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

合集下载

小班音乐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拍拍》

小班音乐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拍拍》

小班音乐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拍拍》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手拍拍》。

2.通过歌曲活动,锻炼幼儿的听力和协调能力,增强对音乐的兴趣。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小手拍拍》2.游戏活动:音乐游戏《小手拍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小手拍拍》,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难点:在歌曲演唱中,保持准确的节奏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小手拍拍》的音乐带、歌词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游戏,如《小手拍拍》。

2.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小手,说说小手的用途。

(二)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小手拍拍》的音乐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小手拍拍》。

3.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4.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关注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三)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小手拍拍》。

2.游戏规则:教师喊口令,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小手拍拍”、“小手举起来”等。

3.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游戏难度,增加趣味性。

2.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如喜欢音乐游戏、喜欢与同伴合作等。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导入、歌曲教学、游戏活动等环节过渡自然,幼儿能够较好地跟随教学进度。

2.歌曲《小手拍拍》简单易学,幼儿容易上手,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音乐游戏《小手拍拍》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锻炼了幼儿的听力和协调能力。

4.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歌曲演唱中,音准和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游戏活动中,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和引导。

今后教学改进方向:1.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掌握能力。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6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6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精选6篇(一)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歌曲《三条鱼》的歌词,并能够模仿唱歌。

2. 能够与伙伴们合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三条鱼》的歌词与旋律。

2. 配合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鱼的图片。

2. 教材:歌曲《三条鱼》。

四、教学过程:1. 温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歌曲《小兔子乖乖》,让学生跟随音乐唱一遍。

2. 引入新歌:出示一张鱼的图片,问学生们这是什么动物。

引导学生们回答“鱼”,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名叫《三条鱼》。

先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们简单地听一下歌曲的旋律。

3. 学唱歌曲:播放歌曲《三条鱼》,引导学生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唱歌。

反复多次,让学生们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 舞蹈配合: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代表,其他小组成员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

引导学生们注意合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5. 小结:让学生们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学习的内容。

如: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歌词中有哪些字?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舞蹈要配合哪些动作?6. 练唱:可以在课后练习唱歌,并邀请学生们在下节课进行表演。

五、教学反思:《三条鱼》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温习已学歌曲和引导学生们参与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音乐的世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舞蹈配合让学生们更加活跃,增加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的小结环节,我通过问题的提问,巩固了学生们对歌曲的理解,检测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们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三条鱼》精选6篇(二)音乐详案:歌曲名称:《上学歌》歌曲目标:激发学生对上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上学的积极态度。

小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猪睡觉》

小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猪睡觉》

小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猪睡觉》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听辨和模仿歌曲《小猪睡觉》的旋律。

2. 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小猪睡觉》的歌词。

3. 能够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动作的配合,感受音乐的节奏感、情感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和歌曲CD。

2. 小猪睡觉的绘本或图片。

3. 教师准备扇子、枕头、毯子等小道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例如:拍手、摇头、摆手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2. 引入歌曲:教师出示小猪睡觉的绘本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然后播放歌曲的开始部分。

3. 听辨和模仿:教师放歌曲CD,指导学生仔细听歌曲的旋律,并模仿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歌曲教学:教师逐句教学歌词,进行整体唱。

5. 动作配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配合相应的动作,例如:打瞌睡、摇头晃脑、拍手等。

6. 整体演唱: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整首歌曲的演唱和动作配合。

7. 巩固练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反复演唱和配合动作,直到熟练为止。

四、教学反思:这堂音乐课我选择了歌曲《小猪睡觉》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这首歌很感兴趣,积极参与了音乐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首先,我通过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来热身,让学生有了更好的身体感觉和听觉准备。

然后,我引入了歌曲的背景,让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接着,我放歌让学生听辨和模仿,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教唱歌词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逐句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歌词和歌曲的整体结构。

最后,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动作配合,在演唱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创造更多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另外,我也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详案《骑转马》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详案《骑转马》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详案《骑转马》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详案《骑转马》精选3篇(一)教案详案《骑转马》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歌曲《骑转马》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 能够在音乐伴奏下正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演唱歌曲时要准确地掌握节奏和音调。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幼儿熟悉的小马玩具。

教学过程:Step 1:唱一首熟悉的歌曲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首先唱一首幼儿园里经常唱的歌曲,如《小毛驴》,让幼儿熟悉音乐的节奏和歌曲的表达方式。

Step 2:介绍歌曲《骑转马》老师拿出小马玩具,并问幼儿:“你们有没有坐过旋转木马,感受过快乐的旋转?”然后介绍歌曲《骑转马》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如歌词中表达的快乐和自由,以及音乐中旋转的节奏。

