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测评

合集下载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 第二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 第二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测量体重
新生儿:婴儿磅秤——10kg 1-3岁:坐位测量 3岁以上:站位测量
作业一: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作业①二生:理性远视
①乳牙的生理功能
1.名②词六解龄释齿
2.简②答婴题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①优③势牵原拉则肘
①皮③肤如的何特减点少漾奶
②镶④嵌青式枝活骨动折原则 ②婴幼儿骨骼的特点
③动⑤力呼定吸型运动
后天因素 其他因素 家季污音营营长材庭节染的体增骼刺生根习疾积病养养期矮人,,危格强的激活据惯病 极丰 营 小口春大害锻 心 生 多安 年防富养,季气等炼肺长种排龄治且不子升、功激特儿平良女高水能素点童衡,多增、,分,常的则, 长 土促泌安见膳会儿快壤进,排病食影童,有消如好、能响体秋害化生生传促骨格季物吸长活染进骼发体质收激,病生的育重的,素培、长增较增污有养寄发长差长染益良生育,快以于好虫致及骨的使噪卫身生
教育学的年龄阶段划分法
在教育学上,从妊娠到14岁被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胎儿期 新生儿期 与医学儿科划分法相同。 婴儿期 幼儿前期。指1~3岁。 学龄前期或幼儿期。指3-6岁, 学龄期。指7~14岁。
02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各速系率统长不的度同发比育例不不均同衡
在波某浪一在式年生,龄长有阶发时段育快,过,各程有系中时统,慢的身发体育各是部不分均发衡育的的。比神例经是系不统同,的其。是即大从脑胎,儿在时胎一 儿胎期儿和个时出大期生的身后头长的颅、某(占体些身重年长的龄的增段1长/,2是)其、一发较生育长中一的最直躯快是干的领和阶先短段的小。。的两腿,发育到成人时 出生时较脑小重的约头3颇50(占克身,长相的当1于/8成)、人较脑短重的的躯25干%和;6较岁长时的,两脑腿重。已一相个当人于从成出人生脑 重出的生9到后0%发头。育两儿成年童熟的在,身这头体五部增六只长年增速中大度,了仍由一比于倍后大,几脑躯年发干快育却。迅长速了,两各倍种,生上理肢机增能长、了语三言倍, 发第展一和下年动肢内作增,发长身展了长也四增是倍长比。20较以~快上-2的体5厘。格米发,育増的长特值点为,出称生为时“头身尾长规(5律0厘”。米)的50%;

学前儿童卫生学9

学前儿童卫生学9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测量及评价生长发育的规律◆生长发育概述◆生长:是指有机体的细胞繁殖(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

表现为全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量变。

◆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在功能(包括心理及智力)方面的变化,质变。

◆新陈代谢:有生命个体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同化作用:摄取物质,储存能量。

◆异化作用: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生长发育的阶段划分◆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280天约40周,称为胎儿期。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

◆乳儿期:从出生后28天到12个月称为乳儿期。

◆婴儿期:生后1—3岁称为婴儿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体格发育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快,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加,促进了动作、语言、思维的发展。

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差,个人卫生习惯正在养成,生活还缺乏经验,对外界危险事物没有识别能力,需要防止发生中毒或损伤等意外事故。

◆学龄前期:3—6岁称为幼儿期。

这一时期,幼儿体格发育减慢,但大脑功能发育更为完善,智力发展增快,理解能力逐渐加强,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可进一步用较正确而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运动的协调能力逐渐完善,可以从事一些较细致的手工和轻微的劳动,也可以学习简单文字、图画或歌谣。

因此,这一时期应特别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和智力的开发。

◆学龄期:6-12岁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生长发育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统一完整的过程,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长发育。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又表现为各个阶段典型的特征,据此,分为若干个年龄阶段(新生儿、乳儿、先学前期、学前期、小学生期、青春期等)。

启示: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打基础,后一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基础上发展,为了儿童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打好每个阶段的基础。

