 评价:通过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身体洞洞的认识程度。
第二章:洞洞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洞洞与健康的关系。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洞洞如何保持清洁?2. 不注意洞洞清洁会有什么后果?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向幼儿讲解洞洞清洁的重要性。
2. 演示法:教师演示正确的洞洞清洁方法。
3. 讨论法:让幼儿交流讨论如何保持洞洞清洁。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思考洞洞清洁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并演示正确的洞洞清洁方法。
3. 开展洞洞清洁小比赛,让幼儿实践所学。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实践洞洞清洁方法。
2. 评价:通过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洞洞清洁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洞洞与情感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洞洞与情感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洞洞如何表达情感?2. 如何关心他人的洞洞?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他人的表情,了解情感表达。
2. 讲述法:教师向幼儿讲解情感与洞洞的关系。
大班科学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

大班科学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作者:杨俊鹤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0期一、活动目标:1、.通过引导,让幼儿对人类身体中“洞洞”产生探究的兴趣。
2、.让幼儿初步了解到人体某些“洞洞”的功能和作用。
3、.让幼儿初步具有保护身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课程,让幼儿对人类身体产生探究的兴趣,正面引导幼儿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探究,满足未知的好奇心。
2、.初步了解怎样保护身体上的“洞洞”。
三、活动准备:PPT课件,装有蒜、姜等物品的瓶子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生活中的洞洞)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洞洞”吗?(出示PPT)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洞洞”?师:哦,原来是个下水道的洞洞啊!这又是什么“洞洞”呢?中间有个大的,周围均匀的分布着许多小的?哈哈,原来是洗澡用的花洒,我们也叫它“莲蓬头”对吗?接下来这里有两个洞洞,这又是什么洞洞呢?哦,原来是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啊,小朋友们见过隧道吗?(幼儿答)(逐一出示PPT)(二)、展开部分(身体里的洞洞)1、.鼻孔洞洞(1)、出示PPT,幼儿猜测是什么洞洞师:但是,同样是两个洞洞,这两个小一点的洞洞又是什么呢?(产生探究的兴趣,并做出回答)(2)、鼻孔的作用师:鼻孔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有什么作用呢(出示PPT-——闻气味)师:这个小女孩,她闻到了什么?你们的鼻子闻到过气味吗?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的瓶子里装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谁能闻出来是什么?这么多东西你们都能闻出来,你们的鼻子真是太厉害了!师:我们的鼻子除了闻气味,还有什么作用呢?(出示PPT-——呼吸)你看,我们的鼻子把空气吸进来,我们的肺就像气球一样变大了,再从鼻孔里呼出去,肺又变小了。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吸气。
呼气。
你有什么感觉?(3)(3)、小结:鼻孔这两个洞洞真是太重要了,可以闻东西,还可以呼吸!2、.耳朵、眼睛、嘴巴、肛门、毛孔洞洞师:我们的身体里除了鼻孔这两个洞洞,还有什么洞洞吗?(逐一出示PPT)耳朵:听声音(幼儿互相说悄悄话)眼睛:看东西嘴巴:吃东西、说话肛门:排泄师:嘴巴可以吃东西,吃到肚子里的东西经过食道再进入胃里,有营养的东西被我们吸收了,那没有用的东西去哪了呢?你看,这个人在干吗?便便的洞洞叫做肛门。
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体里的洞》 (2)

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身体里的洞》【中班健康详案教案】《我们身体里的洞》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身体里的洞的名称和功能。
2. 培养孩子有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照顾自己的身体。
3.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图片:展示人体图和洞的部位。
2. 玩具或模型:示范洗手的过程和正确方法。
3. 课件或图片: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孩子们展示一张人体图,让他们认识自己身体上有许多洞。
然后询问他们有多少个洞?能说出来几个洞的名称?(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牙齿、舌头、手、脚等)
2. 学习洞的名称和功能(10分钟):
将课件或图片展示洞的名称和功能,让孩子一起读出来,并讲解不同洞的作用。
比如眼睛用来看东西,鼻子用来闻味道,耳朵用来听声音等。
3. 洗手的正确方法(15分钟):
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孩子们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
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经常洗手,洗手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细菌的侵害。
4. 合理饮食养生(15分钟):
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讨论他们所了解的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告诉他们吃健康食物可以让身体更强壮,保持健康。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孩子们对自己身体里的洞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了解了不同洞的作用。
在洗手和饮食方面,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给孩子们传递了正确的方法和理念。
