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师资格证理论精讲教学实施与评价讲义

合集下载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3个)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3个)

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3个)第一篇: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3个)模块一资金时间价值一、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量。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分有单利和复利两种。

1.单利单利是只对本金计息,对利息不计息。

2.复利复利是不只是对本金计息,对利息也计息。

二、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复利公式(一)终值现值终值(已知现值求终值):现在一次性支付(或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经过若干计息期后可获得(或支付)的本利和。

已知现值求将来值,现值终值的计算公式:F=P×(1+r)n(二)现值现值,即现在的价值,指发生在现在时点的资金价值。

把终值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

终值现值(已知终值求现值),已知将来值折算成现值,其计算公式: Fn(1+r)P=(三)年金1.年金终值(已知年金求终值)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末等额收付款项,n期末的复利终值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1+r)n-1rF=A2.终值年金(已知终值求年金)终值年金是指为了在第n期末一次性收取(或支出)一笔款项,现在需在每期期末等额投入(或存入)的金额。

rn(1+r)-1 A=F3.年金现值(已知年金求现值)年金现值是指为在每期末收取(或支出)等额款项,现在需一次性投入(或存入)的金额。

其计算公式为:(1+r)n-1nP=Ar(1+r)4.现值年金(已知现值求年金)现值年金是指现在一次性投入(或存入)一定的金额,则在每期末等额收取(或支出)等额款项的数额。

其计算公式为:r(1+r)nn(1+r)-1 A=P模块二收益法一、收益法的基本含义所谓收益是指一定期限内收入超过费用的部分。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二、收益法的基本前提(1)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2)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七讲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精讲班

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七讲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精讲班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有出示新闻事实的,有讲述传奇古事的,有传达生活哲理 的,等等。情感上,或表达思国怀乡,或追念师友亲人, 或展现民族精神,或抒发人生情怀,等等。根据课文特点 及其差异来处理课文时,便可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教学重点。 2.分析课后练习题设置特点 课后练习题的设置特点同样能体现出对应课文的教学重点。 例如:《再别康桥》课后题“研讨与练习”要求,从音韵、 节奏、句式和用词等方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并理解诗歌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1.分析单元整体内容 语文教材中个单元通常隐含单元主题,同一单元下课文的 主题相同或相近。抓住单元主题,便能形成对单元课文整 体特点的认识,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例如:某教材某单 元的单元主题为“人生”,其单元下设置的课文均侧重于 对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进行表现。由这一单 元主题可知,“正确面对人生困难,走好人生之路”是本 单元教学重点之一。
前言
题型
题量 每题分值 (道)
单项选择题 15
3
总分 合计(分)
45
150
案例分析题 3 20/8/12 40
教学设计题 3 20/20/25 65
前言
二、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题型。在历年真 题中,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理念 与教学法两大方面。试题一般为15道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约占总分值的30%。2015—2017年真题中单项 选择题的知识点考查题量统计如下: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精讲班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6)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熟悉现行通用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 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考点聚焦】 1.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偶有主观 题要求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 2.对于语文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考生应在掌握其理论知 识的基础上,学会结合案例,灵活分析,灵活运用。

关于评课的理论和实践

关于评课的理论和实践

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一、什么是评课?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依据教学论的有关原则,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评课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更是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课,不仅能够诊断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过程中体现出的“美中不足”,从而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更有助于发现每个教师的教学“亮点”,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调动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考:评课评什么?评课应关注什么?怎样处理好评课过程中不自觉地偏离主题的问题?课堂教学价值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二、什么是教学?①教学即“沟通”,即“合作”。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强调“沟通”、“合作”。

②“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在教学目标规范下,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的过程。

强调“教”与“学”的结合。

③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这两个范畴中相互交往和互动的过程。

强调“交往”和“互动”。

④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强调“教”与“学”的统一。

⑤‘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⑥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总结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三节教师观知识点总结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

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讲师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2.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

《课程与教学评价》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评价》PPT课件
语、综合评语 • 由班主任一个变为全员参与。
• ”优点+希望“型评语
• 该生在本学期里,思想上能遵守学校的各 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关 系集体,且能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学 习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按时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进步较大。 希望今后多注意锻炼身体。
“个性+期望”评语
会学一个都不能少。
标准之三 大气
三个“敢于” (要敢于摆脱教材 的束缚,要敢于摆脱教案的束缚,要 敢于摆脱原定思路的束缚)
三个“不要” (情节不要太多, 环节不要太细,问题不要太碎)
三个“关注” (关注学生的需要, 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欲望)
标准之四 灵气

