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耦合研究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化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化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05•【字号】通政发[2014]40号•【施行日期】2014.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化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政发〔2014〕4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深化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2014年8月5日深化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化南通市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尤其是金融要素、资本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围绕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设计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完善银行支撑、担保支持、创投优先、财政扶持的“四位一体”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体系,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突出支持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创办领办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新兴产业种子企业以及处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阶段的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二、总体目标通过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完整配套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扶持体系和服务体系。
到2016年,基本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支持,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高效对接,服务功能与服务规范全面加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同步放大,风险分担合理,支持重点突出、具有南通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基于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的创新资源耦合模式研究

基于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的创新资源耦合模式研究陈雄辉;谭春华【摘要】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liance is a new form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essentiality of interaction among multi-innov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liance is a process of coupling innovation.The coupling innovation system is composed of innovation subjects,innovation object and coupling drive.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different demand of innovation subject,and it also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major coupling modes:demand,cost,profit and complex types.%科技创新联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新形式,联盟内的各类创新资源相互作用实质是一种耦合过程,该耦合创新系统由创新主体、创新客体、耦合驱动力构成.从创新主体不同需求出发,讨论了四种不同的耦合模式:需求型、成本型、利润型、复杂型.【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3(033)013【总页数】5页(P16-19,28)【关键词】联盟;科技创新;耦合;模式【作者】陈雄辉;谭春华【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3;F204区域科技创新联盟,是指由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研究机构、高校或政府部门,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或目标,有效利用各自创新资源,通过各种契约而组织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创新驱动背景下南通市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策略研究

创新驱动背景下南通市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策略研究作者:张灵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34期0 引言高层次人才是世界先进科学和知识的载体,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专业的技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带动城市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008年,国家出台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紧接着各地为增加人才储备,逐步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将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驱动战略关键因素,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与创新的关系,指明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在极为重视人才的当今世界,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集聚高层次人才,因此,制定各地的人才引进工作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突出地把人才与科教兴省确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自2000 年实施新一轮“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07年启动实施“双创计划”,可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强省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
“十二五”期间,南通市把实施“江海英才计划”、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作为主要抓手,人才集聚明显加快,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南通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贯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改进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力争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努力建成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1]。
要大力推进制度、科技等全方位创新,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更好地增强人才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完善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整合资源连、实现价值链,推动发展在中高速增长中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
基于耦合模型下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基于耦合模型下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佚名【摘要】以安徽省为例,探索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构建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同时计算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对安徽省2004-2013年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十年里,安徽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由颉颃走向良性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由低度失调转变为低度协调。
根据计算结果以及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良性耦合的若干建议。
%Taking Anhui province for example ,it explor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By constructing the coupling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and calculating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was analyzed from 2004 to 201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came from valerian dense to benign coupling phase in the decad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fset by the low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nto four gradeslower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it finally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o a-chieve good coupling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科技创新;区域经济【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F224如今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1],科技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一、引言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日益显著,成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增长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对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进行深入研究,并就其重要性、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它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同时,科技创新还具有改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三、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5G、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
四、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问题及原因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协调问题。
首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有待提高,部分科技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其次,科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不匹配,部分领域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此外,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人才储备不足、市场环境不完善等。
五、解决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策略与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中共南通市委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发布时间:2006-08-28 00:00:00 字体:[ 大中小]通委发〔2006〕12号为贯彻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苏发〔2006〕13号)精神,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南通全面腾飞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现作如下决定:一、把自主创新作为南通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南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必然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市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期,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市场制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需要自主创新的推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
南通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紧密结合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定位和以长三角中心城市为特征的功能定位,必须紧密结合南通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教人文基础深厚等实际,必须紧紧抓住大桥开通、沿江沿海开发的新一轮发展机遇,立足现有基础,发挥优势和潜力,着力解决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积极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功能。
全市上下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真正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促进南通新一轮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引领和支撑南通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主线,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要着力点,把产学研结合作为主要途径,把推动科技创业作为主要抓手,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品牌,增强创新活力,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争当全省江北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在全省率先跨入创新型城市的行列。
南通科技创新活动方案策划

南通科技创新活动方案策划南通科技创新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方案,南通市旨在通过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推动南通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为广大科技创新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挑战。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南通市科技创新的水平和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2. 培养和发现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推动他们的发展壮大。
3. 加强南通市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 打造南通市的科技创新品牌,提高南通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活动内容1. 科技成果展览通过组织科技成果展览,展示南通市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情况。
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将有机会展示其最新的科技成果、产品和技术,并与参会者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
2. 创业项目路演为了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科技创业项目,组织创业项目路演活动。
在此活动中,创业者将有机会向专业投资人和企业家展示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商业计划。
投资人和企业家则可以通过路演活动了解到创新创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同时也可以与优秀的创业者进行深入交流和洽谈。
3. 科技论坛和研讨会通过组织科技论坛和研讨会,促进科技合作与交流。
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就热点科技领域进行专题报告和交流讨论,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学习和思考的平台。
4. 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为广大的科技创新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成果和商业计划的机会。
在此活动中,评委将根据创新程度、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评分,并给予优胜者丰厚的奖励和扶持。
5. 科技合作交流会组织科技合作交流会,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四、活动具体安排1. 时间安排本次活动预计在明年3月份举行,为期三天。
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校科技创新耦合发展探究