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大班科学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 (2021年,萧绍幼儿园,浙教版)(1)

大班科学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讨论并理解我们身体里的“洞”真是了不起。
2.用多种方式体验我们身体里的“洞”的作用。
活动准备:1.图画书《我们身体里的“洞”》人手一册2.PPT3.醋、大蒜、橙子等活动过程:一、猜测,导入活动:1.你见过洞吗?在哪里见过?2.(出示ppt:莲蓬头)猜一猜,这有可能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3.莲蓬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洞洞?你用莲蓬头洗过澡吗?感觉怎么样?4.(出示ppt:鼻孔)再猜一猜,这两个洞洞又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二、观察画面,理解并体验鼻子的作用:1.提问:鼻孔有什么用呢?2.(出示PPT:闻气味)提问:从这张图上,你看懂了什么?3.体验鼻子的作用:●你的小鼻子闻到过什么气味?●闻一闻,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4.提问:除了闻气味,鼻子还有什么用呢?5.(出示PPT:呼吸)你看到了什么?男孩和女孩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分辨吸气和呼气的符号)6.尝试用鼻子吸气和呼气,体验不同的感受。
师:鼻子的作用真了不起啊!它可以闻气味、可以呼吸、会流鼻涕,我们身上还有哪些了不起的洞洞呢?三、自主阅读,发现我们身体里还有好多“洞”。
1.(幼儿人手一本书)请小朋友到书上去找一找、看一看,我们身体里还有哪些洞,它们又有哪些了不起的作用呢?2.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发现书中有趣的洞洞,愿意和同伴分享。
四、集体阅读,进一步了解我们身体里的“洞”的作用。
1.你还发现了哪些身体里的“洞”?在哪里发现的?这个“洞”有什么用呢?2.你最喜欢哪一张?说说你的理由。
3.师生互动阅读绘本,完整感受、理解:我们身体里的“洞”真是了不起。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了解我们身体里的“洞”及其功能。
2.增强幼儿对身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词汇学习:头、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肚子、胳膊、腿。
2.认识我们身体里的“洞”:口、鼻、耳、眼。
3.了解“洞”的基本功能:呼吸、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教学重点认识我们身体里的“洞”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活动方式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洞”的功能。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幼儿识别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头、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肚子、胳膊、腿等。
2. 提出问题老师向孩子们谈论我们身体里的“洞”,并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身体里有哪些‘洞’吗?”3. 聆听音乐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孩子们用手指根据看到的音符敲击,让孩子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4. 感知洞的功能4.1 视觉功能制作眼睛图纸,让孩子们自由涂画、贴纸,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可以在活动中了解视觉的作用。
4.2 听觉功能让孩子们演绎耳朵跑步,通过在耳朵所在的轮廓上用手指轻轻滑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耳朵的敏锐,使他们了解听觉的作用。
4.3 嗅觉功能利用闻味比赛,让孩子们强化嗅觉感受的能力,了解嗅觉的作用。
4.4 味觉功能通过品尝食物,让孩子们了解味觉的作用。
5. 制作手工让孩子们选择一个“洞”,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图形,如用棉球制作一个大耳朵、用跳跳糖制作大眼睛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6. 总结反思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对我们身体里的“洞”有了更深的了解,加强了对身体的保护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进行互动探索活动。
这种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互动和趣味性,帮助幼儿更好地探索和学习自己身体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身体里的洞(眼睛、耳朵、鼻子、口、手、脚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本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2.藏有幼儿身体洞的图片3.色彩工具、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制作材料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启本节课,例如,讲述有两个小动物,一个是大耳朵兔子,另一个是大眼睛猫,他们有什么特点、功能等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阅读绘本:1.展示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向幼儿介绍绘本的封面,问幼儿它们能发现哪些特点,是否感兴趣等等。
2.逐页读绘本,全班共同欣赏和学习。
讨论与回答问题:1.在读绘本时,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绘本内容,例如,问幼儿:我们身体里有哪些洞?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等等。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手工制作活动:1.准备一些彩纸、胶水、剪刀等制作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身体洞的图片。
2.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身体洞,例如眼睛、耳朵、嘴巴等,用制作材料制作对应的洞图案,并贴在相应的位置。
3.鼓励幼儿在制作时发挥创意,自由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游戏活动:1.引导幼儿玩个游戏:模仿绘本中的动物,通过眼睛找东西、通过耳朵听声音等等。
例如,老师说“眼睛找东西”,幼儿要用眼睛找到指定的物品。