巧、新
部分资料来源于何润伟: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研究
档案袋评价法
• 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 的有关材料,学生作品、反思,及其他相 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 和进步的状况。
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
• 综合性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 发展性评价: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
和提高 • 多元化评价:评价内容、标准和方法要多
元化 • 过程性评价“名利之争”
“学术之争”
2.从评价重心上看,由关注老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 生的学
“主要关注教师的教”
“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又要关注学生的学”
“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3.从教学目标上看,由单一目标转变为多元目标
“单纯追有求的知识时目候标,,以我学们生掌不握能数直学知接识为为教自学己的做最终事目,的”但 是可以为别人做事,这样收获的总和还是一样 的“以,知这识技就能是为基生础活,中重视的培交养学换生律的。应用意识和发现问题、

2021粉笔科目二理论精讲1的笔记

2021粉笔科目二理论精讲1的笔记

理论精讲 1-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说在课前】接下来 14 次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课程由钱老师进行讲解,希望大家利用 14 次的课程将科目二的知识牢牢掌握在脑中。

目录1.说在课前2.考情综述3.内容详解【解析】今天课程主要分为三步:1.说在课前:主要讲解上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考情综述:简单回顾科目二的考情。

3.内容详解:介绍科目二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说在课前【解析】说在课前主要讲解在上课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卡顿怎么办?退出重进进度?零基础的学生接受有问题?课后有答疑时间积极互动呦!【解析】1.卡顿怎么办:如果不是老师的问题,一般退出重进就可以解决。

2.上课进度:这次安排了 14 次理论精讲课,因此老师在上课时语速不会太快,保证零基础、小白的学生能够接受。

3.有问题:上课的时候如果没有听明白,有问题时,课后有 10 分钟左右的答疑时间,到时候再回答大家的问题。

4.上课时可以积极互动。

5.上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备考,迎接考试,营造融洽、快乐的氛围,轻轻松松拿得证书。

直播课表【解析】1.课表可以截屏储存在手机里,方面大家安排时间。

2.尽量来听直播课,咱们的课程也是可以回放的。

学习方法课前:预习、了解课中:理解、掌握课后:梳理、记忆【解析】1.课前:预习讲义,了解内容。

提前下载课件,一般会在课程当天的早晨上传,大家重点预习老师课件中彩色、红色标记的地方。

2.课中:理解,把课上的内容理解透彻,掌握所学的知识。

(1)仔细听讲:理解关键词。

(2)记笔记:如果来不及记笔记,以听为主。

如果有些地方没有记录下来,可以记标记,课后补回放补充笔记。

3.课后:每天上完课后有思维导图,大家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总结。

大家可以准备教师资格证的梳理本,争取每天梳理,每天做总结。

考情综述题型梳理单选题21*2'=42’(28%)辨析题4*8'=32’(21%)简答题4*10'=40’(27%)材料分析题2*18'=36’(24%)70 折 95【解析】考情从题型和分值两个角度说明:1.题型梳理:主要包括四种题型。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ppt课件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ppt课件
17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内容
一、教学评价的分类概述
由于出发点的标准不一,评 价专家们对教学评价的分类 各不相同(如左图),就教 学评价这一领域而言,布卢 姆的分类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他以评价发挥作用即“功 能”为分类依据,从而划定 了与学校教学有关的常用评 价类型。
18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内容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含义和功能
对教师的评价
教学思想:从教学的宏观模式看,是素质教育模式,还是应试教育模式;是对社会需求和学生终生 发展负责,还是对学生一己一时(升学)负责。从教学的微观过程来看,教授与反馈是否注意到教育对 象的全体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等是否有所偏废或顾此失彼的现象。 教学态度:教学态度是否严谨认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看: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对教材、课标 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把握准确;二是课前准备是否充分;三是课堂表现是否能严肃,不夸夸其谈。 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否灵活且符合教学 规律;教授行为能否引起有效的学习活动;对课堂偶发事件,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逾轨;教 师能否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 知识素养,包括两方面:知识面,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气质表现, 精神状态是否饱满,仪表体态、举手投足是否得体。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体现学生在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度。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问卷法、 观察法与谈话法的形式来检测学习效果。 4
19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内容
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
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随时了解教学动态, 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强化、及时调整,使教学活动在监控中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 期目标。