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校科技创新耦合发展探究文/吴晶博 浦静 金陵科技学院摘要: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科技创新。
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主要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立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高校创新动力得以激发,科技创新水平实现大幅增长。
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共同作用下,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校科技创新之间相互影响。
本文以系统耦合理论为基础,讨论高校科技创新的意义及制约因素、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耦合逻辑和耦合路径,以期高校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高质量科技创新。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高校科技创新;耦合效应引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我国的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提高到了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1]。
本文以系统耦合理论为指导,讨论高校科技创新的意义、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耦合逻辑和耦合路径,以期高校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高质量科技创新。
1. 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制约因素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日趋强大的助推器。
1.1 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1)科技创新促进学科融合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更新和丰富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可以推动高校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与社会、产业的联系,从而引领高校学科的创新。
同时,现代的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要求高校鼓励跨学科的合作,加速孕育新型学术组织,构建更加适应新兴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学科。
(2)科技创新反哺人才培养创新。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创新人才的质量、结构、数量是全方位全程性的,相对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能力更为重要和关键。
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造血”功能、增强内生动力,培育世界级引领性、战略性、旗帜性人才的集中度,才能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耦合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耦合关系。
通过对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和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现状的分析,
揭示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对南通
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提出了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
新驱动发展的发展策略,强调了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本文希望为地方
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展
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南通、创新驱动发展、耦合研究、现状分析、关联性、促进作用、发展策略、融合、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
1.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耦合研究背景
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技创新作为高
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通
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潜力巨大
的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近年来,南通地方高校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的
关系逐渐被人们关注和研究,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难点和问题。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距。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完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南通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合
作还存在一定障碍,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对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耦合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可以帮助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
南通市的创新驱动发展。
1.2 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耦合研究,旨在探讨地方高校在南通地区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作用和
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意义在于: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科技创新水平和
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南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
通过研究地方高
校的科技创新现状和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贡献,可以促进南通地区科技
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2. 正文
2.1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南通地方高校是南通市的重要科研力量和人才培养基地,对推动
地方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南通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南通地方高校科研投入相对不足,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
与国内一流高校相比,南通地方高校在科研资金、科研团队建设等方
面存在差距,制约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虽然南通地方高校在科研
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与实际产业需求和市场接轨的还有一定
距离,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南通地方高校人才队伍结构方面存在问题。
相对于科研团队的数量,南通地方高校尚需加大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
科研团队整体水平。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现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加大投入、优
化机制,提升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
只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支持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
2.2 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分析
南通是江苏省一个发展较为活跃的城市,也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
的经济中心之一。
近年来,南通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
持力度,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南通的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一
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南通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科技
创新企业的财政扶持、减免税收政策、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等,为创新
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南通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
南通市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为南通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南通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创新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还存在一定难度等。
南通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3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南通地方高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科技创新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对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联性体现在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上。
地方高校作为科研院所,具有丰富的科研人才和研发设施,可以为当地企业和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地方高校也可以借助地方产业需求和市场信息,指导科研方向和项目选择,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联性在创新文化的传
播和引领上得到体现。
地方高校作为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引领者,
可以通过科研成果的推广和科技活动的组织,培养和引导当地青年学
子和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整个社会创新氛围的形成和
发展。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相互
依存、相互促进。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南通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
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实现创新驱
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2.4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促进作用
南通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创新驱动发展
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为南通地区培养了大量
科技人才,他们在科研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南通地区的
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持。
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地方高校还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带动了南通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
升级。
地方高校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为南通地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做出贡献。
南通地
方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为地区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
动力,有助于推动南通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地区经济
的持续健康发展。
2.5 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展策略
要加强南通地方高校与当地产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应与南通本地企业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这样既可以提升南通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也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要加强南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培养更多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的人才。
地方高校应结合当地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
要注重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保障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政府应增加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确保科研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3. 结论
3.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度融合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南通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地方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与南通企业合作也更加深入,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未来,地方高校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度融合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大投入力度,共同推动科技创
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南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还可以加强人才培养的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才,助
力南通地区走向高质量发展。
3.2 未来发展展望
未来发展展望:随着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南通地方高校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
领域,地方高校将加大科研投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
研人才,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在创新驱
动发展方面,地方高校将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助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南通地方高校还将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吸引更多国际科技项目
和优秀人才,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
取得更大突破。
地方高校将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
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
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南通地方高校将在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
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南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