Step 3:学习歌词和曲调老师放歌曲《骑转马》,一边放音乐一边教导幼儿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可以逐句教唱,然后整体唱一遍,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感受歌曲的快乐。

Step 4:熟悉歌曲和动作配合教导幼儿使用小马玩具,模拟骑马的动作配合歌曲的演唱。

可以根据歌曲节奏的快慢来适时调整骑动的速度。

Step 5:小组合奏和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乐器模拟歌曲的节奏和骑马的动作,并进行小组合奏和表演。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Step 6:回顾和评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幼儿回答相关的问题,如歌曲的主题是什么?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掌握的歌词和曲调?还可以进行小结和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体会。

Step 7:作业布置一项与歌曲相关的作业,如绘制一幅关于骑转马的画,或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描述自己骑转马的快乐经历。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更多的骑马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习的内容。

2. 可以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歌曲或改编歌曲的歌词,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创造力。

小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星星》

小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星星》

小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星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并学会演唱《小星星》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星星》歌曲,理解歌曲意义。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小星星》歌曲音频、歌词卡片。

2.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3.教学工具:音响、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音乐律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二)学习歌曲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小星星》歌曲。

2.教师引导学生跟随歌曲旋律演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3.教师带领学生分句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歌曲。

4.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小星星》歌曲创编动作。

2.学生分组进行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各组学生展示创编成果,全体学生共同评价。

(四)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部分学生组成小团队,进行《小星星》歌曲表演。

2.学生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如合唱、独唱、表演唱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3.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同时,理解歌曲意义。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编动作和表演唱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分组进行创编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我还将加强自身音乐素养,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提供有力支持。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星星》歌曲,理解歌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是什么吗?”学生答:“是金星、是北斗星……”教师引导:“对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小星星》就是描述天空中那些可爱的星星。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枕头》6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枕头》6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枕头》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枕头》精选6篇(一)详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演唱歌曲《小枕头》的歌词。

2. 能够正确模仿并演奏伴奏乐器。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歌曲的演唱和歌词的理解。

2. 伴奏乐器的正确演奏和配合。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伴奏乐器,如木琴、手鼓等。

教学过程:Step 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歌曲《小枕头》,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

Step 2: 引导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并与学生一起回忆歌词中的关键词语。

Step 3: 歌曲欣赏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一起欣赏。

Step 4: 学唱歌曲教师将歌词逐句教给学生,并分段教唱,学生跟随教师的演唱练习。

Step 5: 伴奏演奏教师向学生介绍伴奏乐器,并示范演奏。

然后,学生分组练习伴奏,并与教师的指挥协调配合。

Step 6: 合作表演学生根据分组情况,进行合作配合,并举行小型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Step 7: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学唱歌曲和演奏伴奏乐器方面的收获与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学习了歌曲《小枕头》,并进行了伴奏演奏的实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理解了歌曲的歌词,并通过分组合作实现了伴奏乐器的演奏和配合。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表演,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合作态度。

在教学反思中,学生也对自己在学唱歌曲和演奏伴奏乐器方面的收获进行了总结,加深了对音乐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实践。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枕头》精选6篇(二)小班音乐详案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小燕子》的歌曲内容和情感表达。

2.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1.歌曲《小燕子》的音频。

2.小燕子的图片或绘本。

3.鸟儿的装饰物,如羽毛、纸板等。

幼儿园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优质教案详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优质教案详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优质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2.感受歌曲中的节奏与情感。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把握。

2.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歌曲音频3.钢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教师出示歌曲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主题。

(二)歌曲学习1.教师播放歌曲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调。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4.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歌曲表演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歌曲段落进行表演。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歌曲表演,注意动作的协调和表情的丰富。

3.各小组进行歌曲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掌声。

(四)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为歌曲添加动作或歌词。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歌曲学习中的喜悦和感悟。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较好,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

2.在歌曲创编环节,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用歌声表达对幼儿园的热爱。

七、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比赛,提高幼儿的舞台表现力。

2.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歌曲表演,增进家园互动。

3.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歌曲创作比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八、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评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检查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评价幼儿的音乐素养。

3.关注幼儿在歌曲创编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创新能力。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详案《大象和小蚊子》4篇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详案《大象和小蚊子》4篇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详案《大象和小蚊子》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详案《大象和小蚊子》精选4篇(一)目标:1.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2. 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时间安排:本堂课为45分钟。

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教材《大象和小蚊子》;2. 音乐播放设备;3. 课前准备:在教室中布置一个舞台,准备好麦克风和音乐乐器。

教学内容及步骤:Step 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大象和小蚊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讲述一些关于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或经历。

Step 2. 音乐欣赏(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大象和小蚊子》,让学生仔细听这首歌曲,观察并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调等,并引导学生表达他们对歌曲的感受。

