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 表内乘法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熟练使用表内乘法口诀表;3.能够理解表内乘法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表内乘法的实际应用;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信心;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表内乘法的概念和原理;2.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表;3.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笔、纸等学习工具;3.安排小组讨论的座位布置;4.提前准备好案例分析题目。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田地里有10行10列的葡萄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片田地一共有多少棵葡萄树,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理解表内乘法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表内乘法,并展示表内乘法口诀表,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口诀表的内容。
第三步: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共有4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6个苹果,请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利用表内乘法进行计算,并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并互相交流学习。
第五步:展示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其他组员可以提问或补充。
第六步:巩固提高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表内乘法,并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中,加深学生对表内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结合表内乘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如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环节,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数学 表内乘法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

表内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掌握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种类型的应用题.2.通过乘法应用题的分析解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分析、比较区别等能力.并使学生们学会简单地分析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3.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学生们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解题、仔细检查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口算.2×3= 2×5= 4×2= 5×1=5×3= 4×3= 5×5= 1×4=2.列式计算.(1)3个4相加是多少?1(2)5个2相加是多少?3.师:大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4.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新授1.出示例8(教师板书)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2.分析解答例8(1)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各是什么?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出题目中的意思.学生可以答出:每个人浇4棵,有了3个人,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2)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学生回答:每个人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个人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3)问:要求3个4棵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3=12(棵)口答:一共浇了12棵.23.进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义.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算式中的4表示每个人浇了4棵树,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个人再浇树,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个人一共浇了12棵树,也就是3个4是12.)4.讲解例9(1)出示例9(教师板书例9)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角钱,一共用了多少钱?(2)师: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贴:(3)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分小组讨论)(4)汇报解答方法.(小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务:一人负责口头列式,一人负责板书列式,一人负责说为什么这样列式.)(5)再次说明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算式里的5表示每个扣子5角,3表示买3个扣子,一共是3个5角,要求3个5角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巩固练习3教师要求:(1)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能完成几道题就完成几道题.(2)如果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题目后,可以思考以下问题: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乘法解答的;这几道题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这几道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如果每一道题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归纳质疑4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迅速的计算.2、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3、求几个几还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但是用乘法计算起来比用加法计算更简便.4、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几个几”的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其实把文字叙述题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应用题.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5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案(通用2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案(通用2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篇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做准备。
例1从学生用小棒拼摆各种图形的活动中,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接着,通过例2、3,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写乘法算式真简便”。
练习九中安排了12道练习题。
主要用以巩固乘法的意义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形式多样。
其中第1题、第9题、第10题是情境题,以增加练习的趣味,第12题是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教学重难点: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7+8 3+36+4+3 5+5+57+2+6+1 4+4+4+41+3+4+5+2 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表内乘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学会通过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多种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 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灵活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 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问题的意义并应用正确的表内乘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解表内乘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几个简单的示例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学习(15分钟)–指导学生通过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3.练习(2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包括口算和书面计算两部分,加强学生对表内乘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4.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更加复杂的问题,拓展表内乘法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6.总结(5分钟)–整理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表内乘法的运用方法和技巧,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了学生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的一些困难,例如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运算步骤混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背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思考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利用表内乘法解决,并书面表达解题过程。
六、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课堂练习题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案例以上为本节课《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祝教学顺利!。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表内乘法应用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应用题教学重点使先生了解求相反加数和的运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使先生真正掌握此类运用题的结构.教学进程温习导入1.口算.23= 25= 42= 51=53= 43= 55= 14=2.列式计算.〔1〕3个4相加是多少?〔2〕5个2相加是多少?3.师:大家曾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表达题.明天,我们要一同来研讨一些生活中的效果,看谁可以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处置这些效果.4.教员板书课题:运用题新授1.出例如8〔教员板书〕同窗们浇树,每团体浇4棵,3团体一共浇多少棵?2.剖析解答例8〔1〕读题,找出标题中的条件、要求的效果各是什么?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出标题中的意思.先生可以答出:每团体浇4棵,有了3团体,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一个先生说,另一个先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2〕师:看图思索,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样想?〔先生回答:每团体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团体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3〕问:要求3个4棵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先生边回答教员边板书:43=12〔棵〕口答:一共浇了12棵.3.进一步了解例8算式的意义.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区分表示什么意思?〔算式中的4表示每团体浇了4棵树,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团体再浇树,也就是有相反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团体一共浇了12棵树,也就是3个4是12.〕4.解说例9〔1〕出例如9〔教员板书例9〕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角钱,一共用了多少钱?〔2〕师:读题,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效果是什么?教员依据先生的表达板贴:〔3〕师:看图思索,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分小组讨论〕〔4〕汇报解答方法.〔小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义务:一人担任行动列式,一人担任板书列式,一人担任说为什么这样列式.〕〔5〕再次说明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算式里的5表示每个扣子5角,3表示买3个扣子,一共是3个5角,要求3个5角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教员要求:〔1〕在规则的时间里,依据团体的不同状况,能完成几道题就完成几道题.〔2〕假设在规则时间里,完成了一切的标题后,可以思索以下效果: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乘法解答的;这几道题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这几道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假设每一道题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归结质疑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迅速的计算.2、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3、求几个几还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但是用乘法计算起来比用加法计算更简便.4、我们曾经学习了求几个几的文字表达题和运用题.其实把文字表达题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运用题.布置作业〔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表内乘法(二)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乘法运算,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是4个,那么总共是3×4=12个苹果”。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1:计算水果和玩具的总数。
