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床煤气化炉的设计和计算共21页
移动床气化法

加入炉的煤被来自下层的热煤气加热升温后,煤中水分
蒸发使燃料得到干燥,形成干煤。
煤
干燥区
除去水分 蒸出气体、焦油和油, 煤变焦炭+CH4+CnHm H2O+C=H2+CO CO2+C=2CO C+O2=CO2 灰渣区 气化剂
干馏区 气化区
燃烧区
排灰
移动床气化炉根据煤气出口位置的不同, 可以分为单段气化炉和两段气化炉。 单段气化炉只有一个煤气出口,位于煤
的煤气体积Vm=5.38m3/Kg.
空气耗量:标准状态下,气化单位质量碳所需要
的空气量:Vk=4.44m3/Kg
煤气的低位热值: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煤气的
热值:Qnet=4.39MJ/m3 气化效率:煤气的热量与所用原料的热量之比: η=69.3%
(2)发生炉煤气的制造
采用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作为气化剂制造
(3)煤种适应性广
(4)可远距离运输
(5)空分装置大
2 加压气化的原理和过程
(1)理想过程的加压气化原理
①燃烧反应 C+O2=CO2
②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C+CO2=2CO 及水蒸
气分解反应C+H2O=CO+H2 ③甲烷生成反应 C+2H2=CH4
(2)实际加压气化炉内的反应区域
燃料层从下往上可分为灰渣、燃烧、气
1 水煤气的制造
(1)理想水煤气的制造 在理想条件下制取的水煤气称为理想水煤气。理想水煤气的所谓理想是指在整 个生产水煤气的过程中无热量损耗。 吹风阶段: C+O2+3.76=CO2+3.76N2+409MJ 制气阶段: C+H2O=CO+H2-119MJ 总反应: 4.44C+O2+3.76N2+3.44H2O=CO2+3.76N2+3.44CO+3.44H2
煤炭气化—气化炉的基本原理

气化温度℃ 440~1400
800~1100 1200~1700
>1500
优点
低温煤气易于净 *操作简单,动
化*适于高灰熔 力消耗少*对耐
点煤*技术成熟, 火炉衬要求低*
全世界煤气化装 适于高灰熔点的
置容量占90%
煤
碳转化率高*液 态灰渣易排出放 大容量:5000 吨/日*负荷跟踪
好(50%) *煤种适应性广
N ——返混程度 XC ——碳的转化率 K ——反应速率常数 T ——温度
ρ煤 取决于煤的的表观密度ρs(原料煤性质) 煤堆的疏松程度ε(反应器类型)
所要求碳的转化率(XC)的下降 τ随以下的因素而减小 返混的减少(N值上升)
反应速率常数K的上升、温度的上升和更高的反应性
不同反应器类型煤容积气化强度(qm/vR)的比较
②流化床气化炉 原料:3~5mm 加料方式:上部加料 排灰方式:固态排渣 灰渣和煤气出口温度:接近炉温 炉内情况:悬浮沸腾
③气流床气化炉 原料:粉煤(70%以上通过200目) 加料方式:下部与气化剂并流加料 排灰方式:液态排渣 灰渣和煤气出口温度:接近炉温 炉内情况:煤与气化剂在高温火焰中反应
煤种适应性 广
*气化效率 高
固定床
流化床
气流床 熔融床
缺点
不适于焦结性强 的煤
*低温干馏产生煤 焦油、沥青等
*单段炉不易大型 化,1200吨/日
*容量较小 1500吨/日 *飞灰中未燃 尽碳多(第
二代利用灰 团聚功能)
*对耐火炉衬 要求高(第 二代用水冷
套) *适于低灰熔
点煤
适于低 灰熔点
煤
碳转化(%)
④熔池气化炉
气-固-液三相反应气化炉 原料:6㎜以下直至煤粉所有范围的煤粒 加料方式:燃料与气化剂并流加入 排灰方式:液态 灰渣和煤气出口温度:接近炉温 炉内情况:熔池是液态的熔灰、熔盐或熔融金属作为气化剂和煤的 分散剂,作为热源供煤中挥发物的热解和干馏。
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

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
煤炭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随着环保
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煤炭的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就是其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煤
气化领域,可以高效地将煤炭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流化床气化技术是一种将固体燃料在高温下转化为气体燃料的
过程。
在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中,煤炭首先被粉碎成细粉,然后通
过气化剂(通常是空气或蒸汽)在高温下进行气化反应,产生可燃
气体。
这种气体可以用于发电、供热或其他工业用途。
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的关键在于气化反应的控制和高效利用。
通过优化气化反应的温度、压力和气化剂的流速,可以最大限度地
提高气化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此外,流化床气化技术还可以减少
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煤炭,流化床气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固体废弃物的气
化转化,比如生物质、城市垃圾等。
这为资源再利用和能源转化提
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转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炭等固体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流化床气化技术将在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常压移动床气化工艺流程一