2.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和分享经验。
总结与展示: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进行表达和分享。
2.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身体洞图片,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和解释。
教学延伸:1.建议家长在家继续与幼儿进行相关活动,例如,出去散步时让幼儿寻找不同的声音和颜色等。
2.鼓励幼儿继续阅读与人体相关的绘本,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讨论、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
• 三 绘本的意义 • 1绘本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出现于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开始充分发展,是新时代出现 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和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 • 2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 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 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更值得一说的是图, 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 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 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 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 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身体里的洞》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1.能仔细观察各种"洞",大胆地猜测想象并 能清楚地表达。 • 2.能自主阅读绘本,对身体的"洞"感到好奇, 初步了解一些"洞"的用处。 • 3.萌发保护身体的"洞"的意识,了解一些自 我保护的方法。
《身体里的洞》活动设计
• 活动准备:绘本PPT,简笔画"小人"图,
绘本
• 3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 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 的影响。 • 4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 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 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 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 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 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 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赏绘 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 妙体验。
我们身体里的 “洞 ”Fra bibliotek绘本• 一 绘本的概念 •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当用汉字为繁 体的“绘本”,顾名 思义就是“画出来的 书”。即指一类以绘 画为主,兼附有少量 文字的书籍。现在市 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 幼儿童阅读为主,内 容涉及文学、教育、 科普等
绘本
• 二 绘本的结构: • 1 封面:封面是一本绘本的外观,上面注有书名、 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绘本的封面通常是一幅和 内容相关的图画 • 2环衬:翻开封面之后,有一张紧连着封面和内文 的衬纸,内文之后还有一半和封底相连,这就是 前后环衬。由于环衬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 一半是活动的,而且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 犹如蝴蝶的一对翅膀,所以叫“环衬”,又被称 为“蝴蝶页”。 • 3 扉页:扉页又叫书名页,通常在环衬之后出现, 简单写出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名称等信 息。 • 4正文:扉页之后就进入正文了。 • 5封底:有些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笔若干
•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通过绘本中的"洞",联 想到身体里的"洞",并进行分类。 难点:幼儿能形成初步保护自己隐私部 位的经验
《身体里的洞》活动设计
•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火车钻山洞”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 有“洞”的概念。 二 "洞洞"大猜想 1 观察图片,产生联想 师:你们在生活里见过洞洞吗?你们在哪 里见过啊?幼儿自由谈论。
• 1进一步自主阅读绘本,了解身体里的“洞 洞”会有什么东西进去,进去后又去了哪 里 • 2玩“钻洞洞”的游戏。
谢谢观看
以绘本为主的活动方案——《我们身体里的 洞》
“不 洞用 洞藏 ”起 来 的
“要 洞藏 洞起 ”来 的
《身体里的洞》活动设计
• 活动班级:大班 • 活动领域:科学 • 活动意图:"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
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绘本《我们身体 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 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 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而且《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告诉 儿童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的教 育建议。
《身体里的洞》活动设计
• 三 找找身体里的"洞" 1.看图发现身体里的"洞"出示PPT 2.找找身体里的"洞" 3.自主阅读绘本《我身体里的“洞”》, 发 现更多身体里的“洞洞”。 四 给“洞洞”分类,了解“洞洞”的本领 五 帮"小人"藏"洞洞",学习自我保护的方 法
《身体里的洞》活动设计
• 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