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书心得[精选3篇]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心得[精选3篇]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心得[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756a9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0.png)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心得[精选3篇]【读列夫托尔斯泰传心得第1篇】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托尔斯泰传》。
在这部传记里,讲述了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的后半生,从中我简单而清晰的看到了托尔斯泰的老年、晚年的生活。
托尔斯泰一岁丧母,九岁丧父,使他幼小的心灵扎下了痛苦的种子。
他长大后初时寂寂无名,直到后来写了鸿篇巨制《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虽然我还没看过这些不朽著作,但我从他的一生经历中,看到了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这位大师曾经严厉批评贵族奢侈的生活。
他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了,他在自己房间里放了各种农具,自己的衣服穿得十分朴素。
他在82岁高龄时离家出走,中途患病,病逝于一个叫阿斯塔波沃的小火车站。
在这部传记里,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托尔斯泰,而且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思想的伟大作家,他的精神永远名留千古!【读列夫托尔斯泰传心得第2篇】在暑假的闲暇之余,我翻开了《托尔斯泰传》,体会列夫·托尔斯泰的生活。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他的目光是那么特别,以至于他这种无法抵御的目光,让别人根本不敢在他的面前撒谎。
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非常长久,而且对死亡是那么畏惧。
但是最终,他还是平静的看待了死亡。
但是,他却对所有事物都冷淡了。
托尔斯泰从五十岁开始一直到去世这段时间,他完全是为了生活的意义和对生活的悟解而生活的。
他为了真理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拯救自己,而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他为这一项任务付出了生命,这一切使他成为了英雄!托尔斯泰去世了,但是他与世界的关系继续对人类产生着作用。
他的作用凭着他的理智和爱心增强,而且会像一切生物那样没有停顿,也没有终结地生长。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感慨万分。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只是在于助长人生的爱。
”我们应该好好生活,每天都要活得有价值,不能只知道享受,。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记心得5篇优秀作文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记心得5篇优秀作文a;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
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记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记心得1“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
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1.一颗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发出光焰,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
在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并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
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在有暇之余,我翻开了《列夫·托尔斯泰传》,从而来体会一下托尔斯泰的人生成长的艰辛历程。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
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成绩平庸,他是孤独的。
在他家庭的回忆中,好几个人为托尔斯泰采作他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亲王沃尔康斯基,叶卡捷娜二世时代专制的贵族代表;他的母亲,玛利亚公主,这温宛的丑妇人,生着美丽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辉,照耀着《战争与和平》。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但是他至少还能保持若干关于父亲的回忆。
这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
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
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
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国作家,成为了“俄-国的一面镜子”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三篇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三篇这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三篇,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阅读鉴赏。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这句话,出自俄罗斯著名作家。
他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文学家、思想家,更是被人们成为俄罗斯文坛泰斗,他主要的作品都写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腐bai 现象,而且他用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
在19世纪末,重重的黄昏下,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一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
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曾经,托尔斯泰有着很大的一笔财富,但是,他挥金如土,欠下一对债务,并与社会上那些不良少年来往。
他的二哥在还完他那一屁股债后骂他,凶他,让他如梦初醒终于走上了正途。
他自己说,他五岁时便已经第一次感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
”是啊,人生不是享受,但我觉得苦役也不十分沉重。
被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
托尔斯泰不喜欢繁华的生活,外出时他总是粗布大衣,因此也不会不会有人想到这“位”老头就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二】今天我怀着敬仰之情读了《我的父亲列夫托尔斯泰》这本书。