Step 3. 合唱表演(15分钟)教师将歌曲的歌词逐句教给学生,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大象的部分,一组演唱小蚊子的部分。

教师指挥学生依次合唱,并在演唱中引导学生注意节奏、音调等要素。

Step 4. 舞台表演(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大象和小蚊子,进行表演。

其中,大象需要表现出沉重而稳健的舞蹈动作,小蚊子则需要表现出快速而灵活的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并指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

Step 5. 学生自由创作(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以大象和小蚊子为灵感,进行自由创作。

学生可以借助乐器、舞蹈、画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象和小蚊子的理解和想象。

Step 6.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总结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的表现和收获。

鼓励学生继续发掘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创作关于大象和小蚊子的作品,并在下节课分享;2. 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与大象和小蚊子相关的绘画作品或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3. 可以邀请学生参观音乐会或艺术展览,培养他们对音乐和艺术的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一渔夫捕鱼
游戏价值
小鱼是孩子所熟知和喜欢的,扮演小鱼符合小班孩子爱模仿
的天性。

教师扮演渔夫,在池塘外用渔网捞鱼,孩子们在池塘里
扮演小鱼,躲闪渔网的捕捞,游戏情节的设置让孩子在扮演小鱼
的过程中既能享受游来游去的快乐,也能体验到被抓住的紧张
感。

通过师幼互动,还能让孩子感受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从中也能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提高动作的协调
性。

游戏目标
1. 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 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渔网一个; 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 课前学习儿歌《小鱼游》。

游戏过程
1. 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
动作)
2. 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习小鱼游。

1. 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渔
夫要来捕鱼喽!
2. 师幼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

游戏开始,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乐悠悠。

”念完后,教师说“捕鱼了”,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用渔网捕鱼。

“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

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游戏暂停,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游戏重新开始。

3. 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结果
刚才这几条小鱼为什么会被渔夫捕到呢?(点评游戏中幼儿的个别行为,通过“小鱼不能游出池塘,否则会渴死的”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玩法 1. 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大鱼大鱼游游游⋯⋯”当教师说到“x 人来变鱼儿游时”,幼儿迅速按相应数量组合,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

玩法 2. 每个幼儿分别头戴红、黄、蓝不同颜色的鱼头饰,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当教师说到“变成大鱼
游游游”时,幼儿迅速按头饰相同颜色组合变成大鱼,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

(或者可以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渔网捕不同颜色的鱼)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二好玩的水瓶【活动目标】
1、培养及积极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2、发展越障碍跑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敏度。

3、训练奔跑的速度。

【活动准备】沙包若干、装有彩色颜料水的小矿泉水瓶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一起利用彩色水瓶做准备活动师:宝贝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水瓶,今天我们就和水瓶一起来做游戏吧!
1、上肢运动:双手上举头顶换瓶。

2、下蹲运动:双手侧平举下蹲于身前、后换瓶。

3、扩胸运动:双手前平举换瓶。

4、环臂运动:分别单手甩瓶。

5、腹背运动:分腿腹背绕双腿换瓶。

6、手腕运动:分别单手转瓶。

7、辅助练习:握瓶原地摆臂、高抬腿。

(二)自由探索活动
1、幼儿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老师带领小宝贝们和水瓶宝宝一起做了这么多的活动,下面请小宝贝们自己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看看还有哪几种有趣的、不同的玩法。

幼:老师,我想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可不可以啊。

师:可以啊,你可以和一个小朋友组合玩,也可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该怎样玩。

2、幼儿分成两列,面对面站立,请不同玩法的幼儿做示范跟大家学。

玩法举例:玩保龄球、抛接瓶子、夹着瓶子跳、头顶瓶子、绕瓶顺跑⋯⋯
(三)游戏《摘苹果》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想不想和小伙伴们一起来玩呢?
幼:好啊,老师我们玩什么游戏啊? 师:这个游戏啊,只有跑得快、有团结精神和聪明的小朋友才会胜利哟! 下面老师就来看看,是哪些小朋友最先完成任务。

玩法:组织幼儿站成两列纵队,把瓶子放好,在瓶子的终点放一篮子苹果(沙包)幼儿绕瓶呈“ s”行跑,跑到最后一个水瓶,在筐里拿上一个苹果(沙包)从两边的直线跑回起点,拍下一位幼儿的手,下一位幼儿继续。

以幼儿全
部跑回速度快,用时最少的一组为胜利。

(四)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今天想了这么多矿泉水瓶的玩法,还有很多的玩法小宝贝们没有想到,回家以后也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想一想,废旧的矿泉水瓶还有哪些玩法,下次上课的时候分享出来给大家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