一、常压移动床气化工艺流程
(3)有焦油回收的 冷煤气流程 该流程除有冷却装 置外,还有回收焦 油的净化装置。这 种装置适用于以烟 煤、褐煤等煤种作 气化原料,因为气 化时产生的焦油量 较大,因而需要专 门的除焦油装置即 电捕焦油器。
一、常压移动床气化工艺流程
(4)两段式冷煤气工艺流程
二、加压移动床气化工艺流程
我国加压气化的历史: 早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了捷克制造的早期鲁奇炉, 在云南建成投产,用褐煤加压气化制造合成氨。 1987年建成投产的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原山西化 肥厂)从德国引进的4台直径3800mm的Ⅳ型鲁奇炉, 用贫瘦煤代替褐煤来生产合成氨(鲁奇炉主要用于 以褐煤为原料生产城市煤气),先后用阳泉煤、晋 城煤、西山官地煤等煤种的试验,经过不断地探索 ,基本掌握了鲁奇炉气化贫瘦煤生产合成氨的技术
感谢收看
再见!
《煤炭气化工艺》
二、加压移动床气化工艺流程
加压气化生产的城市煤气,热效率高,温度稳定,便于输送、易于调节和 自动化。 生产化工原料气,几乎可以满足各种化工合成生产的要求,自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就开始研究整体煤炭气化 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世界上最早的德国IGCC示范厂采用的就是鲁奇固 态排渣气化炉。
(1)有废热回收系统的制气工艺流程
(2)整体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流程(IGCC)
煤气进一步经文 煤气燃烧后产生 该系统包括两大 将空气和水蒸气 820℃左右的高压烟气, 丘里管除尘后,进 部分,第一部分是 进入燃气轮机中膨胀。 作为气化剂送入鲁 入膨胀透平压缩机, 煤的气化、煤气的 产生的动力用于驱动 奇炉内,在 2MPa左 的 压力下降到 1MPa 净化部分,第二部 压缩机一段。多余的 压力下气化,气化 右,气化用的空气 分是燃气与蒸汽联 能量发电,从燃气轮 炉出口粗煤气的温 合循环发电部分。 在此由 1MPa被压缩 机出来的烟气温度约 •第一部分的主要 度约550℃左右, 到 2MPa后送入气化 400℃,压力为常压, 设备有气化炉、空 发热值为 6700kJ/ 通过加热器用于加热 炉。 分装置、煤气净化 锅炉上水,水温被提 m3 左右。 从透平压缩机来 设备 (包括硫的回 高到330℃左右 ,排出 煤气经洗涤除尘 的煤气在正压锅炉 收装置)。 的烟气温度约160℃。 器除去其中的部分 中与空气透平压缩 •第二部分的主要 正压锅炉所产的高温 焦油蒸汽和固体颗 机一段来的空气燃 高压水蒸气带动蒸汽 设备有燃气轮机发 粒,同时煤气的温 烧,生产520℃、 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电系统,蒸汽轮机 度降到160℃,并 从蒸汽轮机抽出一部 13MPa 的高压水蒸 发电系统、废热回 分蒸汽 (压力约2.5MPa) 被水蒸气所饱和。 收锅炉等。 气。 供加压气化炉用。
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

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
流化床气化是一种高效的煤气化技术,通过将煤粒在高温下与氧气和蒸汽进行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这种气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开发领域,其设计和操作对于提高煤气化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需要考虑气化反应的温度和压力。
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可以促进气化反应的进行,并提高气化效率。
同时,设计中需要考虑煤气化产生的气体成分和热值,以满足不同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的需求。
其次,设计中需要考虑流化床的材料和结构。
流化床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以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流化床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气体和固体颗粒的流动特性,以确保气化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另外,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还需要考虑废气处理和余热回收。
废气处理可以减少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余热回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总的来说,流化床气化煤气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气化反应、设备材料和结构、废气处理和余热回收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高效、清洁的煤气化生产,为工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固定(移动)床气化法

蒸汽缓冲罐 空气鼓风机
吹风空气阀
洗 气 箱
洗 涤 塔
下行煤气阀 气柜 煤气去净化
气柜水封 图5--27 水煤气站流程
气柜水封
3.两段式完全气化炉
特点: 使用高挥发份的弱黏结性烟煤及褐煤; 干镏气化分段进行; 两段炉具有比一般发生炉较长的干馏段,煤加热速度变慢,干馏 温度低,获得的焦油质量比较轻。
⑴两段式煤气发生炉(P173图-28) 上段:干馏段 下段:气化段 下段煤气温度500~600℃, 上段煤气温度100~150℃,只含轻质焦油。
双层壳体(内外两 层厚刚筒间形成水 夹套,可引出供气 化炉使用); 设有煤分布器和搅 拌器(破黏); 塔节型炉箅且设有 破渣装置(气化剂 均匀分布);
②工艺流程
煤气带出有废热回收的制气工艺流程:P179图5-36
5.加压液态排渣气化炉 ⑴基本原理
仅向炉内通入适当的水蒸气量,控制炉温度 在灰熔点之上,使灰渣以熔融态自气化炉内 排出(消除了结渣对炉温的影响)
间歇法制造水煤气
两段:吹空阶段(吹风阶段); 吹蒸阶段(制气阶段)。 ⑴理想水煤气 生成理想水煤气的方程式:
C+O2+3.76 N2 +3C+3 H2O== CO2 + 3.76 N2 + 3CO+3 H2 理想水煤气组成:50%CO与50%H2 气化效率:100% ⑵实际水煤气 H2含量高于CO( CO+H2O== CO2+H2 ) 常含有CO2、N2 、H2S和CH4 等 气化效率:60%~65%
§ 5、煤的气化
§ 5.3 固定(移动)床气化法
§ 5.3 固定(移动)床气化法
一、发生炉煤气(空气煤气) 以煤或焦炭为原料,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通入发 生炉内制得的煤气为发生炉煤气。(CO H2 N2 ) 1. 制气原理: ⑴理想发生炉煤气 理想的发生炉煤气的组成取决于这两个反应的热平 衡条件,即满足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热效应衡等的条 件 。
固定(移动)床气化法讲解