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作者塔基扬娜托尔斯泰是托尔斯泰的长女曾长期生活在他身边。
父亲是她一生最敬佩的人。
和父亲交谈是她最快乐的事。
可以说,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他是一个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人。
他从不会因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骄傲自大。
本书主要讲了托尔斯泰一家人的生活、思想、穿凿和交往的独特回忆录。
当作者儿时的老师哈娜因病要离开他们时,通过父母及家人的.劝导下作者终于和哈娜依依不舍地告别。
至于列夫托尔斯泰老年为什么离家出走本书作者作了详细的介绍。
那是因为后来到了老年他受不了家人们过那种奢侈豪华、游手好闲的生活。
他认为他不能对孩子们有害的环境中对他们进行教育。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心得5篇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心得5篇《托尔斯泰传》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著,讲述了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心得,欢迎阅读!《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心得1“我觉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这一笑增加了脸上的魅力,这脸就是美的;如果这一笑不使它发生变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这一笑损害了它,它就是丑的。
”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有名的文学大师,他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至今光芒依然四射。
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鸿篇巨制,它们对世界文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寂寞和孤独的。
他死后,遗体被安葬在安静的森林中,没有墓碑和十字架。
可他用毕生精力所铸就的人性光辉已经竖立了不朽的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十九世纪文学的封顶。
茨威格称这是“最美丽的坟墓”。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随时身上都会带着笔,他会将他偶然想到的灵感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
如果我能经常带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就能够把日常喜闻乐见的事情记下来,那么,写起作文来就水到渠成,不再那么费力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平时养成良好习惯,不断积累知识,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心得2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
在我博览群书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苏联的著名作家。
他一开始酝酿写小说时,用了4年的时间也没写成。
后来,他当了个下级军官,来到了勤劳的村民身边,同时被当地的景色所吸引,从此,他不再凭空编造故事,用真实的感受终于写完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光辉巨著。
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后,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联想起冯骥才爷爷来我校讲座时的话:“把随时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要日积月累”其实,生活中的人和物都是写作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一篇优秀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感触[精选3篇]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感触[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03b5b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a.png)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感触[精选3篇]【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感触第1篇】最近忙中偷闲,阅读了列夫.托尔斯泰大师的三部经典小说。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对俄罗斯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把一些零散的感受写下来。
俄罗斯是从东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国家,当时叫大公,大的封建王侯。
经历几代封建帝王,俄罗斯发展为帝国。
但其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化的历程较西方欧洲国家晚了100-200年。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向资本主义改良。
托尔斯泰出生于1828年,经历了封建王朝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三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人翁都特别爱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战争,思考贵族,思考婚姻,思考爱情,其实都是托尔斯泰自己在思考,托翁有着极其丰富,极其敏感的思维能力,精神世界充满了矛盾和奇特的想法,可称其为大师,哲学家,思想家。
尤其是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对贵族和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憎恨,对善和爱的追求,这都是人性的光芒,值得我们永远去崇拜和敬畏。
具体来讲,战争与和平。
说实话这步大作实在是太大了,好像我一年前就在读了,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篇幅,历史跨度,人物繁多,真是看的头大。
最近终于继续读完了。
回头看看,大家都说这是史诗般的小说。
四个家庭为线索,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痛苦,也带来了团结。
和平来之不易,领悟到生活的意义更难能可贵。
卡列宁娜,据说是经典小说中最具有气质和魅力的女主角。
惊艳的出场,悲剧的结尾,让人唏嘘。
可以说她为了爱情自由而斗争,也可以说她出轨不忠。
但爱情,亲情,真诚没有错,在那个充斥着谎言和虚伪的年代,安娜注定是一场悲剧。
复活,篇幅较短,内容简单。
但思想更加成熟,是三部中的最后一部。
毫不客气的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和悲剧,最后主人公终于在新福音书中得到思想的解脱,唯有爱,善,包容可以拯救这个社会。