生长发育的速度呈波浪形(程序性)生长发育是时快时慢快慢交替的,其生长的速率曲线呈波浪形。

幼儿卫生学 第二章

幼儿卫生学 第二章
第二章
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价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 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 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方法:测前将游锺放到“0”刻度上。测时让
幼儿只穿背心、短裤。 3岁以上幼儿可站在秤 台中央;3岁以下可蹲于秤台中央;1岁以下可 躺着测量。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处于水平 位,读取读数即为体重,以千克为单位 。最 好在早晨、空腹、便后进行。
2、测身高(身长)
工具:量床、身高计
方法:3岁以下:小儿脱去鞋袜, 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 者扶住小儿头部,使其两耳在 一水平线上,颅顶接触头板。 另一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左 手轻压小儿双膝,使下肢伸直 并紧贴床板,右手移动足板, 使之接触小儿足跟,读取量床 上刻度,以厘米为单位
判断正误
1、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的 2、体格发育的速度是呈阶梯状上升的。 3、小儿的动作发育有一定的程序,由头部开始逐渐延伸到下肢 4、胎儿后期是人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的阶段。 5、在儿童各大系统的发育中,运动系统领先发育。 6、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影响。 7、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影响下,儿童成年后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父母的身高,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 8、小儿超过1岁半了,胸围仍小于头围,其生长发育仍属正常。 9、“年龄别体重”比“身高别体重”更能反映儿童身材的匀称程度。
1、身高(身长):反映骨骼的生长发育,身体的发育水平和速度。
第一年生长最快,1岁时75cm左右。 1岁后,身高=年龄×7+75(cm)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评价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评价

03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身高体重法
身高体重法是通过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来 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的方法。
身高和体重是反映儿童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 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生 长迟缓、营养不良等问题。
身高体重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儿童 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
骨龄评价法
骨龄评价法是通过观察和评估儿童骨骼发育的年龄来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
不良习惯
不良习惯如咬手指、张口呼吸等可能影响孩子的牙齿和面部发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习惯,引导孩子改正不良 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5
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
合理营养
均衡饮食
确保儿童获得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均衡的饮食结 构。
多样化食物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 、肉类、豆类等,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营 养需求。
发育过早或过晚
发育过早
发育过早可能增加性早熟的风险,影 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身高。家长 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及时就医咨 询。
发育过晚
发育过晚可能表示孩子的生长发育存 在异常,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曲线 和生理表现,及时就医检查。
不良姿势和习惯
不良姿势
孩子的不良姿势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和体态美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坐姿、站姿等,及时纠正,避免长期姿势不 当导致骨骼畸形。
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格检查, 监测其生长发育状况,以 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 预措施。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 监测其牙齿发育状况,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 题。
定期视力检查
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 监测其视力发育状况,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视力问 题。

幼儿卫生学之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之生长发育

单项选择
1、生长发育最迅速旳阶段是:
A.婴儿期(0-1岁) B.幼儿前期(1-3岁)
C.幼儿期(3-6岁) D.青春发育期
2、下列表述不正确旳是:
A.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旳复杂过程
B.生长发育有一定旳程序,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C.生长发育旳速度是直线上升旳
D.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别性
3、人体出生到发育成熟,增长了四倍旳是:
举例:一种3岁旳小姑娘,身高88厘米,体重16公斤。请综合评价法对
其发育情况作出评价。
查“年龄别身高”表,3岁女童身高旳正常范围是86.5—101.4厘米。小姑娘 是88,属正常
查“年龄别体重”表,3岁女童体重旳正常范围是11.2—17.9公斤,小姑娘旳 体重是16公斤,属正常。
查“身高别体重”表,女童身高88厘米时,体重旳正常范围应是10.3—14.1公 斤。小姑娘身高88厘米,体重16公斤,超出正常范围
变化
• 2、新生儿身体各部分旳比例与成人不同,其 体型是 ; ; 。
• 3、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旳外在因素主要包括: 母亲旳健康状况、_______、 、生活制度、 ______、药物和社会因素等。
• 4、儿童体格发育旳指标包括体格发育 指标 和_____指标。
• 5、生长发育旳形态指标主要 有、 、 、

第一年,是出生后身长体重增长最快(20-25cm,6—7kg)
峰 第二个突增阶段:青春发育期,体现为向心发展规律
身体各部分旳增长幅度:头部增长1倍,躯干2倍,上肢3倍,下肢4倍
(四)身体各系统发育是不均衡旳,但又是统一协调旳
神经系统领先发育 ,6岁时脑重已达成人旳90%
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 第一种23年发育尤其迅速,10岁左右达高峰