《教育评价学》完整讲义 史上最全

《教育评价学》完整讲义 史上最全

《教育评价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育评价学英文名称:Education Evaluation课程编号:0502812017学时数及学分:54学时3学分教材选用:《教育评价》,涂艳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教育评价学是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育评价是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物或人物做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管理以及做出促进教育进步的决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课程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原理,熟知中小学教育评价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了解正规的评价制度,制定适宜的评价方案,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系统,具备明确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采集信息和对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

◆课程要求:为了达到课程目的,在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由于教育评价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所以教材选取应理论性不要太强,更倾向于实践性。

2. 教育评价学是建立在教育学原理、教育统计学及教育测量等课程基础之上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此要求学生结合教育学原理、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

二、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6学时)——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的类型、教育评价的功能、教育评价的模式◆第二章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4学时)——西方教育评价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教育评价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原则(4学时)——教育评价的理念、教育评价的原则◆第四章教育评价的程序与方案设计(4学时)——教育评价的程序、评价方案设计◆第五章量化评价方法(3学时)——量化评价方法概述、教育测量与评价、标准化测验、指标量化考评法◆第六章质性评价方法(6学时)——质性评价方法概述、表现性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作品分析法◆第七章学生与学习评价(上)(6学时)——学生评价观的变革、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学生评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评价案例分析◆第八章学生与学习评价(下)(3学时)——学习评价概述、学生学业评价、学生评价案例分析◆第九章教师与教学评价(6学时)——教师评价、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工作评价(3学时)——班主任评价、班级工作评价、班级工作评价案例分析◆第十一章校长与学校评价(3学时)——校长评价、学校评价、学校评价案例分析◆第十二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6学时)——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的凸显、课程评价概述、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评价案例分析三、教育评价学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教育学原理、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为学习基础,并与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精讲-教学实施与评价 1理论精讲-教学实施与评价1(讲义)教学实施目录/CONTENTS提问反馈纠错课堂活动管理一、提问作用、问题分类、提问注意事项课堂提问的作用单选、简答、分析P1901.增进师生交流2.集中学生注意力3.引起学生兴趣4.促进思维发展5.锻炼表达能力6.检验学习效果真题演练1.【2019上】By asking the question,“Can you list your favorite food in English?”,the teacher is using the technique of _______.A. elicitationB. monitoringC. promptingD. recasting问题的分类1.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单选、简答、分析P191封闭性问题closed questions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回答时只需借助再认或再现;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有多个不同的答案,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回答时需按照一定逻辑,借助相应的证据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解释和验证。

2.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单选、简答、分析P191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教师已经知道答案或答案能在相关工具书中找到,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字面理解。

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也称真实性问题,即教师不知道答案或者没有预设的答案的问题,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更多的信息。

问题的分类单选、简答、分析P191封闭性问题closed questions VS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 VS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真题演练1.【2019上】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display question?A. What part of speech is“ immense”?B. How would you comment on this report?C. Why do you think Hemingway is a good writer?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aracters in this novel?2.【2018下】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referential question?A. Where was Yang Liwei born?B. Who is the first Chinese astronaut?C. Why do you think Yang Liwei is a great astronaut?D. When did Yang Liwei begin his historic space travel?3.【2017下】The most suitable question type to check students' comprehension and develop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is____.A. rhetorical questionsB. referential questionsC. close questionsD. display questions【2019上】教学情境分析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下面是某教师一节课导入环节的教学实录,单元话题为Animals in danger。

T:Hi,Class!Let's look at these pictures!Can you tell us what animals they are?Ss:Elephants!/Tigers!/Monkeys!/Dolphins!T:Let's see what these animals can do. Can elephants swim?Ss:Yes.T:Can tigers swim?Ss:Yes.T: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S1:Pandas.T:Why do you like them?S1:Because they are cute.T:Great!Anyone else?Do you like tigers?S2:Yes.T:Why?S2:Because they are brave.T:Can you tell us where they live?Ss:In the zoo. /In the forest. /In the cage.T:Look!(pointing to the tiger in the cage)Why are they sad?Ss:…根据所给信息从下列三个方面作答:(1)列出该教师运用封闭式和开放式提问的各两个例句。