零散的一些记忆:俄罗斯人喜欢决斗,东正教是他们的信仰,农奴的悲惨,贵族奢糜的聚会,情妇的堕落,库图佐夫将军的爱国高尚,法俄战争,思考思考不断的思考,出生死亡结婚生子的描述,监狱等等。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通用3篇)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通用3篇)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托尔斯泰传读后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托尔斯泰传读后感(通用3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篇3托尔斯泰传读后感托尔斯泰,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托尔斯泰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实的托尔斯泰的一生。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真理和自由。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的成长历程。
他从小就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才华,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挣扎和矛盾。
他曾经追求过贵族的荣誉和地位,但在经历了一些社会事件后,他开始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和反感。
最终,他选择抛弃一切,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
托尔斯泰的流浪生活并不是孤独的,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共同追求真理和自由。
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人类的思考,他的思想深刻而真挚,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他的文学风格独特而富有感染力。
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的托尔斯泰。
总的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生命历程充满了挣扎和矛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真理和自由。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他的精神。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篇4托尔斯泰传读后感托尔斯泰,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在阅读托尔斯泰传后,我被这位伟大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托尔斯泰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挑战。
他出身贵族,却对社会现状有着深切的关注和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不断探索和尝试,希望找到一条能够让他与世界和谐共处的道路。
在阅读托尔斯泰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与妻子索菲亚之间深深的感情。
他们的爱情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虽然他们的感情经历了种种考验,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一起走向死亡。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有感[精选3篇]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有感[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2c8b1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7.png)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有感[精选3篇]【读列夫托尔斯泰传有感第1篇】“天将降大任于是他,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所体现。
他第一次感到“人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是在五岁,他所经过的时期如他所说的荒漠的青年时期,被一阵阵狂热的疾风扫荡着,他是孤独的,他的头脑处于永远的狂热境界中。
他如猴子一般丑陋,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非常严峻,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厚唇,宽阔的耳朵。
因为无法改变这丑相,他屡次感到绝望和痛苦,但他绝对真诚可靠,勇于尽责,胸中烯烧着热情之火和爱国之心,为了自己的祖国,他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想法独特,大胆,精力充沛,永不放弃艺术,从没中断他的艺术创作。
他伟大,因为他博爱,他同情群众,从不以斗争的态度对他有挑战性的对手,这与我们的党很相似,党以她博大的胸怀和平的态度,对待每个人,对待每件事。
虽然历尽许多磨难,但从没有被困难所折服,抗战八年,内战十年,我们党以惊人的实力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形成了一座永攻不破的坚固的墙,中华人民以龙的毅力经过了许许多多的锋利的棱角,但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拨开乌云后为自己摇旗呐喊“中国不怕“,中华五千年精神传万年,如今的祖国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四方宾客,中国真的强大了,因为博爱,因为永不放弃,因为有党的英明领导。
透过列夫托尔斯泰的精神,看到祖国在磨难中崛起,我想到了自己,在人生之路,有人要散步,有人要做千里马,我选择了后者,我发现我的困惑,我的无奈都源于这种选择,源于这种不懈的追求,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源烈的竞争,使我疲惫不堪,丧失了自信心,以致于难以应付各项考试,因此我感到除了困惑和无奈之外,别无选择。
当我读了《列夫托尔斯泰》后,我感受到列夫托尔斯泰那种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毅然前行。
为自己加油,为祖国呐喊,因为我有永不言弃之志,所以,一起加油吧!因为我的祖国拥有韧战精神。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启发[精选3篇]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启发[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ef0bc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0.png)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启发[精选3篇]【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启发第1篇】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让我印象深刻的书里有一本就是《名人传》。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法国作家、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
这本书结合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在《贝多芬传》里我喜欢贝多芬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全力向善,爱自由胜于一切。
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背叛真理。