幼儿生长发育测量及评价

幼儿生长发育测量及评价
101.6 102.2 102.8 103.4 104.0 104.5
+2SD
93.0 93.9 94.8 95.7 96.5 97.3 98.1 98.9 99.7 100.5 101.2 102.0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0 105.7 106.4 107.1 107.8 108.4 109.1
五、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一)指数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是指根据人体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编成 指数,以评价发育水平、体形、体质或营养状态的方法。
(二)离差评价方法 离差评价方法是将个体幼儿的发育数值与作为标准的均
值及标准值比较,来评价个体幼儿发育状况的方法。常见的离 差评价方法有等级评价法和曲线图法。
18.5
15.0
18.7
15.2
18.9
15.3
19.1
15.5
19.3
15.7
19.5
15.8
19.7
16.0
19.9
16.2
20.1
16.4
20.4
16.5
20.6
16.7
20.8
16.9
21.0
17.0
21.2
17.2
21.4
17.4
21.7
17.5
21.9

-2SD
80.9 81.7 82.4 83.2 83.9 84.7 85.4 86.2 86.9 87.6 88.2 88.8
幼儿胸围的测量
(五)坐高及测量
坐高是坐位时从颅顶点到臀部接触底座平面的垂直高度,可表示躯干的发 育情况,与身高相比较能反映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幼儿坐在坐高计上,骶部 紧靠量板,身体坐直,大腿与量尺成直角,头部、颈部正直;测量者调整坐高计 头板使之平贴幼儿头顶并轻压头发,保持头板与量尺垂直,读数即为坐高。坐高 以厘米为单位,测量误差不能超过 0.1cm。

幼儿卫生学婴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婴儿的生长发育

0-3个月
4-6个月
7-9个月
新生儿期,主要任务是 适应新环境和生理调节。
婴儿期,主要任务是开 始添加辅食,促进消化 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爬行期,主要任务是训 练婴儿爬行和肢体协调
能力。
10-12个月
学步期,主要任务是训 练婴儿站立和行走的能 力,促进骨骼和肌肉的
发育。
02 婴儿生理发育
身高与体重
感谢您的观看
肌肉与脂肪
肌肉
新生儿肌肉发育尚未完全,逐渐增加 肌纤维数量和体积。
脂肪
新生儿脂肪含量较高,有助于维持体 温和保护脏器。
生理机能发育

新生儿期
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 如呼吸、循环等系统。
消化系统
新生儿消化系统逐渐成熟, 能够消化母乳或配方奶。
神经系统
新生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 对外部刺激逐渐产生反应。
味觉和嗅觉发展
婴儿出生时就有味觉和嗅觉, 这些感觉在婴儿的饮食选择和 情绪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认知发展
注意力发展
婴儿的注意力逐渐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注意,他们开始能够专 注于某项活动并抵制干扰。
记忆力发展
婴儿的短期记忆逐渐增强,长期记忆也开始形成,这有助于他们认 识和记住事物。
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发展
人际关系
婴儿开始对他人产生兴趣,与父 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建立亲密关系。
同情心和道德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开始表现 出同情心,并开始理解基本的道
德规范。
游戏和玩具选择
婴儿开始对玩具和游戏产生兴趣,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学习和探索
世界。
04 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
基因决定了婴儿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肤色等。

第二章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测评

第二章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测评
第二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测评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生长发育的概念 发育以 是 为基础,生长是 的变化 的增加,发育

学习、了解年龄阶段划分法(不用在本子上写) 婴幼儿部分系统发育特点与训练对策(不用在本子上写)
第二节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的五大规律 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体现在那两个方面? 影响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因素?
气质可分为

、和

第三节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有哪些?
第四节 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包括 和 。 形态指标包括 和 。其中, 指标。 、 和