(12分)(2)分析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各自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12分)(3)分析该教师提问的两个特点。

(6分)参考答案(1)封闭式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是限制性的,只能评估学生对特定知识的了解。

例句:Can elephants swim?Can tigers swim?开放式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它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用能力,语用信息量较大例句: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Why do you like them?(2)封闭式问题:优点: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固定的,有利于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目标语,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

缺点:封闭式问题属于机械性操练,学生只需要回答出特定答案,没有过多的思考,不能起到发散思维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开放式问题:优点:开放式问题的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开放式问题, 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答案,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真正运用语言的能力,做到启发式教学。

缺点:与封闭式问题相比,开放式问题较难,所以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完成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教师应用不当的话,可能会起不到作用,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3)特点:①该教师在导人环节采用了封闭式提问以及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使提问方式多元化。

这两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学生,也有各自的作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提问方式的优势,削弱两种提问方式的劣势,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②该教师的提问方式富于变化。

该教师没有让学生采用单一的回答方式,而是让学生自愿回答、齐答和指定学生回答,注重了问题的广度,这样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度的参与感和紧张感,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单选、简答、分析P1911.针对性(围绕目标)2.启发性(引导学生)3.趣味性(灵活多样)4.广泛性(面向全体)5.积极性(鼓励引导)小总结:二、反馈形式、作用反馈形式单选、简答、分析P1921.口头反馈Oral/书面反馈Written2.直接反馈Direct/间接反馈 Indirect真题演练【2016上】简答题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简述外语教学中反馈的两种主要类型(8分),列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三种途径,以便及时给予反馈。

(12分)参考答案:(1)教学反馈的类型:口头反馈与书面反馈。

口头反馈(Oral feedback):指对学生口头的回答、书面作业等提供口头的信息,包括直接改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行纠错、引导学生互相纠错等。

书面反馈(Written feedback):一般指对学生课后作业或测试结果等提供书面的评语或评价,如写评语、批改作业、打分等。

(2)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三种途径:①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示学习重点,巩固课堂教学,获取教学反馈,加强师生交流。

②测试:测试包括口试和笔试。

笔试包括听力、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语言知识考查等,可以检验学生的基本英语水平。

口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表达的流利程度、表达的可理解度、用词恰当等表达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当然还要对学生所使用的交际策略、所具有的跨文化意识、表达中的行为。

③调查表:主要用于在学生学习某一单元、某一课之前所进行的简短调查。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

三、纠错原则、技巧纠错原则单选P1941.区别对待全局性差错与局部性差错2.区别对待系统性差错与语误3.合理把握纠错时机4.合理变换纠错主体纠错技巧单选、简答、分析P195一、直接纠错法(Explicit correction)You should say.../No,you shouldn't say that./Read after me./Pay attention to.../Oh,you mean.../We don't say...in English. We say...T: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this morning?S:I have a bottle of milk, an egg and two cakes.T: Oh,You should say “I had a bottle of milk...” Read after me, please.S:Oh, sorry. I had a bottle of milk, an egg and two cakes.二、间接纠错法(Implicit correction)单选、简答、分析P1951.重述法(Recasting)部分肯定之后的纠正S:He is watch TV.(第一次表达)T:He is watch TV? Patrick is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 on TV.(重述)S: He is watching TV.(第二次表达)T:Right. Go on please.S:She's do her homework.(第一次表达)T:She's doing her homework.(重述) Oh, she has a lot of homework to do.S:She's doing her homework.(第二次表达)2.重复法(Repetition)单选、简答、分析P195Once more./Pardon?/Repeat please.S:I made my birthday cake last night when I was in bed.T:Er? Who made your birthday cake?Once more.S:My mother.T:Oh, your mother. And then repeat it please.S:My mother made my birthday cake last night when I was in bed.3.强调法(Pinpointing)重读、拖长、升调T:Where did you spend your holiday this summer?S:I go to Qingdao for my holiday.T: You GO(?)to Qingdao?S:Oh, I went to Qingdao for my holiday.4.启发法(Elicitation)单选、简答、分析P196“How do we say...in English?”;以目光或手势;提供几个相关选项;请另一位学生提示或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