通过这句话,我能感受到贝多芬非常热爱自由和和平,同时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顽强不屈的品格。
后来我看到贝多芬耳聋的部分,非常有感触,作为一个热爱音乐并且痴狂的人来说,耳聋,所给他造成的伤,是不容小觑的。
这相当于一个热爱唱歌的人,他的嗓子再也发不出声了;一个热爱舞蹈的人,她的腿再也不能动了。
而这不幸,却偏偏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
当看到贝多芬遗嘱的时候,我才恍惚明白了些什么,大家眼里的贝多芬是顽固不化的,是愤世嫉俗的,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贝多芬的健康状况一直很糟糕,他也想努力的去融入社会,可是不行。
这是一种顽疾,即使治好也要好长时间,他不想告诉别人也不想告诉自己为数不少的敌人,他只好自己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贝多芬是伟大的,他一直到死后,还为别人考虑着一切。
他为我们创作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我们因该尊敬他。
能够拥有贝多芬这种的对音乐的热爱的人,寥寥无几。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后启发第2篇】名人传我国伟大的先哲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这句人尽皆知的名言,在《名人传》中得到了异曲同工的精髓体现。
此书是罗曼罗兰最为得意的作品,因为他成功重现了三位在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立至伟的的人物:德国的贝多芬、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俄国的托尔斯泰,他再现了他们丰富多彩却悲惨多舛的人生,他们精深宏博又竭尽心血的作品,他们历代经传且经久不衰的影响!这本书在文学领域被奉为经典,其独特的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书心得[精选3篇]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书心得第1篇】
“我觉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这一笑增加了脸上的魅力,这脸就是美的;如果这一笑不使它发生变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这一笑损害了它,它就是丑的。
”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有名的文学大师,他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至今光芒依然四射。
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鸿篇巨制,它们对世界文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寂寞和孤独的。
他死后,遗体被安葬在安静的森林中,没有墓碑和十字架。
可他用毕生精力所铸就的人性光辉已经竖立了不朽的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十九世纪文学的封顶。
茨威格称这是“最美丽的坟墓”。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随时身上都会带着笔,他会将他偶然想到的灵感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
如果我能经常带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就能够把日常喜闻乐见的事情记下来,那么,写起作文来就水到渠成,不再那么费力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平时养成良好习惯,不断积累知识,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书心得第2篇】
今天我读了第四章《爱情》和第五章《巨著》。
我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开始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女人的地位,但是在索尼娅·别尔斯的影响下,1859年,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出《夫妇间的幸福》。
在爱情的萌庇下,他又陆续写出了威临着十九世纪全部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和《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是罗曼·罗兰那个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整个世界的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
《战争与和*》一开始叫《1805年》,它的最初两部发表于1865年——1866年间。
它是描写**和民众,是描写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时的悲壮情景。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和和*》是这个成熟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一部更完美的作品。
在以后的作品中,少女和妇人的形象增多了,甚至超过了男子。
正当列夫·托尔斯泰在趁兴奋笔疾书之时,噩耗却随之传来了。
三个孩子夭折了,塔佳娜姑母、列夫·托尔斯泰的'义母、彼拉格娅姑母相继去世,他的妻子亦病了。
他的生活受着家庭中许多丧事的影响变得阴沉暗淡。
“家庭中没有完满的幸福……”他写道。
这时,列夫·托尔斯泰又患了病,常常晚上感到一种悲苦十分骇人,等他起来时又完全恢复了。
就在这如此艰苦的环境里1899年,列夫·托尔斯泰又写出了巨著《复活》。
在这本书中,令人赞叹的是他真切的观察能力,而且里面的人物十分丰富。
我很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离开人世的。
【读列夫托尔斯泰传读书心得第3篇】
一颗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发出光焰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
在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并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
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
在有暇之余我翻开了《列夫·托尔斯泰传》从而来体会一下托尔斯泰的人生成长的艰辛历程。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
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成绩平庸他是孤独的。
在他家庭的回忆中好几个人为托尔斯泰采作他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亲王沃尔康斯基叶卡捷娜二世时代专制的贵族代表;他的母亲玛利亚公主这温宛的丑妇人生着美丽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辉照耀着《战争与和平》。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亲逝世时他还未满一岁)可是他至少还能坚持若干关于父亲的回忆。
这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
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
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
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我。
最终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