• 主要适用于长焰煤、气煤等弱粘结性煤种,湿法排灰(灰渣通过水封的 旋转灰盘排出)
3M21型煤气发生炉
将3M13型气化炉的滚筒式自动
加煤机和搅拌装置取下,再换 上双钟罩自动加煤机,即成为 3M21型气化炉 3M21型适合气化无粘结性的煤
(Y<8mm)
不带搅拌装置 主要用于气化贫煤、无烟煤 和焦炭等不黏结性燃料
温度(oC)
固定床气化炉- Lurgi炉中的反应行为
恒量氮气下的气体组成(%)
982
分析范围 593 灰 水蒸气 和氧气 煤 气 煤
204
燃料层高度 • O2迅速消耗完(残余很多C) CO和H2的产生不是同步? • CO2先于CO出现, CO2与O2的关系 (C + H2O = CO + H2) • CO2先增加,后下降,后又增加?
C.W-G型混合煤气发生炉
(a)用四个料管(上、下两段软 连接)向气化炉内加煤 (b)上炉体外为全水套结构 (c)鼓风空气经水套水面,带蒸 气经饱和空气管从底部进入气化 炉 (d)炉篦可转动,将灰渣排入底 部灰斗,故为干渣排灰 (e)炉底灰斗设上、下两道阀门 ,可在气化 炉运行过程中排灰 (f)特殊的加煤机构使气化炉接 近满料操作
理想情况: 气化纯碳,且碳全部转化为CO; 按化学计量方程供入空气和水蒸气且无过剩; 气化系统为孤立系统,系统内实现热平衡
放热反应:C+0.5O2+1.88N2 ==CO+1.88N2 +110.4KJ/mol 吸热反应:C+ H2O==CO+H2 -135.0KJ/mol 热平衡:2.2C+0.6O2+ H2O+2.3 N2 ==2.2CO+ H2 +2.3 N2
(七)气化过程的主要评价指标
1.气化强度
第四章移动床加压气化

三 煤种及煤的性质对加压气化的影响
1 煤的理化性质对加压气化的影响
(2)原料煤中水分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 煤中所含水分随煤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减少,水分较多的煤,挥发分往 往较高,则进入气化层的半焦气孔率也大,反应气体通过内扩散进入固体 内部时容易进行,从而使反应速度加快,生成的煤气质量较好。 • 煤中水分过高会给气化过程带来不良影响。 • 增加了干燥所需热量,从而增加了氧气消耗,降低了气化效率。 • 干燥不充分,导致干馏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进而会降低气化层温度, 导致甲烷生成反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的还原反应速率减小,煤气质量降 低。
• 在炉内燃烧层碳和氧的反应给上述反应提供了热量。所以,随着煤的 变质程度加深,气化所用的水蒸气、氧气量也相应增加。另外,由于年轻 煤活性好,挥发份高,有利于 CH 4 的生成,这样就降低了氧气耗量。
第三节 加压气化操作条件及主要气化 指标
一 操作条件分析
1 气化压力
• • (1)压力对煤气组成的影响 提高气化炉操作压力,有利于下列各反应的进行:
三 煤种及煤的性质对加压气化的影响
2 煤种对煤气组分和产率的影响 2.1发热值与组成
图4-8煤种与净煤气热值的关系 1—褐煤;2—气煤;3—无烟煤
图4-9粗煤气组成 与气化原料的关系
三 煤种及煤的性质对加压气化的影响
2煤种对煤气组分和产率的影响 2.1发热值与组成
图4-10 净煤气组成与气化原料的关系
三 煤种及煤的性质对加压气化的影响
表4-2 我国太原市西山老年烟煤在鲁奇炉内所产生的干馏气、 纯气化煤气及出炉煤气的体积百分组成:
三 煤种及煤的性质对加压气化的影响
2.2 煤气产率
图4-11煤中挥发份与煤气产率、干馏煤气量之间的关系 1—粗煤气产率;2—净气煤产率;3—干馏煤气占粗煤气热能百 分比;4—干馏煤气占净煤气热能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