✓练习题2:计算家庭成员的人数。
2.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如“乘法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表内乘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感受。
五、课后作业(10分钟)
1.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题。
2.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表内乘法问题,让孩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长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长度单位的概念。
2.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长度,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基础,他们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境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乘法口诀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口诀的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操练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口诀的运用规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表内乘法应用题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应用题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应用题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应用题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1.口算. 2times;3=2times;5=4times;2=5times;1=5times;3=4times;3=5times;5=1times;4= 2.列式计算.(1)3 个 4 相加是多少?(2)5 个 2 相加是多少? 3.师:大家已经学习了 1~5 的设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预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影.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旬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看熄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途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刨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新葛授 1.出示例 8(教师板鼎书)同学们浇树,每贮个人浇 4 棵,3 个人一共盯浇多少棵? 2.分析解答附例8 (1)读题,找曹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洽求的问题各是什么?用小绑圆片摆一摆,表示出题目瘸中的意思.学生可以嘘答出:每个人浇 4 棵,有坞了 3 个人,要求一共浇了碴多少棵.(一个学生说,刀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税小圆片.)(2)师裙: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叮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债(学生1 / 3回答:每个人浇 4 冲棵,也就是 1 个 4 棵,有废 3 个人浇树,就是浇了 3 愉个 4 棵.要求一共浇了多堰少棵,也就是求 3 个 4 是烩多少.)(3)问:称要求 3 个 4 棵是多少,应讶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卫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蹋这样列式?学生边回眨答教师边板书:4tim 危 es;3=12(棵)口螺答:一共浇了 12 棵. 3 铭.进一步理解例 8 算式的悲意义.师问:谁来说惜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郁别表示什么意思?(妖算式中的 4 表示每个人浇肝了 4 棵树,也就是一份是诧4,算式中的 3 表示有 3 踩个人再浇树,也就是有相税同的 3 份,算式中的 12 轴表示 3 个人一共浇了 12 鹅棵树,也就是 3 个 4是 1 代 2.) 4.讲解例 9 (1 虏)出示例 9(教师板书例叙9)小明买了 3 个扣片子,每个 5 角钱,一共用哑了多少钱?(2)师捕: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脚?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教影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贴:珠(3)师:看图思考狞,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农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羞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屑(分小组讨论)(4 尤)---------------------------------------------------------------最新资料推荐------------------------------------------------------ 汇报解答方法.(小组阳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务沼:一人负责口头列式,一溅人负责板书列式,一人负绢责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众(5)再次说明列式冲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债算式里的 5表示每个扣子件 5 角,3 表示买 3 个扣子遭,一共是 3 个 5 角,要求噪 3 个 5 角是多少应该用乘邦法计算)教师要求:加(1)在规定的时间里,洱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能黍完成几道题就完成几道题琶.(2)如果在规定咖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题旨目后,可以思考以下问题么:这几道题有什么共漠同的特点?(都是用乘法旋解答的;这几道题都是求枪几个几是多少.)这几道陶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奶?如果每一道题都能硼用两种方法解答,你更喜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郭归纳质疑师:通过这节课愁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谁?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滴法口诀来迅速的计算. 2 含、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柠3、求几个几还可以训用加法来计算,但是用乘瘴法计算起来比用加法计算耳更简便. 4、我们已胖经学习了 ldquo;求逛几个几 rdquo;的文哎字叙述题和应用题.其实辞把文字叙述题加上不同的践事情就是不同的应用题.椅布置作业(略)3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掌握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种类型的应用题.
2.通过乘法应用题的分析解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分析、比较区别等能力.并使学生们学会简单地分析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3.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学生们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解题、仔细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2×3=2×5=4×2=5×1=
5×3=4×3=5×5=1×4=
2.列式计算.
(1)3个4相加是多少?
(2)5个2相加是多少?
3.师:大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4.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
新授
1.出示例8(教师板书)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1)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各是什么?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出题目中的意思.
学生可以答出:每个人浇4棵,有了3个人,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
(2)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学生回答:每个人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个人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
(3)问:要求3个4棵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3.进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义.
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中的4表示每个人浇了4棵树,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个人再浇树,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个人一共浇了12棵树,也就是3个4是12.)4.讲解例9
(1)出示例9(教师板书例9)
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角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师: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贴:
(3)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分小组讨论)
(4)汇报解答方法.(小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务:一人负责口头列式,一人负责板书列式,一人负责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5)再次说明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算式里的5表示每个扣子5角,3表示买3个扣子,一共是3个5角,要求3个5角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
巩固练习
教师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能完成几道题就完成几道题.(2)如果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所有的题目后,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乘法解答的;这几道题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这几道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果每一道题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归纳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迅速的计算.
2、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
3、求几个几还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但是用乘法计算起来比用加法计算更简便.
4、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几个几” 的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其实把文字叙述题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应用题.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