形态指标、生理功能指标、心理指标的定义。 、 、 是最基本的

是反映小孩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胸廓的最大围度。 和 和 为骨骼肌系统的基本指标 为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为呼吸系统的基本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不良习惯
3. 习惯性阴部摩擦
(1)表现
幼儿用手抚弄自己的生殖器,或用其他方式刺激阴部的行为习惯被称为 习惯性阴部摩擦。多面部潮红、眼神凝视、表情不自然,有时还伴有出 汗、气喘等。多于入睡前、睡醒后或独自玩耍时发生,可持续数分钟。
(2)原因
①外阴部瘙痒 ②无意中接触性器官,感受到快感
③衣服过紧(尤其是内裤)。
幼儿心理健康的特征
行为统一和协调
智力发展正常
性格特征良好
健康 心理
情绪稳定,
情绪反应适度。 乐于与人交往,
没有严重的 心理卫生问题
人际关系融洽。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与矫治
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往往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因此有学者称“心理卫生问题”为“问题行为”。
顽固性不良习惯:吸吮手
指、咬手指甲等。


③消除引起小儿精神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
使小儿有信心治愈遗尿症。用劝慰使小儿不因遗尿有精神负 担。当遗尿减少时给以鼓励。

④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避免过度疲劳,白天可安排 1—2小时的睡眠,以免夜间不易觉醒。
五、不良习惯
1.吮吸手指
(1)表现
① 婴儿在饥饿时吸吮手指是正常的现象。
② 幼儿在疲劳、厌倦、恐惧或受惩罚后也会出现吸吮手指的现象。一般 会随年龄增长自行消退。
神经系统优先发育
淋巴系统发育最快 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具体发育规律
1 2 3 4 5
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抬头、抬胸、坐、站、行 先臂后手、先腿后脚 一把抓——手指取物 语言的发育:咿呀学语——组词成句 思维的发育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性别、内分泌
生活 安排
适外反 应表应 力活灵 强泼敏 ︒︑︑
善比坚 于较韧 坚安而 持慰迟 ︒︐缓 ︐
孤多 僻愁胆 心善小 细感︑ ︒︑
婴幼儿心理卫生健康
Made by Vero
婴幼儿心理特点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 从好奇开始的 ① 探索性动作 ② 喜欢提问
好奇 心理 好游戏 心理
模仿
心理
好户外 心理
喜欢模仿是幼儿天性, 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① 以身作则 ② 营造良好环境
三、睡眠障碍
3. 梦魇 (1)表现
做恶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在惊醒或
被唤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
等,对梦境有片断记忆。
(2)原因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 躯体患病(上呼吸道感染、肠寄生虫病) 睡眠习惯不良


防治措施
A
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 培养开朗的性格 及时治疗躯体疾病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
B
C D
四、功能性遗尿症
(1)表现
幼儿对大小便的控制,一方面是基于大脑发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 另一方面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若5岁以后经常(每月至少有2次以 上)在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于睡觉时醒来自觉地排尿,则将出 现遗尿问题。男孩多于女孩。
(2)原因

精神因素:① 受惊、不安情绪;②偶尔遗尿,被责骂后,害怕再犯
排尿习惯不良:① 尿布时间过长 ②长时间坐在便盆上,边玩边尿 夜间睡眠过深



梦境影响:有时孩子会因为梦见上厕所而真的开始小便
(3) 预防和矫治措施

①加强自觉排尿的训练,从小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在小儿 10—18个月时,就应开始训练自觉地控制排尿。 ②晚餐后要适当控制饮水量,上床前排尿,在孩子习惯尿床 前半小时将其唤醒,使其在清醒状态下排尿。
01 02 03 04
发音障碍 肌肉紧张 伴随动作
常伴其他心理异常
躯体疾病
(患流感、麻疹或大脑外伤后) 大脑皮质功能减退所致 模仿他人口吃逗乐养成习惯 比如受惊吓、环境的变化、 父母去世、严厉的惩罚等 语言发展跟不上思维速度
不良习惯 精神紧张 阶段性口吃
矫治措施
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 的现象,保证和谐宽松的环 境。
1. 恐惧 (1)表现
恐惧是学前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它区别于学前儿童对某些事物表现出的一般意义上的惧怕,而
是指对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产生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
(2)原因

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共鸣性的学习


受恐吓的结果
(3)预防和矫治措施
①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经常清洗生殖器和外阴,保持清洁和干燥;养成良 好的睡眠习惯,上床就入睡,醒来就起床,不在床上逗 留时间太长,被褥不可太厚;衣着勿过暖,裤子不要太 紧。
②若发现有寄生虫感染及早治疗。 ③对习惯性阴部摩擦行为不过分关注和错误强 化,而要安排其感兴趣的活动,将法其注意力 转移到游戏活动中。
B
C D
三、睡眠障碍
2. 梦游 (1)表现
深度睡眠中的不完全清醒状态。
(2)原因

心理因素(多数):睡前过于兴奋或疲劳;心情紧张、不愉快 生理因素:部分疾病(偏头痛等)
(3)矫治
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无需特别治疗。 发作频发者可服用镇定剂。 但如同时存在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则应至医院进一步检查。
心身疾病的影响
小儿个性的影响
家长的态度影响
心 理 因 素 对 疾 病 的 影 响
身 体 疾 病 对 心 理 的 影 响
对学习技能的影响
对小儿自我意识的影响
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4.对儿童进行 3. 加强保健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心理咨询
5.培养幼儿学会调 整自己的情绪
合理要求、合理宣泄情绪
(2)原因

心理因素(多数):睡前精神紧张或周围环境突变 环境因素:室温过高、空气污浊,盖被过厚,手压胸口,晚餐过饱
生理因素: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使其睡眠受骚 扰,也导致夜惊
防治措施
A
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 改变不良睡眠环境 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正确对待
嘲笑、模仿、厌恶 打骂、不耐烦等
宽松环境
用简单的方式一问一答,语气平静、 柔和,使幼儿在说话时呼吸逐渐正常。 辅以朗诵、唱歌,训练语言连贯性。
语言训练
注意分散幼儿对口吃的注意 力,不要过分强调。
转移注意
二、缄默症
(1)表现
缄默症是指言语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智力正常,由于精神问题 引起的缄默不语。表现为在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拒绝讲话,但在家中
营养
疾病
体格 锻炼 环境污染、药物 季节、气候等
儿童生长发育指标
01
03
02
形态指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身高 头顶到足底的 全身长度 PART 1 胸围 胸围是胸廓的最 大围度。 PART 4
体重 体重为各器官、 系统、体液的总 量。 PART 2 坐高
头围 头围是反映小孩 脑发育的一个重 要指标。 PART 3
智力发展正常
01 02
健康 心理
乐于与人交往和 人际关系协调 情绪稳定与协调性
健全个性特征
05
反应能力适应和行 为协调
04
03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遗传 因素
1 动机 A B
先天的 非遗传 因素
2
情绪
3 自我意识
后天的 脑损伤
C D
人体 其他系统பைடு நூலகம்的疾病
社会因素
1 家庭
2
社会
3 托幼机构
感觉统合 失调
E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测评
Made by Vero
概念。
生长
人体的生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 可以度量衡测出来的变化。
发育
发育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分化
和不断完善,以及体力、智力和
心理的发展。
儿科的年龄阶段划分法
婴儿 期 新生 儿期 胚发 育期 胎儿 期 幼儿 期 学前 期 学龄 期
青春 发育
妊娠初的 1-8周
心理健康
广义: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以发挥人更大 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狭义: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对环境影响敏感,易受影响。 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不仅可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还可促进其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的正常发展, 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对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心理健康的标志
(4)矫治
1. 2. 3. 4.
培养好习惯 消除寂寞感 耐心引导 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或幼儿喜爱之物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五、不良习惯
2.咬指甲
(1)表现
咬指甲的行为常发生在心理紧张之际(如遭到严厉斥责),有这种行为 的幼儿经常不能自制用牙齿将长出的指甲咬去,严重者可将手指指甲咬 得很短,甚至咬得甲床出血。
躯干的长度
PART 5
生理功能指标:身体各系统、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脉搏、心跳、 血压
PART 3
骨骼肌系统
肺活量
握力、背肌力
PART 2
PART 1
心理指标:一般通过感觉、直觉、语言、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
力和性格等进行观察。
容不易 易受兴 激约奋 怒束︑ ︒︑
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一岁走
抬头:2个月
至4个月仍不能抬头 需注意
翻身:3个月
行走:一岁 坐:6个月
站:10个月 爬:8、9个月
婴儿视觉发育特点
01
1个月的婴儿可注视 人脸或鲜艳的玩具
02
2个月目光 能随物体移动90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